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看一看(一)》4_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看一看(一)》4_北师大版

《看一看(一)》说课稿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一)》说课稿设计如下:一、说教材《看一看(一)》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

这部分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说学情一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正处于启蒙阶段,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大小、长短、高矮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还需要通过数学活动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同时,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能够辨别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

2.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能够辨别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大小、长短、高矮等概念。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设计上,我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评价上,我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观察物体《看一看》 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看一看》 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导课。

同学们,我们上学期学习了前后左右,谁能用这些词介绍你前后左右分别坐的是谁?(让一名学生起来介绍)让左右的同学站起来,这两个同学分别坐在你的左边和右边,也可以说他们在你的侧面坐着,(板书:侧面)让左右两边的同学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师问左生:你看到了什么,能看见中间同学的右胳膊吗?(不能)反之,问右边同学同样的问题。

师分别问前后的同学: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看到相反的地方吗?师:观察人可以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如果把人换成物体,你会观察吗?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课。

二、板书:观察物体看一看(一)三、新授。

1、活动一。

(师出示:玩具小猪。

)请两位同学上台分别从前面和侧面观察小猪,(板书:前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换一个方向看看,你还想看看小猪的哪里呢?(板书:后面)应该站在小猪的那一面观察,才能看见它的后面呢?让一同学换位置站到后面观察小猪。

师:现在看到的和你刚才看到的形状一样吗?为什么?生: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形状也不一样。

师:小宇和小霞他们也在观察物体,看看他们观察的是什么呢?(出示课件)他们观察的方向一样吗?谁能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师:小霞说他想换一个方向再观察一回,这次他从什么位置观察的呢?和刚才看到的形状一样吗?(不一样),他看到的是那幅图,选一选。

2、: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师:板书:从不同的角度观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3、出示圆柱体的水杯或者茶叶盒子。

请三个同学分别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看到的形状一样吗?4、小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时候一样,有时候不一样,我们就说可能不一样。

《看一看》教学设计8篇

《看一看》教学设计8篇

《看一看》教学设计8篇教学内容:“看一看(二)由立体转化为平面”教学目标:1.经受用正方体搭简洁物体,并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看它的活动,识别简洁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外形。

2.在搭摆和观看物体的过程中,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外形可能一样;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外形可能一样。

3.培育动手实践力量,进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经受用正方体搭简洁物体,并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看它的活动,识别简洁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外形。

2.在搭摆和观看物体的过程中,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外形可能一样;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外形可能一样。

教学难点: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外形可能一样;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外形可能一样。

课前预备:课件、小立方体若干、本子等教学方法:独立思索,独立操作,合作操作,小组沟通,独立练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寻常喜爱玩积木吧?今日我们来玩积木,好吗?师: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积木)谁能说出它的正面、侧面及上面的外形?(电脑演示:笑笑、调皮、机智狗把三个正方体积木一字摆在桌子上,今日我们就与笑笑他们一起来学习观看由正方体搭成的简洁物体。

揭题:看一看)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活动1:看一看,连一连。

师:请仔细观看笑笑、调皮、机智狗把三个正方体搭的物体,是什么外形?想一想,笑笑、调皮、机智狗他们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外形呢?先请试着连一连。

师:谁能说说他们分别站在什么位置,看到的是什么外形吗?师:针对观看到的外形,你们有什么发觉?生: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师小结:观看得很认真!可以看出在侧面和正面2个方向看,看到的积木的外形是一样的,都是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活动2:搭一搭、看一看。

师:下面我们也学着调皮他们来搭一搭吧!1、师生一起搭:请学生照着教师的样子用3个小立方体竖着搭起来。

看一看(一)(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2)

看一看(一)(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2)

看一看(一)(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相似性质,并能够对其进行描述。

2.能够学会如何正确观察图片,准确提取信息,加强自身观察、抽象、归纳、思维等能力。

3.能够通过观察更深入地理解一些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如出现相等、不等、交集、并集等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如何准确观察、抽象、归纳图片中的相似性质2.如何通过图片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难点1.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图片,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2.如何在观察图片时,不受自己的主观意识的影响,保持客观并且准确地提取信息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试着描述图片中的特征和相同之处,激发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并引导他们逐步了解数字世界和数学本质。

2. 学习新知老师针对图片的特征,引入相关的数学概念,如“相似图形”、“交集”、“并集”等,并引导学生探讨其中的联系和差别。

3. 讨论案例老师在课堂上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的方式,寻找其相同之处,并学习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加深对图片的理解和认识。

4. 分组练习老师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的特征,让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观察、抽象、归纳、思维等能力。

5. 总结归纳老师带领学生总结、归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四、教学反思通过以上教学过程,我认为本次课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和体现:1.教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讨论,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观察、抽象、归纳、思维等能力,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

2.学生积极参与、获益匪浅: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加深了解和认识。

3.教学方法多样、互动性强:老师不仅采用了导入和讲解等传统方法,也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一)》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和图形,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和区分不同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物体和图形的形状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对形状的识别和描述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的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图形,加深对形状的认识。

2.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交流、讨论,提高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和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和演示物体和图形的形状。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形状的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不同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例如,展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一些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如桌子、椅子、书本等。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2.1《看一看(一)》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2.1《看一看(一)》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2.1《看一看(一)》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能够观察并描述物品的常见属性,如形状、颜色、大小等,语言表述准确。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物品的不同属性,培养学生分类、归纳、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观察认识物品的常见属性,并学会把物品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开展综合训练,把物品按照不同属性进行分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对多种物品的观察,让学生发现物品之间的相同与不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观察能力。

2. 活动法巧妙地设计活动任务,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

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出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小球、小木块、小花等物品,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2. 属性认知环节教师设计物品分类任务,通过比较物品的形状、颜色等属性,让学生把物品按照不同属性进行分类。

3. 总结环节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合作精神,共同总结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资料1. 资源准备•小球•小木块•小花2. 教学手段•物品分类任务表七、教学评价1. 教学方式评价本课采用观察法、活动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落实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配合教材精选活动设计,符合学生家庭作业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要。

2. 学生评价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物品属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物品的特点,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教师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通过活动等形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努力营造宽松、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2篇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2篇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2篇Teaching design of "take a look (1)"《看一看(一)》教学设计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看一看(一)》教学设计2、篇章2:看一看(一)教学反思篇章1:《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1、利用学生身边的事情或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创设学习情境,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情感,并紧紧围绕数学与生活这一主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2、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重视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

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儿童年龄特征,自始至终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3、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北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并以游戏的形式为各层次学生创设了充分展示自己,表述自己见解的平台,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材分析“看一看”(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节所要观察的是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教材要求从情境入手,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探索和交流中,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而且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进行辨认,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继学习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打基础。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的乐趣。

学具准备:每组准备一只小猴玩偶。

教学过程:一、从前面和后面观察同学们,你们有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播放视频)你有什么办法让盲人知道大象长什么样子吗?(预设:把几个盲人讲的部分结合起来)看来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一定要全面去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今天我们来观察我们的校园,这是我们学校的东门,你知道哪张照片是从里边拍的?哪张照片是从外面拍的吗?刚刚这位同学在观察的时候是抓住了校门口关键的特征,看来观察物体的关键特征很重要。

(板书:特征)走进我们的教室,你知道哪张是从前面拍的?哪张是从后边拍的吗?预设:从前面看能看到后面的玻璃,客人老师的座位;从后边看能看到电脑屏幕,黑板,讲台和抽屉肚里边的东西。

刚刚同学们在观察的时候都抓住了教室里的关键特征,比如讲台,黑板等等。

可是明明是同一间教室,看到的样子为什么不一样呢?预设: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样子不一样二、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观察根据我们刚刚观察的方法,今天我们来观察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客人,它是小猴,你们和他打打招呼吧。

观察小猴的时候,你想从哪些方位去观察呢?预设:前后左右(板书)。

坐在小猴前面的同学招招手,左面的起立,后面的招手,右面的起立。

现在我们都清楚自己观察的位置了吗?自己小声说一说我在小猴的什么位置。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看一看(一)-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看一看(一)-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看一看(一)-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用图形和数字表示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能够通过对比大小指出100以内数的大小先后次序。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推理问题的能力。

•开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让学生认识和掌握数学的专业术语。

1.3 情感目标•让学生养成乐于观察、思考、探究的习惯。

•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寻求答案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通过图形与数字两种方式,让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以及大小先后次序。

•让学生掌握数学专业术语:大、小、相等、排序等。

2.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图形和数字两种方式,清楚的认识大小的概念。

•帮助学生识别数的大小的先后关系。

3.1 教师引入让学生把口袋里的硬币取出来,然后把它们按大小排序。

3.2 拓展教师介绍:通过硬币的排序,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大小的概念。

在这节课我们会学习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术语——大小。

教师通过拿出不同大小的卡片,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学习大小的概念,并掌握大小排序的方法。

3.3 讲解教师通过图形展示不同数量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通过归纳、推理物品的大小关系,了解100以内数的大小先后次序。

教师通过数字展示不同数字的大小,让学生对比大小,明确数字的大小概念。

3.4 操练教师通过多张纸质图片,让学生看图比较,找规律,掌握排序的方法。

3.5 温故知新通过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巩固学生对于数字大小概念的理解。

四、作业1.制作一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图表;2.家长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中完成大小排序作业。

五、板书设计大小相等排序257252257757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了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掌握数学专业术语的能力。

同时,教师在过程中也要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课程中不仅掌握专业知识,也能够培养出分析问题、思维逻辑等能力。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1)课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一)》(2)教材简析:教材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安排了观察百宝箱、玩具熊等物体的活动,以使学生经历“观察事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观察物体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理解记忆的能力还很差。

这一阶段要培养学生理解性记忆。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我们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倡导学生开始合作学习。

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让同桌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识。

(4)(4)设计思路:本节课的任务是在一年级的基础上继续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进行教学设计。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要上好一节课,导入很重要。

在本节课开始之前,选择游戏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亲切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想象推理与观察验证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当学生根据主题图进行想象与推理之后,让他们模拟主题图中的情境,站在与图中人物相符的位置进行观察,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懂得猜想需要验证的道理。

(5)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看一看(一)4 北师大版 (1)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看一看(一)4 北师大版 (1)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看一看(一)4 北师大版 (1)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第四章“看一看(一)”,教学内容包括数字的认识、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等。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认识1-100之间的数字,并能正确写出这些数字;2.能够将1-100之间的数字按大小顺序排列,并进行比较;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字意识。

教学流程1. 导入新课通过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认识数字,教师带领学生数数,重点教授数字1-100。

2. 数字顺序排列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将这些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提醒学生注意数字的大小关系,可以使用比大小的手势,辅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

3. 数字大小比较通过习题让学生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教师可以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使用比大小的方法,将数字进行比较,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分组进行小比赛的形式来加深记忆。

4. 认读数词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认读,并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例如让学生将10, 20, 30, 40 等数字进行识别和写出。

5. 数字的预习向学生介绍数字家族,让学生可以预习下一节课程的内容,增加学生对数字的习惯和自信。

教学方法与技巧1.多媒体辅助讲解,通过数字卡片、电子板书等方式进行数字的展示和解释。

2.灵活运用分组小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唱歌、游戏等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4.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中,适当设置小游戏和小练习,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和讨论。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和表现情况,进行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练习题,评测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另外,还可以通过家长会、课堂小测验等形式进行评价。

教学材料1.数字卡片(1-100)。

2.电子板书或者白板笔等教学辅助工具。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与实践,学生已基本能够掌握数字的基本认识和大小关系,但仍需后续巩固和加强。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创设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字,提高数学学科的学习成果。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正确数出个数,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内容1. 教科书第30页“看一看”。

2. 教科书第31页“练一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正确数出个数,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2.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科书、PPT课件。

2. 学具:各种平面图形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练习: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1页“练一练”,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1页“做一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 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 三角形: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

4. 圆:由一条曲线组成,曲线上的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1页“做一做”。

2.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2. 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是否需要调整?3.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改进?4.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5.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6. 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7. 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能力?8.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练习导入。

1、他们谁说的对?
提出问题:为什么他们都说错了?
2、看一看,标一标。

二、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观
察物体。

板书课题:看一看(一)
(1)请同学们亲自看一看,围绕这个盒子转一圈,记住你看的是哪一面。

(2)学生回到座位,连一连。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2、课件出示问题二:说一说:站在不同的位置,能看到几个面?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站在一个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最少看到一个面。

3、出示问题三: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
(1)学生自己填一填。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2)教师订正。

4、说一说:
在经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从不从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相同的。

二、课堂练习。

1、看一看,连一连。

2、下面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填在()里。

3、下面的四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4、连一连。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看一看(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观察物体”中的内容,主要是在一年级下册初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简单物体的基础上,拓展到观察一个物体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和从相对位置观察物体,为下一节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打基础,进一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直观经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获得观察物体的一些经验,能根据照片或者直观图辨认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本节课要继续发展观察物体的经验,教材以三个问题串呈现:问题1能根据照片或者直观图辨认从多个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为什么观察到的不同?);问题2体验从不同位置(角度)观察长方体,每次最多只能看到几个面?(为什么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有助于空间思维的培养);问题3辨认从4个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玩具,初步感知从相对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相反的。

(能说明思考的过程,培养空间思维,发展空间观念)教学目标:1.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实物观察、空间想象和推理等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3.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点:经历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的活动过程,教学难点:明晰从相对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相反的。

学具:长方体纸盒、毛绒玩具小熊教学方法:引导法、观察法、操作法、小组合作等教学过程:一、观察与表述,创设情景猜想并质疑师:同学们,我的朋友出去旅游拍了一些照片,你知道他们一行几个人吗?我给大家提供一些信息,看看你们能不能判断出来。

(出示侧面照1)生1:1人。

《看一看》教学设计(5篇)

《看一看》教学设计(5篇)

《看一看》教学设计(5篇)《看一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看一看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今天是小红生日,妈妈带她到公园照相,她可高兴了,可是她看到照片后却不高兴了。

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这些照片为什么没有照到小红的脸呢?)你能帮她解答吗?说得真不错!因为人或物体都有各个不同的面,要拍到或者观察某一面,就要找好位置才行。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观察物体。

(出示课题)二、观察事物,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存钱罐),请大家按自己现在的位置来观察,说说你在什么位置看,看到了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请和你的前后左右同学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存钱罐的哪一面?这是它的什么面?你在它的什么位置观察?谁跟他一样的?请站起来。

为什么观察到的面是一样的呢?2.换位观察。

下面,请同桌之间各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观察存钱罐,看看你们看到的与刚才看到的一样吗?同桌间说一说。

对!我们要仔细观察物体,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物体的面也不一样。

下面我们试一试,四个人一组来观察桌子上的小玩具。

请你们四个人先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然后再换不同方向观察,最后再找一名代表来说一说你们的观察结果。

三、深入了解,加深印象。

刚才我们观察了玩具,下面看看书本中的淘气和笑笑在观察什么?出示“练一练”第1题图。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引言本文介绍一个三年级数学教学的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并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

该教学课程基于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编写。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1.能够举出生活中具有数量意义的事物和物品;2.了解数字的前后关系和倍数关系;3.通过实验猜想,并得到相应的数学规律;4.学习数码制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包括:1.数字的前后关系;2.倍数关系;3.数码制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教学方法为了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课前热身:为提高教学效果,我设计了一个课前热身环节,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数字和物品的数量关系;2.课堂授课:通过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猜想,并掌握数码制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教学准备课程名称:《看一看(一)》时间:2021年8月25日晚上7:30-8:30地点:3年三班教学目标:1.能够举出生活中具有数量意义的事物和物品;2.了解数字的前后关系和倍数关系;3.通过实验猜想,并得到相应的数学规律;4.学习数码制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教学方式:1.课前热身;2.课堂授课;3.小组讨论。

教学资源:1.课件;2.讲义;3.黑板;4.白板笔。

教学过程1.课前热身(5分钟)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数字和物品的数量关系。

我准备了一些卡片,上面印有图片或数字,让同学们分组,根据卡片内容进行比较,发现数字和物品的数量关系。

2.课堂授课(45分钟)接下来,我通过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猜想,并掌握数码制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开始上课后,我首先讲解数字的前后关系和倍数关系。

在介绍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以后,我引导同学们进行实验和猜想。

比如,我给出一个数字“18”,然后问学生“如果你给它加上2,会是多少?”这时,同学们通过心算和各种方式猜想答案,并相互较量,最后得到正确答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看一看》(一)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看一看》(一)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自己带来的布偶。

小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当堂检测】
1.课件出示笑笑、淘气、机灵狗观察智慧老爷爷的生日礼物,这是他们三个人看到的,你能说出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2.课本练一练第4题。

先独学再与小组同学交流,说说怎么确定小狗和小兔看到的猫警长的动作。

【拓展延伸】
右面的图分别
是谁看到的?
【盘点收获】
同学们说说你的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看一看(一)
前面、后面、侧面。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作业设计课堂
作业
必做题:完成课本19页练一练1、2、3题。

选做题:明明从上面看长方体,他看到的是哪幅图?
家庭
作业
作业反馈课后反思。

2.1《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2.1《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看一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能力目标: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小正方体、课件、小正方体。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二、探索新知(一)出示自学目标:在观察、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二)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

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

3、学生同桌间游戏,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4、学生交流。

(三)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1、师生活动示范。

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

三、学习检测:1、搭一搭,看一看。

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正面画“√”,上面画“○”,侧面画“△”)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搭一搭,连一连。

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图形有()个,分别是()。

3、搭一搭,填一填。

填图号。

⑴、从侧面看是图A的有()。

⑵、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⑶、还有什么样的立体图形从侧面看是图A?还有什么样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图B?想一想,搭一搭。

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2.1《 看一看(一)》北师大版 (1)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2.1《 看一看(一)》北师大版 (1)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2.1《看一看(一)》北师大版(1)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环节,让学生了解几何形状中的“正方形”概念及其特点。

2.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正方形”概念,正确区分各种长方形。

3.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了解“正方形”应用场景。

教学重点1.正方形的概念及其特点。

2.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区别。

教学难点正方形与菱形的区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案、教材。

2.学生需要准备比较长的直尺和量角器。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图形(红色正方形、黄色矩形、蓝色正方形、黑色长方形等),询问学生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和特点吗?2.引导学生讲述这些图形的特点和名称。

3.以此过渡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了解学生对正方形的认知(5分钟)1.教师出示不同种类(大小颜色等)的正方形,让学生用直尺测量四条边是否相等并表达出来。

2.让学生用直观的方式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区别,并讲述他们自己的理解。

3.对于学生的各种回答,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补充。

学习正方形知识(30分钟)1.呈现正方形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看图说话,理解和掌握正方形的概念。

2.让学生分组自带教具(如橡皮擦、书、盒子等),进行形状分类游戏,在小组内将同类形状放在一起,并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代表图形进行演讲讲述。

3.教师通过演讲的方式补充、巩固正方形的知识。

拓展应用(15分钟)1.呈现一些场景(如正方形的家、饼干、方糖等),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正方形。

2.通过这些场景引导学生了解正方形的应用场景。

3.呈现一些复杂的图形,并让学生判断其中是否有正方形。

课后作业(5分钟)1.完成课堂练习册 P14-15。

2.回到家中,看看有哪些正方形图形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全面让学生接触、认识正方形,并通过现实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正方形的应用,目的也得到了很好的达成。

不足之处是本节课在游戏活动中未能很好地区分正方形与菱形,下一阶段再多补充相关知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看一看”(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节所要观察的是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教材要求从情境入手,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探索和交流中,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而且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进行辨认,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继学习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打基础。

本节所学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教材设计这个观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纸箱后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连一连、看一看、想一想及数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现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3个面,从而不断培养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1、利用学生身边的事情或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创设学习情境,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
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情感,并紧紧围绕数学与生活这一主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2、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重视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

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儿童年龄特征,自始至终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3、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并以活动的形式为各层次学生创设了充分展示自己,表述自己见解的平台,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小组交流和游戏活动,继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通过观察,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过程,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
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难点:能正确辨认所观察物体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践法谈话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2.今天我们来看《盲人摸象》的故事。

(课件出示)
3.人们为什么笑这些盲人?
4.师小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5.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看一看(一)。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看动画片,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动画片中使学生体会到了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体验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也有不同。

(1).现在请大家来看这幅图。

(课件出示)
(2).图上都有谁?
(3).他们分别站在讲桌的什么位置观察讲桌的?
(4).他们看到的讲桌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5).师生共同小结,同时课件演示。

(6).完成连一连。

(课件出示)
(7).观察活动:
①全体学生坐在座位上观察放作业本的柜子:说说你从什么位置进行观察的?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②观察电脑桌:
1>如果我看到的是电脑桌的前面和上面,我是从哪个位置去进行观察的?请你来试试。

2>如果我要看到电脑桌的前面、上面、左面,我是从哪个位置去进行观察的?请你来试试。

3>如果我只看见电脑桌的前面,我是从哪个位置去进行观察的?请你来试试。

4>如果我只看见电脑桌的上面,我是从哪个位置去进行观察的?请你来试试。

(8).师小结:通过上面的观察活动,我们知道了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讲桌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再通过老师说看见的面是什么,让学生说说是从什么位置去观察的这个活动,使学生再次体会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体验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是不同的,同一位置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1).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物体的几个面?(课件出示)
(2).我们再来看这幅图。

(边观察课件边演示)
①老师和小猴只看到讲桌的一个面。

②笑笑看到讲桌的两个面。

③淘气看到讲桌的三个面。

(3).如果淘气换一个位置,会不会看到讲桌的四个面或更多的面呢?
(4).现在请你把课桌看作讲桌来进行观察,可以离开座位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和同桌说一说你最多能看到桌子的几个面?(5).谁来给大家说说?
(6).我们现在来看这几个小朋友观察的是什么物体?从他们站的位置最多能看到几个面?(课件出示)
①小明观察洗衣机,能看到三个面。

②小红观察空调,能看到三个面。

③小路观察写字台,能看到五个面。

1>小路这样观察行不行?
2>我们只能从一个位置去观察,而不能把从两个位置观察到的面的个数相加。

(7).师小结:从上面的观察活动中我们知道了: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课件出示,师带着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学生清楚的知道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方法,课堂上通过课件演示和学生亲身观察活动,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3.认识长方体的各个面的名称。

(1).现在请你来看,老师拿的是什么?
(2).请你从你的座位来观察这个长方体,以你为标准来进行观察,说说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3).这三个面分别叫什么?
①前面:它正对着我们,我们也把它叫做“正面”。

背后的面呢?(为了和正面对应,我们把它叫做背面。


②(师手指上面)这是上面。

(手指下面)这是下面。

③(师手指右面)这是右面。

(手指左面)这是左面。

(4).拿出你的长方体:
①摸一摸正面、上面、右面。

②换一个位置,再摸一摸正面、上面、右面。

(多换几个位置)(5).对一个长方体来说,正面、上面、右面是固定不变的吗?(6).指一指:
①课桌的正面、上面、右面。

②数学书的正面、上面、右面。

③讲桌的正面、上面、右面。

④柜子的正面、上面、右面。

⑤空调的正面、上面、右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三个面,并且变换不同的角度来摸,使学生明白了长方体的三个面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观察位置的变换也在不断变换的;学生在指教室里面实物的三个面这
个活动中,体会到生活中实物的正面、上面、右面一般是固定不变的。

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与区别。


三、巩固练习。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题,检验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

1.课本26页“认一认”。

(课件出示)
2.课本27页的第1题。

(课件出示)
3.送信。

(课件出示)
4.课本27页第3题。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加深理解,做到学以致用。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做了哪些活动?
2.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做的活动,梳理这节课学过的知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再谈谈自己的收获,查漏补缺。


板书设计:
看一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