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方程的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方程的知识总结

初中方程的知识总结

初中方程的知识总结方程的定义:是表示两个数学式(如两个数、函数、量、运算)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通常在两者之间有一等号“=”。

方程不用按逆向思维思考,可直接列出等式并含有未知数。

它具有多种形式,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

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等理科应用题的运算。

即:还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例如:2x+3=0初中方程有: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等一元一次方程:ax+b=0一元二次方程:ax+by+c=0二元一次方程:ax2+by+c=0一般解法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5.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步骤:一般解法1.配方法(可解全部一元二次方程)如:解方程:x^2+2x-3=0解:把常数项移项得:x^2+2x=3等式两边同时加1(构成完全平方式)得:x^2+2x+1=4 因式分解得:(x+1)^2=4解得:x1=-3,x2=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小口诀二次系数化为一常数要往右边移一次系数一半方两边加上最相当2.公式法(可解全部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通过Δ=b^2-4ac的根的判别式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有几个根1.当Δ=b^2-4ac<0时x无实数根(初中)2.当Δ=b^2-4ac=0时x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即x1=x23.当Δ=b^2-4ac>0时x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当判断完成后,若方程有根可根属于2、3两种情况方程有根则可根据公式:x={-b±√(b^2-4ac)}/2a 来求得方程的根3.因式分解法(可解部分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又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又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和“十字相乘法”。

初中方程重点总结知识点

初中方程重点总结知识点

初中方程重点总结知识点一、方程的概念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 + b = 0,其中a和b是已知的数,x是未知数。

解方程就是求出未知数x的值,使得方程成立。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1. 移项法将方程中的项移到等式的两边,使得未知数出现在一边,常数出现在另一边。

2. 消元法将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将不含未知数的项合并,使得方程变为简化的形式。

3. 两边乘除法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数或除以一个非零数,使得方程的形式变得更简单。

4. 分类讨论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根据方程中的系数分别讨论各种情况,使得解题更简单明了。

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 对方程进行分类讨论,根据方程的形式和系数的情况选择解方程的方法。

2. 通过移项法或消元法将方程化为简化形式。

3. 通过两边乘除法,使得方程变得更简单。

4. 检查解,将解代入原方程中,验证解的正确性。

四、一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组是若干个一元一次方程的集合,解方程组就是求出使所有方程同时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五、方程的应用1. 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方程的运用在生活中非常广泛,如用方程来表示物品的价格、地图的距离、时间的关系等。

2. 利用方程解题通过列方程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题的效率。

3. 方程与几何利用方程解决几何问题,如求围长、面积等。

六、综合应用1.综合应用题的解题关键综合应用题是将数学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题关键在于理解问题,建立方程,求解方程以及验证解的正确性。

2.综合应用题的解题过程解综合应用则需要经过以下步骤:理解问题,建立方程,解方程,验证解。

七、实例分析下面列举几个方程的实例来进行解题分析。

1.例一:小华和小明的年龄之和是36岁,小明比小华大6岁,求小华和小明的年龄。

解:设小华的年龄为x岁,则小明的年龄为x+6岁。

根据题意,得到方程:x+x+6=36化简得到:2x+6=36移项化简得到:2x=30两边乘除得到:x=15小华的年龄为15岁,小明的年龄为21岁。

七年级解方程的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解方程的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解方程的知识点总结解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基础部分。

在七年级学习阶段,同学们需要学会一些关于解方程的知识点。

下面具体介绍七年级解方程的知识点。

一、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形如ax + b = 0,其中a和b是已知数字,x是未知数。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加减消元法、移项法、系数法。

在七年级学习阶段,同学们首先需要学会这三种解法的基本操作步骤。

例如,要解方程2x + 3 = 7,我们可以采用移项法得到2x = 4,再采用系数法得到x = 2的解。

二、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² + bx + c = 0,其中a、b和c是已知数字,x是未知数。

求解一元二次方程需要用到配方法和公式法。

在七年级学习阶段,同学们需要学会使用这两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例如,要解方程x² - 3x + 2 = 0,我们可以采用配方法得到(x - 1)(x - 2) = 0,然后得到x = 1或x = 2的解。

三、含绝对值的方程含绝对值的方程形如|ax + b| = c,其中a、b和c是已知数字,x 是未知数。

在七年级学习阶段,同学们需要学会将绝对值的绝对值号去掉,再分类讨论进行解题。

例如,要解方程|3x + 1| = 4,我们可以去掉绝对值符号得到两个方程3x + 1 = 4和3x + 1 = -4,然后得到x = 1和x = -5/3的解。

四、含有分数的方程含有分数的方程在七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也相当重要,需要利用到解分式方程等技能。

例如,要解方程2x/(x + 1) = 1/2,我们可以采用通分的方法得到4x = x + 1,然后得到x = 1/3的解。

以上就是七年级解方程的知识点总结。

同学们需要在课余时间多练习,掌握好基本的解方程技能,以更好地应对初中数学考试的挑战。

初三的方程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的方程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的方程知识点归纳总结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三数学的核心知识点之一。

掌握好方程的基本概念、解方程的方法以及应用技巧对于提高数学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是对初三的方程知识点进行的归纳总结。

一、方程的基本概念在数学中,方程是含有一个或多个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的解就是能够满足该等式的未知数的值。

初三方程主要涉及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

1.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表达式一般形式为:ax + b = 0。

其中,a、b为已知数,a ≠ 0。

2.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方程,表达式一般形式为:ax² + bx + c = 0。

其中,a、b、c为已知数,a ≠ 0。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主要包括倒数法、化简法和消元法。

1. 倒数法倒数法就是通过对方程进行变形,将未知数的系数移动到等号的另一侧,使得未知数的系数为1,然后得出未知数的值。

例如,对于方程3x + 4 = 10,倒数法的步骤为:3x = 10 - 4 = 6,x = 6 / 3 = 2。

2. 化简法化简法是将方程通过分配律、合并同类项、移项等数学运算,将一元一次方程化简为最简形式,从而求解未知数。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4x + 2,化简法的步骤为:2x + 6 = 4x + 2,化简为2x - 4x = 2 - 6,得到-2x = -4,然后x = -4 / -2 = 2。

3. 消元法消元法是通过对方程组进行合理的加减运算,使得未知数的系数相互抵消,得到一个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进而求解出未知数的值。

例如,对于方程组2x + y = 10,3x - y = 6,消元法的步骤为:将两个方程相加得到5x = 16,然后x = 16 / 5,再将x的值代入任一方程求解出y的值。

三、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主要有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和求根公式法。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方程知识点总结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方程知识点总结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方程知识点总结
一、方程的基本概念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的解就是能使方程成立的数值。

方程的根是使方程成立的数值。

二、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最高次数为一的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b=0,其中a和b为已知数,
a≠0。

三、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见方法有逆运算法、代入法和消元法。

- 逆运算法:通过逆运算将方程中的常数项和未知数项分别消去,得到未知数的值。

- 代入法:将已知的数值代入方程中,计算出未知数的值。

- 消元法:通过变换方程等式,使得方程中的未知数系数相等,从而求出未知数的值。

四、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计算物品的价格、计算缺少的数值等。

五、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最高次数为二的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其中a、b和c为已
知数,a≠0。

六、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常见方法有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和求根公式法。

- 因式分解法:将一元二次方程进行因式分解,得到方程的解。

- 配方法:通过变换方程,使得方程成为完全平方的形式,从
而解方程。

- 求根公式法:使用求根公式计算方程的解。

七、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在数学和物理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计算
抛物线的顶点、求解物体自由落体的问题等。

以上就是初中人教版七年级方程知识点的总结。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学方程知识点总结初中

学方程知识点总结初中

学方程知识点总结初中一、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方程的最基础形式。

一元一次方程通常写作ax+b=c,其中a、b、c都是已知的实数,x是未知数。

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们主要通过逆运算的方法来求解未知数的值。

1. 基本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形式是ax+b=c,其中a、b、c都是已知的实数,x是未知数。

在方程中,a称为系数,b称为常数项,c称为常数。

2. 解方程的基本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是通过逆运算来求解未知数的值。

常用的逆运算有加减法逆运算、乘除法逆运算。

在解方程时,我们需要在等号两边进行相同的逆运算,以保持方程的平衡。

3.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为:先去括号,再移项,最后合并同类项。

通过这个步骤可以逐步简化方程,最终求解出未知数的值。

4. 实际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购物时求折扣后的价格、解决时间、距离等实际问题。

5. 综合练习通过大量的综合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的能力。

二、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比一元一次方程更加复杂一些,需要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

1. 基本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写作ax^2+bx+c=0,其中a≠0,a、b、c都是已知的实数,x是未知数。

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我们主要通过配方法、因式分解、求根公式等方法来求解未知数的值。

2.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有配方法、因式分解、求根公式等。

- 配方法:通过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完全平方形式,从而求解未知数的值。

- 因式分解:通过因式分解,将一元二次方程化简为二元一次方程,然后求解未知数的值。

- 求根公式:通过求根公式,直接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3.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为:先配方法或因式分解或直接使用求根公式,然后求解未知数的值。

初三的方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的方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的方程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三阶段是学习方程的关键时期,方程作为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本文将对初三阶段的方程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程相关的知识。

一、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初步接触的一种方程形式,它的基本形式为ax + b= 0。

其中,a和b为常数,x为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是移项和合并同类项。

其解法如下:1. 移项法:对于方程ax + b = 0,我们可以通过移项将b移到方程的另一侧,变成ax = -b,然后再除以a,即可得到解x = -b/a。

2. 合并同类项法:对于方程ax + b = 0,我们可以通过合并同类项将ax和b合并,得到ax + b = ax + 0,然后将ax和ax消去,得到b = 0,即可得到解x = -b/a。

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在初三阶段,我们还需要学会将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情况:1. 两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当问题中涉及到多个未知数时,我们可以将其抽象成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列方程并求解,可以得到问题的解答。

2. 图表问题:图表问题是数学中常见的应用场景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图表中的数值规律,列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并解之得到问题的答案。

三、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三阶段学习的另一种方程形式,它的基本形式为ax^2 + bx + c = 0。

其中,a、b、c为常数,x为未知数。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是因式分解法和求根公式法。

其解法如下:1. 因式分解法: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我们可以通过因式分解的方式将其化简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相乘的形式,然后分别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解。

2. 求根公式法: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我们可以使用求根公式来求解。

求根公式为x = (-b ± √(b^2 - 4ac)) / (2a)。

方程知识点简单总结初中

方程知识点简单总结初中

一、方程的基本概念1.方程的定义方程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数学式子,其中至少包含一个未知数。

通常用字母表示未知数,例如:x、y、z等。

方程的一边是已知的数值或表达式,另一边是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的关系。

2.方程的组成一个简单的方程通常由两个数学式子和一个等号组成,例如:2x+3=7。

在这个方程中,“2x+3”和“7”分别是两个数学式子,等号“=”连接着这两个式子。

3.方程的解解方程就是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使得等号两边的值相等。

解方程的过程就是找到未知数的值,使得方程成立。

二、解方程的方法1.加减法解方程对于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可以利用加减法的原理来解方程。

例如:2x+3=7,我们可以先将式子“3”移到等号右边,然后将式子“2x”除以2,从而求出x的值。

2.乘除法解方程对于包含乘除法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需要利用乘除法的原理来解方程。

例如:3x=12,可以用除法将式子“3”移到等号右边,然后用乘法将式子“x”求出来。

3.方程两边同时加减一个数有时候,我们需要对方程两边同时加减一个数,来改变方程的形式。

例如:2x-5=7,我们可以将式子“-5”移到等号右边得到2x=12,然后再除以2得到x=6.4.方程两边同时乘除一个数类似地,我们也可以对方程两边同时乘除一个数,来改变方程的形式。

例如:4(x+2)=20,我们可以将式子“4”移到等号右边得到x+2=5,然后再减去2得到x=3.5.使用更高级的方法对于复杂的方程,我们可能需要使用更高级的方法来解方程,例如:配方法、因式分解、开方等。

1.数学问题中的应用解方程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求两数之和为15,两数之差为3的问题,就可以通过方程来表示并解决。

2.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在物理学中,方程被广泛应用于描述物体的运动、力学、热力学等问题。

通过建立方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理世界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3.经济问题中的应用在经济学中,方程被用来描述供求关系、成本收益等经济问题。

初中方程总结知识点

初中方程总结知识点

初中方程总结知识点一、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形式是ax + b = c,其中a、b、c分别是已知的常数,x是未知数。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使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主要有逆运算法和等式的性质法。

1.逆运算法逆运算法是指根据等式两边的运算逆运算来解方程的方法。

比如,当方程是2x + 3 = 7时,可以通过减去3再除以2来求得x的值,即x = (7-3)/2 = 2。

2.等式的性质法等式的性质法是指通过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求解方程的方法。

比如,当方程是3x - 5 = 7时,可以通过将等式两边同时加上5再除以3来求得x的值,即x = (7+5)/3 = 4。

二、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² + bx + c = 0,其中a、b、c分别是已知的常数,x是未知数。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就是求出使等式成立的x的数值。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配方法,另一种是公式法。

1.配方法配方法是指通过改变一元二次方程形式,将其化为完全平方三项式的形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求解方程的方法。

比如,当方程是x² + 6x + 9 = 0时,可以将其化为(x+3)²=0,然后得出x的值为-3。

2.公式法公式法是指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求解方程的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为x=(−b±√(b²−4ac))/2a。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直接求出方程的两个根。

三、方程的应用方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等领域中都有方程的应用。

通过解方程,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物体的运动问题、化学反应问题、经济学中的成本与利润问题等。

总之,方程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方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方程也是高中阶段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在初中阶段要加强方程的学习,掌握其基本概念和解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中的方程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中的方程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中的方程知识点总结1. 什么是方程?方程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表示两个数量或表达式相等的关系。

在方程中,通常包含一个未知数(或变量)以及一系列已知的数值或表达式。

2. 线性方程线性方程是最简单的一类方程,在初中数学中经常出现。

它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x + b = 0,其中a和b是已知的常数,x是未知数。

求解线性方程的过程包括通过运算改写方程,以便将未知数x从常数中分离出来,最终得到x的值。

3. 二次方程二次方程是指次数为2的多项式方程。

它的一般形式为ax² + bx + c = 0,其中a、b和c是已知的常数,a≠0。

解二次方程的一种常用方法是配方法,通过乘法原理和分配律来将方程转化为简化的形式。

另外,求解二次方程还可以利用因式分解、求根公式等方法。

4.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变量只有一个,次数为2的方程。

它的一般形式为ax² + bx + c = 0,其中a、b和c是已知的常数,a≠0。

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种常用方法是使用求根公式,即x = (-b ± sqrt(b²-4ac))/(2a)。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b²-4ac)的正负和零,可以得到方程的解的情况。

5. 双曲线方程双曲线方程在初中数学中也会涉及到。

它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x²/a² - y²/b² =1或y²/b² - x²/a² = 1,其中a和b是正数。

根据a和b的取值不同,双曲线可以有不同的形状:水平双曲线和垂直双曲线。

求解双曲线方程需要了解双曲线的性质和方程与坐标轴的交点。

6. 一次方程组一次方程组是由若干个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集合。

它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₁x + b₁y = c₁a₂x + b₂y = c₂求解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图解法、代入法、消元法等。

通过适当的变换和运算,可以得到方程组的解集,即使方程组有无穷多个解的情况下也能找到一般解。

初中简易方程知识点总结

初中简易方程知识点总结

初中简易方程知识点总结一、方程的基本概念1. 方程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和常数之间的相等关系的式子。

一般形式为:a₁x + a₂y +… + aₙz = b其中,a₁,a₂,…,aₙ为系数;b为已知数;x,y,z为未知数;a₁x + a₂y +… + aₙz称为方程的左式;b称为方程的右式。

2. 未知数方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字母都代表未知数。

未知数是指在方程中所要求解的数。

在方程a +b = 10中,a和b为未知数。

3. 解解是指使方程成立的数或者数的集合。

对于方程a + b = 10,当a = 3,b = 7时,方程成立,此时a=3,b=7就是方程的解。

二、方程的解法1. 移项法移项法是简单方程解法的一个基本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为了使方程两边相等,当方程左边有负数时,把它移至右边转化为正数;当方程右边有负数时,把它移至左边转化为正数。

举例:2x + 5 = 10移项得:2x = 10 - 52x = 5x = 5 / 2x = 2.52. 相消法相消法是简单方程解法的常用方法。

当方程中存在相同的项,且这些相同项可以相互抵消时,可以利用相消法来求解方程。

举例:3x + 2x - 5 = 12合并同类项得:5x - 5 = 12移项得:5x = 12 + 55x = 17x = 17 / 5x = 3.43. 同除法同除法是通过将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相同的非零数来消去方程中的分母。

举例:3x / 2 = 6同除得:3x = 6 * 23x = 12x = 12 / 3x = 44. 合并同类项法合并同类项法是在一个等式中将相同的变量或者常数合并在一起,从而简化方程,找到其解。

举例:2x + 3x - 5 = 10合并同类项得:5x - 5 = 10移项得:5x = 10 + 55x = 15x = 15 / 5x = 35. 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是将一个多项式拆解成若干个因式的乘积的方法。

举例:2x(x + 3) = 20因式分解得:2x² + 6x - 20 = 0求根得:x = -5 或 x = 26. 代数法代数法是通过代数运算来求解方程的一种方法。

初中解方程知识点总结-初二数学解方程知识点

初中解方程知识点总结-初二数学解方程知识点

初中解方程知识点总结-初二数学解方程
知识点
1.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其中只有一个变量(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通过逆运算将未知数从方程中解出。

2.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其中只有一个变量的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种常见方法是使用配方法,即将方程进行配方后,再运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解出未知数。

3. 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是指方程中包含有分式的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一种常用方法是通过消去分母,将方程转化成一元多次方程或一元一次方程,然后进行求解。

4. 两个变量的线性方程组
两个变量的线性方程组是指由两个含有两个变量的线性方程组
成的方程组。

解两个变量的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可以使用消元法、代
入法或加减法等。

5. 三个变量的线性方程组
三个变量的线性方程组是指由三个含有三个变量的线性方程组
成的方程组。

解三个变量的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可以使用高斯消元法、克拉默法则或矩阵法等。

6. 整式方程
整式方程是指方程中只包含有整式的方程。

解整式方程的方法
可以使用因式分解、综合除法或多项式等。

7. 指数方程
指数方程是指方程中含有指数的方程。

解指数方程的方法可以
使用对数化简、指数变化式或换元法等。

以上是初二数学解方程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对于每种类型的方程,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求解。

通过练习
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希望能够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完整版)初中数学方程及方程的解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初中数学方程及方程的解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初中数学方程及方程的解知识点总结知识点1:一元一次方程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为1,系数不等于0的整式方程。

其标准形式为ax+b=0(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a≠0),最简形式为ax=b(a≠0)。

不定方程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未知数的代数方程,一般有无穷多解。

等式是用符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左、右两边分别为等式的左边和右边。

方程的根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矛盾方程是一个方程,不存在使其左边与右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知识点2:二元一次方程是有两个未知数,未知项的次数为1的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含有相同的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方法为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

代入消元法的步骤为:将方程组中的一个未知数化成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解出未知数的值,再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得到方程组的解。

加减消元法的步骤为:将一个方程或两个方程的两边乘以适当的数,使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将所得的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解出未知数的值,再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得到方程组的解。

知识点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次数为1,系数不为0的不等式,可以用不等号(>、≥、<、≤或≠等等)表示。

由多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称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有以下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为:(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如果乘数和除数是负数,需要改变不等号方向。

初中解方程知识点总结

初中解方程知识点总结

初中解方程知识点总结一、一元一次方程1.解方程的基本概念解方程是指求出使等式两边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解方程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利用等式的性质化简方程,然后通过适当的变换,求出未知数的值。

2.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表示一元一次方程是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为:ax+b=0,其中a、b为已知数,a≠0。

3.化简方程在解一元一次方程之前,需要对方程进行化简,使方程变得简单,易于求解。

4.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①对方程进行化简;②将方程转化为等价的形式;③通过适当的变换求解方程。

5.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见形式一元一次方程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如:ax+b=c,ax-b=c,b-ax=c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法。

6.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验证解一元一次方程后,需要进行验证,确保所求得的解是符合原方程的。

7.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时间、速度、成本、距离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

二、一元一次方程组1.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和表示一元一次方程组是由若干个一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它的一般形式为:{ax+by=c,dx+ey=f},其中a、b、c、d、e、f为已知数,且a、b、d、e≠0。

2.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有:①代入法;②消元法;③加减法;④反代法。

3.解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组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工程、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都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组进行求解。

三、二元一次方程1.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表示二元一次方程是一个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为:ax+by=c,其中a、b、c为已知数,且a、b≠0。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有:①代入法;②消元法;③加减法;④反代法。

3.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二维坐标系中的直线方程、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两个产品的成本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二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

初中方程知识点总结

初中方程知识点总结

初中方程知识点总结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数学应用的基础。

初中阶段,学生初步接触到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基础的方程类型,并通过解方程的过程培养了分析问题、抽象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初中阶段的方程知识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概念和解题方法。

一、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即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该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0,其中a和b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有逆运算法、等价方程法、倍式法等。

逆运算法:通过逆运算把x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直到等式成立。

例如:3x - 5 = 10,可以将-5移到等式的另一边,得到3x = 10 + 5,再将3除到等式的另一边,得到x = (10 + 5)/3 = 5。

等价方程法:通过等式的等价变形,将方程转化为与原方程等价但解更容易得到的方程。

例如:2(x - 3) = 5,可以先将等式两边展开,得到2x - 6 = 5,再将-6移到等式的另一边,得到2x = 5 + 6,再将2除到等式的另一边,得到x = (5 + 6)/2 = 11/2。

倍式法:通过找到方程两侧一个相同的因子,使得一侧的未知数系数消去或化简。

例如:4(x + 2) = 2(x + 5),可以将等式两边展开,得到4x + 8 = 2x + 10,再将2x移到等式的另一边,得到4x - 2x = 10 - 8,即2x = 2,再将2除到等式的另一边,得到x = 1。

二、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即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该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² + bx + c = 0,其中a、b和c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有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等。

配方法:通过“加减中项的平方”来得到“完全平方公式”。

例如:x² + 4x + 4 = 25,可以将方程两侧同时加上4,得到x² + 4x + 4 + 4 = 25 + 4,即(x + 2)² = 29,然后再开平方根,得到x + 2 = ±√29,最后将x + 2移到等式的另一边,得到x = -2 ±√29。

初中数学方程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方程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方程知识点总结数学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一种用符号表示的等式,通过找出未知数的值来解决问题。

在初中数学中,我们需要掌握各种类型的方程,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组等。

本文将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总结。

一、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基本的方程类型,它由一个未知数和其系数构成。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b=0,其中a和b是已知数,a≠0。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如下:1. 化简方程,消去系数。

2. 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适当的数,使得未知数的系数变为1。

3. 通过逆运算求得未知数的值。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是由一个未知数和其系数构成的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如下:1. 将不等式化简,去掉绝对值等符号。

2.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操作。

3. 注意改变不等号的方向,找出满足不等式的解集。

三、一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组是由两个以上的一元一次方程构成的方程组。

解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步骤如下:1. 选择一方程,通过消元的方式使得此方程的未知数系数为1。

2. 将已经消元后的方程代入其他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

3. 将解代入原方程组,验证是否是真解。

4. 如果方程组无解或者有无穷多组解,需要进行特殊讨论。

四、二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是由二次项和一次项组成的方程。

二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形式为ax^2 + by^2 + cx + dy + e = 0,其中a、b、c、d、e都是已知数且a与b不同时为0。

求解二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直接法:将其中一个未知数表示成另外一个未知数的函数,然后代入方程,得到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求解。

2. 消元法:通过消元将方程简化成只包含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求解。

3. 代入法:将方程中的某一个未知数表示成另外一个未知数的函数,然后代入方程,得到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求解。

七年级解方程的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解方程的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解方程的知识点总结一、解方程的概念1. 方程的定义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未知数,通过求解未知数的值,可以使等式成立。

2. 解方程的本质解方程就是找到未知数的值,使得等式成立。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的方程。

2. 方程的解方程的解是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3.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1)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一个数(2)等式两边同时乘除一个数(3)等式两边同时平方(4)等式两边同时开平方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1. 解直接应用题如:一个数的两倍再加上3等于9,求这个数是多少?2. 解间接应用题如:两个人共用一支绳子拉运一块砖,小明拉20分钟,小红拉40分钟,拉绳子的力永不停歇,如果小明每分钟拉3米,小红每分钟拉2米。

问:绳子长多少?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检验1. 检验解的方法使用已经求得的解,代入方程中查验是否成立。

五、多种形式的一元一次方程1. 循环式方程循环式方程是指未知数的值得某些值和它的数补全后的乘积等于某个数。

2. 含分数项的一元一次方程在方程中含有分数项的方程,解法和一元一次方程一样,只是在求解时需要统一分母。

3. 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在方程中含有括号的方程,可以先用分配法则去括号,然后再解方程。

六、总结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同学们首先要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然后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同时,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应用,熟练掌握检验解的方法。

此外,还要了解多种形式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掌握解各种类型方程的技巧。

在解题过程中,同学们要多多练习,理清思路,培养解题的敏锐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巩固,提高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从而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解方程的知识点总结

解方程的知识点总结

解方程的知识点总结一、方程的基本概念。

1. 方程的定义。

-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例如:2x + 3=7,其中x是未知数,整个式子是一个等式,所以它是方程。

2. 方程的解。

-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比如在方程x + 5 = 9中,x = 4时,方程左边4 + 5=9,右边也是9,所以x = 4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3. 解方程。

-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二、一元一次方程。

1. 定义。

-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其一般形式是ax + b = 0(a≠0),例如3x - 1=0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2. 解方程的步骤。

- 移项。

-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例如在方程2x+3 = 5x - 1中,将5x移到左边变为-5x,3移到右边变为-3,得到2x - 5x=-1 - 3。

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 合并同类项。

- 对移项后的方程进行同类项合并。

在2x - 5x=-1 - 3中,2x-5x=-3x,-1 -3=-4,方程变为-3x=-4。

- 系数化为1。

- 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在-3x=-4中,两边同时除以-3,得到x=(4)/(3)。

这一步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三、二元一次方程组。

1. 定义。

-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例如x + y = 3 2x - y = 1就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 代入消元法。

- 从方程组中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这个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然后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初中方程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

初中方程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

初中方程知识点总结初中方程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中方程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方程知识点总结篇1一.分式方程、无理方程的相关概念:1.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2.无理方程:根号内含有未知数的方程。

(无理方程又叫根式方程)3.有理方程:整式方程与分式方程的统称。

二.分式方程与无理方程的解法:1.去分母法:用去分母法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是:①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②解这个整式方程;③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使最简公分母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根,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是增根,必须舍去。

在上述步骤中,去分母是关键,验根只需代入最简公分母。

2.换元法: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一换:换元的目的就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要注意整体代换的思想;二解:解这个分式方程,将得出来的解代入换的元中再求解;三验:把求出来的解代入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检验,若结果是零,则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若使最简公分母不为零,则是原方程的根。

解无理方程也大多利用换元法,换元的目的是将无理方程转化成有理方程。

三.增根问题:1.增根的产生:分式方程本身隐含着分母不为0的条件,当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后,方程中未知数允许取值的范围扩大了,如果转化后的整式方程的根恰好使原方程中分母的值为0,那么就会出现不适合原方程的增根。

2.验根:因为解分式方程可能出现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

3.增根的特点:增根是原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根,增根必定使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为0。

解分式方程的思想就是转化,即把分式方程整式方程。

常见考法(1)考查分式方程的概念、分式方程解和增根的机会比较少,通常与其他知识综合起来命题,题型以选择、填空为主;(2)分式方程的解法,是段考、中考考查的重点。

方程知识点总结整理初中

方程知识点总结整理初中

方程知识点总结整理初中一、方程的基本概念1. 方程的定义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它描述了未知数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字母表示未知数,通过代数的运算可以求出未知数的值。

2. 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来说,方程可以表示为:$a_1x^n + a_2x^{n-1} + … + a_nx^1 + a_{n+1} = 0$其中,$a_1, a_2, …, a_n$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n$为方程的次数,$n$为自然数,方程中也可以包括一些其他的已知数。

不过在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即$n=1$的情况。

3. 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就是满足方程的未知数的值,对于一元一次方程来说,通常是指方程中未知数的取值。

4. 方程的解集对于一元一次方程来说,它的解集通常可以表示为一个集合,其中包含所有满足方程的未知数的值。

例如,对于方程$3x+5=0$来说,它的解集为$ \{-\frac{5}{3}\}$。

5. 方程的性质方程具有一些基本的性质,比如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结果仍相等;等式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非零数,结果仍相等等。

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 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通常有直接带入法、等式两边加(减)同一个数法、等式两边乘(除)同一个非零数法等。

其中直接带入法是指将已知数代入方程中,看哪一个数满足方程;等式两边加(减)同一个数法是指通过加(减)同一个数使方程化为为常数项为0的形式,然后求解;等式两边乘(除)同一个非零数法是指通过乘(除)同一个非零数,使有关的系数化为1。

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各个领域,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比如速度、距离、工作、生产等问题。

三、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1.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二元一次方程是含有两个未知数的等式,通常表示为$ax + by = c$。

其中,$a, b, c$为已知数,$x, y$为未知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方程的知识总结
方程的定义:是表示两个数学式(如两个数、函数、量、运算)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通常在两者之间有一等号“=”。

方程不用按逆向思维思考,可直接列出等式并含有未知数。

它具有多种形式,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

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等理科应用题的运算。

即:还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例如:2x+3=0
初中方程有: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等
一元一次方程:ax+b=0
一元二次方程:ax+by+c=0
二元一次方程:ax2+by+c=0
一般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
得到方程的解x=b/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一般解法
1.配方法
(可解全部一元二次方程)
如:解方程:x^2+2x-3=0
解:把常数项移项得:x^2+2x=3
等式两边同时加1(构成完全平方式)得:x^2+2x+1=4 因式分解得:(x+1)^2=4
解得:x1=-3,x2=1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小口诀
二次系数化为一
常数要往右边移
一次系数一半方
两边加上最相当
2.公式法
(可解全部一元二次方程)
首先要通过Δ=b^2-4ac的根的判别式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有几个根
1.当Δ=b^2-4ac<0时x无实数根(初中)
2.当Δ=b^2-4ac=0时x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即x1=x2
3.当Δ=b^2-4ac>0时x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
当判断完成后,若方程有根可根属于2、3两种情况方程有根则可根据公式:x={-b±√(b^2-4ac)}/2a 来求得方程的根
3.因式分解法
(可解部分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又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又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和“十字相乘法”。

如:解方程:x^2+2x+1=0
解: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得:(x+1﹚^2=0
解得:x1=x2=-1
4.直接开平方法
(可解部分一元二次方程)
5.代数法
(可解全部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同时除以a,可变为x^2+bx/a+c/a=0
设:x=y-b/2
方程就变成:(y^2+b^2/4-by)+(by+b^2/2)+c=0 X错__应为(y^2+b^2/4-by)除以(by-b^2/2)+c=0
再变成:y^2+(b^22*3)/4+c=0 X ___y^2-b^2/4+c=0
y=±√[(b^2*3)/4+c] X ____y=±√[(b^2)/4+c]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步骤:
3. 代入消元法
(1)概念:将方程组中一个方程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求得方程组的解. 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2)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①选取一个系数较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变形,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②将变形后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在代入时,要注意不能代入原方程,只能代入另一个没有变形的方程中,以达到消元的目的. );
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④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①中变形后的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⑤用“{”联立两个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组的解;
⑥最后检验求得的结果是否正确(代入原方程组中进行检验,方程是否满足左边=右边).
例题:
{x-y=3 ①
{3x-8y=4②
由①得x=y+3③
③代入②得
3(y+3)-8y=4
y=1
所以x=4
则: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x=4
{y=1
4. 加减消元法
(1)概念:当方程中两个方程的某一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加或相减来消去这个未知数,从而将二元一次方程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求得方程组的解,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2)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①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原方程组中某个未知数的系数化成相等或相反数的形式;
②再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变形后的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一定
要将方程的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切忌只乘以一边,然后若未知数系数相等则用减法,若未知数系数互为相反数,则用加法);
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④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何一个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⑤用“{”联立两个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组的解;
⑥最后检验求得的结果是否正确(代入原方程组中进行检验,方程是否满足左边=右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