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集团发展案例分析
《三星案例分析报告》PPT课件
• 当曾有分析师建议三星将核心业务放在获利最丰厚的半 导体业务上,将其他部门全部出售时,三星CEO尹钟龙表 示拒绝:“你们看到的是当下的获利,我要看的,是三星 未来五年、十年的计划。”
• 这也许就是三星半导体成功的根结所在。
编辑ppt
9
背景介绍-持续的业务扩展
•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三星半导体发展到三分天下有其一 的时候,早期的投入也换来了丰厚的利润,此时的三星在 保持半导体业务的领先优势的同时,逐渐把业务重点转移 到手机、家电等方面,并在液晶、CDMA等方面取得领先 技术。
• 作为市场的迟来者,三星的应对是于业务选择、技术及
市场发展采取不同策略,以赶上领先者的步伐,在市场
中突围而出。
编辑ppt
4
案例背景—三星DNA
• 三星DNA:第一主义
• 这一从良好到伟大的过程,并非顺理成章,三星企业DN A中所包含的那种特殊气质是根本的趋动力。这一特质可 归结为一个字——“悍”。
• 由于韩国当时并没有相关技术,三星的唯一选择就是和美国的Micro n、日本的夏普合作。为了赶上当时日本的生产速度,三星24小时 赶工,半年时间就盖好第一座工厂,破了18个月工期的记录。
•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正值全球IT业循环到波谷时期,所有 业内人士都因为看不清前景而不敢贸然投入研发。半导体行业又是 一个高投入的资本密集型行业,没有技术基础的三星却在李健熙的 坚持下,在1Mb DRAM到4Mb DRAM上投入大量资金。
编辑ppt
12
宏观 DRAM市场的恢复增长
市场新进入者
供应商 纵向一体化
行业竞争者
客户的要求 更快.更便宜
替代品 Rambus
DDR
编辑ppt
《三星集团跨文化管理分析案例》3400字
三星集团跨文化管理分析案例目录1引言 (1)2三星跨文化管理的现状 (2)2.1三星跨文化管理发展现状 (2)2.2三星跨文化管理的策略 (2)3三星企业文化建设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3)3.1支配技术的人,才能支配 (3)3.2重视人才,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 (3)3.3公正廉洁,能力为主 (3)4三星在华产生文化差异原因 (3)4.1实施文化占领式策略 (4)4.2管理模式不当 (4)4.3民族优越性 (4)5三星集团在华跨文化管理改善策略 (4)5.1本土化战略和文化创新战略相结合 (4)5.2优化中国三星的管理结构 (4)5.3树立正确的跨文化观念 (5)结论 (5)参考文献 (5)1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壮大,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在中国进行企业经营活动,而中韩两国的贸易往来已是寻常,韩国是中国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双方有很多企业都是跨国经营,但由于两国的文化差异,导致企业管理者在跨国经营方面困难重重。
然而中韩跨国企业合作的成功能够促进双方战略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的良好发展,因此研究中韩跨国企业文化管理意义重大。
2三星跨文化管理的现状2.1三星跨文化管理发展现状韩国企业的子公司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母公司,而中国的子公司也不例外,跨国公司通过控制基本技术对子公司产生影响。
为了保持全球战略与母公司的一致性,在中国的跨国公司的高层领导通常由母公司任命。
由于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处理某些问题时,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这位英雄于1991年开始培训“地区专家”,以使这位职工到国外学习、生活和理解。
适应当地文化,然后派这些人员到海外子公司。
与此同时,三星非常重视为公司建立一个清廉的形象,拥有一个非常健全的管理和监督制度。
一旦公司的扩大和业务扩展,一些公司雇员必然会从中受益,这些雇员将对公司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我们的常言道使用了自己的良好监督制度,并由行政首长亲自审查。
一个监督公司的特别人员,以防止这种与中国公司文化完全不同的现象。
管理学 作业之 三星集团
三星集团国际化一:案例概要三星集团是一家韩国跨国企业,成立于1938年.它的跨国经营经历了出口贸易,低价扩张和高端品牌三个发展阶段.在出口贸易阶段(上个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采取了零星出口,独立代理出口和建立海外销售机构三种模式,并通过为日本企业生产,学习国际化经营和管理经验.尤其是通过OEM方式贴牌使用三洋电气的商标生产黑白电视机,早在1978年,三星电子生产的黑白电视机的数量超过日本松下,成为世界第一.为了打进美国市场,他们选择低档产品市场,依靠大的零售商建立起来的营销网络来实际规模售.在低价扩张阶段(即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定位于生产和销售低价,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为了加快海外投资设厂的步伐,先后在美国,欧洲和亚洲建设了自己的生产基地.韩国政府通过财政,金融等手段鼓励本国企业向外扩张,在信贷税收和保险制度等方面给予优惠.据有关资料显示,80年代韩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40%是靠政府支持筹措资金发展起来的.到1995年三星集团拥有6个海外生产基地,包括墨西哥,匈牙利,英国,土耳其,泰国,和中国.在墨西哥的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在高端品牌阶段(即指1997年以后),实现了从单纯模仿他人技术的低端产品制造商逐步向一个拥有自己核心技术的创新领导者转变.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促成进了三星的根本转变.这次转变主要体现在营销,技术和竞争理念等几个层面上.首先,在美国市场上,三星电子决定摒弃以往的低价策略.采用了高价位政策.三星认识到,由于美国在全球市场的领导地位,美国市场对于品牌塑造具有强大的示范效应,只有在美国获得成功,三星才能成为世界顶级品牌.为此,他们走了三步棋:第一,与55家广告代理商合作,发起统一的广告战;第二,为了和品牌形象一致,三星把DVD,电视机等产品从沃尔玛等超市撤出,摆上有品牌特色商店的货架;第三,加入奥运会行动计划,成为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和柯达等知名企业同台表演.2002年,三星品牌价值增长度居全球第一,增长30%.其次,下大力投入数字技术研发,创造了一系列包括液晶显示屏,超薄笔记本电脑在内的尖端技术产品.2001年,三星的专利数在全球排名第五,仅次于IBM,NEC,佳能等公司.领先索尼,日立公司.而且,三星总是力争将最先进的产品在竞争爆发之前究摆上零售架.三星推出第一个珍珠白色的手机,第一个挂在脖子上的手机,第一个增加人体节能几率的手机.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三星一直自主化生产,没有采用外包,这使得三星可以及时调整产品线,满足消费者需要.三星逐渐从标准化产品的规模制造商转向以研发和自主化生产为基础的潮流制造者.随着全球竞争局势的改变,三星国际化的战略重点也发生了转移.三星注意到,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整个东亚地区正在形成一个超国家的经济体.三星对中国这一个特殊市场尤其关注.2000年以来,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市场开放孕育的巨大商机.三星开始在中国加大投资和市场开拓力度.三星电子推出完整的生产线,仔细选择商品,然后通过强大的营销体系来推动市场.三星集中精力攻克中国十大重点城市,而不是平均用力.2001年,三星电子在中国实现2.28亿美元利润.而到2003年,三星中国总部属下生产企业近30家,总投资额近24亿美元,三星电子在中国销售额达到97亿美元,占三星电子在全球大约370亿美元销售额的18%左右,其中在中国市场上内销的部分占到65亿美元,达到了中国销售额的67%.三星计划到2010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增加到250亿美元.二:案例分析三星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学习过程.从零星出口到海外销售公司到海外投资设厂,三星国际化程度一步步加深,三星国际化经验也随之提高.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除了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缺乏国际经验,大多数企业缺乏在陌生国家有针对性地开展经营活动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对于这些企业,三星公司历程值得参考.尤其值得学习的是三星敢于超越,勇于变革的精神,较快地从低价扩张模式转变为自主创新能力.在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三星博采索尼,惠普和IBM等众家之长,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追赶甚至超越.中国企业应该从这一点获得信息,看到自己的前途.三星的追赶和超越历程告诉我们,要想真正超越,必须首先超越自己的观念.我们必须打破路径依赖,转换视角,果决地进行组织和战略扬弃,才可能像三星那样在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上从幕后走到台前,从配角变成主角,从一般演员变成明星.三星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它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经验铸就了今日的辉煌。
三星集团的创新战略案例分析
三星集团的创新战略案例分析三星集团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一直以来都以其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出色的产品表现受到业界的广泛赞誉。
本文将对三星集团的创新战略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原因。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介绍三星集团的基本情况,包括其成立时间、主要业务领域、市值规模等。
同时也可以简要提及一下三星集团的主要竞争对手情况,以便更好地理解三星的创新战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创新文化的建立三星集团一直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并努力构建一个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
介绍三星在组织层面上的改革,包括领导层的重要作用、员工奖励机制以及注重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等。
通过这些措施,三星打造了一个积极开放的创新环境。
第三部分: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三星集团不断增加研发投入,以支持持续的创新。
列举一些具体的数据,比如过去几年三星在研发领域的投资额,在新产品研发上的花费等。
同时,也介绍一下三星集团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情况,以及与其他公司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第四部分:市场导向的创新三星集团一直非常注重对市场需求的及时了解,并将市场需求作为创新的驱动力。
通过市场研究和用户洞察,三星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趋势,迅速推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
同时,三星还注重与用户的互动,倾听用户的反馈,并在新产品开发中进行改进。
第五部分:多元化布局的创新除了在手机、电子产品领域取得成功外,三星集团还积极探索其他领域,进行多元化的创新布局。
介绍一下三星在其他领域的发展,比如电子零部件、医疗器械、新能源等。
通过对不同领域的涉足,三星提高了自身的全面创新能力,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六部分:案例分析与总结选择一到两个具体的案例,详细分析三星集团在该案例中的创新战略和实施情况,并分析其取得成功的原因。
可以结合实际数据和市场反响进行说明,以更好地支撑论述。
最后,对三星集团的创新战略进行总结,强调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给予适当的展望。
最后,附上参考文献,方便读者查阅相关信息。
案例分析:三星如何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崛起
案例分析:三星如何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崛起三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负债高达180亿美元,这家当时几近破产的韩国企业,如何在短短10余年间破茧成蝶,一跃成为“国际巨星”?三星成为了一家真正具备世界竞争力的企业,李健熙也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1998年7月,赤字超过1700亿韩元的三星电子,在1999年摇身一变,实现3.17万亿韩元纯收入逆转。
“新经营”运动让三星成为了一家真正具备世界竞争力的企业,李健熙也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三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负债高达180亿美元,这家当时几近破产的韩国企业,如何在短短10余年间破茧成蝶,一跃成为“国际巨星”?关键时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波及韩国,众多韩国公司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度日,三星也面临着生死时刻,公司业务全面告急,长期负债最糟糕时达到180亿美元。
关键抉择:早在1993年,三星集团会长(董事长)李健熙为了使三星实现向世界一流企业的飞跃,倡导了后来引起极大关注的三星“新经营”运动。
关键策略:“新经营”运动先从抛弃二流的产品形象入手,提高产品以及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质量,并确立三星独创的设计风格。
为了保证革新不间断地推行,李健熙在强调教育重要性的同时,通过各个进修项目,实行体制化的人才管理革新。
在亚洲金融危机到来之时,又在1997年启动第二期“新经营”改革,以6项措施应对危机。
策略结果:1998年7月,赤字超过1700亿韩元的三星电子,在1999年摇身一变,实现3.17万亿韩元纯收入逆转。
“新经营”运动让三星成为了一家真正具备世界竞争力的企业,李健熙也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波及韩国,众多韩国公司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度日,三星也面临着生死时刻,公司业务全面告急,长期负债最糟糕时达到180亿美元。
引以为豪的产品在海外却是便宜货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三星就已经开始要么变革要么死亡的战略选择。
1993年对三星来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三星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三星(Anycall)公司商务案例分析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也被引入中国的企业中。
中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创造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本文选择在华投资颇为成功的韩国三星公司作为范例,以期通过对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经验的探讨,对中国企业的提供有益的启示。
韩国与中国同属于东亚、两国的企业文化有许多相似性。
例如,以儒家说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融化在两国企业经营者和中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所以两国企业都具有集权、仁爱提倡吃苦耐劳、服从家长专制的特点。
在两个国家的文化相似性的基础上,分析韩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差异对管理方式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三星企业文化的分析,了解韩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化在一起的三星文化,且研究三星如何建设而发展独特的优秀企业文化及如何克服和弥合韩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本论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阐述了文化与管理之间的关系,主要涉及文化的特征、韩国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以及管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探讨了子公司的企业文化差异,主要回顾了韩国母公司与在华子公司的文化差别、文化差异的原因、文化差异对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影响以及文化差异的冲突。
第三章深入分析了三星公司案例,探讨了三星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战略和经营状况、企业文化等。
在第四章,笔者重点讨论了三星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对韩国在华企业的启示,在分析文化差异对子公司管理的影响、其克服方法和对策的基础上,论述了文化差异对子公司品牌建设的影响,提出了三星企业文化建设做法对中国企业的借鉴建议。
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三星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值得中国企业学习与借鉴。
第一章三星公司基本概况三星公司2001年起成为全球最大的内存芯片、纯平显示器以及彩色电视制造商以及第三大手机制造商,在全世界47个国家建有89个分支机构。
三星企业创新案例
(三)改进创新阶段
一.技术改良阶段的技术学习(20世纪80年代)
1.提高质量与生产率 1988年11月,三星在整个集团内开展经营合理化运动,进行 TPI(Total Productivity Innovation),致力于大幅度提升产品质 量和劳动生产率,TPI是提升设备生产率的重要武器。
2.自主品牌(OBN)的培育
三星在刚刚涉足电子工业的时候,就制定了“构筑从原材料 到产成品企业内部生产的垂直系列化生产体制”的基本方针, 将资源集中配置于电视、冰箱等家电生产领域,最终得以实现 赶超战略。
▪ 3、从生产初期开始即进行出口 这使企业早一步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使三星质量水平
在短期内实现了质的飞跃。三星构筑了在日本也通用的质量 水平和成本控制体系。
4、高端品牌形象的塑造 1993-1994年,韩国彩色电视的生产量连续两年超过日本, 位居世界第一。但在消费者心目中,三星的品牌认知度仍然 较低。为了重塑品牌形象,三星将重点逐渐转至品牌形象塑 造上来,出口商标统一用“Tantus”,国内销售商标为 “Paav”。
第三阶段总结
▪ 第三阶段是创造型的模仿,即真正意义的二 次创新 ,也就是“后二次创新”,结合自身 的研发能力和目标市场的需要,改进产品性 能,发挥企业家精神,实现产品多样化,对 引进的技术进行较重大的二次创新,开拓新 市场,满足新市场需求。
三星电子二次创新史
众所周知,技术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连 续性的累积过程,其过程一般分为模仿、吸 收、改良创新等3个阶段。可以发现每前进一 个阶段,技术与组织都经历一次飞跃。三星 企业发展也是严格按照这三大步伐扎扎实实 走出来的。
(一)技术模仿阶段(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
20世纪60年代末期,三星决定进军电子工业,制定了从日 企引入技术的方针,企业在整个70年代前半期都致力于模仿合 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其具体内容包括这些方面: 1、通过派员工到日本工厂研修,掌握隐含技术知识。 2、推行垂直系列化和零部件国产化。
三星案例分析
三星案例分析三星电子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技术企业,其发展历程和战略决策一直是商业案例分析的热点。
通过分析三星的案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其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以及其在创新、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三星电子的崛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它还是一家生产电视机和电冰箱的小公司。
然而,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三星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以及在半导体、显示器、家电等多个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科技巨头。
在技术创新方面,三星始终将研发作为其核心竞争力。
公司每年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新技术的研发,这使得三星能够在智能手机、半导体等领域不断推出创新产品。
例如,三星是全球首家推出曲面屏手机的公司,也是首家大规模生产OLED显示屏的公司。
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三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在市场营销方面,三星采取了多元化的市场策略。
公司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和消费者需求,推出了不同系列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此外,三星还通过赞助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些营销策略帮助三星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品牌优势。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三星通过全球化的布局,实现了供应链的优化和成本控制。
公司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这不仅有助于三星快速响应不同市场的需求,也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三星还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然而,三星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过一些挑战。
例如,2016年的Galaxy Note 7电池爆炸事件,对三星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面对这一挑战,三星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包括召回问题产品、加强产品质量控制等,最终成功地恢复了消费者的信任。
总的来说,三星电子的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灵活的市场营销策略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三星在全球电子市场中保持了领先地位。
企业创新案例
企业创新案例【篇一:企业创新案例】成功企业创新案例篇1: 一、企业基本情况简介三星电子公司,三星集团创立于1938年,1969年投资成立三星电子公司,涉及半导体、移动电话、显示器、、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摄像机以及it产品等多个领域。
2005年, 世界财富500强企业评选中,三星电子以719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居全球第39位。
在技术上,三星已成为了世界顶尖级的技术创新公司,它在众多的领域创造了一系列的尖端技术,包括移动电话、手持计算设备、平面显示器以及超薄笔记本等。
2002年,三星电子的专利数在全球排名第5,仅次于ibm、nec、佳能和micron公司,领先于matsushita、索尼、日立、三菱和富士通公司。
二、企业创新分析案例:三星电视产业的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期,三星进军电子工业,制定了从日企引入技术的方针,整个70年代前半期都致力于模仿合资企业的先进技术。
技术具有隐含性的特征,有许多方面难以标准化进行传播。
如果不充分理解其系统性和隐含性,则无法进行成功的技术转移。
因此,最好的是直接到技术起源国进行实地考察学习。
三星数次派出技术研究团到合资方的日本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三星在刚刚涉足电子工业的时候,就制定了构筑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企业内部生产的垂直系列化生产体制的基本方针,将资源集中配置于电视、冰箱等家电生产领域,最终得以实现赶超战略。
从生产初期开始即进行出口,这使企业早一步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使三星质量水平在短期内实现了质的飞跃。
三星构筑了在日本也通用的质量水平和成本控制体系。
经过技术模仿阶段,企业劳动力构成与生产量同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技术适应已经成为可能,在吸收阶段则应该发挥技术的应用能力。
三星电子在导入黑白电视技术时,采取整套技术导入的方式,几乎所有技术资源都依赖合资方。
在引入彩色电视技术的时候,三星采用分离技术导入的方式,即只引入rca技术,其余采用自主开发方式,这种自主开发能力的培养是在黑白电视生产阶段即开始蓄积的。
索尼与三星案例分析(中)战略分析
三星品牌的运作经验三星是一个亚洲品牌,具备强烈的东方企业的特质。
这点与我们中国的企业有着较大相似性,其成功的经验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星集团下属有很多的产业,但三星品牌的成功主要来源于三星电子的成功。
我觉得,三星电子在品牌发展上有以下三点上给我的启发最大,我认为也是我们国内企业尤其是即将走向国际化的企业最值得学习的。
1、用数字化概念整合全部品牌的内涵,为三星的品牌塑造找到了一个强有利的传播点和支撑点三星电子自经历1997年和1998年严重的经济危机之后,在新任CEO的带领下,为三星建立了新的远景目标,那就是“引领数字融合的革命”。
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他制定了一个名为“数字化,e企业”的重大计划,其本质是一个将客户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战略。
它通过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和集中处理的方法来增加价值并优化供应链。
由于有清晰的战略定位,仅仅一年的时间,三星电子取得了另人惊讶的成绩——公司收入增长了10倍之多,公司的股票上升了233%,净收入猛增了100多倍。
迅速使三星进入世界知名品牌行列。
为进一步提升三星电子的品牌地位,使三星品牌进入世界顶级品牌行列,三星以美国为中心发起了两个阶段的品牌广告战。
第一阶段:数字世界,人人分享2001年,三星进行了全球范围内的第一次整合广告运动,范围涉及到30个国家,广告花费达到4亿美元。
本次广告运动的主题可以从其广告语中得出:“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里面有着你从未看到、听到或感知到的东西。
三星产品的精美设计唤醒你的感觉神经。
这是三星的世界,人人参与。
”经过第一阶段“数字世界,人人分享”的广告运动,改善了三星品牌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消费者心目中档次低、大陆货的品牌印象,其品牌价值在一年之内提升了10亿美元,成为当年全球品牌价值提升最快的品牌第二名。
第二阶段:“数字体验”三重奏2002年,三星电子乘胜追击,继续发动了新一轮的更大规模的广告攻势。
据估算,三星为品牌投资的总额高达9亿美元,其中仅纯粹的广告投入就超过2亿美元。
三星企业案例分析
三星企业案例分析班级:x姓名:x联系方式:x学号:x指导老师:刘雯雯目录一、公司概况 (1)1.1三星的初始 (1)1。
2三星的发展 (1)1。
3三星的现状 (1)1。
3.1产业结构 (1)1。
3。
2取得成就 (1)二、企业的管理 (1)2.1。
计划-—战略 (1)2.1.1人才战略 (1)2.1。
2拷版战略 (2)2。
1。
3模仿战略 (2)2.1.4紧跟技术领先者战略 (2)2.1.5技术领先战略 (2)2..2组织——结构 (2)2。
3领导 (2)2。
3。
1三星的人事管理原则 (2)2。
3.2三星的领导人 (3)2。
4控制——质量 (3)三、案例分析 (4)3.1成功案例 (4)3.1。
1星营销策略——高层次的营销手段 (4)3.1。
2成功的原因 (4)3.2失败案例 (5)3。
2。
1三星垂直整合的失败 (5)3。
2。
2失败原因 (6)四、优势与劣势 (6)4。
1企业优势 (6)4。
2企业劣势 (6)五、建议 (6)5。
1可能存在的危机 (7)5.2解决建议 (7)摘要:企业管理制度(Management Systems)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制度安排,包括公司经营目的和观念,公司目标与战略,公司的管理组织以及各业务职能领域活动的规定。
三星这几年后来者居上,于数十年间将电子行业领军者逐一击倒,并成为电子业巨人。
韩国三星迅速崛起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商业环境中的战略性应用、超前的技术优势等.为研究三星管理制度,就此案例展开分析。
关键词:三星,管理,战略,优势,劣势。
正文:一、公司概况1。
1三星的初始三星集团(全球知名综合性企业)成立于1938年,创办人为李秉喆,公司最初主要出口朝鲜南半岛的鱼干、蔬菜和水果,1950年代逐步扩展为制糖、制药、纺织等制造业,并确立为家族制企业。
1969年成立三星电子。
1.2三星的发展50年代—-进入制造业,金融业60年代-—进入电子工业以及实现多种经营70年代——进入重化学工业并实现电子业的垂直系列化80年代——进入高附加价值以及资本节约型产业90年代—-发表新经营宣言,向一流企业跃进2000年代—-确保世界竞争力,成长为世界超一流企业1。
三星经营管理战略案例分析
寻找具有潜力的供货商与三星电子一起领导未来 作为数码科技领导的三星电子,正致力把产品研发、公司文化及对世界的贡献提升至 全新领域。 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明白与能提供全力支持的优质供货商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 性。 三星电子正在寻找具有潜力的世界级供货商,并凭借其创新的和独特的技术,与三星 电子一起创造新的商业机会。 我们将会一起迈向我们的共同目标:作为全球第一的企业。
民国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是韩国规模最大的 企业,同时也是三星集团子公司中规模最大 且在国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该公司 在全世界共65个国家拥有生产和销售法人网 络,员工数多达157,000人,2009年超越惠 普(HP)跃升为世界最大的IT企业,其中 LCD TV、LED TV和半导体等产品的销售额 均在世界上高居榜首。 三星电子目前在国 际市场上,三星电子生产的LED TV及各种 电视产品、Galaxy S(i9000)手机等受到 消费者的青睐。不仅如此,三星电子的存储 器半导体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各种电子产 品。
加入三星让您的潜力得以最我们坚守的立场电子工业三星电机三星sdi三星康宁精密玻璃三星sds三星流動顯示屏三星led机械和重工业三星重工业三星techwin化学工业三星道达尔石化三星石油化学三星精细化学三星bp化学金融服务三星生命保险三星财产保险三星信用卡三星证券三星投资信托管理三星风险投资其他附属公司三星物产三星工程三星第一毛织三星爱宝乐园everland新罗酒店三星s1公司三星医疗院三星人力资源开发院三星经济研究院三星lions湖岩财团三星文化基金会三星福利基金会三星人寿大众福利基金会寻找具有潜力的供货商与三星电子一起领导未来作为数码科技领导的三星电子正致力把产品研发公司文化及对世界的贡献提升至全新领域
1977年1月三星建起了研修院,如今发展成以“综合研修院创造馆”和“尖端技 术研修所”为首的总共8个研修所,每天能够容纳的教育人员多达2000人。
韩国企业多元化战略案例分析
韩国企业多元化战略案例分析韩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一直备受瞩目。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的压力,许多韩国企业采取了多元化战略,希望通过拓展业务范围,降低风险并保持持续的增长。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实例,探讨韩国企业在多元化战略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取得的成果。
一、三星集团的多元化战略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大的跨国企业之一,其涉足的领域包括电子产品、建筑、航空航天等。
三星集团的多元化战略主要基于其核心技术和全球市场的拓展。
首先,三星集团通过自主研发技术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扩大自己的产品线。
例如,在电子产品领域,三星集团不仅生产电视、手机等传统产品,还不断投资研发新技术,如折叠屏手机、人工智能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三星集团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并购和合资等方式,进一步延伸其业务范围。
例如,三星集团在2005年收购了美国电子公司Harmo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进一步扩大了在汽车音响和汽车电子产品领域的市场份额。
然而,三星集团的多元化战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领域之间的协同效应需要很高的管理水平和资源调配能力,以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投资。
此外,全球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快速进步也给三星集团带来了竞争压力,需要不断调整战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二、现代起亚汽车的多元化战略现代起亚汽车是韩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商,通过多元化战略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现代起亚汽车的多元化战略主要基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
首先,现代起亚汽车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
例如,该公司在燃料电池汽车和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出了一系列环保型汽车,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出行的需求。
其次,现代起亚汽车注重产品差异化,通过设计创新和品牌建设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例如,现代起亚汽车在设计方面注重年轻化和个性化,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多款车型,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现代起亚汽车的多元化战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三星电子的案例
案例一:三星的崛起1938年,三星创始人李秉喆以3万韩元(按当今汇率约为人民币 200 余元)成立了“三星商会”。
早期三星的主要业务是将韩国的干制鱼、蔬菜、水果等出口到中国的北京及满洲里,那时的三星就是一个小商铺。
1950 年开始的南北朝鲜战争给韩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正在稳健发展中的三星由于战争几乎丧失了全部财产。
70年代三星为了生存还曾为日本三洋公司打工,成为三洋的OEM厂商。
那时的三星还只是一个模仿者,只能按照别人的设计,制造大量缺乏灵感的廉价产品,在韩国底端市场销售或为别人打工。
三星位于水原的微波炉生产厂采用的是传统生产线,必须通过大批量制造才能获利,当时的三星电子主要依靠辛勤工作的廉价劳动力。
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韩国工人的平均工资逐渐增加,三星电子难再以廉价劳动力获利。
该公司经营战略开始转变,从生产低价的初级产品上升至强调质量与可靠性。
公司管理层深知,依靠低成本的竞争战略越来越行不通了,而且自己公司没有日本公司那样的领先技术与高质量的生产体系,因此面临的竞争威胁越来越大。
三星电子通过向其他标杆企业学习柔性制造系统(FMS),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由于公司一向以低廉陈本为竞争优势,所以在这方面的转型并不容易,但它成功第做到了。
不过,在厮杀激烈的消费电子市场中,如果三星只是单纯的模仿他人做法,该公司的FMS系统也许永远不会成功。
此外,三星电子的故事还告诉我们,无论是效法他人还是从其他途径学到的构想,都必须穿越种种界线推广到惬意的各个角落。
创造新意虽然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第一步,但光迈出这一步,离公司突破现状尚有相当长的距离。
三星电子确定了怎样的组织能力来保证战略的实现,又是如何提升这些组织能力保证FMS系统地顺利推行的呢?1990年,新任三星集团主席,也就是李秉喆的儿子李建熙,开始推行一项被他称为“全心投入”的措施以解决制造系统的问题。
公司高层劝勉员工忘却三星公司已经取得的丰厚利润,假象公司正在经历一场金融危机。
公司治理 三星企业
LATEST NEWS FROM THE WORLD
壹
案例选择
三星公司简介
贰
案例介绍
NOTE7爆炸事件
目 录
叁
案例分析
跨国企业 家族企业
肆
案例总结
建议与启示
壹
三星公司简介
壹 三星发展史
1938年 李秉哲 创办
1987年 李健熙 继承
2014年李 在镕全面 管理三星
它又是一个家族企业,由李氏家 族世袭。长期以来,李氏家族对 三星的控制都有些薄弱,仅有股 权2%,通过错综复杂的交叉持股 保持控制权。
监督还是国际组织、行业监督。
叁 李氏家族---家族企业治理分析
01 /
优势:企业凝聚力强、稳定性高、决策迅速
02 /
劣势:1、继承的风险 2、任人唯亲的风险 3、管理方式老旧
肆
建议与启示
肆 跨国公司治理建议
制定针对跨国公司的政府政策
01 /
跨国公司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履 行应尽的义务
02 /
肆 家族企业治理建议
在传承方面,淡薄则分,凝聚则合,还 要考虑家族成员的能力和兴趣
01 /
在公司治理方面,完成结构转变,保住 控制权,业务维持正轨将是重点
02 /
再
欢
感
迎 指 正
·
谢 聆 听
见
这段时间中三星官方的每次动作,各大科技 媒体都成为头条热点闻专题、甚至各大航公公司、
机场都有明文规Biblioteka 不允许使用三星NOTE7上飞机……
叁
跨国企业 家族企业
叁 NOTE7爆炸事件---跨国公司治理分析
三星在与苹果的竞争中,产生了强烈的好胜心。对于一
三星集团发展案例分析
三星集团发展案例分析一、三星集团概况三星集团成立于1938年,公司最初主要出口朝鲜南半岛的鱼干、蔬菜和水果,逐步扩展为制糖、制药、纺织等制造业,并确立为家族制企业。
旗下子公司包含:三星电子、三星SDI、三星SDS、三星电机、三星康宁、三星网络、三星火灾、三星证券、三星物产、三星重工、三星工程、三星航空和三星生命等,由家族内的李氏成员管理,其中三间子公司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世界500强企业。
三星电子是旗下最大的子公司,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商、全球营收最大的电子企业,在2011年的全球企业市值中为1500亿美元。
二、三星集团发展历程(一)起步阶段(1938年~1969年)1938年3月三星前任会长李秉喆先生以30,000韩元在韩国大邱市成立了“三星商会”。
早期的主要业务是将韩国的干鱼、蔬菜、水果等出口到中国的北京及满洲里。
之后,三星又拥有了面粉和制糖厂,进行生产及销售。
并最终成为三星这个现在拥有同一个名字的现代世界性公司的基础。
(二)产业时代(1970年~1979年)整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三星通过在重工业、化学以及石化工业的大规模投资,奠定了其未来发展的战略基础。
在1973年8月,公司宣布了第二个“五年管理计划”,为这些业务领域制定了目标。
(三)进入全球技术市场(1980年~1989年)七十年代晚期到八十年代初期,是多元化程度逐步提高,三星核心科技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增长的阶段。
1988年三星开始“二次创业”,重组了旧的业务,并开始进入新的业务领域,目标是成为世界五大电子公司之一。
到八十年代后半叶,三星在创建稳固电子与重工业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公司获得了与高技术产品相匹配的声誉。
(四)迈上世界舞台(1990年~1993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高技术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兼并、联合以及收购等商业行为非常普遍,竞争与合并风起云涌。
各个公司都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技术与服务的定位。
业务开始跨出国家与国家、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界限。
三星电子案例分析
3
三星电子案例分析 / 组织行为学
决策是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内容、方 向和方式的选择与调整过程 。一般而言,决策过程(decision-making process) 大致包括七个基本的步骤 :
识别机会 发现问题
明确决策 目标
拟定多个 可行方案
分析比较 判断方案
检查评估 实施方案
权距
不确定性规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终身雇佣制
集体主义 阴性
➢与美国截然相反,中国的文化特征是:①集体主义,社会结构紧密;②社会权距较大;③对不明朗因 素反应较强,对不明确因素有不安全感;④阴性,注重人际关系,谦逊。
三星电子
7
三星电子案例分析 / 组织行为学
举例:中国
文化特点
权距
传统的君臣关系 (等级制度)
集体主义 阴性
中庸思想 (和为贵 )
三星电子
—— 文化与决策
实施 方案
三星电子
4
选择一个 满意方案
三星电子案例分析 / 组织行为学
价值理念
组织架构
影
响
决 策
思维方式
的
因
素
企业文化
信息流 方法
三星电子
广泛文化 因素
•文化对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偏好具有 很大影响力。
•由于世界各国有着很不相同的文化底 蕴,这种差异必然会体现于其管理者 的决策行为之中。
5
三星电子案例分析 / 组织行为学
• CEO战略能力强 • 决策组织化 • 迅速决策
由于美国文化当中强调个体、重视 个体的特点,加之管理者通常拥有 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所以 他们在决策中比较注意自己个人的 意志,主观性比较强。
三星案例分析伦理问题
三星案例分析伦理问题“人权”这一词语在当今社会已不再陌生,然而我们真正应该注意的是自己所面临的问题:首先要保证所做事情为法律允许之内,还必须要以良心和道德为底线。
可如果你违背了道德标准呢?那又怎样界定它是否存在伦理问题呢?下文将从伦理学角度来分析三星案例的一些重点问题及相关评论观点。
三星公司并没有明显的对错,但其中包含着很多道德和行业规范方面的问题。
作者认为:1.没能区别好坏,区别正义与非正义,道德观上出现严重偏差。
2.制造恶性循环,使得类似“偷工减料门”事件越演越烈,直至被曝光后舆论压力才大大缓解。
3.三星公司实际上是为了维护本国市场经济秩序。
4.国家利益高于民族利益,国际贸易中应秉持平等互惠原则。
三星公司在中国的手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这就使三星更容易受到发达国家制裁,因此,处于战略考虑,三星把国内手机厂商看成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其目的也就是打击、排挤中国手机厂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中国手机企业间接的充当了三星的“打手”。
5.报复心态强烈。
6.技术垄断和创新跟不上市场需求的步伐。
7.在全球化经营过程中忽视品牌形象建设,产品价格远远低于国外同档次品牌的价格。
8.研究开发投入太少。
9.宣传推广缺乏力度,消费者认知度低。
10.运营策略较简单,只追逐短期效益而牺牲长远发展。
11.盲目扩张规模,没有进行科学管理。
12.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合理。
13.人员流动率过快,企业凝聚力弱。
14.缺乏职业化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15.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完善,造成核心技术流失。
16.人力资源配置欠佳。
17.三星对品质控制和产品安全不够重视。
18.产品组合缺乏特色,没有抓住竞争优势和自身独有的核心价值。
19.一味依赖外国供应商。
20.对手机产业发展趋势预测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