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案例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案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青少年沉迷网络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各种形式的网络内容,吸引了大量的青少年,他们沉迷其中,严重影响了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案例。
小明,初中生,沉迷网络游戏。
小明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是自从接触了一款网络游戏后,他就沉迷其中,每天放学回家就开始玩游戏,忘记了学习和作业。
他的成绩开始下滑,老师和家长都很担心,但小明却无法自拔,对网络游戏上瘾。
小芳,高中生,沉迷社交媒体。
小芳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但是她沉迷于社交媒体,每天整天都在朋友圈、微博上刷动态,忽略了学业和家庭。
她经常因为在手机上沉迷而和家人发生矛盾,但她却无法自控,对社交媒体上的点赞和评论上瘾。
小强,大学生,沉迷短视频平台。
小强是一个在校大学生,他沉迷于各种短视频平台,整天整天地看视频,忽略了学习和社交。
他的学业受到了影响,也因为沉迷网络无法专心学习,导致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
这些案例只是冰山一角,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我们需要重视这个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青少年摆脱网络的诱惑,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让他们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未来发展。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问题,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可以减少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大学生沉溺网络案例

大学生沉溺网络案例网络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沉溺于网络也成为了一些大学生的隐患。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沉溺于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忽略了学业和社交,甚至影响了身心健康。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大学生沉溺网络的案例。
小明是一名大学生,他沉迷于网络游戏,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游戏中,忽略了学习和社交。
他的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因为旷课而被学校劝退。
他的家人和朋友多次劝告他,但他却无法自拔。
最终,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主动寻求帮助,才得以重新回到正轨。
另一个案例是小红,她沉迷于社交媒体,整天沉浸在朋友圈、微博、抖音等平台中,忽略了学业和家庭。
她的成绩一落千丈,与家人关系也逐渐疏远。
直到有一天,她因为沉迷社交媒体而错过了一个重要的考试,才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主动控制使用时间,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以上这些案例,都是大学生沉溺网络的真实反映。
他们因为沉迷于网络而忽略了学业、社交和家庭,甚至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大学生沉溺网络并非小事,它可能会对个人的发展和未来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学生首先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沉溺问题,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和影响。
其次,他们需要主动控制使用时间,合理安排学习、社交和娱乐。
同时,家长、老师和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监督,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总之,大学生沉溺网络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自我调控和外部引导,大学生才能摆脱网络的诱惑,健康成长,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大家都能珍惜网络,健康使用,让网络成为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助力,而非累赘。
上网成瘾案例

上网成瘾案例现代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上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活动。
然而,一些人却因为沉迷于上网而导致成瘾,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上网成瘾的案例。
小明,21岁,大学生。
他从大一开始就对网络游戏情有独钟,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游戏中。
渐渐地,他开始疏忽学业,经常旷课,成绩一落千丈。
他的父母多次劝告他,希望他能够放下游戏,好好学习。
然而,小明却无法自拔,整天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对现实生活失去了兴趣。
小红,25岁,白领。
她每天工作之余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在社交平台上,疯狂刷朋友圈、微博和抖音。
她迷恋于他人的生活,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不满和焦虑。
她经常因为在网上花费太多时间而忽略了家人和朋友,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小李,30岁,自由职业者。
他整天宅在家里,几乎所有的社交活动都是通过网络进行。
他沉迷于网络世界,对现实生活失去了热情。
他的身体也因为长时间对着电脑而出现了各种健康问题,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上网成瘾不仅仅是一种行为问题,更是一种心理问题。
人们沉迷于网络,往往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压力和不满,而网络则成为了他们逃避现实的手段。
然而,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上网成瘾的危害,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上网成瘾是一种病态行为,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次,我们应该寻求专业的帮助,寻找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和治疗。
同时,我们也应该主动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多参加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心理素质。
总之,上网成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不能对此视而不见。
我们应该通过加强自我管理和寻求专业帮助来预防和治疗上网成瘾,让自己能够健康地生活在现实世界中。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摆脱上网成瘾的困扰,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游戏开发者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

游戏开发者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网络游戏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一大趋势,吸引了无数玩家的关注和投入。
然而,网络游戏的开发者们也面临着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危险,这不仅会对个人的健康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还有可能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首先,网络游戏开发者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对个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缺乏身体运动和日常活动,容易造成视力问题、颈椎病以及肥胖等疾病。
此外,网络游戏开发者由于长时间的坐姿,也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等腰椎疾病。
同时,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还会引发情绪问题,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这不仅对个人的身心健康构成威胁,还会影响到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网络游戏开发者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对项目开发产生负面影响。
一个成功的网络游戏需要开发者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但如果其中的一些开发者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导致他们无法专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影响整个团队的协作效率。
此外,沉迷于网络游戏也会影响到开发者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导致创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到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网络游戏开发者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案例:1.案例一:游戏开发团队的一名程序员,由于沉迷于一款网络游戏,忽略了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多个截止日期都没能按时完成。
最终,这个项目因为无法如期上线而被中止,导致团队损失惨重。
2.案例二:一位知名网络游戏公司的创始人,沉迷于自家的游戏产品,忽视了公司的发展和管理。
最终,公司陷入了财务困境,无法继续运营,最终倒闭。
3.案例三:一名网络游戏设计师,由于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他的设计能力和创意大幅下降。
最终,他所设计的游戏因为质量不符合预期而被用户抵制,游戏公司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综上所述,网络游戏开发者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危害不可轻视。
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仅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还会影响到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因此,网络游戏开发者应该时刻意识到这些危害,并制定适当的工作和娱乐规划,以保持身心健康,同时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案例分析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案例分析
摘要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受青少年喜爱的娱乐方式,带来了许多乐趣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危害。
本文通过分析多个案例,探讨了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案例一:沉迷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李明是一名高中生,他痴迷于一款网络游戏,整天沉迷其中,忽略了学习。
他的成绩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面临被劝退的危险。
经过家长和老师的干预,李明才逐渐戒掉游戏,但付出了较大的学业损失。
案例二:网络游戏造成行为改变
小红是一名初中生,经常玩一款暴力游戏,在游戏中不断接触暴力画面,导致她的行为逐渐变得暴躁和易怒。
在现实生活中,小红对周围的人表现出暴力倾向,造成了不良影响。
案例三:网络游戏影响身体健康
王震是一名大学生,整夜玩游戏导致睡眠不足,疲劳感大增,身体状况逐渐恶化。
健康专家指出,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影响生理健康,导致多种慢性病的产生。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案例可见,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不容忽视。
为了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我们建议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合作,加强对青少年游戏行为的监督和引导,定期开展相关教育宣传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游戏消费观念和生活态度,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游戏环境。
以上是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案例分析,希望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游戏环境。
沉迷网络的事例

沉迷网络的事例网络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网络有着众多的便利,也有一些不良的影响,比如网络成瘾。
下面就介绍一下一个沉迷网络的例子,加深我们对网络成瘾的了解。
例子一:南通一名年轻男子,通常用来上网的时间超过每天十四个小时。
每天他都在家里躲在房间里,不时上网,一直坚持到深夜。
他也不去上学也不去上班,最终浪费了自己的大学期间,但是他并不在乎,因为他只对网络感兴趣。
例子二:在湖南湘潭的一个小孩,他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了网络游戏,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甚至把自己的游戏时间安排的比上学还要多。
在他的家人的劝说下,他也没有办法停下来,而且他的成绩也变得越来越差,甚至最后考试不及格。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网络成瘾的典型案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沉迷网络的人,经常会影响他们在学校、家庭、工作等方面的正常生活,因为他们把网络的时间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忽视其他方面的事情。
网络成瘾对个体及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个体上,网络成瘾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影响情绪和认知能力,容易把自己陷入孤独和被边缘化的境地,拒绝实际外的联系,甚至可能出现自残,自杀等情况。
在社会上,网络成瘾也会造成社会损失,影响社会的稳定性和发展,甚至会出现伤害个体和他人的行为。
网络成瘾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网络环境的变化、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为了预防网络成瘾,首先,家长和社会需要积极的引导和帮助这些人,指导他们正确的使用网络,减少网络对个体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其次,家长应当给孩子建立完整的价值观,让他们明白网络是有限的,不能占据大部分生活时间;最后,社会应当实施积极的干预措施,引导、宣传网络用户正确使用网络,促进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网络成瘾对人们的生活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当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尽可能的避免网络成瘾的发生,以便创造一个美好的网络环境,给大家带来更多便利与快乐。
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案例

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案例简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了很多人休闲娱乐的首选。
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网络游戏不再仅仅是娱乐,而成为了一种沉迷和依赖。
沉迷网络游戏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这篇文档将通过一些真实案例来探讨这些危害,并提供一些预防沉迷网络游戏的方法。
案例一:王某的学习成绩下滑王某是一名高中生,从初中开始,他对网络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天放学后,他就打开电脑开始游戏,无视家长和老师的劝告。
他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经常熬夜甚至通宵打游戏,导致白天上课时疲倦不堪。
他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考试成绩排名从前几名一落千丈。
王某的沉迷于网络游戏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业,也让他与家人和朋友产生了隔阂。
案例二:李某的身体健康受损李某是一名年轻上班族,每天工作之余都会沉迷于网络游戏。
他经常熬夜玩游戏,忽略了合理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
长期如此导致他的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经常感到疲劳、头晕、食欲不振等症状。
他还出现了腰酸背痛、颈椎病等与长时间坐姿和缺乏运动有关的问题。
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李某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
案例三:赵某的社交能力退化赵某是一个久居家中的网络游戏迷,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游戏上。
他与现实社会的交流越来越少,朋友圈子也逐渐缩小。
他与家人的沟通几乎只限于生活必需的范围,很难参与到家人的共同话题和活动中。
赵某日渐孤僻,缺乏人际交往的机会,使得他的社交能力逐渐退化。
如何预防沉迷网络游戏•家庭教育:家长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并合理限制孩子使用网络游戏的时间。
•自我管理:玩家应设立合理的游戏时间,严格控制游戏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玩游戏。
•多样化的娱乐方式:寻找其他丰富多样的娱乐方式,如读书、运动、社交等,来替代长时间的游戏娱乐。
•培养兴趣爱好:引导玩家培养其他兴趣爱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逐渐减少对游戏的依赖。
•寻求帮助:当自己或他人存在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时,应及时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心理咨询和康复治疗。
网瘾的危害的案例

网瘾的危害的案例
网瘾,指的是对互联网的过度沉迷,无法自拔的一种心理疾病。
随着互联网的
普及,网瘾问题也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网瘾的危害不容忽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网瘾的案例,以便更加深刻地认识网瘾的危害。
案例一,小明,一名初中生,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每天几乎整天泡在网吧里,放弃了学业,成绩一落千丈。
父母多次劝告无果,最终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甚至影响了家庭和睦。
案例二,小红,一名大学生,因为整天沉迷于社交网络,忽略了学习和社交,
导致成绩下滑,与同学关系疏远。
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颈椎病。
案例三,小华,一名职场新人,因为整天沉迷于手机APP和社交平台,工作
效率大大降低,经常迟到早退,严重影响了工作表现,最终被公司辞退。
案例四,小李,一名家庭主妇,整天沉迷于网购和社交平台,导致家务懈怠,
孩子教育荒废,严重影响了家庭和孩子的健康成长。
以上案例,只是网瘾危害的冰山一角。
网瘾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
对家庭、学业、工作等方面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警惕网瘾的危害,正确看待并合理利用互联网,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学习、工作、娱乐的好帮手,而不是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网瘾问题,及时纠正不良的上网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
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当今社会,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幻世界中,整个精神被那激动的情节所吞蚀,五彩缤纷、虚拟莫测的网络世界,对青少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大约有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越刺激的游戏上网参与的人数就越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降低能力,影响学业不可否认,电脑网络信息丰富,确实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但是,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图、文、音、像),跟电视一样,使学生"看"多"想"少或只"看"不"想",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就会逐渐下降。
网络游戏题材丰富,像科幻、武打、比赛等等,因此,一些游戏迷宁可不吃饭,也要省下钱进网吧过一把瘾,久而久之,就会玩物丧志,荒废学业。
据调查表明,上网的中小学生有80%以上是打游戏,15-16%是交友聊天,真正查询资料用于学习的为数极少。
一方面,上网占用了青少年学习、休息的部分时间,造成青少年学习压力大、时间分配紧张等情况;另一方面,部分青少年由于深陷网络的虚拟世界,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上课、睡眠等,也常常想着网上空间,造成了精神不集中等情况。
除在精力方面,在身体健康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集中表现在视力大幅下降。
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
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
曾经有一个中学生,游戏上瘾,夜不能寐,晚上11点多了,又起来跑去游戏厅,一直玩到天亮,早上上课昏昏欲睡。
问他,答曰:“有一关我没打过,睡不着,想想,我能过关的,所以就又去了”。
游戏成瘾是指长期迷恋电脑游戏,上课渐感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导致成绩下降。
由于长时间沉溺于游戏机房,导致生活节律紊乱,一旦停止电脑游戏活动,便难以从事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减退,出现难以摆脱的渴望玩游戏机的冲动,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反应。
这些行为特征与毒品成瘾行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是一种心理病理行为。
二、心理病变--孤独症青少年长时间上网,不仅影响学业,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
教学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生迷上网吧以后,不仅成绩下降,而且变得目光呆滞,沉默寡言,孤僻怪异,易暴易躁,让人不可捉摸,也不再与同学说笑玩耍了,经常一个人呆呆地发愣。
举个例子,一个重点中学的尖子生,自从迷上网络游戏以后,一天短则二小时,长则四五小时,花钱不少不说,问题是从此他就象换了一个人,一离开电脑,回到现实生活中就感到孤独,感到周
围的人都很陌生,不愿再与他人交往,心理学家认为他患了一种“自闭症”。
三、昼夜泡吧,摧残身体青少年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不知饥渴、不分昼夜地泡吧,对其身体的危害不亚于大麻、白粉等毒物,这并非危言耸听。
一名13岁中学生从家里偷出300元钱,在网吧玩游戏连续4天4夜,由于网络游戏的激烈刺激和惊心动魄的打斗,使他血压升高,心跳过速,又加上过度疲劳,最后猝死网吧。
由于中学生心理不成熟,意志较弱,容易受网络的引诱而沉湎于其中,诱发“网络心理障碍症”。
“网络心理障碍”是指患者上网成瘾,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
互联网上持续进行聊天、玩网络游戏等活动,进而迷恋网络,离开网络就会产生各种病症,以致损害健康,造成人格障碍和神经系统失调。
典型的表现是:厌食、失眠、精神萎靡、冷漠、孤僻、丧失兴趣。
严重者甚至有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
中学生常见的网络心理障碍主要有孤独抑郁、游戏成瘾、色情成瘾、网恋等。
四、网上交友,上当受骗有的中学生上网聊天、交友,侃得天昏地暗,以为浪漫之极,遇到了知己。
然而,网上交友,是很容易上当受骗的。
据一项香港青少年在互联网上交友的调查显示,有70%的青少年在网上结识新朋友,其中50%的青少年网上会与网友见面、通信、打电话等。
网络专家指出,由于网络具有跨国界的特性,因而各种骗术层出不穷。
中学生思想单纯,与网友交谈时往往实话实说,结果被一些不法分子利
用,以致上当受骗。
五、吸取糟粕,走向堕落目前世界上的色情信息网站多达几十万家,在互联网上可以随便点击。
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尚未形成,他们的鉴别能力和抵御能力较弱,加上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往往经不住诱惑,怀着好奇心理去寻找一些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东西阅读。
一旦堕入其中,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上网吧是要花钱的,没有钱玩游戏,就向家长要!向同学借!慢慢地学会了说谎,乃至去偷!去抢!专家介绍,那些网络暴力游戏往往设置为积分制、对抗情景和类似于现实的场景,长时间感受这种近似逼真的体验,使青少年习惯了打打杀杀与血腥场面,已经分不清虚拟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把游戏与生活实际相混同,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绪变化更剧烈,富于攻击性,暴力倾向更强,一旦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类似网络暴力的情感和环境时,往往容易丧失理智,毫不犹豫地把在虚拟游戏中的行为运用于现实的人际冲突,导致一些悲剧发生,这正是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原因主要有: 1.青少年在生活和学习上有很大的压力,渴望得到调节;2、青少年的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容易把自己卷进游戏中; 3、媒体与网络的误导:在生活中找不到的成就感,在暴力游戏中可以找到;青少年很喜欢刺激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在暴力游戏中可以满足; 4、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导致孩子想逃离生活,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网络游戏。
5、政府对媒体的引导和对网络的监
管力度不够:媒体对娱乐界不良现象的正面宣传和网上色情、暴力的泛滥已是有目共睹,令家长们深恶痛疾。
按照法律规定,传播淫秽物品属违法行为。
那么网络上大张旗鼓的色情和暴力宣传是否是一种违法行为呢?正因为目前缺乏法律上的确定性,所以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的空子,明目张胆地践踏着我们的法律,摧残着青少年的心灵。
如此现状,家长们感到无可奈何,学校感到力不从心,而社会则发出了世风日下的感慨。
网络的危害案例案例一:2006年4月17日,三个12-14岁的学生因上网没钱,将一个看大门的老人打死,抢走67.36元钱。
作案后,回到网吧继续上网。
案例二:2006年7月14日,某市的一个15岁的青年因上网成瘾,整天迷恋于网络游戏,平时少言寡语,精神呆滞,长时间逃学。
其母见儿子如此沉迷,多次劝阻无效,同其父商量好后,将儿子锁在家中。
五日后,这个青年因网瘾大发,开始焦躁不安,同其母争吵几句后,便将其母杀死,造成血案。
案例三:2007年3月,某县两个高中学生经常上网聊天。
男生甲以少女的身份
约男生乙半夜在某处约会,乙生信以为真,半夜翻过学校院墙,不幸将左腿摔折。
后来,乙生知悉此事,为报复将甲生打成轻伤,二人家长也为此事诉诸公堂。
案例四.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
事后,小新投案自首。
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
初中还没有毕
业便辍学。
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
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
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
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
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
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
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出来。
“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当时听了也没太注意,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
6月15日中午我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
”睡梦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
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
爷爷受伤后逃出家门。
小新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4000元钱,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
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
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
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
小新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
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
“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
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
”说到这里,他痛哭流涕起来。
综上所述,沉迷网络使中学生身心健康不能健康的发展,学校和家庭必须正确教育、引导。
同时同学们必须提高自已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提高辨别能力、选择能力,必须学会合理合时的正确使用电
脑,发挥电脑应有的作用,真正学有所成。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