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步骤及注意点
骨髓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和结果解读

骨髓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和结果解读一、目的1.诊断作用:通过检查骨髓细胞增生程度、细胞组成及其形态学变化、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造血干细胞培养、寄生虫和细菌学检查等以协助临床诊断。
2.治疗作用: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还可为骨髓移植提供骨髓。
二、适应证1.各类血液病的诊断和全身肿瘤性疾病是否有骨髓侵犯或转移。
2.原因不明的肝、脾、淋巴结肿大及某些发热原因未明者。
3.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需要骨髓细菌培养或涂片寻找病原体,如伤寒杆菌的骨髓培养及骨髓涂片寻找疟原虫和利朵小体。
4.诊断某些代谢性疾病,如高雪( Gaucher)病,只有骨髓找到Gaucher 氏细胞,才能最后确定诊断。
5.观察血液病及其他骨髓侵犯疾病的治疗反应和判断预后。
6.为骨髓移植提供足量的骨髓。
注意:骨髓移植抽取骨髓应在手术室麻醉下进行,不同于一般的骨髓穿刺。
一、禁忌证1.血友病及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当骨髓检查并非唯一确诊手段时,则不宜进行此种检查,以免引起局部严重迟发性出血。
2.骨髓穿刺局部皮肤有感染者。
注意:凝血功能障碍者穿刺当时可能出血不重,但可能发生迟发性出血。
四、操作前准备1.患者准备1)怀疑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在骨髓穿刺前应作凝血功能方面的检查,以决定是否适作此种检查。
2)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骨髓穿刺的目的、操作过程及可能出现或应注意的问题。
3)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有疼痛等不适及时报告,穿刺后3 天内穿刺部位不要着水,并保持清洁等)。
4)让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注意:术前沟通、确认知情同意很重要。
2.材料准备1)治疗车:车上载有以下物品:a)骨髓穿刺包:内含:骨髓穿刺针1 个,无菌盘1 个,镊子1 把,孔巾1 个,纱布2 块,棉球若干。
b)消毒用品:2%碘酊和75%乙醇,或0.5%碘伏。
c)麻药:2%利多卡因2ml。
2)其他:一次性注射器2 个(2ml 或Sml 1 个,10ml 或20ml1 个),无菌手套2 副,干净玻片6—8 张和1 张好的推片。
骨髓穿刺要注意什么

骨髓穿刺要注意什么骨髓穿刺(Bone Marrow Aspiration and Biopsy)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用于获取骨髓样本以检查及分析骨髓中的细胞和组织。
骨髓穿刺主要应用于血液病学和肿瘤学领域,通常用于确诊、病情监测以及治疗反应评估。
下面将详细介绍骨髓穿刺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可能的并发症。
操作步骤:1. 准备:包括术前评估、解释操作目的和风险给患者,同意操作;术前查看相关检查成果、评估患者的出凝能力、了解出凝药物的应用等。
2. 穿刺部位的选择:常见的穿刺部位有骨盆骨嵴、胸骨体和脊椎骨弓。
选择穿刺部位要考虑到采集到足够的骨髓细胞,并且尽可能避免损害神经或血管。
3. 消毒与麻醉:对于患者,通常在操作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疼痛不适。
对于操作者,在操作前需要对双手进行必要的消毒准备。
4. 穿刺:操作者穿刺部位选好后,在皮肤上勾画出穿刺点和进针方向;进入皮肤后,操作者把穿刺针插入皮肤直到达到骨髓腔,然后取出内针进一步插入骨髓腔,采集骨髓样本。
通常,一次穿刺包括获取骨髓液(骨髓穿刺)和骨髓核心(骨髓活检)两个部分。
5. 样本处理:骨髓穿刺完成后,骨髓液和骨髓核心会分别放入指定的试管中,并送到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检查。
6. 结束和处理:穿刺结束后,操作者用消毒药物进行包扎,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如保持休息、确保伤口干燥、适当休息等。
注意事项:1. 注意术前评估:操作前,医生需进行术前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情况、凝血功能是否异常等,以便在操作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检查出凝功能:骨髓穿刺是一种创伤性操作,可能造成出血。
因此在进行穿刺前,需要评估患者的出凝能力,避免术后并发症。
3. 术中监测:术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如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等,以及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及时调整穿刺的力度,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 检查穿刺物:在采集骨髓样本后,操作者需要检查穿刺物是否满足临床需求,如样本数量是否足够、组织是否完整等,以便保证后续的检查效果。
骨髓穿刺术操作步骤

骨髓穿刺术操作步骤骨髓穿刺术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获取骨髓样本进行诊断或治疗目的。
以下是骨髓穿刺术的一般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将患者安置在适当的位置上,通常是仰卧位。
- 为患者提供充足的麻醉和局部麻醉,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 准备好必要的医疗设备,如骨髓穿刺针、取样、手套、无菌覆盖物等。
2. 选择穿刺部位选择穿刺部位选择穿刺部位- 在适当的骨髓穿刺位点上进行标记。
常见的穿刺部位包括髂骨后上冠状嵴、胸骨的上方和前方、胸椎后突、骶骨等。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3. 皮肤准备皮肤准备皮肤准备- 在穿刺部位周围进行彻底的皮肤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 确保穿刺区域干燥,并盖上无菌覆盖物。
4. 进行穿刺进行穿刺进行穿刺- 用无菌的穿刺针沿着经过标记的穿刺部位,缓慢地向骨髓穿刺。
- 当针头进入骨骼时,可能会感觉到一些压力或轻微的疼痛。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控制和调整。
- 达到所需深度后,慢慢地旋转针头,以帮助收集足够的骨髓样本。
5. 采集样本采集样本采集样本- 当骨髓穿刺已完成时,将准备好的取样接在穿刺针上。
- 缓慢抽取骨髓样本,直到足够的量被采集。
- 注意保持样本的无菌,避免污染。
6. 结束穿刺结束穿刺结束穿刺- 将取样从穿刺针上取下,并将其安全放置。
- 缓慢地拔出穿刺针,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并予以处理。
- 为患者提供恰当的止痛措施,并在穿刺部位覆盖无菌敷料。
以上是骨髓穿刺术的一般操作步骤。
鉴于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医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并遵循医疗准则和卫生规范,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骨髓穿刺步骤及注意点

骨髓穿刺步骤及注意点骨髓穿刺的关键是“快”:麻醉后利索进针,进针后随即抽骨髓,骨髓抽出后立即快速涂片。
如此,可以减少髓腔内出血的机会,防止血稀及骨髓凝固,保证涂片质量,从而为准确诊断提供保障。
那如何做到既快又好呢?下面按照操作过程说明各步骤的注意点。
1、准备用物口罩1只、帽子1只、注射盘1只、棉签1包、消毒液1瓶、骨穿包1只(内含无菌洞巾1只、5ml玻璃注射器及针头各1只、无菌纱布3片、骨髓穿刺针1只、20ml玻璃注射器1只)、无菌橡胶手套1副、2%利多卡因10ml*1支、载玻片数片(10片左右)、空药盒1只、胶布1卷。
准备用物要保质保量,注意骨穿包的灭菌时间是否在有效期内;穿刺针和注射器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洗手,戴好口罩、帽子,将用物拿到操作台或病床前,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及要求。
事先签署同意书,争取获得满意的配合。
穿刺前应检查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有出血倾向者穿刺时应特别注意,血友病患者禁止行骨髓穿刺检查。
2、摆体位、拟定穿刺点体位根据所选穿刺点而定:采用髂前上棘和胸骨穿刺点时,患者取仰卧位;采用髂后上棘穿刺点时,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穿刺点一侧下肢屈曲,臀部凹陷处即为穿刺点所在;采用腰椎棘突穿刺点时,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以利于腰椎棘突的暴露。
各穿刺点位置如下:(1)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1-2cm处,该处骨面平坦,易于固定,操作方便,危险性极小,因此最常被选用。
下面,主要以选择髂前上棘穿刺点,一人操作为例,展开说明。
(2)髂后上棘穿刺点: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
(3)胸骨穿刺点:胸骨柄、胸骨体相当于第2肋间的部位。
此处胸骨较薄,且其后有大血管和心房,穿刺时务必小心,以防穿透胸骨而发生意外。
但由于胸骨的骨髓液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要进行胸骨穿刺。
(4)腰椎棘突穿刺点:腰椎棘突突出的部位。
体位摆好后指导患者正确暴露穿刺部位,保证有足够的消毒空间,并且将体位调整到患者感觉尽量舒适的状态。
骨髓穿刺活检的原理和过程

骨髓穿刺活检的原理和过程
骨髓穿刺活检是一种用于诊断骨髓疾病的常见检查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穿刺骨髓腔,采集骨髓组织样本进行检查,以了解骨髓内是否存在异常细胞、病理变化或其他异常情况。
骨髓穿刺活检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患者通常会在医生办公室、手术室或检查室等地进行骨髓穿刺活检。
在检查前,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如清空胃部等。
2.医生会选择一个合适的穿刺部位,通常是髂骨后上棘或胸骨下端。
然后在局部麻醉下,用一根特制的骨髓穿刺针穿刺到骨髓腔内。
3.医生通过骨髓穿刺针抽取一些骨髓组织样本。
这些样本有时会被送到实验室进行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骨髓内是否存在异常细胞或其他异常情况。
4.患者可能会在检查后感到一些不适或疼痛,但通常这些不适会很快缓解。
通过骨髓穿刺活检,医生可以获取到关于骨髓内细胞结构、数量和状态等信息,帮助诊断和治疗骨髓疾病,如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骨髓穿刺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骨髓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获取骨髓内的细胞和组织样本,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髓穿刺的操作流程,并介绍评分标准以评估操作的质量。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骨髓穿刺操作前,医护人员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1.核对患者的身份和病历,确认患者的基本信息和需要检查的目的。
2. 解释操作过程和风险给患者,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 准备所需的器械和材料,包括骨髓穿刺推进针、麻醉药物、穿刺指南针等。
二、操作流程骨髓穿刺的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穿刺部位:常见的穿刺部位有髂嵴、胸骨柄和胫骨髁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进行选择。
2.消毒和覆盖无菌手术区域:使用无菌消毒剂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使用无菌铺盖物覆盖。
3. 麻醉:注射适量的局部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操作过程中不感到明显的疼痛。
4. 穿刺:医生将骨髓穿刺推进针插入骨髓腔,通过逐渐向下推进的方式穿刺到骨髓腔。
5. 抽取样本:一旦针头进入骨髓腔,医生会缓慢地抽取一定量的骨髓组织样本。
6. 处理样本:将抽取的骨髓样本转移到试管或玻片上,标记好并送至实验室进行后续检测。
7. 处理穿刺点:摘除针头后,用无菌棉球或纱布进行压迫,并粘贴无菌敷料。
三、评分标准为了确保骨髓穿刺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以下评分标准进行评估:1. 操作顺序和流程是否正确。
2. 穿刺部位是否选择合适,并且消毒覆盖无菌。
3. 麻醉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患者是否感到明显的疼痛。
4. 穿刺过程中是否有明显的抖动或不稳定。
5. 穿刺的深度和角度是否适当,是否达到了骨髓腔。
6. 抽取的骨髓样本是否充足,并且是否避免了血液污染。
7. 处理穿刺点的措施是否得当,是否有明显的出血或渗液。
对于每一项评分标准,可以根据情况设置不同的评分等级,如优、良、中、差等,以评估骨髓穿刺操作的整体质量。
总结骨髓穿刺作为一项常见的临床操作,对于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胫骨穿刺(骨髓)详细步骤及注意要点

胫骨穿刺(骨髓)详细步骤及注意要点一、目的1.诊断作用:抽取骨髓液,做骨髓细胞学、染色体、细胞免疫分型等检查,有助于血液病、恶性肿瘤、寄生虫病、贮积性疾病等疾病的诊断,并可协助判断治疗疗效。
2.治疗作用:抽取骨髓做造血于细胞培养,细菌培养,供干细胞移植使用等。
危重儿童抢救时,如果不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胫骨穿刺输液可作为暂时性措施。
二、适应证1.明确各类血液病,如白血病、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的诊断和全身肿瘤性疾病是否有骨髓侵犯或转移,如淋巴瘤、肾母细胞瘤等。
2.原因不明的肝、脾、淋巴结肿大及某些发热原因未明者。
3.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需要骨髓细菌培养或涂片寻找病原体,如伤寒杆菌的骨髓培养及涂片寻找疟原虫等。
4.诊断某些代谢性疾病,如戈谢( Gaucher)病。
5.观察血液病及其他骨髓侵犯疾病的治疗反应和判断预后。
6.危重儿童抢救时,如外周静脉通路很难建立,胫骨穿刺输液可作为暂时性措施直至建立静脉通道。
注意:胫骨穿刺主要用于新生儿及 2 岁以下尤其 6 个月以下小婴儿。
三、禁忌证1.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病情危重,有明显出血倾向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等为骨穿的禁忌证。
而严重血小板减少并非禁忌证,即使血小板低于 10×109/L,只是需要在穿刺结束后多加压一些时间,直至出血停止。
注意:血友病患者为骨穿绝对禁忌。
2.穿刺部位有感染或开放性损伤。
四、操作前准备1.患儿准备1)向患儿家长解释骨穿的目的、操作过程、风险、需要配合的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注意:术前沟通、确认知情同意很重要。
因胫骨穿刺一般适用干 2 岁以下小娶幼儿,因此主要是跟患儿家长交代。
2)术前检查患儿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及有无禁忌证。
术前测量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
3)安抚患儿,消除患儿紧张情绪。
小婴儿带好纸尿裤,必要时给予镇静剂(10%水合氯醛0.3—0.5ml/kg 口服或灌肠,安定 0.1-0.3mg/kg 静脉推注)。
骨髓穿刺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骨髓穿刺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嘿,你问骨髓穿刺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那咱就来好好唠唠。
先说操作步骤吧。
首先呢,得准备好各种工具,像穿刺针啦、消毒用品啦啥的。
这就好比要出门旅游,得先把行李准备好。
然后呢,找个合适的位置。
一般是在髂骨或者胸骨这些地方。
就像找个好地方拍照一样,得选个角度好的地儿。
接着开始消毒。
把要穿刺的地方擦得干干净净的,可不能马虎。
这就像洗脸一样,得洗得仔细点。
消完毒,铺上无菌巾。
这就像是给要做手术的地方搭个小帐篷,保持干净。
下一步就是打麻药啦。
轻轻地扎一针,把麻药推进去。
这时候病人可能会觉得有点胀胀的。
就像被蚊子叮了一下,不过没那么疼。
等麻药起作用了,就拿着穿刺针开始穿刺。
要小心地扎进去,不能太用力,也不能太轻。
就像穿针引线一样,得有点技巧。
穿进去后,可能会感觉到一种突破感。
这时候就可以开始抽取骨髓了。
抽的时候要慢慢地,不能太急。
抽完骨髓,拔出穿刺针,贴上创可贴。
这就像打完仗收兵一样,得把战场收拾好。
再说说注意事项。
做骨髓穿刺前,得跟病人好好沟通,让病人别太紧张。
就像哄小孩一样,让他放轻松。
穿刺的时候,动作要轻柔,不能伤到周围的组织。
这就像开车一样,得稳稳当当的。
还有啊,要注意无菌操作,不能让细菌跑进去。
这就像做饭不能让苍蝇飞进去一样。
抽完骨髓后,要观察病人的情况,看看有没有不舒服。
要是有啥不对劲,赶紧处理。
我给你讲个事儿吧。
我有个朋友的妈妈生病了,需要做骨髓穿刺。
一开始他们都很紧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医生就很耐心地给他们解释,还告诉他们注意事项。
穿刺的时候,医生动作很轻柔,很快就完成了。
后来朋友的妈妈也没什么不舒服,检查结果也很快出来了。
他们都很感谢医生呢。
所以啊,骨髓穿刺虽然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只要按照正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来做,就没那么可怕。
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
骨髓穿刺标准操作规程

骨髓穿刺标准操作规程1.背景骨髓穿刺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操作,用于获取骨髓样本进行诊断或治疗。
为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本标准操作规程旨在提供操作的标准化步骤和注意事项。
2.操作准备在进行骨髓穿刺之前,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查,包括血液凝固功能和相关检查。
检查操作所需的器械和设备是否完好并符合卫生标准。
与患者详细沟通,解释操作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3.操作步骤1.消毒操作区域:使用符合规范的消毒剂对操作区域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操作区域的无菌。
2.麻醉操作区域: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对操作区域进行麻醉,减轻患者疼痛和不适感。
3.穿刺针选择和准备:选择合适的穿刺针,确保其清洁无菌,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组装和准备。
4.骨髓穿刺:在麻醉的操作区域上,以直角或斜角将穿刺针插入骨髓腔内,直到抽取所需的骨髓样本或完成治疗操作。
5.操作区域清理:在操作完成后,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操作区域进行清洁,防止感染风险。
6.样本处理和记录:将抽取的骨髓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相应的检测,并及时记录相关操作信息和患者反应。
4.注意事项操作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禁忌症,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操作过程中需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关注患者的疼痛感受和不适,及时进行合理的疼痛缓解措施。
注意操作区域的无菌处理和消毒,减少感染的风险,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上为骨髓穿刺标准操作规程,希望能够帮助您进行规范化的骨髓穿刺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疗要求进行具体操作和处理。
参考文献:___。
___。
骨髓穿刺操作技术指导[J]。
医学前沿。
2021.12(3): 45-50.。
骨髓穿刺术护理操作流程

骨髓穿刺术护理一、目的1、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及分类,或抽取骨髓液做细菌培养,协助诊断。
2、经骨髓腔注射急救药,或输液、输血,紧急扩容。
3、骨髓移植时采集骨髓液。
二、适应症协助诊断各种贫血、造血系统肿瘤、血小板或粒细胞减少症、疟疾或黑热病,骨髓移植术。
三、禁忌症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
四、操作步骤(一)评估1、患儿的年龄、病情、治疗情况、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2、穿刺处皮肤完整性及清洁度。
3、向患儿及家属解释骨髓穿刺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二)准备1、护士:仪表端庄,衣帽整洁。
2、患儿:排空大小便、取得配合。
3、环境:操作区室温舒适、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操作台清洁干燥。
4、用物:骨髓穿刺包(含骨髓穿刺针1、洞巾1、纱布若干)、2ml注射器1付、10ml或20ml注射器若干、无菌手套2副、安尔碘、无菌棉签、胶带、2%利多卡因、清洁玻片、无菌试管或培养瓶、弯盘、化验单、必要时备骨髓标本固定液。
(三)操作1、洗手,戴口罩。
2、备齐用物。
3、核对患儿信息。
4、核对化验条码(姓名、住院号、床号、性别、年龄、项目等)。
5、再次解释配合要点。
6、陪护患儿至操作室。
7、操作中再次核对患儿信息及化验信息。
8、给患儿取正确卧位。
①髂前上棘、胸骨、胫骨穿刺时取仰卧位。
②髂后上棘或棘突穿刺时取俯卧位或侧卧位。
9、消毒穿刺部位。
10、协助医生抽取利多卡因。
11、穿刺中协助保持患儿体位。
12、协助医生留取标本。
13、拔除穿刺针后消毒局部皮肤,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14、穿刺点压迫止血5~10分钟。
15、操作后再次核对患儿信息及标本信息。
16、洗手。
17、平车送患儿回病室。
18、向患儿及家属解释术后注意事项。
19、标本送检。
20、终末处理。
21、洗手。
22、记录。
五、指导要点1、告知患儿及家属骨髓穿刺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指导患儿操作中保持正确体位。
3、指导患儿操作后避免剧烈活动,保持伤口敷料干燥,48~72小时后可以移除敷料。
骨髓穿刺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检查所需器械是否齐全:骨髓穿刺针、无菌手套、无菌巾等。
- 保持操作区域清洁:用无菌巾清洁穿刺部位,并进行局部麻醉。
- 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常见的体位有躺卧位和侧卧位。
2. 进行骨髓穿刺:- 戴上无菌手套并处理骨髓穿刺针:将针头与针芯连接好,并确认针头的锐利度。
- 用消毒棉球进行顶皮准备:对于躺卧位患者,将消毒棉球放置在骨髓穿刺点上,然后用一个手指顶住棉球。
对于侧卧位患者,将消毒棉球放在骨髓穿刺点上,然后用另一只手托住患者的髂嵴骨。
- 进行骨髓穿刺:将骨髓穿刺针持有在45度角,并从骨髓穿刺点快速插入皮肤,直到骨骼。
然后,保持针的位置不变,用稳定的力量将针插入骨髓腔内,直到骨髓穿刺针的内腔已进入骨髓腔。
- 取骨髓样本:当骨髓穿刺针进入骨髓腔后,可以用带有注射器的针头从骨髓腔中抽取样本。
- 清洁和处理:将骨髓穿刺针从骨髓腔中完全拔出,然后放置在一个安全且容易清洁的中。
3. 完成操作:- 清洁操作区域:用无菌巾擦拭穿刺部位。
- 处理操作废弃物:将使用过的器械和废弃物正确处理。
评分标准:在骨髓穿刺操作中,可以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分:1. 操作顺序是否正确:评估操作者是否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操作。
2. 操作手法是否正确:评估操作者是否采用正确的手法进行骨髓穿刺。
3. 穿刺点选取是否准确:评估操作者在选择穿刺点时是否准确。
4. 操作区域清洁程度:评估操作者是否保持穿刺区域的清洁。
5. 无菌操作程度:评估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是否保持无菌操作。
以上评分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确保骨髓穿刺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骨髓穿刺术操作

骨髓穿刺术操作
引言
骨髓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获取骨髓样本或进行骨髓治疗。
本文档将介绍骨髓穿刺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
1. 确认患者身份和相关信息。
2. 准备所需材料,包括穿刺针、消毒物品、无菌手套等。
3. 确定穿刺部位,常见的部位有胸骨、髂骨前上棘和胫骨。
4. 在操作区域进行消毒,使用消毒剂擦拭大约5厘米的范围,并等待干燥。
5. 戴上无菌手套,抓住穿刺部位的皮肤,用消毒针在皮肤上做一个小切口。
6. 将穿刺针插入皮下,穿刺进入骨髓腔。
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纵向的进针,并避免扭转或侧向移动。
7. 当感觉到针尖进入骨髓腔时,缓慢抽取骨髓样本或进行治疗操作。
8. 操作完成后,缓慢拔出穿刺针,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并施加轻压。
9. 将获取的样本标记好,送往实验室进行进一步检测。
10. 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包括患者的症状和反应。
注意事项
- 在操作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并取得其同意。
- 穿刺针和其他工具必须是单次使用的,确保无菌。
- 操作时要注意避免碰触其他物品和非穿刺部位的皮肤。
- 骨髓穿刺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 在操作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反应,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结论
骨髓穿刺术是一项常见而重要的医疗操作,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能够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务人员在操作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以便后续的诊疗和研究。
骨髓穿刺的步骤和评分标准

骨髓穿刺的步骤和评分标准骨髓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和诊断骨髓中存在的疾病。
本文将介绍骨髓穿刺的步骤和评分标准。
一、骨髓穿刺的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骨髓穿刺之前,医生需要充分告知患者关于该检查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的风险和不适感。
同时,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的个人病史、服用药物情况以及过敏史,并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
2.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空腹,通常要求至少6小时不进食。
穿刺部位通常选择骨盆骨、胸骨或小骨盆骨,清洁穿刺区域,并对其进行消毒。
3. 局部麻醉骨髓穿刺需要局部麻醉以减少患者疼痛感。
医生会使用局部麻醉剂,常用的为2%的普鲁卡因。
4. 穿刺操作医生使用一种被称为“特纳”的器械进行穿刺。
该器械具有一把锋利的针头和一把手柄,医生将其插入事先选择好的穿刺部位,并通过刺入骨髓内部。
5. 骨髓涂片制备医生会将穿刺成功后获得的骨髓样本涂在载玻片上,并在镜下进行染色和观察。
这样可以看到细胞的形态特征,从而进行相关疾病的诊断。
二、骨髓穿刺的评分标准1. 骨髓穿刺质量评分骨髓穿刺质量评分通常用于评估骨髓穿刺操作的技术和效果。
评分标准包括:骨髓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过程中的患者疼痛感、穿刺部位的出血情况等。
2. 骨髓涂片评分骨髓涂片评分主要用于评估骨髓样本在镜下的质量。
评分标准包括:细胞完整性、细胞染色效果、细胞分布均匀性、细胞形态特征等。
评分结果有助于判断样本是否适合进行进一步的细胞学分析和病理学诊断。
3. 骨髓穿刺并发症评分骨髓穿刺是一种有一定风险的操作,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局部出血、感染、穿刺相关的疼痛、皮肤损伤等。
评分标准主要根据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进行评估,以指导医生在穿刺操作中的风险控制和病人的术后护理。
通过对骨髓穿刺的步骤和评分标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检查的操作过程和相关指导,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然而,作为一种医学检查方法,骨髓穿刺在具体应用时还需要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
骨髓穿刺术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骨髓穿刺术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一、引言骨髓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获取骨髓组织以进行疾病诊断或治疗。
本文将介绍骨髓穿刺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检查方法。
二、骨髓穿刺术的方法1. 穿刺部位选择骨髓穿刺常用的穿刺部位包括髂骨后上棘、胸骨下缘和胸椎等部位。
医生在选择穿刺部位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诊断需要来确定最合适的部位。
2. 术前准备在进行骨髓穿刺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确保患者符合进行骨髓穿刺的适应症。
此外,医生还需告知患者术前禁食和服药的要求,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手术操作步骤骨髓穿刺术的手术操作步骤包括消毒、局部麻醉、穿刺、采集骨髓组织等环节。
医生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手术,确保操作的准确和安全。
4. 术后处理术后,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避免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此外,医生还需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休息和饮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三、骨髓穿刺术的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消毒制度在进行骨髓穿刺术时,医生和护士需要严格遵守消毒制度,确保手术器械和操作环境的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2. 儿童和老年患者的特殊注意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医生需要根据其年龄和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操作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3. 注意观察术后情况术后,医生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定期观察,特别是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骨髓穿刺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应用和操作这一临床检查方法,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穿刺检查1. 引言骨髓穿刺检查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用于检测和诊断一系列骨髓相关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髓穿刺检查的原理、适应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并发症。
2. 原理骨髓穿刺检查是通过穿刺骨髓腔,抽取骨髓细胞和骨髓液,进行显微镜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验,以评估骨髓造血功能、骨髓细胞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结构。
3. 适应症骨髓穿刺检查适用于以下情况:•不明原因的贫血、血小板减少或白细胞增多•无法解释的发热、出血或淋巴结肿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其他骨髓疾病的诊断和分型•骨髓内肿瘤的检测和分期•监测治疗效果和骨髓移植术后的恢复情况4. 操作步骤4.1 准备工作•为患者做必要的解释和告知,并取得书面同意•寻找适当的穿刺部位(常见的有胸骨体、髂嵴和胫骨峡部)•准备好穿刺所需的器械和材料,包括穿刺针、局麻剂、消毒液等4.2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感,通常使用2%利多卡因或其他局麻药。
在穿刺部位注射局麻药后,等待几分钟使其充分起效。
4.3 穿刺操作•医生穿戴无菌手套,并对穿刺部位进行彻底消毒•将穿刺针插入穿刺部位,沿骨髓腔方向逐渐推进,直至进入骨髓腔•抽吸骨髓液和骨髓细胞,一般使用10 mL或20 mL注射器•抽吸完成后,缓慢退出穿刺针,并进行止血处理•将抽吸的骨髓液和细胞涂片分别涂布玻璃片上,并固定和染色,以供显微镜检查和细胞学分析4.4 结束操作•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和覆盖,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遗嘱患者多喝水,休息几分钟,可以离开医院5. 注意事项在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由于骨髓穿刺涉及到手术操作,医生需要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经验•患者应该提前告知医生是否有出血倾向或血液疾病等相关病史•术前应该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确保安全性•患者需要保持平躺位,并配合医生的操作要求,以减少出血和感染的风险•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和老年患者,需要特别小心和谨慎操作6. 可能的并发症骨髓穿刺检查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但仍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刺针进入骨髓腔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到血管,引起出血,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止血处理或输血。
骨髓穿刺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医院血液科二、实习目的1. 掌握骨髓穿刺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了解骨髓穿刺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 学会观察骨髓穿刺的结果,并初步判断病情。
4. 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
三、实习内容1. 骨髓穿刺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术前准备:向患者解释骨髓穿刺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同意。
检查穿刺部位,备皮,戴手套,铺巾。
(2)穿刺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局部消毒,铺巾。
以穿刺点为中心,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
待麻醉生效后,用骨髓穿刺针沿骨皮质垂直刺入骨髓腔,抽出针芯,可见骨髓液流出。
用吸管吸取骨髓液1-2ml,注入涂有固定液的玻片上,制作骨髓涂片。
(3)术后处理:拔出穿刺针,按压穿刺点,覆盖无菌敷料,嘱患者休息。
2. 骨髓穿刺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血液系统疾病、肿瘤、感染、代谢性疾病等。
(2)禁忌症:穿刺部位感染、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障碍、骨髓穿刺部位皮肤破损等。
3. 骨髓穿刺的结果观察及初步判断(1)观察骨髓涂片:观察有核细胞数量、形态、成熟程度等,初步判断骨髓增生情况。
(2)观察骨髓液:观察骨髓液颜色、黏稠度、细胞成分等,初步判断骨髓细胞类型。
四、实习体会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骨髓穿刺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骨髓穿刺的基本技能。
2.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提高了自己的医患沟通技巧。
3. 骨髓穿刺的结果观察及初步判断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
4. 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仍有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
五、总结本次骨髓穿刺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还培养了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骨髓穿刺的流程

骨髓穿刺的流程
骨髓穿刺的流程如下:
体位选择:根据穿刺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体位。
如髂前上棘和胸骨穿刺时取仰卧位,髂后上棘穿刺时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消毒及麻醉: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然后用利多卡因做局部皮肤、皮下和骨膜麻醉。
固定穿刺针长度:将骨髓穿刺针的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胸骨穿刺约1.0cm。
穿刺: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针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与骨面成30°-40°角刺入。
当穿刺针针尖接触骨质后,沿穿刺针的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穿刺针,并向前推进,缓缓刺入骨质。
当突然感到穿刺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明穿刺针已进入骨髓腔。
抽取骨髓液:拔出穿刺针针芯,接上干燥的注射器,用适当的力量抽取骨髓液。
加压固定:骨髓液抽取完毕,重新插入针芯。
骨髓穿刺置管术

骨髓穿刺置管术简介骨髓穿刺置管术是一种用于获取骨髓液样本或进行治疗的医疗程序。
该技术通过在骨髓中插入一根细长的针管,收集骨髓液样本或输送药物。
骨髓液样本的分析可以提供对造血功能、免疫系统和血液疾病的评估。
此外,骨髓穿刺置管术还可以用于骨髓移植等治疗目的。
手术准备在进行骨髓穿刺置管术之前,医务人员需要收集患者的相关医疗资料,例如病历、影像学检查结果等。
患者应该被告知该手术的目的、风险以及可能的并发症。
如果有必要,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某些实验室检查以评估血液凝固功能。
手术步骤1. 患者被安置在手术台上,通常以俯卧位或侧卧位进行。
医务人员会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骨髓穿刺,通常在胸骨上的某个特定位置。
2. 手术区域被清洁消毒,将穿刺点周围盖上无菌纱布。
麻醉药物可能会被使用以减轻患者的不适。
3. 医生会用一把细长的针,通常是有锋利尖端的骨髓穿刺针,慢慢地穿透皮肤和深层组织,直至到达骨髓腔。
4. 当针进入骨髓腔时,医生会从针内抽取骨髓液样本或将药物通过针注入骨髓腔。
一旦完成所需操作,针被缓慢地拔出。
注意事项和并发症- 骨髓穿刺置管术通常是一种安全的医疗操作,但也可能产生一些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局部疼痛、出血或淤血、感染和神经损伤。
- 患者应该定期观察手术区域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肿胀、剧痛、红肿等。
如果发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帮助。
- 骨髓穿刺置管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受到限制或禁止。
例如,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出血倾向、感染或骨骼畸形等问题,可能无法进行该手术。
结论骨髓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技术,用于获取骨髓液样本或进行治疗。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准确的操作和注意事项的遵循是确保手术成功和减少患者并发症风险的关键。
患者和医务人员都应该了解相关信息,并密切关注患者的恢复过程。
请注意,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应以医生或医院的指导意见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髓穿刺步骤及注意点骨髓穿刺的关键是“快”:麻醉后利索进针,进针后随即抽骨髓,骨髓抽出后立即快速涂片。
如此,可以减少髓腔内出血的机会,防止血稀及骨髓凝固,保证涂片质量,从而为准确诊断提供保障。
那如何做到既快又好呢?下面按照操作过程说明各步骤的注意点。
1、准备用物口罩1只、帽子1只、注射盘1只、棉签1包、消毒液1瓶、骨穿包1只(内含无菌洞巾1只、5ml玻璃注射器及针头各1只、无菌纱布3片、骨髓穿刺针1只、20ml玻璃注射器1只)、无菌橡胶手套1副、2%利多卡因10ml*1支、载玻片数片(10片左右)、空药盒1只、胶布1卷。
准备用物要保质保量,注意骨穿包的灭菌时间是否在有效期内;穿刺针和注射器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洗手,戴好口罩、帽子,将用物拿到操作台或病床前,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及要求。
事先签署同意书,争取获得满意的配合。
穿刺前应检查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有出血倾向者穿刺时应特别注意,血友病患者禁止行骨髓穿刺检查。
2、摆体位、拟定穿刺点体位根据所选穿刺点而定:采用髂前上棘和胸骨穿刺点时,患者取仰卧位;采用髂后上棘穿刺点时,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穿刺点一侧下肢屈曲,臀部凹陷处即为穿刺点所在;采用腰椎棘突穿刺点时,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以利于腰椎棘突的暴露。
各穿刺点位置如下:(1)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1-2cm处,该处骨面平坦,易于固定,操作方便,危险性极小,因此最常被选用。
下面,主要以选择髂前上棘穿刺点,一人操作为例,展开说明。
(2)髂后上棘穿刺点: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
(3)胸骨穿刺点:胸骨柄、胸骨体相当于第2肋间的部位。
此处胸骨较薄,且其后有大血管和心房,穿刺时务必小心,以防穿透胸骨而发生意外。
但由于胸骨的骨髓液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要进行胸骨穿刺。
(4)腰椎棘突穿刺点:腰椎棘突突出的部位。
体位摆好后指导患者正确暴露穿刺部位,保证有足够的消毒空间,并且将体位调整到患者感觉尽量舒适的状态。
然后用手指仔细扪触穿刺部位的骨面,体会出最佳进针位置,即骨面较平坦、面积相对较大、进针方向较理想处。
尽量不要选有骨骼压痛的部位穿刺,因为有压痛的部位往往麻醉效果不好,但疼痛部位标本的阳性率可能比较高。
3、消毒、铺巾消毒前应将载玻片按次序排列在操作台边缘靠近操作者左侧,并开启利多卡因安瓶置于注射盘内备用。
用棉签蘸取足量消毒液,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局部皮肤,消毒半径为15cm,共消毒3次。
随之,打开骨穿包,戴无菌橡胶手套,取出无菌洞巾铺巾。
打开骨穿包时须注意无菌原则,并观察灭菌指示条的颜色,注意灭菌是否达到要求。
骨穿包打开后可以放在患者身体上面穿刺点左侧,这样比较顺手。
洞巾须抖开后准确覆盖于穿刺点上方,不可在接触患者皮肤后再上下左右移动,否则会污染已消毒区域。
洞巾铺完后最好可以覆盖部分操作者一侧的操作台,这样可以将调节好的穿刺针、20ml玻璃注射器和无菌纱布在麻醉前放在上面备用。
如此,操作过程会更顺手,更快捷。
4、麻醉麻醉前应将5ml玻璃注射器、穿刺针和20ml玻璃注射器的包布全部打开,做好麻醉、进针、抽骨髓以及涂片这一连串动作的所有准备,确保这些动作迅速进行。
将注射器的活塞装好,检查注射器的气密性。
装上5ml玻璃注射器的针头,针头的斜面最好朝向注射器的刻度线,以利于单手操作注射器的活塞。
抽取适量利多卡因,针头朝上排空注射器内空气,放在洞巾上备用。
调节穿刺针,将穿刺针的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以增加进针时的安全性。
髂骨穿刺约1.5cm,胸骨穿刺约1.0cm。
当然还要根据患者的胖瘦程度适当增加和减少穿刺针的长度。
麻醉时,右手持5ml注射器,使针尖斜面朝上,以5度的进针角度,迅速进针于皮内,注射麻醉药形成一直径约1.5cm的皮丘,进行皮肤麻醉。
接着,调整进针角度大约为90度,再次进针,使针尖抵达骨膜表面,然后再次注射麻醉药进行骨膜麻醉。
可以多次调整进针角度,适当扩大骨膜的麻醉范围。
麻醉时的注意点如下:(1)麻醉时要用左手拇指和示指绷紧并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固定须一直保持到穿刺针穿刺动作完成为止。
这样可以增加麻醉和进针的准确性,减小副损伤,减少麻醉药用量。
(2)要让患者没有疼痛感,皮肤和骨膜的麻醉都很重要。
皮肤麻醉的要点是皮内注射,形成桔皮样皮丘是皮肤麻醉满意的标志。
如果进针角度过大,用力不当,针尖一下就到达皮下组织,就很难注射形成桔皮样皮丘。
进行骨膜麻醉时,一定要将针尖抵达骨膜后再注射麻醉药,否则骨膜的麻醉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
(3)麻醉进针时需要注意避开浅表的静脉血管,必要时将局部皮肤适当推向一侧后再固定。
可以放一块无菌纱布在洞巾上,一旦发生出血应迅速擦除,保持穿刺局部干净,避免血液与骨髓混合。
(4)遇到腹部皮下脂肪较厚的患者,穿刺点难以扪清,可以将局部皮肤推向内侧,让髂前上棘外侧的皮肤覆盖并固定于穿刺局部骨板的表面,然后进行麻醉等操作。
这样皮下组织的厚度会大为减小,可以减少进针的距离,降低穿刺的难度。
此时保持皮肤的固定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固定的手指一拿开,表面皮肤即发生移动,骨膜已麻醉部位将不知去向。
需要重新进行麻醉,患者就会因此而增加一次痛苦。
(5)骨穿包内的5ml玻璃注射器,经过多次使用和灭菌处理,气密性往往大大下降,针尖也会变钝,使用时往往不尽如人意。
可以在准备用物时多准备一只一次性5ml注射器,必要时使用。
20ml玻璃注射器如果气密性下降,也可以用一次性注射器代替。
(6)麻醉药注射完毕后,可以用无菌纱布轻揉注射局部一段时间,让麻醉药作用完全,以获得最满意的麻醉效果。
(7)操作过程中,特别是抽取麻药的过程中,应避免损伤5ml注射器的针尖,如果针尖发生卷曲、变钝等情况,会给麻醉穿刺操作带来麻烦,亦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
5、进针麻醉成功后,保持穿刺部位表面皮肤不移动,右手持穿刺针沿原麻醉进针点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应与骨面成30-40度角刺入。
当穿刺针针尖接触到骨质后,沿穿刺针的针体长轴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反复旋转穿刺针,同时向前推进,用力刺入骨质。
当突然感到穿刺阻力消失或减小,且穿刺针已经固定在骨质内时,表明针尖已经进入骨髓腔内。
如果穿刺针尚未固定,则应继续刺入少许以达到固定为止。
进针时的注意点如下:(1)穿刺的落空感须仔细体会,有时根本无法体会到。
因此,不应该完全以有无落空感作为判断穿刺是否到位的标准,而应该以穿刺针是否固定作为判断的标准。
更准确的判断方法是拔出针芯,看针芯端头有无血迹。
(2)穿刺针针头进入骨质后要避免过大摆动,以免折断穿刺针及增加髓腔内出血的机会。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针时的推力应大于旋转力,这样更有利于利索进针,而且不会发生穿刺针过大摆动。
(3)胸骨穿刺时不可用力过猛、穿刺过深,以防穿透内侧骨板而发生意外。
(4)穿刺过程中,如果感到骨质坚硬,难以进入骨髓腔时,不可强行进针,以免断针。
应该考虑为大理石骨病的可能,及时行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5)用纱布裹住针芯尾端和针套可以增加手和穿刺针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穿刺更易于进行。
穿刺时要握紧穿刺针针套和针芯,使得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避免骨质将针芯顶出同时堵塞穿刺针针套。
否则的话,即使针头位于髓腔内,也无法抽出骨髓液。
(6)穿刺针的进针角度尽量不要与水平面垂直,即穿刺针固定后最好与水平面形成一定的倾斜角,这样进针时比较顺手,而且对接下来的抽骨髓操作有利。
髂前上棘穿刺点的骨面本来就与水平面有一定的夹角,正好满足了穿刺针“垂直于骨面”且“最好与水平面形成一定的倾斜角”的双重要求。
(7)进针前应先用左手仔细体会髂前上棘穿刺点局部骨盆内外侧骨板的方向,使进针点位于两骨板侧方的中间位置,进针方向尽量保持与骨板平行,力求使穿刺针针尖一次性就刺入骨髓腔,避免发生干抽。
(8)腹部皮下脂肪较厚的患者,如果实在无法推开皮下脂肪组织较理想地暴露髂前上棘穿刺点,可以考虑从穿刺点附近的髂骨侧方进针,此时操作亦要特别小心,防止穿透内侧骨板而发生意外。
6、抽骨髓穿刺针固定后,迅速拔出穿刺针针芯,接20ml玻璃注射器,用适当的力量抽吸骨髓液。
当穿刺针在骨髓腔时,抽吸时病人会感到有尖锐酸痛,随即便有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
保持注射器活塞位置固定不变的同时将注射器乳头与穿刺针分离,迅速将骨髓液转移并滴在玻片上。
抽骨髓时的注意点如下:(1)接注射器抽骨髓前可以先抽吸少量的空气于注射器内,这样可以避免骨髓与活塞接触而吸附于注射器活塞和侧壁之间。
一旦发生吸附,骨髓就无法从注射器内排出。
注射器内先吸入少量的空气还可以避免在抽吸过程中产生过大的负压,负压过大会造成骨髓抽吸量过多或血液稀释。
(2)在抽吸和转移骨髓的整个过程中,应避免将注射器旋转或翻转,始终保持注射器适当倾斜且乳头位于最下方,即“水平转移”,这样可以避免骨髓涂布于注射器内壁,保证骨髓可以顺利排出。
干燥玻璃注射器活塞和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往往很小,转移过程中应固定注射活塞位置,避免发生上下滑动,使注射器内保持恒压,防止骨髓液中途外溢,或被吸入注射器内不能顺利排出。
(3)做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吸的骨髓量一般为0.1-0.2ml,即骨髓液刚刚超过注射器乳头时即应停止抽吸,若用力过猛或抽吸过多,会使骨髓发生血稀,这样会影响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和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的统计。
如果需要做骨髓细菌培养,应在留取骨髓涂片标本并完成涂片过程后,再抽取4-6ml 骨髓用于细菌培养。
(4)由于骨髓液中含有大量的幼稚细胞,极易发生凝固,因此抽取骨髓液后应立即转移至玻片上用于涂片,否则骨髓无法顺利从注射器内排出或者无法正常涂片。
(5)接注射器、抽骨髓和分离注射器等动作不可生硬,以免使注射器乳头断裂而留于穿刺针针座内无法取出,这样注射器和整个穿刺针都将报废。
分离注射器前应先平衡注射内的压力,力求使得注射器内的压力与大气压相同,防止分离注射器时发生骨髓窜入注射器内而无法排出,或者发生骨髓外溢导致标本量不够。
(6)如果第一次拔出针芯后无法抽得骨髓,即发生“干抽”,此时应重新插入针芯,稍加旋转将穿刺针斜面(针座的凹槽与针尖斜面同向)朝向骨髓腔或适当进针、退针,再拔出针芯看有无血迹,如有血迹,再次接上注射器即可抽得骨髓液。
(7)如果注射器内的骨髓因各种原因无法排出,一般不应重新接上注射器再抽取骨髓进行涂片,这样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血稀。
补救的方法是迅速将针芯插入一半,然后拔出穿刺针,将穿刺针针管内的骨髓滴到玻片上用于涂片。
这样可能存在的问题是:针管内的骨髓已经发生血稀;骨髓发生凝固而无法滴出。
那样只能重新选择穿刺部位,再做一次骨髓穿刺。
7、涂片、送检骨髓抽出后迅速滴在玻片上,立即进行涂片,待晾干后,悬空放在药盒或专用玻片盒内送检。
必要时再抽取适量骨髓注射于血培养皿内送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此时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