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15 大禹治水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大禹治水》课文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大禹治水》课文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大禹治水》课文大禹治水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倒塌了,牲畜被冲走了,庄稼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

见到人们受苦,鲧很着急,就把天上的土偷上去,去梗塞洪水。

这种土叫息壤,能自生自长,永远用不完,可还是堵不住洪水。

天帝知道鲧偷了息壤,大怒,命令火神把鲧处死。

鲧在临死前叮嘱儿子禹〝一定要把洪水治好〞。

禹改动了父亲的做法,率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早晨,他经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动身了。

他的脚常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

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出来看一看。

洪水终于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现象。

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敬爱和英雄。

教材内容简析:«大禹治水»是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十单元的主体课文。

这是一个传达千古的神话故事,主要表达了上古时代大禹率领民众管理洪水的故事。

作为〝贡献〞这一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它承载着让先生了解何为贡献的重担。

课文是依照时间顺序来表达的。

全文只要四百来字,言语极端精练,第一自然段,经过抓住四五个词语就勾勒出洪水暴虐后的凄惨现象。

二自然段写父亲鲧为治水而牺牲,并用〝临死前叮嘱儿子……〞一句巧妙地转到写大禹。

教学中可以经过火析人物心思活动将父亲的遗愿转为大禹的决计。

三、四自然段写了大禹治水的方法以及几个典型细节和几个有代表性的数字说明他的贡献肉体。

这一局部是全文的重点,让孩子们经过读中悟,悟中读去深入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从而感受大禹的贡献肉体就变得犹为重要。

本文教学中如何将大禹这一英雄的笼统变得更真实、更丰满、更矮小是我在设计教案时最为关注的。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15 大禹治水-文字说明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15  大禹治水-文字说明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精品资料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精品资料
1 1.专有名词 大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
密。

史称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

禹是黄帝的玄孙、
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

其父名鲧,
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

之女脩己。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

鲧[gǔn] :中国上古时代汉族神话传说人物。

姓姒,字熙,夏后氏。

帝颛顼之曾孙、大禹之父、
夏启的祖父。

被尧封于崇地(河南登封附近),为伯
爵,故称崇伯鲧或崇伯,约公元前2037年至公

前2029年在崇伯之位。

2.背景资料
三过家门而不入
传说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

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线。

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欢迎下载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

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改写。

【篇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教案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继续
精选文档感谢下载使用双击可编辑删除15。

二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解读《15. 大禹治水》(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解读《15. 大禹治水》(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第六单元主要内容思维导图15.大禹治水夯实基础、知识点精析知识点(一):生字——听说读写庖丁解牛—解读知识点:(1)正确认读以下生字洪毒蛇兽伤灾难仍退继续认训被恢要点提示:蛇是翘舌音“shé”,不是“sé”灾的是平舌音“zāi”,不是“zh āi”。

(2)正确认读以下词语:洪水经常到处百姓灾难当时家乡可是认为采用千千万万河道土地农业生产安居乐业要点提示:灾难中的难读“ nàn”,不读“nán”(3)正确书写以下生字:洪灾难道任被业产要点提示:洪、任、被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被字左边是“衤”不是“礻”;道,书写时先写“首”,再写“辶”;难右边是“隹”,不能写成“住”。

(4)多音字组词。

难、没要点提示:难字常用有两个读音,读“nán”时有不容易,做起来费事;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

如:困难。

读“ nàn”有灾祸,困苦之意如灾难。

没有两个读音,读mò时,有隐在水中,隐藏的意思,如沉没;读méi时,是无的意思,如:没有。

夯实基础—多想多练(1)读拼音,写词语。

nán dào hónɡ zāi rèn wéi shēnɡ chǎn ān jū lè yè()()()()()(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继续连续陆续①经过短暂的休息,我们()上课。

②电影演完了,人们()走出影院。

③王明()三年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3)照样子写词语千千万万(AABB式):知识点(二):词语庖丁解牛—解读知识点:本部分内容主要注重学生的词语积累和考查学生平时的词语积累情况。

读一读给出的词语,既巩固了所学生字,又有了新的积累。

比一比,再组词,可以让学生了解同音字和形近字的特点从而更好的区分和掌握本课所学的生字。

夯实基础—多想多练1.读一读,记一记。

洪水经常到处灾难当时可是认为千千万万河道农业生产安居乐业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经常()以前()认为()办法()灾难()知识点三:阅读训练1.知识点解读低年级的阅读训练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表达自己的观点。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

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改写。

【篇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教案〔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3.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课前准备〕1.教师查阅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制作有关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字词,查阅相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了解预习,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课前都读过那些古代的神话故事呢?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题目就叫《大禹治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15《大禹治水》同步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15《大禹治水》同步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情节,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故事中的重点情节,强调大禹的智慧与贡献,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大禹治水的方法和智慧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2. 拓展建议: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大禹治水的故事,从不同角度分析大禹的智慧与贡献,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2)研究报告: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大禹治水的故事,编写研究报告,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3)创意表达:让学生通过绘画、表演、制作模型等方式,表达对大禹治水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4)家庭作业:布置与大禹治水相关的家庭作业,如阅读文学作品、撰写心得体会等,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继续深入学习。
(4)语文园地的学习:通过语文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
(1)生字词的学习:对于一些难写的字词,如“洪、稳、测、导”,学生可能会存在书写上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2)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对于大禹治水的过程以及其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可能难以理解,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教学手段进行讲解。
(4)评价与反馈:通过在线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引导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5)实物模型演示:制作洪水、疏导等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禹治水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6)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教学重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大禹治水》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大禹治水》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大禹治水》1. 教材分析1.1《大禹治水》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十三年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成功治水的故事。

故事展现了大禹坚韧不拔的意志、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他卓越的领导才能。

1.2从语文知识的角度看,课文中的生字词是教学的基础内容,例如“洪”“灾”“难”等字的认读与书写;同时,这篇课文也是学生学习叙述故事、理解人物品质的重要素材。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能够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魅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2. 学情分析2.1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生字,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练习。

在阅读理解方面,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故事内容,但对于文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感情,还需要教师引导挖掘。

2.2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故事充满兴趣,尤其是像《大禹治水》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神话故事。

他们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插图等辅助手段来理解课文,但在自主归纳总结人物品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

3. 教学目标3.1 知识与技能目标3.1.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洪”“灾”“难”“道”等。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2 过程与方法目标3.2.1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他的优秀品质。

3.2.2借助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3.1感受大禹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之情。

3.3.2 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勇于克服的意识。

4. 教学重难点4.1 教学重点4.1.1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对于课文中的生字,如“洪”“灾”“难”等,要让学生准确认读和书写。

4.1.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大禹治水的方法和过程。

例如,大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引导学生理解这种方法的合理性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困难。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预习提示运用综合识字的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课文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教材分析《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是第十单元“奉献”的一篇主体课文,与后面的《炮手》和《小溪的歌》共同组成一个主题,从不同体裁(神话传说、记叙文、诗歌)、不同国籍、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奉献”这个主旨,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受到教育、受到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大禹治水》是一篇千古流传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洪水肆虐,冲毁了庄稼,冲没了房屋,大禹的父亲偷息壤用“堵”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反受处罚,大禹继承了父亲的遗愿,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用“引”的方法治水成功,给人们带来幸福的的故事。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其中二、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

文章简短易懂,语言精练,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一个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运用综合识字的方法,认识本课十个生字,会写七个。

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课文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弄懂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课前自己阅读,做到能用简练的语言说出大概的意思。

教师准备大禹治水的历史及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通过文中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讲故事导入新课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认真地读了,把你读的故事简单介绍给大家。

师:是的,《后羿射日》、《夸夫逐日》、《女娲补天》……等等神话故事都歌颂了真、善、美,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动人的传说——《大禹治水》。

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15大禹治水 教案(部编版)

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15大禹治水 教案(部编版)

15大禹治水【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5个会认字,9个会写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聪明才智和一心为民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1.采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练习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5个会认字,9个会写字。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介绍鲧和禹。

大家知道吗?在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人们生活痛苦极了,于是有一对父子俩先后治水,你知道他们是谁吗?(鲧和禹)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是怎样治水的。

简介资料:大禹(出示课件)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

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桌相互学习。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洪毒蛇兽伤灾难仍退继续认训被恢(2)看投影,读词语。

(出示课件)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洪水毒蛇猛兽伤害灾难仍然消退继续教训被水淹过耕种恢复河道认为农业生产安居乐业(3)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安居乐业: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恢复:变成原来的样子。

灾难:天灾人祸所造成的严重损害和痛苦。

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

三、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事?3.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大家进行评议。

(2)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事?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进行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课文原文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课文原文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课文原文
15 大禹治水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

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改写。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大禹治水》PPT优秀课件说课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大禹治水》PPT优秀课件说课

仍然 仍旧 退步 退下 继续 继承 续命 断续
xùn
训恢
训练 教训 恢复 恢宏








恢退
zāi
笔顺: 组词:洪水 山洪 分洪 洪福齐天 造句:洪水淹没了庄稼。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二笔点在横中线上,第五笔竖在竖 中线上。
笔顺: 组词:灾害 灾难 天灾 火灾 造句:对于百姓来说,这就是一场灾难。 书写指导: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第六笔撇从竖中线上起笔。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 淹没)田地 ( 冲毁)房屋 ( 恢复)生产 ( 驱赶)猛兽 ( 伤害)百姓 ( 引导)洪水
( 吸取 )教训 ( 开通 )河道
2.照样子写词语。 (1)千千万万(AABB式): _____多__多__少__少__ ______干__干__净__净_ ______上__上__下__下_ (2)安居乐业(形容生活安定): ______天__下__太__平_ ______安__身__立__命_ ______安__生__乐__业__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学了本文我知道 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我要向他学习,长大了为国家、 人民做贡献。
起因
洪水经常泛滥 人们生活痛苦极了 鲧筑坝挡水 九年 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大 离家十三年
禹 经过 三过家门而不入 治 吸取教训 疏导 开通河道
水 结果
洪水退了 农业生产恢复 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最新人教版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15课 大禹治水

洪 难nàn(逃难、遇难、难民) 道dào(道理、知道、道路) 认rèn(认字、认为、认真) 被bèi(被子、被动、被单) 业yè(毕业、工业、作业) 产c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二年级上册《课文 15 大禹治水》优质教案_2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二年级上册《课文 15 大禹治水》优质教案_2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大禹的性格特征,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决心,以及坚强的意志和甘于奉献的精神。

2、推荐阅读《山海经》,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培养他们群文阅读的兴趣。

3、由大禹治水延伸到李冰治水再到现代的武警官兵抗洪抢灾,升华情感。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说神话故事师:同学们一定读过或者在电视上看过关于中国远古居民的神话故事吧,谁能说说你知道中国有哪些神话故事呢?(幻灯片2)生自由回答来看一看,猜一猜,好不好?(幻灯片3——6)生相机回答(夸父逐日、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2、导入课题籍——《山海经》,老师专门为你们挑选了一本拼音版的,同学们有兴趣看这本书吗?想看就要表现好,老师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为集体利益而努力,能做到吗?—板书:禹(yǔ),跟老师一起读。

补充课题:15、大禹治水,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看到课题,你读懂了什么?大禹治理洪水。

(板书:洪水)师:同学们见过洪水吗?我们一起来观看视频(课件播放视频幻灯片7),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小结: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流离失所,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请同学们看到桌上的课文纸,看一看课文中是怎么描述洪水的?谁愿意试着读给大家听?师:对,正因为洪水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幻灯片8),所以人们才要去治理它。

那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之前先来看一看朗读提示(幻灯片9)2、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故事内容,说一说文中讲了几个人治水的办法?他们分别采用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2)全班交流:A、文中讲了两个人治水的办法,分别是鲧和鲧的儿子禹(板书:鲧、禹)。

B、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幻灯片8)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开通了很多河道,最终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治理了洪水。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设计意图〕回忆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切入,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品味语言创设条件。
二、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1.今天让我们再次沿着时间的隧道,走进这个远古时代的动人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能获得那些信息?一会儿要通过抢答题接受检查,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2.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提升:
(1)引导学生抓“开凿、挖通、垒起、引到”体会禹的卓越的战略眼光和超群的智慧,相机指导朗读。
(2)引导学生从“常常、泡在、只好、才、仅仅、就、却”等词语体会大禹抛家舍业的奉献精神,相机指导朗读。
4.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出示图画、配音乐)同学们,大禹为了治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请你们想想大禹每次都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写下来。
2.出示抢答题,检测学生自渎情况:
(1)从那些词语可看出洪水对人们的危害大?
(2)文中出现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什么关系?
(3)鲧和禹分别用什么办法治水,请概括回答。
(4)鲧临死前对儿子禹说了一句什么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鲧和禹治水的结果如何?
3.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Hale Waihona Puke 有关对应的文字。〔设计意图〕
给学生时空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捕捉文本信息,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出示抢答题,既检测学生自渎情况,有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走进文字,自主学习
1.刚才我们大家说了,禹治水和他父亲不同,他父亲主要采取堵的方法,禹主要采取疏通的方法,那么,禹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第二部分,一边默读一边画出描写禹做法的词语,写写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
【导语】《大禹治水》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多次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

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件15 大禹治水(共15张PPT) 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课件15 大禹治水(共15张PPT)  人教部编版
毒dú(毒蛇、狠毒、中毒) ) 兽shòu(野兽、猛兽、兽医) 仍réng(仍然、仍旧) 继jì(继续、继承、继往开来) 训xùn(训练、教训、训话) )
蛇shé(青蛇、蛇胆、画蛇添足
伤shāng(受伤、伤口、伤害) 退tuì(后退、进退、退步) 续xù(陆续、后续、续集) 恢huī(恢复、恢宏、天网恢恢
最新人教版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复习课件
第15课 大禹治水

洪hóng(山洪、洪涝、洪水) 灾zāi(火灾、灾难、旱灾) 难nàn(逃难、遇难、难民) 道dào(道理、知道、道路) 认rèn(认字、认为、认真) 被bèi(被子、被动、被单) 业yè(毕业、工业、作业) 产chǎn(产业、产量、生产)


② 选一选,连一连。
示例:习到此结束!
向你的美好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 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让生活的句号圈住的人,是无法前时半步的。少一点预设的期 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榕树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生命的绿荫才会越长越茂盛。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进取乾用汗水谱 烈军属着奋斗和希望之歌。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 庸人永远无法光顾。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如果圆规 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只存在於蠢人的字典里。青,取之于蓝而青 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一个能从别 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志当存高远。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会当凌绝 顶,一览众山小。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也,而不可夺赤。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 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 存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 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 以其无故能成其私。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 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 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 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 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 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一个实现梦想的人,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一个人如果已经把自己完全投入于权力和仇恨中,你怎么能期望他还有梦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 想成为事实。落叶——树叶撒下的泪滴,既已落下,何须再弯腰拾起;与其肩负苦涩的回忆,不如走向明天,淋浴春雨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 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一个人如果已经把自己完全投入于权力和仇恨中, 你怎么能期望他还有梦?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一个微不足道的理由让一切都曾失去过。 谁不曾迷茫?谁有不曾坠落呢?安逸的日子谁不想有呢?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能走的更 远?又怎会晓的执著的人拥有隐形翅膀?现在的一切都是为将来的梦想编织翅膀,让梦想在现实中展翅高飞。很多时候,我们富了口袋,但穷了脑袋;我们有 梦想,但缺少了思想。、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一天,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乐理知识和乐 器为我的音乐梦想插上了一双希望的翅膀。长大以后,我要站在真正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的风采,为大家带来欢乐。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 当你真心想要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完成。青年时准备好材料,想造一座通向月亮的桥,或者在地上造二所宫殿或庙宇。活到中年,终于决 定搭一个棚。一个人有钱没钱不一定,但如果这个人没有了梦想,这个人穷定了。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 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如果失去梦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类文阅读—15 大禹治水(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类文阅读—15 大禹治水(含答案)

类文阅读—15 大禹治水鲁班造锯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有名的工匠和发明家。

相传木工用的锯,就是鲁班发明的。

有一回,鲁班上山去砍树,山很陡,鲁班抓住树根和杂草,一步一步往上爬。

突然,他的手指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

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

他在手指上试了试,一拉就是一道口子。

这可提醒了鲁班,他想:如果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快得多吗?鲁班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一试,果然又快又省力。

鲁班就这样发明了锯。

1.鲁班上山砍树,发现了什么?用“”画出来。

他当时是怎么想的?用“”画出来。

2.鲁班根据带齿的发明了。

课文告诉我们:只要,就能有所发现。

鲁班造锯1.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

他在手指上试了试,一拉就是一道口子。

他想:如果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快得多吗?2.小草锯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夸父看到人们生活在黑暗寒冷的世界里,于是他就去追赶太阳,想把太阳搬到地上来,让世界充满光明和温暖。

他一直追呀追,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

太阳喷着火焰,把他烤得渴极了。

他一ロ气喝光了黄河的水和渭河的水。

最后,渴死在半路上了。

夸父倒在地上,地上长出一片桃林,树上结满了果实。

太阳被感动了,它放慢了脚步,并且每天都到地上走一趟。

1.给文章选一个题目。

()①夸父帮人②夸父追日2.用“”画出夸父追赶太阳的原因。

3夸父的举动,表现了他()的精神。

①舍己为人、坚持不懈②勇往直前夸父追日1.②2.让世界充满光明和温暖3.①。

初中资料二年级大禹治水课文

初中资料二年级大禹治水课文

二年级大禹治水课文《大禹治水》是人教社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课文。

下面和一起了解一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绝望极了。

洪水给百姓浩劫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

当时,一个名叫大伙儿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他的儿子禹暂时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误入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难靠,一次也无没有走进独自一人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则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试著。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大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进水过的土地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再行生活。

《大禹治水》述了鲧和禹治水的故事,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块儿奋战,分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该事迹也被多数中国汉代文献所记述记载。

1、洪(hóng),组词:(洪水)(防洪)(洪福齐天)2、灾(zāi),组词:(灾难)(火灾)(血光之灾)3、难(nàn),组词:(难民)(遭难)(大难临头)4、道(dào),组词:(道路)(知道)(道听途说)5、认(rèn),组词:(认字)(认真)(六亲不认)6、被(bèi),组词:(被动)(被子)(被动吸烟)7、业(yè),组词:(业余)(作业)(安居乐业)8、产(chǎn),组词:(产品)(生产)(倾家荡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大禹治水【教学要求】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3.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

传说古时候,洪水泛滥,没有人能治得了,只有大禹用了整整十三年的时间,带领人们制服了洪水,人们终于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归家园,安居乐业。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大禹治水》)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1)(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hónɡ zāi nán dào rèn bèi yè chǎn洪灾难道认被业产①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难、认、产”,后鼻音“洪”以及整体认读音节“业”。

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洪水毒蛇猛兽灾难消退继续农业恢复耕种①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4)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

带领大家的事。

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填一填。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课件出示5)洪灾难道认被业产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1)加一加:“氵”加“共”是“洪”;“讠”加“人”是“认”,“首”加“辶”是“道”。

(2)换一换:“波”减“氵”换“衤”就是“被”。

“推”减“扌”换“又”就是“难”。

(3)减一减:“亚”减“一”是“业”。

(4)猜谜语:“家里失火了。

”是“灾”,“建立厂子”就是“产”。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难、被”并讲述:(板书:难被)(课件出示6):“难、被”田字格课件。

“难”:左右结构,注意字的结构,中间的“亻”基本站在田字格的正中央,竖压住竖中线。

三个部分都要写得狭长一些,注意互相穿插,不要出格。

“披”: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皮”为竖撇,收笔可略向左出,竖居横钩正中,底部撇收捺放。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课件出示7)①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②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③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大英雄大禹,了解了他的感人故事。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课外作业新设计1.抄写本课生字,各四个。

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洪水猛兽毒蛇灾难继续农业3.比一比再组词:洪()被()难()哄()波()准()答案:1.略。

2.略。

3.洪(洪水)被(被子)难(困难)哄(哄人)波(水波)准(准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2.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习旧引新,明确目标。

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大禹治水)(1)生字检测(课件出示8)看谁读得又快又对。

洪水毒蛇猛兽灾难消退继续农业恢复耕种(2)默读课文,回忆一下:我们学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概括2.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

(交流)引读:结果——(出示句子)(课件出示9)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

3.过渡:这洪水究竟有多大?大禹是怎样制服大水的呢?为什么称大禹是治水的伟大英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这些问题。

(板书:伟大)二、精读感悟,体会大禹精神。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课件出示10)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录像)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读第1自然段。

(交流)(课件出示11)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洪水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遭到伤害,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1)指名读。

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有感情!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二)学习第2—4自然段。

对比父子两人治水的结果,一个失败,一个成功,你有什么疑问?大禹治水为什么会成功?这个就是我们这节课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由读相应段落想想他为什么会成功?学生自读勾画,小组交流汇报交流。

A大禹的父亲鲧用什么办法治水的?(课件出示12)“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鲧使用的是什么方法?什么是“筑坝挡水”?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堵)B.大禹又是用什么方法制服洪水的?1.(课件出示13)“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什么是“疏导”的办法呢?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疏)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吗?(课件出示14)“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板书:无畏智慧)过渡:做事情找准方法很重要,这样,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还要靠辛苦地努力、坚定的决心及无私的奉献精神。

2.哪些地方看出大禹治水决心很大?(课件出示15)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都不进去看一看,古时候有一个成语讲的就是禹的这种行为——三过家门而不入。

十三年啊,四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就不想回家么?想象一下禹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课件出示16)禹第一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听见孩子呱呱的哭声他。

禹第二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听见妻子在教儿子叫爸爸的时候他。

禹第三次路过家门的时候看见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站在家门口,好像盼着他回来,他。

学生补充说完整。

多么令人感动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带着你的感悟读读这句话。

像禹这样心理装着别人,没有自己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舍小家为大家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板书:无私舍己为人)3.小结:正因为如此,人们为了表示对禹的尊敬和爱戴,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一个大字,尊称他为“大禹”。

(板书:代代相传)4.因为大禹的坚定决心和无私奉献精神,洪水退了,你看到的大地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这样的景象用书上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欣欣向荣”。

三、巩固拓展,复述故事。

课文学完了,你会讲这个故事给别人听吗?根据下列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课件出示17)提示1.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2.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3.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4.大禹用开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故事,再选代表讲故事“大禹治水”。

课外作业新设计1.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搜集有关古代领袖的故事。

3.搜集有关大禹的故事。

答案:1.略。

2.农业始祖后稷,炎帝发明刀耕火种。

3.大禹的故事有:①灌溉兴农,②划分九州,③创造文化,④铸造九鼎,⑤战胜三苗,⑥制定禹刑,⑦修筑监狱【板书设计】无畏大禹治水智慧代代相传(伟大)无私舍己为人【教学反思】《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

大禹的精神是可贵的,作为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也是极具典型性的,可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达的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学生缺乏对洪水感知的实际经验,因此无法体会到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有障碍。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这一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辅助以视频加深、巩固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的了解洪水的可怕与危害。

禹在治理洪水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

如果从煽情,调动课堂气氛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小节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再现”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

利用师生的交流,来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顾大家,是个无私奉献的人。

反观自己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我想在很多方面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和改进:第一,对教材分析还应更加深入地钻研,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合理有效。

只有深入的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文本反复钻研,才能体会文本的精华,从而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二,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

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第三,规范教师的语言。

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第四,要关注课堂的生成。

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总之,这堂课带给我很多的启示,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历练,希望我能从中得到更多地提高。

同课异构创新教案《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想】初读课文。

细读第一自然段。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