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采地下水所引发环境地质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超采地下水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摘要】文章中提出了超采地下水形成的区域降落漏斗、引发地面沉降、地下水水质恶化等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过量开采深层水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引发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研究取得如下主要认识和进展。

【关键词】超采地下水环境地质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p315.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工农业和城市居民需水要求的急骤增长,地下水开采强度也逐年增加。因地下水超采引发的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相继出现, 而且程度越来越严重。现已影响和制约到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如任其恶化,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已出现的一些环境地质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和恢复。

已引发地质的问题(山东省潍坊市)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实质上是补给与排泄两个环节的宏观表现,地下水的动态平衡体现了补给和排泄的平衡,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的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破坏了地下水的平衡,消耗含水层的储存量,其结果便导致了地下水位的逐年下降。据地下水观测资料分析,全市平原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始于1980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由1980年的5.41m下降到20年的4.71m,年平均下降0.4 m,最大年下降达1.62m。几个漏斗区的地下水位下降更为严重, 如寿光一昌邑漏斗区的中心地下水位埋深从1980年的

3.20m下降到2仪旧年的 9.40m,年均下降1.25m,潍坊城区漏斗

区中心地下水位埋深从1980年的8.38 m 下降到1998年的49.90m,共下降31.52m,年均下降1.75m,地下水位已低于海平面25.51m。由于地下水长期处于超采状态,自1980年起,在地下水集中开

采区先后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地下水漏斗区并不断扩展。据统计,1980年全市平原区有漏斗区4处,范围面积265000㎡,无水位负值区,到1984年漏斗区发展到6处, 漏斗范围面积扩展到885000㎡,水位负值区面积35000㎡。

咸水入侵加剧:由于咸淡水分界线附近淡水侧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破坏了咸淡水原来的极限平衡,导致咸水人侵。据调查,全市自1997年开始发生咸水人侵以来至2000年,咸水已全面向南侧淡水区人

侵413000㎡,年均人侵17000㎡。咸水人侵速度较快的地带是寿

光市的广陵、侯镇至寒亭区的南孙地带, 年均人侵350000㎡;咸

水人侵速度较慢的地带是寿光市的牛头镇至台头镇地带, 年均人

侵75m。

由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特别是地下水漏斗区的形成和不断扩展, 加速了污水的下渗速度,加剧了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在地区分布上, 南部山丘区地势较高, 工业又相对不发达, 地下水污染较轻。中部平原区是主要的地下水污染区, 其中潍坊城区的地下水污染最为

严重。包括县城在内的各城区的地下水各项检测指标中,均有超标的项目,有的项目超标高达32倍,已不适合作饮用水。地下水污

染的不断加剧,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资源供需矛盾更趋紧。

二地下水超采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1、与水位下降及地面沉降等关系:以理论上讲,地下水开采导致了地下孔隙压力下降, 这将引起颗粒间有效应力的增加,由于地面以下这一地段介质的应变,从而引起这部分的体积减少。同时过量开采地下水,水位下降会在水体内产生水平及附加拉张应力,诱发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因此,肯定讲,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地裂缝等与地下水超采有相当大的关系。另外从开采强度关系上看,随着水源地地下水开采强度的增加,降落漏斗逐渐扩大,地裂缝活动也相应出现并逐渐加剧。80 年代后,由于地下水大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相继出现和产生。

2、与地下水污染的关系:在地下水开采初期及采补平衡期,地下水质污染主要来自于地面点污染,污染程度与污染源有关。地下水超采期,地下水位已远低于河道水位。因市区地表水河流水质已遭严重污染,其污染物随地表水渗漏转化进入地下,引起地下水污染。因此,地下水超采条件下,地表水将成为地下水的第二污染源。

三、环境地质问题带来的危害

山东潍坊市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的环境地质问题已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不仅使取水工程的出水量减少或导致机井干枯、抽水设备报废,而且还影响到城市的花草树木的生长,使得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的其它相关的环境地质灾害。地面沉降的持续发展,地面高程资源直接受到损失,使山东潍坊市地区

原有2~4m的地面高程大大降低,导致许多地区防洪设备和水利工程失效, 遭受洪水侵袭的频率、程度相对增大。同时,地表水系紊乱,河水排泄不畅甚至倒流,使地表水污染日益严重;河床淤积严重并逐步抬高,构成对两岸的洪涝威胁。

地面沉降、沉降洼地、地裂缝、岩溶地面塌陷等情况的发生,破坏了地面的筑物,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沉降洼地的产生,成为地表水汇聚地,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恶化了人民的居住条件。差异性沉降诱发地裂缝,破坏城市的地下设施,毁坏地面建筑物,增加了居民的恐惧和社会不安定因素。

4、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不仅对苏锡常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及城镇建设带来了极

大的危害和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地区的投资环境。山东潍坊市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与沿江内地腹地构成了t字型经济发展网络,是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地带。但是,如果现有的环境地质问题得不到很好的防治,必将对其投资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阻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解决对策

1、地下水超采为复杂的环境地质和社会问题,不仅涉及科学技术,也涉及到社会和政治经济的各方面。因此。必须处理好科技、政治和社会经济因素这三个方面的关系。把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结合起来,协调发展。

2、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各用水户对其排放的废水首先要进行内

部处理。对城市生活污水等要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这些处理过的水进行二次利用, 对难以处理或处理后仍无法利用的污水要有专用排水渠道,不准随时随地排放, 以减少对河道主要供水段的污染。

3、加强基础地质和环境地质的研究和监测工作,提高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灾害的勘测精度,应用先进的技术,建立全区的环境地质问题预警预报系统, 对地面沉降及地裂缝等灾害的发生发展进行预测预报,实行动态管理。

4、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使产业结构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在潍河、弥河的中上游地区,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地下水的补给条件亦较好,便于开发利用,保证率高,可建立全市的商品粮、菜基地。在胶济铁路沿线及以北部分地区地表水资源不足,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应以种植耐旱作物为主。工业布局应以水源为依托,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使企业在县城、乡镇发展,避免向城市集中,降低城市供水压力。

5、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强化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农业灌溉要全面推广应用防渗渠,大力发展管道灌溉;菜、果种植要大力发展滴灌, 以降低灌溉定额。工业要全面推广应用节水和污水处理工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严格实行计划用水和分质供水。要用经济手段强制节水,山东省部分地市已实行的累积计价、超量用水加倍收费的做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