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六分册答案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6课解放战争的胜利练习(含解析)华东师大版第六分册
第6课解放战争的胜利1.解放战争时期,进行三大战役时机成熟的表现有①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我方的变化②战略反攻打乱了敌人的部署,为决战创造了条件③解放区的土改基本完成④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以下事件被称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的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军突进中原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国民政府被推翻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直接原因是A.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 B.全国性反攻时机成熟C.发动人民支援革命战争D.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经济发展4.解放战争第二年把战略主攻方向定在中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全面内战从此处打响 B.国民党军队防守薄弱C.拥护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D.控制中原可威胁南京5.下列重大变化中,不是发生在1947年的是A.国共关系由军事上内战到政治上完全破裂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C.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由减租减息到没收地主土地D.解放区军民由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到夺取大中城市为主要目标6.解放战争第二年,人民解放军将反攻的主要方向选择在大别山,目的是A.为淮海战役作准备 B.为渡江战役作准备C.对南京和武汉造成直接威胁 D.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7.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的口号。
“后方挖蒋根”是指A.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B.民主党派的反蒋斗争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D.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地下斗争8.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一诗中说,“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商车运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
出现这种情景的根本原因是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C.中国共产党政治宣传的作用 D.解放区实行了土改9.解放战争中,决战时机成熟的标志A.大别山根据地开辟 B.敌军集中兵力重点防守C.土地改革全面完成 D.蒋介石要求和谈10.陈毅在《吟反攻形势》中写道:“……关陕伐孤张天网,辽吉猎虎布火雷。
高中历史华师大版第六分册课件:《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 (共40张PPT)-经典通用课件资料
常用字列表 Thanks
作图元素
小区、业务平台等的表示图标,上面放终端或产品示意图
作图元素
立体部件化组合
数据库
作图元素
放一些财务数据或者市场份额(国内、国际)、产品归类、组织结构之 类的文字,反白字,加阴影。
TM
AGW
G
作图元素
产品示意图标,使用时标上名称。 (组网图不能使用产品实物图, 所以大家要善于运用此示意图标)
2、由于各终端及实物场景的颜色是沉稳色,所以连接它们的组网线要粗一些、颜色可 以鲜一些,以产生对比,求得视觉平衡。
3、这些图标大部分都有一定的透视,如果您注意其透视的一致性,再加以有透视感的 组网线,可以画出一张立体的组网图。
4、缩放时,按Shift键及鼠标点图片选框的角部,避免变形 5、胶片尽量使用此图库,使公司资料风格统一
3、宗旨: 和平、友好、合作、协调 4、总部:美国纽约 5、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等六大主要机构 6、评价: (1)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国际合作; (2)成立初期被美操纵,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 (3)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国际组织
比较联合国和国联的异同点
• (1)相同点: 背景: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 性质:都是全球性性的国际组织 宗旨:都宣称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成立之初都被大国操纵 • (2)不同点: • A、国联强调大会一致原则,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后者更具有现实合理性和权威性; • B、联合国较之国联更具有普遍性,不仅会员国多于国联,尤其是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 C、作用不同:
二、雅尔塔体制的产物——联合国
1、背景:二战的产物 2、构建过程: ①前身:1942年 26国《联合国家宣言》 ②命名:1944年 四国 敦巴顿会议 ③制定:1945年4月25 日 50国代表 旧金山会议 制定并通过《联合国宪章》 ④成立: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日”) ,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 “联合国日”。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高三历史第六分册《新时期对外关系》评课稿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高三历史第六分册《新时期对外关系》评课稿一、教材概述《新时期对外关系》是华师大版高中历史高三历史第六分册的教材内容之一,本册主要介绍了中国在新时期对外关系的发展与演变。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掌握相关概念、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深入理解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合作。
二、教材内容分析1. 序言部分本册教材的序言部分对新时期对外关系的背景进行了简要概述,指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的同时,也对外开放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逐渐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序言同时介绍了教材的整体目标和学习要求。
2. 第一章:改革开放与对外关系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内外因素,并探讨了改革开放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影响。
我们将学习到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和政策调整。
3. 第二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对外关系本章重点讲解中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对外关系的发展与调整。
我们将深入了解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对外合作与交流,以及如何处理国内发展与国际关系的关系。
4. 第三章:参与国际事务与对外关系本章围绕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实践展开,全面介绍了中国的多边外交政策、国际组织参与与国际合作等内容。
我们将了解中国在重大国际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以及中国积极参与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努力。
5. 第四章: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本章重点讲解了中国倡导的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发展。
我们将学习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和目标,了解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推动共同发展等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6. 第五章: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本章主要介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及其发展。
我们将学习到中国与亚太区域国家、东南亚国家、南亚国家、中亚国家等地区的交往与合作,了解中国在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力。
7. 第六章: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本章着重介绍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关系,深入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六分册全册课件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六分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现代世界的形成与发展1.1 两次世界大战1.2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3 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2. 中国近现代史2.1 辛亥革命2.2 五四运动2.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国共合作2.4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3. 当代世界与中国3.1 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3.2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3.3 21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理解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
2. 掌握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国共合作、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
3. 认识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过程,理解21世纪世界与中国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国共合作。
2.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现代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包括两次世界大战、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国共合作、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等。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再现重要历史事件。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典型例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六分册全册课件2. 内容:1)两次世界大战2)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3)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国共合作4)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5)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6)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7)21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分析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3)论述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国共合作的过程及意义。
历史第六分册知识点整理①
第1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一、西安事变 B 1、背景:①日本不断侵略中国,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②抗日救亡运动的日益高涨;③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逼张学良、杨虎城剿共。
2、时间:1936年12月3、过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提出停止一切内战等主张.4、结果: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迫使蒋介石做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5、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的转折点,国共十年内战从此结束,为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P1-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全境国 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 日本帝国主义与 中华民族的矛盾 是主要矛盾 1935年一二九运动(北平) 驱逐日寇 剿共1927——1937年第一次1924——1927年 第二次1937——1945年 亡国 图1-1二、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B1、时间:1937年7月7日2、地点:北平附近卢沟桥3、意义: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图2-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1、号召:1935年8月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各派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确定: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举行瓦窑堡会议,正式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
材料:当前时局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正准备并吞全中国,把全中国从各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变为日本的殖民地”。
3、促成: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折点,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4、形成: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①西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②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5、意义: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P2-三、八一三事变和南京大屠杀 B1、淞沪会战:B⑴概况:1937年,日军在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淞沪会战爆发。
上海高中历史复习资料第六分册完整版
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史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7 年,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主持下,23 个国家缔结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第三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A】中共七大 时间:1945 年。 地点:延安。 内容: 1 大会中心任务:动员和领导全国人民最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独立自由富 强的新中国; 2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3 制定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 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4 确定了“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5 选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内战爆发 标志:1946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两个解放区:山东、陕北解放区。
第六课解放战争的胜利
战略转折 标志:1947 年 6 月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A】三大战役(大决战,战略决战) 辽沈战役:1948 年 9 月 12 日开始,历时 52 天,歼敌 47 万余人。打锦州,瓮中捉鳖, 关门打狗,解放全东北。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 淮海战役:中原和华东两大野战军,围而不打,隔而不围,中间突破。 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规模最大。 刘邓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华东野战军;总指挥:邓小平。 意义: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一次规模最大的决战,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 中原广大地区,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南京、武汉和上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平津战役(华北,北平天津)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华北野战军(聂荣臻)。 过程:东北野战军挥师入关,与华北野战军以钳形合击态势发动了平津战役。解放 军依次采取“围而不打”,“隔而不围”,“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战术。 北平:1949 年 1 月,在共产党的争取之下,北平国民党守军将领傅作义率领军队 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高中历史第六分册答案
高中历史第六分册答案【篇一:高中历史第六分册要点(知识梳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一、西安事变1、含义: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
2、解决:应张学良的要求,中共中央派遣周恩来等赴西安。
中共以民族大局为重,确定了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了“停止剿共,联共抗日”等六项承诺。
3、影响:成为时局的转折点,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七七事变1、含义: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7年9月)1、标志:①西北红军主力和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②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四、抗战初期日本的主要侵略行径1、八一三事变和上海沦陷: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史称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开始。
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两国间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它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进一步推动了全国规模抗战的开展。
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2、南京沦陷和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日军进城后抢劫掳掠,无恶不作,并疯狂杀害中国被俘士兵和平民达30万以上。
其暴行激起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慨。
五、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第2课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一、平型关大捷1、概况:1937年9月,日军入侵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
在会战中,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精锐部队坂垣师团,歼敌1000余人。
2、意义:获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二、台儿庄战役1、概况:1938年,日军进攻徐州东北的台儿庄,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抵抗,毙伤日军1万余人。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六分册全册课件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六分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现代世界的政治格局2. 现代世界的经济格局3. 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4.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变化5. 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现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格局及其形成原因。
2. 培养学生掌握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 使学生了解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增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
2. 教学重点:现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战后世界的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现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2. 新课导入:(1)现代世界的政治格局:讲解各大洲政治格局的特点,分析形成原因。
(2)现代世界的经济格局:介绍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探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3)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阐述文化发展的趋势,分析文化多元化的影响。
(4)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变化:讲解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分析世界格局的变化。
(5)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介绍战后世界的发展趋势,探讨其对现代世界的影响。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现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2.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变化3. 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现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
(3)论述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
2. 答案:(1)特点: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格局全球化、文化格局多元化。
高中历史必修课第六分册备课笔记第26课 外交舞台的拓展
第26课外交舞台的拓展一、重返联合国(时间: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1、背景(1)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2)美国等西方国家奉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3)蒋介石集团继续占据着联合国的中国席位。
2、成功重返的重要原因:得到了发展中国家大力支持3、意义:(1)中国重新参与联合国事务,成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的中坚力量。
(2)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联合国框架内承担的义务也越来越多,并为推进联合国的改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1)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标志:1972年,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的发表;(2)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中日建交: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签署《联合声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四、巩固复习(一)、课标内容要求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二)、核心知识学习1. 重返联合国_______年10月,第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2月,美国总统_______应邀访华和《》,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美国最终接受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个原则,即:同,从台湾撤军,美国废除同台湾的共同防御条约。
______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日建交_______年9月,中日签署《_________ 》,宣布结束中日两国之间迄今存在的不正常状态。
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问题情景探究1.为什么说是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原因是什么?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积极重大意义和作用是什么?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恢复的原因是一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二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三是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逐渐衰落。
第六分册 练习预测平
第一单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识:知道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知道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及南京大屠杀有关主要史实,理解对以上历史事件的定性与评价。
2、技能:阅读文献并以已知历史知识解读文献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的陈述与再现,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对以时间、地点等主要历史要素构建历史事件的认知方法。
通过对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与南京大屠杀的陈述与再现,使学生初步了解对现代侵略战争从爆发、扩大、战争带来的灾难等各角度进行分析认知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抗战爆发及抗战初期历史形势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在巨大的民族灾难前表现出的凝聚力,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团结中的积极主动,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惨痛伤害有所认识。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一)练习与测评1、西安事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西安事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十分不满。
2、《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强调:“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向国民党提出了基本要求和保证。
分析当时的历史,说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能够作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答:《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能够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原因是:(1)中国共产党重申四项保证,为国共合作作出了积极让步;(2)提出了迅速发动全民族抗战等基本要求,指出了国共合作的目的与方向;(3)强调了民族内部的团结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前提,确立了国共合作的基本原则。
(二)探索与争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提出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当时如果采取其它方式,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请结合相关历史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高中历史第六分册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及答案_华东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中,清朝政府正式设立海关,开始实行洋务运动?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以下哪位思想家被称为“近代中国启蒙第一人”?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谭嗣同3、题干:下列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地方实行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度完善D.法律制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4、题干: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下列关于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错误的是:A.增加了明经、进士两科B.实行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C.科举考试的试卷采用糊名制度D.科举制度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5、以下哪位历史人物在秦朝统一六国后,担任了丞相的重要职位,为巩固秦朝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A、范增B、李斯C、蒙恬D、尉缭6、唐朝时期,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开始?A、安史之乱B、贞观之治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7、题干:在古代希腊,哪位思想家最早提出了“民主制”的概念?A. 摩西B. 柏拉图C. 苏格拉底D. 亚里士多德8、题干:在中国古代,以下哪一位皇帝实行的改革对促进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A. 秦始皇B. 汉武帝C. 隋炀帝D. 唐太宗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五四运动的主要口号?A. 打倒列强B. 除旧布新C. 民主与科学D. 反对封建 10、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D.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1、秦朝实行的中央官制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哪个职位?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郎中令12、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以下哪位书法家以其瘦硬挺拔的楷书风格著称,被誉为“正书之祖”?A、王羲之B、钟繇C、欧阳询D、颜真卿13、以下哪位人物不是明朝中后期的著名思想家?A、王守仁B、陆九渊C、顾炎武D、黄宗羲14、以下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度?A、秦朝B、汉朝C、唐朝D、清朝15、题干:关于洋务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尝试,旨在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强国富民。
高中历史必修课第六分册备课笔记第7课 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第7课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雅尔塔体制形成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知道联合国产生的背景、主要机构和历史意义。
知道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实质及其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网络技术,查找和分析联合国各主要机构的职责功能。
通过分析史料,对国联和联合国进行对比,加深对重大历史事件发生背景、造成影响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在二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盛行。
惟有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进行联合国改革,才能更有效地维护大多数国家的正当利益和要求。
二、重难点1、重点:雅尔塔体制形成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难点:对二战后世界整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理解三、教学过程导入:1、阅读第三单元绪言,指出二战后国际格局从什么演变到什么?演变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历史事件?从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格局演变到美国的单极霸权日益遭到抵制,而国际政治日益多极化的格局。
演变过程中有五大历史事件: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美苏冷战的开始、殖民体系的瓦解、大国关系的重组、冷战的结束。
2、绪言中提到,联合国的成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世界整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何谓世界整体化?它的发展历程如何?一般来说,是指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政治合作、经济一体化和思想文化的相互融合渗透。
它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西方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它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到破坏和中断,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予以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它再次遭到破坏和中断,二战后雅尔塔体制、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使它再次重建,国际政治合作、经济一体化和文化交流向更广更深处发展。
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一、雅尔塔体制的形成1、背景(1)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德国沦为战败国,法国元气大伤,英国实力消耗极大;(2)苏联政治军事力量的壮大,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3)二战后初期,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抗衡美苏的力量;(4) 二战后期,以美、英、苏为主的国家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围绕战争进程与战后世界安排问题展开了协商和争论,急需确立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高中历史第六分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华东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2、下列哪个历史事件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A. 辛亥革命B. 庐山会议C. 戊戌变法D. 公车上书3、元朝时期,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________ ,简称“行省”。
这一制度的创立,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A. 三司B. 宣政院C. 行中书省D. 中书省4、清朝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这种强化的标志是()A. 废丞相B. 设军机处C. 大兴文字狱D.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5、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A. 民族主义情绪高涨B.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C. 军事同盟体系的形成D. 苏联的成立6、《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德国需支付巨额赔款B. 德国军队规模受到严格限制C. 德国承认波兰独立并割让领土D. 德国获得莱茵河左岸地区的控制权7、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开始形成?A.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D.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8、题干:以下哪位思想家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A. 孔子B. 荀子C. 韩非子D. 儒家学派9、在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下列哪一项措施被实施以削弱王国势力?A、实行盐铁官营B、颁布“推恩令”C、建立内阁制度D、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0、明清时期,下列哪一项举措是对中央集权的重大加强?A、建立内阁制度B、实行密折制度C、设立军机处D、废除丞相制度11、北宋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封建社会中的主要商业都市发展迅速。
以下哪一项不是北宋时期商业都市的典型特点?A. 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B. 钱庄和银号迅猛发展,形成以铜钱为主的货币市场C. 非农业户口劳动者成为城市人口的主要成分D. 出现了夜市和早市,促进了商业的繁荣12、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以下哪一项?A. 明代工商业税收改革B. 江南地区手工业技术迅速发展,产品大量输往海外C. 上海成为江南地区最大的贸易港口D. 不满封建束缚的纺织手工业者发起“抗租”斗争13、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A. 欧洲列强之间的军备竞赛B.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C. 德国实施“闪电战”战术D. 民族主义情绪高涨14、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A. 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首批经济特区D.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5、【题目】南宋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项措施?A. 建立行省制度B. 设立路、州、县三级地方政权C. 实行推恩令D. 设立枢密院16、【题目】清朝初年,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哪项不是其中之一?A. 实行“摊丁入亩”B. 设立理藩院C. 修建长城D. 实行科举制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二战后的背景下,美苏两国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形成了冷战局面。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第六分册(试验本):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
练习与测评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为什么 美国在这一体系中可以占据领导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内容是: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2)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了 “黄金—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制度。
美国占据领导地位的原因是:
二战后,美国成为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美国工业 生产与外汇黄金储备都在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绝对优 势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等资本主义国家 实力相对美国急剧虚弱,美国的经济实力使之在这 一体系中占据领导地位。
2、联合国成立、宗旨和机构 。 成立:1945年,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
举行,通过了《联合国宪章》;1945年10月 24日(“联合国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 联合国建立。总部设在纽约。
宗旨:概括为“和平、友好、合作、协 调”。
机构: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 会、经济与社会发展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 际法院和秘书处。专门机构有教科文组织、世 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
(2)形成的过程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 在一战结束后形成的,雅尔塔体制则是二战结束 前形成的。
(3)体系的性质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 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争夺。雅尔塔体制具有反法 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
(4)雅尔塔体系相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历 史的进步性角度看也有不同,雅尔塔体制主张不 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与合作,较之前 一个体系有进步性。
——1944年,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 行国际货币基金会议,制定《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5年12月,根据协定成立了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史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6分册 1-11课后答案
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关系到互相仇视冷战, 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关系到互相仇视冷战, 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什么? 二战结束后,美苏结盟的基础消失,意识形态矛 二战结束后,美苏结盟的基础消失, 二战结束后 盾上升; 盾上升;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推行霸权 二战后, 二战后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政策; 政策; 苏联战后国际影响力大增,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 苏联战后国际影响力大增, 苏联战后国际影响力大增 衡的国 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对美国霸权政策的 抵制; 抵制; 两次战争的教训和战后形势,决定美国称霸世界 两次战争的教训和战后形势, 两次战争的教训和战后形势 不可能诉诸直接的战争手段; 不可能诉诸直接的战争手段;
"联合国本身的创立就是相信对话可战胜冲 突" ——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 安南 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 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 同国联一样, "同国联一样,联合国在各种非政治性活动方面十分 成功.但又同国联一样, 成功.但又同国联一样,它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 任务方面却又成绩时好时坏.它通过提供友好关系的 任务方面却又成绩时好时坏. 媒介,帮助防止了大国间的全面战争. 媒介,帮助防止了大国间的全面战争.它已制止了不 涉及大国重大利益的印尼,以色列的战争.但是, 涉及大国重大利益的印尼,以色列的战争.但是,它 未能阻止朝鲜,埃及和越南的一系列局部战争. 未能阻止朝鲜,埃及和越南的一系列局部战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时政,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时政,请你谈谈对 联合国的认识 认识. 联合国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这封信激发日本普通士兵天良 , 2,八路军拯救两名无辜日本女孩 , 与日军在华暴行的反差 3,聂荣臻对战争原因的认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第六分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15每小题2分,16---25每小题3分,共,60 分。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2011年6月3日,各地纷纷举办活动,纪念中国近代史和世界禁毒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172周年,这件大事是指()
A.虎门销烟
B.辛亥革命
C.金田起义
D.收复新疆
2.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D.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
3.近代以来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俄国
4.我们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
D.创办福州船政局
5.十九世纪末年,有人在北京城门上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注: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其中“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场战争中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近代史上,在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中,赔款数最多的是: ()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7.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8.“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此诗出自()
A. 康广仁
B.谭嗣同
C.刘光第
D.杨深秀
9.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是()
A.“民主”与“科学”B.“民权”与“平等”
C.“科学”与“平等”
D.“民权”与“科学”
10.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C.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求荣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1. 以下选项中最符合中国革命影片《开天辟地》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
12.“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
”这是哪一次重大军事行动的作战方针()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13.小明为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B.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D.改革开放的窗口
14.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B.揭开了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C .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1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声势震动全国
B.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兵力歼敌
C.把革命火种撒到西部,扩大根据地
D.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战略转移
16.“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主要原因是()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
B.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C.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17.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是()
A.周恩来
B.张学良
C.杨虎城
D.毛泽东
18.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七七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九一八事变
D.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19.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
A.8月15日
B.9月2日
C.9月9日
D.10月25日
20.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是()
A.南京
B.北京
C.重庆
D.武汉
21.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讨论停战问题
B.讨论成立联合政府
C.筹备政治协商会议
D.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22.全面内战爆发是在国民党军队进攻()
A.陕甘宁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晋冀鲁豫解放区
D.大别山区
23.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们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武昌起义》②《鸦片战争》③《大决战》④《开天辟地》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24.你认为黄兴见到孙中山时所行的礼节,不可能的是()
A.鞠躬 B .握手 C.跪拜 D.点头
25.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贡献的连线搭配,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B.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C.詹天佑——设计京张铁路
D.冼星海——创作《义勇军进行曲》
二、材料分析题(共28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毛泽东
材料二:2009年4月21日,《扬子晚报》刊载了周克玉上将60年前的一首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
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
——摘自《扬子晚报》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2)材料二描写的是哪场战役的场景?(2分)
(3)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6分)有何历史意义?(3分)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3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百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
材料二: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江泽民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革命是指什么革命?(2分)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先生”是谁?(1分)“先生”在1905年创建了一个革命政党,这个政党的名称叫什么?(1分)
(3)这场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
(4)为培养革命的军事政治人才,“先生”后来创办了一所军校,这所军校叫什么?(2分)哪年创办的?(1分)
三、问答题(12分)
28.在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之际,央视一套隆重播出了电视剧《中国1921》。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 0年壮丽辉煌。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湖红船”上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党?(6分)
(2)“八一枪声”是在哪个地方打响的?(2分)
(3)“长征壮歌”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会议?(2分)
(4)请写出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
(至少两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