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自考人力资源《工作分析与评价》历年真题及答案
北京大学自考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素质测评习题(附答案)

北京大学自考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素质测评习题(附答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练习题答案1、素质为人员发展与事业成功提供了一种可能和前提,任何有成就、有发展的个体或组织,都必须以良好的素质为基础、这反映了素质的( C )A、系统性B、稳定性C、基础作用性D、可塑性2、素质的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如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环境影响,对素质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体现素质的( B )A、难测性B、可塑性C、稳定性D、差异性3、素质不是个体在某一时间和空间的偶然显现,而是个性经常性和一惯性的行为和特点、这体现素质的( A )A、稳定性B、系统性C、差异性D、基础作用性4、测评可以划分为领导干部测评、中层管理人员测评、一般人员测评等。
这种分类的标准是( B )A、按测评内容划分B、按测评客体划分C、按测评结果划分D、按测评目的划分5、实验表明,一个大学毕业生从事看门工作的业绩远远不如高中毕业生说明配置性测评在测评标准上的( C )A、针对性B、客观性C、严格性D、准备性6、在组织的管理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从人员素质测评方面查找原因,这就需要实施( C )A、配置性素质测评B、开发性素质测评C、诊断性素质测评D、考核性素质测评7、以鉴定与验证测评对象是否具备某种素质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 D )A、诊断性测评B、开发性测评C、配置性测评D、鉴定性测评8、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来到这个世间没有带着镜子,他总是习惯于拿社会群体当镜子来照,在他掌握了这种社会知觉的方法之后,他便把镜子挪到了自我内部。
这体现了人员素质测评的( A )作用。
A、促进与形成B、激励与强化C、导向D、调节与控制9、( B )发表了《测量胜任力而不是智力》一文,标志着胜任力体系的正式确立。
A、罗斯福B、麦克里兰C、鲍伊兹D、德鲁克10、智力三元论进一步发展了胜任力的概念,为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提出者是( C )A、罗伯特﹒怀特B、克莱姆C、斯坦伯格D、德尔维茨11、90年代后,胜任力概念被( D )带入战略层次,组织胜任力成为战略管理的新热点。
工作分析与评价试卷1

工作分析与评价试卷1工作分析与评价模拟题1选择题(60×1)1、工作分析活动中的客体是()A、工作分析者B、整个组织体系C、工作责任D、组织结构在工作评价中,()可以被作为补偿因素来考虑。
A、技能要求B、心理素质C、工作经验D、工作环境工作分析活动包括分解、比较与综合三个部分,其中那个是关键()A、分解B、比较C、综合D、总结4组织进行工作分析首先要选择()A、战略目标B、工作识别标志C、恰当的时机D、资格条件5、工作分析的结果一般不包括()A、工作说明书B、资格说明书C、职务说明书D、工作环境工作分析中相关术语中职业生涯的定义()A、一个人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职务或职业的集合B、工作性质大致详尽的所有职组的集合C、依法赋予的完成特定任务所需要的权力D、工作活动中达到某一工作目的的要素集合采用非分析和非定量的工作评价方法是()A评分法B、职位分类法C、排序法D、对比法在访谈法的设计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其中一个是访谈角色的要求,另一个是()A、访谈技术的设计B、访谈工具的设计C、被访者的要求D、访谈内容是设计工作评价委员会的构成人选不包括()A、组织内的高层B、基层员工C、中层员工D、外聘专家主要以“事”为中心,对岗位进行全面详细深入说明,为人力资源提供基础的是()A、工作说明书B、职务说明书C、资格说明书D、工作描述下列方法应用范围更广泛的是()A、工作要素法B、观察分析法C、专家会议法D、访谈法任职资格条件分析的内容不包括()A、工作经验B、体力要求C、技能要求D、家庭背景工作分析概况要考虑的资料不包括()A、工作分析的代号B、工作分析主体的别名C、工作分析方法D、工作人数及性别工作分析指标的那个要素构成“对指标内容和形式的总体概括”()A、名称B、定义C、标志D、标度15()属于结果指标。
A、井下作业的通风B、井下作业的职业病发病率C、井下作业的照明D、井下作业的粉尘16、通过不同岗位工作本身具体的情况的比较来测定和评定对象特征的指标的是()A、自拟指标B、综合指标C、状态指标D、相对指标下面不属于工作分析指标构建的方法是()A、模块结构分析法B、头脑风暴法C、理论推演法D、调查咨询法在工作分析的组织和实施中,怎么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中介咨询机构B、外聘专家C、科研机构D、企业或政府部门19、下面不属于评价前的准备工作()A、选择适当的工作评价方法B、组建工作评价委员会C、确定评价主持人D、标杆岗位试打分20、职位纵向分类的依据不包括那一个()A、职位的繁简难易程度B、责任的轻重C、确定基本因素D、所需人员任职资格的条件21、职位分类法的优点是()A、简单、快速、容易实施B、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公司C、耗用的时间和资源D、较少通俗易推广22、评分法的缺点不包括()A、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自学考试《工作分析》考试重点与答案

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1、办公室主任是( A )A. 职位B. 职责C. 职务D. 职业2、在四种工作分析的结果中,(D)涉及范围最广、最全面A. 工作描述B. 工作说明书C. 资格说明书D. 职务说明书3、工作活动中不能在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是( A )A. 要素B. 任务C. 职责D. 职位4、不同职系之间,职责的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任职条件要求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称为(C)A. 职系B. 职门C. 职级D. 职等5、(D)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科学化的基础。
A. 岗位设计B. 薪酬设计C. 培训考核D. 工作分析6、在工作分析中,工作隶属关系的描述应属于( C )中A. 工作名称B. 工作概要C. 工作识别D. 工作环境7、工作分析作为一种活动,主体是工作分析者,对象是工作,对象不包括(D)A. 组织体系B. 工作责任C. 工作技能D. 工作心理8 、如果是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环节调查入手进行的工作分析活动,属于( B )的工作分析类型。
A. 岗位导向型B. 过程导向型C. 单一目的型D. 多重目的型9、工作分析中的计划环节,不包括(A):A. 做好时间安排与制定分析标准B. 确定工作的目的与结果使用的范围C. 界定所要分析的信息的内容与方式,预算时间费用D. 组建工作小组,分配任务10、工作分析中的设计环节,不包括(B):A. 选择分析方法和人员B. 明确分析客体,选择分析样本C. 选择相关背景信息D. 选择代表性工作进行分析11、在整个工作分析过程中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与运用指导的五个环节中,信息分析之前必须进行工作信息审查,审查的重点为( C )。
A. 组织架构和业务设置B. 综合归纳与分类C. 工作的性质与工作的功能D. 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12、( A )主要是对工作环境、工作要素及其结构关系等相关资料的全面记录与说明。
A. 工作描述B. 工作说明书C. 资格说明书D. 职务说明书13、( D )是某一时期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几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
自考工作分析试题及答案

自考工作分析试题及答案一、试题分析自考工作分析试题是自考考试科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通过提供一系列相关问题,考察考生对于所学科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正确回答试题需要考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达到一定水平。
试题通常由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不同类型组成,以确保全面考察考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分析不同类型试题的特点和回答要点。
1. 选择题选择题是工作分析试题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它以给出若干个选项,考生需要从中选择正确答案。
选择题的特点是简洁明确,答案明确,但需要考生对知识点有较好的记忆和理解。
回答选择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确定题目要求和每个选项的含义。
通过排除法或对比法来确定答案,确保正确选出正确选项。
2. 填空题填空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给出的句子或段落,在所给空格处填写正确的单词或词组。
填空题的特点是对知识点和语法规则的掌握要求较高,需要考生理解句子的语境来正确填写空格。
回答填空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题目,理解句子的语义和上下文,根据语法规则和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单词或词组填入空格。
简答题是对某个问题进行简短回答的题目。
这类题目通常要求考生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要求回答准确、完整。
回答简答题的关键是理解问题的要点,掌握相关知识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回答问题。
4. 论述题论述题要求考生对某个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这类题目通常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
回答论述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问题要求,明确文章结构,逐步展开论述,提供相关数据和论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二、答案示例以下是关于自考工作分析试题的一些示例答案,供参考:1. 选择题:Q: 员工在工作中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A: a. 技术能力 b. 沟通能力 c. 团队合作能力 d. 解决问题能力2. 填空题:Q: 工作分析是一种________,通过_________确定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识和能力要求。
自考工作分析试题及答案

自考工作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自考工作分析的目的是什么?A. 确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B. 确定员工的工作效率C. 确定工作职责和要求D. 确定员工的薪酬水平答案:C2. 在进行工作分析时,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信息收集方法?A. 观察法B. 访谈法C. 问卷调查法D. 员工自我评价法答案:D3. 自考工作分析的最终成果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工作描述B. 工作规范C. 工作流程图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4. 自考工作分析中,工作描述主要包含哪些信息?A. 工作职责B. 工作条件C. 工作目标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5. 自考工作分析中,工作规范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知识要求B. 技能要求C. 能力要求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6. 简述自考工作分析的重要性。
自考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它有助于明确工作职责和要求,确保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同时,工作分析还能为员工培训、绩效评估和薪酬管理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7. 描述自考工作分析的一般步骤。
自考工作分析的一般步骤包括:确定分析目的、收集相关信息、分析工作内容、编写工作描述和规范、审核和修改分析结果、以及最终的实施和应用。
8. 阐述自考工作分析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自考工作分析可能遇到的挑战包括:信息收集的困难、分析结果的主观性、以及分析结果的时效性问题。
应对策略包括:采用多种信息收集方法、确保分析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以及定期更新工作分析结果。
三、论述题9. 论述自考工作分析在组织变革中的作用。
在组织变革中,自考工作分析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定义新的工作角色和职责,以适应变革的需要。
其次,工作分析可以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变革对他们工作的影响。
最后,工作分析还可以作为评估变革效果的依据,确保变革措施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10. 举例说明自考工作分析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10月自学考试06092《工作分析》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自学考试06092《工作分析》历年真题及答案(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分析(课程代码06092)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应考者必须按;i式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 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n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狄德罗 B.泰勒C.苏格拉底D.闽斯特伯格2. 职位分析问卷的提出者是A.托纳B.麦考密克C.平托D.赫茨伯格3. 工作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是A.工作要素B.任务C.职责细分D.职责4. 某组织做工作分析,想把预算降到最低,应选择A.访谈法B.专家法C.观察法D.问卷调查法5. 功能性职务分析法(FJA)认为所有的工作都涉及到A. 工作执行者与数据、人、事的关系B. 工作执行者与数据、组织、事的关系C. 工作执行者与组织、人、事的关系D. 工作执行者与数据、人、组织的关系工作分析试题第1页(共5页)6.和有关人员审查和确认信息属于工作分析基本流程中的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C.结果形成阶段D.应用修订阶段7.工作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空缺职位的招聘,则侧重点在 A.薪酬 B.任职资格C.工作关系D.工作权限8.在横向上增加工作任务,改善原来狭窄的工作范围,是工作多样化的工作设计方法 A.工作扩大化 B.工作轮换C.工作专业化D.工作丰富化9. 职位评价是评估岗位的相对价值大小,评价结果是为了确定a.绩效b.薪酬C.职责D.任职资格10. 工作分析的发展趋势是 A.工作分析系统化 B.对客户进行调查研究C.工作分析技术信息化D.职位说明书标准化11. 工作中不能继续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我们称为 A.工作要素 B.任务C.职责D.职组12. 冰山素质模型中不可见素质是 A.知识与技能B.感知C.动机D.认知过程13. 取得高层的支持和认可,一般需要在编写职位说明书的A.准备时期B.调查时期C.分析和编写时期D.正式运用时期14. 职位分析问卷的缺点是A. 应用时需要针对不同的组织进行调整B. 不能为薪酬标准提供依据C. 只考虑了工作,没有考虑员工D. 时间成本大,且繁琐15. 工作设计的客体是A.各级管理者B.有关员工C.人力资源管理专家D.组织的整体工作16. 编制职务说明书的基本原则A.内容比较完整,详细B.针对职位和任职者C.根据调查者的综合分析即可得出结论D.根据职位目前的状况而非将来以前工作分析试题第2页(共5页)17. 适当让员工参与评价工作中来是职位评价的A.对事不对人原则B.过程参与性原则C.适宜性原则D.结果公开的原则18. 工作任职者的必备条件分析是想确定工作任职者应具备的A.最尚资格条件 C.胜任资格条件19.工作分析信息的收集者有 A.任职者本人 C.最高管理者B.最低任职资格 D. —般资格条件B.下级 D.平级同事20. 职位活动比较外显的,如机械操作,工作分析可以釆用A.访谈法B.观察法C.参与法D.问卷法21. 任职资格中,存在替代关系的是 A.工作经验与教育程度 B.工作年限与教育程度C.工作经验与培训经历D.培训经历与工作年限22. 使用因素比较法的时候,需要注意 A.要经常变化薪酬因素B.及时调整基准职位的工资水平C.因素之间要有关联D.因素尺度表中工资率的间隔合理23. 职位排序法的优点是 A.简单、容易操作 B.客观C.量化D.适合大型组织24. 用来衡量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是工作分析结果的A.中位数和平均数B.中位数和标准差C.平均数和百分比‘D.标准差和百分比25. 组织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时,需要做工作分析A.员工在车间受伤B.总经理退休C.引入新员工D.组织变革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自考工作分析的试题及答案

自考工作分析的试题及答案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组织内各类工作的性质、要求、责任以及工作人员所需的资格等方面的系统研究。
以下是一套关于工作分析的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工作分析的最终目的是()A. 提高工作效率B. 确定工作职责C. 制定工作说明书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工作分析的内容?()A. 工作职责B. 工作条件C. 工作绩效D. 员工的个人爱好答案:D3. 工作分析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A. 观察法B. 访谈法C. 问卷法D. 工作日志法答案:C二、判断题1. 工作分析只适用于新设立的职位。
(对 / 错)答案:错2. 工作分析的结果可以用于员工的招聘、培训和绩效评估。
(对 / 错)答案:对三、简答题1. 简述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答案: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包括:- 明确工作职责和要求,帮助组织更好地规划和分配工作任务。
- 为招聘和选拔合适的员工提供依据,确保员工能够胜任工作。
- 为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供指导,帮助员工提升工作技能。
- 为绩效评估提供标准,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 为薪酬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确保薪酬的合理性和竞争力。
2. 描述工作分析的一般流程。
答案:工作分析的一般流程包括:- 确定工作分析的目的和范围。
- 收集相关的背景信息,如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等。
- 选择合适的工作分析方法,如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等。
- 实施工作分析,收集工作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 分析收集到的信息,提炼出工作的关键要素。
- 编写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明确工作职责、要求和条件。
- 与相关人员沟通和确认工作分析的结果。
- 将工作分析的结果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计划对销售部门的工作进行分析,以便为即将进行的招聘和员工培训提供支持。
1. 描述在进行工作分析时,可能需要收集哪些类型的信息?答案:在进行工作分析时,可能需要收集的信息包括:- 工作基本信息:如工作名称、所属部门、工作地点等。
人力资资源自考工作分析

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C)2.工作活动中达到某一工作目的的要素集合被称为A.工作要素B.职责C.任务D.职业(D)3.职位分类起源于A.中国B.德国C.英国D.美国(A)7.作为录用、考核、培养、晋级人员时从专业程度和能力上考虑的重要依据的是A.职级B.职系C.职组D.职等(A)9.界定工作方式的基础是A.工作转换特征B.工作输出特征C.工作输入特征D.工作关联特征(C)10.界定工作关系和任职资格的基础是A.工作输入特征B.工作输出特征C.工作关联特征D.工作转换特征(C)15.工作分析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角色是A.工作分析小组B.工作分析对象C.工作任职者D.工作分析客体(A)19.若干工作性质相近的所有职系的集合称为A.职组B.职门C.职等D.职级(B)20.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称为A.职级B.职务C.职组D.职等(C)21.工作活动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是A.工作任务B.工作责任C.工作要素D.工作职能二、多项选择题(CDE)3.工作分析的主体可以划分的层次有A.工作分析主体B.工作分析客体C.工作分析小组D.工作分析对象的直接领导E.工作任职者(ABCD)5.工作分析的特征包括A.岗位出发性B.全员性C.系统性D.动态性E.稳定性三、填空题1.广义的工作是指个人在组织里所承担的全部角色的总和,包括其__________。
1.职业发展道道四、名词解释3.工作要素:是指工作活动中达到某一工作目的的要素集合。
4.职位:是指某一时期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几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
五、简答题2.简述工作分析的特征。
(1)工作分析的岗位出发性特征;(2)工作分析的全员性特征;(3)工作分析的系统性、动态性特征。
7.简述工作分析时应遵守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2)动态性原则;(3)目的性原则;(4)效率性原则;(5)应用性原则。
第二章工作分析的历史沿革一、单项选择题(B)1. 18世纪法国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工作分析活动的思想家是A.雨果·闵斯特伯格B.丹尼斯·狄德罗C.泰勒D.麦考密克(C)2.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的是A.麦考密克B. E.S.普利莫夫C.泰勒D.丹尼斯·狄德罗(A)3.工业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被尊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A.雨果·闵斯特伯格B. 克洛希尔C.泰勒D.弗兰克·吉尔布雷斯(B)12.被称为“百科全书派”的精神领袖是A.雨果·闵斯特伯格B.丹尼斯·狄德罗C.泰勒D.麦考密克(D)17. 1921年采用自制的职业心理测验对入学人员进行测验的是A.心理学研究院B.北京大学C.清华大学D.中华职教社(C)19.苏格拉底指出,仅仅了解有关人们工作的各种不同信息是不够的,还应明确A.工作分析的方法B.工作分析的步骤C.工作分析的目的D.工作分析的内容二、多项选择题(ABC)1.闵斯特伯格于1913年在美国出版了《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选员、设计工作条件及心理学应用于销售。
工作分析自考试题及答案

工作分析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工作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员工满意度B. 确定工作职责C. 制定薪酬标准D. 进行绩效评估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工作分析的内容?A. 工作描述B. 工作规范C. 工作满意度D. 工作要求答案:C3. 工作分析的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访谈法B. 问卷调查法C. 观察法D. 工作日志法答案:D4. 工作分析的最终成果通常包括哪些文档?A. 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B. 工作满意度调查报告C. 工作分析报告和工作评价报告D. 员工培训手册答案:A5. 在进行工作分析时,以下哪项不是收集信息的来源?A. 直接上级B. 同事C. 工作手册D. 竞争对手答案:D6. 工作分析的流程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步?A. 准备阶段B. 收集信息C. 分析信息D. 制定培训计划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工作分析中收集信息的方法?A. 访谈B. 问卷C. 观察D. 模拟答案:D8. 工作描述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工作职责和工作条件B. 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C. 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D. 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答案:C9. 工作规范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知识、技能和能力B. 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C. 工作条件和工作要求D. 知识、技能和经验答案:A10. 工作分析的成果如何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A. 仅用于招聘B. 仅用于培训C. 用于招聘、培训、薪酬等多个方面D. 用于绩效评估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工作分析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访谈法B. 问卷调查法C. 观察法D. 工作日志法答案:ABC2. 工作分析的成果可以用于以下哪些方面?A. 人力资源规划B. 招聘选拔C. 培训与发展D. 绩效管理答案:ABCD3. 进行工作分析时,需要收集的信息包括以下哪些?A. 工作内容B. 工作条件C. 工作要求D. 工作目标答案:ABC4. 工作分析的流程包括以下哪些步骤?A. 准备阶段B. 收集信息C. 分析信息D. 报告撰写答案:ABCD5. 工作描述通常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工作职责B. 工作条件C. 工作要求D. 工作目标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工作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工作职责和要求。
北大人力资源管理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真题附标准答案

北⼤⼈⼒资源管理⾃考⼈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法真题附标准答案2011年10⽉⾼等教育⾃学考试全国统⼀命题考试⼈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法试卷(课程代码 06090)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本试卷全部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地“选择题答题区”内按照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答在试卷上⽆效.本⼤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在每⼩题列出地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地,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地相应代码涂⿊.错涂、多涂或未涂均⽆分.1. 配置性测评是⼈⼒资源管理中常见地⼀种素质测评⽅式,配置性测评地⽬地是A.选拔优秀⼈员B.⼈事合理配置C.开发⼈员素质D.服务于了解素质现状或素质开发中地问题2.⽬前,⼈员素质测评⽅法被⼴泛地⽤于招聘、选拔、考核、培训、晋升等领域,素质测评评定功能地正向发挥,其主要作⽤有A.促进与形成B.激励与强化C.导向作⽤D.以上全部正确3. 我国民间有⼀句俗语叫做“⾼个之中选⾼个”或“矮个之中拔⾼个”,该俗语反映了选拔性测评A.测评标准刚性最强B.整个测评特别强调区分功⽤C.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D.整个测评过程强调客观性4. 有些岗位地⼈员招聘有着⾮常严格地要求,例如飞⾏员地招聘,绝不能因为⼀时找不到合格地⼈员⽽降低标准要求,这反映了配置性测评地A.针对性B.客观性C.严格性D.准备性5. 基于胜任⼒模型地⾯试过程必须是结构化地⾯试过程,其设计过程包括A.开发⾯试题库B.明确评分标准,设计⾯试评分表C.选择合适地⾯试考官D.包括以上全部过程6. 测评指标权重地数量表⽰即为权数,相对权数是指某个测评指标作为⼀个单位,它是在总体中地A.积B.差C.和D.⽐重值7. 在管理⼈员选拔中,常常将“优秀管理者”作为测评地A.同时效度B.观念效标C.预测效度D.⾏为效标8. 在以下关于素质测评地功能与素质测评地作⽤地论述中,正确地是A.素质测评地功能与素质测评地作⽤是完全相同地概念B.素质测评地功能会受到外在因素地影响,是不稳定地C.功能是素质测评活动中作⽤与外在环境因素相结合⽽产⽣地D.素质测评地功能是潜在机制,素质测评地作⽤是外在效应地结果发现,当评估者根据被评估者地⼀种特征得出总体印象时,就容易出现A.晕轮效应 B.⾸因效应C.定势效应D.求同效应10.在胜任⼒结构模型数据收集⽅法中,如果要挖掘当事⼈地胜任⼒特别是其所隐藏地潜能,可以采⽤地主要⽅法为A.专家⼩组法B.问卷调查法C.全⽅位评价法D.⾏为事件访谈法11.在⼈员招聘中有许多地⽅法可以使⽤,有⼀些⽅法常常是要求被试者根据听过地⾳乐来编撰出⼀段故事,这属于投射技术中地A.联想投射B.构造投射C.完成投射D.表演投射12.某指标地测量数据为17、16、14、19、13、15、20,其中位数是13.在⾯试中,招聘单位如果主要是想了解被试者地⼯作经验,可以这样问A.你⼤学毕业后地⼀个职业是什么B.你⼤学学地是什专业C.你喜欢什么运动D.请谈谈你现在地⼯作情况14.特殊职业能⼒测验主要测量独特于某⼀职业地能⼒,典型⽅法有明尼苏达办事员能⼒测验,该测验属于A.运动技能倾向测验B.机械倾向测验C.技能技巧测验D.⽂书倾向测验15.⾯试时,考官常常⼀见到被试者就觉察出他地某⼀素质特点,但反躬⾃问,却⼜说不出所以然来.这说明⾯试具有地特点地A.协调性B.逻辑性C.事实性D.直觉性16.当被测试者因为刚回答地⼀个问题没答好⽽情绪低落时,下列最适宜说地⼀句话是A.“你可以⾛了”B.“别失败,⼩⼼点”C.“我觉得你地实⼒可能不⽌于此,要争取把潜⼒发挥出来”D.“这么简单地问题都答不好,后⾯就更不⽤说了”17.很多企业都要对应聘者地创造⼒进⾏测评,下列测验属于创造⼒测评地是A.南加利福尼亚⼤学测验B.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C.威廉斯创造⼒测验系统D.以上全部正确18.将⼼理测验分类时,下⾯哪⼀种不属于按测验地⽬地分类A.描述性B.智⼒性C.预测性D.诊断咨询19.在胜任⼒结构模型中,与“冰⼭模型”相⽐,“洋葱模型”更加突出其A.层次性B.动机性C.技能性D.知识性20.选拔“德”、“才”兼备地管理⼲部,若认为两者同等重要则等额赋分各50分或加权分数(若测评总分为100).若强调能⼒,则可以“德”30分或加权分数,“能”70分或加权分数.这种确定测评指标权重地⽅法是A.主观经验法B.专家加权法C.德尔菲咨询法D.简单⽐较加权法21.以下对话时属于⾯试过程中地哪⼀阶段主考官:你是看到⼴告还是朋友推荐来地?被试者:我⼀直敬仰贵公司,这次是从⼴告上看到⽽来地A.导⼊阶段B.确认阶段C.关系建⽴阶段D.结束阶段22.评价中⼼是⼀种以测评被测⼈员管理素质为中⼼、标准化地⼀组评价活动,它是A.⼀种程序⽽不是⼀种具体地⽅法B.既是⼀种程序也是⼀种具体地⽅法C.既不是⼀种程序也不是⼀种具体地⽅法D.不是⼀种程序单却是⼀种具体地⽅法23.在测试中,⼩组成员各被分配⼀定地任务,并且相互间必须合作才能较好地完成,例如购买、供应、装配或搬运等.通过被试者在完成任务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地⾏为来测评被试者地素质,这种⽅法是A.⼯作模拟B.管理游戏C.⾓⾊扮演D.公⽂处理24.某个⼈在素质测评中,某项指标Z分数为0,说明这个⼈在指标上处于全体⼈员A.最前⾯B.中间C.最后⾯D.以上都对25.根据被试应聘地或在职地⼯作岗位设计地各类相关情景模拟技术被认为是评价中⼼经常使⽤地技术与⽅法,在情景设计时应注意⼀下⼏点A.相似性B.典型性C.主题突出D.以上全部包括26.在以下选项中,不是⽤于数据整体差异分析地有A.两极差B.平均值C.标准差D.⽅差27.评价中⼼是⼀种包含多种测评⽅法和技术地综合测评系统.⼀般⽽⾔,评价中⼼主要是⽤于选拔A.操作⼈员B.⾼级管理⼈员C.技术⼈员D.质量鉴定⼈员28.素质是指个体完成⼀定活动(⼯作)任务所具备地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为地基础与根本因素,包括以下哪两个⽅⾯A.⽣理素质与⼼理素质两个⽅⾯B.⾝体素质与⽂化素质两个⽅⾯C.能⼒素质与健康素质两个⽅⾯D.品质素质与道德素质两个⽅⾯29.在某省地公务员⾯试中,考官向被试者提出了⼀个⾮常微妙⽽⼜棘⼿地情境性题⽬,这主要是考察被试者地A.应变能⼒B.情绪控制能⼒C.语⾔表达能⼒D.综合分析能⼒30.研究表明,公⽂处理⽤于⼈员素质测评,其信度A.相当低B.较低C.相当⾼D.较⾼31.对主观性测评指标进⾏计量时,⼀般采取A.转变成客观性指标B.进⾏模糊计算C.⽤⽂字表达D.以上都不是32.运⽤已学过地知识分析尚未出现过地例⼦,是衡量理解地标志.因此,理解有三种不同地⽔平,即直接理解、迁移理解与理解.A.间接B.差异C.运动D.类同33.某企业只给考⽣⼀个调研任务,⾯对于调研地途径、⽅法与对象都没有提及,这属于情景设计地A.典型性B.逼真性C.相似性D.灵活性34.对学习能⼒地测评可以有多种⽅式,其中最为简单有效地是A.⼼理测验B.⾯试C.情境测验D.试⽤35. 与经验效标⽅法是品德测评问卷编制中可以选择地三种具有独⽴意义地⽅法.A.⼯作分析、内容效度B.观察理解、因素分析C.评价中⼼、环境测评D.因素分析、内容效度36.在下列品德测评⽅法中,特别注意“蝴蝶效应”地⽅法是A.问卷法品德测评法C.投射技术法品德测评法37.在⼀次公务员⾯试中,要求考⽣就环境与发展地关系谈谈⾃⼰地见解,这是在考察A.综合分析能⼒B.知识记忆能⼒C.逻辑概括能⼒D.关系处理能⼒38.职业能⼒倾向测验是对⼈在职业领域中具有地测评,是对认知活动地深层次测评.A.⽔平D.程度39.如果表⽰两个变量之间地函数关系,或描述某种现象在时间上地发展趋势,或⼀种现象随另⼀种现象变化地情形,最常见地⽅法是A.⽂字描述B.数据表格C.直条图D.线条图40.在Z分数中,分数分布区间集中在和之间.,+3 ,+5,+1 ∞,+∞41.在下列测评⽅法中,属于团体智⼒测验地是A.瑞⽂标准推理测验B.韦⽒智⼒测验C.成⼈智⼒测验D.以上全不是42.当出现“鹤⽴鸡群”或“万绿丛中⼀点红”地现象时,会给“鹤”或“红”过⾼地评价⽽给“鸡”或“绿”过低地评价源于A.错觉误差B.逻辑误差C.接近效应误差D.对⽐效应误差43.作为Z分数地⼀种改进形式,T分数地最⼩值是 ,最⼤值是 .,+1 ∞,+∞,+∞ ,8044.问卷是⼈员素质测评研究中⽤来搜集资料地⼀种⼯具,在对问卷数据进⾏分析时,当克隆巴赫⼀致性系数达到即可认为问卷是可接受地.A.0.5 在测评实践中,常常把定量测评结果转化为优、良、中、差或优、良、中、可、差等形式,即为分数 B.百分位数C.等级转换D.合格分数46.与他⼈沟通和合作地能⼒是指A.⾏业技术胜任⼒B.组织内部胜任⼒47. 只能有限地⽤于⾼级管理⼈员地选拔,⽽⼤多数情况下⽤于临床⼼理诊断.A.职业兴趣测试B.职业能⼒测试C.职业⼈格测试D.投射测试48.将被测评者在各个指标上地实际得分相加,⽽获得其素质综合分地⽅法是A.累加法B.层次分析法C.平均综合法D.加权综合法49.某⼀指标地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个评价中地相对重要程度,为了避免权威、职称、职务、⼈数优势等因素对确定权重地⼲扰,应使⽤A.主观加权法B.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C.简单⽐较加权法D.层次分析法50.基于胜任⼒地⼈才测评技术所选聘地⼈员有时会出现“⼈才⽔⼟不服”地现象,以下哪⼀选项可以做出合理解释A.选聘预测效度地分析结果存在错误B.有可能是组织环境造成地C.胜任⼒模型仅仅适⽤于理论分析⽽⽆实⽤价值D.以上全不正确51.以下选项中,关于⼈员测评与⼈事决策关系地正确表述是A.由于⼈员测评是经过科学设计地,因此可以替代⼈事决策B.由于⼈员测评具有不完整性,因此对⼈事决策毫⽆帮助C.⼈员测评是为⼈事决策提供参考信息D.以上全不正确52.某⼀测试问卷中有⼀道“你对Java语⾔地掌握程度如何?”地题,选项为“A精通;B善于;C尚可”.这⾥,“精通”、“善于”、“尚可”是指A.标度B.指标C.标记D.标准53.“你有什么业余爱好?”是结构化⾯试中地A.经验性问题B.情景性问题C.压⼒性问题D.背景性问题54.在投射技术中,要求被试者捏⾯团是属于A.创作投射B.游戏投射C.联想投射D.构造投射55.下列选项中,哪个选项属于品德地⽣理学测评A.哈梅诚实测验B.认知测验C.使⽤测谎器D.以上全不是56.为了挑选哪些⼈适合流⽔线地⼯作,可使⽤A.机械能⼒测评B.明尼苏达办事员能⼒测评C.⼀般⽂书能⼒测评D.操作能⼒测评57.在素质测评地结果处理中,常⽤地集中趋势量数为A.⼏何平均数和中位数B.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C.⼏何平均数和标准差D.算数平均数和标准差58.“你好像不太适合我们这⾥地⼯作,你看呢?”这类问题属于A.压⼒性问题B.知识性问题C.思维性问题D.经验性问题59.⾯试考官应消除应聘者地紧张情绪,创造轻松、友好地氛围地⾯试实施阶段是A.关系建⽴阶段B.导⼊阶段C.核⼼阶段D.确认阶段60.某公司地销售主管王⼥⼠在对销售⼈员做培训之前,先做了⼀个综合素质测评,这属于哪种素质测评地类型?A.考核性B.诊断性C.开发性D.选拔性61.“⼀流之⼈,能识⼀流之善;⼆流之⼈,能识⼆流之美”这句话如果⽤于⾯试,则可能会⽀持以下哪⼀选项A.⾯试是对⾯试考官素质依赖性较强地测评⽅式B.⾯试成功与否将取决于被试者是否与⾯试官有相同或类似地性格或爱好C.⾯试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试考官地个⼈素质D.以上全不正确62.在测评活动中直接得到地分数,叫做A.常模参照性分数B.导出分数C.⽬标参照性分数D.原始分数63.为了提⾼测验问卷地质量,往往会采⽤通过增加信息源(问题)数⽬来增加问卷地信息量,这种做法最后要达到增强问卷地⽬地.A.信度B.效度C.数量D.质量64.“男性在空间能⼒上较好,⽽⼥性在动作敏捷性上地分较⾼”,为了验证这⼀结论,可使⽤A.操作能⼒测评B.机械能⼒测评C.⽂书能⼒测评D.创造⼒测评65.某企业在⼈员素质测评中,将中层管理⼈员测评与普通员⼯测评使⽤了同⼀套测评⽅案,该企业犯了以下哪项错误A.没有依据测评⽬地设计测评⽅案B.没有依据测评对象设计测评⽅案C.没有依据测评环境设计测评⽅案D.没有依据测评经济性设计测评⽅案66.编制简单频数分布表地正确步骤是A.决定组取求全距决定组数与组距等级频数B.求全距决定组数与组距决定组限等级频数C.决定组数与组距求全距决定组限等级频数D.求全距决定组限决定组数与组距等级频数67.⾼等教育⾃学考试地合格线是以普通⾼校相同学历层次、相同课程地结业⽔平为参照标准.这种测评标准属于A.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B.效标参照性指标体系C.⽬标测评性指标体系D.随即参照性指标体系68.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活动,不健全地素质可以健全起来,缺乏地素质可以获得不同程度地补偿,⼀般性地素质可以训练成为特长素质,这说明素质具有A.稳定性B.可塑性C.差异性D.分解性69.某公司在招聘管理⼈员时,要求应聘者⼀起完成⼀个任务——⼩溪任务:给他们⼀个滑轮及铁管、⽊板、绳索,要求他们把⼀根粗⼤地圆⽊和⼀块较⼤地岩⽯移到⼩溪地另⼀边.通过应聘者在任务中地表现考察其领导特征、能⼒特征、智慧特征和社会关系特征等.这种测评⽅法是A.案例分析B.⾓⾊扮演C.管理游戏D.⾯谈70.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评价中⼼地特点A.整体互动性B.综合性C.⼤信息量性D.全⾯性71.能够将专家地经验认识与理性分析结合起来地权重确定⽅法是A.层次分析法B.问卷调查法C.主观经验法D.多元分析法72.美国陆军甲种测试属于A.个体智⼒测试B.团体智⼒测试C.个体⼼理测试D.团体⼼理测试73.卡特尔16种⼈格因素测验是美国⼼理学家卡特尔经过多年地研究,运⽤⼀系列严密地科学⼿段研制出地量表.我国专家经过试⽤认为,卡特尔16因素测验具有A.较⾼地信度和效度B.较⾼地信度和较低地效度C.较低地信度和较⾼地效度D.较低地信度和效度74.在以下测评⽅法中,其结果只供内部掌握与素质测评是A.开发性测评B.诊断性测评C.配置性测评D.考核性测评75.问卷效度分析是为了检验测评地A.可靠性B.稳定性C.⼀致性D.正确性和有效性76.⼈员素质测评地功能包括A.核实、预测、错误纠正B.评定、诊断、预测C.评定、判断反馈、核实D.纠正错误、核实、预测77.测评实践中,哪种素质权重或分值⼤,哪种素质就倍受⼈们重视;哪种素质权重⼩,哪种素质就被⼈轻视.这说明素质测评具有A.导向作⽤B.诊断反馈C.预测性D.咨询作⽤78.许多待遇优厚地⼯作岗位常常有众多地求职者,尽管已经剔除了许多不合格地求职者,但是仍有许多可供选择地合格者,这时应选⽤A.配置性素质测评B.选拔性素质测评C.开发性测评D.诊断性素质测评79.根据教材对胜任⼒地定义,以下选项中正确地是A.胜任⼒是指针对所有⼯作岗位、组织环境和⽂化氛围中地个体特征B.胜任⼒是针对⼀般绩效者所具备地不可测量与开发地个体特征⽽⾔地C.胜任⼒能够将⾼绩效者与⼀般绩效者区分开来D.以上全部正确80.在⼈员素质测评中,当不宜直接提问或不宜暴露研究地真正⽬地时,可采⽤A.认知测验⽅法B.投射技术C.典型⾏为测验D.职业测验81.⾯试已经突破了⾯对⾯地问答形式,多数地⽅以⾯谈问答为基础,引⼊答辩式、演讲式、辩论式等辅助形式,这是⾯试地发展趋势.A.程序规范化B.内容全⾯C.试题地顺应化D.形式多样化82.所谓 ,是相同⼈数最多地那个素质特征、分数或等级,它代表整体⽔平结构⾃然群中最⼤地典型群⽔平.A.众数B.平均数C.两极差D.平均差83.在所有测评⽅式中, 获得地信息量最多、利⽤率最⾼.A.问卷法B.⾯试法C.综合分析D.试⽤84.据⼼理测验地实施对象不同,可以将⼼理测验划分为A.认知测验与标准化测验B.⽂字性测验与⾏为测验C.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D.职业测验与教育测验年,美国个性⼼理学家发表了《⼼理测验与测量》地论⽂,介绍了他编制地第⼀套⼼理测验.A.罗夏B.艾森克C.⽐奈——西蒙D.卡特尔86.进⾏测评⽅案设计地前提和基础是A.确定测评⽬标B.确定测评内容C.确定测评类型D.编制测评⼯具87.克隆巴赫系数是⼼理或教育测验中最常⽤地评价⼯具,克隆巴赫⼀致性系数⽤于检验问卷地A.信度B.效度C.灵敏度D.精确度88.能⼒倾向测验具有 ,可以判断⼀个⼈地能⼒优势与成功发展地可能性,为职业选择、⼈员配置、职业设计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A.诊断功能与开发功能B.诊断功能与预测功能C.开发功能与配置功能D.配置功能与选拔功能89.在评价中⼼法地各种测评⽅法中实际运⽤频率最⾼地是A.公⽂处理B.⾓⾊扮演C.⼩组讨论D.模拟⾯谈90.在飞⾏员选拔中,对飞机驾驶⼯作地直接描述属于A.效度测评标准B.效标测评标准C.预测效度标准D.⾏为效标标准91.⼀般情况下,在企业组织地⼈员素质测评程序中,作为测评活动地初次测评⽅法地是A.⾯试法B.笔试法C.⼼理测验法D.资料分析法92.事先给应试者制造⼀个紧张地⽓氛,使被试者⼀进门便处于恐怖⽓氛中,接着主试⼈穷追不舍地寻究问低,不但问得切中要害⽽且常常把被试者置于进退两难地境地,直⾄被试者⽆法回答为⽌.这是⾯试地类型.A.压⼒⾯试B.结构化⾯试C.半结构化⾯试D.依序⾯试93.下列关于⼈员素质测评地特点中,不正确地说法是A.⼈员素质测评主要是⼼理测量,⽽不是物理测量B.⼈员素质测评不是抽样测评,⽽是具体测量C.⼈员素质测评是相对测量,⽽不是绝对测量D.⼈员素质测评是间接测量,⽽不是直接测量94.评价中⼼地起源,从我国古代与现代地情况来看,主要是以此代替或简化实践考查地形式,来测评被测者地实际⼯作能⼒,但更直接地原因则是源于能⼒地测评.A.操作B.理解C.管理D.应⽤95.胜任⼒模型是先进地⼈员素质测评理念,根据观察性、潜在性等特征,可将胜任⼒分为A.岗位胜任⼒、职务胜任⼒、⼯作胜任⼒B.表⾯胜任⼒和中⼼胜任⼒C.通⽤胜任⼒和专业胜任⼒D.硬性胜任⼒和软性胜任⼒96.在⼈员素质测评结果分析中,将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地最基本转换形式是分数分数C.百分位数D.等级转换97.情景模拟是⼈才选拔实施过程地特点.A.预备性⾯试B.职业⼼理测试C.结构化⾯试D.评价中⼼测试98.在管理实践中,如果需要开发⾏业地核⼼胜任⼒,通常会采⽤A.职业分析⽅法B.问卷调查⽅法C.关键成功因素法D.焦点访谈法99.在⾯试过程中,当⾯试考官受到应聘者地⼈⾝攻击时,⾯试考官应该A.据理⼒争,显⽰⾃⼰地权威B.不要反驳,尽量继续控制谈话C.对应聘者进⾏⼈⾝攻击,以⽛还⽛D.愤然离场,以⽰抗议100.已知某五位被试⼈员所得分数分别为17,17,18,18,19,则平均差为答案仅代表个⼈观点,如有问题欢迎来讨论。
2013年北京大学主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本科工作分析与评价题目汇总

8月8日工作分析与评价试题一、单选1、从工作分析切入点划分,下列不属于工作分析类型的是()p3A.岗位导向型B.人员导向型C.细节导向型D.过程导向型2、整个工作分析工程中一般包括几个环节()p3A.计划、设计、信息分析和结果表述个环节四个环节B.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和运用指导四个环节C.计划、设计、信息分析和运用指导四个环节D..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和运用指导五个环节3、下列不在工作分析术语之列的是()p6A.职业生涯B.职务C.职能部门D.职责4、工作识别包含四种类型的材料:工作名称、其他识别标志、工作地和()p16A.工作职位B.隶属关系C.工作概要D.工作关系5、工作说明书在使用上有四方面的用法,描述错误的是()p18A.它是工作描述的同义词B.它是对一个公司中各种工作的划分C.它是对一个类或子类中个人的工作的描述D.它是从事某一工作的员工的预期效果或其他收益8月8日工作分析与评价答案1-5 CDCBB8月9日工作分析与评价习题1、工作分析活动一般包括分解、比较与()p2A.综合B.结果C.整理D.分析2、任何复杂的工作系统都是从产出、投入、()及其关联因素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的。
P2A.转变B.过程C.分析D.服务3、工作分析作为一种活动,其主体是()p2A.整个组织体系B.工作分析者C.组织结构D.工作岗位4、工作分析从目的上划分有哪两种类型()p3A.粗略性和细节型B.单一目的型和双重目的型C.单一目的型和多重目的型D.狭窄目的型和宽泛目的型5.、从分析切入点划分,工作分析分为岗位导向型、()与过程导向型三种。
P3A.人员导向型B.工作导向型C.产品导向型D.任务导向型8月9日工作分析与评价答案1—5 ABBCA8月10日工作分析与评价习题1、下列对于工作分析的计划描述错误的是()p4A.确定工作的目的与结果使用的范围,明确所分析的资料要用来干什么,解决什么管理问题B.界定所要分析的信息的内容与方式,预算分析的过程,时间与方法C.组建工作分析小组,分配任务与确定权限D.明确分析客体,选择分析样本,以保证分析样本的代表性与典型性2、工作分析的设计主要包括:选择分析方法与人员、做好时间安排与制定分析标准、选择信息来源、选择相关背景信息与()p4A.选择代表性工作进行分析B.选择试题样本进行分析C.选择工作流程进行分析D.选择选择工作岗位进行分析3、信息分析的五个方面主要包括工作名称分析、()、工作环境分析、工作条件分析与工作过程分析。
工作分析与评价模拟试题及答案

工作分析与评价模拟试题及答案1、可以作为管理者与其下属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双向沟通信息的基础的是()A、工作描述B、职位说明书C、工作说明书D、职务说明书答案:C2、在进行工作评价前,组织一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不包括()A、清岗B、组成评价小组C、完善工作说明书D、评价前的准备工作答案:B3、主要以“事”为中心,对岗位进行详细编入说明,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基础的是()A、工作说明书B、资源说明书C、职务说明书D、工作描述答案:A4、犹如提供了岗位的刻度,可测出上岗人员的水平高低的是()A、工作分析B、工作任务C、工作说明D、工作评价答案:A5、()是在工作描述基础上对任职资格条件的界定与说明。
A、资格说明书B、岗位说明书C、职务说明书D、工作说明书答案:A6、通常会选取一部分关键的标杆岗位进行试测,根据开发出来的工作评价方案初稿,对标杆岗位进行逐一打分,得到最终评价结果,这是评分法步骤中的()A、准备一个评价方案B、标杆职位试测C、对评价方案进行修订D、进行方案的评价和打分答案:B7、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以及所需资格条件并不相同,但工作性质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在工作分析术语中称为( )A、职系B、职组C、职级D、职务答案:A8、中学一年级语文教师与中学一年级英语教师属于同一()A、职级B、职门C、职权D、职业生涯答案:A9、在工作分析准备阶段,选择内容至关重要。
下列关于选择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大中型企事业组织中,根据部门来分析工作较为经济②依据工作过程或功能的顺序进行工作分析比较可取③组织规模较大时,为了保证质量,工作分析要尽可能涵盖所有岗位④应该从最简单的工作开始,把最复杂的工作留到最后分析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10、对于订货员、维修协调员和青年辅导员来说,他们应该具有的人际技巧的等级应该是( )A、基本的B、初步的C、重要的D、关键的答案:C11、在工作分析准备阶段,选择内容至关重要。
自考工作分析试题及答案

自考工作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工作分析的目的是什么?A. 确定员工的薪酬B. 制定工作描述C. 评价员工绩效D. 招聘新员工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工作分析的步骤?A. 收集数据B. 设计问卷C. 进行面试D. 编写报告答案:C3. 工作分析中,哪些信息是必须收集的?A. 工作职责B. 工作条件C. 工作要求D. 所有以上答案:D4. 工作分析的最终成果是什么?A. 工作评价B. 工作描述C. 工作规范D. 工作流程图答案:B5. 工作分析对于员工的哪方面没有直接帮助?A. 职业发展B. 技能提升C. 薪酬确定D. 工作满意度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工作分析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答案:工作分析是一种系统的过程,旨在收集、分析和描述工作相关的信息,包括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工作条件等。
其重要性在于帮助组织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提供基础数据,如招聘、培训、薪酬等。
2. 描述工作分析的三个主要步骤。
答案:工作分析的三个主要步骤包括:(1) 确定分析目的;(2) 收集相关信息,这可能包括访谈、问卷调查、观察等;(3) 整理和分析数据,形成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
3. 工作分析结果如何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答案:工作分析结果可以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多个方面,包括:(1) 制定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用于招聘和选拔;(2) 确定工作要求,用于员工培训和发展;(3) 进行工作评价,用于薪酬管理;(4) 明确工作职责,用于绩效管理。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公司计划进行一次全面的工作分析。
请描述你将如何组织和实施这一过程。
答案:首先,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更新工作描述、制定新的薪酬结构或改进招聘流程。
然后,组建一个由人力资源专家、部门经理和一线员工组成的工作分析团队。
接着,设计问卷和访谈指南,确保收集全面的信息。
工作分析自考试题及答案

工作分析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工作分析的最终目的是()。
A. 提供工作描述B. 制定工作标准C. 提高工作效率D. 帮助员工发展2. 以下哪项不是工作分析的直接成果?()。
A. 职位说明书B. 培训计划C. 工作满意度调查D. 薪酬结构3. 工作分析中的“职责”通常指的是()。
A. 工作的具体任务B. 工作所需的技能C. 工作的目标D. 工作的条件4. 工作分析的方法不包括()。
A. 访谈法B. 问卷调查法C. 观察法D. 直觉法5. 在进行工作分析时,以下哪项不是必须收集的信息?()。
A. 工作内容B. 工作关系C. 工作环境D. 员工的个人爱好6. 工作分析的主体通常是()。
A. 人力资源部门B. 直接上级C. 员工本人D. 外部顾问7. 工作分析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系统性原则B. 标准化原则C. 适时性原则D. 主观性原则8. 以下哪项不是工作分析的作用?()。
A. 明确工作职责B. 优化组织结构C. 提升员工士气D. 制定招聘标准9. 在进行工作分析时,通常不采用()。
A. 工作日志B. 工作流程图C. 工作职责清单D. 个人简历10. 工作分析的结果可以用于()。
A. 制定工作目标B. 确定工作绩效C. 制定培训计划D. 所有以上选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工作分析的内容包括()。
A. 工作职责B. 工作条件C. 工作绩效标准D. 工作关系12. 工作分析的方法包括()。
A. 访谈法B. 问卷调查法C. 观察法D. 以上都是1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工作分析的进行?()。
A. 组织文化B. 员工的合作程度C. 管理层的支持D. 工作分析工具的先进性14. 工作分析的结果可以用于()。
A. 人力资源规划B. 招聘选拔C. 员工培训与发展D. 绩效管理15. 以下哪些是进行工作分析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A. 法律和政策B. 组织结构C. 工作的技术要求D. 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工作分析只需要在组织成立初期进行一次。
2021年自考41759工作分析与评价-考试真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C、确定哪些岗位需要进行评价 D、确定岗位所需要的工作人员的数量 答案:C 解析:工作评价的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有一项工作称为清岗。所 谓清岗就是确定哪些岗位需要进行评价。 23.下列关于工作描述的作用,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工作描述在人力资源规划、招聘、甄选中有多种用途 B、通过工作描述,可让任职者清楚工作的好坏 C、工作描述在薪酬管理方面有重要用途 D、工作描述对员工培训、职业指导有重要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其他三个选项都属于工作描述直接作用的体现,故选择 B 选项。 24.工作描述的显著特征在于,它以一种概括而简明的形式向人们直接描述了() A、工作是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在哪里做等基本信息 B、某人担负的一项或多项相互联系的任务集合 C、工作活动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 D、某一时期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几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 答案:A 解析:工作描述的显著特征在于,它以一种概括而简明的形式向人们直接描述了 工作是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以及在哪里做等基本信息。
8
D、团队构成 答案:D 解析:非工作行为条件不直接涉及工作的责任和质量,通常由政策、工会协议决 定,对设立招聘条件也有很大帮助。一般包括以下方面:①相关证书;②工作人员 应有的工具、衣饰及设备;③年龄限制;④婚姻状况;⑤国籍;⑥政治面貌;⑦对工 作的适应程度。 21.企业工程师和工作设计师可以使用工作描述来核对工作设计流程,确认各种 角色,这是工作描述的哪一作用() A、基础作用 B、直接作用 C、间接作用 D、研究作用 答案:B 解析:工作描述的直接作用:1)工作描述可以作为原始资料,直接服务于组织内部 的目标管理,服务于组织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2)企业工程师和工作设计师 可以使用工作描述来核对工作设计流程,确认各种角色,包括确认总体工作系统 是不是一种优化结构以及能否改善卫生、安全条件和减少危害。3)工作描述在人 力资源规划、招聘、甄选、配置中有多种用途。4)工作描述是绩效评估的重要工 具。它明确地表述了绩效的标度和标准。5)工作描述在薪资管理领域的主要用途 在于工作评价。6)工作描述对培训、发展和职业指导而言,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 工具。7)工作描述在有些组织中还可以作为处理劳资纠纷与工作协议文件的依据。 22.工作评价的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有一项工作称为清岗。所谓清 岗就是() A、清理组织中重复或不需要的岗位 B、清理某些岗位中富余的人员
全国自考《工作分析》修订版历年真题集(附答案)

《工作分析》修订版历年真题集(附答案)和阳,品指为了保证职责的有效履行,任职者必须具备的,对某事项进行决策的范围和程度. 问卷调查法:是工作分析中广泛运用的方法之一,它是以书面形式,通过工作任职者或其他相关人员单方面信息传递来实现的工作信息收集方式.岗位职责:是指一个岗位所要求的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当承当的责任范围.工作: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要求岗位必须完成的具体任务.辐射:辐射有实意和虚意两种理解.实意是指光、热、声、电磁波等物质向四周传播的一种状态;虚意是指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直线延伸的特性.工作描述的基本内容(1)工作标识;(2)工作概要;(3)工作关系;(4)工作职责;(5)工作权限;(6)绩效标准.(7)工作环境工作描述的主要内容1.工作任务.工作责权2.工作关系.劳动强度3.工作活动和程序.职业条件工作规范编制的步骤(1)获取工作信息;(2)综合处理工作信息;(3)编写工作规范.工作条件的变化(1)社会环境的变化;(2)技术的变化;(3)组织经营环境的变化.访谈法的准那么规那么(新教材:访谈的技巧)(1)事先清晰地说明访谈的目的和方法;(2)在访谈前,确认访谈是不是得到所要信息的最合适工具;(3)选择适当的被访谈者;(4)取得被访谈者的支持;(5)控制访谈,使访谈指向一定的目标;(6)控制个人举止、行为等其他会影响结果的因素;(7)建立访谈的时间框架(8)逐步分层,分阶段实施访谈(9)合理安排访谈的时间,地点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主体内容(1)任职者;(2)上级、同级和下级;(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4)咨询专家(5)高层管理人员陷,及时消除和调整那些不利于改善工作设计和整个工作环境的因素,以到达加强沟通和整合资源的目的2013.10工作说明书:是对工作描述,工作规范等工作分析的结果加以整合而形成的具有企业法规效果的正式书面文件.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是指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程序,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案,对工作分析运行效果进行客观评估的过程.工作日志法:是指为了了解员工实际工作的内容,责任,权力,人际关系以及工作负荷等,而要求每个员工都要将自己所从事的每一项活动按照时间顺序以日志的形式进行记录,总结新进工作方法和经验的目标并实现工作分析的目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岗位设置:是指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及岗位任职人员需要,配合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设计,按照一定的原那么将企业内部性质相同的工作任务进行分类,合并设为一个岗位,最后通过确定企业总的岗位数量来进行定员定编的动态过程.工作要素:是指工作活动中不能够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是形成职责的信息来源和分析基础,并不直接表达于岗位说明书中.岗位调查的主要内容.岗位的设置目的,地位和作用1.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岗位之间的关系2.岗位的任职资格和条件5,岗位的工作环境岗位评价的主要特点.岗位评价的是事不是人1.岗位评价是对企业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衡量的过程.岗位评价是对性质相同岗位的评判2.岗位评价中不考虑个人能力和工作表现.岗位评价要素具有普适性3.岗位评价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资料分析法的优缺点优点:1.本钱较低. 工作效率较高3:能为进一步工作分析提供基础性的资料和信息缺点:1.八标乏灵活性,往往需要同其他工作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收集到的信息不够全面,尤其是小型企业或管理落后的企业,往往无法收集到有效,及时的信息简述工作设计中常见的错误.设计的工作量缺乏1.设计的工作量过大.缺乏实质性工作内容2.多人参与同一项工作.几乎包含一切的工作3.无法完成的工作简述工作分析的开展趋势1.工作分析战略化.工作分析信息来源的多样化2.注重基于业务流程的工作分析.更加注重基于胜任力的工作分析3.对客户进行工作分析.工作说明书更具弹性化4.角色说明书取代岗位说明书试述工作分析的目的一般目的:为了收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所需要的一切有关员工及工作状况的详细资料,为企业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具体目的:1.促使工作的名称与含义在整个组织中表示特定,一致的意义,实现工作用语的标准化.明确工作要求,以确定适当的指导与培训内容2.确定员工录用与上岗的最低资格条件.为确定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制定人力资源计划提供依据3.确定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利于合理的晋升,调动与指派.获得有关工作与环境的实际情况,以利于发现导致员工不满,工作效率下降的原因4.为制定考核程序及方法提供依据,以利于管理人员执行监督职能及员工进行自我才空制J.辨明影响工作平安的主要因素,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危险降至最低5.为改进工作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料,为企业的变革提供依据试述工作说明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1.建立和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资资源规划2.定编定员.人员招聘和配置3.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建立合理的企业薪酬体系4.为员工培训提供标准.进行工作设计和再设计5.职业生涯管理2013.01效度:一项测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程度,又称真确性.效度是到达目标的程度,效度越高,即表示测量结果越能显示出所要测量对象的真实特征.工作设计:又称岗位设计,是一种以任务结构为中心的组织开发技术.所谓工作设计, 是指对工作的内容,方法,环境条件,人员素质和工作负荷等加以分析和组织,以达到人员,工作,环境最正确配合的过程.定编定员:是指在企业开展战略的指导下,采用一定的科学程序和方法,根据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及职能的分解,对岗位数量和结构等进行合理设置,从而确定企业编制和配备岗位执行人员的系统过程.任务:是指一系列为了不同目的所需要完成的不同的工作活动,即工作活动中到达某一工作目的的要素集合狭义的岗位评价:是箱就系统地设计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应用特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中所需的岗位数量进行设计,然后逐一对岗位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岗位的价值量高低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的总称.编制工作说明书应遵循的规范(工作说明书的编制规范).准确与清晰1.逻辑要合理.简明易懂2.具体而实用.完整和细致3.动态统一简述正式组织的特征1.组织是特定成员的集合体.组织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2.组织表达分工,协作与权责关系.组织具有层次性,结构性和复杂性简述工作描述的主要内容.工作任务1.工作责权.工作关系2.劳动强度.工作活动和程序3.职业条件简述问卷调查法的优点1.利用问卷调查法采集信息,采集的信息准确,全面.信息采集快速,简便,经济2.员工比拟容易接受.弥补了工作分析人员水平不一的缺点3.员工自己填写本岗位的工作分析调查问卷,可对本岗位工作的职责,工作权限,工作流程,任职资格等进行一次梳理,进一步增强对本岗位工作的认识和责任感.问卷调查法的信度和效度比拟高问卷调查法的缺点.当调查问卷设计质量不高时,会严重影响工作分析的结果1.在员工缺乏表达能力的情况下,这种方法也不理想.某些员工出于种种原因在填写问卷时可能会夸大其词,这时所得到的答案就不能直实的反映实际情况2.由宇员工对工作分析技术不太清楚,在填写调查问卷时不知如何填写,往往需要屡次反复填写与修订才能到达要求.结构化问卷的通用化,标准化的格式导致工作特征会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比拟抽象,因而不能描述实际工作中特定的,具体的任务活动,有可能不利于理想中的工作描述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主体]. 任职者2.上级,同级和下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3.咨询专家.高层管理人员试述工作分析认识的主要误区(新版:工作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分析的目的不明确1.重视工作分析的技术,轻视工作分析的管理理念.重视工作分析的结果,轻视工作分析的过程2.工作分析方法过于单一和使用不当.忽视企业的具体特点和个性需求,生搬硬套3.过分注重形式,忽视对工作分析结果的应用.注重对企业现状的描述,忽略对未来开展作前瞻性调整4.缺乏对工作分析结果的评估.企业高层管理者对工作分析的支持不够试述工作专业化的主要优点.工作专业化把专业化和单一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操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由于把工作分解为很多简单的高度专业化的操作单元,因此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比拟低,可以节省大量的培训费用,并且有利于工人在不同岗位之间的轮换,而不致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由于专业化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低,而大大降低生产本钱,因而只需廉价的劳动力来完成工作设计所规定的岗位要求2.由于机械化程度较高,有标准化的工序和操作方法,加强了管理者对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控制,以保证生产的均衡缺乏:1.工作任务的细分化不容易做得完美,从而会导致工作的不平衡,工作人员忙闲不均.亩于工作环节增多,不同环节之间要求有更多的协作,物流信息流都较复杂2.工作的重复性容易导致工人对工作产生不满和厌恶,从而带来诸如效率低下,质量降低等不利的行为结果,甚至会出现工人缺勤,离职率高等现象2012.10信度:是指使用相同研究技术充分测量同一研究对象时,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可能性,信度反映的是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及稳定性.工作描述:是指以书面的形式对企业中工作岗位的名称,工作目的,工作活动和任务, 使用的物品和材料以及工作环境等所做的描述.工作分析:是指通过采用标准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经过系统的岗位调查,收集有关工作职务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整理,进而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文件的过程.岗位分类:是指使用科学的方法,按岗位的工作性质,特征,繁简难易程度,工作责任大小和岗位人员必备的素质,对企业的岗位进行多层次划分的活动.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以及与该要素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简述工作分析中访谈法的优点.易于获得多方面的信息1.可获得完全的工作资料以免去员工填写工作说明书的麻烦.可以进一步使员工和管理者沟通观念,以获取谅解和信任2.可以不拘于形式,问题内容较有弹性,又可随时补充和反问,这是填写问卷法办不到的.收集方式简单,易于操作,适用于对文字理解有困难的人3.可以使被访谈者更了解工作分析的目的和必要性,同时对工作进行系统性的思考,总结和提炼缺点:1. 一旦被访谈者对访谈的动机持怀疑态度,那么回答下列问题时将会有所保存,或工作分析人员访谈技巧不佳等因素而造成信息的扭曲.当分析工程较为繁杂时,,费时又费钱2.工作分析人员的观点会影响到对工作信息正确的判断.由于占用被访谈者的工作时间,会阻碍被访谈者的工作3.被访谈者易从自身利益考虑而导致信息失真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意义(作用)1.判定企业进行的工作分析活动是否符合企业开展目标.促进工作说明书的实施运作,改善工作说明书执行不力的状况2.为企业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决策依据岗位评价的作用1.岗位评价是确定职位等级的手段.岗位评价是薪酬分配的基础2.岗位评价是员工确定职业开展和晋升途径的参照系.岗位评价有助于企业招聘到合适的员工简述工作分析在企业管理方面的意义.工作分析是企业树立人本主义价值观,实现有效激励,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1.工作分析是企业战略传递的桥梁,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工作分析有助于实行量化管理.工作分析有助于实行职业化管理,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与标准化3.工作分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分析是企业重组的重要依据简述岗位的特征.岗位是客观而非主观的1.岗位的设置是以事为中心,即因事设岗.为实现岗位自身的功能,需要合理的人员配备试述工作规范的基本内容.身体素质要求,指人体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柔韧性等机能1.教育程度要求,指工作任职者接受教育的程度.资格证书要求,指国家或行业规定的任职者必须持有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2.知识要求,指任职者在其主要工作领域所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工作技能要求,指通用技能,如计算机技能,外语技能与文字处理技能等6,心理素质要求,是根据岗位的性质和特点,对员工心理素质及其开展程度所进行的综合分析的要求.经历要求,主要涉及社会工作经验,专业工作经验及管理经验三个方面7.道德要求,任职者具备诚信,敬业,相互尊重等品质试述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制定的原那么1.目标一致性原那么.标准明确性原那么2.方法科学性原那么.指标可测性原那么3.信息客观性原那么.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原那么4.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相结合原那么.结果评估与过程评估相结合原那么5.时效性和前瞻性原那么业务流程优化的内容(1)原有业务流程本身的优化:业务流程质量优化、周期优化、本钱优化;(2)业务流程的延伸;(3)流程实现方式的转变.工作设计的内容.工作内容设计,是工作设计的重点,包括:工作的广度、工作的深度、工作的自主性、工作的完整性、工作的反应性.1.工作职责的设计,包括:工作责任、工作权力、工作方法、工作中的沟通和协作关系.2.工箱关系设计,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019. 01资料分析法:是工作分析过程中一种普遍通用的方法,它是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收集,借助资料分析的工具,直接提炼有用的工作分析信息的一种方法.职业:是指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工作要求相似或职责平行(相近,相当)的职位集合.工作职责:指任职者所从事的工作在组织中承当的责任,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及其要求,是工作描述的主体.特定技能:指使工作者能够根据工作标准进行特定的工作.岗位:是指为了完成企业中的某一项或假设干项任务而设立的,具有特定的劳动对象及一定职务,权限和责任的工作位置,是企业构成的最小单位,也是工作分析的客体.简述岗位评价指标确定的原那么.少而精原那么1.便于测量原那么.实用性原那么2.普遍性原那么.可评价性原那么3.全面性原那么.可比性原那么简述工作描述编写的考前须知1,权责利相一致2,与组织结构设计,职能分解和职位设置保持一致3,职责范围清晰简述工作设计的影响因素1.员工因素,企业员工是企业活动中最基本的因素,企业员工需求的变化是工作设计不断更新的重耍原因.企业因素,工作设计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为提高企业效率,增加企业产出. 2.环境因素,影响工作设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源供给状况和社会期望两个方面.简述正式组织的特征.组织是特定成员的集合体1.组织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组织表达分工,协作与权责关系2.组织具有层次性,结构性和复杂性简述收集工作分析信息的访谈方式在收集工作分析信息时,可以使用以下三种访谈:1.对每个员工进行个人访谈;.对从事同种工作的员工群体进行的群体访谈;对完全了解被分析工作岗位的主管人员进行的主管人员访谈.工作规范的基本内容.身体素质要求,指人体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柔韧性等机能1.教育程度要求,指工作任职者接受教育的程度.资格证书要求,指国家或行业规定的任职者必须持有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2.知识要求,指任职者在其主要工作领域所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工作技能要求,指通用技能,如计算机技能,外语技能与文字处理技能等3.心理素质要求,是根据岗位的性质和特点,对员工心理素质及其开展程度所进行的综合分析的要求.经历要求,主要涉及社会工作经验,专业工作经验及管理经验三个方面4.道德要求,任职者具备诚信,敬业,相互尊重等品质影响岗位评价方法的主要因素1.法律依据与社会背景.企业岗位结构与岗位数量的多少2.企业管理方式与文化特征.劳资关系3.现有岗位评价资源的多少.时间本钱与费用本钱4.评估人员的选择与培训018.10资料分析法:是工作分析过程中一种普遍通用的方法,它是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收集,借助资料分析的工具,直接提炼有用的工作分析信息的一种方法.岗位分析: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责权,岗位间关系,岗位工作环境及承当该岗位任务的人员所应具备的资格条件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形成工作说明书等人力资源管理规范的过程.工作设计:又称岗位设计,是一种以任务结构为中心的组织开发技术.所谓工作设计, 是指对工作的内容,方法,环境条件,人员素质和工作负荷等加以分析和组织,以达到人员,工作,环境最正确配合的过程.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在遗传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熏陶和教育所具有的实际开展水平和潜力,主要包括能力要和个性特质要求.岗位评价指标确定的原那么.少而精原那么1.便于测量原那么.实用性原那么2.普遍性原那么.可评价性原那么3.全面性原那么.可比性原那么制定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方案的内容.明确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基本原那么1.确定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环节.制定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方法和维度2.确认工作分析效果的影响因素在确定工作名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工作名称应该能够比拟准确地反映其主要工作职责.2.工作名称应该指明任职者在企业工作等级中的相关位置.3.工作名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代表了员工的地位.4.工作名称应尽量按照社会上通行和公认的做法来拟定,这样既便于人们理解,也便于工作在薪资调查时进行比拟.对工作分析的认识误区(新版:工作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分析的目的不明确1.重视工作分析的技术,轻视工作分析的管理理念.重视工作分析的结果,轻视工作分析的过程2.工作分析方法过于单一和使用不当,忽视企业的具体特点和个性需求,生搬硬套3.过分注重形式,忽视对工作分析结果的应用.注重对企业现状的描述,忽略对未来开展作前瞻性调整4.缺乏对工作分析结果的评估.企业高层管理者对工作分析的支持不够岗位调查的内容.岗位的设置目的,地位和作用1.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岗位之间的关系2.岗位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岗位的工作环境工作说明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建立和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1.人资资源规划.定编定员2.人员招聘和配置.制定绩效考核标准3.建立合理的企业薪酬体系.为员工培训提供标准4.进行工作设计和再设计.职业生涯管理工作分析在企业管理方面的意义.工作分析是企业树立人本主义价值观,实现有效激励,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1.工作分析是企业战略传递的桥梁,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工作分析有助于实行量化管理.工作分析有助于实行职业化管理,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与标准化3.工作分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分析是企业重组的重要依据2017.10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是指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程序,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案,对工作分析运行效果进行客观评估的过程.岗位评价(狭义):是指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按照预定的衡量标准,对岗位工作任务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权限的大小,所需的资格条件以及劳动环境等方面所进行的测量,评定和估价的过程.职等:工作性质不同,但工作的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的资格条件相同或充分相似的职位的集合.任职资格:又称为工作规范,是指工作任职者要胜任某项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资格与条件.三作描述:是指以书面的形式对企业中工作岗位的名称,工作目的,工作活动和任务, 使用的物品和材料以及工作环境等所做的描述.工作分析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新版: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工作分析对人员的招聘,选拔和调整具有指导作用.工作分析有利于人员培训与开发工作的进行2.工作分析为绩效考核和职务晋升提供了客观的标准.工作分析有助于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3.工作分析有利于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工彳乍日志,去的制^点1.将藁力集市,于活动过程而不是结果,且容易干扰员工的工作.2.使用这种方法必须做到,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对此项工作的情况与要求最清楚.该法使用范围小,不适用于工作循环周期较长,工作状态不稳定的职位3.整理信息的工作量大,归纳工作繁琐.员工可能会夸张或隐藏某些活动,填写者因不认真可能会漏填某些内容,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从而影响工作分析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工作4.存在误差,需要对记录分析结果进行必要的检查岗位评价的作用1.岗位评价是确定职位等级的手段.岗位评价是薪酬分配的基础2.岗位评价是员工确定职业开展和晋升途径的参照系.岗位评价有助于企业招聘到合适的员工简述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客体工作分析评估的客体就是工作分析本身,包括三个方面:1.工作分析的过程.工作分析的内容信息1.工作描述书2.职位说明书3.任职说明书3.工作分析的效果信息岗位设置的新趋势.岗位扩大化1.团队化工作方式.弹性岗位设置2.岗位不确定性增加工作设计的主要方法1.机械型工作设计法.生物型工作设计法2.知觉运动型工作设计法.激励型工作设计法1.工作专业化2.工作轮换3.工作扩大化4.工作丰富化5.工作团队岗位调查的意义(新版:岗位调查的作用)1.岗位调查是业务流程优化的基础.岗位调查是企业组织架构优化的基础2.岗位调查为工作分析提供基础信息和资料.岗位调查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2016.10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是指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程序,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案,对工作分析运行效果进行客观评估的过程.因素分析法:实际上是对排序法的一种量化改进,是指选取多种报酬因素,按照各种报酬因素将标杆岗位进行排序,并确定其相应的货币值,然后排列剩余岗位的方法. 工作职责:是指任职者所从事的工作在企业中所承当的责任,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及其要求.职级:同一职系中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岗位分类:使用科学的方法,按岗位的工作性质,特征,繁简难易程度,工作责任大小和岗位人员必备的素质,对企业的岗位进行多层次划分的活动.工作丰富化设计的主要途径.组合工作任务1.构建自然的工作单位.建立员工-客户关系2.纵向扩展任务.畅通反应渠道工作分析的认识误区(新版:工作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分析的目的不明确1.重视工作分析的技术,轻视工作分析的管理理念.重视工作分析的结果,轻视工作分析的过程2.工作分析方法过于单一和使用不当.忽视企业的具体特点和个性需求,生搬硬套3.过分注重形式,忽视对工作分析结果的应用.注重对企业现状的描述,忽略对未来开展作前瞻性调整4.缺乏对工作分析结果的评估.企业高层管理者对工作分析的支持不够简述工作分析中运用问卷调查法的操作实施要点(新版问卷调查法的操作实施)(利用问卷收集信息的过程中要注意的相关操作要点).问卷设计1.问卷试测.择本选择2.问卷发放及回收.问卷处理及运用简述企业组织架构分析的内容.企业的目标1.企业的合理分工,统一协调.企业组织结构的精简与效能2.统一指挥和有效管理幅度.权责利的明确和统一。
2021年自考41759工作分析与评价-考试真题题库(完整版)

2021年自考41759工作分析与评价-考试真题题库(完整版)单选题1.在工作分析的活动中,主要包括工作信息的分解、比较、综合,其中,分解是基础,比较是(),综合是结果。
A、关键B、重点C、手段D、工具答案:A2.某单位在最短时间内将工作评价的结果让参与评价的人员加以了解,这反映了工作评价原则中的()。
A、优化原则B、及时反馈原则C、一致性原则D、实用性原则答案:B3.组建工作评价委员会时,对评价委员的要求不包括以下哪项()A、评价委员的构成需遵循多角度原则B、评价委员应当在一定程度上熟悉被评价岗位的情况C、评价委员要由公司高层组成D、评价委员要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答案:C解析:从资格要求上来讲,首先,评价委员会的构成须遵循多角度原则,成员最好是来自有代表性的不同部门,最好来自管理或者与管理相关的职位,尽管在评价活动中涵盖所有领域不可能也不现实,但应尽可能包括多数典型岗位的相关领域人员。
其次,评价委员应当在一定程度上熟悉被评价岗位的情况,在对组织或者至少对组织的某些方面的了解上是真正的专家,对整个岗位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评估人员要能够客观地看问题,在企业中要有一定的影响力,以保证岗位评估结果的权威性。
另外,评价委员的选择还需考虑相关部门成员对其的认可程度,具有一定群众基础、具有责任心、能够保持公正客观的判断,有时甚至学历要求也是较为重要的条件。
依据上述这些人员选择的原则,工作评价委员会主要由组织内高层、中层有直线下属的人员和少量基层员工构成。
4.比较不同层次之间的工作评价结果的差距是否真实反映职位之间的差异,这是标杆职位试测中的()A、横向比较B、纵向比较C、上行比较D、双向比较答案:B解析:标杆职位试测。
通常会选取一部分关键的标杆岗位进行试测,根据开发出来的工作评价方案初稿,对标杆岗位进行逐一打分,得到最终评价结果,即每一个标杆岗位的分值,接着对标杆岗位的评价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
横向比较主要比较同一职位等级中各职位之间的评价结果是否合理,其差距是否在组织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纵向比较是指比较不同层次之间的工作评价结果的差距是否真实反映职位之间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工作分析与评价试卷(课程代码41759)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全部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区”内按照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答在试卷上无效。
本大题共10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萁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从客体分布范围上划分,工作分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的工作分析是指 P3 A.对某一工作活动的要素进行分析 B.对某一工作活动的过程进行分析C.对某一组织的内部各岗位工作的分析D.对社会范围内岗位工作的分析2.工作分析的思想可以追溯到社会分工,但是这一词汇出现在管理学领域则是在20世纪初。
1916年将工作分析列为科学管理五大原则第一原则的是 P35A.亨利·法约尔 B.马克斯·韦伯C.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D.吉尔布雷斯夫妇3.标准的工作分析指标体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以下哪一选项不是工作分析指标体系的要求 P80A.可操作性 B.可比性 C.独立性 D.简约性4.工作评价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就风靡欧美.成为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具。
进行工作评价的目的有很多,但是工作评价最主要的目的是 P166A.为设计公平的薪酬提供依据 B.为考核工作强度提供依据C.为考核工作难度提供依据D.为考核工作质量提供依据5.观察分析法一般是由有经验的人,通过直接观察或工具的协助等方法,记录某一时期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有关的工作因素,达到分析目的的一种活动。
实施一个完整的观察法包括两大环节,这两大环节是 P115A.观察设计与观察实施 B.公开观察与隐蔽观察C.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D.阶段观察与持续观察6.访谈分析法的操作步骤可分为三个阶段、十四个步骤。
其中,第三阶段是 P137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C.访谈数据整理阶段 D.访谈结果公布阶段7.获取信息量大、速度快且可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是下列哪种工作分析方法的优点 A.工作实践法 B.观察分析法 C.问卷调查分析法D.访谈分析法 P139 8.在某一时期内组织要求个体完成的一项或多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称为 P7A.职责 B.职位 C.职务 D.职业9.在工作分析中,为了分析中高层管理职位及关键核心岗位,我们应该使用 P149A.观察分析法 B.工作日志法C.关键事件法 D.主题专家会议法10.平衡计分卡的最大特点是打破了传统绩效评价系统仅依赖财务指标的不足,平衡计分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绩效指标,它们是 P181A.财务、顾客、员工满意度、企业竞争力B.财务、生产、销售、采购C.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D.财务、生产、员工满意度、学习与成长11.进行工作分析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能够为工作分析提供最为真实、客观资料的与定性资料的唯一方法却是____,该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非结构化工作分析之中。
P149 A.关键事件分析方法 B.职能工作分析方法C.工作要素分析表 D.职位分析问卷12.某企业在构建工作分析指标体系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专著、职务说明书、研究论文等资料,以期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从工作分析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角度看,该企业使用的是 P152A.对象分析法 B.模块结构分析方法C.调查咨询法D.文献查阅法13.一般来说,工作分析结果的表述主要有四种形式,以下不属于这四种,酷式的选项是 A.工作描述 B.工作质量说明书 C.资格说明书 D.职务说明书 P1114访谈分析法适用于工作不可能实际去做,必须访问工作者并由此获得工作分析资料的一种方法。
访谈分析法可分为标准访谈、非标准访谈、电话访谈和 P130A.深度访谈 B集体访谈 C.专家访谈 D.重点访谈15.很多企业对一线的操作员工实施了一种“岗位工资制”的薪酬体系,实施这种薪酬体系的前提是 P230?A.科学合理的岗位分析和评价 B.一线操作人员的普遍认同和接受C.不同岗位之间工资的差距不要太大 D.要充分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16.工作评价方法中的要素比较法有四个操作步骤,分别是:①通过要素排列标杆岗位;②排列其余岗位;③给每个要素分配货币价值;④选择标杆岗位。
这四个步骤的操作顺序是 P213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17.职系是工作性质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以下可以称为职系的是.P7A.工程师B人事行政 C办公室主任 D.营销副厂长18.由一项或多项相互联系的任务组成的集合叫做 P7A.职责 B.职位 C职务 D.职系19.工作分析中往往会使用访谈分析法,其优点是 P128A.标准统一,便于了解员工深层次想法 B.有利于互动,双向沟通C.成本低,耗时少 D.避免偏见,便于数据的量化处理20.在工作分析中,人们会设计出形式多样的问卷来收集所需要的信息。
在某项问卷中,设计者要求回答者对题目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回答,这类调查问卷称为 P140A.定量结构化问卷 B.非结构化问卷 C.非可控性问卷 D.可控性问卷21.以下关于工作分析与工作评价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P171A.工作分析是工作评价的基础,工作评价是工作分析的逻辑结果B.工作分析是工作评价的基础,工作分析是工作评价的逻辑结果C.工作评价是工作分析的基础,工作分析是工作评价的逻辑结果D.工作评价是工作分析的基础,工作评价是工作分析的逻辑结果22.职位分类需要在工作说明书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类,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纵向分类所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P194A.根据职位的繁简难易程度 B.根据责任的轻重C.根据任职资格条件D.根据员工的入职时间23.海氏工作评价系统认为有三个因素是具有普适性的因素,这三个因素是 P218A.智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风险责任B.健康水平、智力水平、心理承受能力C.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概念分析能力D.智商水平、情商水平、健康水平24.正确的工作分析程序是 P4,P86A.明确目的→选择分析工具→收集工作信息→分析工作信息→结果评价→制定工作说明书B.选择分析工具→明确目的→收集工作信息→分析工作信息→结果评价→制定工作说明书C.选择分析工具→明确目的→收集工作信息→分析工作信息→制定工作说明书→结果评价D.明确目的→选择分析工具→收集工作信息→分析工作信息→制定工作说明书→结果评价25.倾向于夸大责任和重要性的岗位分析主体是 P89?A.岗位任职人员 B.岗位直接主管C.外部人力资源专家 D.人力资源经理26.在选择工作分析方法时,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索。
如果单纯从成本效益因素来考虑,以下属于成本较低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P162A.访谈分析法 B关键事件法C.工作日志法 D.任务清单分析法27.工作评价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划分,根据使用的分析方法可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
以下选项中关于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P187A.定量方法用于工作间的比较B.定性方法用于工作间的比较C.定性方法侧重于职位特征的分析D.定量方法侧重于从整体上评价一个岗位28.资格说明书是工作分析结果的一种表述形式,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资格说明书的一种表达方法的是 P26A.计分法 B.文字表达法 C.表格法 D.访谈法29.任何复杂的工作系统都可以从四个层面来进行分析,这四个层面是 P2A.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B.产出、投入、过程、关联因素C.调查、实施、数据分析、结果反馈 D.生理、心理、智力、风险30在工作分析的方法中,关键事件法的操作步骤是 P150A.工作要素的命名→关键事件的分类→关键事件的收集B.关键事件的分类→关键事件的收集→工作要素的命名C.关键事件的收集→关键事件的分类→工作要素的命名D.工作要素的命名→关键事件的收集→关键事件的分类31.任何一个工作分析指标都包括五个方面的要素,以下选项中对“标度”这个指标的解释正确的是 P79A.对指标内容和形式的总体概括B.对指标内容和操作的定义C.对指标级别的区分和辨认的特征的规定D.对指标级别的范围或程度的规定32.被誉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 P43A.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B.弗兰克·吉尔布雷斯C.芒斯特伯格D.亨利·法约尔33.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描述的作用大致可分为三类,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这三类的是 A.作为其他工作分析结果形式的基础 B.直接作为原始资料加以使用 P14C.作为工作研究的依据D.作为测量员工满意度的依据34.智力水平包括四种能力,这四种能力是 P73A.独立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敏感能力B.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C.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D.活动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35.对于比较简单且不断重复的工作,可以使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P115A.观察分析法 B.主管人员分析法 c.访谈分析法 D.问卷调查分析法36.从信度比较的视角来考察,以下正确的论述是 P157A.职位分析问卷法优于工作要素法 B.工作要素法优于职位分析问卷法C.工作要素法优于临界特质分析系统 D.以上全不正确3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工作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P167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标准化原则D.满意性原则38.工作评价方法和技术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其自身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以下关于工作评价的发展趋向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P179A.从狭义工作评价系统向广义工作评价系统转变B.从描述性静态工作评价向战略性动态工作评价转变C.从主观性工作评价向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转变D.从宏观性工作评价向微观性工作评价转变39.工作评价方法中的排序法的操作步骤是 P188A.岗位分析→选择标准工作岗位→工作岗位排列→岗位定级B.岗位分析→工作岗位排列→选择标准工作岗位→岗位定级C.选择标准工作岗位→工作岗位排列→岗位分析→岗位定级D.工作岗位排列→选择标准工作岗位→岗位分析→岗位定级40工作评价的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有一项工作称为清岗。
所谓清岗是指A.清理组织中重复或不需要的岗位 B.清理某些岗位中富余的人员 P235C.确定哪些岗位需要进行评价 D.确定岗位所需要的工作人员的数量41以下关于信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P156A.信度是组织与员工之间相互信任程度的简称B.信度是员工是否相信工作分析具有客观性的指标C.信度是使用相同研究工具测量同一研究对象时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可能性D.信度是衡量一个测量系统真实性的重要指标42.一个人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职务或职业的集合称为,P7A.职责B.职业生涯 C.岗位 D.职系43岗位责任分析的重要原则是应该尽量做到简洁明了,以下选项中哪一选项较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 P71A.手工雕刻木制品 B.深切木质材料C.提升笨重物体 D.每分钟敲击麻袋25次44.文献资料分析法是一种工作量较小但却十分经济有效的工作分析方法,从所涉及的资料内容来看,文献资料分析法包括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 P153A.一手资料、二手资料 B.直接资料、间接资料C.组织内部资料、组织外部资料 D.微观资料、宏观资料45.衡量某一测量是否涵盖了被测对象的所有组成部分的评价方法是 P158A.构念信度 B.构念效度 C.内容信度D.内容效度46以下关于岗位价值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P166A.岗位价值就是岗位对组织的贡献程度 B.不同的岗位其岗位价值是不同的C.目前还没有办法来构建岗位价值序列D.岗位价值是可以加以科学判定的47.对于工作评价方法中的配对比较法来说,如果用N表示待评工作总数,那么所需要的评价次数为 P189A.评价次数= N(N+l)/2 B评价次数=N(N-l)/2C.评价次数=(N+l)/2 D.评价次数=N/248.在工作评价方法中的评分法中,为了保证权重分配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减少误差,可使用 P206A.原始分组合法 B.等权重法 C.经验权重法 D.多元回归统计法49.在影响工作评价时间的因素中不包括 P238A.组织自身的规模 B.岗位评估方案的选择C.评估方案的实施成本 D.对评估方案的实施过程的管理50.某企业在对工作评价委员会的成员进行培训过程中,提出不得将培训资料带出会场、不得接听手机等要求,这么做是为了 P241A.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B.保证培训工作的保密性C.保证培训工作的纪律性 D.保证培训工作的独立性51.不同的工作分析方法有不同的适用场景,如果以人力资源调查和薪酬制定为目的进行工作分析,应该采用 P155、P159A.工作实践法 B.职位分析问卷法 C.关键事件法 D.主题专家会议法52.如果从工作系统的效度方面进行考察,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P158A.职位问卷分析法优于工作要素法B.临界特质分析系统优于工作要素法C.工作要素法优于临界特质分析系统D.工作要素法与职位同卷分析法具有相同的效53.某大型企业有上百个工作性质不同、工作要求不同、工作责任不同的岗化,为了保证所构建的薪酬制度的公平性,应该采用的工作评价方法是 P213A.排序法 B.职位分类法 C.要素比较法 D.工作实践法54.让秘书起草一份文件这是一种 P6A.任务 B.职位 C.职务 D.职业55.在工作分析信息收集对象中,在以下选项中能够做到最客观公正并且能够保持一致性的选项是A.高层领导 B.工作分析专家C.直线主管 D.工作任职者56.岗位责任分析是工作分析的主要内容,岗位责任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它们是 P70 A.管理责任与非管理责任 B.操作责任与非操作责任C.计划责任与非计划责任 D.反馈责任与非反馈责任57.某企业将所拟定的工作分析计划方案提交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员工代表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