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工业1212
机械设计基础自学指导.doc
第1部分课程概述本部分内容包括课程简介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联,课程的知识体系,课程教学的内容结构及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的关联,并对自学方法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1.1课程简介《机械设计基础》主要研究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机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是工科院校机械类、机电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是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意识进行培养训练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将为有关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可以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运用相关知识、手册设计简单传动装置的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技术基础课,综合了应用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公差与技术测量等学科和课程。
具有鲜明的工程实践性。
是先修基础课的综合应用,又是后继专业课的基础,在基础课和专业课间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过渡作用。
1.2课程的知识体系《机械设计基础》综合浓缩了《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内容,而这两门课程是机械类专业本科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包括《机械原理》课程中的平面机构自由度及运动分析;常用机构运动原理和设计方法(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间歇运动机构;机器动平衡问题,以及《机械设计》课程中常用联接、常用传动装置和轴系零部件的设计等部分内容。
因此,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包括:(1)、机器与机构,机械零件设计准则—基本概念;(2)、常用机构的运动原理及运动系统设计—确定机械功能和运动原理;(3)、常用联接与传动及轴系零部件的设计—确定机械零件的具体形状尺寸及材料。
1.3课程的内容结构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第三章凸轮机构第四章齿轮机构第五章轮系*第六章间歇运动机构*第七章机械运转速度波动的调节*第八章回转件的平衡第九章机械零件设计概述第十章联接第十一齿轮传动第十二章蜗杆传动第十三章带传动和链传动第十四章轴第十五章滑动轴承第十六章滚动轴承*第十七章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第十八章弹簧(带星号的章节为自学内容)1.4自学方法1.4.1 理解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为了学好本课程,首先要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态度,在学习中要刻苦钻研、踏踏实实、虚心求教、持之以恒。
12级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热动121-4)解析
(一)基本要求1. 掌握有关机械、机器、机构、构件及零件等名词概念;2. 了解机械设计基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及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相应的学习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掌握机器和机构的含义和特征、构件及零件等名词概念(三)自测练习题1.填空题1)零件是机器中的单元体;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2)内燃机中的连杆属于。
A.零件B.机构C.构件3)机器与机构的主要区别是:。
A.机器较机构运动复杂B.机器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能量C.机器能变换运动形式4)一种相同的机构机器。
A.只能组成相同的B.可以组成不同的C.只能组成一种2.简答题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是什么?2)什么是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各举一例说明。
2 平面机构(一)基本要求1. 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搞清运动副、约束、自由度等基本概念,看懂并能绘制机构的运动简图;2. 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
能对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及虚约束进行正确识别及处理,对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会做出相应的判断;3.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演化方法。
熟悉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其演化中的曲柄滑块机构、摆动导杆机构的结构特点及运动特点;4. 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特性分析方法。
对曲柄存在条件、急回特性、行程速比系数、传动角或压力角、死点有明确的概念;5. 掌握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方法。
能够按照给定行程速比系数、两连架杆位置运用图解法完成四杆机构各构件基本尺寸的确定。
(二)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形式的判断;四杆机构中急回特性分析及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其中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即是重点又是难点;而机构自由度计算中虚约束的处理是难点但不是重点;平面四杆机构最小传动角的分析是难点。
(三)自测练习题1. 填空题1)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为;它引入个约束。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为,它引入个约束。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指南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指南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计作为一门重要的工科学科,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是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技能,以及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本文将针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提供一些学习指南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一、认真听课和做好笔记在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期间,认真听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教师在每一堂课上都会讲授很多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核心要点。
为了更好地记录这些重要信息,建议学生在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笔记。
在做笔记时,学生应聚焦于教师在板书上写下的关键概念和公式等等信息,还有一些实例用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同时,学生可以采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笔记,比如数字笔记、图像笔记、表格笔记等等。
学习笔记能帮助学生在复习时快速回想起所学的知识点。
二、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介绍了很多重要的机器设计概念和公式,这些基础知识直接决定了学生对于本学科的认知和掌握程度。
所以,学生应该重视这些基础概念和公式的学习和掌握。
对于某些难以理解的概念或公式,建议学生多花时间仔细学习,并尝试解出一些相关的例子或练习题。
如果学生对其中的某些细节不印象深刻,除了利用笔记外,可以把自己的问题到群里与老师或同学交流沟通。
三、注重实践操作除了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还应该注重实践操作。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许多实验环节中提供了机会让学生通过亲手动手实践来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在实验环节中,学生应集中精力关注实验内容和目的,清晰地阐述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应该注意安全,注意规范化实验操作,保持设备的完好性。
同时,还应该注重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和合作,多问问题,追求完美。
四、多做练习为了更好地掌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各种概念和技能,学生应该多做练习题和例子。
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工业121-2)
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工业121-2)《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学习指南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工业工程专业12级本科学生使用任课教师:李乃根说明:为配合学生《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在学习指南中对本课程基本情况、性质、任务、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的处理、学习参考书、考核要求及各章基本要求、重点、难点等均做了较详细地说明。
同时,对每一章节还配备了若干有代表性的自测练习题,便于学生自己检查对其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基本情况、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总学时:64学时,课堂教学60学时,实验4学时。
先修课: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图等。
《机械设计基础A》是机类、近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作为一门主干基础课程,它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起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研究组成机械的一些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装置、通用零、部件等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基本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主要任务: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机械、了解机械,并掌握分析机械、设计机械的基本方法。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设计零、部件的能力;强调能比较、能选择、能设计的基本能力的培养;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新的技术学科建立基础。
二、教材处理及多媒体课件说明教材处理:选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高校机械工程规划教材、朱东华等主编的《机械设计基础》。
本教材系统、完整、新颖和适用。
但由于教材内容多,而计划学时有限,所以教学任务非常繁重。
对此,应该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做到抓住重点、难点,放手简单、次要的内容(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学),淡化理论演绎、简化公式推导,使学生掌握其共性规律和基本方法。
真正做到将问题由“繁”变“简”,将课本由“厚”变“薄”。
最新机械设计基础教案——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指南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指南一、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重要的设计性的技术基础课程,起着“从理论过渡到实际、从基础过渡到专业“的承先启后的桥梁作用。
机器的三个特征:①人为的事务组合体;②各运动单元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③能代替人类做有用的机械功或进行能量转换。
机构是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能实现一定运动形式转换或动力传递的实物组合体。
零件是制造的最小单元,构件是机构的做小单元,为实现一定的运动转换或完成某一工作要求,把若干构件组装到一起的组合体称为部件。
零件失去设计时指定的效能称为零件失效。
衡量机械零件工作能力的指标称为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准则二、凸轮设计要点:1)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无论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多么复杂,都可以方便地设计出相应的凸轮轮廓曲线来实现;缺点是凸轮副为高副,易磨损,只适用与传力不大的场合。
2)在教材所述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中,等速运动规律存在刚性冲击,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和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存在柔性冲击,在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和复杂多项式运动规律则可以实现无冲击。
3)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位移等于从动件与凸轮轮廓接触点处的向径长减去凸轮的基圆半径。
4)凸轮廓线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反转法”,即从动件应按与凸轮转向相反的方向绕凸轮转动,以“绘制”出凸轮廓线。
5)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指的是其理论廓线上的最小半径。
6)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指其从动件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压力角越大,传力性能越差。
可采用增大基圆半径或适当偏置从动件等措施减小压力角。
7)为避免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的“运动失真”,可增大基圆半径或减小滚子半径。
三、其他机构设计要点在教村所述间歇运动机构中,只有棘轮机构的转角可能通过改变摇杆摆角或使用权用覆盖罩等措施实现有级调节。
螺旋副相对位移的计算公式为S=l 。
双螺旋机构应按两处螺旋副的旋向相同或相反,将其两处的位移相减或相加。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指南
目录模块一静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2)单元1:静力学基础 (2)单元2:平面力系 (4)单元3:摩擦 (6)单元4:空间力系 (8)模块二材料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10)单元5:各种受力构件的内力分析 (10)单元6:各种受力构件的应力分析 (18)单元7:组合变形 (34)单元8:压杆稳定 (42)模块三常用机构 (51)单元9:机构的组成 (51)单元10:平面连杆机构 (54)单元11:凸轮机构 (59)单元12:圆柱齿轮机构 (61)单元13:圆柱齿轮机构设计 (65)单元14:其他常用机构 (70)单元15 轮系 (75)模块四通用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79)单元16:带传动 (79)单元17:轴 (83)单元18:轴承 (91)单元19:其他通用零部件 (95)模块一静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教学要求:1、理解力、力系、力的基本公理、力矩与力偶等基本概念2、理解约束及约束力的特点3、具有能对刚体进行基本受力分析的能力4、能对平面及空间力系进行简化并利用平衡条件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5、掌握存在摩擦条件下力平衡条件及相关计算单元1:静力学基础一、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及推论2、了解约束的常见类型及其受力特点3、掌握刚体受力分析的步骤及方法二、知识点:力与力系,二力平衡,三力汇交,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约束与约束力三、重点及难点:重点:力、力系、约束及约束力、力对点之矩和力偶等基本概念及静力学基本公理难点:熟练运用二力平衡、三力汇交、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相关知识进行刚体的计算四、学习指示及辅导:1、静力学基本概念⑴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
⑵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力的外效应,物体形状发生的改变是力的内效应,静力学主要研究的是力的外效应。
⑶力对物体的外效应取决于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⑷力系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若干个力的总称,对物体作用效果相同的力系称为等效力系。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方法与技巧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方法与技巧机械设计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涵盖了许多复杂的知识和技术。
作为一位机械设计学习者,你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理解基础概念、掌握设计软件和应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等等。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机械设计基础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建立坚实的基础知识在学习机械设计之前,建立坚实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这包括了数学、物理、材料力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基础知识,你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械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可以选择参加相关的学习班、课程或者通过自学来强化你的基础知识。
二、掌握专业的设计软件和工具机械设计离不开先进的设计软件和工具的支持。
学习并掌握这些软件和工具,是提高你设计技能和效率的关键。
例如CAD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E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和CAM软件(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等。
通过熟练地使用这些软件和工具,你可以更好地进行设计、分析和优化。
三、参与实际项目和实践理论知识只有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因此,参与实际项目和实践是提高机械设计技能的一种重要途径。
可以选择加入校内的项目团队或者参与一些实习机会,与实际工程师一起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技巧。
通过实践,你将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四、深入研究领域前沿与发展趋势机械设计领域不断发展和创新,了解领域的前沿动态和趋势非常重要。
通过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专业刊物、参与学术会议等方式,了解最新的技术和研究进展。
这不仅有助于拓宽你的知识视野,还能够激发你的创新思维,为你的设计带来新的灵感和方向。
五、与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和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是提高机械设计技能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加入相关的学生组织、参加学术研讨会或者与同学进行讨论,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问题。
通过与同行的交流,你可以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相互激励和支持,共同进步。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指南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指南1.课程性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类及近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职业能力基础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好该课程能为学生学习模具专业、数控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等后续专业课提供必备的知识储备,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总学时为68学时,理论为48h、实训为20h。
2.课程定位课程授课对象主要以高中后学生为主。
课程的设计针对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满足专业/岗位要求及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构建合理课程体系,体现“理实结合、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3.课程目标《机械设计基础》研究的对象为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及一般工作条件下和常用参数范围内的通用零、部件,研究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运动和动力性能、基本设计理论、计算方法以及一些零部件的选用和维护。
①使学生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了解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类型、结构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②掌握常用机构的基本理论、通用零、部件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与设计方法;③具备机械设计理念和基本设计技能;学习设计中使用手册、工具书查阅资料、标准等基本技能;④为学生学习模具专业、数控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等后续专业课提供必备的知识储备,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⑤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通过教师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按照《教学大纲》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通过实训项目强化学生应用技能,从而加深对知技点的理解和掌握。
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章节的作业练习;通过章考核达到每章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最后通过期终考核达到《机械设计基础》总体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4.几点建议.①设定学习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对于学习更是如此。
在学习每一章、节时可以给自己设定近期目标,到学期终设定远期目标,一步步实现,增加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②端正学习态度脚踏实地,避免浮躁。
积极参加教学互动,敢于发表自己见解,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指南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指南一、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重要的设计性的技术基础课程,起着“从理论过渡到实际、从基础过渡到专业“的承先启后的桥梁作用。
机器的三个特征:①人为的事务组合体;②各运动单元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③能代替人类做有用的机械功或进行能量转换。
机构是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能实现一定运动形式转换或动力传递的实物组合体。
零件是制造的最小单元,构件是机构的做小单元,为实现一定的运动转换或完成某一工作要求,把若干构件组装到一起的组合体称为部件。
零件失去设计时指定的效能称为零件失效。
衡量机械零件工作能力的指标称为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准则二、凸轮设计要点:1)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无论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多么复杂,都可以方便地设计出相应的凸轮轮廓曲线来实现;缺点是凸轮副为高副,易磨损,只适用与传力不大的场合。
2)在教材所述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中,等速运动规律存在刚性冲击,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和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存在柔性冲击,在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和复杂多项式运动规律则可以实现无冲击。
3)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位移等于从动件与凸轮轮廓接触点处的向径长减去凸轮的基圆半径。
4)凸轮廓线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反转法”,即从动件应按与凸轮转向相反的方向绕凸轮转动,以“绘制”出凸轮廓线。
5)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指的是其理论廓线上的最小半径。
6)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指其从动件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压力角越大,传力性能越差。
可采用增大基圆半径或适当偏置从动件等措施减小压力角。
7)为避免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的“运动失真”,可增大基圆半径或减小滚子半径。
三、其他机构设计要点在教村所述间歇运动机构中,只有棘轮机构的转角可能通过改变摇杆摆角或使用权用覆盖罩等措施实现有级调节。
螺旋副相对位移的计算公式为S=l 。
双螺旋机构应按两处螺旋副的旋向相同或相反,将其两处的位移相减或相加。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教材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教材
机械设计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
本文档将介绍机
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并提供研究教材推荐。
1.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机械设计是指利用机械原理和工程运筹学的基本方法,进行零
部件或机械装置的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过程。
了解以下基础知识将
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机械设计的原理。
- 机械元素:包括轴、螺纹、齿轮、带传动等常见的机械元素。
研究它们的结构、功能和应用将有助于你设计出合适的机械装置。
- 轴系设计:轴系是机械装置中承受转动和传递力的重要部分。
了解轴系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可以确保机械装置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 轴承设计:轴承是减小摩擦和支撑轴的关键部件。
研究轴承
的种类、选型和安装方法可以提高机械装置的寿命和性能。
- 连接设计:连接是机械装置中各个部件之间的关键环节。
研
究连接的类型、计算方法和安装要求可以确保机械装置的稳定性和
安全性。
2. 机械设计教材推荐
以下是一些适合初学者的机械设计教材推荐:
- 《机械设计基础》:作者:陈重阳。
该教材详细介绍了机械
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方法,适合初学者入门。
- 《机械设计手册》:作者:马明。
该手册包含了丰富的机械
设计案例和实用的设计工具,对于提升机械设计能力很有帮助。
- 《机械设计与制造》:作者:刘明华。
该教材介绍了机械设
计和制造的整个过程,包括设计思路、计算方法和加工工艺等内容。
以上是一些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教材推荐。
希望这些信息对
你学习机械设计有所帮助!。
《机械设计基础A》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A》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A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_____专业_____年级学生学分:_____学时:_____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机械设计基础 A》是一门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机械设计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机械设计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的主要任务包括:1、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和设计方法。
2、让学生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计算和选用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力分析的方法。
(2)熟悉常用机械传动(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的工作原理、特点和设计计算方法。
(3)了解轴系零部件(如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对简单机械系统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
(2)具备设计一般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零件的能力。
(3)能够正确选用标准件和常用件。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内容1、绪论(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概况。
(2)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2、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运动副及其分类。
(2)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3、平面连杆机构(1)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2)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
(3)平面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如急回特性、压力角和传动角等)。
4、凸轮机构(1)凸轮机构的组成、类型和应用。
(2)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3)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 机械设计基础 》 课程学习指南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指南《机械设计基础》(80 学时)课程学习指南一、差不多情形1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英文译名:MACHINE DESIGN BASIS2 、要紧教材及参考书:《机械设计基础》,宋宝玉主编,哈工大出版社出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王连明主编,哈工大出版社。
《机械设计作业指导》,陈铁鸣、王连明主编,哈工大教材科。
《机械基础实验教材》,哈工大教材科3 、教学时数80 学时(讲课:68 学时、习题课:2 学时、实验1 0 学时)4 、考核方式及记分方法:平常作业10 分实验10 分随堂测试10 分期末考试70 分二、作业与实验1、每章后的习题与作业各要紧章的课后习题作业有:第一章:P3 :1-1 题。
第二章:P48~49 :2-14 ,2-24 (a )(c),2-25 题。
第三章:P67 :3-10 ,3-12 ,3-15 题。
第四章:P83 :4-9 题。
第五章:P103 :5-9 题。
第六章:P136 :6-12 ,6-13 ,6-14 ,6-15 题。
第七章:P149 :7-9 ,7-10 题。
第八章:P160~161 :8-5 ,8-10 题。
第九章:P170 :9-4 题。
第十章:P194 :10-13 ,10-14 ,10-15 题。
第十一章:P211~212 :11-5 ,11-9 ,11-11 题。
第十二章:P230 :12-1 ,12-4 ,12-5 题。
第十三章:P247 :13-5 题。
第十四章:P256 :14-4 题。
第十五章:P267 :15-1 题。
2、设计性大作业•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盘形凸轮机构设计•齿轮传动设计•螺旋起重器设计•轴系部件设计共五个设计性大作业,每个大作业都包括设计图纸一张和设计运算讲明书一份。
3、实验①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2h );②齿轮范成实验(2h );③带传动实验(2h );④轴承部件拆装测绘实验(4h );每个实验项目都有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从零开始的入门指南
机械设计基础从零开始的入门指南导言机械设计是一个非常广泛且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各种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
对于刚刚入门的初学者来说,了解基本的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指南将向你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技巧,帮助你从零开始迈出机械设计的第一步。
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1.1 机械设计概述机械设计是指通过对零部件的选择和配置来实现机械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它包括机械元件的选型、机械结构的设计、机械系统的分析等内容。
1.2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受力分析、材料力学、运动学等。
受力分析是机械设计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
材料力学则涉及到了材料的强度和刚度等特性。
运动学则是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规律。
1.3 机械设计的步骤机械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制造。
需求分析是明确设计目标和性能要求。
方案设计是根据需求分析确定设计方案。
详细设计是细化设计方案,包括尺寸和形状的确定。
制造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制品。
第二章 CAD软件的应用2.1 CAD软件的概述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缩写,它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三维模型的绘制和设计。
常见的CAD软件有AutoCAD、SolidWorks等。
2.2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绘制线条、绘制曲线、创建体素等。
掌握这些基本操作可以为后续的机械设计提供便利。
2.3 CAD软件的高级功能CAD软件还提供了一些高级功能,如装配、模拟、动画等。
这些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验证设计方案。
第三章机械元件的选型3.1 机械元件的分类机械元件可以分为传动元件、支承元件、连接元件等多个类别。
了解这些元件的特点和使用方式是进行机械设计的基础。
3.2 机械元件的选型原则机械元件的选型原则包括强度、刚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多个方面。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机械元件可以保证设计的可靠性和寿命。
第四章机械系统的分析4.1 机械系统的模型化机械系统的分析需要将其抽象为数学模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南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南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关键要素。
2. 学习并掌握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传动方式、连接方式和机械零部件的选用原则。
3. 理解并掌握机械设备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运动学、动力学基本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具备初步的机械设计能力。
2. 能够分析机械系统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模拟和优化。
3. 能够查阅相关技术资料,进行机械设计方案的比较和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面对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
2. 增强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新技术的热情。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使学生具备对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负责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设计实践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机械设计实践尚缺乏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施,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概述、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重点讲解设计过程中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试制试验等环节。
教材章节:第1章 机械设计概述,第2章 机械设计方法。
2. 机械设计常用材料及零部件:介绍常用机械工程材料、传动系统、连接方式、轴承和机械密封等零部件的选用原则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3章 机械工程材料,第4章 机械传动,第5章 机械连接。
3. 机械设备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讲解机械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大纲学习目的:获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对机械设备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学会分析、使用、装配和维修机械设备的方法。
有初步的简单机械设计的能力。
学习要求:1)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机器和机构的区别;2)对机械设备会分析哪是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执行部分;3)熟悉拓展内容,了解创新内容,初步具备设计和分析基本机构、设计简单机械和普通机械装置的能力。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机械有哪几种?一般包括哪几个基本组成部分?具有哪些共同的功能?第三节、课程的内容体系和基本要求:内容体系主要包含哪三个方面?设计的机械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第二章、平面机构:第一节、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其自由度:1)运动副及其分类:运动副、约束、低副、高副;2)机构中构件的分类:固定件、原动件、从动件;3)机构的自由度:第二节、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及应用:1)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形式、铰链四杆机构形式的判别、2)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第三节、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急回特性、压力角与传动角、死点位置;第三章、凸轮机构:第一节、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1)凸轮机构的分类:第二节、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1)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和应用。
第三节、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基圆半径的选择:1)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基圆半径的关系;第四章、间歇运动机构:第一节、棘轮机构:1)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第五章、机械零件设计概论:第一节、机械零件的强度及设计准则:1)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设计准则;第二节、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及其选则: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处理、材料的选择;第三节、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和标准化:1)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机械零件设计的标准化;第六章、带传动与链传动:第一节、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1)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第二节、带传动的受力分析:1)带的应力分析、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第四节、V带轮设计及V带传动的维护:1)V带带轮的材料和结构;V带传动的使用和维护;第七章、齿轮传动:第一节、齿轮传动的特点和类型:第三节、渐开线齿廓:1)渐开线的形成及性质;2)渐开线齿廓传动的特点;第四节、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尺寸:1)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和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第八节、齿轮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第九节、齿轮材料与热处理方法:第八章、蜗杆传动:第一节、蜗杆传动的特点和类型:1)蜗杆传动的特点及应用、类型;第三节、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和材料选择:第九章、轮系:第一节、轮系的分类及应用:1)轮系的分类和应用;第十章、滚动轴承:第一节、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1)轴承类型的选择;第三节、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第十一章、滑动轴承:第一节、摩擦状态:摩擦状态有几种?第二节、润滑剂和润滑装置:1)摩擦、磨损、润滑基本知识、润滑装置;第四节、轴瓦及轴承衬材料:1)轴瓦材料和结构;第十二章、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第六节、螺旋传动:第十三章、轴及轴毂联接:第一节、轴的分类和材料:第四节、轴毂联接:1)常用的轴毂联接有哪几种?第十四章、联轴器和离合器:第一节、联轴器:第二节、离合器:第十五章、弹簧:第一节、弹簧的功用和类型:1)弹簧的主要功用和类型;第十六章、机械动力学:第一节、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1)机械速度的波动的原因和类型;第二节、回转件的平衡:静平衡、动平衡;。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资料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资料机械设计基础学习资料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它是设计人员根据所需的机械功能和性能,结合机械运动学、机制原理及材料力学等知识,进行构思、创新、设计、分析、计算、检查和优化的过程。
而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则是机械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学科。
机械设计基础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加工工艺、材料力学、机械工程制造等多方面内容。
本文将介绍一些优秀的机械设计基础学习资料。
一、机械制图1.《机械制图基础及应用》(吕志祥):本书详细介绍了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规范、符号、尺寸标注等。
书中所提供的例题,涵盖了尺寸标注技巧、组合零件的制图、传动装置的制图等多个方面,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实用。
2.《机械设计手册第一卷》(关中育):本书是机械设计手册的第一卷,讲解了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尺寸标注及符号、制图用具等,为入门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学习资料。
二、机械加工工艺1.《机械加工工艺》(郭慧东):本书全面介绍了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工艺及要求、切削力及刀具工艺等内容。
同时,书中还涵盖了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等现代先进加工工艺的相关知识。
2.《机械加工基础》(王连成):本书是一本较系统的机械加工基础教材,涵盖了机床、切削刀具及加工技术等多方面内容。
主要适用于专业学院的机械加工相关专业学生。
三、材料力学1.《材料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本书是国内工科教育界和工程技术人员广为使用的材料力学教材。
其内容涉及应力、应变、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基本知识,理论部分详实、严谨,配合大量例题的习题内容是巩固此类知识的良好途径。
2.《机械材料力学》(孙立欣):本书侧重于钨钢、高速钢及刀具的力学性能,它不仅涉及到这些各类金属材料的组成、原理、特性和应用等方面,还讲述了有关这些方面的材料加工技术和实验方法,为学习材料力学的专业人员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教领资料。
四、机械工程制造1.《机械制造工艺》(杨桂明等):本书详细介绍了机械制造的各个方面,如工艺、设备、实验、技术等。
成型 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
它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起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程主要研究组成机械的一些常用机构、机械传
动装置、通用零、部件等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基本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主要任务: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机械、了解机械,并掌握分析机械、设计机械的基本方法。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设计零、 部件的能力;强调能比较、能选择、能设计的基本能力的培养;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新的技术学科建 立基础。 二、教材处理及多媒体课件说明
《机械设计基础 A》课程学习指南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成型、材料 09 级本科学生使用 任课教师:王秀叶 王旭
说明:为配合学生《机械设计基础 A》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有的放矢
地进行学习,在学习指南中对本课程基本情况、性质、任务、教材和多媒体课件
的处理、学习参考书、考核要求及各章基本要求、重点、难点等均做了较详细地
重要的作用。但是,应该提醒的是,学生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时,不能将注意力只集中在丰富多彩
的课件画面上,而忽视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和理解;课堂学习中,由于信息量较大,课堂进度较快,应注意
对重要内容作记录,并在课下及时复习和总结。
三、 学习参考用书
可选用高等学校机械设计系列教材:
《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 程光蕴主编);
4)和其它机构相比,凸轮机构的最大优点是
。
A.便于润滑 B.制造方便 C.可实现各种预期
的运动规律
5)为避免从动件运动失真,滚子从动件凸轮的理论轮
廓不能
。
A.内凹
B.有尖点
C.变平
6)若凸轮机构出现运动失真,可采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学习指南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工业工程专业12级本科学生使用任课教师:李乃根说明:为配合学生《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在学习指南中对本课程基本情况、性质、任务、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的处理、学习参考书、考核要求及各章基本要求、重点、难点等均做了较详细地说明。
同时,对每一章节还配备了若干有代表性的自测练习题,便于学生自己检查对其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基本情况、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总学时:64学时,课堂教学60学时,实验4学时。
先修课: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图等。
《机械设计基础A》是机类、近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作为一门主干基础课程,它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起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研究组成机械的一些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装置、通用零、部件等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基本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主要任务: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机械、了解机械,并掌握分析机械、设计机械的基本方法。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设计零、部件的能力;强调能比较、能选择、能设计的基本能力的培养;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新的技术学科建立基础。
二、教材处理及多媒体课件说明教材处理:选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高校机械工程规划教材、朱东华等主编的《机械设计基础》。
本教材系统、完整、新颖和适用。
但由于教材内容多,而计划学时有限,所以教学任务非常繁重。
对此,应该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做到抓住重点、难点,放手简单、次要的内容(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学),淡化理论演绎、简化公式推导,使学生掌握其共性规律和基本方法。
真正做到将问题由“繁”变“简”,将课本由“厚”变“薄”。
多媒体课件: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机械设计基础适合用多媒体教学。
该课件综合了图、文、声、像、二维图形、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手段,经科学、合理的重组、整合、加工,构筑了一种虚拟实际场景的教学氛围。
对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路、增强工程实践意识以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应该提醒的是,学生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时,不能将注意力只集中在丰富多彩的课件画面上,而忽视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和理解;课堂学习中,由于信息量较大,课堂进度较快,应注意对重要内容作记录,并在课下及时复习和总结。
三、学习参考用书可选用高等学校机械设计系列教材:《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程光蕴主编);《机械原理》(孙桓主编),《机械设计》(濮良贵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指导书》(程光蕴主编)四、关于考试的说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考核成绩由以下几部分构成:●课外作业(未完成作业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 20 %●实验(未完成规定实验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 10 %●期末考试70 %五、各章基本要求、重点难点及自测练习题绪论(一)基本要求1.掌握有关机械、机器、机构、构件及零件等名词概念;2.了解机械设计基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及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相应的学习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掌握机器和机构的含义和特征、构件及零件等名词概念(三)自测练习题1.填空题1)零件是机器中的单元体;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2)内燃机中的连杆属于。
A.零件 B.机构 C.构件3)机器与机构的主要区别是:。
A.机器较机构运动复杂B.机器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能量C.机器能变换运动形式。
4)一种相同的机构机器。
A.只能组成相同的 B.可以组成不同的 C.只能组成一种2.简答题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是什么?2)什么是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各举一例说明。
平面机构(一)基本要求1.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搞清运动副、约束、自由度等基本概念,看懂并能绘制机构的运动简图;2.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
能对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及虚约束进行正确识别及处理,对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会做出相应的判断;3.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演化方法。
熟悉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其演化中的曲柄滑块机构、摆动导杆机构的结构特点及运动特点;4.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特性分析方法。
对曲柄存在条件、急回特性、行程速比系数、传动角或压力角、死点有明确的概念;5.掌握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方法。
能够按照给定行程速比系数、两连架杆位置运用图解法完成四杆机构各构件基本尺寸的确定。
(二)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形式的判断;四杆机构中急回特性分析及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其中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即是重点又是难点;而机构自由度计算中虚约束的处理是难点但不是重点;平面四杆机构最小传动角的分析是难点。
(三)自测练习题1.填空题1)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为;它引入个约束。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为,它引入个约束。
2)机构中只有一个。
A .原动件 B.从动件 C .机架1)当曲柄摇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原动件应是,此时,机构的压力角为。
2)在曲柄摇杆机构中,若把摇杆变换为机架,则机构演变成机构。
3)一对心曲柄滑块机构,若以滑块为机架,则将演化成机构。
4)在四杆机构中,能实现急回运动的机构有、、。
5)摆动导杆机构,当以曲柄为原动件时,传动角总是 。
A .等于0ºB .等于9 0ºC . 大于0º而小于9 0º6)曲柄滑块机构中,若增大曲柄长度,则滑块行程将 。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7)铰链四杆机构ABCD 各杆长度分别为 l A B = 40mm l Bc = 90mm ,l cD = 55mm ,l AD = 100mm ,取AB 杆为机架,则该机构为 。
A .双摇杆机构B .双曲柄机构C .曲柄摇杆机构2.计算分析题下面所示两图分别为一机构的初拟设计方案。
试:计算图示各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说明。
分析其设计是否合理,如此初拟方案不合理,请用简图表示其修改方案,并对其合理性进行验证。
凸轮机构(一)基本要求1.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应用;2.掌握推杆几种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和适用场合;3.掌握用反转原理设计凸轮廓曲线的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推杆几种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及适用场合;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凸轮机构压力角及运动失真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章的难点是在凸轮轮廓设计及分析中“反转法”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三)自测练习题1.填空题1)在凸轮机构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中, 运动规律会使机构产生刚性冲击,而 运动规律会使机构产生柔性冲击。
2)右图所示几种凸轮机构中, 的润滑条件和传力性能最好。
A 、a 图B 、b 图C 、c 图3)尖顶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基圆的大小会影响 。
A .从动件位移B .从动件加速度C .机构的压力角4)与其它机构相比,凸轮机构的最大优点是 。
A .便于润滑B .制造方便C .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5)为避免从动件运动失真,滚子从动件凸轮的理论轮廓不能 。
A .内凹B .有尖点C .变平6)若凸轮机构出现运动失真,可采取 的措施。
(b)A .增大滚子半径B .增大基圆半径C 、减小基圆半径7)设计滚子直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时,若压力角超过许用值,则应 。
A 、增大滚子半径B 、增大基圆半径C 、减小基圆半径2.作图分析题1)右图所示一对心直动滚子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已知凸轮转向为逆时针方向,凸轮工作轮廓由两段圆弧和两段直线光滑连接而成,要求:① 画出凸轮的理论轮廓;② 画出凸轮的基圆;③ 标出从动杆的行程h ;④ 标出凸轮的推程角δ0、远休止角δ01、回程角δ0′、近休止角δ02;⑤ 标出凸轮由图示位置按逆时针方向转过45°时机构的压力角α。
2)图示为一偏心圆盘构成的凸轮机构,已知O 为偏心圆的中心,偏心距e = 15mm,圆盘直径d = 60 mm 。
要求:①用作图法标出从动件2的行程h 和推程运动角δ0。
②用作图法标出凸轮转过90︒ 时从动件2的位移S 90、压力角α90。
③若改为偏置式凸轮机构,从减小推程压力角的角度考虑,从动件应偏向哪一侧?间歇运动机构(一)基本要求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应用场合及设计要点;(二)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掌握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组成、运动特点及应用。
(三)自测练习题1.填空题1)单销外槽轮机构中,槽轮的运动时间总是 静止时间。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
2)若要实现周期性间歇转动,且希望转角大小可调,可选取 机构。
A 、槽轮;B 、不完全齿轮;C 、棘轮。
3)在单向间歇运动机构中,棘轮机构常用于 场合。
A .低速轻载;B .高速重载;C .低速重载。
4)当输入运动为连续匀速转动时,要求输出运动为单向间歇转动,可选用 机构、 机构和 机构。
5)棘轮机构中止动爪的作用是 。
2.简答题实现间歇转动的机构有哪几种?哪一种间歇回转角可调?那一种较适用于高速情况?为什么?带传动(一)基本要求1.了解带传动的类型 、特点和应用;O2.熟悉V 带的构造和标准;3.掌握V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
熟悉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会区分打滑和弹性滑动这二个概念;4.掌握V 带传动的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
(二)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V 带传动的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 ;难点是弹性滑动的分析。
(三)自测练习题1. 填空题1)带传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因为 。
A .带的预紧力不够 B.带的紧边和松边拉力不等 C.带和带轮间摩擦力不够2)带轮的轮槽尺寸由 确定。
A 带的型号B 带轮直径C 带的长度3)带传动主要依靠 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A 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正压力B 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C 带的紧边拉力4)设计V 带传动时,如小带轮包角α1过小(α1<120︒),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 。
A 、 增大中心距B 、 减小中心距C 、 减小带轮直径5)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传动比的原因是 。
A. 带的磨损B. 带的打滑C. 带的弹性滑动6)带的楔角θ与带轮轮槽角ϕ之间的关系为 。
A. θ= ϕB. θ< ϕC. θ> ϕ2. 讨论题图示三个带传动方案,其中心距、带轮直径满足下列关系式:a a =ab , D 1a <D 1b , D 2a =D 2b ;a b <a c, , D 1b =D 1c , D 2b =D 2c ,试分析哪个方案传动能力最强?齿轮传动 (一)基本要求1 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2. 理解齿廓啮合基本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