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子政务构建党政机关信息化

合集下载

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构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政府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数据安全成为了政府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因为一旦政府重要数据泄露,可能会对政府信息化建设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因此,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成为了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安全保障需求电子政务系统作为信息型的政府服务机构,其所携带的数据量不可谓不庞大。

其中,包含了政府部门的公文交换、行政审批、政府采购、公共财务等各个领域的数据。

这些数据的存储、处理、交换和共享是政府无法绕过的难题。

然而,在数字化时代,这些数据面临着来自互联网、恶意软件和黑客攻击等多种威胁。

而政府作为一个大数据存储和交换的机构,安全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一旦泄露,将引发群众恐慌和责任追究。

因此,政府在信息安全方面不断加强投入、完善制度、强化技术手段成为必然。

二、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框架数据安全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通过法制、技术措施和管理三方面来全面保护政府大数据安全。

为此,构建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是至关重要的。

(一)法律制度保障电子政务中的数据安全保障需要依赖法律法规体系来进行保护,包括个人信息保护法、电信法、网络安全法等等。

其意义是将知识产权的安全性纳入法制体系和国家基本安全战略,为数字化政府及其相关产业和知识产权安全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二)技术手段保障在实现电子政务数据安全保障方案的过程中,技术手段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利用密码学基础技术来保护数据加密、数字证书技术来实现数字身份识别和认证、入侵检测和防范系统来保障网络安全、双因素认证等,均是数据安全保障方案中最为常见的技术手段。

(三)管理措施保障政府应该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以达到规范、科学、有效的管理目标,具体包括一些细节方面,如政府员工的网络行为要求,加强对网络攻击的防范,加强对安全检测和监测等方面的管理手段,才能使电子政务体系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得以真正有效的实现。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运行机制研究——以吉林省为视角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运行机制研究——以吉林省为视角

达 到 共 享 目标 , 用 户 的信 息 需 求 得 到 最 大 满 足 使
二 吉 林 省 推 动 政 府 信 息 资 源 共 建 共 享 的 探 索 与
实 践
快 , 础 较好 。 此 , 信 息化不 断 深化 的新 形势 下 。 基 因 在 把
握 政 府 信 息 资 源 共 建 共 享 的 规 律 . 探 索 有 效 的 工 作 运 行 机 制 , 于 促 进 政 府 管 理 的科 学 化 、 主 化 和 高 效 化 对 民 意 义重 大 。

吉林省从上个世纪8 0年 代 后 期 由 办 公 自 动 化 起

步 , 逐 步 推 进 政 府 信 息 资 源 共 建 共 享 。 进 入 2 世 纪 以 1 来 。 林 省 政 府 加 大 了 电 子 政 务 建 设 力 度 ,0 2 2 , 吉 20  ̄ 月 印 发 了 《 林 省 政 府 系 统 政 务 信 息 化 建 设 规 划 》 全 面 吉 , 启 动 持 续 5 的 以 “ 网 一 库 ” 架 构 的 政 务 信 息 化 建 年 三 为
设工 程 . 省政府 系 统全 面推行 电子政 务建设 在 经 过 1 多 年 的 电 子 政 务 建 设 特 别 是 近 年 来 的 积 极 0

政 府 信 息 资 源 共 建 共 享 的 内涵
政 府信 息 资 源共 建 共享 是 在 信息 社 会 环境 下 . 政 府 各 部 门 共 同 创 造 、 集 、 析 、 用 、 播 和 发 送 信 息 收 分 利 传
工 作 .吉 林 省 在 推 动 政 府 信 息 资 源 共 建 共 享 方 面 取 得
了较 大 成 绩 , 省 政 府 办 公 业 务 资 源 系 统 已基 本 建 成 , 全

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应用

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应用

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应用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应用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

由于电子政务是电子信息技术与政务活动的交集。

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的信息交流。

具体地说,目前各级政府部门所广泛使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属于第一类电子政务的范畴:国家最近建设完成的”三金”工程和电子口岸执法系统,是第二类电子政务的典型例子。

政府部门通过自己的互联网站发布政务信息,以及进行网上招标、网上招聘,接受网上投诉等,则属于第三类电子政务的范畴。

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当是上述这三类系统的有机的结合。

下图表明了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

第一节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结构一、电子政务与其它几个相关概念的异同要想明确一个概念,除了要说明它是什么之外,还要说明它不是什么。

尤其是当几个十分相似的概念同时存在的时候,如果不进行认真的区分,必然会导致认识上的混乱和交流的困难。

所以,我认为,要想真正明确电子政务的概念,除了要尽可能地对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之外,还应当把它与其它几个类似的概念加以对照和区分。

下面就让我们分别分析一下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府”、政府上网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政务所谓办公自动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

办公自动化设备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在我国得到普及应用,而电子政务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基本上是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

具体地说,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以下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1)、其应用定位不同。

电子政务侧重于政府部门内部以及跨部门、系统和地区的应用,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重点一般是在部门内部,并且集中于办公人员的个人层面。

(2)、二者的应用主体不同。

建设电子政务信息化推动政府管理工作的创新

建设电子政务信息化推动政府管理工作的创新

建设电子政务信息化推动政府管理工作的创新摘要:实施电子政务的目的不仅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替代手工劳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政府管理手段的创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

因此,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对政府结构、决策方式、运行方式、管理和服务模式、工作流程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建立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政府电子政务信息化创新前言政府作为国家管理部门,其本身上网开展电子政务,有助于政府管理的现代化,实现政府办公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

通过互联网这种快捷、廉价的通信手段,政府可以让公众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以及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办事执法的透明度,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

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建立起以“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为导向的政府,要从现在的工业时代的政府形态向以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建构的信息化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转变。

具体来说,就是要依靠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力量,增加政府的服务能力,以实现政府服务于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目标。

1 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分析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1.1 建设电子政务模式,加强组织规划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制定总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防止各自为政。

要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的关系,明确各自的建设目标和重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

电子政务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政府业务的需要,结合人民群众的要求,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简述电子政务在国家信息化的作用

简述电子政务在国家信息化的作用

简述电子政务在国家信息化的作用1.经济信息与生态文明背景在国家社会的各经济层面中,都存在着大量经济信息,通过对其接收、传递和处理,反映和沟通各方面经济情况的变化,借以调控和管理生产,实现管理环节间的联系。

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无时不在产生和使用大量的经济信息,它是客观经济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经济信息的框架对于电子政务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1]。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2]。

党的大八大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下,必然要求政府也参与和配合,绿色低碳,环保高效的电子政务正应以此为契机大规模发展。

2.电子政务建设内涵在全球经济信息的浪潮和生态文明背景下,各国开始了电子政务的建设。

但是关于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内容,国内外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认识,例如欧美等国家称之为“电子政府”,非洲地区国家是指“电子治理”,而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使用“电子政务”这一名词。

同时,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建设中新的实践经验,各学术机构和研究组织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变化中。

要认清我国电子政务的内容,首先应区分电子政务与几个相似概念的异同。

2.1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源于办公室自动化。

最早提出办公室自动化概念的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早期的办公室自动化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分支。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产品的性价比不断提升,计算机已经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这时办公室自动化已经超越了办公室的界限,开始被称为办公自动化。

2.2政府上网政府上网一词源于中国1999年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

政府上网的计划是要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上也建立一个政府组织,以便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同时提升管理水平,主旨是要实现办公自动化。

政府上网工程的主要实践内容是为各级政府成立门户网站,提供政府部门名称、职能、机构、办事指南以及文档下载等功能。

信息化与电子政务考试模拟题(二)

信息化与电子政务考试模拟题(二)

信息化与电子政务考试模拟题(二)(附答案)第一章一、单选题1.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建构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取用政府的信息和服务。

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形式、非特定的时间及地点,与政府进行沟通,这称为( B )。

A、电子政务B、电子政府C、电子商务D、办公自动化2.电子政务主要借助了(A )。

A、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办公自动化技术B、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C、计算机技术、电视技术和卫星技术D、网络、计算机技术和卫星技术3.电子政务是(B )、先进的、革命性的政务管理系统。

A、首创性B、新型性C、历史性D、完整性4.说电子政务在管理方面与传统政府管理之间有显著的区别的原因是(B )。

A、工作快捷B、对其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改造C、把传统事物原封不动的搬到互联网上D、工作效率高5.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A )。

a、政府信息的网上公布b、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c、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d、网上事务处理A、a b c dB、a bC、b c dD、a b c6.电子政务的内容包括: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和(B )。

A、政府对各组织的电子政务B、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C、企业对政府的电子政务D、组织对政府的电子政务7.电子政务G2C模式的应用范畴和主要目标是(C )。

A、相互配合、协调发展B、实现信息高速共想C、事件快速反映机制D、社会信息化全方位向前迈进8.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用户是(C )。

A、社会B、企业C、政府D、个人9.电子政务对政府组织形态的影响不包括的是(C )。

A、缩减中间管理层B、拓宽管理幅度C、削弱越权行为D、政府组织绩效的改进10.网上建立虚拟机关、虚拟办公室、规范的工作流程和简化的管理程序,减去多于、重叠的机构和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带来了办公费用、人员的减少和工作量的提高,使得人们可以从多种渠道方便地取用政府的信息及服务,节省人们的精力和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信息化治理的路径选择——以上海为例

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信息化治理的路径选择——以上海为例

信息化被公认 为是社 会信息 化 的基 础 , 电子 政务则 而 是政府信息化的重要 内容 与标志 , 是政 府信 息化治 理 的具体实现形 式 , 也是 政府治 理职能得 以实现 的重要
要求 。社会公众 能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政府治理取决 于 社会公众对政府知情 的程 度 , 而知 情的程 度又与政 府
政府效率的范畴 , 以追求 高标 准 的政 府效 益为其治 理
目标 。政府效益是指政府运行过程 中所产生的符合社 会需要的社会效果与在 此活动 中的耗费的 比率。它 的
实质就在于 以尽量少 的劳 动消耗 与物质消 耗 , 提供更 多的符合社会需 要 的产 品或服 务。换句话 说 , 政府效 益的大小取决于政府 的劳动和物质消耗等成本与符合 社会需要的收益两者 的对 比。就政府效率与政府效益 的关系而言 , 政府效 率是政 府效益 的前提 , 而 , 然 仅仅
凭借。具体说来 , 电子 政务建 设对政府 治理 的意义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
信息 公 开 的 程 度 密 切 相 关 。对 此 , 国 学 者 库 珀 美
( h l .o pr曾作 出评 论 ,一个 民有 的政府如果 P ipJC o e) l i “
1 1 提 升政府治理 的效益 .
Jsp y ) oehN e在分析 2 世纪政府变革的趋势时指 出 , 1 未 来政府变革必须放 在三个相互 关联 的时代潮 流 , 即全
球化 、 市场化和 信息化 的大背景 下加 以考察… 。就信 1
息化 、 电子政务 和政府治理的关系而言 , 息化既成为 信 政府治理所处的外 部环境 , 又成为政府 治理 可以凭借 的重要手段 , 而信息化 对于政 府治理 的影响 主要是通 过 电子政务实现的。

电子政务系统分析与设计

电子政务系统分析与设计

电子政务系统分析与设计1.1电子政务系统基本概念所谓电子政务系统,广义地讲是支持政府政务活动的电子技术手段的集合。

狭义地讲则是指:建立在计算机硬件设施与软件与网络与通信设施基础之上的,在有关法律、制度约束与规则之下以实现政府电子政务活动为目标的一个人机系统。

电子政务系统要紧包含 3 个构成部分:(1)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与网络化办公。

(2)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与实时通信。

(3)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

1.2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特点通常而言,政府的要紧职能在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而电子政务系统的特点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政府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这四大职能的电子化与网络化。

通过使用电子政务系统,能够规范政府公务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办公效率,增强团队协同工作能力,实现科学的公文处理、事务管理、会议安排与人力管理,量化运营资源,预防管理真空,降低运行成本、人力资源、资产资源。

还能够实现便利的信息公布,方便资源共享,增进内部交流,通过公告板、新闻动态、内部邮件、万事通、资源库、名片管理、备忘提醒、全文检索等功能统筹个人事务、整合工作计划、优化时间管理日程安排,通过系统管理的工作日志、用户管理功能,规划使用权限,保障系统安全,拓展应用链接与应用管理。

1.3电子政务系统的构成要素(1)技术要素电子政务系统是由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构建成的一个智能化的办公系统。

是将政府工作由传统的工作平台转移到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平台之上的系统。

它是一个完整的概念,由“一个技术平台,四个资源整合”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个平台是指数字化、网络化技术集成平台。

四个整合是指政府资源整合、企业资源整合、社会资源整合及社会服务整合。

电子政务系统是基于大型数据库、文档数据库、电子邮件、远程通讯与Intranet 技术运用来实现本单位与上级单位、下级单位之间的公文运转、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快速有效地接收各类上级机关文件、下级单位的上报信息,组织、协调电子政务系统内的各类信息以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其所需信息,为领导决策与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提供服务。

电子政务(春)作业答案

电子政务(春)作业答案

《电子政务》形成性考核册电子政务作业1(1)电子政务——为推动和适应社会的电子化发展趋势,借助最新的万维网(INTERNET)技术在政府内部实现政务的迅速,高效,安全的运作,同时面向公众,企业提供方便,有效,迅速的服务。

从本质上讲,电子政务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新的政务运作过程。

这种新的运作过程完全不同于传统政府的运作过程,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与服务各个环节的全面应用。

(2)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系统。

(3)办公自动化——就是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4)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英文意思是Decision Support System,它是围绕着决策行动主体进行大支持管理人员进行非程序性决策的一种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如下三个特征:(1)以处理非程序性决策为主;(2)是对管理人员的支持而不是代替;(3)系统本身要求具有灵活性,采用联机对话方式,以便利用人的经验和系统提供可供分析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目前的DSS一般由一个数据库、一个模型库以及复杂的软件系统构成。

(5)电子口岸——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又称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简称电子口岸,是指与进出境贸易管理关联的国务院12个有关部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以本部委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为基础建立的一个公共数据库,以期达到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跨部门、跨行业管理核查,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的国家信息系统。

二、简答题1、简述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和相互关系?电子政务有四种基本模式:(1) G to G 模式 (Government to Government)又称作G2G,它是指: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

《电子政务》题库参考答案2

《电子政务》题库参考答案2

《电子政务》试题库(五)、名词解释1、信息: 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情报、指令、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内容,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

2、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重组行政组织结构,改善公共管理模式,实现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业务流程信息化,为公众、企业和社会提供广泛、高效和个性化服务的一个过程。

3、政府信息化:政府信息化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包括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管理电子化等方面。

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政府信息化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

4、办公自动化是指在办公室的职能中应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进行包括语音、文字、数据和图像等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信息系统。

办公自动化的目标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实现办公活动的科学化,自动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改进办公质量,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辅助决策,减少或避免各种差错和弊端。

办公自动化系统分为事务型、管理型、决策型三类。

通常,办公信息包括数据、文字、语音、图形和图像等,那么办公自动化系统需要处理的就是以上这些信息。

5、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系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因特网)所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

6、政府创新:政府创新指的是各级政府为适应公共管理与行政环境需求,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与职能,探索新的行政方法与途径,形成新的组织机构、业务流程和行政规范,全面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履行行政职责的实践过程。

7、政务流程:政务流程是一组相关的、结构化活动的集合,或者说是一系列事件的链条。

这些活动集合或链条为特定的公众提供特定的服务或产品,这个流程是有目的的,并且有始有终。

8、政府流程的优化与再造是政府治理的理念、原则、结构和行为等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以提高政府的绩效和服务品质,不是简单的组织精简和结构重组。

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规划实施方案

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规划实施方案

xx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规划实施方案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xx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xx年规划》的要求,为稳步推进我市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建设目标我市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是一项电子政务工程。

经过“十五”时期的努力,我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将建成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网络平台,完成联接上、下级政府,横联本级五套班子及本级政府部门的信息网络系统;同时推进政府办公业务软件开发,实现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实现全市政府系统全面信息化。

二、建设内容我市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是建成以“三网一库”为主要内容的政务信息化系统,建立政务信息系统运行中心,开展广泛的政务应用。

“三网”,即党政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简称内网);联接上、下级政府,横联本级五套班子及本级政府部门的办公业务资源网(简称专网);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简称外网)。

内网与专网连接,形成政府系统的内部网络,并与外网实现物理隔离;外网是政府访问国际国内互联网信息的接入网,是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服务窗口。

“一库”,即各部门共建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库。

(一)信息网络系统1、办公业务网(内网)内网由市、县(市、区)政府及各级政府部门按照省、市的统一规划建设。

各单位要认真研究省规划、市实施方案的要求,明确任务,逐步推进,保证各项工作的质量。

各单位要制定工作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开展内部办公自动化,逐步实现公文处理电子化、业务管理智能化、信息管理网络化。

2、办公业务资源网(专网)专网是连接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的办公业务资源网,是国家级政府专网的组成部分。

专网是政府系统的主干网络,各级政府部门共享使用。

市、县(市、区)政府都要建设本级政府专网平台,并通过宽带交换网络,高速纵向逐级互连各级政府,横向连接本级政府部门。

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的概念
• 4) 开放性。
–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政府在发展电子政务时,应该以公众为“顾客”, 以公众的喜好、利益诉求为目的,向公众开放所有可以开放和公布的 信息资料,使公众和企业都能从政府网站上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电子政务的概念
– 从技术角度看,电子政务系统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对异构平台的适应 方面,包括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平台两大类。网络系统开放性好,主要 表现在对多种协议都提供支持;而数据库平台开放性好的主要特征是 电子政务系统能够支持对多种异构数据库的访问。
电子政务的概念
• 5) 存在的基础不同。
– 传统的政务与实物经济相联系,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与大工业的管 理方式相适应。而电子政务是信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信 息化手段在政府管理中的运用,是政府管理信息化的结果。
电子政务的概念
• (4) 发展电子政务的原则
– 发展电子政务要注意以下一些原则: – 1) 领导重视。 – 2) 服务性。 – 3) 互动性。 – 4) 开放性。 – 5) 安全性。
电子政务的概念
• 3) 互动性。
– 由于因特网的交互性特点,公众通过电子政务网络可以与政府形成良 性互动。一方面,政府通过因特网可以将相关决策及时传达给公众; 另一方面,公众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政府监察部 门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基层情况。电子政务大大缩短了政府与公 众之间的距离。
电子政务的概念
• 可见,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 的需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政务处理、政府服务的各项职 能通过网络实现有机结合,并通过流程优化创新,实现提高政 府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改进政府服务水平的目的,以适 应信息化时代需要的现代政府工作机制。

《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二、为什么要加快政府信息化和电 子政务的步伐
1、加快政府信息化的步伐,有利于 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
首先,加入世贸组织,对政府公 共政策的制定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其次,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政
府的公共服务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 挑战。
再次,加入世贸组织,将对政 府管理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2、推进政府管理信息化,建设电子 化政府,可以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 提高服务质量
第四,保障措施。主要包括:
做好组织领导工作;加强组织实施 工作;确保建设经费的落实等。பைடு நூலகம்
存在的问题。集中起来主要有 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从主观方面看,一是政府公务
政府信息化是相对于国民经济
信息化、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 等来使用的。政府信息化是指为了 适应信息时代的到来,运用信息技 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 自动化技术等现代信息手段,对传 统的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进行改造, 从而大大提升政府管理的有效性, 满足社会以及公众对政府公共管理 和公共服务的期望,促进社会经济 的发展。
要到多个部门去办理的事情,在政府提 供的网络窗口,很轻松地得到办理,而 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电子化政府, 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大大降低行政成本
电子网络政府的建立,以及政府管
理中通过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以及网 络技术的普遍应用,可以把一定区域、 乃至全国的行政机关连接在一起,使信 息、知识、人力以及创新的方法、管理 制度、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等各种资源, 真正实现共享,提高包括信息资源在内 的各种资源利用的效率。
电子政务的核心价值或主导取 向,是其所具有的透明度和政府治 理与社会、民众的互动;其基本目 标是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具体来 说,电子政府把曾经只能在真实空 间里行使的政府职能,通过数字化 的方式延伸出去;将原来需要大量 的人力来处理的行政事务,可以在 数字化设备和虚拟空间中轻松甚至 自动地进行,从而使政府、社会与 民众的交流、互动都变得十分容易。

电子政务的定义

电子政务的定义

电子政务的定义、内容及作用电子政务一、电子政务的定义、内容及作用(一)什么是电子政务?什么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这个定义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和数字网络技术,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否则谈电子政务都是空谈。

第二,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政权有关的公开事务,除了包括政府机关的行政事务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第三,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㈡电子政务包涵的内容电子政务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国家政府所规划的项目来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㈠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对所有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现行有效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

2、电子公文系统。

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政府上下级、部门之间传送有关的政府公文,如报告、请示、批复、公告、通知、通报等等。

3、电子司法档案。

在政府司法机关之间共享司法信息,如公安机关的刑事犯罪记录,审判机关的审判案例,检察机关的检察案例等。

通过共享信息改善司法工作效率和提高司法人员综合能力。

(分析、判断)4、电子财务管理系统。

向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审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分级、分部门历年的政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便于领导和部门及时掌握和监控财政状况。

5、电子办公系统.通过电子网络完成机关工作人员的许多事务性的工作。

6、电子培训系统。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的区别 电子政务信息化》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的区别 电子政务信息化》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的区别电子政务信息化》电子政务是近年来我国信息界、政府界最热门的话题。

对于电子政务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

在我国,最早在媒体进行电子政务宣传的当属美国ibm/lotus公司。

根据美国ibm/lotus公司技术白皮书中的描述:“电子政务(e-government,即电子政府)是电子商务(e-merce/e-business)应用体系中,基于网络的符合inter 技术标准的面向政府机关内部、其它政府机关、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系统。

电子政务是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即从内部办公延伸到对外服务,从内部网(intra)延伸到政府机关间交换网(extra)乃至因特网(inter)”。

可以这样说,电子政务是解决信息化过程中从个体到连接,从物质到习惯乃至文化的核心所在。

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它可以分为intra 应用,包括电子公文处理、电子资料处理等;extra应用,包括跨部门的电子公文处理、电子资料交换等,如会签文件、信访文件、督查文件;inter应用,包括政府网站、电子福利支付、电子税务、电子身份认证等。

因此,电子政务的实施,意味着在国家信息基础建设初步形成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及其部门之间开始通过信息化手段处理主要的日常事务,高效履行政府部门的职责,全面改进与公民和社会之间的对话机制,同时也提供了结合政府管理流程再造,构建和优化政府内部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信息系统,为政府信息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的技术和咨询支持,进而促进政府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

实施电子政务最终的目标就是建立电子政府。

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进行电子政府的建设,这成为国际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新动向。

如xx年3月,日本政府宣布实施电子政府工作,并计划xx年全面进入“办公电子化阶段”;美国在xx 年6月6日—6月30日,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完成了建设电子政府的全部立法程序,戈尔将其比喻为“第二次美国独立革命”,并将在xx 年前后最终进入电子政府时代;英国也在xx年提出,要建设最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电子英国”,并把全面开通电子政府的时间从xx年提前到xx年。

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的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是电子政务全面实现的基础和前提。

该方案包含了电子政务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方向,以及具体的技术实现方法和制度建设,是促进政务信息化快速、高效、全面发展的关键性文件。

一、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基础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基础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整合、信息安全保障。

1、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包括硬件设施和网络设施两个方面。

硬件设施主要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和各类外设,是支持信息处理和存储的基础。

网络设施包括内网和外网两个方面,电子政务需要建设内网和外网,以便提供服务和保障安全。

2、信息资源整合政务部门及其机构拥有大量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合理整合和利用,是实现电子政务的必要条件。

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需要将各部门和机构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信息共享、互通的模式,以实现政务的高效处理和便捷服务。

3、信息安全保障电子政务需要处理的政务信息一般都是敏感信息,涉及到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因此信息安全保障是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安全防护、密钥管理、信息加密等技术手段,以保障政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二、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1、电子政务的全过程电子政务包括政务信息处理、管理和服务等三个方面。

实施方案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建立完整的政务信息处理和管理机制,并提供更便捷、高效、透明的服务。

2、技术实现方案电子政务的技术实现方案需要包括整体网络架构和应用系统开发两个方面。

整体网络架构需要考虑规模、容错、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应用系统开发需要从功能性、用户体验等方面综合考虑,以确保电子政务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3、制度建设方案电子政务的制度建设方案包括机构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

机构制度要保证各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分工明确,形成协作和配合的机制;管理制度要保证信息的安全、完整、准确和及时,同时要保障政务部门的权益,缩短政务处理的时间和流程。

电子政务的内涵及发展

电子政务的内涵及发展

电子政务的内涵及发展(一)电子政务的缘起电子政务(e-government,e-governor)是近几年兴起的概念,它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从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开始,电子政务就迅速列入了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政治日程,并随之波及众多发展中国家。

各国纷纷投入人力物力,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它已经成为治国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中,电子政务发展就经历了萌芽期、孕育期,并随着电子政务被列为世界“信息高速路”五个应用领域中的第一位,它的发展进入了启动期。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89%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着手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事项。

中国从1997年正式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2001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张,并在部分城市开始电子政务示范工程;2002年更是被称为“电子政务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把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中国信息化工作的突破口和当年的工作重点。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以及学界对电子政务的研讨都随之达到了高潮,这一高潮至今未退,只是趋于平稳和更加理性化。

电子政务的发展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政治家的重视,主要是因为这场由信息技术引发的政府管理变革,推动了当代全球政府管理逐步从工业社会的传统模式向信息社会新的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

一方面由于政府是全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者,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立一个更加勤政、廉洁、精简和有竞争力的政府,同时带动全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参与政府的各项决策活动,从而促进全社会的进步。

电子政务的鼻祖可以说是克林顿,他并不是要直接建立电子政务,而是在改革政府的过程中发现电子政务可能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

克林顿政府上台以后推动了新一轮的政府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

其中的一大特色就是在1993年首倡电子政务(E-Government),并且戈尔在后来的总统竞选中,特意将E-Government当作自己拉选民最具号召力的口号之一,声称要让联邦机构最迟在2003年全部实现上网,使美国民众能够充分获取联邦政府掌握的各种信息。

e-GOV电子政务管理方案

e-GOV电子政务管理方案

e-GOV电子政务解决方案电子政务是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以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改善决策和投资环境为目标,将政府的信息发布、管理、服务、沟通功能向互联网上迁移的系统解决方案。

同时也提供了结合政府管理流程再造,构建和优化政府内部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政府信息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的技术和咨询支持。

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才刚刚起步,电子政务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尚属空白,应用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发展很不平衡。

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还存在不少错误认识。

把电子政务仅仅当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或者成为一种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另外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未全面完成,网络的运行速度还很慢,各地政府的计算机、电信设施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还不高,特别是在偏远和落后地区更是距离遥远,整体的物质和技术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

此外,我国电信服务的服务价格还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网络的普及和电子政务的应用,而且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也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

中兴通讯在长期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e-GOV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提供从网络的硬件基础设施到全面电子政务软件的全系列产品。

其中电子政务应用软件系统分为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协同办公系统、政务决策支持系统、政府信息门户、统一消息服务系统、多媒体呼叫中心--政府热线、政务视讯会议系统、社区信息化系统、电子税务应用系统、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等多个组成部分。

功能描述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对电子公文整个系统的设计具有超前创新的设计思想,整个系统既解决了当前存在的政府公文人工交换的实际问题,也考虑到未来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电子海关、电子税务)等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电子政务构建党政机关信息化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提出以“制度+科技”的方式来防范腐败风险。

而以电子政务为载体,将信息技术更广地引入内控与反腐体系中,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监管困难的问题,从而使党政机关步入信息化监督轨道,实现对权力的有效监控和制约。

目前,越来越多的党政机关依靠电子政务来防止腐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电子政务构建党政机关信息化内控与反腐体系现状
电子政务有“实时化、全天候”的运行特点,作用空间遍及政务内网、外网和互联网,较之广播、电视、报纸等其他媒体拥有更广泛的受众。

据调查,我国75.5%的人选择“网络曝光”这一渠道参与反腐,排在各种渠道首位。

近年来诸多不合法现象遭网络曝光,最终引致获刑就是有力的例证,也显示出网络反腐败的巨大能量。

同时,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我国政府网站的第一大功能,在致力于网络问政、提高在线服务水平的同时,各级政府还十分重视政府网站投诉类栏目建设,将网上投诉与咨询作为腐败跟踪与预防的重要手段。

例如,广东省开设了网上监察系统,政府网上的政务咨询、行政投诉、在线访谈、政务论坛等互动类栏目的所有内
容,都可以通过监察系统进行全程监控。

河南省洛阳市为建立快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问题的长效机制,建立了《网民反映问题办理情况周报》制度。

网络举报已经成为公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最佳途径,在咨询投诉方面,近7成部委网站、9成省级政府网站和6成多的地市级政府网站开通了意见征集和网上调查栏目,所有的部委网站和省级政府网站、85.9%的地市级网站建立了领导、部门信箱等咨询、投诉渠道。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党和政府加强反腐倡廉、促进惩防体系建设也已发挥了巨大作用。

从1993年以“金桥工程”、“金卡工程”和“金关工程”建设为起点,到2002年国务院正式提出加强电子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十二金”工程,在腐败较容易发生的领域防范制度漏洞,减少了人为干扰。

管理部门通过电脑网络直接调阅公共数据中心,核查执法数据,从根本上预防腐败。

如,深圳地铁二期建设时,及时在政府网站、地铁企业网站发布各类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物业租赁、员工招聘等相关信息,增加透明度,在历时近6年,政府投资800多亿元,累计完成招标采购1000多项,参与人员过万的大型建设项目中,没有发生一起腐败违纪案件。

电子政务、信息公开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二、以电子政务构建党政机关信息化内控与反腐体系中的制约因素
(一)政府公务员的观念有待提高。

电子政务不仅是对
传统管理的理念、模式、方法、手段的极大创新,更是实现建立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摒弃“官本位、权力本位”的观念,树立并不断强化“公民本位、权利本位”的服务型政府理念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势必对公共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起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督作用,对公务员的权力观、利益观是一个考验。

(二)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目前,信息化惩防水平整体偏低,表现在统筹规划、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弱;政府网站信息内容有限;不同部门信息系统与网站各自为政,网络重复建设、难以实现互联共享,造成资源浪费;IT人才短缺,流失严重;反腐败项目往往处于局部试点阶段等。

由于电子政务建设过程涉及面广、平台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体制机制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三)电子政务反腐潜力有待挖掘。

电子政务反腐潜力,是指电子政务建设中可能被开发的,或虽然功能已经开发和应用,但能量挖掘和效益发挥不足的反腐败能量。

虽然这些反腐败能量需要依靠更加广泛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以及平
台上建构的丰富应用的监控功能和动态共享的数据库等来
实现,但更主要的还是要依靠政治上的推动和行政上的支持来达成。

我国正处于社会体制改革浪潮中,以政府行政职能的电子流程建设为例,就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工作,而是与政府各项业务工作紧密联系的系统工程,包括政务公开、
网上审批等一系列组成部分,各个部分必须紧密结合,协调部署,同步实施,才能互相促进,确保目标的实现。

为此建议:
1. 做好顶层设计,使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及政府改革有效结合。

体制机制问题一直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顽疾。

自从实行大部制改革以来,该课题又面临新的影响因素。

完善电子政务的管理体制可以从“咨询、决策、协调、管理、执行、监督”六个环节上去考虑,这六个环节必须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闭环。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

其中,第一、二、三个环节是针对国家层面的,需要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协调解决;第四个环节主要针对地方政府层面,需要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推进。

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模式应按照信息化中“整合、协同、互联、共享、重构”为思路,走低成本、集约化、见实效的发展道路。

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2. 围绕建章立制,加大力度抓源头预防。

建起以电子政务运行为核心,集公开、教育、预防等平台于一体的监督网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要继续加强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搞好廉政风险防控;二要深入推进“制度+科技”平台建设,将制度完善与电子政务惩防手段紧密结合;三要
依据党政机关实际,分析权力清单特点,结合电子政务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防控机制;四要通过政府互联网站,打破政府和社会间信息壁垒,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利用行政职能寻租行为;五要在容易孳生腐败的环节,如政府采购、大型工程招投标等,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全流程监控;六是通过畅通的网络系统,如网上信访、网上举报、网上通缉等方式有效遏制和惩治腐败行为。

3. 以推进网上行政审批建设为契机,推动反腐败功能开发利用。

我国正在进行的网上行政审批建设主要是依托各级政府的政务大厅或行政服务中心进行的。

结合这一契机,很好地利用网上行政审批建设中提供的政策、制度、资金、人才以及技术等资源,在建立和完善行政审批和收费系统、政府采购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程招投标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系统、领导公开电话系统以及政府新闻发布系统等一系列审批服务系统的过程中把内控与反腐败功能内嵌其中。

同时,借助审批平台统一化、审批流程规范化、审批人员协同化、审批过程监控化和审批结果公示化等目标约束和过程规范来充分发挥网上行政审批系统的“刚性化”优势,将更好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成各方反腐败的协同和联动效应。

4. 电子政务建设呼唤政务云。

电子政务在内控与反腐中的具体应用,将更加关注行政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突出
政务公开,特别是以行政服务中心为重点的电子政务审批服务、办事服务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而随着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为电子政务建设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路径和解决方案。

通过使用适合的政务云,将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并提升内控及反腐水平。

5. 在内控与反腐风险防控中引入质量管理体系。

实践证明,只有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融入各部门各单位业务工作,才能提高廉政风险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发挥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应有的作用。

如北京市崇文区在2007年就已经开始了把风险防范理论和PDCA管理循环模型的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实践的尝试,并得到了香港廉政公署的肯定与学习。

在廉政风险防控中引入质量管理制度,把质量管理作为破解风险防控工作难点的关键,通过实施过程控制、质量评估、认证管理,将切实提高风险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

而在电子政务内控与反腐系统中导入ISO标准体系,将使施政理念由管理转向服务;行政方式由事前、事后管理转向过程管理;责任主体由比较模糊转向比较清晰;服务质量由间接改进转向持续改进;绩效考核由年终评估转向全程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