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朗格汉斯细胞_省略_炎症样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表型分析_邓小蓉
树突状细胞
谢谢观看
DC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大部分实体瘤内浸润的DC数量多则患者预后好。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 应的核心是产生以CD8+ T细胞为主体的细胞免疫应答,这也是DC作为免疫治疗手段的基础。
树突状细胞(17张)DC抗肿瘤的机制如下:①DC可以高表达MHC-Ⅰ类和MHC-Ⅱ类分子,MHC分子与其捕获加工 的肿瘤抗原结合,形成肽-MHC分子复合物,并递呈给T细胞,从而启动MHC-I类限制性CTL反应和MHC-Ⅱ类限制性 的CD4+ Thl反应。同时,DC还通过其高表达的共刺激分子(CD80/B7-1、CD86/B7-2、CD40等)提供T细胞活化所 必须的第二信号,启动了免疫应答。②DC与T细胞结合可大量分泌IL-12、IL-18激活T细胞增殖,诱导CTL生成, 主导Th1型免疫应答,利于肿瘤清除;激活穿孔素P颗粒酶B和FasL/Fas介导的途径增强NK细胞毒作用;③DC分泌 趋化因子(Chemotactic Cytokines, CCK)专一趋化初始型T细胞促进T细胞聚集,增强了T细胞的激发。保持效 应T细胞在肿瘤部位长期存在,可能通过释放某些抗血管生成物质(如IL-12、IFN-γ)及前血管生成因子而影响肿 瘤血管的形成。
树突状细胞
血液细胞
01 简介
03 来源 05 荣誉
目录
02 分布 04 功能
树突状细胞(也称DC细胞)是由加拿大学者Steinman于1973年发现的,是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因其成 熟时伸出许多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指南]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n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原称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原因未明的组织细胞增殖性疾患。
传统分为三种临床类型,即莱特勒西韦综合征(Litterer-Siwe病,简称L-S病),汉-薛-柯综合征(Hand-Schuller-Christian病,简称H-S-C病)及骨嗜酸肉芽肿(eosinphilic granuloma of bone ,EGB)。
病因未明,近年来研究发现多与体内免疫调节紊乱有关。
本病发病率估计1/20万-1/200万.主要发生在婴儿和儿童,也见于成人甚至老人.不少报告提到男性患者居多.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孤立性的组织细胞的非肿瘤性质的异常分化。
嗜酸性肉芽肿是郎罕氏细胞增多症的一种表现,以前称为组织细胞增多症X。
嗜酸性肉芽肿多发生于5-10岁的儿童,侵犯部位为骨骼和肺。
这占郎罕氏细胞增多症病例的60-80%。
黑人本症极少见。
嗜酸性肉芽肿可见于颅骨,下颔骨、脊柱和长管骨。
男女发生率比2:1。
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血沉升高。
嗜酸性肉芽肿病灶的放射线表现无特殊性,不同的部位,表现不同。
颅骨的病损表现为内外颅骨板层不规则的锋利的破坏,形成“斜边缘”,(Beveled edge),骨盆的缺损边界多模糊。
脊椎缺损多发生于椎体。
发生在长骨,则多位于股干,干骺端的髓腔中份。
病损可以造成骨内、骨膜的反应。
CT扫描及MRI 对于明确病变髓腔内的范围及对皮质骨的破坏程度有价值。
影像学诊断需与尤文氏肉瘤、骨肉瘤、转移瘤和化脓性骨炎鉴别。
大体组织检查、嗜酸性肉芽肿是软的、肉芽状、胶质状的组织。
颜色灰红、褐色或者褚黄色。
显微镜下观,嗜酸性肉芽肿内大量郎罕氏细胞。
这些郎罕氏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和髓腔内的树突状细胞。
电镜下,这些细胞与郎罕氏细胞一样都含有浆内的颗粒状小体,Birbeck’s颗粒。
镜下尚可见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多核砼性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巨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朗格汉斯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俞岚;周蕾;武世伍;宋文庆;李涤臣;郭冰沁【摘要】目的探讨朗格汉斯细胞肉瘤(Langerhans cell sarcoma,LCS)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LCS的认识及病理诊断水平.方法报道两例LCS,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肿瘤大体及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及患者预后,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镜检,两例瘤细胞均呈弥漫排列,瘤细胞体积大,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沟易查见,可见核仁,异型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其中一例肿瘤间质内尚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两例CD1α、S-100蛋白、CD68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40%-50%.患者临床预后差.结论朗格罕斯细胞肉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年(卷),期】2015(024)001【总页数】5页(P101-105)【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肉瘤;病理学;临床;免疫组织化学【作者】俞岚;周蕾;武世伍;宋文庆;李涤臣;郭冰沁【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病理科,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安徽233030;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病理科,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安徽233030;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病理科,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安徽233030;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病理科,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安徽233030;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病理科,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安徽233030;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病理科,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安徽233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1;R329-33朗格汉斯细胞肉瘤(Langerhans cell sarcoma,LCS)指具有明确恶性细胞学特征的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呈肿瘤性增生。
医学专题树突状细胞简介
(dendritic cell,DC)
2021/7/19 星期一
1
引言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由美国学者 Steinman于1973年发现的,因其成熟时伸出许多树突样或 伪足样突起而得名。
DC是目前所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最 大的特点是能够刺激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进行增殖, 与此相比,M、B细胞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 因此,D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 具有独特的地位。
2021/7/19 星期一
16
四、分布及分类
DC广泛分布于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中,根据其分布部 位不同可分为三类:
①淋巴组织中DC,包括滤泡DC、并指状DC和胸腺DC; ②非淋巴组织中DC,包括朗格汉斯细胞和间质DC; ③循环的DC——隐藏细胞(veiled cell,VC)。 不同部位的DC其生物学特征及命名各异。
2021/7/19 星期一
20
4.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
LC位于表皮和胃肠上皮,是重要的APC。LC形态较扁 平,表面有丰富的MHC-I、II类抗原和FcR、C3bR。CD1+LC 胞浆内有Birbeck颗粒,此为LC的重要特征。皮肤中活化 的LC很少,通过体外培养活化后,其表面标志可发生变化, 一般在有GM-CSF、IL-1存在时,LC的MHC-II类分子和CD40 表达上调,同种异体刺激能力增强,隐蔽的突起展开且数 量和长度增加,胞内酸性细胞器和Birbeck颗粒减少甚至 消失,特征性的CD1a标记也可能消失。
2021/7/19 星期一
2
对DC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刻了解机体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 而且可以通过调节DC的功能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对感染、 肿瘤、移植排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的认识和防治措 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树突状细胞交叉提呈的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交叉提呈的研究进展①廖晓艳高丰光(厦门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厦门361102)中图分类号R3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484X(2021)22-2699-05[摘要]树突状细胞(DCs)是机体介导适应性免疫的重要抗原提呈细胞,其可诱导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的产生。
CTL可经DCs的MHCⅠ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和交叉提呈途径杀伤胞内病原和肿瘤。
交叉提呈是指外源性抗原与MHCⅠ类分子形成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体启动CD8+T细胞应答的过程。
若无病原对DCs的直接感染,则只能经交叉提呈途径诱生CD8+CTL应答。
因此,鉴于DCs交叉提呈在机体抵抗胞内病原感染和抗肿瘤免疫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本文对DCs交叉提呈的近期进展做一综述以利于DCs疫苗治疗性靶点的研究。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交叉提呈;MHCⅠ类分子;CD8+T淋巴细胞Research progress of dendritic cell cross presentationLIAO Xiao-Yan,GAO Feng-Guang.Department of Basic Medicine Science,School of Medicine,Xiamen University,Xiamen361102,China[Abstract]Dendritic cells(DCs),the important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can initiate the adaptive immunity and mediate 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priming.CTL,which are the main effective cells to eliminate infected cells and tumor,can be primed by DCs MHC classⅠpresentation and cross presentation.Cross presentation,referred to exogenous antigen loaded on MHC classⅠmole‐cules,is the unique pathway for DCs to present the exogenous antigen and trigger the CD8+CTL priming without direct infection.Cross presentation by DCs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defence against intracellular pathogens and anti-tumor immunity.Therefore,we review the recent findings of cross presentation to facilitate the study of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molecules of DCs vaccine.[Key words]Dendritic cells;Cross presentation;MHC classⅠmolecule;CD8+T lymphocyte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机体介导适应性免疫的重要抗原提呈细胞,其所诱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对杀伤肿瘤、细胞内病原微生物等具有重要意义[1-2]。
以皮损为首发症状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8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以皮损为首发症状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8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种罕见的多系统疾病,以皮肤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LCH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但被认为是一种有关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节失常性疾病。
本文通过对8例以皮损为首发症状的LCH患者的临床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旨在探讨LCH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提供对该疾病的更深入理解。
这8例患者均为儿童,年龄在2个月至14岁之间。
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损害为主,其中包括斑丘疹、结节、溃疡等不同形态的皮损。
一些患者还可出现泛发性红斑状皮疹、淋巴结肿大、骨质疏松等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提示炎症反应,但特异性指标如S-100蛋白、CD1a标记细胞等检测结果却存在差异。
对于LCH的诊断,病理检查是至关重要的。
皮损的组织活检通常可见大量的朗格汉斯细胞及其围绕的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常显示CD1a、CD207(Langerin)等标记阳性。
此外,骨髓活检、淋巴结活检等检查也有助于诊断。
对于LCH的治疗,因个体差异及病情不同,治疗方案多样。
轻型病例可采用局部治疗,如局部激素外用或光动力疗法。
对于中重型病例,系统性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化疗、免疫调节治疗等。
对于骨髓受累的病例,骨髓移植可作为有效的治疗选择。
针对LCH的预后,由于疾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性,预后较难预测。
一般情况下,单一皮损病变的预后较好,全身性病变预后较差。
骨髓受累、发热等症状可提示疾病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以皮损为首发症状的LCH在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应当注意遵循相关诊断和治疗指南,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此外,由于LCH是一种罕见病,多中心合作研究和多学科团队协作,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治疗该疾病。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如何诊断鉴别,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常见检查:常见检查:血常规、骨髓显像、骨髓象分析、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免疫病理检查、胸部平片、肺功能检查*一、检查1、外周血全身弥散型LCH常有中度到重度以上的贫血、网织红细胞和白细胞可轻度增多,血小板常减少,少数病例可有白细胞减少。
2、骨髓检查 LCH患者大多数骨髓增生正常,少数可呈增生活跃或减低。
北京儿童医院报道的LCH 59例中,有7例表现不同程度的骨髓增生减低及(或)巨核细胞减少,提示骨髓功能障碍,骨髓中网状细胞多数正常,仅少数有轻度增多,在综合国内470例报道中,仅有4例见到异常网状细胞,1例见到吞噬红细胞网状细胞。
说明少数LCH骨髓有侵犯,故此项检查仅在发现有外周血象异常时再做。
3、血沉部分病例可见血沉增快。
4、肝肾功能部分病例有肝功能异常,则提示预后不良。
内容包括SAST、SALT、碱性磷酸酶和血胆红素增高,血浆蛋白减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和部分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减低等。
肾功能包括尿渗透压,有尿崩症者应测尿相对密度和做限水试验。
5、血气分析如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则提示有肺功能受损。
6、病理检查此症确诊的关键在于病理检查发现朗格汉斯细胞的组织浸润。
因此,应尽可能做活体组织检查。
有新出现的皮疹者应做皮疹压片,如能做皮疹部位的皮肤活检则更为可靠;有淋巴结肿大者,可做淋巴结活检,有骨质破坏者,可做肿物刮除,同时将刮除物做病理检查,或在骨质破坏处用粗针作穿刺抽液作涂片检查。
有条件单位,应将以上标本送检做透视电镜下的超微结构检查,以期发现阳性的朗格汉斯细胞颗粒(Birbeck颗粒)。
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如前所述,近年发现朗格汉斯细胞具有CD1a的免疫表型,以抗CD1a单抗作免疫组化染色呈特异性阳性反应。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增生症一例及文献复习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增生症一例及文献复习摘要:目的探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增生症的发病机制、诊治与转归。
方法分析1例以全身多发骨骼受侵为首发表现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增生症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收治1例女性患者,41岁。
以全身多发性骨破坏为首发症状,后出现双侧锁骨上区及纵膈区肿大淋巴结,行右侧锁骨上肿大淋巴结切取活检并行免疫组化检查示:CD1a(+++),S-100蛋白(++),Ki67(+>50%),Langerin(+),诊断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经CHOP方案化疗4周期疾病达部分缓解,行纵膈区姑息性外放疗。
12个月后病情进展,出现上腔静脉综合症,再行CHOP方案化疗,出现Ⅳ度骨髓抑制(WBC,PLT),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拟改为EPOCH方案二线化疗,但疗效亦不确切,家属及患者拒绝,予以最佳支持治疗至今。
结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病因不明的以大量朗格汉斯细胞增生、浸润和肉芽肿形成,导致器官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临床罕见,界于良恶性之间,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较高。
免疫组化染色已经成为LCH诊断的重要手段,瘤细胞表达CDla、S一100蛋白和CD68,CDla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目前诊断LCH最有用的标志物。
目前尚无针对该病可靠的治疗方法,多系统受累患者的预后较差。
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及化学药物治疗。
但LCH是一组异质性疾病,个体化治疗很重要,多系统受累者需积极治疗,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如长春新碱、甲氨蝶呤、环磷酰胺、依托泊甙和克拉屈滨),但疗效尚未得到证实。
1患者资料患者,女,41岁,于2010年8月份无诱因下出现右肩部及后背部疼痛,呈间断性,为钝痛不适,自服“芬必得”症状能缓解。
2010.9.3就诊于我院行右肩关节X线片检查示“右肱上段骨皮质破坏”,进一步行全身ECT骨扫描示:全身多发骨代谢异常,倾向于多发性骨转移瘤。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许霞;聂秀【摘要】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包括一系列独特的临床特征、以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s,LCs)增生为特点的一组病变实体,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其最新进展明显地提高了对该病的认识,特别是在大多数LCH病例中重复检测到BRAF V600E等癌基因的突变,以及LCs与其微环境的相互作用确定为LCH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机遇.该文就LCH 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5(031)012【总页数】4页(P1392-1395)【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发病机制;文献综述【作者】许霞;聂秀【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武汉4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1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LCH)是包括一系列独特的临床特征、以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s, LCs)增生为特点的一组病变实体,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临床上可分为三型:(1)单系统、单病灶(嗜酸性肉芽肿);(2)单系统、多病灶(Hand-Schuller-Christian病);(3)多系统、多病灶(Letterer-Siwe病),多系统病变伴器官功能异常:若病变累及皮肤、骨、淋巴结及垂体为低风险,累及肺、肝、脾及骨髓为高风险。
LCH是反应性病变,还是肿瘤性病变,一直有争议。
不少学者已经尝试用各种病毒病因学和遗传学探讨LCH的发病机制。
支持感染者,是一些LCH患者病情轻,可自行消退,并且找到了感染病毒的证据;支持肿瘤者,是部分LCH呈系统性病变、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
树突状细胞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功能和机制
树突状细胞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功能和机制①范志国吴忌古源楷陈娟刘娟(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暨免疫与炎症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3)中图分类号R392.12 R392.32 R56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484X(2023)11-2420-08[摘要]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给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伤害。
免疫系统与病毒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人体对新冠病毒的易感程度和病情转归。
树突状细胞(DCs)作为机体功能最为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是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核心桥梁。
DCs在机体抵抗新冠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既是抗病毒免疫防御的关键成分,又可能介导免疫病理的发生。
本文将阐述DCs在SARS-CoV-2免疫应答中的变化及发挥的功能,探讨DCs在新冠肺炎不同病程阶段的作用机制,并讨论相关研究对破解新冠肺炎新型发病机制和寻找潜在临床靶标中的意义。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树突状细胞;抗病毒免疫;干扰素;炎症因子Dendritic cells in host immunity to SARS-CoV-2 and mechanismsFAN Zhiguo, WU Ji, GU Yuankai, CHEN Juan, LIU Juan.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Immunology and Institute of Immunology, Naval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Abstract]COVID-19 caused by SARS-CoV-2 has caused great harm to human health and public security. Interaction between immune system and virus determines host susceptibility to SARS-CoV-2 infection and clinic outcome of COVID-19. Dendritic cells (DCs), as the most potent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re core bridge linking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 DCs play a flexible role in shaping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COVID-19 infection, acting both as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antiviral immune defense and also as potential mediators of immunopathology. In this review article,we will describe changes and functions of DCs during SARS-CoV-2 infection, and discuss involvement of DCs in pathogenesis of COVID-19 and its potential as disease biomarkers or targets.[Key words]SARS-CoV-2;Dendritic cells;Anti-viral immunity;Interferon;Inflammatory cytokines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持续不断地蔓延至全球。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H的临床评分及分级
年龄 受累器官 器官功能损害 评分条件 >2岁 ≤2岁 <4个 ≥4个 无 有 计 分 0 1 0 1 0 1
(0分:Ⅰ级;1分:Ⅱ级;2分:Ⅲ级;3分:Ⅳ级)
1.发病年龄:多见于2~4岁,5岁后减少。起病缓慢,骨 和软组织器官均可损害。 2.骨质缺损:颅内缺损最早、最常见:除颅骨外,可见颌 骨破坏,牙齿松动、脱落,齿槽脓肿等;骨 盆、脊柱、肋骨、肩胛骨和乳突等亦常累。 3.突眼: 由于眶骨破坏而表现为眼球凸出和眼睑下垂, 多为单侧。 4.尿崩: 垂体和下丘脑组织受浸润所致,个别患儿可 见蝶鞍破坏。 5.其它 有孤立、稀疏的黄色丘疹,呈黄色瘤状;久 病者可导致发育迟缓。
1.发病年龄:多在1岁以内发病起病急,病情 重,病变广泛,可侵犯全身多个 系统器官。 2.发热热型不规则,高热与中毒症状不一 致。 3.皮疹 :(见图) 4.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5.呼吸道症状 6.其他
(二)韩-薛-柯病 (Hand-Schuller-Christian disease, HSC)
(四)混合型
多于1~2岁起病,其临床表现相当于勒-雪氏病和韩-薛-柯氏病联合表现,主要为发热、贫血、耳溢脓、肺部浸润、肝脾肿大等。重者除有LS的典型皮疹和肺部改变外,同时又具有HSC的尿崩、突眼和骨质缺损;轻者可无皮疹或皮疹不典型,但多有骨骼破坏。
免疫细胞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思维导图
免疫细胞T细胞一、T细胞的分化发育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α β TCR基因重排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和TCR的重排1、CD4¯CD8¯双阴性细胞阶段2、CD4†CD8†双阳性细胞阶段3、CD4†CD8¯或CD4¯CD8†单阳性细胞阶段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阳性选择意义:1、获得MHC限制性 2、DP细胞分化为SP细胞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阴性选择意义:清除自身反应T细胞,保留多样性的抗原反应性T细胞,以维持T细胞的中枢免疫耐受T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中的增殖分化二、T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TCR-CD3复合物TCR的结构和功能T细胞通过TCR识别抗原(不能直接识别抗原表位,只能特异性识别APC或靶细胞表面提呈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CD3的结构和功能功能是转导TCR识别抗原所产生的活化信号CD4和CD8成熟的T细胞只表达CD4或CD8共刺激分子:为T细胞完全活化提供共刺激信号的细胞表面分子及其配体CD28,其配体是B7分子诱导T细胞表达抗细胞凋亡蛋白,防止细胞凋亡;刺激T细胞合成IL-2等细胞分子,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TLA-4共抑制分子,作用是下调或终止T细胞活化ICOS 调节T细胞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并促进T细胞的增殖PD-1可抑制T细胞的增殖以及IL-2和IFN-γ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并抑制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Ig的分泌;还参与外周免疫耐受的形成CD2CD40配体可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抗体生成和抗体类别转化,诱导记忆B细胞的产生LFA-1和ICAM-1丝裂原受体及其他表面分子三、T细胞的分类和功能根据所处的活化阶段分类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表达高水平的高亲和力IL-2受体外,还表达整合素,是行使免疫效应的主要细胞记忆T细胞根据TCR类型分类α β T细胞γ ð T细胞根据CD分子分亚群CD4†T细胞CD8†T细胞根据功能特征分亚群辅助T细胞Th1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增强细胞介导的抗感染免疫,特别是抗胞内病原体的感染Th2辅助B细胞活化,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也可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抗体的生成细胞毒性T细胞(CTL)调节性T细胞B细胞一、B细胞的分化发育B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阴性选择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的形成BCR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组合多样性连接多样性受体编辑体细胞高频突变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发育祖B细胞前B细胞未成熟B细胞完整表达BCR 成熟B细胞表达mIgM、mIgD二、B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1、膜表面免疫球蛋白识别和结合抗原2、Igα/Igβ(CD79a/CD79b)传递抗原刺激信号B细胞的共受体CD19传递活化信号CD21结合C3d,形成CD21-C3d-抗原-BCR复合物CD81能增强BCR与抗原结合的稳定性并与Igα/Igβ共同传递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共刺激分子1、CD40与CD40L的结合是B细胞活化的最重要的第二信号2、CD80和CD86与T细胞表面的CD28相互作用,为T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信号3、黏附分子其他表面分子1、CD192、CD203、CD22含有ITIM,是B细胞抑制性受体4、CD32三、B细胞的分类根据所处阶段分类1、初始B细胞2、记忆B细胞产生更迅速、更高效、更特殊的体液免疫3、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根据反应特异性分类1、B1细胞2、B2细胞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根据BCR类型分类四、B细胞的功能1、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2、提呈抗原3、免疫调节抗原提呈细胞一、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树突状细胞(DC)DC的类型经典DC和浆细胞样DC经典DC的成熟过程1、未成熟DC朗格汉斯细胞(LC)间质DC2、迁移期DC3、成熟DC并指状DCDC的功能1、识别和摄取抗原,参与固有免疫应答2、加工和提呈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3、免疫调节作用4、诱导与维持免疫耐受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二、抗原的加工和提呈APC提呈抗原的分类外源性抗原内源性抗原APC加工和提呈抗原的途径MHC 1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1、内源性抗原的加工与转运2、MHC 1类分子的合成与组装3、抗原肽-MHC 1类分子复合物的形成与抗原提呈MHC 2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1、外源性抗原的摄取与加工2、MHC 2类分子的合成与转运3、MHC 2类分子的组装的抗原肽的提呈非经典的抗原提呈途径(MHC分子对抗原的交叉提呈途径)1、外源性抗原交叉提呈的机制2、内源性抗原交叉提成的机制脂类抗原的CD1分子提呈途径CD1d主要将脂类抗原提呈给NKT细胞,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朗格汉斯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标签:朗格汉斯细胞;树突状细胞;专职抗原递呈细胞;皮肤皮肤不仅是构成机体抵御外界生物、物理及化学等因素对机体损害的第一道防线,同时它是人体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积极参与免疫反应,使机体有一个稳定的内环境[1,2 ]。
朗格汉斯细胞是在1868年由德国医学学生朗格汉斯(Langerhans P.)用氯化金染色法在皮肤表皮内首先发现的,以后即命名为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3]。
该细胞分布于表皮基底层以上部位[4],约占表皮细胞的3%~5%。
自从1977年发现LC高表达有F c受体、补体受体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I类及Ⅱ类分子[5,6],人们逐渐对它的性质和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它的抗原递呈功能在皮肤免疫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它具有识别、摄取、处理和递呈抗原能力,并迁移至局部淋巴结,刺激初始型T细胞(naive T cell)[7],是表皮固有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
1朗格汉斯细胞的起源LC属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树突状细胞均来源于骨髓[8]。
198 4年Perre ault等研究发现,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LC数量减少,而在骨髓移植后又恢复正常,于是提出了LC起源于骨髓的观点[9]。
Katz等报道,将亲代小鼠的皮肤移植给相应的F1 代杂交系受体,随后在不同的时间测定LC 的H-2及Ia抗原的特异性。
结果显示LC的比例逐渐增加,其组织相容性表现型属该受体的表现型,而角朊细胞总是属于供体的表现型。
以上结果说明,供体的LC被受体的LC所更新。
Katz[10]等还进一步研究证明,供体的LC并非由邻近皮肤迁移而来,而是来源于骨髓细胞。
鉴于伦理原因,关于LC如何分化的认识,基本来源于体外研究。
1992年Caux[11]等研究发现,利用CD34+造血干细胞与GM-CSF和TNF-a培养后,分化为CD14+CD1a-和CD14-CD1a+两类亚群,这两个亚群沿着两个不同的途径发育分化出不同的结果,其中CD1a+亚群细胞发育分化成具有LC特征的CD,含有伯贝克颗粒、表达Lag抗原和E-钙粘素。
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治新进展
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治新进展龙庆玲;李长钢【摘要】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组以CD1a+、CD207+树突状细胞异常增生为特点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侵犯单器官、多器官及多系统,以骨骼、皮肤及垂体损伤常见,分为单系统LCH、高危多系统LCH、低危多系统LCH及特定部位LCH四类;目前主要有炎症性增生学说与肿瘤性增生假说,现多认为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异常活化密切相关.病理仍是诊断的金标准,而液体活检将可能成为新的无创性确诊手段,根据侵犯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近年来,靶向治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并有望取代传统的治疗方案,但在儿童中的使用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现就儿童LCH临床特点及诊治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9(023)006【总页数】5页(P1065-1069)【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树突状细胞;诊治进展【作者】龙庆玲;李长钢【作者单位】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广东珠海 519041;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广东珠海 519041;深圳市儿童医院,广东深圳 518038【正文语种】中文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血液系统的一种罕见病,是一组以CD1a+、CD207+树突状细胞异常增生为特点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侵犯单器官、多器官及多系统,以骨骼、皮肤及垂体损伤常见。
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且缺乏有效、快速的诊断手段,因此,笔者于2017年12月对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进行收集整理,现综述如下。
1 定义及流行病特征组织细胞起源于骨髓干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monocyte/macrophages,MC)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成熟DC表面可特征性表达CD1a、CD11c、CD83等,而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是特异性表达CD207+、CD1a+的表皮DC[1],有抗原呈递及调节免疫的作用[2]。
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2例临床分析
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2例临床分析曾芸馨;方志刚;张婧;林东军【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12(033)017【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男9例,女3例,中位年龄25岁,临床受累脏器包括淋巴结(10/12)、肝(5/12)、骨(4/12)、皮肤(3/12)、中枢神经系统(2/12)、垂体-下丘脑(尿崩症)(1/12)、甲状腺(1/12)、肺(1/12).免疫组化为CD1a、S-100阳性.12例中7例予化疗,其中5例痊愈,1例病情反复,1例因肝功能异常加重放弃治疗.结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少见,尤其成人更为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漏诊,治疗需个体化.【总页数】3页(P2633-2635)【作者】曾芸馨;方志刚;张婧;林东军【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中山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广州,51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中山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广州,51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中山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广州,51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中山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广州,51063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分析 [J], 朴正哲;郝彦勇;武艳;白信花2.122例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分析 [J], 王涛;苏蓓蓓;韩大伟;童安莉;李剑;刘跃华;晋红中;方凯3.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累及肺、垂体、甲状腺、肝、淋巴结、皮肤1例 [J], 刘贵钱; 刘婷; 沈冲; 周莉; 欧阳若芸4.成人肋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并文献复习 [J], 徐瑛;高志斌;傅家欣;赵莺;熊雅波5.成人脊柱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误诊1例 [J], 贝承丽;叶江英;傅满姣;陈红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模式识别受体PRR
32
四 NK T细胞
表达NK1.1和TCR-CD3
大多为CD4-CD8-,少数为CD4+
TCR的多样性低、抗原识别谱窄
可识别CD1提呈的脂类和糖脂类抗原
不受MHC限制
五 γδ T细胞
组成性表达TCRγδ-CD3复合受体分子 多为CD4-CD8-双阴性,TCR缺乏多样性 可直接识别某些完整的多肽抗原 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二)NK细胞活性的调节
1.识别HLAⅠ类分子的NK细胞受体 (1)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 (2)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LR) 2.识别非HLAⅠ类分子的活化性受体 (1)NKG2D MHC classⅠchain-related molecule A/B ( MICA/B) (2)自然细胞毒性受体(NCR) 具体识别配体目前尚不清楚
六 B1细胞
主要分布于胸腔、腹腔和肠壁固有层 CD5+、mIgM+B细胞 BCR缺乏多样性
七 其他固有免疫细胞
肥大细胞(mast cell) 嗜碱性粒细胞 (basophil) 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
第三节 固有免疫体液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一 补体系统
细胞溶破作用 补体活化产物的作用
巨噬细胞
库普弗细胞 小胶质细胞 破骨细胞
其他
1.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1)模式识别受体(pa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
是指单核 /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
细胞表面或胞内器室膜上能够直接识别病原体某些
共有的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累及约25%儿童及1%~3%成人[1]。
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s,LC)和炎症样树突状表皮细胞(inflammatory dendritic epidermal cells,IDEC)是在AD皮损中出现的2种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
其中IDEC是炎症性皮肤病所特有的1种DCs,它仅在炎症性皮肤中表达,被激活后可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不仅在炎症的持续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还可能与皮损局部免疫反应由Th2反应向Th1反应漂移有关[2-3]。
由于这2种细胞在体内数目极少,限制了对其功能的深入研究。
陈琛等通过人脐带血体外诱导并成功获得外周血树突状细胞[4]。
国外也有研究利用A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在体外成功诱导了LC样树突状细胞(LC-DC)和IDEC样树突状细胞(IDEC-DC)[5-7],但目前尚缺乏·论著·[文章编号]1000-8861(2013)03-0239-04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朗格汉斯细胞和表皮炎症样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表型分析邓小蓉,宋志强,牛军,陈曙光,郝飞*[摘要]目的利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朗格罕氏细胞(Mo-LC)和炎症性树突状表皮细胞(Mo-IDEC)并观察其表型特点。
方法联合应用LymphoPrep TM梯度离心试剂和CD14+磁珠分离和筛选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重组人白介素4(IL-4)的基础上分别于第0、2、4天加入人天然TGF-β1或β-巯基乙醇(β-ME)。
培养第6天时收集细胞,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并利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术对诱导细胞亚群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水平。
结果CD14+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6d后可形成具有树突状外观的Mo-LC和Mo-IDEC,2种细胞均不同程度表达CD1a、FcεRI、FcεRII、TLR1、TLR2;Mo-LC表达CD207,Mo-IDEC表达CD206。
特应性皮炎患者来源的Mo-IDEC表面CD1a表达高于Mo-LC,且CD23、TLR2、FcεRI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结论利用外周血单核细胞可在体外成功诱导Mo-LC和Mo-IDEC,这2种细胞表型特点与体内分离的细胞在形态和表型上类似,为体外进一步研究这2类细胞的功能打下基础。
[关键词]朗格罕氏细胞;表皮炎症性树突状细胞;高亲和力IgE受体;Toll样受体2[中图分类号]Q786[文献标识码]AInduction and phenotype analysis of Langerhans cells and inflammatory dendritic epidermal cells derived from human peripheral monocytesDENGXiaorong,SONGZhiqiang,NIUJun,CHENShuguang,HAOFei*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Southwest Hospital,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8,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HAO Fei,E-mail:haofei62@[Abstract]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stablish an in vitro culture system to induce Langerhans cell(Mo-LC) and inflammatory dendritic epidermal cell(Mo-IDEC)from peripheral monocytes,and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related cell surface markers.CD14+cells were separated and enriched from human peripheral blood with LymphoPrep TM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regent and CD14microbeads.Then the cells were cultured with human recombinant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and human recombinant interleukin 4.The recombinant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orβ-mercaptoethanol was added into the culture medium on days0,2, 4,respectively.On day6,the cultured cells were harvested and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LC and Mo-IDEC exhibited similar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n day6.Phenotypical analyses revealed that Mo-IDEC and Mo-LC were all positive to CD1a,FcεRI,FcεRII,TLR1,and TLR2.Further,Langerin was expressed solely on the surface of Mo-IDEC,while CD206on the Mo-LC.Results in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Mo-LC and Mo-IDEC could be generated from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 in vitro and their phenotyp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similar to that of cells in vivo,thus facilitating further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s.[Key words]Langerhans cells;Inflammatory dendritic epidermal cells;High-affinity IgE receptor;Toll-like receptor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2447)作者单位: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通信作者:郝飞,E-mail:haofei62@正常人群和A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的2种细胞在相关表面分子表达差异的研究。
因此,建立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LC和IDEC的体外诱导体系无疑将丰富本领域的知识,并为这2种细胞在其他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打下基础。
基于现有方法[5,7],我们建立了人外周血来源皮肤LC及IDEC体外培养体系。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外周血样本来自10例健康人(非特应性体质的健康献血者血清IgE<100kU/L)及17例AD患者(血清IgE平均值为1970.44kU/L),年龄8~ 32岁,所有人均排除HCV、HBV、HIV。
外周血肝素抗凝。
主要试剂为LymphoPrep TM(AXIS-SHIELD),重组人TGF-β1、GM-CSF、IL-4、anti-human TLR2-FITC、CD207-FITC(R&D),human CD14mircrobeads (Miltenyi Biotec),anti-human CD1a-PE、CD14-APC、CD206-FITC(BD),anti-human TLR1-FITC(Abcam),anti-human FcεRI-FITC(eBioscience)、青霉素/链霉素、L-谷氨酰胺、β-ME(GIBCO),RPMI1640、胎牛血清(hyclone)。
1.2单核细胞的分离和培养采用LymphoPrep TM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单个核细胞(PBMC),经人CD14磁珠分选CD14+细胞后洗涤,显微镜下计数后用1ml 含有10%胎牛血清及1%青霉素-链霉素的RPMI1640重悬细胞。
调整细胞数至1×106ml-1。
将细胞分为2组,分别加入24孔板,置于37℃、5%CO2细胞培养箱培养。
1.3Mo-LC诱导及培养分别于培养第0、2、4天半量换液并补充GM-CSF(500U/ml)、IL-4(500U/ml)和TGF-β(25U/ml),于第6天收集细胞并进行相关检测。
1.4Mo-IDEC诱导及培养分别于培养第0、2、4天半量换液并补充GM-CSF(500U/ml)、IL-4(500U/ ml)和β-ME(50μmol/ml),于第6天收集细胞并进行相关检测。
1.5细胞表面抗原的荧光抗体染色同时取出部分细胞(约7×105个)按1×105等分为7管,将细胞悬浮在100μl FACS缓冲液中,分别加入anti-human CD14-APC及anti-human TLR2-FITC、TLR1-FITC、FcεRI-FITC、CD23-FITC mAbs,4℃避光孵育30min,洗涤2次后,重悬于100μl流式缓冲液用流式细胞分析仪(FACS)分析其表面分子表达。
取培养第6天的细胞(约7×105)按照上述方法检测细胞表面CD1a 及TLR2、CD207C、CD206、TLR1、FcεRI、CD23表达。
1.6细胞表型检测及其分析用FACS检测经不同荧光抗体染色的细胞分析细胞表面相关分子阳性率。
结果以阳性细胞百分比表示。
1.7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各组间差异采用非配对t检验法,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2.1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及相关分子标记的表达20ml人外周血大约可获得2.5×106个CD14+细胞。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磁珠分离后CD14的阳性率大于90%(图1)。
对CD14+细胞表面相关分子标记表达情况的分析显示:AD患者CD14+单核细胞表面CD23、FcεRI显著高于正常人,TLR1低于正常人,TLR2无显著差异(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