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习小提琴演奏的两大难点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学习小提琴演奏的两大难点

大概受莫扎特五岁登台,奥依斯特拉赫三岁学琴等影响,许多家长对于子女学习乐器十分向往,于是总想找个机会在孩子身上试试。而且特别选择钢琴、小提琴等难度较大的乐器,可见其用心之良苦。但是他们不懂得,这是有条件的,并非人人都能达到。没有主客观多种因素的结合,一厢情愿,只会适得其反。

在学琴问题上,我们应该实事求是,不可盲目。除天份极高的儿童外,一般不宜过早学拉小提琴。如果有好的教师,只能说在十二岁前,学完一些基础课程,对今后的演奏发展有好处,但真正的开始,那绝对是以后的事。眼下许多教琴者也比较盲目,只要学,他就教,并不注意能否学,以及学琴的后果如何。试想,一个不懂儿童特点,不懂各个年龄段儿童特点不同的教师,仅用自己的拉琴技术强行教拉,那又怎么会有好效果呢?轻则使儿童厌烦学琴,丧失兴趣;重则养成一身环毛病,使孩子步入歧途。例如,持琴拉弓左右手配合问题,音准问题,心理节奏问题,发音问题等,都重在起步,一开始就不能歪了。起步马虎,后患无穷。等到再改,何其艰难呢?

目前我国小提琴师资十分匮乏,优秀的教师就更少了。并非会拉曲子就能当教师。有些人连自己的拉琴方法,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小提琴教学是一门严格的艺术科学,绝不是懂点皮毛就能藉以授人的。故而,我劝那些尚未懂行正在误人子弟的教师们,不要不顾实际年龄和可能,去教那些不能成为神童的幼儿。要主动劝说家长,不能学就别学,不该学就别勉强,千万不可连基本拉法都没学会,就啃什么奏呜曲、协奏曲之类。还是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艺术规律为要。为了劝大家要按学琴的规范要求去做,特选出音准和发声这两大难点,做些具体分析和讲解,用以帮助教者、学者及家长们共做参考之用。

先谈音准问题。音准问题是因人而异的。这里只针对那些先天听觉条件好,能分辩音高的儿童,而对于那些分辩能力差的儿童,最好劝其改学其它乐器,因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从大多数儿童学琴的情况看,有以下几个问题,必须从开始就加以注意:

一、持琴姿势的错误。或左手臂僵硬,或忽视夹琴而用左手掌托琴等,均可能使按弦的四个指头,没法形成正确的手型,因而按弦动作处于无序无奈的状态,造成音不准。或明知不准,也难以克服,勉强拉出,自然难听。改进办法:主要应从一开始就注意左臂的姿势,用腮去夹琴,解放左手,培养正确的手型,使手指按弦动作有序合理,并严格养成音准到位的好习惯,特别是发现音不准,能自动迅速纠正的好习惯。

二、两手配合不好。如顾了弓子,忘了指头,顾了指头,又忘了弓子等,经常处于手忙脚乱的境地,以至使演奏动作失调,而造成音不准。改进办法:主要是先慢练后加快,先让两手配合协调,再按速度要求演奏,发现音不准,立即减慢重复,直至克服技术动作的错误为止。

三、按弦不当。或手指用力过大,或手指触弦面窄,或左手握琴过死等,都会造成音不准。这是一个基本的技术问题。说明从一开始起,就没有注意按弦的基本要领。改进办法:一要调整左手的握琴,不能把琴颈握死;二要改进按弦的力度,不能用力压,也不应浮,要用手指的肉槌去触弦,把弦轻轻按下即可。切忌用指尖去抠,或用指头去敲打。要使琴弦在指面下产生震颤,包括揉弦时,也有这种感觉,声音自然容易调整和准确。

四、换把控制不好。这主要是技术动作不准确造成的。儿童学琴必须先易后难,不到一定的时候,最好不要贸然教其换把。就是教拉换把,也要有个限度,以二、三把位移动为基础,千万不要急于求成。过难则容易造成音不准。改进办法:自然是循序渐进,有了把握再

学其它,否则,只会欲速不达。

五、遇到难点,心理负担过重。如拉那些升降音较多的曲子,或不易把握的双弦音时,儿童心理上无法适从,而造成音不准。这也和上面说的有共同点。改进办法:仍是顺序渐进,适当掌握难度,注重实效,不要只顾训练,而忽视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受能力。

对于小提琴演奏来说,解决音准的根本问题,是训练耳朵。因为任何—个演奏者,其技术动作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音不准或稍偏的情况时有发生,即使演奏家们也是在随时调整自己音准的情况下进行演奏的。随时通过耳朵的判断并调整,这是一种演奏的能力问题。对于儿童来说,也不例外,必须努力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只要教师目的明确,学生愿意学练,家长再能积极配合,相信克服音不准现象,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再谈发声问题。

发声问题至关重要,不能轻易忽视。这是小提琴演奏的最终追求。如果拉不出好听的声音,何必去辛苦地练习呢?而儿童学琴却往往十分盲目。他们只知拼命拉、拉,吱啦吱啦叫人受不了。为此,必须提请注意,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声音的“美感”。

一、要及时调整乐器,寻找最佳共鸣点。乐器与发声的关系极为密切,一把能充分振动的提琴,其音量、音色都不同于一把未能充分振动的琴,这是无数事实证明了的。小提琴有好坏之分,但每一把琴都可以调试,只要不坏,都可以奏出相对好听的声音。儿童用琴也不例外。许多教师、家长忽略这一点,只任儿童去练,拉不出好声音,于是兴趣大减,不是怪小孩子拉得不好,就是怪琴不好,陷入莫名的烦恼和困扰。改进办法:一是请有经验的教师和制琴者调一调,二是介绍几种调试方法,自己试试看:

①声音好坏的关键在于琴本身的选料和工艺,但每把琴的关键又在如何调整音柱和琴马的位置,因此可调的部位,就是音柱和琴马。

②音柱是支在琴的共鸣箱中,顶住上下琴板的那根小木棍。定的位置一般是装在琴马右脚后面约4毫米,距音孔中心7毫米的地方。这根木棍早已装好,是用特殊的工具送进去的。一般装好就不动它了,但它也会走动,特别是四根弦松了的时候。调整音柱就是要按上面提到的尺寸移位,或把它扶正,或前后左右轻轻移动,但误差不得超过1.5毫米。如果不小心弄倒了,那就得重新安装。土办法是:用线缚住一头,再用器具使其站立,抽出线头即可。

③琴马是支撑四根琴弦的桥梁,它与琴的面板接触。四根弦的振动就是通过它,传导到琴的共鸣箱中去,它的位置也至关重要。琴马必须与指板保持一定高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声音。它的高度一般是:左脚马至顶端为29毫米,G弦距指板高度为5毫米;右脚马至顶端为26毫米,E弦距指板高度为2.5毫米。琴的面板弧度小,宜用高脚马,琴的面板弧度大,宜用低琴马。琴马调试主要是前后移动,向前则音量大而噪,向后则音量小而闷,不前不后,声音不噪不闷最相宜。

调试时,以空弦音定准后,试拉几个小时待其稳定,如果空弦音明亮饱满,所有音位均较理想,就可以了。有时,也会出现意外,如某音暗淡,某音刺耳,或调试时很好,过一段时间又不行了,这时不宜大动,可再做小的移动,或用指头叩击背板音柱位置,使其感受击打振动的力量,也可获得声音的改善。总之,每把琴通过调整,都可能找到相对好听的声音,这是绝对无须怀疑的事。

二、改进拉奏者的不良习惯和错误的指压和弓压。不良习惯有种种,这和上面提到的音不准都有连带关系,也影响到发声。改进办法:一是用弓时要明确,琴声是通过弓和弦的摩擦而得,绝不是用硬压的办法把声音压出来,更不是击打出来。弓的运行要形成规范,不要老是靠近琴马部位,调整运弓的接触,有助于音乐表现。二是指压要轻,指面触弦要宽,按弦一碰就走,保留时也要轻,绝对不可按死,或过分用力压弦。三是两手配合要放松,轻松自如才能拉出好的声音。这方面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否则时紧时松,明知故犯,那是不解决问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