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宏科学思想史整理-古代-【3】中国的元气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元气论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大特色,就是它比较早地提出了一些关于天体演化的思想,这是古代天文学采用气的概念的必然结果。

气态物质不断改变它的形状和体积,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物态的变化。在古人看来,物态的变化是物质最显著的变化,用气的概念能较好地解释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的形成与转换。因此能解释自然界许多变化。承认气是世界的本原,很自然地会承认事物的变化。元气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演化的理论。气化论是古代的发生之学,演化之学,生化之学,变化之学,它试图对自然界做动态的描述。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和天文学家只要把“气”用于天文学,往往都要讨论天体的演化问题。

一、元气论的自然观

早期道家就把“气”引入世界的演化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一章)这是主张先有天地,然后有气,再生万物。庄子曰:“通天下元气耳。”这实际上是认为先有气,然后才有天地.这才有可能用“气”来说明天地的形成过程。所以《鹖冠子》曰:“天地成于元气。”(《泰录》)

气可派生出“形”的概念。“气”和“形”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被看作足天地发生和变化的基本机制。宋代的吕坤说:“形气混而生天地,形气分而生万物。”(《呻吟语·天地》)

有人认为,成书于汉代的《淮南子》记述了我国最早的天体演化的理论。“天坠未形,冯冯翼翼,洞洞漏漏,故同‘太始’。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积阳之热气久者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久者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淫气精者为星辰。”(《淮南子·天文训》)空廓生字宙,宇宙生元气。清轻的气互相摩荡向上成为天,重浊的气逐渐凝固向下成为地。清轻之气容易聚集,故天先成;重浊之气不易凝固,故地后定。阳的热气积聚久了产生火,火的精气变成太阳;阴的寒气积聚久了产生水,水的精气变成月亮;日月多余的精气变为星辰。这段文字概述了太始、虚霩、宇宙、气、天、地、日月、星辰的演化过程,并且提出天地形成的机制是“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一直为后来的元气论者所继承。轻物上浮,重物下沉,这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

关于天地日月形成的机制,朱熹说:“天地初间,只有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朱子全书》卷四十九)整个宇宙都是气不断运行的结果,除地以外,日月星辰仍运转不止。这同笛卡儿的以太旋涡颇为相似。

中国古代思想家还把天体的演化分为几个阶段。成书于汉代的《易纬·乾凿度》写道:“夫有形生于无形。天地之初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日浑沦。”这把天地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无所有,后三个阶段分别出现了气、形和质。张衡说:“太素之前,幽清玄静,寂

寞冥默,不可为象。厥中惟灵,厥外惟无,如是者永久焉。斯谓溟滓,盖乃道之根也。道根既建,自无生有。太素始萌,萌而未兆,并气同色,浑沌不分。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其气体固未可得而形,其迟速固未可得而纪也。如是者又永久焉。斯谓庞鸿,盖乃道之干也。道干既育,有物成体。于是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灵宪》)张载认为弥漫在宇宙空间中的气,可以凝聚为一个个天体;天体又可分散为弥漫在宇宙中间的气,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正蒙·太和》)有生于无,有形生于无形,气不断运行,轻者为天,重者为地,气聚为物,物散为气,这就是元气论的自然观。

二、中国式的气不可能成为机械力学研究的对象

连续的、弥漫的、无形的气,不可能成为牛顿力学所要求的机械运动的物质载体。这种形态的物质不可能用牛顿力学来描述。中国式的气不可能成为机械力学研究的对象。

1、所谓“气”

气是一种连续性、整体性物质,弥漫于整个空间,没有明确的空间范围。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管子·心术上》)孟子曰:“其为气也……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王夫之说:“气充满太虚.……亦无间隙。”(《正蒙注·太和》)气无边无际,亦无间隙,同分立的微粒属两种不同的物质形态。机械运动的物质载体,应当是有明确空间界限的宏观物体或分立状态的微粒,而不可能是没有明确空间界限的、连续的气。从元气论出发,无法形成牛顿力学的质点、刚体概念。若没有这些概念,就不可能建立牛顿力学体系。

由于气没有明确的空间界限,它也就没有明确的空间位置,我们不可能像描述粒子和分立的实物那样,用一个坐标系来确定气的位置。关于位置,元气论一般只笼统地讲上与下,内与外。“一气充溢,分为两仪。……轻清者上为阳为天,重浊者下为阴为地。”(《无能子》)《易传》说:“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系辞传》)《内经》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这里上与下只是相对的方向。“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彖传》)这儿的内与外也只是表示一种相对的空间关系。对气的上与下、内与外部无法作确定的量的描述。

2、气的聚散

元气论常讲到气的聚散。张载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正蒙·太和》)由于元气论没有粒子的概念,不认为气是由微粒构成的,所以即使讲到气的聚散,也不会涉及粒子的接近或分离,不会提出牛顿力学中的“中心力”概念。元气论谈论气的聚散,是从演化和发生的角度来谈的,而不是从位置移动的角度来讲的。“聚则为生,散者为死”,是元气论谈论气的聚散的本意。既然元气论不可能对气作定量的位置分析,当然也就无法讨论气的位置移动。因此,在元气论的影响下,中国不可能有描述位置移动的牛顿力学。3、元气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事物的变化

元气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讨论事物的变化,即主要讨论无形之气与有形之物的相互转化,讨论有形之物的发生和演化。北宋哲学家周敦颐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太极图说》)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元气论看作一门“化学”一一“化生之学”。何谓“化”?张载提出了一种界说:“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正蒙·神话》)他认为“变”与“化”有区别,“变言其著,化言其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