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知识点。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六、学生学习效果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物行为实例,如鸟类的迁徙,引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定义、特点和区别。
-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某一动物行为的先天性或学习性。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分析动物行为。
-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生物学实验器材(如模型动物、视频监控设备等)。
2.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生物学科教学资源库。
3. 信息化资源:相关生物学视频资料、在线学术文章、生物学教育网站。
4.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实验操作、案例分析、互动提问、教学游戏等。
五、教学实施过程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
每节课后,我都会花时间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我会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反应,听他们的提问,看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这些都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反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八上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八上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教学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二、教学策略本节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学会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替换或补充分析材料。

无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的学习行为,都是有遗传基础的,而且很多行为很难分清究竟属于哪一类,如鸟类的迁徙和鱼类的洄游,都是本能和学习结合的结果,教师在处理有关教学内容时不应绝对化。

动物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许多行为有着较强的趣味性,很容易吸引学生,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使学生陷入对一些枝节问题的讨论中,从本质上理解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更为重要。

教师应注意把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先天性行为的局限性、不同动物学习能力的差别,以及遗传因素对学习行为形成的作用等讨论题,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本节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关于动物行为的探究活动难以在一节课上完成。

教师要努力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堂上组织好教学也很重要。

学生可以从教材提供的两个探究活动中任选一个,也可以根据具体条件替换实验材料或方法,但探究活动一定要做。

要鼓励学生提出和实施个性化的研究方案,肯定他们符合科学性的自主性探究;鼓励他们创新。

教师还应组织好交流和讨论。

实验部分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可分为两类:观察法和实验法。

观察法要求观察者精确、真实、详尽、客观地反复观察,并作好观察记录。

也就是说要求观察者在观察某种动物时,将这种动物的所作所为不加渲染的如实记录,即见到什么就记下什么。

在研究动物行为的初期,这种观察、记录工作几乎全部由观察者去做。

例如,19世纪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亨利·法布尔(1823—1915)是用观察法研究昆虫生活的第一位科学家,他被称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教案学案第二章

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教案学案第二章

教案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备课成员:叶恩达杨林德学科长审核意见:学科长签名: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本节通过介绍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让学生知道动物运动的原因所在及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解析:教材在前面虽然已经对动物的运动方式进行了介绍,但并未涉及运动的基础结构,应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以便学生对动物运动的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目标及解析:1、目标: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解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关于运动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以便对动物运动的本质有深入的理解。

三、教学问题诊断与分析:本节知识对学生的要求层次较高,要注意抓住最核心的东西,揭示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引导学生理解运动需要能量供应,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配合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

真正理解运动是动物各种行为表现的基础。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时,尽可能多地使用直观材料,如新鲜的动物关节和骨骼标本、模型或挂图等。

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录像:播放多种动物的运动录像。

问题1:你们已经了解了许多动物的运动方式,但你知道动物是怎样完成这些动作的吗?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思考。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问题2:现在请你把自己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研究一下动作是怎样完成的。

先做一个简单的屈肘和伸肘动作,想一想,这个动作有哪些结构参与了?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思考回答。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问题3:同学们能看到胳膊弯过来了,就能断定谁参与了?设计意图:学生进行思考回答。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问题4:屈肘时摸一摸你的上臂前面有什么变化?设计意图:学生进行思考回答。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问题5:请大家观察骨骼模型,关节的挂图,想一想,人身上的关节是多是少?关节对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进行思考回答。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基本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行为的目的和意义
3.生物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方法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一章节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发现,尽管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并能够理解基本概念,但在实际应用和深入理解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往往不能准确地识别这两种行为,尤其是在具体的例子中。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实例和案例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区分这两种行为。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责任意识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生命观念:通过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使学生能够理解生物的多样性,认识到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从而形成对生命现象的全面认识。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生物行为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思考。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生物班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上学期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人教版)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人教版)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人教版)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教学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3、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

4、参与问题讨论,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5、参加探究活动,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并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态度的引导和强化;探究实验的实施。

难点:探究材料的准备。

学生:宠物观察日记,菜青虫卵的采集和隔离饲养,果蝇的采集和饲养。

四、课时分配两课时五、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组织其他同学认真听取汇报,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激励学生,并进行积极的评价。

1 知道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行为越复杂,动物的适应能力就越强。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并进行积极的评价。

知道动物的学习行为是为了适应环境,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的。

人类或自身的学习也应是长期的和不断发展的。

提示对题4的讨论,在讨论中作为积极“旁观者”参与,在问答中注意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认可教材提出的问题,填写相应的假设答案内容。

提示阅读。

在学生探究活动开始时,注意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的态度来面对科学问题;在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能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

议论教科书及教师的提示,能说出探究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说出实验对照和所控制的变量。

巡视,并旁听学生的讨论。

参与学生的讨论,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注意引导的技巧,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课堂练习课后反思作业第三节社会行为一、教学目标1、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2章 第2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2章 第2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阐明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二、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难点: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本质区别。

三、教学准备视频资料、图片、自制课件四、引入新课同学们有没有饲养过小动物?你所饲养的动物都有哪些行为?把你饲养动物的经历与同学、老师分享好吗?学生分享后,教师提点:同学们说的这些行为根据获得途径可以分为两大类,今天我们便来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思考并展开热烈的讨论,分享饲养小动物的趣事。

通过分享自己饲养小动物的趣事,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五、探究新知一、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带领学生分析刚刚大家分享的一些小动物的行为,从本质上找出不同,引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思考并对刚刚分享的行为进行分类,并找出不同。

用自己亲身经历的实例分析得出两种行为的本质区别。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2.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分析教材48页资料分析中各种动物的行为,完成教材49页的讨论题目①,学会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母袋鼠与幼袋鼠、小鸟喂鱼、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学习行为: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钓取白蚁。

二、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分析教材48页资料分析中各种动物的行为,完成教材49页的讨论题目②③④,理解两种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1.维护个体生存、种族延续;2.保护自己,逃避敌害;3.度过食物短缺的时期。

两种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1.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2.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更能帮助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因此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高级。

分析资料,并讨论完成讨论题目。

分析资料,并讨论完成讨论题目。

了解动物的两种行为后拿实例来分析,能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

2019最新苏教版生物八上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教案二

2019最新苏教版生物八上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教案二

2019最新苏教版生物八上第二节《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教案二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动物行为的特点。

2.使学生了解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

3.使学生了解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教学重点1.动物行为的特点。

2.先天性行为的概念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

教学难点1.动物行为的3个共同特点。

2.后天性行为的概念。

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鱼缸和鱼,烧杯和水螅,甲虫若干只。

教法建议本节教材是在前面5节介绍了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和方法,以及6类动物行为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总结和提高。

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少,学习本节教材有一定难度。

对于一些生疏的用语,属于基础知识或重点内容的,可以通过实例,配合直观教具、演示实验等,由浅入深地加以讲述,逐步突破难点。

不属于基础知识或重点内容的,在教材中又无法回避的,如“遗传物质”、”遗传因素“、“生理因素”等,可作一般地解释,不求讲深讲透。

如有可能,掏一窝孵化不久的麻雀,在讲先天性行为时,进行演示。

用小虫、草籽、茎叶残屑、纸团、泡沫塑料小球等喂雏鸟,除小虫是雏鸟的正常食物外,其他物品都不是正常的食物。

而雏鸟只知张着大口,对喂进的食物来者不拒。

通过这个实验说明,索取食物是所有动物出生时就具有的本能,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在讲授后天性行为时,应向学生讲明“学习”、“学习能力”、“学习行为”、“学会”等用语,都是借用人类行为的语汇。

人类的学习是由意识支配的、复杂的思维过程,是主动的行为。

动物的学习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呆板的、被动的行为。

只要具有完整的神经系统、不一定具有脑的多细胞动物都具有学习的行为。

可以通过一些十分简单的实验说明这一内容。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请回忆我们最近几节课都学习过哪几种动物的行为?2.动物有哪几种节律行为?讲授新课:引言:这学期我们学习的是动物学的基础知识,所学习的内容只是动物学中很少的一部分,但是,同学们已能了解到动物外貌的形形色色、结构的复杂多样和行为的奇异独特。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说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生物的意识。

2.关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2.教学难点(1)生物多样性二个层次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三、教学设计思路从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上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很直观,是知识的切人点;基因的多样性是关键,是知识的深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强化了知识的联系。

在教学活动中,围绕“生物的多样性”这一名词中的“多”字来展开讲解,以我国生物的多样性为主线,在归纳知识的同时,完成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采用典型事例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究,通过分析事例让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内涵,理解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道两侧的树木叶子几乎全部被害虫吃光。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本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事例体会到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呢,请大家课后收集资料,下节课讨论交流。

积极思考,收集资料。

新课标第一网课后延伸,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

六、板书设计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说出某种行为的成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以及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教师准备:多媒体等。
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
3.先天性行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是出于本能,但这对于美国红雀来说,是一种浪费,对物种的延续没有意义。
4.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总的来说,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差。
课堂小结
在对比各种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后,引导学生总结动物的行为对生存的意义。
学生总结
达标练习
小袋鼠爬向育儿袋的行为属于哪种行为?如果小袋鼠没能爬到育儿袋里,会怎样?失去雏鸟的红雀给金鱼喂昆虫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利用上述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动物所具有的先天性行为是维持生存所必需的。
通过分析大山雀喝牛奶的资料,引导学生理解学习行为形成的过程。通过分析蚯蚓走迷宫的资料,提出问题:蚯蚓具备这种学习行为对它的生存有影响吗?由此说明什么问题?通过资料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动物的学习行为能使动物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五、板书设计:
教师可组织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上述资料里描述的各种动物行为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
2.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3.分析资料3,试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
4.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
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袋鼠爬进育儿袋的资料和美国红雀给鱼喂昆虫的资料,回答问题:
四、教学过程:
环节及要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举例说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难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实例。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1)概念:
(2)写法:
2.食物网。

概念:
3.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2.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随堂测试:通过设计的随堂测试题,评估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4.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参与程度、实验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能力。
5.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包括对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理解,以及对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系统的认识。
3.讨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是如何维持稳定性的,以及人类活动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示例答案: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稳定性。例如,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维持大气中的气体平衡。人类活动,如过度砍伐森林,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问题。
-示例答案: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消费者通过食物链获取能量,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使能量和物质重新进入生态系统。
2.分析一个你熟悉的生态系统,描述其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示例答案:我熟悉的生态系统是我的家庭花园。生产者包括花草树木,它们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消费者有鸟类、昆虫等,它们通过吃植物或其他小动物来获取能量。分解者有细菌和真菌,它们将死亡的植物和动物分解为无机物,使能量和物质重新进入生态系统。
4.解释生态系统的功能,并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说明其功能。
-示例答案: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碳汇功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森林还能调节气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5.讨论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至少两种保护生态系统的措施。
3.授课时间:第二课时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初二生物上册第二章教案

初二生物上册第二章教案
(4)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
任务二:认真阅读课本27-28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5分钟)
1.阅读课本27页,资料分析,完成讨论1、2、3,可参考其他资源。
2.阅读28页,标记生物的性状除了由基因控制以外,还受到的影响。
任务四:完成28页课后习题及习学卷子。
课后
反思
初二生物教案页
时间:2019年月日主管领导签字:
A.D和d,1/2B.Dd和dd,1/4
C.Dd和Dd,1/4D.Dd和Dd,1/8
解析:选D。本题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王娟的眼睛是黑色的,其基因组成是dd,这一对基因中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又因为父母的眼睛是褐色的,故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Dd。王娟的父母再生一个黑色眼睛的孩子的概率为1/4,其中一半为男孩,一半为女孩。所以,再生一个黑色眼睛的弟弟的概率为1/8。
任务一:A课问题反馈(2分钟)
任务二:知识点简单回顾(见课件中的思考题)(5分钟)
1、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关系是什么?
2、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少条染色体?
3、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
过程把传递给子代。
任务三:典例分析(10分钟)
典例:(2017·苏州学业考)如果人眼虹膜的颜色,褐色由显性基因D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d控制。王娟的眼睛是黑色的,而她父母是褐色的,则王娟父母的基因组成及其再生一个黑色眼睛的弟弟的概率为()
③染色体和基因的存在形式:
什么叫染色体?由什么组成?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什么样的存在?
染色体、基因和DNA的数量关系:染色体和基因和DNA的数量有何关系?
任务二:认真阅读课本30页观察与思考,完成以下填空(3分钟)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列举生物的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指导学生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

3.对我国生物的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说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培养珍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生物的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2.教学难点:(1)理解基因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

(3).学习分析资料的方法。

三、教学设计思路从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上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直观是这节课的切入点;基因多样性比较抽象,但只要抓住了基因多样性和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关系便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

学生对基因多样性的认识也由此开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将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直观呈现,利用图片给与感官刺激,同时援引大量的事例进行例证和分析,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实例分析,全面把握三个层次的关系,形成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制作生物的多样性的课件。

2.收集有关生物的多样性的资料。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设计七、板书设计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形成一、引言教师:播放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录像。

然后提问大自然中美丽的风光是由哪几种因素形成的?学生:回答。

教师:引出新课内容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教师:提出有关生物种类和多少的问题。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分析和总结,使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形成一个初步认识。

教师:1.展示资料。

2.指导学生分析资料,讨论有关问题。

学生:分组阅读资料,讨论问题,回答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展示有关资料,说明我国是世界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三、基因的多样性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并通过展示图片、录象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基因的多样性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讨论,理解基因的多样性是决定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原因。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二章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二章教案

课 后 反 思
的活动。动物的行为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任务: 1.观察教材 P29 家兔的骨骼和关节模式图,想一想,关节对骨的运动有何意义? 2.观察教材 P29 肌肉与骨和关节三者位置关系图,说出骨骼肌在骨上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3.阅读教材 P30 第一、二段及观察图 V-16、V-17,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骨骼肌的结构及其特性是什么? (2)运动是怎样产生的? 4.每名同学做屈肘伸肘动作,体会运动的产生过程,同时用另一只手触摸肱二头肌和肱三头 肌,感受二者有何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5.亲身体验:快速做下蹲运动,在运动中感受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等身体的变化,这说明了 什么问题? 6.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述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 四、成果展示,统一观点: 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多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五、归航拾贝: 1.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2. 教师小结: 六、课堂反馈检测: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 )组成。
一、温故知新: 动物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 二、预习检测: 1.动物的行为是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 和 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 。 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 、 和 组成。 3.右图是人体的关节模式图,请填出其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1是 ;2 是 ;3 是 ; 4是 ;5 是 。 4.发达的运动能力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是什么?
(4)当你双手自然下垂时,感觉到比较轻松,是因为①②均处于___ (5)以上实例说明任何动作都反映出各种肌群之间的_________关系。 课后 反思
人 教 版 八 年 级 上 册 生 物 教 案
课 题 学 习 目 标 重 点 §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课 型 新 授 知识目标:1.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阐明动物的行为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情感教育,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 确的学习态度。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意义 学 习 过 程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生物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生物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生物教案人教新课标版1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教学目标:(解读前)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二、学习目标:(解读后)(第一课时)1、明白动物的行为有着多样性,能够看图说出那些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能分辨出动物常见行为的属性。

3、区分两种行为或的途径的不同,从而明确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第二课时)1、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2、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1、区分两种行为或的途径的不同,从而明确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认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四、教学难点:1、区分两种行为或的途径的不同,从而明确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认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五、课时计划:2课时四、达到学习目标所采取的措施: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认真阅读课本内容,独立完成基础热身。

3、通过观看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合作探究。

4、进行课堂测试。

五、练习:1.动物的行为是指 ( )A.动物的动态动作 B.动物的内部生理活动C.动物的各种动作 D.动物的捕食活动2.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蚯蚓在一定条件下学会走迷宫 B.大山雀偷饮牛奶C.黑猩猩将木箱叠放来摘取高处的香蕉 D.刚出生的小袋鼠会爬到育儿袋中3.下列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项是()A.小猪长成大猪 B.猫吃老鼠 C.牛心脏的跳动D.蜂群中有三种蜂4.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刚孵出的小鸡就会啄米 B.鹦鹉能够用语言向人问好C.家里喂养的小猫、小狗能到固定的地方大小便 D.海豚表演顶球、跳跃等节目5.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刚出生的小猪吃奶B.马戏团里的猴子打篮球C.老鼠生来会打洞 D.鸟类的筑巢和育雏6.关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都有先天性行为 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C.先天性行为是可遗传的 D.同种动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先天性行为有着很大的差异7.美国红雀喂金鱼的实例属于 ( )①先天性行为②学习行为③繁殖行为④贮食行为A.①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④8.杜鹃将卵产在大山雀的巢内,靠大山雀孵卵和喂养幼鸟,大山雀充当杜鹃幼鸟的“养母”,这种现象属于 ( ) A.杜鹃的防御行为 B.杜鹃的学习行为C.大山雀的哺乳行为 D.大山雀的先天性行为9.变色龙善于变换皮肤的颜色,以适应周围的环境这种行为对变色龙来说是 (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社会行为 D.防御行为10.“孔雀开屏”、“蜻蜓点水”属于 ( )A.防御行为 B.迁徙行为 C.繁殖行为 D.取食行为答案:c d b a b d c d d c。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2章 第2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2章 第2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城市内乌鸦取食的学习行为》
学生明确环境越复杂,动物的学习行为也就越多。
(提升情感,明确自己学习行为的重要性)
资料⑤幼小黑猩猩模仿成年猩猩取食白蚁,成年黑猩猩利用经验摘取香蕉
学生各抒己见,达到共识,这是学习行为。
师:“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生:“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比如鹦鹉会学习人的说话,狗却不会。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
师:“回答的很好,一种我们叫做先天性行为,另一种叫学习行为。请你再各写出两个例子。”
2.展开新课,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1引出概念
师:“谁来说一下自己写的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例子呢?”
生:“……”
师:不予评价,留下质疑。让学生通过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自己来判断自己写的是否正确。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动物尤其是人类学习行为的重要性;激发观察和研究动物行为的兴趣。
教学
重点、
难点
1.重点: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关注自身学习行为。
2.难点: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媒体运用
班班通
预设过程(应包括课程导入、预习自学、展示交流、当堂练习检测等)
一、教学过程:
1.猜谜活动导入
师:“早上我听见有同学在背古诗,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古诗中有很多描写动物行为的诗句,雁南度是雁的什么行为呢?”
先天性行为如:老鹰有占领地的行为,领地面积大约3平方千米;天堂鸟的求爱舞蹈;园丁鸟善于布置新房;啄木鸟贮食;绝大多数鸟有筑巢行为,地面巢(百灵鸟),洞巢(猛禽),编织巢(麻雀);大杜鹃孵卵寄生性。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说出某种动物行为的成因。

3.进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活动。

4.通过参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以及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 教学难点进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活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的实例导入。

提出问题:乌鸦这种行为是生下来就有的吗?如果不是,这种行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引出本节学习的内容。

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47—51页文字内容,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圈划出相关答案。

若有疑问,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解决。

学习任务一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根据行为的功能,请列举出几种动物行为的类型。

(答案: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类?(答案: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3.举例说明什么是先天性行为?(答案: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如母鸡生蛋、老鼠钻洞、蜜蜂酿蜜、蜘蛛结网、蚂蚁筑巢、婴儿吃奶、鸟类迁徙等)4.举例说明什么是学习行为?(答案: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如黄牛耕田、公鸡绕道取食、老马识途、小狗做算术、马拉车等。

)5.阅读教材48页的“资料分析”,并判断各是什么行为?资料一: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

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

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之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学习行为资料二: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小,眼睛还睁不开。

八年级生物上册2.第二节 细菌【备份2】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2.第二节  细菌【备份2】教案

第二节细菌教学目标:知识: 1、通过观察会描述细菌的基本形态;2、能识记细菌的结构特点;3、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4、结合生活实际,推测细菌的生殖方式。

能力: 1、通过巴斯德的实验,参与探究细菌发现的过程,培养实验能力和科学思想;2、通过观察细菌结构示意图,回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总结出细菌的结构特点,培养观察能力,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2、通过了解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继续树立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辩证观点;3、通过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事物;并自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分析: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及细菌的生殖。

学生对细菌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生活中经常提到细菌,不熟悉在于细菌个体的微小,导致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这是一个我们所不熟悉的微观世界,从而使学生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比较陌生,而细菌的生殖方法又和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生殖不同,教学中应该加强此部分的讲解。

教学难点分析:1、巴斯德实验的理解在讲解细菌由来这部分内容时,教材引入了巴斯德实验,个别学生对此有一定了解,但这个实验到底要说明什么道理?巴斯德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曲颈瓶实验?实验过程是怎样的?曲颈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学生很是困惑,教师应认真讲解实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明白巴斯德设计的巧妙之处,明确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使学生明确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

2、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在上一节课教学中,学生已经对细菌的分布广泛有了直观形象的了解,本节课程应着重从生殖和细菌对不良环境的抵抗方式——形成芽孢入手,从生理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

教学策略:课程的导入可从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进而引出细菌是如何被发现的巴斯德实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小组内交流、排练并准备展示
发挥师友组的作用,放大交流率。

展示
展示评分标准:(每项5分,共35分)
1、全员参与(3、4号戏份不能太少)
2、准备充分,配合顺畅
3、声音洪亮,语言简练、流畅
4、破冰语、过渡语、结束语适当
5、知识嵌入合理、且充足
6、脱稿(形成定稿、人手一份)
7、形式新颖(题材多样)
展示者注意声音洪亮,站姿站位等。(15分钟)
提升学生展示交流的能力

点拨
通过ppt讲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并拓展
倾听、质疑、补充。
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当堂反馈
取两个大小相近的马铃薯,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相同的洞。在甲的洞内装入浓盐水;在乙的洞内装入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马铃薯洞内的水位变化,结果将会是:
(1)甲马铃薯的洞内水位变化是,原因是
本节课的错别字,反思等
板书设计。
2、掌握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3、通过学习本节知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
六道河中学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案
河少版第二章第二节根对水分的吸收
备课人:陈红学
编制日期:9.03
使用日期:9.07—9.09
审核签字:
教学目标
1、说出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和部位。
2、掌握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3、通过学习本节知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
重、难点
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课标要求
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解读
目标
解读目标
倾听
明确学习任务。
明确
评价
解读评价:
植物细胞
倾听,记操作
明确操作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预习
提纲
预习检测
1.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什么?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什么?其中吸水能力最强的是什么?(重点)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过程?(重点)
3.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4.什么是烧苗?
5.植物不同时期的需水量?
6.为什么节水灌溉?
时间:
1、根据预习提纲4分钟时间通读课本P20—P25,并使用双色笔圈划出其中的重点。
2、前三个圈划完的小组可以得到3个评价。
要求:
圈划完的组内互相帮助并统一重点,3、4号先说,1、2号补充以及解答3、4号的疑问。(3分钟)
按照要求完成自学的内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在显微镜下观察根的结构,自下而上是、、
和。
2、根的生长特性有:、、。
3、将根尖的各部分与其相对应的特点连接起来:
1.根冠A、细胞较小,排列紧密,具有分裂增生能力
2.分生区B、细胞较大,排列不整齐,具有保护作用
3.伸长区C、细胞较大,排列较整齐,表皮分化形成根毛
4.成熟区D、细胞较长,排列较整齐,它能使根迅速伸长
本课导入
炎炎夏日,农田里的秧苗由于缺水而枯萎,但浇水后不长时间就变得郁郁葱葱。菜市场上萎蔫的蔬菜被喷水后,茎叶就会变的光亮鲜嫩。植物为什么能够吸水呢?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什么呢?
倾听:
情境导入,让学生在倾听中初步了解本节课内容,并引起学生的兴趣。
出知
识树
解读单元知识树
看并倾听解读:
对章节知识点有明确的了解,形成知识网。
(2)乙马铃薯的洞内水位变化是,原因是
(3)若用手捏两个马铃薯,会感到甲马铃薯变,乙马铃薯变。
认真做题--互判、改错
(3分钟)
小组内可合作
以课本为主体,强调基础,以中考题的主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呈现知识树
解读知识树
看板倾听并回顾本课知识要点:
巩固强化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知识可以分成几块或是整体,编成顺口溜、打油诗、三句半等形式。
1、选取预习提纲中3个左右的问题进行编写
2、作品时间控制在2—3分钟之间,尽量做到不要超时。
注:单号组可用小品,双号组用除小品外其他形式
要求:(13分钟)
1、组长确定展示的形式并且分配好组员的任务
2、编写的时候要将知识点融入其中
3、学生先自己编写
评价方式
植物细胞
教具
PPT、学案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
课前两分钟背回顾旧知的内容。上课即上板展写。(各组三四号准备上板)
(准备好课本、双色笔、学案)
安全教育:
楼梯单对右侧行走,不跑不跳,不爬窗台。
睡觉时,头要冲栏杆一边,以防坠床受伤。
集体活动时站队前往,不推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回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