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 沉迷网络游戏报告案例报告

合集下载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案例分析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案例分析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案例分析
摘要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受青少年喜爱的娱乐方式,带来了许多乐趣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危害。

本文通过分析多个案例,探讨了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案例一:沉迷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李明是一名高中生,他痴迷于一款网络游戏,整天沉迷其中,忽略了学习。

他的成绩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面临被劝退的危险。

经过家长和老师的干预,李明才逐渐戒掉游戏,但付出了较大的学业损失。

案例二:网络游戏造成行为改变
小红是一名初中生,经常玩一款暴力游戏,在游戏中不断接触暴力画面,导致她的行为逐渐变得暴躁和易怒。

在现实生活中,小红对周围的人表现出暴力倾向,造成了不良影响。

案例三:网络游戏影响身体健康
王震是一名大学生,整夜玩游戏导致睡眠不足,疲劳感大增,身体状况逐渐恶化。

健康专家指出,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影响生理健康,导致多种慢性病的产生。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案例可见,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不容忽视。

为了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我们建议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合作,加强对青少年游戏行为的监督和引导,定期开展相关教育宣传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游戏消费观念和生活态度,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游戏环境。

以上是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案例分析,希望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游戏环境。

沉迷网络社会实践报告

沉迷网络社会实践报告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沉迷网络现象也日益严重,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方面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沉迷网络的原因、影响及对策,我们组织了一次关于沉迷网络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内容与方法1. 调查方法本次实践活动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

(1)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了解沉迷网络的人群特征、沉迷程度、原因等。

(2)访谈:选取沉迷网络的青少年及其家长、教师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沉迷网络的原因和影响。

(3)案例分析:收集沉迷网络青少年的案例,分析其沉迷网络的原因、过程及后果。

2. 实践步骤(1)制定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2)在校园、社区等地发放问卷,收集数据。

(3)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4)对沉迷网络的青少年及其家长、教师进行访谈。

(5)收集沉迷网络青少年的案例,进行分析。

(6)撰写实践报告。

三、实践结果与分析1. 沉迷网络的人群特征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沉迷网络的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尤其是初中生和高中生。

此外,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其子女沉迷网络的比例较高。

2. 沉迷网络的原因(1)好奇心: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

(2)逃避现实: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部分青少年选择沉迷网络,以逃避现实。

(3)家庭环境:家庭关系紧张、父母陪伴不足,导致青少年寻求网络世界的慰藉。

(4)教育引导不足:学校、家庭对网络沉迷的危害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

3. 沉迷网络的影响(1)身心健康:沉迷网络导致青少年作息不规律、缺乏锻炼,易引发近视、颈椎病等疾病。

(2)学业成绩:沉迷网络影响青少年学习时间,导致成绩下降,甚至辍学。

(3)人际关系:沉迷网络使青少年与家人、朋友的沟通减少,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4. 沉迷网络对策(1)加强家庭教育:父母应关注子女的网络使用情况,引导其合理安排时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例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报告介绍了1例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

通过对来访者问题描述进行分析,并对其同学和老师进行了访问调查,并进一步了解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和目前所处的状态,在与来访者进行协商后,确定咨询方案,征得来访者的同意,经过4次咨询,一次随访调查,认为来访者基本改善了心理状态,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游戏沉迷焦虑缓解一、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王某,男,19岁,某大学大一年级学生。

自大一第二学期以来因沉迷于网络游戏前来咨询。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来自祖国大西北,是家里的老大,从小父母老师都要求严格,自小学到高中毕业以来学习成绩都很好,当时高考毕业时自己的理想就是考上外地大学,出来见见世面,学学知识。

2008年考上辽宁某所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

3、精神状态: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情绪激动,言行一致,人格较稳定。

4、身体状态:近一个月以来严重失眠,白天不上课时间很兴奋。

5、社会功能:人际关系不是很好,与同学接触不多。

6、心理测验结果:SCL-90:躯体化2.4,强迫1.1,人际敏感2.2,抑郁2.4,焦虑2.8,敌对1.5 ,恐怖1.2 ,偏执1.6 ,精神病性 1.5 ,其它 1.3 ,阳性项目数:45 ,总分:168。

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均高于2分。

二、主述和个人陈述1、主述:近来经常会失眠,上课打盹,急切盼着下课,这种情况发生有近2个月。

2、个人陈述:我于去年考上大学之后,就远离家乡了,由于去年过年时有点特殊情况,我也没有回家,对于头一次离家这么远,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家人的我,看着同学们都能回家,我心里有种失落感,也挺孤独的。

因此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寝室的一个同学说新出了一款游戏,挺流行也挺好玩的,我抱着无聊,分散注意力的心情试着去玩了一会,结果一天两天,一周两周,渐渐的控制不了自己了,开始时是一下课便后,发展到后来上课逃课去网吧,甚至有时周六周末在网吧包宿玩网络游戏。

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报 可下载 可修改 优质文档

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报  可下载  可修改  优质文档

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报告介绍了一例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

通过对来访者问题描述进行分析,并对其同学和老师进行了访问调查,并进一步了解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和目前所处的状态,在与来访者进行协商后,确定咨询方案,征得来访者的同意,经过6次咨询,一次随访调查,认为来访者基本改善了心理状态,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游戏沉迷焦虑缓解一、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王某,男,19岁,某大学大一年级学生。

自大一第二学期以来因沉迷于网络游戏前来咨询。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来自祖国西北,从小父母老师都要求严格,自小学到高中毕业以来学习成绩都很好,当时高考毕业时自己的理想就是考上外地大学,出来见见世面,学学知识。

2015年考上商丘某所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

3、精神状态: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情绪激动,言行一致,人格较稳定。

4、身体状态:近一个月以来严重失眠,白天不上课时间很兴奋。

5、社会功能:人际关系不是很好,与同学接触不多。

6、心理测验结果:SCL-90:躯体化2.2,强迫1.5,人际敏感2.9,抑郁2.7,焦虑2.5,敌对1.4 ,恐怖1.3,偏执1.8 ,精神病性1.7 ,阳性项目数:49,总分:157。

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均高于2分。

二、主述和个人陈述1、主述:近来经常会失眠,上课打盹,这种情况发生有近3个月。

2、个人陈述:我于去年考上大学之后,就远离家乡了,由于去年过年时有点特殊情况,我也没有回家,对于头一次离家这么远,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家人的我,看着同学们都能回家,我心里有种失落感,也挺孤独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寝室的一个同学说新出了一款游戏,挺好玩的,我试着去玩了一会,结果一天两天,一周两周,渐渐的控制不了自己了,开始时是一下课便后,发展到后来上课逃课去网吧,甚至有时周六周末在网吧包宿玩网络游戏。

就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又挂了一科,觉得自己很堕落,同学都看不起我这样的人了。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从那么大老远来就是为了好好学习的,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才来到这所大学上学的,您是心理咨询师,我想你肯定能帮我解决问题的。

网络成瘾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网络成瘾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网络成瘾心理咨询案例报告作者:张霞姚俊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55-01【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赵某沉迷于网络,导致学业成绩下降,自信心降低,兴趣丧失,和同学关系冷漠,与父母有抵触情绪。

本案例主要采用代币疗法和自我管理疗法使求助者走出网络的泥沼。

【关键词】网络成瘾代币疗法自我管理疗法1. 来访者一般情况赵某16岁,汉族,初三学生,父母离异。

2. 来访者要求咨询的问题赵某从初二开始迷恋网络游戏,每天3-5个小时,已持续将一年多的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自信心降低,和老师、同学关系冷漠,和父母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主诉:我从一年前开始打网络游戏,每天都打,以前在班里是前几名,现在完全不想学习,哪天不打电脑游戏我有种过不下去的感觉,其实我也意识到一直这样打下去不行,但功课全落下了,基础太差,学习起来非常有挫败感,在同学里抬不起头来,只有打游戏才会忘记烦恼,才有成就感,心里有些矛盾。

3. 咨询师的观察咨询师观察,来访者的个子在同年龄的人中比较高,非常瘦,额前特意留着一绺能遮住眼睛长发,手上留着长长的指甲,穿着新潮。

相当沉默,但话语比较连贯,思路清晰,回答相当简单,表现出了主动咨询的愿望。

4. 咨询问题的归类与诊断4.1 基本诊断按照三原则判断赵某的自知力良好,有主动求治的愿望,打网络游戏影响了他的学业,但尚未影响其思维逻辑,应属一般心理问题,意志和认知方面需要调整。

4.2 心理问题的诊断、归类及依据第一,根据排除标准。

求助者知、情、意统一,对自己心理有良好的自知能力;没有出现逻辑思维混乱;无感觉异常和幻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第二,根据症状标准,赵某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出现网络成瘾的症状,尚可分清虚拟与现实,也对自己目前的状况有清醒的自知。

因此,表面上看赵某是网络成瘾,实际上表现为意志行为问题。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分析与思考
对有网络游戏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了解其内心需求和压力来源,引导其正确看待和使用网络游戏。
心理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可以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和治疗。
家校合作与共同干预机制的建立
家校沟通
家长与学校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了解孩子的状况和学习环境,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预防 孩子沉迷网是预防和解决大学生网络游戏 成瘾问题的重要手段。应通过课堂教育、心 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 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 力。
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协同作用与责任担当
家庭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网络游戏,避免过度沉迷。
家庭因素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联
家庭教育缺失
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关。家长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和引导,导致孩子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情感寄托。
家庭关系的影响
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父母离异或长期外出务工等因素,也会导致孩子缺乏关爱和 陪伴,从而沉迷于网络游戏。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
02
案例分析
成瘾行为定义与特点
定义
成瘾行为是指个体对某种行为产生过 度依赖,无法自拔,并导致身心健康 受损的行为。
特点
成瘾行为具有强烈的渴求、无法控制 、持续沉溺、损害社交与职业功能等 特点。
网络游戏成瘾的成因分析
01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与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一些家
庭中父母与孩子沟通不足,导致孩子在网络游戏中寻找情感寄托。
案例二:小李的情况
• 小李,女,20岁,大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家中长女。小李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上大学后,小李感到学业压力增大, 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也不如高中时期密切。她开始通过网络游戏来逃避现实压力,经常独自在宿舍玩游戏,减少了与他人的 交流和参与课外活动的机会。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心理干预方案案例报告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心理干预方案案例报告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心理干预方案案例报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游戏成为了现代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游戏依赖性和沉迷成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个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干预方案案例,以帮助理解并解决这一问题。

案例背景小明,一个16岁的高中生,原本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但近几个月来,他变得沉默寡言,放弃了原本热爱的体育活动和社交圈子,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对学业和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也逐渐忽视。

干预方案一、评估与认知重建针对小明的沉迷情况,首先进行专业的评估,包括检查游戏时间、能力成绩以及行为变化等。

评估阶段的重点在于建立青少年对自己沉迷网络游戏行为的认知,使其能够正确认知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

二、建立娱乐多样性为了帮助小明摆脱对网络游戏的依赖,引导他寻找其他的娱乐方式。

这包括参与体育运动、加入兴趣小组、阅读书籍、学习音乐或美术等。

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可以让小明发展其他的兴趣爱好,扩展人际网络。

三、家庭教育与支持为了帮助青少年摆脱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家庭教育与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应与子女保持良好的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苦,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此外,家庭成员可以共同规划创造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

四、心理辅导与支持为了帮助小明逐步恢复心理健康,心理辅导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面对面交流,小明可以分享自己的内心困扰,并获得专业指导和支持。

心理辅导还可以帮助小明学会应对压力、处理情绪和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五、社区支持与义务活动参与社区支持和义务活动参与对青少年心理干预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小明可以扩展社交圈子,提高社交技能,并且感受到社区的关爱和支持。

案例结果经过几个月的心理干预方案实施,小明逐渐恢复了对学业和家庭关系的重视。

他开始参加体育活动,并加入了学校的兴趣小组。

同时,他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也得到了改善,家庭关系逐渐趋于和谐。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案例研究分析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案例研究分析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案例分析作者:日期: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案例分析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现状网络游戏”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可以多人同时参与的电脑游戏,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达到交流、娱乐和休闲的目的。

作为伴随互联网迅速发展而出现的新事物,是网络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沉溺其中,而青少年群体更是对网络游戏有极大地热情。

为此,网络游戏成为家长、学校、社会大众心中的魔兽” 关键词:网络游戏原因防治对策安徽省庐江县。

2005年11月14日,年仅16岁的少年胡彬在服用了农药之后,被紧急送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抢救, 到达医院时,胡彬已经生命垂危,两天后,胡彬离开了这个世界。

对于胡彬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胡彬的家人、老师和同学之所以一致认为网络游戏是胡彬自杀的罪魁祸首,是因为在胡彬自杀前,曾经在当地一家名叫飞宇的网吧里疯狂地玩了11天的网络游戏, 随后就发生了自杀的悲剧。

然而,对于他们的这种说法,有一个人提出了强烈的反对,那就是飞宇网吧的老板。

这位网吧老板声称,他承认胡彬在自杀的前几天的确是在他的网吧里度过的,但是时间不是11天,而是4天,而且胡彬在到他的网吧的时候,就已经有些异常。

网吧老板还指出,胡彬不是第一个到他网吧玩网络游戏的孩子,其他孩子都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由此说明胡彬的自杀与玩网络游戏没有直接的关系。

而且,对于一个16岁的初三学生来说,学习压力过大, 缺少家庭关爱以及违法犯罪之后的畏惧心理,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他走上绝路的动因。

应该说这位网吧老板的说法不无道理,那么胡彬之死是否真的如这位网吧老板所说另有原因呢?事实是,在老师、同学和邻居们的眼里,胡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之中,经济状况较好, 拥有父母的关爱,而且还没有升学的压力,由此可以判断胡彬根本不可能由于学习和家庭的原因而走上绝路。

既然如此,那么胡彬自身的品行又如何呢?是否存在一些违法犯罪的现象呢?记者通过走访当地的公安部门,了解到胡彬没有任何劣迹。

关于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研究报告.ppt 2

关于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研究报告.ppt 2
研究性课题之
学生沉迷网络游戏
蒋宇 黄润军 温超
根据心理学测试的统计结果,所有服食毒 品的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焦虑 、紧张、忧郁等等。而迷恋网络游戏的人 经过测试后,其结果也都超过正常值,无 一例外地提示具有心理障碍问题。通过早 期干预进行心理疏导,可以纠正心理障碍 ,戒除网络游戏瘾。但是如果沉溺网络游 戏越深就越难以自拔,其危害等同于毒品 成瘾。令人惋惜的是,目前还没有生理或 心理的“解药”。
网络游戏导致大学生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
从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环 境的改变、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的交流 、师生间的沟通以及学校提供的机会和 管理的有限,使得大学生转向网络游戏 中去发泄情绪和追求享乐。虽然网络游 戏是虚拟的,但是在网络游戏中得到的 成功感和情绪的宣泄却是真实的。但是 ,寻求自身心理平衡和宣泄情绪的动机 却会导致他们对网络游戏的心理依赖。 这种依赖会使得他们过度的沉迷于网络 游戏中,即使他们精力充沛,也必然会
网络游戏致使大学生法律意识淡 薄
网络犯罪是网络社会一个重大问题,网络游戏是网络 社会的一个小的缩影。在网络游戏中,有些玩家恶意 盗取他人的号码据为己有,有些玩家随意PK杀人。有 些玩家通过游戏中的角色任意欺骗他人等等。这些在 现实生活中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在网络游戏的世界中 甚至被视为理所当然,那么原本对法律法规就不甚了 解的大学生则更易在潜移默化中受网络游戏中行为的 影响,把本来在网络游戏中随心所欲的行为不时带入 现实生活。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
1、通过高考独木桥的同学,在 步入大学之后,在精神上心理上 的自我松懈以及大学校园宽松的 管理模式,是大学生沉迷网络游 戏的一个重要原因。
2、游戏本身设计的精彩。网络 游戏往往能给那些迷恋网络游戏 的同学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从 而会让他们感觉从网络游戏中能 缓解学习与竞争的压力。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分 析与思考
汇报人: 2024-01-05
目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案例引入 • 案例分析 • 思考与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01
案例引入
案例背景
01
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迅猛发 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其 中,严重影响了学业和生活。
02
网络游戏成瘾已经成为一个不容 忽视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 注。
案例二
小李,女性,大三学生,因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经过家长监督 和心理辅导,逐渐减少游戏时间,恢复正常生活。
案例三
小张,男性,大四学生,因网络游戏成瘾导致学业荒废,多次留级。经过学校和家长的联合干预,最终 成功戒除游戏成瘾,顺利毕业。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部分大学生可能因为性格内向、自卑等原 因,对网络游戏产生心理依赖,难以自拔 。
成瘾表现
沉迷时间过长
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在游戏上,影响正常的学 习和生活。
情绪波动大
由于过度沉迷于游戏,大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游戏中的胜负、队友表 现等因素影响,表现出较大的情绪波动。
社交障碍
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可能逐渐疏远现实中的社交活动,导致社交 障碍。
治疗方法
1 2
心理干预
针对网络游戏成瘾的症状,采取认知行为疗法、 家庭治疗等心理干预手段,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控制游戏行为。
药物治疗
在必要情况下,医生可开具药物治疗,如抗抑郁 药、抗焦虑药等,以缓解患者的情绪问题。
3
康复训练
组织康复训练和团体活动,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 社交和生活功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分析与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游戏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

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玩家可以体验到各种刺激和乐趣,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其中。

网络游戏成瘾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和担忧的社会问题。

网络游戏成瘾不仅影响了个人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影响到学业、人际关系甚至就业等方面。

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业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等多重压力下,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

一些大学生甚至因为游戏成瘾导致学业成绩下滑、人际关系破裂,甚至丧失了未来的发展机会。

深入了解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帮助大学生摆脱游戏成瘾,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对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展开进一步探讨。

1.2 问题引起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引起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了许多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游戏成瘾问题也随之而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网瘾困扰,导致学业受损、人际关系紧张甚至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问题的根源在于网络游戏的设计本身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通过奖励机制和社交互动,不断刺激玩家的兴奋感和成就感,使其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此外,大学生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等问题,通过沉迷网络游戏来逃避现实是一种常见的应对方式。

网络游戏成瘾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发展,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家长和学校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态。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2. 正文2.1 网络游戏成瘾的定义网络游戏成瘾是指个体对网络游戏过度沉迷且无法自控的现象。

成瘾行为与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相关,表现为出现戒断症状、忽视工作和学习、影响人际关系等。

沉迷网络案例分析

沉迷网络案例分析

沉迷网络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过度沉迷网络却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来深入分析沉迷网络的原因、表现以及危害。

案例一:_____,一位中学生,原本成绩优异,性格开朗。

自从迷上网络游戏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每天放学后,他不是先完成作业,而是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沉浸在游戏的世界中。

周末更是整天坐在电脑前,不吃不喝,不眠不休。

渐渐地,他的成绩一落千丈,身体也变得越来越虚弱。

老师和家长多次劝说,但他根本听不进去,甚至与父母发生激烈的争吵。

案例二:_____,一位上班族,工作之余迷上了网络社交和短视频。

每天下班后,她就躺在床上刷手机,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渐渐地,她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失去了兴趣,不愿意与朋友和家人交流。

工作上也变得越来越敷衍,经常出错,最终被公司辞退。

失去工作后,她依然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焦虑之中。

案例三:_____,一位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购物。

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各种购物网站上,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忍不住下单,哪怕自己并不需要。

为了满足购物欲望,她甚至借了高额的网贷,导致负债累累。

最终,她的学业受到了严重影响,不得不休学一年来处理债务问题。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沉迷网络的人有着不同的年龄、身份和背景,但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沉迷网络的人往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他们无法抵御网络的诱惑,一旦开始上网就很难停下来。

其次,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或压力,比如学习成绩不好、工作不顺利、人际关系紧张等,而网络成为了他们逃避现实的避风港。

此外,他们对网络的认知也存在偏差,认为网络可以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而忽略了现实生活的重要性。

沉迷网络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对于学生来说,沉迷网络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导致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对于上班族来说,沉迷网络会影响工作效率和职业发展,甚至可能失去工作。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分析与思考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的一种娱乐方式。

也有一些大学生因为对网络游戏的沉迷而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案例,来思考此类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某大学生小明是一个平凡的大学新生,他热爱玩网络游戏,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在游戏中。

起初,小明在游戏中的表现并不引人注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决定放弃学习和生活中的其他事务,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游戏上。

他开始逃课、错过作业和考试,甚至不与室友和好友交流。

日复一日,小明变得越来越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有多方面。

网络游戏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刺激性,通过游戏,玩家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种满足感往往会让玩家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想要一直沉浸在游戏中。

网络游戏的社交性也是吸引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许多游戏提供了多人联机功能,玩家可以与其他的玩家进行互动和竞技,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网络游戏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也是一大原因。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玩游戏,这让他们很容易沉迷其中。

那么,该如何解决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呢?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

游戏虽然可以给人带来欢乐和刺激,但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

大学生应该明确学业的重要性,并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以便更好地分配时间和精力。

大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他们应该意识到自己对游戏的依赖,制定合理的游戏时间,避免过度沉迷。

大学和家庭也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指导和监督。

学校可以加强对大学生游戏成瘾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娱乐习惯。

家庭可以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分析成瘾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网瘾班会案例分析报告

网瘾班会案例分析报告

网瘾班会案例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产品的发展,网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一所学校在班会上组织了一次以网瘾为主题的案例分析活动。

本文将对该班会案例进行分析。

该班会活动由班主任主持,参与者为该班的所有学生。

班主任首先介绍了网瘾的定义和特征,强调了网瘾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

接着,班主任提出了一个网瘾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案例描述的是一个叫小明的中学生,他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熬夜上网,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与家人和同学关系紧张。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积极发言,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

第一组提出,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学生的监管,限制其上网时间,并与学生进行积极沟通,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帮助他们调整网瘾行为。

同时,学校和家长应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体育、音乐、绘画等,以吸引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

第二组认为,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了解网络陷阱和风险,学会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此外,鼓励学生与家人和同学进行面对面交流和互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三组建议,学校应策划一些丰富有趣的课程,关注学生兴趣和需求,提高课堂参与度,避免学生的注意力过多集中在网络游戏上。

同时,学校还可邀请专业机构或人士来开展关于网瘾的讲座和心理辅导,使学生了解网瘾的危害并找到正确的对策。

在讨论过后,班主任对每个解决方案进行点评,并与同学们一起进行集体总结。

他强调了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的重要性,鼓励大家自觉抵制网瘾,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并与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共同解决网瘾问题。

通过这次案例分析活动,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了网瘾问题的严重性,并为如何应对网瘾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

此外,这次班会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强了班级凝聚力。

班主任在班会中的引导和点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激发了学生们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的热情。

综上所述,这次以网瘾为主题的班会案例分析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思考和解决网瘾问题的机会,增强了他们对网瘾的认识和警惕性。

学生长期沉迷网络游戏个案分析与干预

学生长期沉迷网络游戏个案分析与干预

学生长期沉迷网络游戏个案分析与干预引言现如今,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现象在各个高校普遍存在,成为了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关键因素,成为困扰高校学风建设的难题。

如何改善学生沉迷游戏现象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结合实际案例,探讨辅导员应该如何应对学生沉迷游戏现象,如何探寻学生沉迷游戏背后的真正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向正确积极的大学生活而努力。

一、案例概述2018年9月,我成为了计算机学院2018级的新生辅导员,2019年9月,大二第一学期刚开学,我通过对过去一年学生们的成绩进行了了解和总结,发现李某大一上学期有2门课不及格,但到大一下学期有4门专业课不及格,且分数很低,这个情况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

经过询问同班同学和同寝室的室友,了解到该生自从大一下学期开始严重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玩到凌晨几点才睡觉,上课人是去了但精神没去。

二、案例分析根据相关同学反映,该生在其玩的游戏中小有成就,游戏水平还算不错,属于他们游戏团队的“老大”。

该生为人有礼貌,对待老师和同学都态度很好。

2019年的暑假两个月在家几乎每天都处于游戏状态,没有其他专业学习或社会实践。

经过多方面沟通和了解,将该生沉迷游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自我管理约束能力差李某从小学习生活依赖父母,高中也是在高三那年被父母严格管教,没收手机,甚至接送上下课,才把学习提升上来考上了大学。

进入大学后,远离父母的监督和帮助,在较为宽松的大学环境里思想上有所懈怠,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出现沉迷游戏、放纵自我等行为。

(二)学习自觉性差李某的学习自觉性很差,经询问得知,几乎从来不会去主动预习或者复习专业知识,几乎从来不会去图书馆自习室等场所学习。

(三)实际专业内容和想象不一致,专业兴趣降低经过和该生及其父母的沟通得知,李某目前所学的计算机专业是其自己选择的,因为其对计算机游戏比较感兴趣,故其想在大学学习相关知识来开发游戏。

网络沉迷反思报告范文

网络沉迷反思报告范文

网络沉迷反思报告范文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家长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做一个网络沉迷的反思报告。

正如您所知,互联网的普及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

然而,正是这种便利和乐趣,也容易让我们陷入网络沉迷的漩涡中。

我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深深体会到了网络沉迷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网络沉迷使我的学业出现了问题。

在我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的时候,我往往无法自拔,将大把的时间耗费在其中。

这样一来,我就无法专心学习,错过了很多重要的学习机会。

我的成绩开始下滑,老师对我的关注也渐渐减少,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挫败感。

其次,网络沉迷对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长时间盯着电脑、手机屏幕,我经常感到眼睛干涩、视力减退。

随之而来的是我不规律的作息时间,经常熬夜以满足网络需求。

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我的身体状况逐渐下降,容易感到疲劳、焦虑等不适。

此外,网络沉迷还对我的人际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为我沉迷于虚拟世界中的角色和关系,我对现实中的家人、朋友产生了疏远感。

我不再愿意和他们交流、聚会,更不愿意与他们共享真实的生活。

这导致了我与他人之间的隔阂增加,人际关系变得淡薄和疏离。

经过反思,我深刻认识到了网络沉迷给我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明白了我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意识到要正确看待互联网的使用。

互联网是我们的工具,应该用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水平。

我们不能沉迷于虚拟的世界中,而应该保持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各种实际的技能。

其次,我将制定一份明确的时间规划表,合理安排每天在互联网上的时间。

我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过度依赖网络,要有自律和自控力,控制自己上网的时间和频率。

同时,我还将积极与家人、朋友交流,保持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我要多参加班级、社团的活动,与同学们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以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最后,我也号召大家一起关注网络沉迷问题,并共同努力解决。

家长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与陪伴,留出与孩子沟通的时间,了解他们在网络上的行为和需要。

一起网络痴迷案例分析报告

一起网络痴迷案例分析报告

一起网络痴迷案例分析报告一起*络痴迷的案例分析报告榆中县文成小学岳雪莲一、个案基本资料肖某,男,12岁,六年级学生,智力水平中等偏上,属创造力强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但自从迷上*络游戏后,导致成绩下降,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肖某自诉:我是一名六年级学生,我过去学习成绩优异,备受老师和家长的宠爱,但初一下期时,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无人管教我,又怕我和社会上的人接触太多会变坏,在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给我买了一台学习机。

但我对学打字、学英语的热情并不高,反而迷上了游戏,后来又觉得在家里玩游戏不过瘾,就去*吧。

自从迷上了*络游戏,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却不能不上,再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上课昏昏沉沉就想睡觉,学习成绩下降,现已是班上的倒数第二名。

二、背景资料调查肖某的父母都是六年级文化,肖某还有一个爷爷,平时各忙各的事,家庭成员平时沟通较少。

父亲在肖某很小的时候就长期在外打工,很少与肖某交流,对孩子疏于管教;母亲能干且温和,在一家工厂上班,每天三班倒,更无法管教孩子;爷爷年时已高,又无文化,对唯一的孙子有求必应,孙子在家是在玩游戏还是做作业根本就不清楚,等到孩子经常不按时回家,甚至几天几夜不回家时才乱了手脚,到处找孩子。

肖某刚进六年级时,表现得非常机灵、聪明,成绩优异,被选为学习小组长,但自从迷上了*络游戏,上课经常迟到,要么睡大觉,要么无精打采,学习成绩由原来的前五名下降到现在的倒数第二名。

甚至发生了盗窃别人*络资料拿去卖钱,被别人威胁并告到家长、班主任处的情况。

从上述情况的调查我发现肖某患有“互联*成瘾综合症”。

三、分析理论依据互联*成瘾综合症,患者表现为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上持续聊天、游览、玩游戏,以致伤害身体健康,生活中出现各种异常,如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等。

上*成瘾的原因分析:(一)教育背景肖某在六年级时,学习优异,父母望子成龙给买了学习机却未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监控,当他迷上*络以后,成绩开始下降,甚至出现了某些犯罪倾向,母亲开始只严加管教,在*吧逮着他就痛打一顿,并且回家还要罚跪。

黄洛游戏对青少年儿童的危害调查报告

黄洛游戏对青少年儿童的危害调查报告

黄洛游戏对青少年儿童的危害调查报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网络游戏已经深刻影响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甚至有部分未成年人严重沉迷。

×月×日,×京青××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发布了《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现象调研报告》。

在报告中,沉迷手机游戏给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带来的伤害触目惊心。

不利于身心健康破坏家庭关系。

调研报告引用了家长们对孩子沉迷手游后生活状态的描述,总结出未成年人沉迷手机游戏的危害后果,触目惊心。

沉迷手游首先打乱了未成年人的作息和饮食规律。

中心经过梳理后发现,约有××%的孩子每天打游戏超过××个小时,其中×%的孩子超过××小时,已知连续玩游戏时间最长是××小时。

家长们反映,沉迷手游后的未成年人暴躁易怒,精神萎靡,对学业造成了很大影响,与身边同学的关系逐渐淡化,越来越沉浸在自己的虚拟世界里。

近视严重下降的占××%,饮食不规律导致过早患上肠胃疾病,因长期低头、侧躺玩游戏等,有的孩子患上了颈椎病、腱鞘炎和腰椎间盘突出,有些甚至还有抑郁的表现。

沉迷手游已经严重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因为对抗家长的管控,有些未成年人甚至流露出“报复社会”的想法。

有的孩子毕业即失业,整天打游戏无心工作,甚至以啃老、网络贷款度日。

沉迷手游已经彻底毁掉了一些孩子的一生。

此外,沉迷手游对未成年人的家庭关系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他们与家人经常出现冲突。

一些未成年人甚至辱骂家长,对父母拳脚相加,拔刀相向。

面对父母的管教,一些未成年人还以自杀、自伤或者离家出走等方式相威胁。

在此次调研涉及的×××个家长中,竟有超过××%的父母面临孩子这种威胁。

中学生安全素质评价案例

中学生安全素质评价案例

中学生安全素质评价案例雷河中学黄艳青春,多么美好的字眼。

毛泽东曾说,“你们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青少年是幸福的一代,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有优越的物质条件,有父母亲友的备至关怀……但是,今天的社会仍然十分复杂,可以说藏着许多致命的隐患,露着许多危险的诱惑。

冲动是魔鬼【案例】1.某班上课时,课堂秩序不好,任课教师在未弄清原因的情况下,批评了A同学,A觉得自己很无辜,与老师发生口角进而拉扯起来,教师情急之下,吼道:“你不服,到教室外面站着。

”A一怒之下,拿起凳子砸伤老师。

2.女生B,在某普通中学读小学时,成绩好,又是学生干部。

父母宠爱,老师喜欢,同学羡慕,考上重点中学后的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仅得了67分,B内心相当紧张,对数学课很畏惧,但家长、老师并未及时发现她的心理问题,反而一味指责她,到期末考试成绩下来后,她的数学竟然不及格,得知成绩的当天,她便离家出走了。

【分析】以上引发的惨剧,打人、离家出走都不是必然的结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是学生意志薄弱、感情脆弱、情绪冲动、受不得委屈、不能承受挫折和打击、缺乏自信心等心理素质问题酿成的悲剧。

【建议】为避免悲剧的发生,建议同学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强化心理承受能力,完善人格品质坦然面对挫折。

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有顺境也有逆境,有成功也有失败,挫折仅会使人处于暂时的情绪低谷,但绝不会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彻底击溃。

面对挫折,要襟怀坦荡,平衡心态,不能一味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之中,多想一想世界上比你更不幸的人,珍惜你的人生。

坦然面对种种委屈,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人的一生不可能不受委屈。

此时,你最好找家长、老师、同学倾诉,也可以向使你受委屈的人申诉,千万不要自我封闭。

委屈是人生的一种必然体验与过程,委屈是对同学们意志、品质的一种最好考验。

(2)增强心理自控能力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身心处于发育成长阶段,易怒、敏感、情绪易极端化、缺乏心理自控力,因此,同学们遇事要冷静沉着、克服冲动,突发事件不能解决的就告诉家长或老师,争取他们的援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文章类型:案例分析报告论文题目:一位沉迷网络游戏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报告姓名:黄艳身份证号:412323************所在省市:河南省郑州市所在单位:河南民权县程庄镇第一初级中学一例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报告介绍了1例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

通过对来访者问题描述进行分析,并对其同学和老师进行了访问调查,并进一步了解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和目前所处的状态,在与来访者进行协商后,确定咨询方案,征得来访者的同意,经过4次咨询,一次随访调查,认为来访者基本改善了心理状态,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游戏沉迷焦虑缓解一、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王某,男,19岁,某大学大一年级学生。

自大一第二学期以来因沉迷于网络游戏前来咨询。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来自祖国大西北,是家里的老大,从小父母老师都要求严格,自小学到高中毕业以来学习成绩都很好,当时高考毕业时自己的理想就是考上外地大学,出来见见世面,学学知识。

2008年考上辽宁某所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

3、精神状态: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情绪激动,言行一致,人格较稳定。

4、身体状态:近一个月以来严重失眠,白天不上课时间很兴奋。

5、社会功能:人际关系不是很好,与同学接触不多。

6、心理测验结果:SCL-90:躯体化2.4,强迫 1.1,人际敏感2.2,抑郁2.4,焦虑2.8,敌对 1.5 ,恐怖 1.2 ,偏执 1.6 ,精神病性 1.5 ,其它 1.3 ,阳性项目数:45 ,总分:168。

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均高于2分。

二、主述和个人陈述1、主述:近来经常会失眠,上课打盹,急切盼着下课,这种情况发生有近2个月。

2、个人陈述:我于去年考上大学之后,就远离家乡了,由于去年过年时有点特殊情况,我也没有回家,对于头一次离家这么远,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家人的我,看着同学们都能回家,我心里有种失落感,也挺孤独的。

因此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寝室的一个同学说新出了一款游戏,挺流行也挺好玩的,我抱着无聊,分散注意力的心情试着去玩了一会,结果一天两天,一周两周,渐渐的控制不了自己了,开始时是一下课便后,发展到后来上课逃课去网吧,甚至有时周六周末在网吧包宿玩网络游戏。

就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又挂了一科,觉得自己很堕落,同学都看不起我这样的人了。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从那么大老远来就是为了好好学习的,自己为了将来成长为世界著名小提琴手的理想才来到这所大学上学的,请你帮帮我吧,您是心理咨询师,我想你肯定能帮我解决问题的。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求助者步入咨询室时衣着得体,意识清楚,谈吐大方,应答切题,条理性强,但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精神倦怠,面色忧郁。

在向他的同学了解情况后得知,近期来访者总是晚上在寝室坐立不安,不愿睡觉,唉声叹气的,以前他下课后喜欢和同学聊天,现在一下课,就找不到人去哪儿了。

对人的敏感也仅限于目前单位的同事,无泛化。

四.评估与诊断1、评估: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正常,个性偏内向。

问题主要表现为沉迷于一件事情导致的焦虑;心情压抑;人际关系紧张;心理问题引发的躯体症状表现为睡眠不良。

病程不到两个月。

2、诊断:(1)、王某沉迷网络游戏是对新的学习环境不适应所导致,并不是单纯的网络游戏痴迷症;也不是单纯的学习无能,因为他愿意上学,有自己的见解。

(2)、王某的内心渴望获得成功。

通过玩网络游戏,他获得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咨询目标的七项原则和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与王某共同协商达成书面协议,初步确定: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减少王某的网络游戏次数,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认知,增强其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树立自信心。

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认知、系统脱敏疗法。

2.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责任①向咨询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②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①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②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③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④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⑤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①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③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①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①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②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③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①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等有关证件;②遵守咨询机构有关规定;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④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①咨询时间: 每周1次, 每次1小时左右;②咨询次数:4次七.咨询过程(一)治疗阶段: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2.心理帮助阶段;3.结束与巩固阶段。

(二)具体咨询过程:第一次咨询:1.目的:(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2)了解基本情况,收集一般临床资料;(3)紧张、焦虑与人际敏感行为的临床评估,有关心理测量;(4)确定主要问题,探寻改变意愿;(5)进行咨询分析。

2.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法、认知行为疗法。

3.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2)倾听求助者的诉说,鼓励其宣泄不良情绪,调整心态,获取求助者的信任和理解;(3)收集求助者临床资料,了解其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探寻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4)求助者独立完成90项症状清单的自测;(5)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让其理解为什么会这样;(6)告知其为一般心理问题,进一步说明其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以躯体症状表现出来,目前其睡眠障碍就是躯体化表现之一,需定期进行心理治疗;第二次咨询:1、目的:(1)加深咨询关系;(2)分析求助者行为问题后的错误认知;(3)并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认知。

2、方法:谈话法,认知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3、过程:(1)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原理,进行认知分析,改变错误认知模式;促使王某自己寻找改变的目标,并确立行为矫治阶段目标。

(2)建议分几个阶段逐步改观,第一阶段:由每天玩一次网络游戏减少到每两天玩一次(一次2~3小时)奖励自己一本曲谱册。

第二阶段:每周玩2次(一次2小时),上课能回答老师的提问,坚持半个月,奖励自己一张小提琴名家唱片。

第三阶段:每周末玩一次(一次2小时)。

能认真完成老师为他布置的作业,坚持一个月,奖励自己听一次音乐会。

(3)布置咨询作业:①准备一个作业本,每天晚上制定第二天的活动计划,以小时为单位,并及时记录计划的完成情况和自己的感受。

②与同学进行交谈,看同学的反应有何变化。

第三次咨询:1.目的(1)学会合理评价,对紧张焦虑的自我管理;(2)加强与同学各方面交流。

2.方法:谈话法,认知行为疗法。

3.过程:(1)反馈咨询作业:让求助者详细描述自己一个月以来坚持尽量不玩游戏的情况2)与求助者进行角色扮演,这次求助者扮演同事、咨询师扮演求助者。

让其观察“求助者”在何时产生情绪反应并进行分析;(3)布置咨询作业:继续记录自己坚持的情况,并对自己上课和与同学情况的交流也进行记录。

第四次咨询:1.目的:(1)巩固咨询效果;(2)增强自信心;(3)促进个人成长;(4)结束咨询。

2.方法:谈话法、心理测验法。

3.过程:(1)反馈作业:焦虑、烦躁等症状基本消失,王某自我感觉目前心理状态比较稳定。

(2)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和现实问题,增强自我调控的能力。

(3)做了SCL-90心理测验,结果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4.结束咨询,做好咨询的回顾和总结,对求助者的进步给予鼓励,帮助求助者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用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面对未来生活。

八.咨询效果评估1.求助者自我评估:“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张和焦虑了,觉得游戏只是一种娱乐手段而已,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自卑,在面对别人评论的时候也没觉得什么不舒服。

”2.心理咨询师评估:求助者已基本纠正了不良认知,沉迷心理得到了克服,情绪症状(自卑、紧张、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得到了改善,躯体症状(睡眠不良)已消除,能够较坦然地面对外界议论,轻松的和同学相处。

3.心理测验结果:(1)SAS:标准分 48,(2)SDS标准分 51,(3)SCL-90量表复测,躯体化1.7,强迫 1.1,人际敏感1.5,抑郁1.7,焦虑1.8,敌对,1.5 恐怖 1.2 ,偏执 1.5 ,精神病性 1.5 ,其它 1.3 。

阳性项目数:10 ,总分:117。

据上,认为咨询目标基本实现,整个咨询过程完整,条理清楚。

结束咨询关系,咨询关系终止。

参考文献:[1]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2005年7月[2]心理咨询师(二级):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2005年7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