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八年级 物理(上册) 第三章 声 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声的世界第3章章末回顾与练习
返回
1
2
3
4
5
典例复习
知识点3 声的计算
5. [2024·南京期末]小明利用测速仪测量平衡车的速度,平衡
车以某一速度靠近测速仪,在与测速仪的距离L=90 m
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平衡车反射后接收到信号用时
0.5 s,则平衡车第一次碰到声波时与测速仪的距离
为
85
20
m;平衡车的速度为
m/s。(声音在空气中
教科版 八年级上
第3章
第3章
声的世界
章末回顾与练习
CONTENTS
目
录
01
知识回顾
02
典例复习
03
重点实验梳理
04
综合情境练
知识回顾
振动
介质
波
固体
340
频率
液体
真空
能量
气体
频率
强弱
大
气体
高
振幅
与声源的距离
材料
结构
返回
知识回顾
不规则
休息、学习和工作
0
消声
90
隔声
吸声
20
20 000
20 000
穿透
得出的结论是 真空不能传声
。
返回
1
2
3
4
5
重点实验梳理
(4)如图丁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
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
①分别轻拨与重拨钢尺各一次,则两次钢尺发出声音的
响度
(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②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重拨时相同的力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声》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
《声》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学习目标】1.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3.会利用声速、回音进行简单的计算;4.了解人耳的结构,知道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5.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与乐音特性有关的现象;6.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保的角度理解噪声的定义;7.知道噪声的来源,防治噪声的途径及方法;8.了解超声和次声,及其在生活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
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指的就是此值。
要点诠释:(1)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2)影响声速的因素:①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②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3)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要点二、乐音的特征1.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
影响响度的因素:(1)声源的振幅;(2)人耳离发声体的距离。
3.音色:音色是声音的一个特色,不同的乐器,即使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也能分辨它们。
主要音色不同。
音色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
要点诠释:关于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由频率决定,同种材料的物体的音调与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而响度由振幅决定,还与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因此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注意联系实际生活从定义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
要点三、噪声1.噪声(1)从物理学角度看,物体杂乱无章的不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称为噪声。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声现象 教科版
实 验
1、用相同的力敲所有的 烧杯,每个烧杯所发出的 声音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2、分别用不相同的力敲同一 个烧杯,烧杯所发出的声音相 同吗?有什么区别?
高低 不同 大小 不同
下面两个图,哪个图中的小球振动的快?
甲
也就是说
乙 乙 球振动的频率高
一只蜜蜂从你耳旁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 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 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
人耳处 “掩耳盗铃”是在
减弱噪声。
9、超声波与次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 中的声能 应用:医院里的B超检查、声呐等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应用:检测地震、海啸、台风等一些自然灾害 10、声音具有能量。例:利用声能击碎体内 的结石等,你还知道什么事例吗?
提示: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小于 10HZ,而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为 500——600HZ。
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单位是赫兹)
响度
小实验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将系在细绳上的 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 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 重做上面的实验.
?
在研究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的 探究实验中,谁是否在不经意中也发 现了一些现象和事实,能说明声音的 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结
声现象知识结构网络
声 现 象
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传播: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声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响度:振幅决定响度 特征 音调:频率决定音调 音色:发声体决定音 利用 传递信息 传递能量
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干扰人们正常生活、学习、 工作的声 危 生理 噪音 害 心理 防止噪音产生 控 制 阻断它的传播 防止它进入人的耳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现象复习
(2)介质的温__度__ :一般情况下,物体的温度_越__高_,声音的传 播速度越___快__ .
4.记忆:1_5_℃__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_3_4_0_m__/s_.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4)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20 000 Hz. (5)超声波和次声波:人们把大于 20 000 Hz 的声音叫超声 波,把小于 20 Hz 的声音叫次声波.
次声波
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台风 会产生次声波
超声波诊断仪(B超)
检查、治疗疾病
穿透能力强,能够成像
超声波的应用
声呐
碎石
成像——“B超” 清洗
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
A 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工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
B.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
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D.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 0 x 108 m/s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声现象复习
2020/9/21
振动 介质
声波
真空
20
20 000
声源 传播过程
人耳 20
20 000 回声定位
考点一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 的物体都在振动.
2.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_介__质_,_真__空__中__不__能__传__播__声__音_ . 3.影响声速的因素:
★考点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 1】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 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声》期末复习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期末复习一、思维导图二、基础知识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___。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振动停止,________停止。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
振动一定能发声,发声不一定能听见。
2.声音靠________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介质),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
声音传播的________与________的比叫做声速。
声速的大小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而言在________中传播最慢,在________中传播最快。
3.声音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引起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息传给大脑产生听觉。
在物理学中,物体振动的________与________的比叫做频率。
其单位是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
人类的听觉范围:一般在______________范围内。
低于________的声音叫做次声。
高于___________的声音叫超声。
3.乐音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________。
音调由发声体________决定的。
声源振动越快,________越快,音调________,听起来越________,声源振动越慢,________越慢,音调________,听起来越________;一般轻、小、薄、短者振动快音调高(注意吹瓶子和敲瓶子)。
响度:声音的________,响度又叫________。
影响响度的因素:响度与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________,振幅越小,响度________;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________;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本章复习训练教案(新版)教科版
本章复习训练【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了解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3.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决定因素,能利用声音的波形图来区别不同的声音.4.知道噪声的定义和噪声的危害,掌握控制噪声的方法.5.知道共鸣、回声这些声现象的原因,了解超声波、次声波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运用比较法:区别音调、音色、响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区别乐音和噪声;区别超声波和次声波.2.运用归纳法:归纳控制噪声的途径、归纳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3.运用转化法:探究声的产生时,可以借助一些道具扩大实验现象.【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本章总结】1.知识结构(用多媒体展示并总结)2.例题讲解(用多媒体展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题1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解析:扬声器播放音乐时,纸盆上的小纸片不断地跳动,说明发声时纸盆在振动,间接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选项A正确.答案:A例题2 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s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_______.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_______m.答案:反射425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例题3如下图,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解析: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振动波形越密集说明其振动频率越大,所以本题应选B.答案:B例题4(南京中考)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解析:音色即声音的品质,是声音的一个重要特征,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调和响度取决于不同的条件,它们之间没有联系.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小,低于20HZ,不在可听声范围内,所以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故B错.演员引吭高歌,发出的声音大,即响度大,故D错误.敲锣时用力越大,振动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正确.答案:C声音与现代科技例题5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解析:声音的频率范围很宽,20~20000Hz范围内的声音能引起人的听觉,低于20Hz的称为次声波,高于20 000Hz的称为超声波,人们虽然听不到超声和次声,但因它们具有特殊性质,因而有特殊用途.超声波方向性好,经常用来回声测距,另外超声波还可以做“B超”、清洗、碎石等.答案:D例题6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声音”交流“回声”定位“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解析:大象发出的声音有部分是我们可听见的声音,有部分是我们听不见的次声波,但大象不能发出超声波;蝙蝠的“回声”定位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结石震碎,从而排出体外;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是利用声音的反射,即回声与原声间隔不到0.1s,回声与原声混合,使原声加强.答案:B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例题7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_______引起的.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_______过程中减弱噪声.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减弱噪声的途径主要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关闭窗户,阻断了蝉声的传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振动传播例题8 贵阳市政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为改善环境,增大了城市绿化面积;为减少交通事故,开展“文明过马路”活动;为_________,禁止汽车在城区内鸣笛.解析:禁止鸣笛是阻止声音的产生,以减小声音对居民的干扰,减弱噪声.答案:减少噪声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课后习题,并预习下一节完成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单元复习及检测第三章声单元复习
第三章声知识提要: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靠介质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我们常见的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理解音调和响度的区别,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而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
噪声的等级用分贝表示,噪声可以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减弱。
人们对声的利用主要表现在声在科技中的应用方面。
本章考点:本章在中考中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探究实验(2)乐音三要素的理解和区分(3)减弱噪声的方法。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利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解答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一般以选择、填空题形式出现;乐音的三个特征往往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考查。
探究音调、响度、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最近几个中考中往往以实验探究形式出现,噪声危害与控制,声的应用往往涉及到环境保护,科技进步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将是今后中考考查重点。
知识梳理:一、什么是声音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声速还与温度有关,温度越大,声速越大。
4、声音的分类:可听声(人能听到20Hz—20000Hz)和不可听声(超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低于20Hz的声音。
)二、乐音的三要素1、乐间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2、音调:声音的高低。
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响度:声音的大小。
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4、音色:声音的特色。
完整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完整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要点第一章走进实验室长度测量:1.长度的国际主单位是米,其它单位包括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和纳米。
换算时,将数字乘以进率,再带上换算后的单位。
2.在使用刻度尺前,要了解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数字包括准确值和估计值。
3.误差是测得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只能减少不能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减小误差的方法包括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但要先去掉错误数据,平均值不能认为除尽的数值最准确,也不能认为小数点后面位数越多越好,所取位数要和测量位数相同。
4.特殊的测量方法包括累积法、平移法、替代法和滚轮法。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测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
5.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时间的测量工具是停表,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6.实验探究的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一、运动1.物理学中将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分为宏观运动(机械运动)和微观运动(分子运动);按运动的路线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二、参照物1.参照物是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择成标准的物体。
参照物的选取具有任意性和特殊性,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具有隐含性。
2.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取参照物,并判断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如果有位置变化,说明它运动;如果没有位置变化,该物体静止。
3.同一物体运动情况不同是因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4.相对静止的条件是物体与参照物速度相等,方向相同。
三、速度1.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是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计时)和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看谁在先)。
2.速度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速度的公式可以表示为v=s/t,也可以通过s=v×t推导出来。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声》专训试题 探究乐器的原理
专训.探究乐器的原理探究乐器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时,应利用控制变量法。
实验中,研究一个物理量A与几个变量之一的物理量B之间的关系时,应保持影响物理量A的其他几个变量不变,只改变物理量B进行实验。
认识三种乐器1.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
(第1题图)(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_______。
(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________,音调最低的位置是________。
2.【2016·哈尔滨】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________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第2题图)3.【2015·济宁】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
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
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
(第3题图)(第5题图) 4.【2016·西宁】小冬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__而发声;小冬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中的。
5.架子鼓是一种打击乐器,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
如图所示,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架子鼓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______(填“加快敲击频率”或“绷紧鼓皮”)可以使音调升高。
探究乐器音调、响度高低的影响因素(控制变量法) 6.【中考·常州】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导学号06222014】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第三章声复习邢进文
【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教科版八年级第三章声复习二. 重点、难点:1. 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 知道乐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 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5. 了解回声及其应用。
6. 控制噪声的方法。
7. 知道超声和次声及其特点和应用。
学习本章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要知道声音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做媒介传播出去,这些做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要知道声音在空气中15℃时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还要知道回声现象。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对于利用回声测距的原理,也要有所了解。
三. 知识点分析声知识结构声⎪⎪⎪⎪⎪⎩⎪⎪⎪⎪⎪⎨⎧⎩⎨⎧⎩⎨⎧⎪⎭⎪⎬⎫⎪⎪⎩⎪⎪⎨⎧减弱途径来源噪声真空不能传声以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播靠介质乐音三要素响度振幅:距声源远近音色音调频率发声靠振动1. 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 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较慢。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只有在1个标准大气压、15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才是340m/s。
3. 回声现象(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人耳要区分开回声和原声,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利用回声测量距离:S=vt4. 乐音的三要素:学完本章要常识性的了解到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
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就是乐音。
同是乐音,有的调子高,有的调子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
频率越大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频率越小物体振动得越慢,音调越低。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_声本章复习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声本章复习1.一个小孩吹气球,由于用力过猛,“啪”的一声气球吹破了,这响声是由于( D ) A.球皮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B.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C.吹气时球内气体振动发生的响声D.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声音具有能量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D.声音是一种波3.“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
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4.小提琴声是通过琴弓与琴弦的摩擦使琴弦振动,琴弦将振动传递给木质的琴码和琴箱,再使琴箱内的空气振动,最终传递到听者耳中的。
这一振动的传递过程说明__固体__和__气体__都能传声。
5.油鹕是叫声最响亮的鸟类歌手,当这种穴居鸟类一起鸣叫时,发出的声音足以让人失聪,这里描述的“足以让人失聪”是指声音特性之一的( B )A.音调高 B.响度大C.音色 D.频率大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大于340 m/s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播能量C.“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7.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
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D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8.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9.如图所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11.如图分别用来演示声音的三种特征,其中①是用来说明声音的__音色__,②是用来说明声音的__音调__,③是用来说明声音的__响度__。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现象-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现象-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的是音调的是()A. “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B. “你的声音很高,我听得很清楚”C. “请勿高声喧哗”D. “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2.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中的()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振幅3.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声音是可听声,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 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 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 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次每秒D. 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次每秒4.如图所示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种波形,从波形上可以得出( )A. 甲、乙两种声音的音调相同B. 甲、乙两种声音的响度相同C. 乙声音的音调高于甲声音音调D. 甲声音的响度高于乙声音的响度5.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改变响度B. 改变音调C. 改变音色D. 减小声音的分散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调不同B.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C.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7.近年来,不少地区地震频发,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关于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震波主要是超声波B. 地震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地震波是由震源振动产生的D. 地震波都可以被人耳听见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B. 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C.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 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9.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 发声的音叉溅起水花B.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C.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越高D. 抽取空气罩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二、多选题1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B.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C. 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高D.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11.下列四个实验中,能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的实验是()A.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12.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A. 给摩托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B. 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C. 利用声呐探测海水的深度D.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13.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应大于0.1sB. 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V1t/(V2﹣V1)C. 钢轨的长度为V1V2t/(V2﹣V1)D. 钢轨的长度为(V2﹣V1)t14.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B. 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D. 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于其他乐器15.如图,琴师在使用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以下对调音时采用的做法解释正确的是()A. 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调B. 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响度C. 将琴枕上移一些是为了改变响度D. 换一根再细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三、填空题16.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打电话到歌厅,要求将音量放小一点.他们减弱噪声所采用的途径是:甲在________中减弱,乙在________处减弱,丙在________处减弱.17.如图,晓彤将一直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加大音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该现象说明________。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初中物理知识梳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第一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1.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物理实验的结果都需要测量才能得到。
2.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测量仪器有:测量长度的仪器(刻度尺)、测量质量的仪器(天平)、测量时间的仪器(机械停表)、测量体积的仪器(量筒)、测量力的仪器(弹簧测力计)等。
3.科学探究一般经历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单位换算:1m=10dm=100cm=103mm=106=109nm。
2.长度的测量(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2)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测量时,要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使它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量的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时,既要记录数据,又要记录单位。
(3)长度的特殊测量①积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积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以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②化曲为直法(替代法):有些物体的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就可以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③平移法:测量乒乓球的直径、硬币的直径、圆锥的高度都采用了平移法。
④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的长度的方法。
3.时间及其测量(1)时间:国际单位是秒,符号是s。
时间单位的换算1h=60min1min=60s注意: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2)用停表测时间:观察右上图,停表的量程是0~15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小盘的分度值是30s。
4.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②选用较精密的测量工具。
教科版 八年级 物理(上册) 第三章 声 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第三章 声(复习)一、知识点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真空不能传声,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声音速度单位是m/s ;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t s(15℃时,V 空气=340m/s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一般情况,温度一定时:V 固>V 液>V 气。
4、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波→鼓膜→听觉神经→大脑听觉中枢骨传导。
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5、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包括:音调、响度、音色(这是乐音三要素)6、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符号是dB )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与距离也有关,距发声体远近、向一个方向传声(声音是否分散)也会影响响度大小。
7、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Hz )。
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厚薄影响音调。
8、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特色。
决定于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
(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9、噪声定义: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
危害:轻则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
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dB ,超过90dB 会损害健康;0dB 指人耳 刚好能听见的声音;10、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1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将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被我们听见就成了回声。
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各章课堂笔记知识点汇总
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各章课堂笔记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走进实验室课堂笔记一、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制定计划(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5)分析论证(6)评估(7)交流合作二、测量的初步知识1.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2)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换算关系:1千米=103米1分米=10-1米1厘米=10-2米1毫米=10-3米1微米=10-6米1纳米=10-9米注:中学生的平均身高1.60m左右;一层楼的高约为3m;课桌高约为80cm;一张纸的厚度约为几十μm。
(光年是长度的单位)3.正确使用刻度尺: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五点:(1)会看: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的位置,以及零刻线是否磨损;二是观察它的量程;三是观察它的最小刻度值(分度值).(2)会放:①贴: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边尽可能贴近被测物体.②平:刻度尺应与被测长度相平行(或重合),不许歪斜.③齐:应使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被测长度的起点)对齐;若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刻度尺上的某一整刻线作起点.(3)会读:①视: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②估:既要读出准确值,又要读出估计值.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③补:无估读值,应在估读数字处补“零”。
(4)会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记录测量结果时,一定不要忘记写单位。
(5)会选:会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4.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1)累积法(测多算少法)(2)化曲为直法(3)平移法5.误差(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减小误差的常用方法:①选用准确度更高的测量仪器。
②改进实验方法。
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课件第三章声 第1节认识声现象
感悟新知
4. 人耳的听声范围(如图 5 所示)
分类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超声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次声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
振动频率范围 高于 20 000Hz
低于 20Hz 20Hz ~ 20 000Hz
知4-讲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 ①声源振动产生声音; ② 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存在; ③听觉正常; ④声音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 四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__树__叶___在振动;演员用腹语表演时的声音是__声__带___
振动发出的;在演奏葫芦丝时,是通过_空__气__柱__ 振动
发声的。
感悟新知
知1-练
知识链接 : 常见声音的发生部位:人靠声带振动发声;吉他等弦
乐器通过弦振动发声;笛子等管乐器通过空气柱振动发声; 蝈蝈靠翅膀摩擦引起振动发声;蝉靠腹部鼓膜的振动发声。
中耳(鼓膜、听小骨)
传递与感觉声音的振动
内耳(耳蜗、前庭、半规管) 处理振动,传至神经末梢
知4-导
感悟新知
2. 人耳听声音的过程
知4-讲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
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息传给大脑产生听
觉,我们便听到了声音。
感悟新知
3. 频率
知4-讲
概念 单位
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的比叫频率 赫兹,简称“赫”,符号“Hz”
解题秘方:运用公式“频率 =次时数间” 求出频率, 再判断人耳能否听到。
(1) 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是声音的介质。月球上,宇航 员要通过无线电交谈,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2)一般情况下,固体传声效果最好,气体传声效果最差。 (3)通常情况下,人耳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4)会“跳舞”的烛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走进实验室一、有关物理学:1) 物理学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蕴含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学科。
2) 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 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二、科学探究工具及用途1) 测量长度工具:刻度尺(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等)。
2) 测量时间:停表。
注意分针和秒针的配合。
3) 其它工具:测量质量(天平)、测量体积(量筒、量杯)、测量温度(温度计)、测量电流(电流表)、测量电压(电压表)、测量力(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
三、物体长度及测量1) 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米m,其它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单位换算: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
2) 估测人的高度、纸的厚度、发丝直径、课桌及教室相关长度,知道教材长度和宽度3)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六个字:认、放、看、读、记、算。
①“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②“放”: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表面、整刻度线对齐被测起点。
③“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要垂直。
④“读”: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记录测量结果带单位。
⑥“算”:对同一被测长度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 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错误是不遵守规则是可以避免的,误差只能减小而不可避免。
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5) 特殊的测量方法:①累积法(微小量);②曲直互化法;③平移法——等量替代法;④公式法。
6) 体积单位:国际单位是立方米(m3),其它有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升(L)、毫升(mL)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声(复习)一、知识点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真空不能传声,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声音速度单位是m/s ;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t s(15℃时,V 空气=340m/s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一般情况,温度一定时:V 固>V 液>V 气。
4、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波→鼓膜→听觉神经→大脑听觉中枢骨传导。
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5、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包括:音调、响度、音色(这是乐音三要素)6、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符号是dB )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与距离也有关,距发声体远近、向一个方向传声(声音是否分散)也会影响响度大小。
7、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Hz )。
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厚薄影响音调。
8、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特色。
决定于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
(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9、噪声定义: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
危害:轻则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
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dB ,超过90dB 会损害健康;0dB 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10、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1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将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被我们听见就成了回声。
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S>17m)。
(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V 距离=1/2S=vt12、 共鸣发生的条件:一个物体已经振动,另一物体与振动物体固有频率相同且距离较近。
13、超声:人耳听声频率范围是20Hz-20000 Hz ,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音称为超声 . 超声特点:方向性好;穿透力强;能量很大且非常密集。
利用:超声波可传递信息,也可传递能量。
应用:B 超、回声定位、超声波报警器(信息)、清洗机械零件、去结石(能量)。
14、次声定义:频率低于20Hz 的声音称为次声 。
次声特点:传播时能量损失很小,能传得很远;穿透力极强,破坏力极大。
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二、练习题1、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B.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C.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2.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或猫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A.狗或猫在谛听无线电波B.狗或猫在谛听火星发出的声音C.狗或猫在偷听远处人们手机的对话D.狗或猫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频率的声音3.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声,这现象说明()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B.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快C.固体能将声音放大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4.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入航天飞船的试验.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着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A.用通信设备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声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6.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7如图6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9、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B.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D.吉他声具有能量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1.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D、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小C.可用噪声监测设备来消除噪声污染D.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13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
对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4.“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15、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管饭的应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A、验钞机B、微波炉C、电视遥控器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16.口技演员能够模仿许多乐器和动物的声音,主要是要模仿动物和乐器发出声音的()A 音色B 响度C 音调D 频率17.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18、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吹奏乐曲时,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
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19.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音调升高D.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20、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21.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22.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23、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曹操十万大军。
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A.音调高 B.频率高 C.音量大 D.音色差24.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
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三者都有二、填空题1.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
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2、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生明显变化的声音的特征量是__,这说明该特征量跟发声体振动的___ ___有关。
3、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
蝉能发出声音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引起的。
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4、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间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不同.5、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 Hz,人类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6、世博会开幕式上,演员们在放声歌唱,有多种乐器同时为他们伴奏,观众依据听到伴奏声的_______能判断出是哪种乐器在演奏。
他们的声音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_效应。
7.在中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
(1) 监考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是通过传播传入考生耳中的,考生能分辨出两位老师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各自的不同。
(2)考试期间,周边禁止鸣笛、禁止附近工地开工,这种措施属于在处减弱噪声。
8、许多电视台经常播出模仿秀节目,其中声音模仿秀模仿的是声音的他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中,引起振动刺激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我们就听到了声音.9.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的叫声音调较高,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