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3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三课时)主要讲述的是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本课时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并能够灵活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内容由浅入深,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
但是对于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实例、动画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分数卡片、计算器等学习用品。
3.教学场地:安排一个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个分数的加减法。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P1~4页例1及P5做一做1、练习一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知道算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心目中认为什么样的景色是最美的?(鸟语花香、晴空万里、茫茫草原、雪景……)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冰城哈尔滨去看看。
(课件出示)美吗?(美)欣赏图片。
(二)情景延伸复习旧知咱们一起到“冰雪天地”去看一看吧!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我们从图上可以知道:滑冰区有72人,滑水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同学们仔细想一想,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吗?2、交流、反馈同学们真棒!根据三条信息就可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还能够解决问题。
(三)学习新知算法探究同学们,咱们到滑冰场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下面请听滑冰场的负责人向大家介绍: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滑冰区,今天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你们也进去看一看吧!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在滑冰吗?列式计算,并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反馈交流。
(1)72-44=28 (2)72-44+85=11328+85=11372-44表示什么?28+85又表示什么?说说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方法(2)可以少写一个中间数,因此更简便。
)4、运用方法(2)列式。
如果老师把题目改一改,滑冰区今天上午有78人,又进来50人,下午离开37人,现在有多少人呢?请学生自由列式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78+50-37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
5、小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这两题以后我们来观察这两题的计算顺序,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吗?(有加有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四则运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四则运算》教案(新版)新⼈教版《四则运算》本课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P2——P3 第1课时 / 共14课时教学⽬标及设置依据1、通过观察⽐较,进⼀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在经历探索发现加与减的互逆关系及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的⽐较、概括、归纳、判断推理能⼒。
3、运⽤加、减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进⼀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理解并掌握加法与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内容与环节预设个⼈⼆度备课课后反思教学过程:(⼀)导⼊新授加法和减法是⼀对好朋友,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今天就来研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
(⼆)探索发现1、探究加、减法的意义。
(1)教学加法的意义出⽰教材P2 例1主题图⼀列⽕车从西宁经过格尔⽊开往拉萨。
西宁到格尔⽊的铁路长 814km,格尔⽊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思考:怎样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怎样计算?你能⽤线段图表⽰表⽰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学⽣独⽴思考后独⽴列式:814+1142=1956(千⽶)并展⽰线段图。
结合加法算式,说⼀说加法算式的意义。
教师总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你知道加法各部分名称吗?教师总结: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教学减法的意义课件出⽰P3 例1(2)(3)学⽣独⽴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并独⽴尝试画线段图。
指名板演后说⼀说为什么⽤减法计算。
总结:要求格尔⽊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就要从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中去掉西宁到格尔⽊的铁路长;⽽要求西宁到格尔⽊的铁路长多少千⽶,就要从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去掉格尔⽊到拉萨的铁路长。
请观察以上两道问题与之前第(1)题有什么联系?总结:第(1)题实际是已知两个数,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做加法;⽽(2)(3)题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个加数,求另⼀个加数,做减法。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课时教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教学内容
四则运算
二、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五、教学措施
本单元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建议:
1、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
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
2、加强基础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
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3、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生:青藏铁路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预设:814+1142=1956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提出数学问题)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板书:加法定义)7.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8.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
9.学生列式计算。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10.师: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生:参考加法算式解可以。
11.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生:因为知道了两段的和求一段就可以减去另一段。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加、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加、减法的意义,对加、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习加、减法意义及有关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情景导入】出示课本例1情景图。
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场景?你去过这样的地方吗?【新课讲授】1.揭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已知西宁至格尔木的铁路长和格尔木至拉萨的铁路长,求西宁至拉萨的铁路长,怎么计算?师:能说说什么是加法吗?师: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2.请同学们把上题改编一下,把其中的一个已知条件变成问题。
学生改编后,教师集体讲解展示:(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 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 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教师出示两小题后,让学生列式计算。
(2)列式为:1956-814=1142(km)(3)列式为:1956-1142=814(km)3.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第(2)、(3)小题与第(1)小题有什么联系,各用什么方法计算?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已知两段路的长,求全长,用加法计算。
第(2)题已知全长和其中的一段,求另一段的长,用减法计算。
第(3)题也是已知全长和其中的一段,求另一段长,用减法计算。
启发学生: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教师小结: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三课时∣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三课时∣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能够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四则运算的意义。
2.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3.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测量、分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顺序和法则,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四则运算之间的联系,灵活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草稿纸、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四则运算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四则运算的意义、顺序和法则,通过实例演示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四则运算2. 板书内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实际问题举例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测量、分配等,运用四则混合运算。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否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顺序和法则,能否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改进:针对课后反思的结果,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含括号的四则运算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含括号的四则运算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含括号的四则运算优秀教案第【1】篇〗第3课时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第9页内容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的必要性。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加强小组合作。
3、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在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后算什么?2、快速说出下列算式中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459-22×11-207+1151200÷400×303、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新的内容——括号。
二、教学新知1、课件展示例4:96÷12+4×2从题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运算顺序是怎样的?2、学生试着解决问题,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3、汇报过程。
96÷12+4×2=8+8=164、在这个算式里如果加上小括号,我们可以怎样加?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学生口述教师板演计算过程。
96÷(12+4)×2=96÷16×2=6×2=12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5、出示中括号,如果在上面的算式里加上中括号,使这个算式里既有中括号,又有小括号,该怎么加呢?96÷[(12+4)×2]=96÷[16×2]=96÷32=3总结:在一个算是里,既有中括号,又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
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中括号,又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四则运算教案人教版
四则运算教案人教版篇一: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具体安排如下: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教材简析1、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在整理教学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
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
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四、教学策略1、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
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
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四则运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四则运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多个步骤的问题?”(如购物找零)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四则运算的奥秘。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成果分享环节表现出了一定的自信心,但部分学生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还不够清晰。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发言和展示的机会,并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四则运算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某些知识点存在疑问。针对这些问题,我会在课后及时进行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本章节的知识。
(2)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掌握无括号和有括号情况下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举例:解决“32 + 4 × 5 ÷ 2 - 6”的计算顺序,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则。
(3)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及运算定律的应用: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等简化计算。
举例:利用加法结合律将“3 + 4 + 5”改写为“3 + (4 + 5)”,简化计算过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法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四则混合运算,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四则运算:《有关0的运算》说课稿
第1单元四则运算第3课时《有关0的计算》说课稿【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是本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本节课内容为“有关0的计算”,旨在帮助学生理清“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理解“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及“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这两个问题。
前面学生已经学会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这里主要教学“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及“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引导学生通过对学习过的“一个数与0相乘,结果为0”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得出“0不能作除数,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非0的数字,0÷0也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所以0不能作为除数”的结论。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目标】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
【学法】自主探究发现与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出示:100+0= 0+568=0×78= 0÷23=128-128= 0÷76= 235+0=99-0= 49-49= 0+319= 0×29=二、探究新知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
4、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0不能作除数,学生相互讨论例如,5÷ 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四年级第一单元教案(四则运算)共7个课时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单元备课)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学生在原来的学习过程中已遇到过本单元的题目,对学生来说有很多学生已经知道了其中的运算顺序,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顺序。
借助括号的加入体会解决问题途径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会用括号列综合算式。
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四、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和练习题纸。
六、课时安排:7课时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科书P1-5页例1、例2,练习1、2、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交流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教学准备:主题挂图教学过程:四则运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本6-9页例3,课后“做一做”,练习1第3-9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自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学例题板书教学过程:四则运算(第五课时)复习课(第六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1、熟练地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优秀8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优秀8篇则运算教案篇一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5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课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27+85=113(人)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329×6 =2×987=1974(人)=1974(人)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再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
(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三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三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三课时)主要讲述了四则运算中的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的顺序以及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关键,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于四则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混合运算中,对于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能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运算定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
2.练习题:准备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小卡片、计算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
展示一个购物清单,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计算总价的方法。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
3.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3课时教案
课题:四则运算(不含小括号的两级运算)【学习目标】要求:1、让学生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必要性与道理2、掌握含有两级运算(不含小括号)的运算顺序会列综合式解决问题并准确计算3、培养学生完整地叙述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准确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顺序能列综合式解答问题教学难点:掌握列综合式解答问题的策略【学习过程】一、复习创设情境导入1.口算12×3 25×4 16×8 100÷512×3÷9 20×8÷10 36÷6×142.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27+67-31 8×24÷6 30-18+5943+18+65 12×30×3 35÷7×13导入新课:师: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1) 学生独立思考在组内交流获取的信息小组汇报师:谁能用语言完整地叙述问题?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问:成人票每张多少元?半价是什么意思?儿童票每张多少元?要买几张成人票?几张儿童票?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口答全体明确)问:要求购门票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学生独立列出算式)(2) 列式解答教师选取两类板书:1、24+24+24÷2 2、24×2+24÷2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4×2表示什么意思?24÷2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3)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复习题的算式与例3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口答)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四则运算)提问: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生回答师课件演示小结并出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2、练习出示:"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计算顺序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学生口答指名列出综合式并说出计算顺序)3.比较:这些算式与例题算式有什么异同?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小结深化运算顺序三、方法应用教材第7页做一做1、2题(学生独立解答课件出示共同订正)1、运算顺序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1)2×9÷3 (2)36-6×5 (3)56÷7×52+9-3 36÷6×5 56+7×5()()()2.星期天6名学生去参观卡通画展览共付门票费30元每人乘车用2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3、根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25×2=50 62-50=1232÷8=4 56+4=6015×3=45 30÷6=5 45-5=404、判断并改错22+18÷2 32-10×2 56÷8+7×3=22×2 =40÷2 =7+7×3=44 =20 =14×3=42(根据教学时间与学生实际3、4题可以作为灵活题目用)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五、课堂检测A卷1、说出计算顺序59+15×5 59-15÷5 35×4-5850+36÷3 390-360÷15×6 78×5-144÷122、我能判断(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2)5×8÷5×8=1 ()(3)200+8×99和200÷8+99运算顺序是一样的()3、欢欢在计算"20+()×5"时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得到的结果是500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得数吗?B卷1、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其中两题752-234÷9 36+34×3-60 500÷4-13×52、同学们植树四年级140人每人植树2棵;五年级120人每人植树3棵这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3、三、四年级学生进行体操比赛其中三年级有240人四年级有300人每12人站成一排四年级比三年级多站几排?(答案见课件)六、作业布置练习一第6、7题????????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有关0的运算 (2)
第1单元四则运算第3课时有关0的运算【教学目标】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出示:100+0= 0+568= 0×78= 0÷23=128-128= 0÷76= 235+0= 36-0=99-0= 49-49= 0+319= 0×29=学习新知环节二、探究新知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
三、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0不能作除数。
例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四、课堂测评1.计算(1)36+0= (2)0+68= (3)0×68=(4)54-0= (5)0÷28= (6)128-0=(7)0÷36= (8)25+0= (9)99-0=(10)49-49= (11)0+39= (12)0×9=五、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四则运算(不含小括号的两级运算)
【学习目标】
要求:
1、让学生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必要性与道理
2、掌握含有两级运算(不含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会列综合式解决问题并准确计算
3、培养学生完整地叙述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准确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顺序
能列综合式解答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列综合式解答问题的策略
【学习过程】
一、复习创设情境导入
1.口算
12×3 25×4 16×8 100÷5
12×3÷9 20×8÷10 36÷6×14
2.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27+67-31 8×24÷6 30-18+59
43+18+65 12×30×3 35÷7×13
导入新课:
师:星期天
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
课件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看图
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 学生独立思考
在组内交流获取的信息
小组汇报
师:谁能用语言完整地叙述问题?
师引导
学生回答
教师课件出示:星期天
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
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问:成人票每张多少元?半价是什么意思?儿童票每张多少元?要买几张成人票?几张儿童票?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思考
指名口答全体明确
)
问:要求购门票一共需要花多少钱
必须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最后求什么?(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2) 列式解答
教师选取两类板书:1、24+24+24÷2 2、24×2+24÷2
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4×2表示什么意思?24÷2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3)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复习题的算式与例3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口答)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四则运算)
提问: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有乘、除法和加、减法
要先算什么?
生回答
师课件演示小结并出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有乘、除法和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
2、练习
出示:"买3张成人票
付100元
应找回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
并说出计算顺序
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学生口答
指名列出综合式并说出计算顺序)
3.比较:这些算式与例题算式有什么异同?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并小结
深化运算顺序
三、方法应用
教材第7页做一做1、2题
(学生独立解答
课件出示共同订正)
1、运算顺序一样的画"√"
不一样的画"×"
(1)2×9÷3 (2)36-6×5 (3)56÷7×5
2+9-3 36÷6×5 56+7×5
()()()
2.星期天
6名学生去参观卡通画展览
共付门票费30元
每人乘车用2元
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
3、根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25×2=50 62-50=12
32÷8=4 56+4=60
15×3=45 30÷6=5 45-5=40
4、判断并改错
22+18÷2 32-10×2 56÷8+7×3
=22×2 =40÷2 =7+7×3
=44 =20 =14×3
=42
(根据教学时间与学生实际
3、4题可以作为灵活题目用
)
四、梳理知识
总结升华
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五、课堂检测
A卷
1、说出计算顺序
59+15×5 59-15÷5 35×4-58
50+36÷3 390-360÷15×6 78×5-144÷12
2、我能判断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
(2)5×8÷5×8=1 ()(3)200+8×99和200÷8+99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
3、欢欢在计算"20+()×5"时先算加法
再算乘法
得到的结果是500
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得数吗?
B卷
1、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其中两题
752-234÷9 36+34×3-60 500÷4-13×5
2、同学们植树
四年级140人
每人植树2棵;五年级120人
每人植树3棵
这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3、三、四年级学生进行体操比赛
其中三年级有240人
四年级有300人
每12人站成一排
四年级比三年级多站几排?
(答案见课件)
六、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6、7题
??
??
??
??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