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热毒论研究思路探讨
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四高一低”的特点。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中风)的论述祖国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多称为“中风”。
中风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
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犹如自然界风性之善行数变,故前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及预防,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
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独特的医疗优势。
一、中风病的发展源流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
多认为发生中风病,系指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高梁厚味。
或尺牍思劳过度,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闭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
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历经几千年,经过无数医家的实践和钻研,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病位的论述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之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以肝、脾、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但与五脏有关。
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
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兼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痹阻,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而卒然仆倒,半身不遂,而发中风。
(一)内因内因在中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已为临床实践所反复证实。
(1)情志失调情志即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情志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
只有长期情志变化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中风的发病。
七情中,又惟忧思郁怒为最甚。
邵念方教授从热毒论治中风病经验
生, 尤以肝火 、 心火为著 。 肝主疏泄 , 畅气机 、 调 情志 。 情志内伤 , 抑郁不畅 , 肝木失于条达 , 则气机郁滞而有余 ,气有余便是火” “ ,
壅遏 生 火 , 为肝 火 。 心 主神 明 , 虑 劳 心 太 过 பைடு நூலகம் 阴 暗 耗 , 发 思 心 日久
古今文献 ,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邵教授就
致病的暴戾猛烈之性是分不开的。( )发病时临床多见神 昏躁 2
扰 、 则 昏不 知人 、 眩晕 、 甚 或 头胀 头 痛 、 动 不 安 、 躁 口干 口苦 、 口气
臭 秽 、 红 目赤 、 面 腹胀 腹 满 、 秘 溲 赤 、 红 苔黄 、 弦滑 数 等火 便 舌 脉 热 之 象 , 符合 热 毒 致 病 的 火热 之 性 。3 病位 在 脑 , 及 五 脏气 这 () 涉
1 热毒 犯 脑 损 络是 中风 病 发 病 的 主导 病 机
之中的痰浊瘀 血经历 了长期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 因年老体衰, 脏 腑机能失调 , 祛邪功能减退 , 痰浊瘀 血历久难消 , 终致腐坏颓败 ,
酿生 热 毒 , 如张 景 岳 所谓 :皆 内伤 积 损 颓败 而成 ” 《 岳 全 书 诚 “ (景
要致 病 因素 痰 浊瘀 血 的形 成 , 远 非 朝 夕 之 际 而成 , 碍 于脉 络 则 阻
火、 、 、 、 , 风 痰 气 血 体现了毒邪易耗气败血 、 夹痰夹瘀等致病特
点 。5 临 床治 疗 中风 病 时 , () 普遍 应用 的清 开灵 注射 液 、 脑 静 注 醒 射液 、 安宫 牛 黄 丸 等 清热 解 毒 、 神 开窍 药 物 取 得 良好 疗 效 , 醒 更 成 为 热毒 与 中风 病 关 系 密切 的佐 证 因此 , 邵师 认 为 , 将 热 毒 应 致 病 学说 纳 入 中风 病病 机 之 中。
中风文献
中风文献中风病长期以来由于在病因学上有着不同的理论,从而导致在治疗上的不一致。
《内经》对本病虽有记述,但较分散而不系统,名称又不统一,以致后世理解不一,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述,治疗方法也各异,有主张以祛风为法,有推崇活血为主,又有力主清热泻火或化痰等等,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理论和分治方法,所以冉雪峰先生在《辨证中风问题之解决》一书中提出:“中风病在中医学理上,实为一大疑问,只缘名义乖错,遂令事实混淆,举凡昏瞀卒仆,斜不遂等证,统谓之中风。
”现在我们试图通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对脑的论述和中风病理论的不同认识看中医学理论和治疗发展的一些变化。
1 中医有关脑的认识中医现存的第一部理论经典《黄帝内经》对脑的解剖,脑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等问题都进行了论述,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与中风病的关系,但其理论内容也常涉及中风病的一些病理及临床表现。
解剖方面《内经》已观察到脑位于人体之首,寄居于头颅骨内,由髓汇聚而成。
《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
”指出了脑上抵颅盖,下至风府穴,这一部位实际上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风府穴以下脊骨内之髓,称脊髓,脊髓经顶后髓孔上通于脑,合称脑脊髓,明代李蓇在《医学入门》中更明确指出:“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也。
”此外《内经》还观察到神经系统“椎体交叉”的客观事实,如《灵枢·经筋》云:“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上交。
”清代医家王清任发《内经》之旨,更加明确指出:“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有左右交叉之义。
”生理功能方面1.2.1 有统领诸神之用《内经》首先提出了脑总统诸神,其所谓“头者精明之府”,意指脑为精髓和神明汇聚,总统神、魂、魄、意、志诸神。
1.2.2 主十二官脑为元神之府,主司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上连于脑,下络五脏六腑。
《内经》云:“心主十二官。
清热解毒法在中风病中的应用概况
时 、 断地清 除于悼 外, 不 日久弥重 , 积不解 , 可成热 毒。 蕴 即 火热 、 浊 、 血之 间相 互促进 , 同构成热毒 犯脑的病 理 痰 瘀 共 基础 , 成脑 络损伤 的恶性 循环状 态 。脑培 气血津诫 濡 形 养脑髓 的通路 , 脑为髓 海 , 为清灵之脏 . 贵在 气血流 畅 攘 瘀 内停 , 一方 面压迫脑髓 , 使脑髓肿胀 , 清气不 能 卜承, 七窍 闭塞 , 蔽心 神而 发为神 昏, 于脉外 刚肢 体不利 , 蒙 停 阻于 舌 则言 蹇不语 。另一 方面 , 瘀血 阻滞 , 气血 运行受 阻 , 气机 失 常, 不能正常输 布津液 , 影响水 液流畅 , 致水蓄 脉外 。承 蓄 既成 , 压脉道 , 挤 既而水停 血密 , 水瘀 交加 为患 而发为脑 水 肿。 即{ 此 金匿要略 》 所说 “ 血不利 则为承” 痰 、 二者 既是 瘀 病理产物 , 叉是致病因素 , 互相腔结 , 壅驵脑络 , 为热 毒形 成 成、 中风发病 的重要病理 因素 =墩 终导致脑络受损 , 阻不 瘀
维普资讯
一
6 0
中 国 民 间 疗 法
3o o3年 4月第 1 o卷第 4期
2 .热 毒致 中风病 的病机 分析 对照 《 由经々 机十 九条的 诸噤狂 越 , 病 皆属 j 火; 热 诸
瞀瘛 . 皆属 于 火 ; 病 跗 肿 , 痛 惊 骇 , 属 于 ; 逆 冲 E 诸 疼 皆 诸 皆 属 于 火 此 类 火 病 , 与 精 神 . 经 疾 患 有 奖 , 表 现 神 ” 均 神 而
通 , 血 不 荣 , 神 失 用 而 引 起 卒 然 昏仆 , 语 不 利 , 身 不 气 脑 言 半 遂 等 症 , 刚 危 及 生 命 的 中 风 症 候 。可 , 由 毒 化 , 从 甚 热 瘀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急性期40例临床研究
332 实验 室检 测 结果 比较 . . 见 表 1 。
降 胃降 冲 ; 陈清 肝 热 兼 舒 肝 郁 , 麦 芽 条 达 肝 气 茵 生 使 不 抑 郁 ; 胃承 气 汤 之 大 黄 泻 热 通 便 、 硝 软 坚 调 芒 润 燥 , 草 益 气 和 中 、 缓 护 甘 甘
胃。 上述 药物 相配 , 引血下 行 ,
见 表 2 。
) 分
对 照组 ( = 0) n4
[] 国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 医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标 准. 京 : 1 中 南 南京
注 : 对 照 组 比 较 , < .5 与 P 00 。
承 气 汤 为基 本 方 加 味 , 中诸 药 共 起 通 腑 泄 热 、 方 理 快 速改 善或恢 复 , 院 时间也 显著缩 短 。 住
气 疏 肝 之 功 ,现 代 药 理 研 究发 现 上 述 中药 具 有 保 5 参 考文献
刘茂才教授治疗中风学术思想探微
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实际上是由于西学渐进则参以西说, 弦数或滑数) 、阴类证( 阴盛之体,兼有头晕目眩,面白唇暗,静
可谓之“内风脑病”学说。由于各医家对于病机重点的认识不 卧不烦,痰浊壅盛,舌质暗或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细或
同,因此辨证与治疗上各有千秋。
滑) ,可谓删繁就简,拨云开雾[4]。
中。在病机演 变 中,出 现 内 生 毒 邪、颅 脑 水 瘀、毒 损 脑 络 等[1]。 类证立清热、平肝、破瘀、涤痰、通腑、醒神法; 治疗上急则治其标,
其中,痰瘀互阻贯穿始终。关于出血中风,刘教授认为发病“本 逐邪为先,选择安脑丸( 意识障碍者先使用安宫牛黄丸) 、通腑醒
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 神胶囊、协定 1 号处方[人工牛黄粉( 冲服) ,水牛角( 先煎) ,
气血逆乱”。缺血中风方面刘教授推崇清代名医王清任的气虚 龙胆草,虎杖,水蛭,益母草]以及清开灵注射液进行治疗。对
血瘀病因病机论。刘教授认为气虚则易生痰湿,易血瘀血滞,兼 于阴类证,立法上则标本兼顾,邪祛安正,立温阳、益气、破瘀血、
外风易袭,气虚至极即成脱证,中风后更易气虚,即中风的发病、 涤痰、通腑、醒神法; 选择华佗再造丸( 意识障碍者先使用苏合香
和现代医家应用通腑法发现,他们大多应用了大黄、芒硝、枳实、 效甚佳。
厚朴、甘草、黄芩、石膏、栀子,用药核心是大黄。从中可看出大体 3 临证经验
上综合了张仲景的大承气汤和清热泻火解毒之剂,另兼以补益气 3. 1 痰瘀贯穿始终,主张痰瘀同治 刘教授认为“痰瘀同源”,
血、祛风、活血化瘀、祛湿化痰之法。
“痰瘀互患”,痰 瘀 贯 穿 于 中 风 病 的 始 终,两 者 可 共 患,亦 可 转
刘茂才教授认为中风发病是由于体内气血虚弱,脏腑阴阳失 2. 2 急性期阴阳分治,重通腑醒神 治法方面,刘教授自创清肝、
中风中医讨论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中风这一疾病。
中风,作为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中医学对中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天我想就中医治疗中风的一些观点与大家分享。
首先,中风的发生与人体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中风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 肝阳上亢:肝气郁结,化火生风,导致中风。
2. 肾阴不足:肾阴亏损,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引发中风。
3. 气血瘀阻:气滞血瘀,导致脉络不通,引发中风。
4. 痰湿内生:痰湿内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中风。
针对以上病因,中医治疗中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调整阴阳: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恢复气血正常运行。
2. 滋阴补肾:针对肾阴不足的患者,采用滋阴补肾的中药,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
3. 活血化瘀:针对气血瘀阻的患者,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川芎、红花等。
4. 化痰祛湿:针对痰湿内生的患者,采用化痰祛湿的中药,如半夏、陈皮、茯苓等。
5. 改善生活方式:指导患者调整饮食、运动、作息等,以利于病情恢复。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 精确辨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施治,切勿盲目用药。
2. 综合治疗:中医治疗中风应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如中药、针灸、推拿等。
3. 长期调理:中风患者需长期调理,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4. 心理疏导: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中医治疗中风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医的潜力,为中风患者带来福音。
最后,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共同努力,为中风防治事业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中风综述论文
中风综述论文引言中风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本文旨在对中风的定义、病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以增加人们对中风的认识和了解。
定义中风,亦称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液供应中断或脑血管破裂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根据中风的原因,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
病因中风的病因复杂多样,常见的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
其他潜在的风险因素还包括高血脂、吸烟、肥胖和缺乏运动等。
流行病学中风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患上中风,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容易患上中风。
临床表现中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头痛、面部肌肉无力、言语困难、肢体活动障碍和意识丧失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与中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关。
诊断中风的诊断通常依靠病史调查、体格检查和各种实验室检查。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血液检验等。
治疗中风的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和后续康复治疗两个阶段。
急性期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和手术治疗,旨在尽快恢复脑血流和减少脑损伤。
康复治疗则包括物理疗法、语言康复和心理支持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结论中风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中风的定义、病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中风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中风的机制和探索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有望降低中风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探讨热毒论治中风病
媚 邪不解, 皆可成毒 。然而, 邪与毒有质 的不 同, 邪气偏盛 , 或
蕴藏蓄积, 郁久顽恶才是毒[ 。毒邪致病, 内侵脏腑 、 经络、 脑髓, 外达四肢肌腠 , 既可损气耗血、 生风动血 , 又可损 阴伤 阳, 折本天末。虽然从毒论治中风病的文献记载不多 , 但从 火热论治中风病的记载却并不鲜 见。《 千金翼方》 “ 中 云:凡
治 疗 本 病 : 丹皮 、 连 、 芩 、 子 : 丹 参 、 牛 角 、 蛭 、 牡 黄 黄 栀 加 水 水
氧化氮 、 细胞 因子 (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 等物质过度产
生, 释放转化 为毒性物质, 造成脑组织细胞不可逆损伤 的一 系列 电化学连锁反应 ( 脑缺血级联反应) 的现象 , 最终导致
火、 清心凉血、 通腑调气、 痰开窍、 豁 逐瘀化痰等。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2 5 2 R 5.
中风 病是 临床 常 见病 、 多发 病 , 有 发 病 率 、 残 率 、 具 致 死
2 中风病从热毒论治的方法
2 1 清 热 解 毒 阻 断风 之 来 源 . 传 统 的风 、 、 、 学 说 是 火 痰 瘀
不畅 , 皆可致腑气不通 , 若得腑气通畅, 则热毒有下泄之途 。 此谓通则不毒, 则不病 。 通 应用星蒌承气汤或 俭 匮要 目 风 酚
质进入机体后 , 能与机体组织发生某些作用 , 破坏 正常生理
功能, 引起机体暂时或永久的病理状态的物质为毒物, 与中
医学中“ 盛谓之毒 ” 邪 的观点相似 。 王永炎院士[ 们亦指出: 中 风病急性期所产生的毒性病理产物不仅参与了脑神经损伤 链 的病 理 过 程 , 且 是 中风 病 情 险 恶难 以治 愈 的 关键 。 而 临床 上每见急危疑难病证气血 皆伤, 阴阳俱 损, 当此时 , 每 从热 毒论 治 , 清热 解毒 开 窍 以治标 , 往可 以救 命 于 顷刻 之 往 间。 纵使是脱证, 扶正固脱之余, 合理解毒醒神 , 以复神 明之 主, 亦显得至关重要。
“热毒”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与证治探讨
菌、多种杆 菌、溶血性链球 菌及流感 病毒、皮肤真菌有抑制
作用 急慢性 炎症有 明显的消 炎效 果 连翘不仪 对金黄色 对 葡萄球 菌、溶血性链球菌 、肺 炎双球 菌 、绿脓杆菌 、伤寒肝
菌、钩端 螺旋体 等多种微 生物及病 毒有抑制作 用, 而且 能增 加机体 免疫功能 黄芩 的药 理研究表明其主要成分 为黄 酮类 化合物 , 有根 强的抗 病毒作用 。可见, 取黄连注射液具 有抗细 菌、 病毒取 重功能 。 抗 鱼艉草注射液 的主要成分为鱼与内毒 .
所谓 “ 毒 泛指 在 正常 生命过程 中机体 内不存在 的物 质 或原 本适应机体 生命活动 的物质超 过 了生 命机体的 需求
而对机体形成危 害。后 者可称为 ‘ ’ 内毒 ” 。正如 尤在 泾在 《 金 匮 要略心典 》中所言 :“ 邪 气蕴 蓄不解之 谓 。 毒, ”毒是 由邪
药理研 究表 明 鱼腥 草索具 有很强 的抗菌 、抗病毒作 用, 对卡 他球菌 、流感肝菌 、肺 炎球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以及酵 母菌
案 中较佳 治疗方 案 参 考 文 献 1 削 琳. 取黄连 与青霉素 治疗呼吸系统 疾病 的观察 比较.
1 临床研究, 0 1 1 (4 :14 2 0 , 0 1) 3 1 2 薛 宏利, 张 鱼 腥草注射 液治疗 急性 呼吸 道感染 2 0 0
维普资讯
20 年 1 2 0 月第 9 卷第 1 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4 3
“ 热毒”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与证治探讨
林 兴栋 指 导 : 彭胜 权 史志 云
广州 50 0 ) 14 5 ( 广州 中医药 大学 一附属 医院 中风 病是 I 常见病 、 多发病, 临床 具有发病 率、致残 率、
邵念方教授从热毒论治中风病先兆证
之体。
关格 之证 。 调脾 胃 重
脾 胃属土 , 于 中 焦 , 居 胃纳脾 运 , 养 五 脏 , 滋 为 后 天之本 。肾居 下 焦 , 主水 藏 精 , 先 天 之 本 。脾 为 肾两 脏 关 系 密 切 , 辅 相成 , 病 理 上 相 互 影 响 。 相 在 关 格期 慢性 肾衰竭 患者 , 除气 虚 、 阴虚 、 阳虚等 虚损 诸 证外 , 出表 现为 恶心 呕吐 , 突 口黏纳呆 , 秘或 泻 便
泄, 舌苔 黄 腻 , 水滑 , 或 或焦 黄起 刺 , 焦 黑燥 裂 等 。 或 此 时 , 者 肾虚脾 弱 , 阴俱耗 , 患 气 益气 之 剂恐 壅塞 气 机 , 阴 之药 则 滋 腻 碍 胃、 养 助湿 生 热 。补 益 并 非 首
对 病 因 病 机 的 认 识
中风先 兆与 中风 病一 脉相 承 , 有着 相 同的病 因
调 治脾 胃, 其寒 热施 以温 胃降浊 和清 胃降 浊 据 之法 。若 患者 脾 肾气 虚 , 湿 中阻 , 现恶心 呕 吐 , 寒 出
纳差 便 溏 , 疲 乏力 , 神 舌淡 胖 润 , 白腻 , 用 香砂 苔 方 六 君子 汤 加 减 治之 。若湿 热 中阻 , 现 呕恶 , 表 口干
结 语
然而, 内风 因何 而起 , 痰浊 瘀血 因何 而 动 , 数 医家 多 责 之肝 阳化 风 , 清 代 医家 叶天 士 云 : 精 血 内耗 , 如 “
浮肿 , 分别 采 用宣肺 、 阳 、 温 健脾 、 行气 、 血等 利水 活
诸法 , 湿 于 下 , 如越 婢 五 皮 饮 、 生 肾气 汤 、 渗 方 济 春 泽汤 、 水 茯 苓 汤 、 归芍 药 散 加减 ; 水凌 心 肺 , 导 当 若 中风病先 兆 证 ( 以下 简 称 中风先 兆 ) 中风 病 是 发生 的重 要危 险 因素 , 出现预 示 着 中风 病 发生 的 其 高度 危 险性 。 中风先兆 一 旦 出现 , 能否抓 住 有利 时 机 , “ 工治 未病 ” 措 , 定 正确 的治疗 方 法 , 举 上 之 确 以 防微 杜 渐 , 事 半 功倍 之 效 , 得 至关 重 要 。邵 念 收 显 方教授 从 事 中风病 的 防治 近 4 O年 , 索古 今 文献 , 求 结 合 临床 实践 , 累 了 丰 富 的经 验 , 出从 毒 论 治 积 提 中风先 兆 的思 路 , 本 病 的 治疗 有 极 为重 要 的 意 对
针灸治疗中风文献研究
针灸治疗中风文献研究一、概述1. 研究背景与意义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发的疾病。
它是全球范围内导致长期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在中风康复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人体气血运行,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治疗效果。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中风后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尽管针灸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关于其疗效的科学评价和机制研究尚显不足。
目前,针灸治疗中风的研究多集中在临床观察和个案报道上,缺乏系统、深入的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
对针灸治疗中风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临床经验,探讨其作用机制,对于推动针灸在中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针灸治疗中风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价,分析针灸治疗中风的疗效特点、适用范围以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研究还将探讨针灸治疗中风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和建议。
2. 中风病概述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从而使大脑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其中缺血性中风更为常见,约占所有中风的80以上。
这种疾病通常发病急骤,症状多样,包括突发的头痛、恶心、呕吐、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或麻木等。
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中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中风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缺血性中风从毒论治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毒 。因 时代 不 同 , “ 邪 ” 究 的 侧 重 点 亦不 同 。 代 医 家 由于 对 毒 研 古
产 生 是 脏 腑 功 能失 调 的反 映 。
12 缺 血 性 中风 “ ” 中 医理 论 研 究 . 毒 的
意 的 疗效 ,本 文 将 从 从
毒 论 治 进 行较 为 系统 的 阐述 。
1 理 论基 础
1 . 中 风 病 的 发 病 特 点 与 毒 邪 致 病 相 似 中风 病 起 病 迅 速 , -1 2 毒 的概 念 最 早 见 变 化 多端 . 发 病特 点 与 毒 邪 致 病 的 特 点 相 似 。 体 表 现 如 : 1 其 具 () 毒 邪 发 病可 以侵 犯 五 脏 六 腑 , 中风 病 虽 然 表现 为脑 脉 受 损 , 而 但
勤劳辛苦 , 蕴毒 流 注 肛 门” 中 医学 认 为 毒 有外 毒 、 毒 之 分 , 。 内 外 毒 常 由六 淫 之 邪 转 化 , 由外 邪 侵 犯人 体 , 聚 体 内 , 久 不 除 , 或 积 长
猛 烈 , 病 突 然 , 中 风病 多 起 病 较 急 , 情 变 化 快 , 数 患 者没 致 而 病 多 有 任 何 预 兆 的 情 况 下 突然 出现 头 晕 、 昏倒 等 症 , 形 容 中风 的 发 有
的 有 效 治疗 方 法 之 一 。
丁书文教授基于热毒病机治疗心系疾病的运用
丁书文教授基于热毒病机治疗心系疾病的运用董 峰1,杨金龙1,王永成1,李兆钰2,吴斯佳2,王 琳2,李 晓1摘要 阐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丁书文教授 心系疾病热毒学说 理论,分析其近20余年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丁书文心系疾病热毒学说系统阐述了热毒化生的内涵㊁病因病机㊁临床特点以及辨证论治等,构建了心系疾病热毒理论体系,为中医学诊治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切入点㊂关键词 心系疾病;热毒病机;丁书文;运用概述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3.18.035 理论创新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灵魂和核心,也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1],与时俱进的学术创新是中医药学传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㊂其中,病机理论是中医理论创新的突破口[2]㊂金元著名医家刘河间提出 脏腑六气病机学说 ,阐释了火热及燥邪病机,不仅为病机理论开拓了新的境界,而且为后世对于疾病的诊治起了重要的启迪作用㊂张从正首倡 血气流通 之说,认为血气壅滞是致病的主要病机理论,创立了以汗㊁吐㊁下三法为主要治法的 攻邪论 ㊂同样,李东垣提出了 内伤热中证 的基本病机,王清任对瘀血病机的论述等等,极大地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完善,增加了临证治疗手段㊂丁书文教授是全国第三批㊁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导师,自20世纪90年代,丁书文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展开研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环境㊁饮食结构㊁体质变化及疾病模式的转变,在临床实践中辨证论治,总结经验,发展理论,提出了 气虚血瘀热毒 是胸痹心痛病(冠心病)的重要病机认识,分析了热毒内在化生的内涵,阐述了病因病机,总结了临床诊治规律及方药,并同时开展了临床与基础实验研究㊂历经20余年,热毒论的研究逐渐拓展到眩晕(高血压病)㊁心悸(心律失常)㊁心痹(心肌炎)等心系疾病,扩展了临床防治心系疾病的途径和方法㊂2004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No.14YJAZH104);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丁书文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编号:国中医药人教发 2010 59号;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2021年科技攻关计划项目(No.LKJGG2021W115)作者单位 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通讯作者 李晓,E -mail :*****************引用信息 董峰,杨金龙,王永成,等.丁书文教授基于热毒病机治疗心系疾病的运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8):3463-3466.年丁书文教授提出了 心系疾病热毒学说 ,并开展了诸多基础与临床研究[3-13],逐步构建了心系疾病热毒理论体系,为临床冠心病㊁高血压病㊁心律失常㊁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的辨证治疗提出了新见解㊁新思路和新论断[14]㊂现将心系疾病热毒学说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㊂1 心系疾病 热 毒 的内涵及证候特点1.1 热 毒 的涵义‘说文解字“曰: 热者,温也;毒,厚也 ㊂‘黄帝内经㊃素问“言: 阴虚生内热 阳盛生外热 ㊂在中医学理论中,热多为阳盛所生,火与热异名同类,其本质皆为阳盛,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㊂热证是指机体直接感受六淫邪气,或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气亢盛而出现的一类阳热偏盛的证候㊂‘辞海“云: 物能害人者皆曰毒 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言: 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 ㊂邪气在聚集㊁蕴结㊁壅滞等状态下,致病能力明显增强,如寒毒㊁热毒㊁暑毒㊁湿毒等㊂对人体来说, 毒 是诸多病邪的进一步发展,游散于机体内很细微的一种物质,对机体功能往往有着不良的影响,当机体阴阳失调时, 毒 便开始凝结,进一步破坏这种平衡㊂1.2 热毒的来源与化生经典古籍中关于热毒的记载,最早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的 毒热气盛 毒热气渗溢经络 ㊂热与毒往往相兼为患,热常酝毒,毒常郁热,热毒为阳邪,其性翻灼秽浊,善变无常,致病广泛,外及络脉㊁肌腠,内及脏腑气血㊂初起易伤津耗气,动血伤络,病久则损阴败血㊁灼损经脉㊂热毒既可从外感受,也可由内而生㊂外感热毒多由感受疫疠之气,或由六淫之邪蕴聚演化,毒寓于邪,毒随邪入,正如‘素问㊃五常政大论“王冰注: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 ㊂内生热毒多由长时间情志内损㊁饮食劳倦㊁年老体衰或久病正气亏虚,诸邪蕴积体内,久不能去,胶结壅滞所致㊂1.3心系疾病中热毒的含义热毒既是疾病之因,又是引起疾病发生㊁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㊂一是指导致心系疾病发生㊁发展的一种病因病机,它是在环境㊁饮食㊁情志等因素的影响下,在体质因素基础上产生或由其他病理产物化生的内生为主的病邪㊂二是指病症㊂热毒病症发病潜伏期长,病程长,病机复杂,变化多端,涉及广泛,多病症集于一体,胶结难愈,病情凶险多变㊂因此,现代心系疾病的热毒与传统的热毒㊁温毒㊁疮疡之毒含义大有不同㊂1.4心系疾病热毒证候的特点心系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年过半百,气血虚衰,阴阳失调,病机复杂,可见因虚致实㊁因实致虚或虚实夹杂,常累及心㊁肝㊁脾㊁肺㊁肾造成多脏腑病变㊂心系病证,如胸痹心痛㊁眩晕㊁心悸㊁真心痛等,常顽固反复,久治不愈,其中热毒与痰瘀气血胶结是重要原因之一㊂火热与心相通应,热毒之邪伤及心脉,凶险多变,可猝然心痛,或憋闷难忍,甚至 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热毒入于营血,上扰心神,可骤发心悸怔忡,惊惶不安,甚至神昏不知人;热毒化风,心悸胸痛时发时止,来去无常;热毒扰乱气血,气血上逆冲脑,而眩晕㊁中风等㊂2心系疾病病因病机的创新论断2.1热毒证候形成的病因病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天人相应,形与神俱,随着自然环境㊁社会环境㊁生活水平的变化,人们的体质㊁病理生理以及疾病谱等也在悄然地发生改变㊂气候环境:气候转暖㊁雾霾加重㊁水土污染等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界阳热毒邪必然导致机体阳气妄动,气有余则为火㊂夏季过用冷气㊁贪凉㊁喜冷,阳气不能顺应天时而疏散,郁而化热;冬季腠理致密,阳气密固,如今暖气厚裘,腠理开泄,阴津耗散,阴虚火旺,化生热毒㊂情志失调:心主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心理压力过大,七情过度可伤五脏之气,气有余便是火㊂‘景岳全书“言: 五脏各有火,五志激之,其火随起 五志之动皆能生火 ㊂火热内生,煎熬真阴,灼津为痰,炼液为瘀,气机失调,郁而化生热毒㊂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㊁煎炸炙煿,或饮食自倍,致脾胃运化功能受损,津液输布失常,脂浊凝塞,阻碍气机,积滞生痰化热,或偏嗜烟酒, 酒性热而味苦,能养心火 烟性燥而味辛,乃辛热之魁 ,酝生热毒㊂保健品滥用:保健品多属温补之品,性偏温燥,过食㊁久服易化热化火,伐犯脏腑,代谢失常,酿生热毒㊂另外,中药人参㊁阿胶㊁鹿茸㊁附子㊁肉桂等补益温阳之品的不当应用,也可导致阳盛化热,阴阳失调㊂体质因素:现代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体胖超重腹大人群增多,痰湿㊁湿热㊁阳盛体质增多㊂体内脂㊁糖㊁浊㊁瘀之毒蓄积蕴结,变生热毒为患,热毒瘀滞实证多,而虚证尤其虚寒证少[15]㊂2.2热毒证候在心系疾病中的病机演化热毒与气虚㊁血瘀㊁痰浊相互为患㊂热毒与正气是相互对立,一胜则一负㊂热毒可以伤气耗气,气虚又可使热毒滋生㊂气虚则脏腑功能失调㊁气血紊乱,病理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蕴积体内,久郁不解,化生热毒㊂热毒炽盛㊁阴伤络损是热毒血瘀的关键病理变化[16]㊂热毒壅滞,络气阻遏,煎熬耗液,炼血成瘀㊂‘内经“云: 夫脉者,血之府也 ,热毒损脉,络伤血溢,离经之血便成瘀㊂嗜食肥膏厚味,壅阻体内,生热化火变毒,损伤脾胃,脾失运化,水失输布则见痰浊蓄积㊂热邪扰动,耗灼津液,水液输布代谢失常,亦可化为痰浊之毒[17]㊂2.3常见心系疾病热毒证候的病机特点‘素问㊃至真要大论“曰: 火热受邪,心病生焉 ㊂‘圣济总录“: 大抵心属火而恶热,其受病则易以生热 ㊂火热为阳邪,与心相通应,心主血脉与神志,火热之邪伤人,最易入心及营血㊂热毒在心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亦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体质和疾病传变的不同,热毒之邪可伤及心体㊁心神以及心之脉络,导致不同病症的发生㊂2.3.1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属于中医学 脉痹 范畴,属热毒内蕴,痰瘀互结,损伤脉络之证㊂嗜食膏脂肥甘㊁烟酒摄入过量,壅滞为患,化生热毒,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失司,无法将所受水谷化生精微,水失输布则见痰浊蓄积闭阻脉道㊂热毒㊁痰浊内壅,或情志不遂,导致气血不畅,络脉凝塞不通,痰瘀交阻;热毒内盛灼伤脉络,血失束缚则成离经之血, 离经之血便是瘀 ,络脉痹阻㊂2.3.2冠心病冠心病属于中医学 胸痹 范畴,该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期㊁复杂的过程㊂络脉渗灌血气,贯通营卫,伤于络脉者,亦伤及脉体营阴㊂病久年高,营阴亏虚,或久病邪郁,化热生毒,耗其营阴,两者互因互化㊂一则营阴亏虚以致津液血行不畅,而致瘀血㊁痰浊㊁热毒,阻滞经络脉道,经气失畅,气血不利,滞涩脉道,不通则痛㊂一则心络之营阴受损,不能濡养心体,瘀血阻滞,气血行缓,供养乏源,不荣则痛㊂2.3.3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属于中医学 眩晕 范畴,心肝火旺㊁热毒内盛是该病的重要病机㊂高血压病热毒证的病机演变大致可经3个阶段,即初期㊁中期㊁并发症期㊂初期:素体阳盛,适逢情志不遂㊁恣食肥甘㊁烟酒过度等,导致阳盛体实㊁郁火内盛,从而引起五志过极,心肝火旺㊂ 气有余便是火 ,热极生风,冲逆巅顶,上蒙清窍而引发头晕㊁头痛㊂中期:火热之邪充斥体内,浸淫血脉,炼液成痰,炼血为瘀㊂毒寓于邪,火热㊁痰瘀胶结难解,伏于体内,伤及脏腑及脑络㊂火热㊁痰瘀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热毒,成为高血压病的病理基础㊂并发症期:火毒较盛,不仅浸淫血脉,而且殃及脏腑,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扰乱心神㊂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特点为热毒为本㊁痰瘀为标,初病在经,久病入络,进而损伤脏腑,燔灼肝肾,终造成心㊁脑㊁肾的损害㊂2.3.4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属中医学 心悸 的范畴,该病多由热壅痰结㊁阴虚火旺等病机引起㊂‘千金翼方“中载: 心时跳时止,是痰因火动 ㊂痰热扰心,阻碍心气,脉气不相顺接,脉律不调,神无所舍,则心神不安,发为心悸怔忡㊂‘医学入门“亦云: 怔忡因惊悸久而成,痰在下,火在上故也 ㊂痰火既可相兼为病,又可互为因果,痰热郁久可化心火,心火亢盛,又能炼液成痰,痰浊愈胶结黏稠,不利化逐㊂痰热毒邪蕴伏体内,胶结脉络,若遇外感㊁劳倦㊁情志刺激等诱发,痰火挟毒,上干心神,经脉不利,脉气不相接续,变生诸症㊂2.3.5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学 心痹 等范畴,多因外邪入侵或禀赋不足,其病机为邪毒侵心,气血阴阳受损㊂温邪热毒侵袭肺卫,由表入里,或直入营血,或逆传心包,肺经郁热,不得宣散,肺朝百脉,与心相通,邪热毒邪浸淫于心,消灼心阴,耗伤心气㊂或邪毒由口而入,伤及肠胃,入侵营血,恙及心脉,心失所养,发为本病㊂3心系疾病热毒证的治疗热毒之邪,势有深浅,治法不同㊂在表㊁在上之热毒,毒壅阳络,病情尚清浅,宜用清解之法㊂当邪热内侵,热毒浸淫于内时,清解法已经不适合疾病发展的态势,此时应该采取排与泄的方法㊂机体因热毒因素的作用导致气血阴阳的偏颇,可通过调补的方法遏制热毒之势,修复热毒对气阴的耗伤使人体气血阴阳恢复平衡,达到阴平阳密的状态[18]㊂3.1清与解 减热毒之损伤清法是通过使用寒凉清热中药以清除内热的方法,具有清热㊁泻火㊁凉血㊁解毒等作用㊂热者寒之,寒能清热,用辛寒或苦寒之品,直达病所,达到清热解毒㊁排邪护阴的目的㊂在清热的同时加入 轻清 宣透之品,宣畅气机,因势利导,引邪外出㊂丁书文教授认为透热转气不能误解为简单地运用辛散升浮之品,而是在清透的同时使用凉血解毒之品固护营阴,方收良效㊂火郁发之也是清解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刘河间在‘素问㊃玄机原病式“中首次阐明火郁的病机理论,详释了火郁发之 的治则,通过宣发郁热外达,达到气机升降开合协调,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㊂常用药物为黄芩㊁黄连㊁黄柏㊁栀子㊁玄参㊁莲子心㊁竹叶心㊁犀角㊁牛黄㊁石膏㊁冰片㊁薄荷等㊂3.2排与泄 给热毒以出路泄法是指疏散㊁排泄病邪的方法,泄热排毒,适用于在内㊁在下焦热毒之邪;而排法为利尿通便与玄府排汗,给毒邪排泄以出路㊂泄法常以苦寒降泄的药物为主,泄热化湿,达邪下行之法,清除下焦之邪毒,也叫苦泄法㊂ 苦泄 最早见叶天士的‘温热论“,所论为痰热内结,中焦气郁之痞满结胸证或湿热阻滞中焦证㊂毒邪大多具有火热㊁秽浊的特点,毒热炽盛于内,正邪相争剧烈,用药以寒凉解毒为主,苦寒药解毒之力强,常用药物为黄芩㊁黄连㊁生大黄㊁白头翁㊁青黛㊁大青叶㊁连翘㊁板蓝根等㊂3.3调与补 杜热毒之化生调法是指利用理气㊁化瘀㊁化痰的治法调节脏腑功能,杜绝热毒之化生㊂气为血之帅,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气机失调,气血失和,脏腑功能紊乱㊂理气主要指理上㊁中二焦之气,心系疾病与宗气㊁胸中之气关系尤其密切,柴胡疏肝散㊁逍遥散之属可疏肝理气,条达气机;升降散㊁半夏泻心汤等可升清降浊,开中焦之郁结,使气机畅达㊂活血化瘀法是应用具有调畅血行㊁消散瘀滞的药物,以消散㊁攻逐体内瘀血来治疗血瘀证的方法,是心系疾病治疗中极有特色的一种治疗方法㊂自王清任确立瘀血学说后,活血化瘀法在心系疾病及其他疾病的治疗中都有广泛应用㊂心系疾病多本虚标实,心气虚,气虚不能行血,日久痰瘀阻络,虚实夹杂,病人多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治疗时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㊂桃红四物汤㊁血府逐瘀汤均为心血瘀滞之常用良方㊂痰常由体内水液停聚凝结而成,既是疾病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因素㊂‘仁斋直指方“中曰: 夫痰者,津液之异名 ㊂丁书文教授善用理气化痰㊁渗湿健脾之法,痰消热清,气顺血充,心脉得畅,诸症自除,常用方剂有二陈汤㊁藿朴夏苓汤等㊂补,即补正气,热毒之证,为何运用补法?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言: 心火者,阴火也 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㊁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㊂ 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 ,元气亏虚易生热毒,热毒易伤人元气,两者相互矛盾对立㊂因此,补气可以遏制热毒之势,修复热毒对气阴的耗伤,常用方选保元汤㊁生脉散㊁升阳益胃汤㊁升阳散火汤等㊂4小结心系疾病中的热毒学说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基础上,在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结合临床需求而形成发展起来的新学说㊂热毒学说是中医学对心系疾病研究的深化和发展,来源于临床实践,又经过长期的临床与实验验证,与现代医学研究相契合,成为指导心系疾病防治的一个重要学说㊂参考文献:[1]王永炎.创新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6):415-416.[2]于智敏,卢红蓉,李海玉,等.病机理论与中医学术创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12):723-725.[3]李晓,丁书文,姜萍.心和颗粒剂保护冠心病病人血管内皮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00,41(11):661-663.[4]李晓,李瑞峰,丁书文,等.心和颗粒剂对高脂饮食大鼠血管内皮损伤及内皮表达内皮素㊁粘附分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8):602-604.[5]郭来,郑广娟,丁书文.复方莶草合剂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内皮素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2): 916-917.[6]丁书文,李晓,韩越.从心速宁胶囊的研制论中医药传承创新[J].中成药,2018,40(8):1875-1877.[7]袁成民,丁书文.黄连清降合剂治疗高血压病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6):24-25.[8]王燕,于志远,李晓.益气活血解毒合剂联合西药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5,56(5):398-401.[9]杜金辉,郭辉栋,李晓.益气温阳㊁清热解毒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2):723-725. [10]杨金龙,丁书文,姚晓东,等.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西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绞痛患者46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7,58(10):850-853.[11]董峰,吕艳斐,丁书文,等.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2例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8):44-45.[12]王永成,丁书文,姜月华,等.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2型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2):313-316. [13]张永健,陈纪烨,杨金龙,等.丁书文运用当归六黄汤从阴虚火旺论治心房颤动的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5):2750-2752.[14]丁书文,李晓,杨金龙.从心系疾病热毒学说的建立论中医药传承创新思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6):2355-2358. [15]丁书文,李晓,李运伦.热毒学说在心系疾病中的构建与应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6):413-416.[16]李民,孙学娟,杨进,等.论热毒炽盛㊁阴伤络损是热毒血瘀证的病理基础[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2):1946-1948. [17]王靖怡,高嘉良,王阶.心痛热毒论探赜[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832-5834.[18]李晓.丁书文教授对冠心病辨证辨病治疗特色[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2):137-139.(收稿日期:2022-04-12)(本文编辑王雅洁)浅析从肾论治变异型心绞痛的思路丹丹1,李嘉茜2,高旭东2,辛鑫2,杨丽敏2,胡志耕2,王毅2,王培利2,金惠玲2摘要变异型心绞痛是一种因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疾病,其机制复杂,发病特点与肾脏密切相关,同时中医学亦有心肾相交㊁水火既济的论述㊂分析变异型心绞痛病理特点㊁发病机制㊁现代研究进展,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体会,从心与肾的生理㊁病理及循经部位关系为切入点,阐述变异型心绞痛与 肾 相关的理论依据,提出 从肾治心 的治疗思路和以 补肾 为主的治疗方法,以期为变异型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诊治提供新的诊疗思路㊂关键词变异型心绞痛;心;肾;补肾d o i:10.12102/j.i s s n.1672-1349.2023.18.036变异型心绞痛(VAP)是心绞痛中一种特殊类型的临床综合征,通常在安静状态下发作,同时伴有心电图ST段一过性抬高,如不及时控制其进展,则会加重心肌缺血,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同时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基金项目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心血管专项基金项目(No.XGZX202102, XGZX202114)作者单位 1.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太原030024);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北京100091)通讯作者金惠玲,E-mail:****************;王培利,E-mail:191593690@ 引用信息丹丹,李嘉茜,高旭东,等.浅析从肾论治变异型心绞痛的思路[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8):3466-3468.风险将随之增加㊂有研究显示,本病多见于40~70岁人群,更常见于男性,绝经期妇女的患病率也有所升高,且有报道显示,发生心绞痛人群中多数原因是冠状动脉痉挛(占40%)[1],我国VAP发病情况也不少见[2]㊂根据VAP症状特点,可归属为中医学 胸痹 范畴㊂近年来, 心病治肾 在心血管病证治疗中的作用日渐引起学者们关注,因此,根据中医学理论基础,结合临床实际,认为肾脏与VAP发生密切相关,从肾论治变异型心绞痛进行探析㊂1VAP的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与劳累型心绞痛不同的是,VAP常于静息状态下发作,多数病人无明显诱因,常在休息㊁凌晨时发病,发作前无心肌耗氧量增加的表现[3]㊂而VAP发生的。
中风病内生热毒之内涵、演变及特性探析
[ 要 ]从 中风病 之 内生热 毒的 内涵 、 摘 形成 演 变 及致病 特 性 等方 面 阐述 了 内生 热毒 与 中 风病 的 密切 关 系 , 为 认 内生 热毒 乃 中风病 发 生的关 键 因 素 。其形 成 与演 变大 体经 历 了隐 匿 态 、 显现 态 、 变 态三 期 . 致病 具 有骤 发性 、 极 其 酷 烈 性 、 热性 、 火 兼夹 性 、 变性 、 固性 等特 点 。热 毒 内炽 、 善 顽 痰瘀 交 阻 、 激 相助 、 相 犯脑 损 络 而发 为 卒 中 当为 中风病 发
t e k y p t o e e i fa o l x . h e a h g n s s o p p e y
[ Y W ORD  ̄Ap pe y h a ~ xn c n oain; r t n a dd v lp n ; ah g n s r p ry KE S o lx ;e tt i ;o n tt f mai n e eo me tp to e e i p o et o o o o s
中 风 病 是 人 类 三 大 主 要 病 死 原 因 之 一 , 有 发 具 病 率 、 残 率 、 发 率 高 的 特 点 。尽 管 越 来 越 多 的 医 致 复 学 工 作 者 对 其 进 行 了 大 量 的 探 索 和 研 究 , 概 而 言 但 之 , 其 认 识 终 无 突破 性 进 展 , 因 仍 归之 于 外 邪侵 对 病 袭 、 食 不 节 、 逸 失 度 、 志 失 调 、 损 正 衰 , 病 饮 劳 情 积 发
na)
[ S RA T] Th ls eain hpb t e h n o e o s e ttxna da o lx x lie h o n l— AB T C ecoerlt s i ewentee d g n u a—o i n p pe yi e pan di tec n oa o h 。 s n —
中风病内外风学说的探讨
而 致 肝 阳 鸱 张 , 风 内 动 , 血 上 逆 而 发 为 中 风 ; 清 任 在 脏 腑 虚 气 王
解 剖基 础 上将 该 病 定 名 为 “ 身 不 遂 ” 认 为 本 非 中风 而 然 , 亏 半 , “ 损 元 气 , 其 本 源 ” 至 晚 清 , 伯 龙 、 锡 纯 、 山 雷 等 又 结 合 是 。 张 张 张 现 代 医 学并 根 据 《 经 》 “ 苑 于 上 , 人 薄 厥 ” 意 , 出 了 内 中 血 使 之 提 “ 血 冲 脑 ” 说 。至 此 内风 在 中风 病 病 因病 机 中 已处 于主 导 地 气 之
位。
疗 上 以祛 邪 为 主 , 张“ 汗 身 轻 者 可 治 ” “ 温 卧 以 汗 , 其 不 主 发 ,宜 益
足 , 其有 余 ” 以及 补 养 宣 导 的方 法 治 疗 中风 病 。陈 自明 在 《 损 , 妇
人 良方 大 全 》 中称 “ 风 ” “ 中 为 偏风 ” 认 为其 病 机 “ 血 气 衰 损 , , 由 为 风 所 客 ” 令 血 气不 相周 荣 于 肌 , 会 偏 枯 也 ” “ 故 。到 近 代 的 张 锡 纯 仍坚持中风有外风 因素 的参与 , 在《 如 医学 衷 中 参 西 录 》 说 : 中 “ 中风 之证 , 因 五 内 大 虚 , 禀 赋 素 虚 , 劳 力 伤 神 过 度 , 自 多 或 或 风 经 络 袭 人 , 透 膜 原 而 达 脏 腑 , 脏 腑 各 失 其 职 。或 猝 然 昏 倒 , 直 令 或 言 语 謇 涩 , … 或 肢 体 痿 废 偏 枯 ” … 。 随 着 现代 医学 对 感 染 和 卒 中关 系 的 认 识 日益 加 深 , 风 在 外 中 风 病 发病 中 的作 用 重 新 被 认 识 。 国 内外 大 量 研 究 表 明 [3 , 1 3 感 - 染 不 但 可促 进 脑 卒 中急 性 发 作 , 对 其 重 要 病 理 基 础 动 脉 粥 样 也 硬 化 的形 成 和发 展 施 加 影 响 , 且 还 可 增 加 其 他 血 管 病 危 险 因 并 素 的 作用 。德 国 C a 等 l 认 为 近 期 细 菌 或 病 毒 感 染 是 脑 梗 死 ru 4 ] 的一 个 危 险 因 素 , 研 究 对 1 7例 急 性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患 者 与 该 9 1 7例 正 常 对 照者 进 行 对 比 。患 者 组 于 发 病 前 1 内感 染 及 合 9 周 并 发 热 者 ( 3 . ℃) ≥ 75 明显 多 于 对 照 组 。现 代 医 家 也 不 乏 推 崇
中风偏枯治法刍议
中风偏枯治法刍议中风偏枯治法刍议古称风、痨、臌、膈为四大难症,而中风居其首焉。
可见中风一病自古以来即难治疗,历代医家无不究心于斯症。
唐宋以前,每以“内虚邪中”立论,多主外风学说,及至金元,则内风之论出而医家多宗之。
其问刘河问主“心火暴盛,”李东垣倡“正气自虚”,朱丹溪持“湿痰生热”。
而明•张景岳又作“非风”之说,以内虚积损立论,而明•李中梓,则将卒中分为闭、脱二证。
时至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经过深入之理论研究及长期临床观察,阐明中风之病因病机为“精血耗损,水不涵木”而致“肝阳偏亢,内风时起。
”并创用“滋液熄风,补阴潜阳”治法,开养阴柔肝、清热熄风以治本病之先河。
中风患者经治疗后病势渐衰,正气稍复,危象已解而后遗肢体不遂,舌强语蹇,筋脉拘急或弛纵不收等症者,看似渐趋向愈,实则渐成顽疾。
当此之时,务宜不失时机,速投对证恰当之药,则多能缓缓康复,若仍失治、误治,则难免抱疾终生,病愈无日矣。
是故医家于斯时之决策,对患者之预后,至关重要,治疗之或成或败全系于斯。
中风偏瘫之治疗法则,历代名贤各有独到之见解心得,且经千百年之实践总结,已积累许多宝贵经验。
其中余深契于胡念庵与叶天士两位昔贤之说。
胡念庵在《医家心法》评语中曰:“其大要和其阴阳,调其气血,或有兼证,随所现而治之,或温,或清,或补,或散,以无失其宜为贵。
”而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则以“益气血、清痰火、通经络”为大法。
胡叶二贤之论,认识相近,议论平允,可为治疗斯症之准绳。
世传高效验方,以《医学衷中参西录》之镇肝熄风汤及《医林改错》之补阳还五汤最为著名。
前者用治阴虚阳亢,气逆火升之证,于此姑置不论。
清代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专主气虚血瘀立说,立补阳还五汤以治偏枯。
此方一出后世医家靡不乐从。
殊不知偏瘫一症之病因病机常常错综复杂,固不可用一方统治偏瘫之病。
仍宜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再就补阳还五汤本身而论,方中黄芪用量特重,黄芪有补气升阳之功。
而内虚暗风之人,多由肝阳肝火为其主因,又常兼肝肾亏损,或有痰热内恋。
论解毒法在中风病中的应用
中 国 中医 急 症 20 0 7年 9月 第 1 6卷 第 9期 J T M.e . 0 7 V 11 , o 9 E C Sp 2 0 , o.6 N .
・
证 专 探 q -・ 台 : J ,
论解毒法在 中风病 中的应用
bri st e d n aho ne i n sr k an i he la i g p t ge ss i to e,prp e i e meho so r am e o os d n n t d fte t n,o e o ih i he d ga sn st n fwhc s t e s i g a he ma trln , n h o se i e a d t e c mmo l e d cn h sp o i e hene me tlt o hs lw n t ln c la pl ai n n yus d me i ie, a r v d d t w na iyf rt i a i hec ii a p i to . c
尤 可 孔 立
中图分类号 : 2 5 2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4—7 5 2 0 )9—18 0 R 5 . A 10 4 X(0 70 0 6— 3
【 摘要】 本文对解毒法在 中风病 中的应用规律进 行探讨 , 针对毒损脑络这一 中风病发病的主导病机提 出了
以解毒法 为主线的九种治疗方法及常用药物 , 以期为本 法在 临床 的应用提供新 的思路。
Te f l t o i lfS a dn nv syo C ( 。 5 0 1 h f i e H s t hn ogU i r t f T M 20 1) A ad pao i ei
[bt c】 T vsgtt pc i ltt ea i r eiv wot to oos a ae e A s at r o nei eh a lao r eo h dgsn iso , e api nu dm gdo h i ta e p i tn u e s gn tk n i fh s t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热毒论研究思路探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中风病是中医内科四大难证之一,也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虽然近年来,对于中风急性期的有效抢救降低了死亡率的发生,但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使得中风生存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给社会、家庭带来重大负担。
该文从中风病的病理认识盲区入手,从临床证候学调查反证来探讨中风病机关键,介绍了魏江磊教授提出的“中风热毒论”假说,及其从“毒”论治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风病热毒时空维中风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有着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 其有效的治疗还相当缺乏。
如何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我国传统医学工作者在此方面一直不断地努力。
然中风乃中医内科四大难证之一。
历代医家对其发病机制见智见仁,至今对中风的病理认识仍存在诸多盲区, 亟待探索和启明。
盲区一, 中风发生时主要病因及内在联系,各病因在中风发生学中的地位, 具体即气、火、痰、淤在中风发生学中是否有独特形态或变化? 所占权重多少?相互影响如何? 盲区二, 气火上逆, 肝阳上亢是中风的直接病因抑或间接病因? 通过何种途径引起昏瞀、瘛等中风特有症状? 盲区三, 中风病程各阶段, 诸致病因素的强度变化,以及性别、年龄等变量是否有病机演变的特征性表达。
导师魏江磊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及中风证候学调查,分析中风的前期证候学和预警信号进行了研究,认为中风发生学具有鲜明的“热毒”色彩,进而提出“中风热毒论”假说[1]。
认为中风发生和演进中,有“毒”的信息存在,中风时空维具备毒的十大特征。
临床上,根据热毒病机辨证论治中风取得良好疗效。
据此,从以下方面对“中风热毒论”研究思路作一探索。
1 毒的概念《说文》指出:“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
其本义为毒草滋生,现在即指毒物,泛指对机体有不利影响的物质。
在中医中,毒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内涵与外延。
其内涵包括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外毒,它自外而来,侵犯人体而致病,包括外感毒(六淫毒、疠气毒) 、药物毒、食物毒、酒精毒、虫兽毒等,有人概括为气毒、水毒、食毒、土毒、声毒等并称为“环境毒”[2];与机体在代谢过程中或代谢失常所产生的,未能及时、有效地清除并停留于体内,对机体造成损害的内毒,其中包括痰湿毒、瘀血毒、败血毒、滞气毒、败精毒、火热毒、燥屎毒、尿毒等方面。
其外延即是指导致毒的病因及毒引起继发性脏腑组织病理变化。
其中内毒致病,往往变化多端,治疗难度大。
2 中风之热毒的产生与发展2.1 中风之热毒的产生中风之热毒的产生与七情不遂,五志过极密切相关。
其产生过程见图1。
图1 中风之热毒的产生过程(略)产生中风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气虚邪中。
而病机总归虚、火、风、痰、气、血六端。
在中风发病前,即存在危险信号,即本虚。
人体常受自然界之邪气、饮食物中之邪毒、抑或情志之不畅等困扰,其正气足者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或稍借药物之力驱邪外出;而正气虚者,则无力抗邪,以致于邪气滞留体内,充斥内外,渐成害人之“毒”者。
而中风发病中,究其根本,乃本虚而标实也。
中风之发生情志不遂占主导,亦常作为诱发因素出现,而影响脏腑多在心、肝,此二脏最易生火,火入气分,则气无常态,气机逆乱,上冲清窍;火侵血分,则血无常形,血热妄行,上扰清宫,火擅外燎筋脉,内损脏腑,其起急,其发骤,其酷烈,其峻猛,常邪莫能似之,故当以“毒”为名。
热极令气离位,火盛命血异形,故毒即“离经叛道”之气血,而热乃内生毒邪之本由。
2.2 中风之热毒的发展其发展过程见图2。
图2 中风之热毒的发展过程(略)2.2.1 加强因素①情志不遂,五志失和而致心肝火旺;②饮食不节,脾运失健,痰浊内生,蕴久化热,或瘀热内结,闭阻气机,气血逆乱。
2.2.2 削弱因素:①预防未生之毒,重在清心疏肝;②清除已生之毒,重在顺气活血,清热解毒;③排除蓄积之毒,最优调气通腑;④控制毒之伴侣,务在化痰逐瘀。
3 中风之热毒的特性热毒的特性在中风病中显现得淋漓尽致,可从如下方面阐述:3.1 骤发性热毒致病,起病急骤,传变迅速或直中脏腑,病情进行性加重。
中风的发生多是卒然昏仆,发生突然,“如矢石之中的,若暴风之疾速。
”迅速出现气血运行逆乱,邪热内壅,上扰清窍之象,保留热、邪致病的病机母系特征。
然又与一般邪热亢盛有异。
3.2 广泛性致病区域宽广,常见脏腑、经络、四肢同时病变。
中风发病,可见脏腑受损,蒙蔽脑窍之不省人事;邪入经络则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蹇涩等。
中风证候学研究发现病变辐射度宽广,以二脏以上等多脏病变为主。
因热为阳邪,其性炎上,而中风病变部位不仅仅是机体上部,其区域更为泛化,非热邪所能涵盖。
亦有文谓此由风邪使然,而把“风”作为主要病因抑或主要病理状态,历代医家均未取得一致意见,甚至存在逻辑混乱。
笔者认为,从中风发生特点上观察,“毒”是独立的致病因素,风则应视作病理状态更为恰当,乃热毒败坏脑窍,损伤筋脉、脏腑后的外在表征。
3.3 酷烈性致病力强,危害严重,变证多见,毒邪常伏气血,耗伤阴液,败坏脏腑,其病情多呈急、危、疑难之象。
中风之重者,即中脏腑,常可见发病之初,邪气斥盛,气血上苑,或病邪猛烈,正气急速溃败,阴竭阳脱,生命岌岌可危。
3.4 从化性指热毒具有以体质学说为根据发生变化的性质。
经导师临床观察发现中风先兆症状出现有性别、年龄特征性变化[3],如60 岁以上人群热极生毒症状明显少于50岁以下人群,符合毒的从化性特点。
3.5 火热性从毒邪致病的表现看,其证多属火属热,邪变为毒,多从火化。
火性炎上,易袭阳位,故毒之为病,其高者,因而患之。
导师中风证候研究观察,中风先兆患者常有面红目赤、烦躁、神昏、视歧昏瞀等一系列清宫被扰,元神不安等症。
3.6 善变性指毒邪致病,病变无常,变化万端,无明显时间性和季节性,并根据所害客体的状况而表现出丰富多变的临床症状。
中风发病后病情变化多端,其中脏腑者,为中风之重证,或经积极抢救进入恢复期,或因病情危重、年高体弱抢救无效而死亡;中经络者,乃中风之轻证,发病之初表现亦多端,有半身不遂、口眼喎僻者,有言语不清者,有一过性言语不清,或黑矇者,亦有肢体麻木者等等。
3.7 趋内性中风起病后,可在极短时间内,热毒之邪迅速攻击脏腑,而呈现相关脏腑功能紊乱,甚至在中风发生前,就可捕捉到热毒趋内入脏的信息。
3.8 趋本性毒由邪生,故保留原病邪的某些特点,如热毒常犯人体上部,痰毒常蒙蔽清窍,瘀毒易损伤脑络。
中风之发病病位在心脑,常出现清窍蒙蔽之征,如神志昏愦。
3.9 兼挟性毒常以气血为载体,无所不及,壅滞气机,败伤血分,又善入津液聚集之处,酿液成痰,故毒气为病常有挟痰挟瘀之特点。
中风发生过程中除热毒为主病机外,痰、瘀常兼挟存在。
3.10 顽固性毒邪内伏,营卫失和,气血亏损,脏腑败伤,其病多深重难愈,后遗、变证蜂起,治疗难度极大,本研究涉及的中风当属其类。
中风病程长,病情重,缠绵难愈的状态表达了火盛生毒的典型特征。
其一,毒性峻烈,败伤脑窍、筋脉、脏腑则病重;其二,火伤津液,腑气不通,毒无支路,故难愈。
4 中风时空观与热毒“热-毒-中风”模式是否有合理性、逻辑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以下从热毒与中风联系的时空二维特征进行探讨。
4.1 从时间维角度根据中风发生时热毒特性分析,发病具有骤发性,而病情演变则具有酷烈、快捷、深重的特点,病情复杂,变化多端,可在极短时间内,热毒之邪迅速攻击脏腑,而呈现相关脏腑功能紊乱,甚至在中风发生前,就可捕捉到热毒趋内入脏的信息。
从热毒时间观角度观察其运行特征,可见毒带有明显的火热征象。
4.2 从空间维角度热毒具有致病广泛性,病因的演化常随个体的体质不同而具有从化性, 在发生过程中除热毒为主病机外,常与痰、瘀兼挟存在,并具有顽固性特点,故热毒在中风发病与演变上亦具有其空间特征。
5 从热毒而论治由上所述,热毒为中风病机关键,适时祛除热毒对于治疗中风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方法包括早期预防热毒产生,热毒既生则促进排泄,使热毒有去路。
具体治法如下:5.1 清心疏肝以绝毒源热毒病机关键在于情志异常、心肝火旺,以致火热邸张,上扰清窍。
在气分则气火上逆,在血分则血苑于上,气血蒙蔽脑窍而发中风。
故清心疏肝,以断绝热毒来源,从而预防热毒致病。
5.2 清热泻火以轻毒势已成之热,当以清热兼具解毒之品治之,如蚤休、半边莲、野菊花之辈;上燎之火,当以苦寒直折其势,并引其下行,如夏枯草、生军之流;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使火热之邪顺畅外出,火热即清即泻,其毒势当自轻矣。
5.3 调气通腑以排毒邪即运用通腑调气之法,以恢复排毒系统的正常功能,使热毒有去路,此谓“通则不毒”“通则不病”。
综上所述,在中风发病、演变过程中具有鲜明的“热毒”色彩,其理论基础在于证候学和临床研究。
并且从时间维与空间维角度探讨中风与热毒的关系,可见中风具备了热毒的特征,从而认为“热-毒-中风”模式具有合理性、逻辑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因而,从热毒论治中风,即清热解毒法理应成为熄风之关键。
【参考文献】[1]魏江磊.中风热毒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1):7.[2]姜良铎,秦英,杨君. 试论“环境毒”[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9):15.[3]魏江磊.中风先兆症候的性别年龄及证型特征考辨[J].中医药学刊,2004,22(9):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