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必先治其本

合集下载

李时珍名言

李时珍名言

李时珍名言
导读: 李时珍名言
1、饮食者,人之命脉。

少饮则和气行血;痛饮则伤神耗血。

2、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3、痰有六:湿、热、风、寒、食、气也。

饮有五:支、留、伏、溢、悬也。

皆生于湿。

4、百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5、怒则气逆,喜则气散,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灵则气泄,寒则气收。

6、饮食不节,杀人倾刻。

7、面曲之酒,少饮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然遗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疾动火。

8、人之一身,贪心动则津生,哀心动则泪生,魄心动则汗生,欲心动则精生。

9、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也,虚生百病。

10、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11、营气之粹,化而为精,聚于命门。

12、海乃百川之会。

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而地在其中。

其味咸,其色黑,水行之正也。

13、爽口物多终作疾。

14、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15、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水去则营散,谷消则卫亡,神无所居。

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

血温气和,营卫乃行,常有天命。

关于传染病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传染病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传染病的手抄报内容关于传染病的手抄报内容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以下是提供的传染病的手抄报,欢送查看!1、心安病自除。

——陆游2、土虚木必摇。

——尤在泾3、无虚不能作眩。

——张介宾4、匿病者不得良医。

——董仲舒5、天空的蓝是疾病。

——安妮宝贝6、音乐可以治心病。

——约·洛根7、为学大病在好名。

——王守仁8、毒药有时也能治病。

——莎士比亚9、疾病使人蛮不讲理。

——塞·约翰逊10、节制是最好的医术。

——博恩11、有莠那么锄,有疾那么医。

——苏轼12、饱生众疾,节食长寿。

——野泉13、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内经》14、轻微的眼疾就是大病。

——托·富勒15、治已病,不假设治未病。

——曹庭栋16、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徐灵胎17、医生三世,不服其药。

——戴圣18、养寿之士,先病服药。

——王符19、病从口入,饱生众疾。

——傅玄20、绝望是走向死亡的疾病。

——吉尔凯高尔21、壮志因愁减,衰容与病俱。

——白居易22、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孙思邈23、萝卜上了街,药方把嘴撅。

——李光庭24、节食以去病,节欲以延年。

——朱熹25、多病无完身,久病无完气。

——吕坤26、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

——李光庭27、沉忧损性灵,服药亦枯槁。

——孟郊2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29、人之将疾者必不甘鱼肉之味。

——刘昼30、音乐是医治思想疾病的良药。

——沃·海登31、良医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

——刘安32、不能发挥的机智是一种疾病。

——罗伯特·伯特33、百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李时珍34、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喻嘉言35、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

——张从正36、谁靠药物活着,谁就活得可怜。

——罗·伯顿37、世无难知之病,惟有不善之医。

——褚澄38、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已能病之。

2023年养生的格言

2023年养生的格言

2023年养生的格言2023年养生的格言11、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

2、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3、吃得巧,睡得好。

4、锻炼要趁小,别等老时恼。

5、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6、要得身体好,常把秧歌跳。

7、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8、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9、饮了空腹茶,疾病身上爬。

10、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11、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12、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13、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14、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希望,人生最大的资本是健康。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快乐,人生最大的幸运是平安!15、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

16、要得身体好,常把澡儿泡。

17、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

18、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19、高官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20、常把舞来跳,痴呆不会到。

21、要得腿不老,常踢毽子好。

22、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23、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24、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2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26、你有一万种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变人种,你没有健康,只能是空谈。

27、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

28、一日三枣,长生不老。

29、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0、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31、刀闲易生锈,人闲易生病。

32、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33、睡多容易病,少睡亦伤身。

34、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

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

35、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36、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

37、“四不”益寿又延年:不急不恼百年不老,不懒不谗益寿延年。

38、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39、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40、年轻时放弃健康获取财富;()年老时会放弃一切财富去恢复健康。

41、智者要事业不忘健康,愚者只顾赶路而不顾一切。

42、吃好睡好,长生不老。

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

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

• 泻肝而采用行气之法,主要是针对肝气郁滞之胸胁 满、闷、胀、痛,男子疝气,女子月经不调,以及 遗尿、闭、癃等证。 • 包含三大类。一是血中之气药,如香附,川芎,气 滞血瘀为其的对之证;二是水中之气药,如瞿麦、 牵牛,功擅行气利水,牵牛破泄之力尤盛,非水盛 气阻之甚者,不可轻投;三是介于两者之间之青橘 皮,功专行气破结。
• 泻子法。 • 肝之子为心。泻肝之子,即是泻心。肝火有余, 可以采用泻心火的方法来治疗。生甘草,特别是 甘草梢是洁古老人特别推崇的一味药物。张山雷 认为,凡泻心之药均能泻肝,苦寒之芩、连、丹、 栀之类,皆可选用。
• 行气 • 香附,本品专入厥阴肝经,长于疏肝解郁,理气 止痛。凡肝气郁滞所致之胸胁脘腹胀痛,妇女月 经不调,以及胎产诸病,均可应用。所以,前人 称其为“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
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
张国良 2015-12-17
治病的医者,当知标本。以身体而论,外为标、 内为本;阳为标,阴为本。故六腑属阳为标,五 脏属阴为本;脏腑在内为本,十二经络在外为标。 而脏腑阴阳气血经络又各有标本之分。以病而论, 先受为本,后传为标。故百病必先治其本,后治 其标。否则邪气滋甚,其病益蓄。纵先生轻病, 后生重病,亦先治其轻,后治其重,则邪气乃伏。 有中满及病大小便不利,则无问先后标本,必先 治满及大小便,为其急也。故曰缓则治其本而不守,为血中之气 药,能行血中之滞气。善理妇人月经不调、腹痛、 经闭、腹部肿块。其性升散,亦特别适用于肝气 郁结、胸胁胀满、头痛等证。 • 瞿麦,味苦性寒,为清热利水之品,兼能通血 痹。即湿热下注而致之遗尿、闭、癃之证。
牵牛,苦辛寒,主要作用为行气泄水。牵牛乃 破泄通利水道之品,与瞿麦相似而力著。 • 青橘皮,即青皮。功擅疏肝理气,散结消痰

小大不利治其标 小大利治其本

小大不利治其标 小大利治其本

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余始读《素问·标本病传论》:“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

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

人有客气有同气。

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

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奉,后治其标。

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奉”句,言诸病之治均予治本.惟中满与大小便不利治其标。

感到甚难理解。

其难理解者何?一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早就有言治病必求于本,何此处又言治其标?且夫明,张景岳《景岳全书·传忠录》亦云:“万事皆有本,而治病之法尤惟求本为首务。

”此难理解者一也。

二者中医基本理论中阐述治则时明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而本论何独有治标者,此难理解者二也。

及至读到《景岳全书·传忠录》:“盖中满则上焦不通,大小不利则下焦不通,此不得不为治标以开通道路而为升降之所,由是则虽曰治标而实亦所以治本也。

”《伤寒论》:“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句,始知治标者,为促其升降之机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李东垣云:“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

”其言胆者乃言人体之气非升降不得安也。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故无不出人,无不升降。

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

”其小大不利,中满者,升降滞也。

升降滞则气立孤危,故诸病之小大不利,中满者,先治其小大不利、中满,以复升降生化也。

略论“六经钤百病”

略论“六经钤百病”

略论“六经钤百病”《伤寒杂病论》自晋、王叔和重新编次改名《伤寒论》以来,不少医家长期认为书中的六经辨证理论只适于指导外感病,直至清代,始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

如柯韵伯说:“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

”(《伤寒来苏集》)俞慎初说,“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

”(《通俗伤寒论》)这在理论认识上,无疑是一次大的飞跃。

然而,由于违反了传统说法,柯、俞等的意见并未能被多数医家所接受。

相反,随着温病学说总结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为温热性质外感病的辨证纲领以后,六经辨证又由广义伤寒降而为只适于风寒性质的外感病了。

目前,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除五版《伤寒论讲义》外,多数讲义仍旧沿用传统说法。

如《中医诊断学》关于外感病辨证仍是“属风寒者,用六经辨证方法,属温热者,可选用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方法。

”果如所说,六经辨证还有多少价值?学习以阐述六经辨证为主要内容的《伤寒论》还有什么意义?近几年来,中医刊物发表了许多从不同角度探讨六经辨证的论文,虽然还存在争议,有些仍侧重千外感病,但毕竟有了良好开端,对于深入研究六经,重新认识六经,都有一定启发和帮助。

本文仅就“六经钤百病”问题,略抒管见,敬希教正。

对六经涵义不同认识的认识讨论“六经钤百病”问题,首先应明确六经的涵义。

可是对此认识极不一致,有的专主经络有的强调气化,有的等同脏腑,有的划分八纲,有的作为证侯群,并喻为姓名、记号等等。

下面就谈谈对这些认识的认识。

1、六经即经络主张六经即经络的立论依据是《素问、热论》,因其所述六经病的特点大多是经络形证。

晋、隋、唐、宋医家对六经病的解释也都侧重于经络病变,北宋、朱肱尤其强调临床辨识经络的重要意义。

指出“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阳,反攻少阴,证是厥阴,乃和少阳,寒邪未除,真气受毙。

”(《类证活人书》)并给出足六经经络图,随图解释六经病证。

各经之后又引录《灵枢、经脉》有关经脉循行径路的记载,以资佐证。

关于善意的谎言的名人名言

关于善意的谎言的名人名言

关于善意的谎言的名人名言关于善意的谎言的名人名言1、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增广贤文》2、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增广贤文》3、百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李时珍》4、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汤显祖》5、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朱熹》6、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

《于谦》7、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

《曾国藩》8、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朱熹》9、一杯闷酒尊前过,低首无言自摧挫。

《王实甫》10、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罗贯中》11、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

《曹雪芹》1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13、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曾国藩》14、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醒世恒言》15、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增广贤文》16、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诸葛亮》17、为官择人,唯才是与。

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司马光》18、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诸葛亮》19、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纳兰容若》20、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

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唐寅》21、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曾国藩》22、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

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道德经》23、智从学问聪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强为,强为之智便成愚诈。

《曾国藩》。

24、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25、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朱熹》26、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洪应明》27、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洪应明》28、热闹中著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洪应明》29、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医学名句

医学名句

中医名言警句1、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2、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3、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4、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5、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6、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7、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8、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岳美中9、风为百病之长10、痛则不通,通则不痛11、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12、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13、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

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14、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15、养生在动,养心在静16、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1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8、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

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19、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论〉20、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张仲景21、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22、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23、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24、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25、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26、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27、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28、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

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29、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

1、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2、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3、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4、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5、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6、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7、暴怒伤肝,五志化火8、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9、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10、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风为百病之长11、痛则不通,通则不痛12、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13、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1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15、不为良相,则为良医16、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17、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痛18、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19、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时病论》文言文翻译

《时病论》文言文翻译

夫病者,天地自然之灾,阴阳不和之所致也。

时病者,乃四时之疫病,因时令之变迁,天气之寒热,地气之燥湿,而致疾疫流行。

故时病论者,论时令之病,辨阴阳之变,究其源流,以资治疗。

吾观时病,有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此六者,天之常气,地之常气,人之所以生,病之所由也。

六淫之中,风为百病之长,寒为百病之源,暑为百病之本,湿为百病之母,燥为百病之因,火为百病之末。

是以圣人知时病之由,而调其阴阳,使之平秘,以防疾疫之生。

春者,木德之令,万物始生,风气盛行,病多风邪。

夏者,火德之令,阳盛之时,病多暑热。

秋者,金德之令,燥气当令,病多燥邪。

冬者,水德之令,阴盛之时,病多寒湿。

四时之病,各有其主,不可不察。

春病,风邪为主,宜养肝胆,疏泄风邪。

夏病,暑热为主,宜清心火,散热毒。

秋病,燥邪为主,宜润肺金,解燥毒。

冬病,寒湿为主,宜温肾水,散寒湿。

此四时之病,各有宜忌,医者宜谨察之。

夫时病之治,必先辨其证候,审其虚实,然后施以治疗。

证候者,病之表象,医者之所凭也。

虚实者,病之根本,医者之所据也。

辨证候,则知病之所在;审虚实,则知病之深浅。

故曰:“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然后可以言医。

”望者,察其面色、舌象、脉象也;闻者,听其声息、呼吸、言语也;问者,问其病史、饮食、起居也;切者,按其肌肤、筋骨、脏腑也。

四诊者,医之大法也,不可不详审。

时病之治疗,有内治、外治之分。

内治者,药饵之治;外治者,针灸、按摩之治。

内治之法,宜顺其时,调其阴阳,使之平秘。

外治之法,宜通其经络,调其气血,使之流通。

内外合治,则病自愈。

夫时病论者,所以明时病之源,辨阴阳之变,施以治疗,以防疾疫之生。

医者宜熟读此论,以资临床,俾病者得愈,而不至于夭折。

时病论译文:疾病,是天地自然之灾,阴阳不和之所致。

时病,即是四时之疫病,因时令之变迁,天气之寒热,地气之燥湿,而致疾疫流行。

故时病论,是论述时令之病,辨别阴阳之变化,探究其源流,以供治疗之参考。

我观察时病,有六种邪气,风、寒、暑、湿、燥、火,这六者,是天之常气,地之常气,人之所以生存,病之所由。

老中医:解析“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老中医:解析“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标本兼治,这个成语,是来源于中医的一个术语。

标,本义是树木的末端,引申指表面的病症;本,本义是树木的根部,引申指引发病症的根源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中医主张“治病必求于本”,这是一个大原则。

在某些情况下,这个原则也会有些变通。

比如,表面的病症可能很急,如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或影响疾病的治疗,则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先治其“标病”,后治其“本病”。

若标本并重,则应标本兼顾,标本同治。

什么是标?什么是本?
什么是标?什么是本?放到具体的病中,需要具体分析。

同样是感冒,症状可能相似、相近,但病因却不同。

症状即是“标”,病因即是“本”。

感冒最明显的症状是头疼、咳嗽、发热,这即是“标”,但中医看到,导致感冒的病因是不同的,这就把感冒分出不同的类型,有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暑湿感冒。

中医主张“治病必求于本”,那就要根据不同的病因去治本,因此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暑湿感冒的治疗方法也不同。

一寒一热,治疗感冒大不同
如果一个病人是风寒感冒,医生也许会让他吃感冒清热颗粒,这种药如何治本?答案就在药盒上。

药盒上面写的感冒清热颗粒的“功能主治”是:“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所谓“疏风散寒”,就是身体受风寒侵袭时,用药把“风寒”疏散出去。

如果病人是风热感冒,医生也许会让他吃“银翘解毒丸”,此药如何治本?它的功能主治是“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即用性凉味辛的药物发散风热、解除表证。

[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医学三字经清陈修园公元1644

[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医学三字经清陈修园公元1644

[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医学三字经清陈修园公元1644 [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医学三字经清陈修园公元1644篇一 : 医学三字经清陈修园公元1644-1911年小引童子入学,塾师先授以《三字经》,欲其便诵也,识途也。

学医之始,未定先授何书,如大海茫茫,错认半字罗经,便入牛鬼蛇神之域,余所以有《三字经》之刻也。

前曾托名叶天士,取时俗所推崇者,以投时好。

然书中之奥旨,悉本圣经,经明而专家之伎可废。

谢退谷于注韩书室得缮本,惠书千余言,属归本名,幸有同志。

今付梓而从其说,而仍名经而不以为僭者,采集经文,还之先圣,海内诸君子,可因此一字而共知所遵,且可因此一字而不病余之作。

嘉庆九年岁次甲子人日陈念祖自题于南雅堂医学源流第一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越汉季有南阳六经辨圣道彰伤寒着金匮藏垂方法立津梁李唐后有千金外台继重医林后作者渐浸淫红紫色郑卫音迨东垣重脾胃温燥行升清气虽未醇亦足贵若河间专主火遵之经断自我一二方奇而妥丹溪出罕与俦阴宜补阳勿浮杂病法四字求若子和主攻破中病良勿太过 4大家声名噪必读书错名号明以后须酌量详而备王肯堂薛氏按说骑墙士材说守其常景岳出着新方石顽续温补乡献可论合二张诊脉法濒湖昂数子着各一长揆诸古亦荒唐长沙室尚徬徨惟韵伯能宪章徐尤着本喻昌大作者推钱唐取法上得慈航 ---------------------------------------------------------------- 中风第二人百病首中风骤然得八方通闭与脱大不同开邪闭续命雄固气脱参附功顾其名思其义若舍风非其治火气痰三子备不为中名为类合而言小家伎瘖喎邪昏仆地急救先柔润次填窍方宗金匮 ----------------------------------------------------------------- 虚痨第三虚痨病从何起七情伤上损是归脾汤二阳旨下损由房帏弥伤元阳亏肾水肾水亏六味拟元阳伤八味使各医书伎止此甘药调回生理建中汤金匮轨薯蓣丸风气弭蟅虫丸干血已二神方能起死 ---------------------------------------------------------------- 咳嗽第四气上呛咳嗽生肺最重胃非轻肺如钟撞则鸣风寒入外撞鸣痨损积内撞鸣谁治外六安行谁治内虚痨程挟水气小龙平兼郁火小柴清姜细味一齐烹长沙法细而精 ---------------------------------------------------------------- 疟疾第五疟为病属少阳寒与热若回翔日一发亦无伤三日作势猖狂治之法小柴方热偏盛加清凉寒偏重加桂姜邪气盛去参良常山入力倍强大虚者独参汤单寒牝理中匡单热瘅白虎详法外法辨微茫消阴翳制阳光太仆注慎勿忘 ---------------------------------------------------------------- 痢疾第六湿热伤赤白痢热胜湿赤痢渍湿胜热白痢坠调行箴须切记芍药汤热盛饵平胃加寒湿试热不休死不治痢门方皆所忌桂葛投鼓邪出外疏通内畅遂嘉言书独得闷寓意存补金匮 ---------------------------------------------------------------- 心腹痛胸痹第七心胃疼有9种辨虚实明轻重痛不通气血壅通不痛调和奉一虫痛乌梅圆二注痛苏合研三气痛香苏专四血痛失笑先五悸痛妙香诠六食痛平胃煎七饮痛二陈咽八冷痛理中全九热痛金铃痊腹中痛照诸篇金匮法可回天诸方论耍拳拳又胸痹非偶然薤白酒妙转旋虚寒者建中填 ---------------------------------------------------------------- 隔食反胃第八隔食病津液干胃脘闭谷食难时贤法左归餐胃阴展贲门宽启膈饮理一般推至理冲脉干大半夏加蜜安金匮秘仔细看若反胃实可叹朝暮吐分别看乏火化属虚寒吴萸饮独附丸六君类俱神丹---------------------------------------------------------------- 气喘第九喘促症治分门卤莽辈只贞元阴霾盛龙雷奔实喘者痰饮援葶苈饮十枣汤青龙辈撤其藩虚喘者补而温桂苓类肾气论平冲逆泄奔豚真武剂治其源金水母主诸坤六君子妙难言他标剂忘本根 ---------------------------------------------------------------- 血症第十血之道化中焦本冲任中溉浇温肌腠外逍遥六淫逼经道摇宜表散麻芍条七情病溢如潮引导法草姜调温摄法理中超凉泻法令瘀消赤豆散下血标若黄土实翘翘一切血此方饶 ---------------------------------------------------------------- 水肿第十一水肿病有阴阳便清利阴水殃便短缩阳水伤五皮饮元化方阳水盛加通防阴水盛加桂姜知实肿萝枳商知虚肿参术良兼喘促真武汤从俗好别低昂五水辨金匮详补天手十二方肩斯道勿炎凉胀满蛊胀第十二胀为病辨实虚气骤滞七气疏满拒按七物怯胀闭痛三物锄若虚胀且踌躇中央健四旁如参竺典大地舆单腹胀实难除山风卦指南车易中旨费居诸---------------------------------------------------------------- 暑症第十三伤暑病动静商动而得热为殃六一散白虎汤静而得起贪凉恶寒象热逾常心烦辨切莫忘香薷饮有专长大顺散从症方生脉散久服康东垣法防气伤杂说起道弗彰若精蕴祖仲师太阳病旨在兹经脉辨标本歧临证辨法外思方两出大神奇----------------------------------------------------------------泄泻第十四湿气胜五泻成胃苓散厥功宏湿而热连芩程湿而冷萸附行湿挟积曲楂迎虚兼湿参附苓脾肾泻近天明四神服勿纷更恒法外内经精肠脏说得其情泻心类特叮咛---------------------------------------------------------------- 眩晕第十五眩晕症皆属肝肝风木相火干风火动两相搏头旋转眼纷繁虚痰火各分观究其指总一般痰火亢大黄安上虚甚鹿茸餐欲下取求其端左归饮正元丹---------------------------------------------------------------- 呕哕吐第十六呕吐哕皆属胃二陈加时医贵玉函经难仿佛小柴胡少阳谓吴茱萸平酸味食已吐胃热沸黄草汤下其气食不入火堪畏黄连汤为经纬若呃逆代赭汇----------------------------------------------------------------- 癫狂痫第十七重阳狂重阴癫静阴象动阳宣狂多实痰宜蠲癫虚发石补天忽搐搦痫病然五畜状吐痰涎有生病历岁年火气亢芦荟平痰积锢丹矾穿三证本厥阴愆体用变标本迁伏所主所因先收散互逆从连和中气妙转旋悟到此治立痊----------------------------------------------------------------- 五淋癃闭赤白浊遗精第十八五淋病皆热结膏石劳气与血五淋汤是秘诀败精淋加味啜外冷淋肾气咽点滴无名癃闭气道调江河决上窍通下窍泄外窍开水源凿分利多医便错浊又殊窍道别前饮投精愈凅肾套谈理脾恪分清饮佐黄柏心肾方随补缀若遗精另有说有梦遗龙胆折无梦遗十全设坎离交亦不切---------------------------------------------------------------- 疝气第十九疝任病归厥阴寒筋水气血寻狐出入颓顽麻喘治气景岳箴五苓散加减斟茴香料着医林痛不已须洗淋---------------------------------------------------------------- 痰饮第二十痰饮源水气作燥湿分治痰略四饮名宜斟酌参五脏细量度补和攻视强弱十六方各凿凿温药和博返约阴霾除阳光灼滋润流时医错真武汤水归壑白散方窥秘钥---------------------------------------------------------------- 消渴第二十一消渴症津液干七味饮一服安金匮法别三般二阳病治多端少阴病肾气寒厥阴病乌梅丸变通妙燥热餐---------------------------------------------------------------- 伤寒瘟疫第二十二伤寒病极变迁六经法有真传头项痛太阳编胃家实阳明编眩苦呕少阳编吐利痛太阴编但欲寐少阴编吐蚘渴厥阴编长沙论叹高坚存津液是真诠汗吐下温清悬补贵当方而圆规矩废基于今二陈尚九味寻香苏外平胃临汗源涸耗真阴邪传变病日深目击者实痛心医医法脑后针若瘟疫治相侔通圣散两解求六法备汗为尤达原饮昧其由司命者勿逐流---------------------------------------------------------------- 妇人经产杂病第二十三妇人病四物良月信准体自康渐早至药宜凉渐迟至重桂姜错杂至气血伤归脾法主二阳兼郁结逍遥长种玉者即此详经闭塞禁地黄孕三月六君尝安胎法寒热商难产者保生方开交骨归芎乡血大下补血汤脚小指艾火炀胎衣阻失笑匡产后病生化将合诸说俱平常资顾问亦勿忘精而密长沙室妊娠篇丸散七桂枝汤列第一附半姜功超轶内十方皆法律气后篇有神术小柴胡首特笔竹叶汤风痉疾阳旦汤功与匹腹痛条须详悉羊肉汤污痛諡痛满烦求枳实着脐痛下瘀吉痛而烦里热窒攻凉施毋固必杂病门还熟读二十方效俱速随证详难悉录惟温经带下服甘麦汤脏燥服药到咽效可卜---------------------------------------------------------------- 小儿第二十四小儿病多伤寒稚阳体邪易干凡发热太阳观热未已变多端太阳外仔细看遵法治危而安若吐泻求太阴吐泻甚变风淫慢脾说即此寻阴阳证二太擒千古秘理蕴深即痘疹此传心惟同志度金针[卷之一]医学源流第一医之始本岐黄黄,黄帝也;岐,岐伯也。

黄帝内经·标本病传论原文

黄帝内经·标本病传论原文

黄帝内经·标本病传论原文标本病传论【原文】黄帝问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岐伯对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

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

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

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黄帝问道:疾病有标和本的分别,刺法有逆和从的不同,是怎么回事?岐伯回答说:大凡针刺的准则,必须辨别其阴阳属性,联系其前后关系,恰当地运用逆治和从治,灵活地处理治疗中的标本先后关系。

所以说有的病在标就治标,有的病在本就治本,有的病在本却治标,有的病在标却治本。

在治疗上,有治标而缓解的,有治本而见效的,有逆治而痊愈的,有从治而成功的。

所以懂得了逆治和从治的原则,便能进行真确的治疗而不必疑虑;知道了标本之间的轻重缓急,治疗时就能万举万当;如果不知标本,那就是盲目行事了。

【原文】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

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

言标与本,易而勿及。

治反为逆,治得为从。

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

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

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

先疾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

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

人有客气,有同气。

大小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

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译文】关于阴阳、逆从、标本的道理,看起来很小,而应用的价值却很大,所以谈一个阴阳标本逆从的道理,就可以知道许多疾病的利害关系;由少可以推多,执简可以驭繁,所以一句话可以概括许多事物的道理。

古代医学名言名句

古代医学名言名句

古代医学名言名句
1. "医者治病,尤须三思而后行。

" - 《随园医话》
2. "百病治脾,最好的是自由的步行和清爽的饮食。

" - 《黄帝内经》
3. "治病当先治心,先安其心,诸病可除。

" - 《伤寒杂病论》
4. "上工之医心传人,善治之道宜寸断。

" - 《千金方》
5. "君子十九思病已,小人九思病未。

" - 《随园医话》
6. "疾病到来,勿立刻匆匆治疗,而要耐心倾听病人的心声。

" - 《黄帝内经》
7. "医者无私情,心中放光明。

" - 《随园医话》
8. "以食为先,治养为本。

" - 《黄帝内经》
9. "疾病初起,不治则变。

" - 《外科正宗》
10. "医道之难,如鸟之卵,难养难护。

" - 《伤寒杂病论》。

炸疾生法文言文翻译

炸疾生法文言文翻译

夫炸疾生法,盖古之良方也。

其法简而效奇,疗疾之术,莫不称善。

然其文辞古奥,难明其意。

今试为之译,以俾后之学者得以明其妙理。

原文曰:“炸疾生法,乃药石之至宝,疗疾之妙术也。

夫疾者,天地之常数,人生之常事也。

故疾之所由生,必由其本,而治之必求其末。

是以用药石者,必先识其性,而后用之,乃能达其疾之所由生,而疗之也。

”译曰:炸疾生法,实为药物之至宝,治疗疾病之神奇方法也。

疾病,乃天地之常理,人生之常事。

故疾病之所以产生,必有其根源,而治疗之,必求其末梢。

因此,使用药物者,必先辨识其性质,然后才能运用,方能抵达疾病产生之处,进行治疗。

原文又曰:“夫疾者,生于阴阳不和,五行相克。

故疗疾者,必先调其阴阳,和其五行,而后用药石。

阴阳和,五行顺,疾自愈矣。

”译曰:疾病之产生,源于阴阳不和,五行相克。

故治疗疾病者,必先调整阴阳,调和五行,然后才能用药石。

阴阳调和,五行顺遂,疾病自愈。

原文又云:“用药石者,必先识其性,而后用之。

性者,药之本性也,药之用也,在乎其性。

是以用药石者,必先明其性,而后用之,乃能达其疾之所由生,而疗之。

”译曰:使用药物者,必先辨识其性质,然后才能运用。

性质,药物之本性也,药物之作用,在于其性质。

因此,使用药物者,必先明了其性质,然后才能运用,方能抵达疾病产生之处,进行治疗。

原文复曰:“炸疾生法,其要在于四字:和、调、顺、达。

和者,阴阳之和;调者,五行之调;顺者,顺其自然;达者,达其疾之所由生。

四者备,疾自愈。

”译曰:炸疾生法,其关键在于四个字:和、调、顺、达。

和,指阴阳之和;调,指五行之调;顺,指顺应自然;达,指抵达疾病产生之处。

四者兼备,疾病自愈。

原文又云:“用药石者,必先识其性,而后用之。

性者,药之本性也。

药之用也,在乎其性。

是以用药石者,必先明其性,而后用之,乃能达其疾之所由生,而疗之。

”译曰:使用药物者,必先辨识其性质,然后才能运用。

性质,药物之本性也。

药物之作用,在于其性质。

因此,使用药物者,必先明了其性质,然后才能运用,方能抵达疾病产生之处,进行治疗。

凡应天下之事文言文翻译

凡应天下之事文言文翻译

盖天下之事,繁复错综,若不悉心究其根源,则难以把握其实质。

故曰:“凡治天下,必先正其本,本正则末自正。

”是以,为政者当以民心为本,以民生为重,察其本末,方能洞悉天下之事。

夫天下之事,有大事,有小事,有急事,有缓事。

大事者,国之根本,小者,民之细微。

急事者,如疾风骤雨,缓事者,如细水长流。

为政者,当辨其轻重缓急,急则速治,缓则徐图,如此方能使国家安定,民生乐业。

察得失者,乃为政之要。

得者,国家之利;失者,国家之害。

故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为政者,当审时度势,明辨得失,以道义为本,以民生为末,如此方能得民心,国家亦得以长久。

明利弊者,为政者之责。

利者,国家之福;弊者,国家之祸。

故曰:“利莫大于利国,害莫大于害民。

”为政者,当以国家之利为重,以民生之弊为忧,如此方能兴利除弊,使国家繁荣昌盛。

至于施政之道,必先立法治,法治者,国家之基也。

法立而政行,政行而民安。

然法者,非一成不变,须随时代之变迁而变通。

为政者,当审时度势,因时制宜,使法度得以适时而行。

其次,教化为本。

教化者,民心之向背也。

民心所向,则国家安;民心所背,则国家危。

故曰:“教民以德,民德归厚矣。

”为政者,当以德教民,使民知礼义,尚廉耻,如此方能国家长治久安。

再者,用人之道。

用人者,国之栋梁也。

为政者,当知人善任,用人唯贤,如此方能群贤毕至,国家兴盛。

总之,凡应天下之事,必先正本清源,审时度势,明得失,辨利弊,立法治,施教化,用人唯贤。

如此,方能使国家政治清明,民生安康,天下太平。

吾辈当以此为鉴,秉持正道,为民请命,为国效力,使天下之事,皆得其所,民安国泰,共襄盛举,以慰天下苍生之心。

夫如是,方为治国之道,安民之策。

健康养生精致生活的经典句子通用六十条

健康养生精致生活的经典句子通用六十条

安康养生精致生活的经典句子通用六十条安康养生精致生活的经典句子通用六十条。

安康养生精致生活的经典句子【篇一】1.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2.萝卜上了街,药方把嘴撅。

3.霜降降临财神到,欢欢喜喜送钞票,开门喜神迎面笑,喜气洋洋福运到。

财运亨通传门前,福禄连连来身边,愿你一年胜一年,秋季快乐在天天。

4.秋季燥热惹人恼,养生护好“小心肝”,补充水分是首要,毒素排出是良方,平时多吃青色物,菠菜芥蓝冬瓜强,十点左右睡美觉,午睡一下解疲劳,愿安康!5.冬三月,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以待日光。

6.形劳而不休那么弊,精用而不已那么劳。

7.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8.养生贴士:夏至养生食谱荷叶茯苓粥:荷叶1张,茯苓50克,小米100克,白糖。

荷叶煎汤去渣,茯苓和小米参加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将白糖入锅。

9.百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李时珍〕10.秋季去燥是首要,吃对食物成效高,秋梨润肺降火妙,切成小块拌蜂蜜,苹果降低胆固醇,切片烤成苹果干,温和滋补西洋参,煮粥炖肉放点好。

愿快乐安康!11.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

12.人壮好比一棵松,树大叶茂绿葱葱。

风吹雨打都不怕,就怕腹内被蛀空。

13.多咀嚼,减轻肠胃负担。

14.爽口物多终作疾。

〔李时珍〕15.疾病是身体的呐喊。

16.知足常乐,不攀不比。

17.常有小病那么慎疾,常亲小劳那么身健。

18.养心莫擅长寡欲。

19.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在胜于服药者矣。

20.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

安康养生精致生活的经典句子【篇二】21.宽厚待人,严于律己,2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23.善养生者,先除欲念。

24.一日两苹果,缺点绕道过。

25.夏至悄悄的来到,养生第一,安康知识要谨记;运动调养,不可缺少,慢跑、游泳记仔细;饮食调养,莫要忘掉,苦味食物莫忘记。

26.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乐多。

疾病治疗的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凡是病皆可以搞定。

疾病治疗的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凡是病皆可以搞定。

疾病治疗的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凡是病皆可以搞定。

本人有半个月没上线了,居然看见凤凰卫视开始报道华北和东北生猪认出疫情方面的问题,看样子比较严重?今天上***群聊了会,他们说的症状大约与06年南方暴发的高热病类似,死亡率也比较高。

由于的猪民兄弟们初次碰上这种病,难免病急乱投医,兽医怎么说就怎么做。

话说实了:实际上兽医也没见过这种病,你问他,他问谁啊?没办法咯,只要是可能将有用的药,都给你使上。

这样一下,药钱花了不少,猪还死的更多了。

为啥这样呢?原则各位猪民要谨记疾病治疗的准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那么标与本就不用解释了大家知道吧?我们选择看得见摸得着的算为标。

举例说明:一假设某天发现几个猪细菌感染,高烧41度,不吃食,精神沉郁。

怎么办?按疾病麻醉原则分“急与缓”来治,对症处理。

发病过程的几个阶段1细菌感染2肌体抵抗系统动作,高烧进行3采食量下降甚至不食4抗过或者挂了。

那么这里的“急”是指什么呢?第1项:由于确诊细菌是啥菌有一个过程,再说了打抗生素整死细菌也青霉素有一定时间。

所以将细菌感染作为标来治,显然不合适。

第2项:大家都知道不大家吃食源于发高烧,搞定了发烧就吃食了,于是“发烧”可以作为标1,退烧是必选项;第3项:猪不吃食,那么先治理猪马肉如何?当然也容易,整点口味好点的,能对付一两餐,但是由于发烧低下消化能力低下,从口味上难以解决根本。

第4项:就不用考虑了。

于是细菌感染就有一非常简单的处理办法:退烧+抗菌针,搞定。

但是近来北方高发肥胖率高的病应该如何处理呢?为别列开来说。

1多种细菌+多种病毒(蓝耳圆环伪)感染,摧毁了免疫系统。

2肌体拼命抵抗,高烧。

中间掺杂着1的恶化和量化。

3拒食或者少食,只饮水等,连续数天.4能量供应严重不足,开始分解身体组织供能,导致体液电解质平衡和血液酸碱平衡破坏。

5挂了。

第1项:由于是多细菌多病毒犯病,病原没办法确认,而且摧毁了免疫系统,免疫应答效果基本为0.第2项:肌体激烈对抗,高烧继续进行,而且降下后反复,无法一劳永逸。

形容李时珍和徐霞客的名言

形容李时珍和徐霞客的名言

形容李时珍和徐霞客的名言
1.身如逆流船,心如铁石坚,望父成儿志,死不怕难。

2.窥天地之奥以达造化之极。

3.爽口物多终作疾。

4.百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5.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6.凡人一身有经脉、络脉,行日经,支日络。

7.众病积聚,皆起于虛也,生百病。

8.心中有理想,就有力量。

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9.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

10.爱的出发点不一定是身体,但爱到了身体就到了顶点。

11.爱情,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12.友情是愉快,是爱,是再不畏虑,是不再受孤寂的侵凌。

13.分开后,明明只是独自一人,却为何依然解脱不了两个人?
14.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

15.没有地图。

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病必先治其本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说:“百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在中医学里,“标”指表面的病征,“本”指引发病征的源头。

治愈一种病,不但要消除表面的病征,更要根除引发疾病的原因。

一种病可能有多种表征,不同的病可能有相同的表征,同一个人可能有一种以上的病。

可见,从表征上准确判断病的本质,的确是学医者诊断病情的精湛所在。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基层全面深入开展。

活动全过程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概括起来就是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说起来简洁顺口,但真正做到就不那么容易了。

譬如人的身体有了毛病,就要看医生,有的病是急性的,有的病是慢性的,有的必须挂急诊,有的必须看专家,轻病打针吃药,重病还要动手术。

如果讳疾忌医,小病拖成大病,病由表面发展到病入膏肓,最终无药可治,救末者难!
“治治病”的过程中,主要还在“治本”。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在惩治腐败的当前,我们用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可见“百病必先治其本”不仅是医学界的精湛,也是我们在处理问题中值得学习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主要包涵这样几个方面: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李时珍父亲李月池是当地名医。

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因此父亲一直希望儿子读书应考。

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但性格刚直纯真,十四岁中了秀才后,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

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向父亲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父亲最终同意了儿子的要求并精心教他医术。

直观讲,“治本”比“治标”更复杂,更费时间,更有难度有挑战,但可以有效抑制“反弹”,根除顽疾。

回顾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班子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进行了最严厉的“门户清理”。

随着中国特色的“防虎识别区”和“苍蝇禁飞区”的高效运作和扎实进展,我们可喜地看到一些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形象的问题开始得到解决,同时巩固成果,警惕腐败“反弹”亦提上重要日程。

从一定意义上讲,防止腐败比惩治腐败更重要,“治本”比“治标”更任重道远,因而“治本”从一开始就需要“比铁石坚”的决心,和“一鼓作气”的干劲儿,如同李时珍的从医决心。

“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
在艰辛的从医路上,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重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

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穿草鞋,背箩筐,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为搜求民间验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虚心求教,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

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讲:“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党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作风建设一丝都不能放松、一刻都不能停顿。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艰”,在于党要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种种考验,“难”,在于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险”,在于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更加尖锐,“阻”,在于有些同志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见怪不怪,觉得理所当然,“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所以我们要以不畏艰难险阻的“治本”精神进行全面深入的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
《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中讲,李时珍与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一座破败的古寺里,记录当天寻访所得。

为了区别鸡肠草与鹅肠草,李时珍从药包里翻出这两种草,进行对比,它们叶子十分相似,但药性不同。

他仔细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然后认真地写下:“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李时珍了解药物,绝不是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

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

在我们的群众路线的“四风”问题解决中,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不能“走神”,不能“散光”。

形式主义的要害是:知行不一,不求实效,花拳绣腿,弄虚作假;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享乐主义的要害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玩风盛行;奢靡之风的要害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

每种问题的要害是不同的,如果我们走马观花式地分析问题,只能似是而非、含混不清地解决问题,结果是徒劳无益。

因此在“查摆问题”的环节一定要细致,“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否则,就会把“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的官僚主义问题放在享乐主义方面上,把“一年看、二年干、三年等着换”的享乐主义问题放在奢靡之风方面上,把“一俊遮百丑”的形式主义问题,和把与群众的关系由“鱼水关系”搞成“蛙水关系”、“油水关系”甚至“水火关系”的官僚主义问题混为一谈!
百病必先治其本。

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以“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决心,“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无畏精神,和“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的探索精神,从源头上彻底地“治治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