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理解最大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举例、操作、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两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对因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对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和步骤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例子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步骤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操作活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和理解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求最大公因数的经验和方法。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和步骤。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最大公因数。
3.学具:准备一些小卡片,让学生用于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初步了解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加深对最大公因数的理解。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概念:重点讲解最大公因数的定义,使学生明确最大公因数是两个或多个数共有的最大的因数。
-学会通过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详细解释如何通过列举两个数的因数,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并从中确定最大的一个。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最大公因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最大公因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学习了《找最大公因数》,整体来看,学生们对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应用有了基本的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反思。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最大公因数的基本概念。最大公因数是指两个或多个数共有的最大的因数。它在解决实际问题,如物品分配、时间安排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找出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展示如何应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寻找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如何列举公因数和确定最大公因数,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首先,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列举两个数的公因数这一步骤感到困惑,容易遗漏或重复。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有序地列举,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体的例子或小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一方法。
其次,学生在确定最大公因数时,还是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比较大小的概念还不够熟练。因此,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加入一些比较大小的练习,以加强他们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第一篇:《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77-78页内容。
教学目标: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是因数?你是怎样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的?(从因数1与它本身的乘积找起,从小到大,一对一对的找,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2、请你写出15和18的所有因数。
3、请你写出16和12的所有因数。
4、用游戏卡片站队的形式表示18和12的因数。
5、总结:两个数公有的因数,是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作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二、自主探究掌握方法1、列举法找8和12的因数。
2、什么叫公因数?什么叫最大公因数?小结: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即时练习4、总结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列举法):(1)先找各个数的因数。
(2)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因数。
(3)确定最大公因数。
(互质数):小结: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步骤:观察:两个数①两数是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②两数是互质数,最大公因数是:15、用短除法求两数的最大公因数(除到两个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三、巩固练习,点拨诱导。
指名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教师及时点拨引导。
1、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怎样能快速求出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5和11 8和9 5和8 4和8 9和3 28和7 9和6 8和10 20和25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2、归纳概括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列举法:(1)先找各个数的因数。
(2)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因数。
(3)确定最大公因数。
用倍数关系找: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小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互质数找:两个不相等的质数,最大的公因数是1。
用相邻两个自然数找:相邻两个自然数(0除外)的最大公因数是1 用短除法找:四、概括总结,反思内化:请学生说说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附:板书设计: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首先,教师通过一个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例如,给学生两个数10和15,让学生想一想,两个数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的公因数是多少?2. 教学过程接着,教师介绍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例如:•求72和60的最大公因数。
•求100和150的最大公因数。
•求120和180的最大公因数。
3. 讲解巩固在讲解完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后,教师通过一些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例如:•某个超市进货18件商品A和14件商品B,问最少能凑多少个A和B组成一个完整的货架?•某个单位需要将30个人和45个人分别平均分成若干组,要求每组人数相同并且最大,问共分成了多少组?•已知一艘船载重500kg,现在有150kg的石头和200kg的木板需要一起运输,问船一次能运載多少个石头和多少个木板?4. 扩展拓展最后,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拓展训练,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例如:•求最大公因数的另外一种方法。
•在计算最大公因数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最大公因数在实际中有哪些应用?请列举一些例子。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些最大公因数的计算题,并在下一节课时进行讲解和订正。
五、教学反思此次课程主要介绍了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一些例题和实际问题进行练习和训练,深化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目前教材的教学方式多为传统讲解式,而最大公因数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讲解和演示,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灵活应对。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学习和成长。
五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案
五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案第1篇:五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优秀教案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基本教学过程:一、创设活动情境,进行找因数活动:1、用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12和18的因数,2、用*的方式找出12和18的因数,分别填在各自的圈中。
3、同位交流找因数的方法。
二、自主探索,总结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1、交流方法2、激趣导思①小组讨论:两个*相交的部分填那些因数?②小组汇报:③师总结: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这两个*相交的部分填的这些因数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④还有其他方法吗?小组讨论:小组汇报:⑤总结找两个数公因数的方法3、拓展引思:①15和5014和3512和484和7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明确找两个数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并对找有特征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
注意:教师出题时,数字不要太大,要注意把握难度要求。
②练一练,第42页第1题。
第2题。
第3题。
③第43页第4题:让学生找出这几组数的公因数后,说说有什么发现?④第43页第5题:⑤数学探索:三、总结。
教学反思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五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基本教学过程:一、创设活动情境,进行找因数活动:1、用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12和18的因数,2、用*的方式找出12和18的因数,分别填在各自的圈中。
3、同位交流找因数的方法。
二、自主探索,总结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1、交流方法2、激趣导思①小组讨论:两个*相交的部分填那些因数?②小组汇报:③师总结: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这两个*相交的部分填的这些因数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他们对于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求出两个数的公因数。
但是,他们在找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于较大的数,找公因数的过程可能会比较繁琐,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对于较大的数,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最大公因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发现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实践教学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两个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出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如:求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找出它们的公因数,然后找出最大的一个。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如:求20和25的最大公因数,求30和36的最大公因数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找出一些数的最大公因数,并交流分享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能运用辗转相除法找到一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辗转相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在计算过程中正确使用数学符号。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黑板、白板或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课件。
2. 教材准备: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级别的数学教材,包含最大公因数的相关知识点。
3. 教学辅助材料:准备一些练习题和问题,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知识(5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展示数学问题:“小明要为教室里的同学们准备苹果,他有45个苹果和72个苹果,请问他最多能给每个同学准备多少个苹果?”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在这个问题中,小明想要准备一样多的苹果给每个同学,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最大的能够整除45和72的数,这个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步骤二:概念解释(10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给学生解释最大公因数的定义:“最大公因数指的是一组数中最大的能够整除所有这些数的数。
2. 进行一些简单的例题展示,和学生一起找出这些数的最大公因数。
步骤三:引入辗转相除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要找到一组数的最大公因数,我们可以使用哪一种方法呢?”2. 学生可能提出一些方法,最后引入辗转相除法的概念:“辗转相除法是一种用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它利用了最大公因数与较小数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多次除法来找到最大公因数,这个过程称为辗转相除法。
”3. 通过教材和教学课件,给学生演示辗转相除法的步骤和原理,让学生掌握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
步骤四:辗转相除法的实际运用(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辗转相除法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并且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
5.8《找最大公因数》(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5.8《找最大公因数》(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8《找最大公因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主要包括了第四章第二节“找最大公因数”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自信,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最大公因数与最大公倍数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上课开始,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实际问题:一家工厂生产两种产品A和B,生产一个A产品需要2小时,生产一个B产品需要3小时,现在工厂有12小时的时间,问工厂最多能生产多少个A产品和B产品?2. 探究学习: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探究,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通过讨论、交流,发现需要找到2和3的最大公因数,以确定在12小时内能生产多少个A产品和B产品。
3. 讲解与示范: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我进行讲解和示范,讲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我通过黑板演示,用粉笔写出2和3的因数,然后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4. 随堂练习:我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例如:求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求15和20的最大公因数等。
5. 应用拓展:我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
五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案
自主导学型有效教学模式导学案导学案序号NO:《找最大公因数》先学评价单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设计人:班级:组名:姓名:时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过程与方法: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预习过程】1. 分别写出12和18的因数12=()×()=()×()=()×()18=()×()=()×()=()×()12的全部因数有()。
18的全部因数有()。
既是12又是18的因数有(),其中最大的一个因数是()。
2. 观察这两个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两个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其中()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组长评价:《找最大公因数》合学评价单教师寄语:大家的智慧更显智慧!设计人:班级:组名:姓名:时间:【学习目标】1.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2.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填一填8的因数有()。
16的因数有()。
8和16的公因数有(),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5的因数有()。
7的因数有()。
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
2.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独立试做,看谁找得又快又准)5和11 ()8和9 ()3和8()4和8 ()9和3 ()28和7()3.做完后你发现了什么?(独立思考,4人小组交流。
)(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那个较小的数;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4. 判断:①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公因数。
()②相邻两个自然数只有公因数1。
最大公因数教案优秀3篇
最大公因数教案优秀3篇《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2、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体会因数,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三者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找最大公因数》。
学习新课之前,同学们回忆:找因数的方法是()。
二、揭示目标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1、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2、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体会因数,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三者的紧密联系。
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下面请看自学指导,希望同学们在“自学指导”的引领下达到学习目标。
1、用写乘法算式的方法,找出12的因数,填在圈里。
2、同法,找出18的因数,填在圈里。
3、在两个圈里圈出12和18 公有的因数。
4、思考:圈出的公有因数填在(3)的'哪个地方,12、18剩余的因数分别填在哪里?(兵教兵)完成填空。
打开课本第45页,重点是这一页的“填一填”部分(不做“练一练”部分)(5分钟后比谁能完成自学任务)。
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1、看一看,做一做。
(完成自学任务的同学举手示意)2、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做完的把手放下”“没有看懂的同学说说你哪一处不理解”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
(围绕“自学指导”检测自学效果)五、后教1、汇报:围绕“自学指导”检测自学效果。
2、讨论交流: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组内交流)先指名自己组织语言说一说,再集体总结:最大公因数12和18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因数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齐读课本中的话)3、交流: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先……再……最后……”的形式)(组内交流,汇报)12的因数:18的因数:方法与过程先找每个数的所有因数列举法再找这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后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4、体会找因数、找公因数和找最大公因数之间的紧密联系?找因数---→找公因数---→找最大公因数想一想:两个数有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三个数有没有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呢六、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今天的学习目标你达到了吗?(再看学习目标)七、当堂训练(课本46页“练一练”第3题)(补充1:在第二行对应的圈下面补充写:12和15的最大公因数、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15和18的最大公因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是本册教材中关于分数教学的重要内容。
此单元主要包括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以及最大公因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分数知识,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然而,他们在求最大公因数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可能对最大公因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来培养其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学生能够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并能够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自主发现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最大公因数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最大公因数的定义、求法以及实际应用。
2.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最大公因数的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最大公因数相关的实际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两个数的图片,如:12和18,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详案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详案教学目标:1.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掌握求解最大公因数的步骤和技巧。
3.能够利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求解最大公因数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难点:1.最大公因数的计算过程。
2.利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粉笔、教学PPT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10分钟)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数的因数,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与最小公倍数进行对比。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最大公因数的计算方法。
Step 2 概念讲解 (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最大公因数是指多个数共有的最大的因数。
求解最大公因数的一种方法是列举所有的因数,然后找出最大的公因数;另一种更快速的方法是利用素因数分解求解。
Step 3 求最大公因数的步骤 (15分钟)教师通过例题演示求解最大公因数的步骤:例1:求解30和45的最大公因数。
解:首先分别列举30和45的因数,分别是:30的因数为1、2、3、5、6、10、15、30;45的因数为1、3、5、9、15、4530和45的公因数有1、3、5、15,显然其中15是最大的公因数,所以最大公因数为15Step 4 求解最大公因数的技巧 (15分钟)教师介绍一些快速求解最大公因数的技巧:1.使用素因数分解法:将两个数分别进行素因数分解,然后将两个数的公约数相乘得到最大公因数。
2.利用辗转相除法: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然后用余数代替较大的数,再用新的较小的数除以余数,重复这个过程直到余数为0,此时较小的数即为最大公因数。
Step 5 练习和巩固 (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练习题,进行课堂练习。
教师对学生的答题过程进行逐一分析和讲解,纠正学生的错误。
Step 6 实际应用 (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6课时《找最大公因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6课时《找最大公因数》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及求解方法。
2.熟悉枚举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能够运用枚举法求最大公因数。
3.通过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演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2.学生通过自主寻找规律的活动,探究最大公因数的规律和求解方法。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更多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情感、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2.通过选材和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能力,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品质。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勤奋、自律、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及求解方法,运用枚举法求最大公因数。
2.教学难点:通过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教案、黑板、粉笔、手抽风计、PPT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自己猜出这张图片的特点,然后引出本课的主题:最大公因数。
2. 发现问题(1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自己寻找最大公因数的规律和方法,同时发现一些问题。
3. 归纳总结(15分钟)在学生的实验和讨论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步骤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向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4. 重点讲解(2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和求解方法,重点讲解枚举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5. 实战演练(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活动,让学生探究不同的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
6. 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学习任务。
五、教学方式1.课堂讨论法2.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3.让学生分组探究的方式4.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六、评价方式1.学生课堂表现和小组作业表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6《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6《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操作等活动,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找一个数的因数,找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但是,对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引导他们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帮助他们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3.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经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用于让学生寻找最大公因数。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让学生运用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小明有30个糖果,小华有20个糖果,他们想要找到一个最大的公因数,使得两个人分得的糖果数量相等。
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和求法。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个知识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理解最大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对于求最大公因数,他们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难点: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应用。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和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卡片,用于表示学生的学习进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一堆木块,他想把这些木块分给他的朋友们,怎么分才能让每个人得到的木块数量最多呢?2.呈现(10分钟)讲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通过PPT展示具体的例题。
例如:求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两数,求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6《找最大公因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6《找最大公因数》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课题找最大公因数单元第五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6节。
学习本课之前,本册教材已经安排了认识因数和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这些内容与本节课紧密相联,是学习本课的铺垫和基础。
同时,找最大公因数又是约分的基础,而约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和掌握最大公因数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编写本节课时,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非常注意促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讨论、归纳等学习活动,在“找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
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经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时是在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约分打下基础。
教材中直接呈现了找出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分别找12、18的因数,再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材采用的集合的方式呈现探索的过程。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有序的思考习惯,建立数感和数据意识。
重点经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难点会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用集合圈记录、呈现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旧知1.找出下面各数的全部因数。
14的全部因数:_______18的全部因数:_______提问: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揭示: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利用乘法和除法算式,按顺序一组一组地找。
2.对于因数,你还知道什么?反馈: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五年级数学上册《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二)、情感目标: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能力目标:1、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2、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灵活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进行找因数活动)1、开火车从1开始找因数。
2、张叔叔是位切割工,他想把长12米与18米的两根钢管切割成同样长的小段,而且没有剩余,他该怎样切割?至少可以切割成几段?你会用什么数学知识帮张叔叔解决问题?二、自主探索(交流总结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1、认识公因数。
从这两个数的因数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找出这两个数都有的因数吗?(1)12=( )×( ) =( )×( ) =( )×( )18=( )×( ) =( )×( ) =( )×( )18的因数12的因数( 2 ) 12和18公有的因数:(3)12和18最大的因数:小结: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是公因数2.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4)所以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大公因数》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大公因数》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大公因数》教案教学设计6找最大公因数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不但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的数学思考。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两个特点:1.借助已有知识经验,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这样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学习就是一个知识螺旋上升的过程,旧知就是新知的增长点。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
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集合图表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的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2.预设探究过程,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教师出示问题后,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直观感知——思考原因——想象延伸——讨论思辨——明确意义”的过程,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广阔的平台,让学生独立探究、解决问题,并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技能找出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使学生真正成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
这样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也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引导学生的作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有两根小棒,长分别是12厘米、18厘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许有剩余,每根小棒最长是多少厘米?(学生讨论,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会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思维是伴随着问题情境产生的情感动机,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有利于激活、拓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找出12和18的全部因数,并与同伴交流你是怎么找的。
(1)学生独立找因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
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我校地处城郊,所带班级学生共25人,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比较善于提出数学问题,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探究知识。
本册一单元,学生已经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用乘法算式、集合等方式列举出一个数的因数。
因此用列举法找最大公因数没有困难。
而利用因数关系、互质数关系找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学生不易发现这两个数具有这些关系。
教学内容:
教材直接呈现了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出12和18 的因数,再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教材用集合的方式呈现探索的过程。
在练习1、2中引出了用因数关系、互质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方法并会运用。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
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出示3×4=12,()是12的因数。
生:3和4是12的因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师:除了3和4是12的因数,12的因数还有哪些?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板书 12的因数有:1、2、3、4、6、12。
师:要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需要注意什么?
生:要一对一对有序地写,这样才不会遗漏。
师:照这样的方法,请你写出18的全部因数。
生独立写后汇报:18的因数有:1、2、3、6、9、18
(此时出示集合图)
师:在这两个圈里,应该填上什么数?请大家完成正在书45页上。
生做后汇报师板书于圈中。
(2)师:请大家找一找在12和18的因数中,有没有相同的因数,相同的因数有哪几个。
生找出12和18相同的因数有:1、2、3、6
师:像这样,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我们就说这些数都是12和18的公因数。
师:这里最大的公因数是几?
生:最大是6。
师:6就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找最大公因数。
板书课题:找最大公因数
(此时出示集合图)
师:中间这一区域有什么特征?应该填什么数字?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生分组讨论)
汇报:中间区域是12的因数和18的因数的交叉区域,
所填的数应该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也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填在这里。
师:请大家完成这个题。
(生做后订正)
2、探索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列举法
刚才我们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板书:列举法)
请大家用这种方法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9和15
(2)利用因数关系找
师:请大家翻到书第45页,独立完成第一题。
生汇报
8的因数:1、2、4、8
16的因数:1、2、4、8、16
8和16的公因数:1、2、4、8
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8
师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句,想想8和16之间是什么关系,与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生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
生汇报:8是16的因数,所以8和16的最大公因数就是8。
师引导生归纳并板书: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
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板书:用因数关系找)
练习: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和12 28和7 54和9
(3)利用互质数关系找
师:请大家独立完成第二题。
生汇报
5的因数:1、5
7的因数:1、7
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 1
师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句5和7之间是什么关系,与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生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
生汇报:5和7都是质数,所以5和7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师:像这样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公因数只有1。
(板书:用互质数关系找)
练习: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和5 11和7 8和9
(3)整理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哪些方法找最大公因数?
生:列举法,用因数关系找,用互质数关系找。
师:我们在做题时,要观察给出的数字的特征选用不同的方法。
三、练习
书46页3、4、5题。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练习
在括号里填写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6和18() 14和21() 15和25()
12和8() 16和24() 18和27()
9和10() 17和18() 24和25()
六、作业安排
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
七、附录(教学资料及资)
1、教师用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数字卡片
八、自我问答
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在书中暂时没有出现,只在求最小公倍数后以“你知道吗”的形式出现,但这种方法我觉得很实用,不知教材的意图是什么?究竟怎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