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习小提琴演奏的两大难点 精品
初学小提琴常见的几个问题.doc
初学小提琴常见的几个问题一、放松论文联盟1、下颌的放松初学小提琴者在刚拿起琴和弓时,是比较容易紧张的。
演奏时最易紧张的部位是左、右手大拇指和下颌。
下颌的紧张,更容易造成全身的紧张。
可是,有些教师要求学生把琴夹在下巴下面,用手不能把琴从下巴下面拉出来才行。
这样的要求,会让学生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下颌,太过用力的夹琴,会导致学生全身跟着紧张起来。
我们应该告诉初学小提琴者把琴放在左手和左锁骨之上,而不是用下颌紧紧的夹住琴。
2、右手拇指的放松右手手指握弓的放松姿势应该是自然弯曲的状态。
右手大拇指在紧张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僵直。
所以要及时检查右手握弓姿势。
一旦握弓紧张,运弓就会出现奇形怪状。
手指的力量传送不到弓子上,所以也就不会奏出扎实、流畅的声音。
3、左手拇指的放松左手姆指的持琴姿势也应该是放松的,要克服左手拇指与食指根用力捏住琴劲的毛病。
左手大拇指放松,按音的手指也会随之放松,才会更具有灵活性。
左手大拇指的放松还利于左手肘舵式动作的完成以及换把时的自然顺畅。
二、运弓1、对于全弓的界定由于每个人的手臂长度与自己使用的弓的长度比例不是绝对正确的。
所以对全弓的界定,因人而异。
有些人使用的弓子过长,如果硬要他们拉到了弓尖,结果弓子要么不会直,要么手握不住弓子,这样会养成运弓的的坏习惯。
正如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张世祥教授所说的:“当你几乎右臂伸直了的时候,这就是你的全弓。
是否拉到弓尖是不重要的。
但是一定要拉到弓根。
”以手臂的长度来确定弓尖的部位,笔者认为是合理的。
2、运弓不直的问题初学小提琴者在运弓时,总是拉不直。
运弓时不是弓尖老向指板方向滑就是往琴马靠,不能很好地使弓子在每条弦上呈十字形运动,拉出的琴声不悦耳。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手臂没有完全放松,右手臂的每一关节都要打开才行。
有一个部位僵直,就无法将弓子拉直。
运弓时,持弓的右手与琴弦之间的距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臂肘腕指组合要放松的随之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琴弓始终保持与琴弦垂直,而不乱滑、乱走。
小提琴演奏教学基础技术中的常见问题
小提琴演奏教学基础技术中的常见问题【摘要】在小提琴演奏教学中,学习者常常面临一些基础技术方面的问题。
左手指位准确性不足导致音准不准确,右手弓法不规范影响演奏效果,音色控制困难使表现力受限,节奏感不稳定影响整体表现,弓与琴身摩擦产生噪音影响演奏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需要加强基础技术练习,提高左手指位和右手弓法的准确性,掌握音色控制的技巧,培养稳定的节奏感,避免弓与琴身摩擦。
学生应定期找专业老师指导,及时纠正问题,指导学生正确练习方法。
持之以恒,耐心练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只有不断地积累和练习,才能在小提琴演奏中取得更好的表现。
【关键词】小提琴演奏、教学、基础技术、左手指位、右手弓法、音色控制、节奏感、弓与琴身摩擦、问题、加强练习、专业老师指导、耐心、持之以恒。
1. 引言1.1 小提琴演奏教学基础技术中的常见问题小提琴演奏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掌握基础技术才能达到高水平。
在小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一些基础技术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改进,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小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左手指位准确性不足、右手弓法不规范、音色控制困难、节奏感不稳定、以及弓与琴身摩擦产生噪音等。
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和老师更好地认识到基础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加强练习和寻找专业老师指导来解决这些问题。
只有持之以恒,耐心练习,才能在小提琴演奏中获得更好的表现和进步。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解决小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的基础技术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
2. 正文2.1 左手指位准确性不足左手指位准确性不足是小提琴演奏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左手在演奏过程中需要精确地按压琴弦,以确保发出正确的音高。
如果左手指位不准确,就会导致音准不准确,影响整个演奏效果。
这可能是由于手指力量不够、手指位置不正确或手指移动不灵活等原因造成的。
要解决左手指位准确性不足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基本的左手训练,包括按压力度的控制、手指位置的准确性和手指的灵活度。
小提琴学习中常见问题[1]
小提琴学习中常见问题小提琴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困忧着琴童和家长,现将学习中常见的比较普遍的一些问题例举如下:一、有关姿势中常见的容易被忽视几个问题1、右手握弓大拇指的姿势:右手握弓在弓杆上面的四个手指是看得到的,平时发现问题能及时得到纠正,而大拇指在弓杆下面,平时不注意,所以出现不正确的姿势不易发现,存在大拇指姿势不正确的孩子为数不少。
大拇指的正确姿势应是用指尖内侧(见图一拇指黑点)抵在弓根尾库尾端与弓杆黑色包皮之间,在正常情况下应是自然地微微弯曲(见图二),而有些小孩大拇指弯得大多,死劲抵住弓杆,而有些小孩大拇指又伸得太直,还有些小孩大指往弓杆伸得太深,有的甚至于接触到了弓杆对面的2、3指,这些毛病都不利于右手运弓,大家都有知道,右手握弓的五个手指的姿势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右手上、下运弓始终在作调整,太弯、太直都减少了大拇指的调整范围和右手握弓的放松。
所以平时要经常检查大拇指的姿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图一图二2、左手小指常见毛病:左手小指的功能比起其它三个手指要弱得多,所以平时应加强小指的训练外,还应注意小指的正确姿势,正确的小指姿势是应与其它三个手指一样自然弯曲地用指尖按在弦上,不用时也要始终保持自然弯曲的停留在指板上方。
而有些小孩小指不用时会远离指板,有些小孩还会把小指倦曲起来,有的甚至于会移到指板下方去,这些不正确的小指姿势会严重影响小指功能的发挥,一定要按正确姿势强制改正。
3、容易被忽视的左手的舵式动作:左手手肘的舵式动作在小提琴演奏中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左手在四条弦上的舵式动作:就是左手在各条弦上演奏时,左手手肘也要与之作相应的左右摆动。
大家知道,左手手指正确的按弦应是四个手指都是自然弯曲地按在弦上,平时手指按A弦时,左手肘应在指板的正下方,当按E、D、G弦时如左手肘不作相应的调整,左手手指是很难按正确的姿势按弦的,这时就需要把手肘往内移动,按E弦向内少移动些,按D弦再向内移动些,按G弦向内再多移动些。
学习小提琴中会遇到的八个问题
学习小提琴中会遇到的八个问题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重在坚持,下面为大家介绍学习小提琴中会遇到的八个问题,欢送大家阅读!乐感天生就好的天才是极个别的,对大局部学琴孩子来说,学琴是个慢功夫,需要最初把根本功一点点打牢,所以老师和家长都不要单纯追求进度快,根底打牢以后进步自然会快。
要重视孩子的根本功练习。
不能光临练习好听的乐曲,而忽略了根本的技术技巧练习。
只有练好根本功,打好根底,才能拉出美妙动听的旋律。
根本功包含三个指标:音准、节奏、音色,最主要是音准。
学生家长都听不出音准,建议买个小电子琴,在家跟着唱音,唱对耳朵的分辨力很重要。
小孩子也不要在琴上贴胶布来确定音的位置,要在老师带着下耐心培养听力。
陪孩子上课时,家长可以做好重点、难点的记录。
回家后在孩子练琴过程中,提醒孩子注意正确的姿势,如发现问题,不要急于指导,让孩子停下来,自己想一想问题在哪里。
要让孩子学会主动的动脑想问题,千万不要让孩子产生依赖性。
不要包办、代替,现在孩子练琴,家长忙于给孩子拿谱子、凳子,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生活能力,从长远看没有什么好处。
不要强迫他,每个孩子不一样。
他很可能在这十分钟之内的效率最高,就抓住这十分钟解决问题,然后就可以去玩,每天分成几段练习就可以了。
千万不要使用疲劳战术,注意每一次孩子练琴的质量。
出台考级制度,主要是因为学琴热潮兴起后,学琴的多,专业老师无法教,但地方业余老师教琴随心所欲,拉歌为主。
所以专业老师们商量,可以帮助把关,来考一下。
最起码可以让业余老师不乱用教材,就按照专业的纲要列出学习的曲目,每级由专业老师进展把关。
但是现在考级变形了,大家不要为了考级而考级。
要正确对待考级,它能促进孩子练琴,提高演奏水平,但不要急于求成,求快求高、拔苗助长,对于孩子是有害无益的。
当然也不能放任自流,应该给孩子规定一个目标,使孩子练琴能持之以恒的练习,循序渐进,假以时日,必有收获。
走上专业道路的,永远只是少数,通过学琴让孩子进入了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的美好,对他以后素养的提高有帮助,学琴好的孩子可能在其它工作方面都干得不错。
小提琴初学者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提琴初学者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我国,小提琴的演奏艺术也深受人们喜爱。
而做为爱好者的我认为在小提琴演奏技术的发展中,初学小提琴的一些技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许多学琴者在初学小提琴时都会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会成为提高演奏水平的“拦路虎”,以致力不从心,丧失学琴的兴趣。
一、空弦练习时的问题与解决在我初学小提琴时在掌握夹琴、持弓等基本要领进入空弦练习时就很不了解老师,认为整天就让拉那四根空弦十分的枯燥并且作用大,后来老师说我没有认识到空弦练习的具体作用。
因为空弦练习有着很多的好处,无论是对小提琴初学者的右手动作掌握还是对于解决一些技术问题、提高演奏水平、更多地掌握难度的技巧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可以说是练习小提琴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下面说下我们在练习空弦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刮弦问题当我们在拉第一根空弦时会发现弓杆与琴弦保持不了垂直有时会往前斜有时会往后斜、或者在拉二弦时会碰触一弦或三弦、拉三弦时碰到二弦或四弦等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对着镜子练习拉空弦,并且首先要分析运弓,先找到一个静止点,即弓子与琴码平行,将弓子的中段放在琴码与指板的中间。
在这个弓弦接触点上,静止不动,手与小臂保持直线,大小臂与弓杆在一个平面上。
整个右臂,特别是肘要自然放松。
运弓时,大小臂、腕会自然有所变化,但万变不离这个静止时的基本姿势换弦时,手腕带动,右臂要与弓子同时升降,肘部不要高于或低于弓杆。
2、音色问题初学者在拉空弦时会发现有的声音不清晰像是夹杂着摩擦什么的声音或是很用力的在用弓去压琴弦,还有的在拉中间部位时容易抖动、挑动或是打飘弓杆像是漂浮在琴弦上。
那么我们该如何让琴声能够达到既清晰又饱满而且均匀呢?这首先要从分弓练起,因为分弓是小提琴演奏的基础,数以千种的变化弓法无不是依据分弓弓法演变而来的所以强调学习各类分弓的弓法就像建房打好的地基一样重要,林耀基教授在讲到“匀、准、美”时讲到了他的分弓练习法,练好每个弓段琴声就不会浮在上面或是压着琴弦了,下面讲述一下具体方法。
浅析儿童小提琴练习中的常见问题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70浅析儿童小提琴练习中的常见问题豆黎(兰州歌舞剧院,甘肃 兰州 730000)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小提琴,以培养其综合素质或是作为专业培养。
小提琴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这样不仅给孩子培养了一门爱好,同时可以通过小提琴的学习使孩子的自身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本文就儿童小提琴练习中的常见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提琴;常见问题一、引言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许多西方乐器传入国内,并迅速发展起来。
小提琴以其音色唯美华丽、表现力强、方便携带等一系列特点成就了“器乐王后”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小提琴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一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小提琴,以培养其综合素质或是作为专业培养。
借此春风,全国各地儿童小提琴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小提琴学习人数日益增多,儿童小提琴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小提琴教师结构不断优化,儿童小提琴演奏水平普遍提高。
二、我国小提琴教学现状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跟进,艺术类课程越发得到学习的重视,然而,纵观小提琴的教学不难发现,作为一个新兴艺术门类,其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另外,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小提琴教学多仍拘泥于课本,而未能真正把小提琴练习作为课堂重点,因此,即使是之前因为音乐鉴赏曾对小提琴感兴趣的同学也因理论知识的一味灌输而失去了学习兴趣。
三、儿童在小提琴练习中的常见问题(一)在持琴、握弓方面的常见问题小提琴练习时,要求左手握住琴头时,左手手背和手腕保持一条直线,感觉手心里握着一个乒乓球。
在摁弦时保持手指直立状态,不能趴下去摁琴弦。
在我所带的这几个孩子中,常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1.持琴时,会将琴头压的非常的低,如果琴头过于低,长时间颈椎受不了,而且不够美观,演奏的时候总让人感觉是蜷缩在那里在演奏。
2.在夹琴时,用下巴去控制琴,导致琴的不稳。
学小提琴最难的是什么?
学⼩提琴最难的是什么?⼩提琴公开课最难的是:初期完全“不合理”的投⼊和收获⽐。
这不是鸡汤!这是⾮常客观的问题。
说得具体⼀点:尽管所有乐器初学进度都不快,但是⼩提琴(⼆胡⼀类同)的这个⽐例是很夸张的。
⽐起钢琴和吉他⼀上⼿基本能有较为稳定的⾳⾊(就是发出该有的声⾳)来说,⼩提琴光是发出正常的、⾜以辨认的⾳⾊,就已经⽤尽全⼒了......吉他可以“⾃学三⽉通”(不是⿊),⼩提琴三个⽉......⾄于另⼀个⼤难点:⾃我突破瓶颈、找到艺术灵魂达到⼈琴合⼀,这对所有乐器甚⾄其他所有领域来说,也是都存在的。
就像你看了100篇腹肌马甲线⼈鱼线教程帖,激情满满准备开练,然后掀开⾐服看到⾃⼰的⼩肚⼦。
如果是练钢琴,就算啥也不会,任谁坐在钢琴前叮叮咚咚⼀番,⾃⼰也觉得开⼼。
⼩提琴就残酷多了。
你可能是因为被卡农、天空之城之类深深吸,然⽽当你⾯对⼀把琴⼀⽀⼸,你甚⾄连像样的协调的姿势都摆不出来。
然后你固执的拉下第⼀⼸.......你在逗我!确定卡农是⽤这玩意拉出来的?⼩提琴⼀开始的⼀两年是最⾟苦的,不是指练习的⾟苦,⽽是“⼼累”,这⼀段时间是⾮常难熬的。
我见过的⼤部分学员(包括我⾃⼰),对⼩提琴的决⼼和新鲜度保持时间不会超过3个⽉(甚⾄这个时长已经算⾮常不错了)。
⾯对长时间的吱吱嘎嘎,很少有⼈能接受。
或者⼼态好的,觉得有进步就是好的,然后就会被⾝边的⼈嘲讽,你这锯⽊头这么久还这么难听呢。
我常开玩笑说,你⼩提琴要是学好了,赶紧买点礼物给你舍友、邻居送点吧,这些年苦了他们了......⽬测绝⼤多数提问过⼩提琴相关问题的初学观望者,都迈不过这道坎。
简单来说,⼤多数学⼩提琴学得久学得好的之所以能迈过这,基本上属于从⼩学起,这⼀关是由家长和⽼师⼿把⼿拉?拖?逼?过来的。
所以我反复的告诉他们,如果你准备/想学学⼩提琴,⼀定要先做好⼼理准备。
学⼩提琴像种⼀盆花,⼀开始你只能⾯对脏脏的泥⼟,为了你想象中的那朵⼩花,你要每天坚持浇⽔,你要等她。
初学小提琴的四大瓶颈问题
初学小提琴的四大瓶颈问题丁芷诺掌握一种乐器,比如学习小提琴演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是知识的积累过程,也是人体器官(主要是双手)动作适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几个瓶颈问题,即几个重要的关口是必须经过的。
每个学习者有着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条件,也有着个性差异,有的人对某些关口很容易就过去了,也有的遇到了瓶颈怎么也过不去。
作为教师,应该针对具体的学生想各种办法帮助她尽快过关。
第一道关口:对乐器的支撑这其中包括持琴、持弓、左手手型和弓弦关系。
常见的问题有:琴头低。
弓子不能与琴弦形成直角关系,弓子歪来歪去,左手3、4指站不起来等等。
1、琴头低演奏小提琴要求正确的两个支点的持琴,初学时左臂是有点累,但如果坚持每天五分钟的正确姿势锻炼(有时可以将琴顶在墙上)经过一个阶段养成了习惯,会发现找到了平衡感觉的持琴姿势,反而不累。
琴头越低举不起其实会更累,有的小孩看谱,琴头总是越拉越低,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琴头的位置大约在五线谱的第几行,经常用这个标准来提醒和检查自己。
2、发音不好,声音弱把弓子放好在弦上要求勾住弦做一个重音,这个声音要有共鸣,要能听到琴弦的振动。
从分工开始。
即使拉连弓的乐句,也可以拉一小句后停一下,特别是换弦时,要换到新的弦后在运弓,经常做“拉拉停停”的练习,会帮助改进声音。
第二道关口:左手熟悉指板这其中包括手指排列,以及对于第一把位至第五把位内各个把位指法的掌握。
这个阶段是“搞脑筋”的阶段,要发展头脑的理解力、推算力、分析和记忆的能力等。
常见的问题有:分不清全音和半音、搞不清调号、该升不升该降不降、把位指法不熟、学会了一种又忘了前一种等。
1、学习乐理知识、学习各个把位的音阶、学习固定第二把位及第三把位的常用调音阶和琶音,直到熟练掌握。
2、手指排列搞不清,把常用的几种手指排列分成不同类型。
如A、B、C、D等。
有意识地说出当前练习的乐句是那种排列类型,强化对手指排列和几个常用音阶的记忆。
第三道关口:找动作平衡这其中包括右手在弓根弓尖的平衡,掌握常用的基本功法,对四个琴弦换弦平面的平衡,左手四个手指按指的平衡,左手换把动作的平衡等等。
小提琴演奏技术的难关-双音
小提琴演奏技术的难关-双音小提琴演奏技术的难关-双音翻开所有的小提琴协奏曲、奏鸣曲、技巧性乐曲,乃至那些旋律优美的音乐小品,我们发现几乎每一首作品中都有双音乐段,这是因为双音不但能充分发挥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四根弦所赋予它的演奏功能,更主要的是双音可以更深刻、更广泛、更全面地反映作品的内涵。
小提琴演奏技术的难关-双音在小提琴的古典作品中,对于那些规整的通常应用的三度、六度、八度双音以及主、属功能和弦,演奏者都还不觉十分困难。
可是,像巴赫的赋格、帕格尼尼的随想曲及其技巧性乐曲,人们就会感到不易驾驭了。
到了近代和现代的一些作品中,大量不协和和弦的应用,使演奏者无论从习惯上、听觉上以及演奏上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那些复杂的双音乐段反映了作曲家对音乐表现更为复杂的心态和更为深刻的要求,从而也就要求演奏者具有更成熟的技巧才能胜任。
双音的掌握必须从小训练。
从心理上讲,小孩子学习双音没有恐惧感和畏难情绪;从机能上讲,年龄越小灵活性越好,越容易控制和掌握。
总之,只要方法得当,双音演奏技术绝非不可突破。
但一般来说,十几岁以前若不能过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的变化,学起来就更加困难了。
双音的音准不能仅仅按照钢琴十二平均率的.音程关系去辨别,应该在各种调性的导音关系上注意其倾向性以及各种音程之间的适度协调,这样才能取得听觉上的最佳效果。
学习双音同样也必须从音阶开始,只是双音音阶要比单音音阶难度大。
操之过急和方法不当以及盲目地练习,都会给手型、换把、音准等带来弊病。
因此,在学习双音之前,首先必须有较为严格的、良好的、熟练的单音音阶基础,然后从便于演奏的三度、六度、八度开始练习,并结合各种节奏和弓法的运用,循序渐进,逐渐扩展到练习曲和乐曲中去。
在突破双音难关之后,演奏乐曲时便会感到轻松自如,如鱼得水一般,面对那些高难度的作品就不再会畏难不前了。
双音的训练实在重要,作为专业演奏人员来说,双音不过关将会使绝大部分作品无法涉及,而在三级、四级的考级曲目中也已经增加了双音演奏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及早重视双音练习。
小提琴演奏教学基础技术中的常见问题
小提琴演奏教学基础技术中的常见问题
一、左手握持问题
1. 琴弓握持不正确:学生在握持琴弓时,常常不稳定,用力不均匀,导致发音不准确。
解决方法是,学生应该将琴弓握持稳定,用手腕的力量来控制琴弓弧度的大小。
2. 指法姿势不正确:学生可能会用手掌或者手指的关节来按弦,导致按弦不准确,
音色不清晰。
解决方法是,学生应该用手指的腹部按弦,手指关节应该保持放松状态。
二、右手弓法问题
1. 弓压控制不准确:学生在演奏时,常常会有弓压不够或者过大的问题,导致音的
响度不均匀。
解决方法是,学生应该通过不断练习来掌握正确的弓压控制技巧。
2. 弓速度掌控不准:学生在演奏快速的音符时,可能会弓速过快或者过慢,导致音
符不连贯。
解决方法是,学生应该通过练习来提高弓速度的掌控能力,并注意弓速度的均
匀性。
3. 弓道控制不准:学生在演奏时,常常会出现弓道不准确的问题,导致音色不清晰。
解决方法是,学生应该通过练习来提高弓道控制的准确性,并注意弓道的稳定性。
试论小提琴演奏中面临的障碍及克服策略
2018-10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试论小提琴演奏中面临的障碍及克服策略万颖芳(江西省歌舞剧院,江西南昌330000)摘要:小提琴是非常具有音乐性的乐器,小提琴演奏中面临许多的障碍,如过度追求完美等精神障碍、身体障碍、场所障碍等。
基于此,笔者提出情绪疏导、克服技术障碍,适度运用演奏技术、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先入场做准备,克服场所障碍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提琴;演奏;障碍;克服策略中图分类号:J6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30-0085-01一、小提琴演奏中面临的障碍(一)精神障碍精神障碍主要有过度追求完美、过度看中技术因素、怯场,紧张等。
过度追求完美导致障碍。
追求完美是小提琴演奏者提高自己的动力。
但是过度追求完美,产生了“强迫症”,就有可能使得这一个动力变成一个障碍。
例如,有很多演奏者为了追求完美不断反复训练,浪费了时间,没有得到足够休息,导致了演奏的效果不佳。
过度看中技术因素。
大多数演奏者都认为演奏技术是演奏效果的决定性因素,过度看重技术因素,有的甚至“过了头”,往往忽视了其他诸如感情的表达等其他因素。
怯场,紧张。
选曲是否恰当,准备是否充分、个人心理素质是否良好对一个人演奏是否怯场、紧张都有影响。
此外,还有演出对演奏者的重要性、观众、场地气氛等,对演奏者的心理也会产生影响。
(二)身体障碍“身体健康良好是再现音乐成功的重要因素,身体健康才能保证身体处于一个良好状态。
”①在演出之前,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些紧张或兴奋,因为紧张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紧张的表现方式,有些人会心跳加速、有的人身体某部分会不断颤动,有的人会脸红等等。
要克服因为紧张或兴奋而产生的身体障碍,首先在平时就要加强身体锻炼,强化自己的身体机能,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三)场所障碍场所障碍即舞台或音乐厅等表演场所而造成的演奏障碍。
如舞台高低问题,有的演奏者由于舞台过高会产生不安全感,总是去担心自己的安全,导致自己不能专心的投入演奏。
小提琴演奏乐曲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小提琴演奏乐曲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若想精确完整地演奏好乐曲,必须要确保音准和节奏的准确、严格按照弓指法和表情的要求去演奏。
如何才能做到呢?
这就需要我们在练习乐曲的时候有正确的练习方法。
拿到一首新曲谱时,首先要看清曲子的调号,对这个调音阶的半音及手指位置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看好是什么节奏,这时才开始练习。
为了确保准确,刚开始练习的时候速度一定不要快,较慢的速度才能有效地听辩音准保证节奏及动作到位(切记:没有正确掌握音准、节奏、弓指法之前一定不能快)。
最初的时候为了音准和节奏可以不考虑弓法,用分弓,指法也可以先用自己熟悉并能保证音准的指法,逐渐熟悉了乐曲时再按照乐曲要求的弓指法、加入表情演奏,这时可以根据自己熟练的程度逐渐地加快速度直至达到乐曲应有的速度。
在解决乐曲技术上的问题和提高熟练程度的练习过程中,每次最少要练三遍以上才会有感觉的提高,当然也不主张一首乐曲一次性地反复练习的次数太多,那样的话就没有了兴奋度,会产生另类的疲劳,也不利于练习。
最后,要想把一首乐曲演奏的精确、细腻、完美、动听,达到动人之情、感人至深的效果,必须经过很多次反复的练习而逐步完善。
首先要能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得了别人。
正如常言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零基础系统学小提琴视频教程火爆热销中!。
小学二年级乐器考试中的练习难点解析
小学二年级乐器考试中的练习难点解析小学二年级的乐器考试对孩子们来说,常常像是一场小小的冒险。
对于这个年纪的学生来说,乐器练习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是他们的主要挑战。
二年级的学生往往还在发展精细运动技能,因此在演奏乐器时,手指的独立性和协调性显得尤为重要。
手指的力量和灵活性不够,会导致演奏时的音符不够准确或无法顺畅连接。
其次,音乐的节奏感也是他们的一个难点。
这个年龄的孩子们可能还不太理解复杂的节奏和拍子,因此在练习乐器时,往往会在节奏的把握上出现问题。
这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听辨来逐步改善。
音乐的节奏感不仅仅是拍子的把握,还包括了对音乐的整体感觉和节奏的流动性的理解。
乐谱的识别和理解也是二年级学生的一项挑战。
虽然他们可能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音符和休止符,但要在实际演奏中准确无误地识别并运用这些音符,还需要大量的练习。
对于初学者来说,乐谱上的符号和指示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困惑,这需要老师的指导以及在家中的反复练习来逐步克服。
此外,乐器的基础技术问题也不容忽视。
对于某些乐器,如钢琴或小提琴,基本的姿势和指法对演奏的影响很大。
孩子们在刚开始学习时,可能会对正确的姿势和手型感到不适应,导致演奏效果不理想。
因此,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基本技术训练,并帮助他们纠正不良习惯。
为了克服这些难点,制定有效的练习计划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分阶段的目标设置,帮助学生逐步提高。
例如,在练习初期,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手指练习和简单的乐谱识别,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乐曲。
家庭练习也应当有所规划,确保学生在家中也能有规律地进行练习。
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练习效果。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乐器考试可能带来一定的压力。
教师和家长应该通过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通过耐心的指导和有效的练习,孩子们能够逐步克服练习中的难点,最终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表现。
小学4年级乐器作业的难点分析与突破
小学4年级乐器作业的难点分析与突破在小学四年级的音乐教育中,乐器学习成为了学生们探索音乐世界的重要部分。
然而,尽管乐器学习对学生们来说充满了吸引力,实际操作中却常常伴随着各种难点。
理解这些难点并找到突破口,将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和乐器演奏技巧。
首先,乐器的基础操作是小学生面临的一大挑战。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协调能力和精细运动技能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学习乐器时,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经常成为难题。
例如,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一定水平。
而对于学习小提琴的学生来说,弓法和指法的配合同样需要细致的训练。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因为无法快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而感到沮丧。
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练习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分解教学内容,将复杂的技巧拆解成简单的步骤,逐步引导学生掌握。
例如,在钢琴学习中,可以先让学生练习单手弹奏简单的音阶和和弦,逐步过渡到双手协调演奏。
小提琴学习中,教师可以从练习空弦开始,再逐步引入指法和弓法的组合练习。
这样的分阶段练习不仅能够减少学生的挫败感,还能帮助他们逐步建立信心。
其次,乐器的音准问题也是一个重要难点。
四年级学生的听力发育尚未完全,他们对音高的敏感度可能还不够高,导致在演奏时容易出现音不准的情况。
尤其是在学习如小提琴这样没有固定音位的乐器时,学生更容易遇到音准难题。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演奏质量,也可能导致他们对乐器学习产生消极情绪。
应对音准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听音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对音高的敏感性。
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听音练习来识别不同的音高,逐步提高他们的音准判断能力。
此外,利用电子调音器等工具进行实时反馈,也能帮助学生在练习中纠正音准问题。
这种即刻反馈的机制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演奏情况,从而更快地调整和改善。
乐器学习中另一个常见的难点是学生对练习的坚持性。
在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在发展阶段,他们可能会因为兴趣的转移或者练习的枯燥而不愿意坚持练习。
小学五年级乐器演奏中常见的技巧问题及解决
小学五年级乐器演奏中常见的技巧问题及解决在小学五年级的乐器演奏过程中,小小的音乐家们常常面临许多挑战。
乐器如同一位要求严格的老师,它们需要演奏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了解这些常见的技巧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掌握乐器,为他们的音乐学习之旅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掌握正确的手指姿势是乐器演奏中的一大挑战。
无论是钢琴、小号还是小提琴,每种乐器对手指的要求都不尽相同。
手指不够灵活或姿势不正确,都会导致音色不佳。
比如,在钢琴演奏中,手指需要自然弯曲并保持稳定,手掌应放松,这样才能保证按键时发出清晰的音符。
如果手指过于僵硬,音符可能会显得生硬无力。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专门的手指练习,如慢速练习和分段练习,逐渐培养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其次,控制呼吸也是演奏中常见的困难。
对于吹奏乐器如小号或长号,呼吸的控制直接影响音色和音量。
初学者常常因为呼吸不均而导致音符不稳定或音量不足。
练习深呼吸和均匀呼吸是克服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
孩子们可以通过吹气球或进行长音练习来增强呼吸的控制力,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在演奏时保持音符的稳定性。
另外,节奏感也是小学五年级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
即使掌握了乐器的基本技巧,保持正确的节奏仍然是一项挑战。
很多学生在演奏时容易因为节奏不稳而影响整体演奏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孩子们使用节拍器进行练习,逐步培养对节奏的敏感度。
同时,可以通过分段练习,将复杂的节奏部分拆解成简单的部分,逐步练习并合并,从而提高整体节奏感。
音准问题也是小学五年级学生经常遇到的。
音准不准确会影响乐曲的演奏效果,使得乐曲听起来不和谐。
尤其是弦乐器,如小提琴,音准问题尤为突出。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反复练习和与老师进行针对性的调整,逐渐培养对音准的敏感性。
此外,可以利用音高对比练习,帮助学生对比标准音和自己的音高,从而改善音准。
最后,乐曲的表达和情感也是乐器演奏中重要的方面。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演奏时常常只关注技术层面,而忽视了音乐的情感表达。
小学六年级学生乐器学习中的难点解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乐器学习中的难点解析在小学六年级的音乐课程中,乐器学习常常成为学生们的一大挑战。
这不仅仅是因为乐器本身的复杂性,还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心理、认知方面都处于一个特别的时期。
让我们从一个拟人的角度,深入探讨小学生在乐器学习中面临的几个主要难点。
首先,小学生们在乐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难点是协调能力的发展。
想象一下乐器就像一个复杂的机器,每个部分都需要精准的配合才能产生美妙的声音。
而小学生的手指、手臂甚至腿部的协调性尚在发展中,这就像是在操控一个尚未完全组装的机器人。
尤其是像钢琴这种需要双手独立操作的乐器,对他们来说,更像是在进行一场艰难的多任务挑战。
他们需要同时记住旋律、节奏和指法,这对他们的手脑协调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其次,乐器学习中的另一个难点是音乐理论的掌握。
小学生们在学习乐器时,往往需要理解和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比如乐谱的读法、节拍的计算等。
这就像是学会一门新的语言。
对于他们来说,这门语言的规则和结构还不够清晰,因此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理解困难。
例如,音符的长短、强弱的变化以及如何在乐谱上找到对应的键位,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反复练习来逐渐掌握。
此外,情感表达也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在乐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难点。
乐器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演奏,更是一种情感的传达。
小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还在发展中,他们在学习乐器时,可能更多地关注于如何正确演奏,而忽视了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音乐中。
这就像是在学习如何用一支笔写字,但却没有意识到字里行间的情感和意味。
因此,学生们在演奏时可能会显得机械化,而缺乏音乐本应有的表现力。
另外,乐器学习对耐心和毅力的要求也常常让小学生感到挫败。
乐器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反复的修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可能还不完全理解坚持的重要性。
面对频繁的错误和进步缓慢的情况,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甚至有放弃的念头。
这个阶段的学生还在学习如何设定目标并逐步实现,这需要教师和家长的耐心引导和支持。
谈小提琴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然而小提琴是一种非常难掌握的高雅乐器,其难度在于:一、持琴。
左手手形和右手运弓姿式的正确性。
二、音准的问题。
三、左右手的有机协调。
四、音乐的感受能力。
即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把理解的东西倾注到演奏中去的能力等。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孩子们学琴的兴趣,尽快打下扎实的基础。
尽早取得优异的成绩,教琴的老师无不绞尽脑汗。
尤其小提琴这一专业,非同钢琴以及其它门类乐器。
比方钢琴,学上一年,甚至几个月就可以弹奏一些简单乐曲,不存在音准问题,不存在非常难纠的姿式问题。
但学小提琴则截然不同,左手的音准概念问题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又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
在弦上,手指移高或移低一点,拉出来的作品则五音不全,真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而有一部份学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难纠正过来。
然而右手的运弓及姿式,则更难了。
一长弓的运行,在弓根不施加任何压力,发出声音的响度到弓尖如要达到同一声音响度,则需要1。
9斤的压力,才能达到,而且,随着运弓点的不断移动,上下来回施加的压力则不断调整变化,并且运行在一种无形轨道中,周而复始,可见其难度。
因为,乐曲处理的轻、重、缓、急,情绪上的喜、怒、衰、乐,全靠右手运弓来表现。
音符拉得准不准确,靠左手,拉得动不动听,靠右手。
最后如何把左右两手有机协调起来,拉出来的每一个音符都在同一个时间点,即左手按的音符,右手拉的弓,在同一个时间同步动作,特别是对每分钟120拍速度的乐曲,则难上加难了。
值得提到的是,现在考级如同“赴京赶考”似的,学生、家长、教师每年临近考级,压力过重,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原本是课外的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现在反而成了又一个应试的教育。
有的地方老师教学生半年考“三级”,两年教“五级”,均取得“优秀”或“合格”的证书。
学生、家长、老师个个皆大欢喜,好象又有一个世界级的天才小提琴诞生了。
谈这些,笔者并非有意贬低这些老师的功绩,因为本人也教学多年,深知其中的艰辛和无奈。
儿童小提琴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儿童小提琴教学中的几个问题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又是美育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
“艺术教育愈发达,人生就愈美化。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音乐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席卷社会。
随着音乐教育的升温,学习小提琴的儿童也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在儿童小提琴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笔者结合具体事例,简要论述儿童小提琴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儿童生理生长、心理发育的规律和基本特征学习演奏小提琴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具体的实践活动,这里的“手脑”可理解为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手脑并用”,可以理解为生理和心理的结合。
儿童和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存在很大的差别,儿童期的“手脑”发育有其自身的特征。
儿童生理学认为:人的生理发展可分为两大阶段,即出生前和出生后。
出生后的幼儿期(2—6岁)的生长相对减慢,肌肉活动增长缓慢,神经协同运动机能及想象能力迅速发展;童年期(6—12岁)以一定速度生长,动作技能熟练, 智能发展。
相对成年人来说,儿童的骨骼比较柔软,有弹性,但骨化的过程尚未完成,肌肉的收缩能力比较差,脊柱的弯曲还没有定型,长时间保持同一姿态会使肌肉群处于过分紧张状态。
儿童受社会和神经系统的制约,动作的发展较为缓慢。
儿童的注意力也和成年人有很大的差别。
心理学家认为,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即预先有自觉目的的、必要时需经意志努力、主动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的产生和维持以间接兴趣为决定性的条件,间接兴趣是一种对目的的兴趣,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调查显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有意注意一般只能保持30 分钟,而学龄前儿童的有意注意的时间要少于30 分钟。
二、遵循儿童生理、心理发育规律,科学安排儿童小提琴教学鉴于上述儿童期的发育特点,在小提琴教学中,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倡导游戏教学。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期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游戏,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
小学乐器考试的学习重点与难点
小学乐器考试的学习重点与难点小学乐器考试是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一环,既是孩子们展示音乐才华的机会,也是他们音乐基础能力的检验。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重点与难点决定了学生的表现和考试的最终结果。
首先,学习重点主要集中在乐器基础技巧的掌握和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上。
对于小学生而言,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是学习的核心。
这包括正确的指法、节奏感、音准控制等。
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演奏方法,学生必须从基础做起,逐步掌握乐器的基本操作。
对于钢琴,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指法和手型;对于小提琴,则要学会弓法和手指位置的变化。
无论是哪种乐器,基础技巧的熟练掌握都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
此外,音乐理论知识也是考试的一个重要部分。
学生需要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符、休止符、拍号等。
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读谱和理解乐曲的结构,从而提高演奏的准确性。
音乐理论的学习不仅仅是背诵定义,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实际演奏中应用这些知识。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能在演奏时更加自信,表现得更为出色。
然而,学习乐器的难点也不容忽视。
首先,技术性的挑战往往是学生面临的主要困难。
例如,指法的熟练度、音准的稳定性、节奏的把握等,都是影响学生演奏质量的关键因素。
小学生在这些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手指的灵活性不足,节奏感的不稳定等。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老师的指导来解决。
其次,心理素质也是考试中的一大难点。
许多学生在考试时可能会感到紧张,这种紧张情绪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演奏表现。
如何在考试中保持冷静、自信,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克服的心理挑战。
老师们可以通过模拟考试和放松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从而在真正的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在面对这些学习重点和难点时,家长和老师的支持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通过积极鼓励和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老师则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和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克服具体的困难。
双方的共同努力,将有助于学生在乐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综上所述,小学乐器考试不仅仅是对学生音乐技能的考核,更是对他们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学习小提琴演奏的两大难点大概受莫扎特五岁登台,奥依斯特拉赫三岁学琴等影响,许多家长对于子女学习乐器十分向往,于是总想找个机会在孩子身上试试。
而且特别选择钢琴、小提琴等难度较大的乐器,可见其用心之良苦。
但是他们不懂得,这是有条件的,并非人人都能达到。
没有主客观多种因素的结合,一厢情愿,只会适得其反。
在学琴问题上,我们应该实事求是,不可盲目。
除天份极高的儿童外,一般不宜过早学拉小提琴。
如果有好的教师,只能说在十二岁前,学完一些基础课程,对今后的演奏发展有好处,但真正的开始,那绝对是以后的事。
眼下许多教琴者也比较盲目,只要学,他就教,并不注意能否学,以及学琴的后果如何。
试想,一个不懂儿童特点,不懂各个年龄段儿童特点不同的教师,仅用自己的拉琴技术强行教拉,那又怎么会有好效果呢?轻则使儿童厌烦学琴,丧失兴趣;重则养成一身环毛病,使孩子步入歧途。
例如,持琴拉弓左右手配合问题,音准问题,心理节奏问题,发音问题等,都重在起步,一开始就不能歪了。
起步马虎,后患无穷。
等到再改,何其艰难呢?目前我国小提琴师资十分匮乏,优秀的教师就更少了。
并非会拉曲子就能当教师。
有些人连自己的拉琴方法,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小提琴教学是一门严格的艺术科学,绝不是懂点皮毛就能藉以授人的。
故而,我劝那些尚未懂行正在误人子弟的教师们,不要不顾实际年龄和可能,去教那些不能成为神童的幼儿。
要主动劝说家长,不能学就别学,不该学就别勉强,千万不可连基本拉法都没学会,就啃什么奏呜曲、协奏曲之类。
还是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艺术规律为要。
为了劝大家要按学琴的规范要求去做,特选出音准和发声这两大难点,做些具体分析和讲解,用以帮助教者、学者及家长们共做参考之用。
先谈音准问题。
音准问题是因人而异的。
这里只针对那些先天听觉条件好,能分辩音高的儿童,而对于那些分辩能力差的儿童,最好劝其改学其它乐器,因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从大多数儿童学琴的情况看,有以下几个问题,必须从开始就加以注意:一、持琴姿势的错误。
或左手臂僵硬,或忽视夹琴而用左手掌托琴等,均可能使按弦的四个指头,没法形成正确的手型,因而按弦动作处于无序无奈的状态,造成音不准。
或明知不准,也难以克服,勉强拉出,自然难听。
改进办法:主要应从一开始就注意左臂的姿势,用腮去夹琴,解放左手,培养正确的手型,使手指按弦动作有序合理,并严格养成音准到位的好习惯,特别是发现音不准,能自动迅速纠正的好习惯。
二、两手配合不好。
如顾了弓子,忘了指头,顾了指头,又忘了弓子等,经常处于手忙脚乱的境地,以至使演奏动作失调,而造成音不准。
改进办法:主要是先慢练后加快,先让两手配合协调,再按速度要求演奏,发现音不准,立即减慢重复,直至克服技术动作的错误为止。
三、按弦不当。
或手指用力过大,或手指触弦面窄,或左手握琴过死等,都会造成音不准。
这是一个基本的技术问题。
说明从一开始起,就没有注意按弦的基本要领。
改进办法:一要调整左手的握琴,不能把琴颈握死;二要改进按弦的力度,不能用力压,也不应浮,要用手指的肉槌去触弦,把弦轻轻按下即可。
切忌用指尖去抠,或用指头去敲打。
要使琴弦在指面下产生震颤,包括揉弦时,也有这种感觉,声音自然容易调整和准确。
四、换把控制不好。
这主要是技术动作不准确造成的。
儿童学琴必须先易后难,不到一定的时候,最好不要贸然教其换把。
就是教拉换把,也要有个限度,以二、三把位移动为基础,千万不要急于求成。
过难则容易造成音不准。
改进办法:自然是循序渐进,有了把握再学其它,否则,只会欲速不达。
五、遇到难点,心理负担过重。
如拉那些升降音较多的曲子,或不易把握的双弦音时,儿童心理上无法适从,而造成音不准。
这也和上面说的有共同点。
改进办法:仍是顺序渐进,适当掌握难度,注重实效,不要只顾训练,而忽视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受能力。
对于小提琴演奏来说,解决音准的根本问题,是训练耳朵。
因为任何—个演奏者,其技术动作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音不准或稍偏的情况时有发生,即使演奏家们也是在随时调整自己音准的情况下进行演奏的。
随时通过耳朵的判断并调整,这是一种演奏的能力问题。
对于儿童来说,也不例外,必须努力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
只要教师目的明确,学生愿意学练,家长再能积极配合,相信克服音不准现象,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再谈发声问题。
发声问题至关重要,不能轻易忽视。
这是小提琴演奏的最终追求。
如果拉不出好听的声音,何必去辛苦地练习呢?而儿童学琴却往往十分盲目。
他们只知拼命拉、拉,吱啦吱啦叫人受不了。
为此,必须提请注意,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声音的“美感”。
一、要及时调整乐器,寻找最佳共鸣点。
乐器与发声的关系极为密切,一把能充分振动的提琴,其音量、音色都不同于一把未能充分振动的琴,这是无数事实证明了的。
小提琴有好坏之分,但每一把琴都可以调试,只要不坏,都可以奏出相对好听的声音。
儿童用琴也不例外。
许多教师、家长忽略这一点,只任儿童去练,拉不出好声音,于是兴趣大减,不是怪小孩子拉得不好,就是怪琴不好,陷入莫名的烦恼和困扰。
改进办法:一是请有经验的教师和制琴者调一调,二是介绍几种调试方法,自己试试看:①声音好坏的关键在于琴本身的选料和工艺,但每把琴的关键又在如何调整音柱和琴马的位置,因此可调的部位,就是音柱和琴马。
②音柱是支在琴的共鸣箱中,顶住上下琴板的那根小木棍。
定的位置一般是装在琴马右脚后面约4毫米,距音孔中心7毫米的地方。
这根木棍早已装好,是用特殊的工具送进去的。
一般装好就不动它了,但它也会走动,特别是四根弦松了的时候。
调整音柱就是要按上面提到的尺寸移位,或把它扶正,或前后左右轻轻移动,但误差不得超过1.5毫米。
如果不小心弄倒了,那就得重新安装。
土办法是:用线缚住一头,再用器具使其站立,抽出线头即可。
③琴马是支撑四根琴弦的桥梁,它与琴的面板接触。
四根弦的振动就是通过它,传导到琴的共鸣箱中去,它的位置也至关重要。
琴马必须与指板保持一定高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声音。
它的高度一般是:左脚马至顶端为29毫米,G弦距指板高度为5毫米;右脚马至顶端为26毫米,E弦距指板高度为2.5毫米。
琴的面板弧度小,宜用高脚马,琴的面板弧度大,宜用低琴马。
琴马调试主要是前后移动,向前则音量大而噪,向后则音量小而闷,不前不后,声音不噪不闷最相宜。
调试时,以空弦音定准后,试拉几个小时待其稳定,如果空弦音明亮饱满,所有音位均较理想,就可以了。
有时,也会出现意外,如某音暗淡,某音刺耳,或调试时很好,过一段时间又不行了,这时不宜大动,可再做小的移动,或用指头叩击背板音柱位置,使其感受击打振动的力量,也可获得声音的改善。
总之,每把琴通过调整,都可能找到相对好听的声音,这是绝对无须怀疑的事。
二、改进拉奏者的不良习惯和错误的指压和弓压。
不良习惯有种种,这和上面提到的音不准都有连带关系,也影响到发声。
改进办法:一是用弓时要明确,琴声是通过弓和弦的摩擦而得,绝不是用硬压的办法把声音压出来,更不是击打出来。
弓的运行要形成规范,不要老是靠近琴马部位,调整运弓的接触,有助于音乐表现。
二是指压要轻,指面触弦要宽,按弦一碰就走,保留时也要轻,绝对不可按死,或过分用力压弦。
三是两手配合要放松,轻松自如才能拉出好的声音。
这方面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否则时紧时松,明知故犯,那是不解决问题的。
三、怎样鉴别声音的好坏:①以空弦音的振动为基准,加了指头也要有空弦音振动的感觉,因为空弦音的振动状况最理想,加了指头要影响振动,但指压正确也会获得如空弦一样的效果,声音自然好听。
②获得能引起泛音列的共振。
同时,泛音及人工泛音均明亮清晰。
③运弓时十分协调轻松,无须强制拉出声音,没有勉强的感觉。
这样,自己拉得舒服,别人听着悦耳,越拉越想拉,越拉越顺手,越拉越有信心,这种感觉就是难能可贵的了。
反之,就要停下来找找原因。
为什么声音沉闷或尖锐?为什么拉一会就不想拉了?除了生理因素外,大多是由于发声不好造成的。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可能一时意识不到声音的好坏,但做为教师就有责任提醒,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奏出优美的声音,这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不能不引起特别的注意。
否则,纵然有些孩子越拉越深了,可听起来却是一串串毫无生气、僵死刺耳的声音,那是多么可悲呢?综上所述,个人以为,家长们的苦心和孩子们的实际,一定要想深想透,慎重再慎重。
如果真的要学下去,选择一个有经验的好教师则十分关键。
身边没有这样的人,最好还是不要学。
本人曾师从名家学琴多年,后因政治迫害去农场改造,于是也就断送了拉琴的生涯,故而深知这一行当的艰难。
请相信我的劝告和提醒,凡事以可为而为之,千万不要抱有侥幸与幻想,浪费了精力和时间,也误了孩子们的青春和前程。
(原文发表在江苏音乐家协会《音乐通讯》上)什么是“音乐脑”?科学家经研究得知一般人对音乐的反应,大多是用右脑,所以右脑又被称为“音乐脑”。
但是,这个观点不完全正确,也有例外情况。
如欧洲人和亚洲人,对音乐的感受就不一样。
西洋音乐中,小提琴、钢琴等乐器演奏的乐曲,对于欧亚两洲的听众来说,都是右脑反应;而在日本音乐中,三味弦演奏的乐曲,对于欧亚两洲的听众来说,就大大不同了。
西方人仍用右脑反应,日本人则由左脑反应了。
这种脑功能的差异,主要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和民族及地域传统文化观念有关。
一般说,右脑重整体感受,从全局出发,与感性器官相互作用,对音乐极为敏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而左脑则比较冷静客观,多从理性思考人手,重视逻辑推理,与思维、记忆、判断等紧密相连。
这种大体的分工和区别,在对音乐的反应上,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
用右脑接受者,比较普遍,他们的感受是动听、动容、兴奋、快乐、忧伤、忧郁等等,用左脑接受者,比较少些,他们的感受是弦外之音所引起的静思,不在乎音乐的印象如何,常常以深沉、深刻去寻求满足。
我国的古代乐器七弦琴,其所表现的音乐,也比较特殊,从历代记载看,也有反应上不同的记述,可见文化渊源不同,对音乐的反应,也有区别。
正因为用右脑感受音乐的比较普遍,所以音乐脑的说法也就成立了,但这并不等于说有了音乐脑,就排斥左脑介入,其实,更多情况应是左右脑协同反应的结果,只不过有主次或强弱之分罢了。
同样道理,不懂音乐的人,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大脑不发达,而是由于社会经历、文化教养、职业分工、审美经验、甚至年龄关系,均会出现对音乐的不同反应。
同样是音乐爱好者,爱好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有的爱好歌曲,有的爱好器乐曲,器乐曲又可分出种种不同形式;还有的偏爱古典音乐,也有的偏爱现代音乐;老一代人往往很难接受年轻人喜欢的音乐;喜欢听音乐却无法解说何以喜欢音乐的也大有人在。
总之,有关“音乐脑”的提法和说法,必须从实践中去认识,不要片面去理解“音乐脑”对于人的作用,因为它不能说明具有“音乐脑”和不具有“音乐脑”,就一定是谁的人脑发达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