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参考教案

合集下载

压强教案(优秀9篇)

压强教案(优秀9篇)

压强教案(优秀9篇)压强教案篇一一、设计意图压强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其概念较为抽象,大部分学生在初二下学习时会感到困难,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处理的不够好,不会灵活应用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知识体系、框架,认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采用对比法和归纳法,师生讨论的方法等。

二、复习目标1. 正确理解压强,区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知道固体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 正确理解公式p=F/S,知道其适用范围,会用p=F/S及其变形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掌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这两个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

三、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①压强的概念②对固体压强中受力面积的理解,液体压强中深度的理解。

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④掌握两个实验的方法、过程和结论。

难点:①压强概念的建立②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的应用四、教具与学具气球与钉板、削好的铅笔、压强计等五、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准备好八下的物理书和笔记本,在课前已经自己对压强概念有大致的了解,知道探究实验所用的物理方法等。

六、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引入课题3′5′在初二下我们学习了压强的概念,学过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等概念,由于压强的概念比较抽象,固、液、气压强的特点又不同,我们同学在学习时普遍感到困难。

这块知识本身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属于较难的部分。

希望通过本节复习课能给与大家一些帮助。

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板书)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那些同学知道我们在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这部分学习了那些知识?一、压力①什么是压力?②压力产生的原因?③压力的范畴?④压力的方向?(课件)判断下列图中MN面所受压力的大小1.概念压力、压强的概念、单位、计算公式;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初中化学压强教案

初中化学压强教案

初中化学压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掌握在不同温度下气体的容积和压强之间的关系;
3. 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压强问题;
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压强的概念;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用实验装置演示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容积变化,并引出气体的压强概念。

2. 讲解理论知识
介绍压强的定义和单位,然后讲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引导学生理解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3. 解题实例演练
让学生通过一些例题来练习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压强问题,加深理解。

4. 拓展应用
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更多关于压强的应用问题,拓展应用范围。

5. 总结课程内容
对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四、评估方式
1. 课堂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测验
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复习所学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探索和研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2篇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2篇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2篇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压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__内容的主线,是对前面学习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奠定基础知识。

学情分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初中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奠定一些认知基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一定的探究实验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等特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知道压强的概念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的方式,学习控制变量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乐于把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而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压强的概念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是探求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教学教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本身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讲授法、分组练习法、练习题法等多种方法教学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讲解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利用幻灯片展示一组图片,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课下到课上身心快速转换,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快地进入角色,进而对本节课课堂知识进行学习。

初中物理《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压强》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压强,学会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 重点:压力的概念、压强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2. 难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图片: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站在同一片雪地上,站在滑雪板上的同学浮在雪面上,穿自己鞋子的小朋友却陷进了雪里。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2. 学生回答:因为他们穿的鞋子不同。

3. 教师追问:鞋子不同为什么就相差这么多?那蚊子为什么能用口器很容易刺破皮肤,体型大的骆驼为什么不会陷进沙地里?通过追问一系列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压强。

二、生成新知1. 教师解释压强的概念: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定义为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大小。

2. 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压强的存在,如:留在沙滩上的脚印、捏笔时手指的不同感觉。

3. 教师演示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三、课堂探究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压力和受力面积下海绵的形变程度。

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压力作用效果的规律。

四、应用拓展1. 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计算给定压力下的压强,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公式。

2. 学生能运用压强知识分析生活实例,提出合理的建议。

《压强》教案

《压强》教案

《压强》教案《压强》教案1【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能用该公式简单说明一些物理现象;(2) 通过观察简易压强计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3) 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解释帕斯卡实验,培养学生用理论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橡皮膜玻璃管液柱平衡实验,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替代的思想,了解它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推导,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逻辑性强、科学严密的特点;(2)通过帕斯卡实验的学习,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液体压强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活动设计一、液体压强的大小1、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演示简易压强计的实验,引导学生回忆上堂课实验得出的结论。

回忆并回答液体压强的特点。

强调:得到的这个规律是定性的,我们能不能具体测出液体内部一点上的压强是多大呢?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方案?对于定量测量,开始时,学生可能缺乏思路,在教师提醒下大胆猜想,慢慢接近主题:提出方案环节衔接不上时,教师适当分解问题,如:(1)橡皮膜凹进玻璃管中受到哪些力?(2)橡皮膜受到液体给它向上的压力被压进玻璃管中去。

(3)能否从受力平衡入手来测量液体给橡皮膜的压力?(4)可以给膜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与压力平衡。

测量这个力的大小就能得到液体压力的大小。

(5)压强怎么计算?(6)压强=压力 / 膜的受力面积;往管内加一定的水或沙,它们的重力等于压力。

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实验方案。

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综合思考形成设计方案,写在设计卡片上。

请学生报告自己的实验方案或对各个问题的回答。

教师进行适当点评和改进。

交流讨论实验方案,基本形成合理的定量推理思路。

2、挑选方案,推导公式画出烧杯、玻璃管的结构图,带领学生对橡皮膜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分析 F 水柱 = G 水柱 = 水 gh 水柱 S。

由受力分析得: P = F 水柱 / S = 水 gh 水柱。

《压强》教案(优秀4篇)

《压强》教案(优秀4篇)

《压强》教案(优秀4篇)《压强》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认识大气压强,会计算一个大气压强的大小。

2、通过实验了解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并理解生活中人们对大气压强的运用,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将生活与物理学科联系,提升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动手和认真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测量的原理。

【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实验:表演魔术“能飞的液体”。

用杯子盛满一杯水,将塑料片盖在水杯子上,将杯子翻转,杯口朝下,杯中水悬空在杯中。

提出问题:为什么水不会落下,什么力托住了水?大气是否和液体一样也能产生压强呢?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

环节二:新课讲授1、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贴在墙上的粘钩受到压力为什么不脱落?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猜想各种原因。

猜想一:用力挤压粘钩使得粘钩粘住不会下落。

猜想二:粘钩上沾水,使得粘性增加,粘钩不会下落。

猜想三:大气压力压住粘钩,使其无法下落。

再由教师做出猜想验证的范例:如果大气压强是使粘钩不掉落的原因,使用逆向思维,设计实验,如果把塑料吸盘戳个小孔,空气通过小孔进入吸盘和光滑的墙面之间,内外压强相等,吸盘便不会再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同样,组织学生思考,如果在倒置的水杯杯底开一个小洞,杯中的水是否还能悬空?从而直观而深刻的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2、实验探究:大气会不会如同液体一样,对气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演示实验:将塑料瓶装满水,并在底部扎几个小孔,打开瓶盖,水会顺着小孔流出。

关上瓶盖,水不再流出,提问学生为什么?是什么力堵住了水孔?演示实验:将塑料瓶装满水,并在瓶壁上扎上高度不一方向不同的小孔,打开瓶盖,水会顺着小孔流出。

关上瓶盖,水不再流出,提问学生为什么?是什么力堵住了水孔?得出结论:大气如同液体一样,对气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测量大气压强观看马德堡半球实验的视频,让学生多感官的感知大气压强,从实验现象中产生疑问:大气压强如此大,为什么平时感觉它不大呢?为测量大气压强埋下伏笔。

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教学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教学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7讲《压强》。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以及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压强的定义,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应用。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计、实验器材(如沙子、海绵等)。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压强现象,如用力按图钉、挤压气球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压强的定义,引导学生学习压强的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计算不同物体的压强,以及如何根据压强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一些简单物体的压强,巩固所学知识。

5. 探讨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因素(如受力面积、压力大小等)对压强的影响。

7. 应用:分析生活中的压强现象,解释其原因。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2. 压强的计算公式3.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4. 压强的应用七、作业设计答案:根据给出的数据,按照压强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但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研究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轮胎、鞋子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应用。

2.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3.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解析1. 压强的计算及应用:在讲解压强的计算时,要强调公式中各量的单位必须统一,如压力用牛顿(N),受力面积用平方米(m²),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

高中物理压强教案

高中物理压强教案

高中物理压强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学习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压强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压强的概念;
2. 掌握计算压强的公式;
3. 能够应用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举例引入压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压强及其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5分钟)
教师讲解压强的定义和公式:压强等于物体受到的力除以物体受力的面积,即P=F/A。

同时解释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

3. 实例演练(20分钟)
教师通过一些实际例题让学生计算压强,并解释计算过程。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4. 拓展练习(10分钟)
让学生自行解决一些压强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5.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方法。

四、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探索压强的更多应用。

五、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压强的重要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多做练习,加深对压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精选12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精选12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示意。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帕)。

4.经历测量人体对地面压强的过程,培养乐于和他人合作进行探究的团队精神,初步掌握测量,计算,表达能力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6.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

教学设想重点: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压力的概念。

会画压力示意。

教学教法实验探究式教学准备一端削尖的铅笔、小桌子、沙盘等。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不知道大家注意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没有:[出示钉]钉的帽子做得又大又平,而钉头却又尖又细;在茫茫的雪原里,步行的人容易陷下去,可是滑雪者却悠然自得,而且滑得很快。

这些现象看起来简单,但其中包含的物理学道理却是很深刻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准备解决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一只杯子放在地面上,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那么地面受不受力呢?(如果用手作为地面,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压力,可见地面受到杯子的压力,谁来画一画地面受到的压力?)同样的道理,钉对墙面也有压力;放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也有压力,请大家完成力的示意。

(学生板演)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多媒体展示压力,说明压力的方向始终和接触面相垂直。

(学生观察并回答)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虽然我们知道了压力的定义,但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和那些因素有关呢,我们用实验来探寻答案。

[实验1]将压力小桌正放入沙盘,其中一次在小桌上放一个重物,比较两次小桌陷入沙盘的深度。

(学生观察)压力作用的效果和压力大小有关。

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精选8篇)

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精选8篇)

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篇1[设计理念]液体的压强是一个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却又非常重要的概念。

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获得深刻影响,特在课本P81的演示实验上增加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通过本节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认识到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本节课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经验的相关情景,使学生对液体压强获得初步印象,然后让学生猜想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设计实验,自主探究。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同时还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3)理解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知道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的能力,通过实验分析,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用具]演示用:橡皮膜、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侧壁开口的玻璃管、压强计、盛液筒两个、小烧杯两个、水、盐水。

学生用:盛液筒、压强计、玻璃管、橡皮膜、水、盐水。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是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

难点: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归纳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1、用多媒体展示情景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存在压强。

《压强》教案教学

《压强》教案教学

《压强》教案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P表示压强,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3.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2. 难点: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生活中的压强现象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压强的存在和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气球,让学生观察气球在受到外界压力时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压强的思考。

2. 新课:介绍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压强的基本概念。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压强现象,如大气压、水压等,让学生了解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压强的增大和减小方法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实例。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压强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发现不足,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压强概念和计算公式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例分析中的表现,评价其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后反思,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内化程度。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压强在工程、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压强知识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中的压强问题,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压强新课标初中物理教案

压强新课标初中物理教案

压强新课标初中物理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新课标初中物理教材第八章第二节“压强”。

具体内容包括:1.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3.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4.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应用;2.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3.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力计、液体压强计、海绵、砖块、实验桌;2. 学具:笔记本、笔、测量工具(尺子、量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压强现象,如行走时的压力、液体倾倒时的压强等,引发学生对压强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3.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压力、受力面积下压强的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4. 例题讲解:讲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液体压强现象。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压强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图示;3.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 请简述压强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3. 举例说明液体压强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工程设计、医学等领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新课标初中物理教材第八章第二节“压强”。

具体内容包括:1.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3.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4.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

压强教案(最新7篇)

压强教案(最新7篇)

压强教案(最新7篇)《压强》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2、利用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教学重难点)温度不变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一位同学吹一个气球,然后让气球复原,放进一个塑料瓶,并用气球口向外包住瓶口,再请这位同学吹这个气球,同学们一起观察前后两次现象:气球在空气中容易吹大,而放在瓶子里却不容易被吹大。

提问:气球在空气中容易被吹大,为什么放在瓶子里却不容易被吹大?(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当气球放在空气中,气球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而放在瓶子里后,气球受到瓶内气体压强的作用,二者压强的大小是不相等的,显然后者压强更大。

提问:是什么原因使得瓶子里的压强变大了呢?请同学们观察在吹气球过程中,瓶子里气体的什么发生了变化?经过观察可以发现,瓶子里气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

那么,瓶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否是因为瓶子里气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在刚才的实验中,瓶子里的气体是被密闭的,现在我们就以密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大家观察一下我们面前的实验仪器——注射器,是否可以找到这样的气体?注射器里的气体就是实验研究的密闭气体。

1、实验目的: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2、实验器材:注射器(出口处用橡皮膜封住)3、实验思路:(引导学生找出实验思路: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就是研究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时,“压强”随之发生了什么变化?)当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如何变化?当气体体积减小时,压强如何变化?4、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当气体体积增大时,橡皮膜如何变化?当气体体积减小时,橡皮膜如何变化?)5、实验结论:观察橡皮膜的变化,当向里推活塞,气体体积减小,橡皮膜向外突起时,表明气体压强增大;当向外拉活塞,气体体积增大,橡皮膜向内凹陷时,表明气体压强减小。

物理《压强》教案范文模板

物理《压强》教案范文模板

I. 教学目标1. 掌握压强的定义及计算方法;2. 能够理解压强的物理意义和应用;3.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II. 教学重点1. 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压力和力的关系;3. 压强的应用实例。

III. 教学难点1. 压强与力的关系的深入理解;2. 压强的应用实例的掌握。

IV. 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压强”两个字,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概念。

将一个带有铅笔芯的宝特瓶放在桌子上,让学生尝试用手指压住宝特瓶,让学生感受一下指尖的力量对于面积的影响。

2. 概念讲解(20分钟)教师开始讲解压强的概念,介绍了压力与面积的关系,并深入探讨了压强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同时,引入力的概念,阐明了压强和力的关系。

3. 应用实例(30分钟)教师通过丰富的例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压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茶杯底部会容易破裂,或者介绍水泵的原理等等。

4. 实验探究(40分钟)教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图,探究物体受力的变化及与压强的关系。

实验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合理操作,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总结实验结果。

5. 总结(10分钟)在本节课的结束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并让学生思考一下,如果你要为一辆自行车的轮胎充气,应该如何选择打气筒的头部?V. 课后作业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教师布置了一些相关题目,并让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VI.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了压强的概念及应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自主巩固所学知识,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压强教案 (3)

压强教案 (3)

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掌握压强与力、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3.能够解决与压强相关的问题;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压力计、不同形状的物体、压力计支架、测力计、木块、电子秤等;2.教学课件:包含相关的理论知识、实验步骤和练习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压强的兴趣,例如: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针可以戳破气球,而我们的手指却不行?这是为什么呢?2. 引入(10分钟)通过讲解与压强相关的基本概念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包括:•压强的定义:压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单位面积的垂直分量;•压强的计算方法:压强=力÷接触面积。

3. 实验探究(30分钟)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其原理。

实验步骤如下:1.将压力计安装在压力计支架上,并选择一个合适的力量表读数范围;2.将不同形状的物体放置在实验台上,并用压力计分别对其施加压力;3.测量物体的接触面积,并记录下压力计的读数;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压强,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4. 深化理解(15分钟)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深化对压强的理解:•压强与力的关系:压强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力越大,压强越大;•压强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压强与接触面积成反比,接触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5. 拓展应用(20分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与压强相关的实际问题,如:1.计算气球被针戳破的压强;2.探究为什么人的脚在穿高跟鞋时容易受伤;3.分析为什么行走在细长的木板上会更容易折断。

6. 总结归纳(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醒学生回顾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2.实验器材:压力计、不同形状的物体、压力计支架、测力计、木块、电子秤等。

五、课堂评价1.师生互动:课堂提问、实验操作指导等;2.学生实验报告评价:包括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初中物理压强试讲示范教案

初中物理压强试讲示范教案

初中物理压强试讲示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计算压强的方法,能够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知道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培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难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踩在沙滩上的脚印、捏笔时手指的不同感觉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压强。

环节二:探究压强定义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压力概念,复习压力的计算公式。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量化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压强的概念。

4. 学生学习压强的计算公式,理解压强的物理意义。

环节三:实验探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1.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2.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环节四:应用压强知识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踩在沙滩上的脚印会消失、为什么穿高跟鞋容易累等。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如推门时如何用力等。

环节五:总结与评价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享学习收获。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计算压强的方法,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知道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压强教案幼儿园小班

压强教案幼儿园小班

压强教案-幼儿园小班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了解“压强”的含义和概念;2.能够通过简单的实验感受“压强”的大小差异;3.能够说出常见的“压强”现象。

二、教学准备1.展示材料:小球、小球桶、黄圆球、气球、棒子等;2.实验器材:手指、水壶、气球、废纸张等;3.板书:什么是压强?压强的实验体验、常见的压强现象。

三、教学步骤1. 预热(5分钟)在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还不熟悉“压强”这个概念时,老师可以先进行一些简单的预热活动,让孩子们对压强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例如:用手指按压一张废纸,比较一下用手指不同部位的压力差异。

或者用手指按压一个水壶,与用手掌的压力进行比较。

2. 导入(10分钟)1.通过示范和小球等玩具,让孩子们了解压力(力量)与面积的关系,解释什么是压力,什么是面积,从而引出“压强”概念;2.通过让孩子们观察黄圆球、气球等的变化,引出常见的压强现象。

3. 实验环节(15分钟)通过实验让孩子们感受“压强”的小差异。

1.实验一:孩子们体验用手指指尖和手心各自压实一个废纸,比较用手指指尖和手心的压强大小差异;2.实验二:孩子们体验用气球带来的压强感,将气球由孩子轮流压实;3.实验三:孩子们体验用黄球、小球桶与手指的压力差异,把小球压入不同深度的球桶里,感受压强的差异。

4. 巩固(10分钟)通过带着孩子们发现和描绘压强的一些例子,强化对这个概念的认识。

通过板书强调一下常见的压强现象,例如: 1. 大象站在脚上,会感到脚布满了痛苦的压力感; 2. 当身穿小螺旋的跑鞋踩在沙滩上时,脚好像被压住了; 3. 我们坐在椅子上,座位会感到压力。

5. 小结(5分钟)回顾上课内容,梳理讲述的重点,让孩子们更好地吸收和理解“压强”概念。

四、教学反思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对新概念的接受能力较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配合一些简单的实验和活动,让他们能感受到“压强”的实际体验和大小差异,促进他们对“压强”的概念有更深入的认识。

压强教案教学设计3篇

压强教案教学设计3篇

压强教案教学设计3篇压强教案(一):物理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理解压力的概念,明白压力的作用效果眼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掌握压强的概念,明白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医强的单位及其好处,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请同学们阅读本节课文开头的和图10―1,猜一猜两人对雪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下去了,另一个人没有陷下去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

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们此刻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

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板书课题:第十章压强液体的压强第一节压力和压强)。

二、进行新课1.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三人各画一图(有意识地请能正确画出的同学,以便借此讲解压力的概念)。

同学们作图时,教师可走到学生中去,来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

2.学生停笔后,先讲评下面学生作图状况,然后讲评黑板上画的图,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

请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启发学生回答出:压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压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3.教师重复一遍学生的回答(板书: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4、学生分组做课本图10―3压力小桌的实验,并讲述压强的概念。

(l)介绍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要观察的现象。

首先照图10―3甲做,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

然后照乙图做,比较与甲图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相同),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

最后请同学们回答图下面的图注中提出的问题,并得出结论。

(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照图10-3甲那样,放上一个破码和放上两个破码,想一想塑料泡沫受到的压力相等吗塑料泡沫的受力面积相等吗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

初中压强的教案

初中压强的教案

初中压强的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影响压强的因素。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步行时脚下的压力、举重时的压力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提到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等。

2. 生成新知:(1) 教师介绍压强的概念,解释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

(2) 教师演示实验,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一: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观察压强的变化。

实验二: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观察压强的变化。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自主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3. 巩固知识:(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问题。

如:为什么步行时脚下的压力会感到舒适,而举重时压力会感到巨大?(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应用拓展:(1)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释。

如:为什么汽车在泥泞的道路上容易打滑?为什么冰面上的压力会导致冰裂?(2)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压强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并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问题解答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影响压强的因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苏科物理10.1《压强》教案详案

苏科物理10.1《压强》教案详案

教案详案:苏科物理10.1《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物理教材第十章第一节《压强》。

本节主要介绍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压强的因素。

具体内容包括:1.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压强的计算: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

3. 影响压强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以及受力面积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强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压强的因素。

2.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以及压强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包括压力计、受力面积不同的物体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电脑和投影仪展示一些与压强相关的实际情景,如:压路机工作时对地面的压强、人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等。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情景中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 概念讲解:介绍压强的定义,解释压力、受力面积等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含义。

3. 计算方法讲解:讲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公式为: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运用该公式计算压强。

4. 影响压强的因素探讨:5.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与压强有关的例题,如:计算压强、改变受力面积或压力来改变压强等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压强的因素来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压强的计算: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

影响压强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以及受力面积的性质。

8. 作业设计:a. 一块重20N的物体放在面积为1m²的桌面上,求其压强。

b. 一辆质量为1000kg的汽车停在面积为10m²的路面上,求其压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压强
【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章是初中力学内容的重点知识,而压强概念又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

在学生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中经常用到,也是学生以后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浮力知识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充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以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采取分析现象,找出原因,提出猜想,进行实验验证猜想的研究方法,从而理解压强的概念和掌握控制变量法。

【教学目标】
·理解压强的概念;
·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
·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压强的概念。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实验,学习下定义的科学方法。

【教法学法】
对于压强的概念的引入采用教师启发式教学;对于压强的影响因素和定义采用探究式教学;对于压强的计算采用讲授法及讲练结合的方法;对于增大和减小压强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机、沙子、小桌、砝码
学生准备:压力小桌、沙子、砝码共16组
【教学过程】
一、压力作用效果
复习提问:力的作用效果;压力
从生活走向物理:
师:出示图片:(1)小姑娘站在雪地里,对雪地有压力,双脚陷入雪里;一大人利用雪橇站在雪地里,对地面也有压力,却几乎没有陷入雪地;(2)用手按皮肤,手指对皮肤有压力,皮肤被按进一些,用的力越大,陷入越深;(3)用手按图钉帽,手对图钉有压力,图钉尖扎进桌面。

(4)吊有钩码的细绳对橡皮泥有压力作用,细绳压入橡皮泥
师:用物理的语言描述这些事例,找出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共同特征?(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相同之处,都有压力产生,都产生了作用效果)师:请同学们分析这些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不同之处,压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等不同)
师:谁能够根据这些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说明:此环节的安排,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能够用物理语言表述生活现象的语言描述能力;使学生掌握通过比较、分析等思维方式进行探究提问的技能。


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猜想:师:那么,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请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回答: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师: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我们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生:控制变量法
设计实验:师:如何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控制和改变压力、受力面积等变量?
(说明:教师边启发边演示完成任务,设计实验要解决三个问题:显示什么,如何显示?控制什么,如何控制?改变什么,如何改变?通过这样的程式化的锻炼,可使学生有目的、有方法的进行实验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生:用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控制放在木块上砝码的个数控制压力;通过小桌的正放和倒放控制受力面积。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说明: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实验完全放给学生,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亲自体验成功的喜悦,探究的乐趣。


4.请同学们说出实验的过程和得到的结论,教师追问:如何控制压力不变和受力面积不变的?
5.师总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我们物理学中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板书: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三、压强及压强的计算
师:把三块砖放在桌面上,已知每块砖重10N,一块立放,立放底面积为50cm2;两块叠起平放,平放时,底面积为200cm2。

请同学们判断哪组砖对桌面的压强大?
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提示:我们使如何比较物体速度的?)
师:总结比较压强大小时即不能够只比较压力,也不能够只比较受力面积,应比较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最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表示压强。

板书: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说明: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下定义的研究方法。

)师板书并讲授:公式:p=F/S 公式中各个符号的意义: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1帕斯卡=1牛顿/平方米1Pa=1N/m2师: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公式来计算两组砖对桌面的压强。

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并进行全班的交流。

四、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师:由p=F/S可知,增大或减小压强得思路有哪些?
生:增大或减小压力,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

师:阅读课本“想想议议”试举例说明生活中是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得。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或减小压强?我们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
(说明:学生阅读并回答,此环节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五、当堂练习
1.冬天北方的河面结冰,某同学在结冰的河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冰面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A.原处站立不动
B.立即改成单脚站立
C.赶快向河岸跑
D.就地伏下并向岸边爬行
2.请说明下列事例是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1)锯、剪刀、斧头等用久了就要磨一磨,为什么?
(2)背书包为什么要用宽而扁的带,而不用细绳?
(3)啄木鸟有个细长而坚硬的尖喙,这对它的生存为什么特别重要?假如尖喙变钝了,它还能够成为森林医生吗?
六、小结:(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我们主要采取了几种研究问题的方法?(3)在研究问题时,采取了几种思维程序?
(说明:小结不仅要总结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本节课研究问题的方法及思维程序提炼出来,学生学会这些方法并体会到它们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