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
初中语文《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比较阅读汇编
部编版初中语文《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10篇(含答案)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甲] 《送东阳马生序》[乙]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1.解释下列短语。
①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②临池学书:临近水池处练习写字③晚乃善:到了晚年才特别好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②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那么他所擅长的书法艺术,也应该是靠自己花费精力所取得,而不是天生的3.宋濂求学与王羲之学书的“吃苦”精神各表现在哪里?(摘文中原句回答)你怎么看这种学习精神?宋濂求学与王羲之学书的“吃苦”精神分别表现在:“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对苦学精神赞成与否,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4.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对乡之先达,宋濂毕恭毕敬,“色恭”“礼至”。
对师道尊严赞成与否,言之成理即可译文:王羲之常常仰慕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而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
难道真的是这回事吗?当王羲之不愿受人勉强而做官的时候,他曾遍游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以快心于山光水色之中。
难道当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又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才所致。
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化吗!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送东阳马生序》(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答案《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答案1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5—19题(17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
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
②[孤]幼年丧父。
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
④[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⑤[闾里]乡里。
⑥[士人家]读书人家。
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
务,致力,从事。
⑧[文字]__。
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趁机进行抄写。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无从致书以观③弗之怠④家贫无资①因此②得到③懈怠,放松④钱财16.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
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
(只需填序号)(2分)①假①借。
②宽容。
③如果,假如。
④非正式的。
17.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B (2分)A.余幼/时即嗜学 B.手指/不可屈伸C.欧阳/公四岁而孤 D.多诵古人/篇章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①抄写完毕,(跑着)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②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3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③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④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
②辄:就。
③沃:浇。
文中有“洗”之意。
④食不重肉:不多吃肉。
1.下边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重岩叠嶂,隐天蔽日.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肉食者谋之.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语。
(每小题0.5分,共2分)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②录毕,走.送之走:③或.夜昏怠或:④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妻子:3.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每小题2分,共4分)(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 2 分)5.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
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3分)【答案】1.A2.①假:借;②走:跑;③或:有时;④妻子:妻子和儿女。
3.(1)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是获得了学问。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余幼时就喜欢研究,但家境贫寒,无法买书阅读。
于是每次都去向藏书之家借书,自己手写笔记,然后计算时间还书。
即使天气酷寒,砚台都结冰了,手指也无法弯曲,他也不敢懈怠。
写完笔记后,他会赶紧送回去,从不敢超过约定时间。
因此,许多人都会借书给他,他因此得以遍览群书。
长大后,他更加崇拜圣贤之道。
但他也面临着一个问题:没有硕师名人可以向他请教。
于是,他会趋向百里之外去拜访先达,向他请教经义。
先达德高望重,门徒弟子满了他的房间,但他从未轻视过余,余站在他左右,提出疑问和问题,俯身倾听。
即使XXX有时会严厉批评他,他的态度也更加恭敬,不敢再说一句话。
只有等到先达高兴了,他才会再次请教。
因此,即使余很愚笨,最终也获得了很多知识。
XXX两岁时就成为孤儿,家境贫寒,没有依靠。
但他有雄心壮志,把天下大事视为自己的责任,发奋苦读。
有时他会熬夜读书,但感到疲惫时,他会用水洗脸提神。
即使没有足够的食物,他也会啃粥边读书。
后来,他成为一名官员,总是慷慨地讨论天下大事,甚至不顾个人安危。
但他也曾被人诽谤并贬职,被派往邓州。
XXX刻苦自励,不再重视肉食,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也只是勉强维持生计。
他经常自己诵读:“士人应该先为天下人的忧患而忧患,后为天下人的乐事而高兴。
”1.A组的词语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
2.(1)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中的“假”是借的意思。
(2) “走送之”中的“走”是跑的意思。
(3) “或夜昏怠”中的“或”是有时的意思。
(4)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中的“妻子”是指妻子和孩子们。
3.(1) 我虽然很愚笨,但最终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
(2) 士人应该先为天下人的忧患而忧患,后为天下人的乐事而高兴。
4.两个人幼年时的共同点是:家境贫寒和刻苦读书。
5.从这两个人的成功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要刻苦勤奋研究;(2)要广泛阅读;(3)要虚心请教他人。
甲]这段文字讲述了余早年热爱研究的经历。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题及答案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对比阅读材料原文〔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兵十万。
会有土寇②,自练乡兵与之角③。
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土寇:土匪。
③角:战斗。
④洫(x):沟渠。
⑤甫:刚。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对比阅读题【小题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分)自谓可将兵十万【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3分)(1)走送之走:(2)自谓可将兵十万将:(3)会有土寇会:【小题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小题4】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和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的原因是和。
(2分)【小题5】结合*内容,具体说说乙文中的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对比阅读题答案【小题1】自谓/可将兵十万【小题2】(1)跑 (2)率领(或“带领”) (3)适逢,正赶上【小题3】(他)常常独自在庭院(台阶)散步,说:“古人难道在欺骗我吗(或古人怎么能欺骗我呢)?”【小题4】借书抄书打仗失败治水失败【小题5】示例:刘羽冲是一个喜欢读书但做事不切实际的人。
他虽然潜心研读古代的兵书和水利书,但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之中,结果屡遭失败,抑郁而死。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一)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编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苦若此。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查不赞、德查不成羞,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 ( )A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B假诸人而后见.也才美不外见.《马说》C 无冻馁之患.矣患.其塔动《梵天寺木塔》D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古今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走.送之B.主人日再.食C.媵人持汤.沃灌D.援疑质.理3.文中划线句是对同舍诸生衣着和神态的描写,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4.本文作者宋濂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尽管他幼时穷苦得“无从致书以观”,却能“遍观群书”:尽管从师求学艰难却能“卒获有所闻”,并最终成为大家。
结合选文简要分析他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第5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1]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2]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3],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4]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5];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1]受:通“授”。
传授。
[2]人非生而知之者,指知识和道理[3]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含答案)送东阳马生序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篇文章。
文章记述了他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以及他对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他家境贫寒,无法买书,于是他就借书、抄书、笔录书,从中汲取知识。
他还常常远赴百里之外,向名师请教,虽然受到了师傅的严厉批评,但他仍然虚心接受,不断努力,最终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要有毅力和耐心,就能够在求学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12.请简述送东阳马生序的主要内容。
(2分)答:送东阳马生序记述了作者苏轼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以及他对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1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这句话。
(2分)答:成年后,我更加崇敬圣贤的思想道路。
14.“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3分)答: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向名师请教时的态度,即虚心听取意见,即使遭到批评也不敢反驳,等待机会再次请教。
15.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关于研究的道理?(6分)答: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学到以下关于研究的道理:1.即使家境贫寒,也可以通过借书、抄书、笔录书等方式获取知识。
2.要有毅力和耐心,在求学的道路上不断努力,最终会取得成功。
3.要向名师请教,虚心听取意见,即使受到批评也不要轻易反驳。
甲、既加冠,宋濂更加向往圣贤的道路。
但他没有名师指点,也没有名人相伴,所以他前往百里之外的先达家中,向他请教经义。
先达德高望重,门徒弟子络绎不绝,宋濂站在他身边,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质疑,虚心求教。
即使先达有时会严厉斥责,宋濂也会更加恭敬,不敢出声,等到先达心情好了,又会再次请教。
虽然宋濂自认为愚笨,但最终还是有所收获。
乙、王羲之常常向往张芝,到他的池塘研究书法。
池水全都变黑了,这是他曾经留下的痕迹,难道这不是真的吗?王羲之虽然不能因为学问而被重用,但他曾经游历东方,穿越沧海,以山水之间来寻找乐趣,这难道不是他的真实经历吗?他的书法直到晚年才变得精湛,这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得到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
(甲)《送东阳马生序》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无从:
②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染:
③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
面墙之士:
④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忠信:
11.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及其作用。
(3分)
12.在为学、成才等方面,你从两文获得了怎样的教益?(3分)
10.(1)没有办法(2)被沾染(3)孤陋寡闻的人(4)讲忠信的人
评分标准:每个0.5分,共2分。
11.甲文:对比,以自己求学时老师的严厉和自己的礼恭进行对比,突出自己求学态度的诚恳以及求学的艰难,勉励马生珍惜现有学习条件,勤奋学习,德业双修,有所成就。
乙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阐述了“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的道理。
评分标准:答出两文的不同得2分,答出作用得1分,共3分。
12.勤勉好学才能学有所成。
做学问要与他人研讨交流。
评分标准:答出“勤勉好学”“学有所成”“研讨交流”或意思相近即可得分,共3分。
05《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2022·吉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
诸弟总须力图专业。
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
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
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
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节选自曾国藩《曾国潘家书》)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序”是一种文体,分为书序和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书序。
B.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C.古代一般称“有才德的人”为“君子”,“犹幸预君子之列”中的“君子”则指有官位的人。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19篇(分师生版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19篇·学生版1.(2018•黄冈)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①,自平乡尉免归乡里。
布衣环堵②之中,萧然自得。
时人莫之知也。
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
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
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③,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
及命表又出意外。
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已官让之。
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
翌日,拜监察御史。
(节选自《大唐新语•张嘉贞》)【注】①下人:下于人,在别人之下。
②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
③积时凝滞者: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同舍生皆被.绮绣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③还次.蒲州驿④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烨然.若神人②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B.①足肤皲裂而.不知②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C.①时人莫之.知也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D.①则天甚异.之②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3)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
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4)翻译下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
(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
2022年部编版语文比较阅读06 送东阳马生序(附详解)
比较阅读06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从致.书以观致:得到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借,借给C.穷.冬烈风穷:穷困D.腰.白玉之环腰:在腰间佩戴2.下面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不敢稍逾约B.四支僵劲不能动C.略无慕艳意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3.综合分析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写作者“嗜学”而“家贫”,所以求借于藏书之家抄书,体现出作者少时求学的艰难。
B.文中“未尝稍降辞色”表现了老师的言辞、脸色很严肃,这里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反衬作者求师的恳切。
C.第二段作者将富家子弟的“烨然若神人”与自己“缊袍敝衣”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突出作者甘于敝衣粗粝,是因为“中有足乐者”。
D.这篇文章中,作者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意在强调求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包括: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坚持不懈。
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比较阅读及部分参考答案
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比较阅读及部分参考答案(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武王至鲸水①,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
胶鬲曰:“西伯② 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
”胶鬲日:“曷③至9 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
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
军师皆谏曰:“卒病④,请休之。
”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
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
”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⑤矣。
至殷,因战,大克之。
此武王之义也。
(选自《吕氏春秋)(注释)①鳍(wei)水:古水名。
②西伯:原指周文王,这里指武王。
③盍:何。
④病:疲乏。
⑤陈:同“阵”,列阵。
119.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A.使人之所恶奠基于死者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出师表》)B.故不为苟得也或异二者之为(范仲《岳阳棱记》)C.子以是报矣以是入多以书假余(宋源《送东阳马生序》)D.武王疾行不辍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12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121.概括(甲)文的主要观点。
122.(乙)文结尾说“此武王之义也”。
对于武王的“义”你是否认同?谈谈看法。
参考答案1.(1)得到(2)全,都(3)交游,交往2. A (A.动词,做,从事\介词,对;B.助词,的\助词,的;C.代词,指老师\代词,指老师;D.介词,来\介词,来;)3.(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够看到各种名样的书。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精练6篇(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精练6篇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3题。
(12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
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②,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③,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故虽然有勤劳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④为若干卷。
(节选自《精骑集》序)【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
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
③惩艾:惩戒。
④曩:从前。
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⑥搴:读qiān。
⑦善:认为……是对的。
⑧勒:编辑。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1)走.送之:________________ (2)援疑质.理:________________(3)然.负此自放:________________ (4)故虽有勤苦之劳.:________________2.请将选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对比阅读精选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对比阅读精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②,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选自葛洪《西京杂记》)【丙】冬夜读书示子聿③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①不逮:照不到。
②文不识:人名。
③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门人弟子填.其室(2)援疑质.理(3)色愈恭,礼愈至.(4)资.给以书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A.游人去而.禽鸟乐也B.人不知而.不愠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4.下列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读懂题目对鉴赏古诗歌尤为重要,本诗题目交代了写诗时间、写诗情境和写诗目的。
B.首句“无遗力”的意思是不遗余力,表现出古人勤奋努力、不知疲倦的学习品质。
C.本诗与《示儿》都是陆游写给儿子的,两首诗歌旨在叮嘱儿子要重视学习,刻苦学习。
D.本诗的语言平实质朴,在浅显的语言中彰显深刻的道理和独到的见解,耐人深思。
5.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说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1.(1)充满(2)询问(3)周到(4)借2.B 3.(1)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一)【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节选自宋廉《送东阳马生序》)(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不敢稍逾.约()②俟.其欣悦()(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念自七岁时先妣①殁,遂来依姊氏。
屋后小园数丈余,嘉树荫之。
树阴有屋二椽,姊携拯居焉。
拯十岁后,就塾师学,朝出而暮归。
比夜,则姊恒执女红②,篝一灯,使拯读其旁。
夏苦热,辍夜课,天黎明,辄呼拯起,持小几就园树下读。
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
日出,乃遣入塾。
故拯幼时每朝入塾,所读书乃熟于他童。
或夜读倦,稍逐于嬉游,姊必涕泣曰:“汝今弗勉学,母氏地下戚矣!”呜呼!拯不才年三十矣,念姊氏教不可忘。
(节选自王拯《媭③砧课诵图序》,有删改)[注]①先妣:已去世的母亲。
②女红:女子纺织、缝纫之事。
③媭:古代楚国人对姐姐的称呼。
2023中考《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汇编
《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阅读汇编一、引言2023年中考作文题目《送东阳马生序》,围绕经典名篇《送东阳马生序》展开比较阅读,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提示,选择一个角度或者一个话题,联系文中所描绘的东阳马生的人物形象和文中所描绘的景色特点,写一篇文章,旨在体现考生对于《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描写技巧和表达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在这样的作文题目下,考生可以从多维度进行比较阅读,发散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现。
二、关于《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所作,他通过绝妙的描写手法将东阳马生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全文以赋诗、赠说、讽谏、怀古等多种写法写尽了东阳马生的人格风度与史诗般的人生悲壮,堪称杰作。
通过对东阳马生的描绘,读者能够感受到王之涣对于这位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
全诗对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淋漓尽致,生动而真实。
三、比较阅读一:东阳马生人物形象东阳马生被塑造成一位伟大又不凡的人物。
在诗中,他“怀铅固出羽,背弃至亲。
”这些诗句表现了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之情。
这一点尤为值得我们的深思。
与此东阳马生的一生,经历了诸多坎坷,并最终以悲壮的结局画龙点睛。
整个形象,饱含沧桑之感。
与此相比,我们现代社会上的许多人似乎缺少了这种果敢,在面临挫折时过于软弱,对于理想信仰持极不负责任态度。
或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从东阳马生身上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品质。
四、比较阅读二:东阳马生的山水人文之美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王之涣通过对东阳马生游历的描绘,将壮美的山水风景与东阳马生的豪情壮志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诗中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之句,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通过描写水墨山川的方式,增强了东阳马生气魄宏伟的意境。
与此我们对于自然风光的欣赏似乎也越发淡漠。
有时我们在户外,未必能够认真领会眼前美景。
在现代社会,景观式旅游胜地充斥着商业氛围,人们已经很难获得一种真正的“灵魂之旅”。
五、比较阅读三:古今中外与东阳马生的对比在全球范围内,东阳马生所象征的坚定信仰、壮丽风景的描摹和不断立志的勇气也可以在其他作品中找到。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送东阳马生序》课内外对比阅读三篇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送东阳马生序》课内外对比阅读三篇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选段,回答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王冕①者,诸暨②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踏田者,父怒,挞③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④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
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节选自宋濂《宋学士文集》)[注]①王冕:元末著名画家、诗人。
②诸暨:今浙江境内。
③挞:用鞭棍等打人。
④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油灯。
⑤韩性:元末大学者。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从致书以观听妇前致词(《石壕吏》)B.录毕,走送之双兔傍地走 (《木兰诗》)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执策而临之(《马说》)D.父怒,挞之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3.甲、乙两选段最能体现宋濂、王冕好学的一个字分别是_____、____。
4.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大家,善于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请从下面句子中,任选一句,简要分析这一手法的作用。
(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2)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
冕小儿,恬若不见。
【参考答案】1.B【解析】A项中的“致”,前者是“得到”的意思,后者是“表达”的意思。
曾国藩家书与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
曾国藩家书与送东阳马生序对比阅读示例文章篇一:《读〈曾国藩家书〉与〈送东阳马生序〉有感》我呀,最近读了两篇特别有意思的文章,一篇是《曾国藩家书》里的部分内容,还有一篇就是《送东阳马生序》。
这两篇文章就像两个不同的小伙伴,各有各的特点,都给我带来了好多好多的想法。
先来说说《送东阳马生序》吧。
我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啊,就像看到了一个特别努力的大哥哥。
这个大哥哥叫宋濂,他可不容易呢。
他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想读书都没书读。
哎呀,这就像一个人想吃饭,可是连碗都没有,多难受呀。
他只能去借书,而且借书的时候还得按时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你看,这么冷的天,手指都快冻僵了,还不敢放松,这得有多爱读书啊。
我就想啊,要是我在这么冷的天,估计就想躲在被窝里睡大觉了,哪还有心思读书呢。
他去求学的时候,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走在深山巨谷中,那脚都要冻裂了,可他还是坚持去拜见老师。
和他一比,我现在条件多好呀,要啥有啥,书多的是,教室又暖和,还有老师耐心地教我们,我有时候还不想读书呢,真是不应该。
宋濂大哥哥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这么努力,我要是不努力,岂不是太对不起这么好的条件了?再看看《曾国藩家书》。
这里面讲的曾国藩就像一个智慧的长者,在和家里人亲切地聊天。
他在家书里说的那些话呀,好多都是在教家里人怎么做人,怎么做事。
比如说他特别强调品德的重要性。
我觉得这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品德就是那个地基,如果地基不牢,房子肯定盖不高,就算盖起来了也会倒的。
他告诉家人要勤劳,不能懒惰。
我就想到我自己,有时候就想偷懒,作业不想写,地也不想扫。
曾国藩就好像在对我说:“小朋友,可不能这样呀,勤劳才能有收获呢。
”他还讲了很多关于读书的方法,不是死读书,而是要思考,要把书里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这就好比我们吃饭,不是把饭吃下去就完了,得消化了才能长身体呀。
这两篇文章有好多相似的地方呢。
宋濂那么努力读书,曾国藩也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他们都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1、(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与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执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蕴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分)⑴媵人持汤沃灌()⑵同舍生皆被绮绣()⑶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
22、找出表现作者幼时守信用的句子。
(2分)答:。
23、作者将自己求学时的“勤且艰”告诉马生,用意是什么?(2分)答:。
2、(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5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12.解释下列短语。
①援疑质理:②临池学书:③晚乃善:13.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②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14.宋濂求学与王羲之学书的“吃苦”精神各表现在哪里?(摘文中原句回答)你怎么看这种学习精神?15.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3、(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9——13题。
(12分)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你知道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吗?请解释。
(4分)⑴俟.其欣悦()⑵媵人持汤.沃灌()⑶同舍生皆被.绮绣()⑷腰.白玉之环()10.你理解下列文言语句的意思吗?请翻译。
(2分)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我的译文:11.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2分)我的概括:12.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2分)我的感悟:13.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2分)我的看法:4、盐城(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
(13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②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③,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④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注]①怠:懈怠。
②箧:书箱。
③舍:学舍,书馆。
④媵人:服侍的人。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
②笈:书箱。
③或:有时。
④庵:茅草小屋。
⑤荆:这里指荆的枝条。
⑥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
⑦悦:敬佩。
⑧易:交换。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10.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
(2分)(1)手指不可屈伸(2)夫人好学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媵人持汤沃灌汤:(2)以衾拥覆衾:(3)负笈从师负:(4)编茅为庵为:12.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4分)(1)录毕,走送之。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13.〔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3分)5、青海(课改区)(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0~14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②。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注] ①游:交往,求教。
②辞色:言辞和神色。
[乙]王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其信然耶?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①,出沧海②,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③肆恣④,而又尝自休于此耶?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⑤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耶?[注] ①东方:东方(的名胜)。
②沧海:这里指东海。
③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④肆恣:也作“恣肆”,意思是放纵、任情。
⑤精力:竭尽全力。
10.下列句子加点词与括号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狐假.虎威)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硕.果累累)C.此为其故迹,其信.然耶?——(信.以为真)D.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强.弩之末)11.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2.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则学固岂可以少哉13.两段文字都写出了宋濂、王羲之走向成功的过程,请概括出他们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14.根据下列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①请写出两个能表现艰难求学或勤学苦练精神的成语典故。
②作为一名当代的中学生,你是如何评价古人这种勤学苦练精神的?6眉山(实验区)(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2题。
(10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程颢与弟颐①讲孔孟绝学②于熙、丰之际③,河洛之士,翕然④而师之。
时⑤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⑥南矣。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⑦同学者。
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与游酢⑧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选自《杨时列传•程门立雪》)注:①程颢和他的弟弟程颐,二人并称“二程”,北宋时洛阳人,著名理学家。
②绝学:失传了的学说。
③熙、丰之际: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
④翕然:一致。
⑤时:即杨时,人名。
⑥道:思想、学说。
⑦赴告:报丧,把死讯通知有关系的人。
⑧游酢:人名,北宋时文人。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2分)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B.主人日再.食(再:两顿)C.吾道南.矣(南:南方)D.时与游酢侍立不去.(去:离开)9.下列各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A.尝趋百里外 / 从乡之先达 / 执经叩问B.不知口体 / 之奉不若/ 人也C.同舍生 / 皆被绮绣D.而以书 / 赴告同学者10.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2分)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11.甲文作者在文段结尾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读了文段后,你认为作者求学....的艰辛...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12.甲文中的宋濂和乙文中的杨时在求学的过程中,对待老师的态度是相同的,这个相同点..他们这种师生关...是什么?作为现代中学生,请你结合时代和自身体验来评价系。
(2分)7、(四)阅读下边两个语段,完成22——27题。
(21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贤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