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名著阅读高考模拟题汇编(部分有答案)

合集下载

2022年北京市高考《红楼梦》模拟试题十一套(附答案)

2022年北京市高考《红楼梦》模拟试题十一套(附答案)

2022年北京市高考《红楼梦》模拟试题十一套(附答案)【试题1】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警幻仙子命仙女们为贾宝玉演唱的《红楼梦》十二支曲,预示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运。

其中有一句曲词:“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这句曲词中涉及了小说中哪几个人物?暗示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和命运?请根据原著进行简要分析。

(5分)【试题2】2022东城期末15.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共11分)《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王夫人对她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

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

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

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1)选文中加点人物指的是()(2分)A. 贾赦B. 贾政C. 贾琏D. 贾珍(2)王夫人为什么说自己的儿子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请结合《红楼梦》中的两个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6分)(3)《红楼梦》第三回,作者从林黛玉的视角描写了贾府,纵观全书,作者还从其他人物的视角对贾家这个典型的封建贵族大家庭进行了介绍与描写,请写出一个这样的情节。

(3分)【试题3】2022西城期末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共8分)《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宝玉作《芙蓉女儿诔》。

其中一句“红绡帐里,公子情深;黄土垄中,女儿命薄”被黛玉修改为“茜纱窗下,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

后又经过宝玉修改,变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听到此句,黛玉“忡然变色,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外面却不肯露出”。

(1)宝玉最后所改诔文中的“卿”字,本应指的是_________(人名)。

(2分)(2)黛玉为何“忡然变色”?她的这种心理与小说后续情节有何关系?请结合原著,简要说明。

(6分)【试题4】16.从以下《红楼梦》的回目中,任选一条,依据划线内容,简述情节,概括薛宝钗的性格特点。

与学生一起读《红楼梦》:《红楼梦》高考模拟题汇编(二)

与学生一起读《红楼梦》:《红楼梦》高考模拟题汇编(二)

与学生一起读《红楼梦》:《红楼梦》高考模拟题汇编(二)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16.有学者在评价《红楼梦》人物时说:“宝钗在做人,黛玉在作诗。

”你是否同意这个评价?请结合原著的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6分)答案提示:“宝钗做人”可以理解为更现实,关注人事,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追求仕途经济,等等。

“黛玉作诗”可以理解为更浪漫,关注情感,善于体察自然万物,追求个性自由,等等。

【评分参考】本题具有开放性,对这个评价同意、不同意、部分同意均可。

“宝钗”“黛玉”各3分,其中对“做人”“作诗”的理解1分,结合原著的内容分析2分。

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度高三上期末语文试题(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7题。

(共5分)17. 宴会是《红楼梦》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有生日宴、节日宴、欢迎宴、游赏宴等。

请从《红楼梦》中选取一场宴会,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文化内涵三个层面中,任选一个角度对宴会进行简要赏析。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7题。

(共6分)17.在《红楼梦》第57回中,紫鹃曾以“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感叹宝玉、黛玉心意相通的可贵。

请从原著中举出两例,谈谈你对宝黛二人“知心”的理解。

17. (6分)答题示例一:知心,是指宝黛二人不仅心意相通、彼此理解,而且在为人处世上志趣相投、思想一致。

例如,宝玉一见《桃花行》便知是黛玉所作,不觉落下泪来。

可见宝玉素日深知黛玉曾经离丧,对其内心的孤独哀怨感同身受。

又如,黛玉从不像宝钗、湘云那样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宝黛二人因为共有不愿与世俗同流的人生追求,关系更加亲密。

答题示例二:知心,是指宝黛二人能相互理解、领会彼此的心意,因此有一种精神上的默契。

例如宝玉挨打后,黛玉肿着眼睛来劝宝玉,宝玉立刻明白她是为自己受伤而难过、担忧,便立刻说“你放心”;而黛玉在收到宝玉送来的两块旧帕子后,也立刻明白了宝玉的一片体贴之意。

2023学年高中生必备名著阅读《红楼梦》试题汇编第四组

2023学年高中生必备名著阅读《红楼梦》试题汇编第四组

2023学年高考高中生必备名著阅读《红楼梦》试题汇编第四组一.【2022上海长宁一模】《红楼梦》第一回中,有僧人说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他所指的人物是()A.甄英莲B. 薛宝钗C. 林黛玉D. 贾迎春【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和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的能力。

此处所指人物是甄英莲。

第一句:香菱(英莲)生在富康人家,是父母的掌上珠,自然是娇生惯养。

父母拒绝癞和尚的要求,癞和尚说别看你现在宠他,总有一天他要离开你的。

第二句:菱花暗指香菱,雪澌澌暗指薛潘。

雪与薛音相近。

第三句:香菱是在元宵佳节时被人拐走的。

第四句:甄家整个败落于大火之中,被一把火烧得干净,最后甄老爷也出家了,自然是烟消云散了。

故选A。

二.【2022上海市嘉定区一模】按要求完成题目。

(1)下面是《红楼梦》中重要故事情节,选项中对这些故事情节发生先后次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梦游幻境②元妃省亲③黛玉焚稿④宝玉摔玉⑤黛玉葬花⑥宝玉出家⑦共读西厢⑧抄检贾府⑨香菱扶正⑩雨村断案A.①④⑩②⑤⑦⑧③⑨⑥ B.④⑩①②⑤⑦⑧③⑥⑨C.④⑩①②⑦⑤③⑧⑥⑨ D.①④⑩②⑦⑤③⑧⑨⑥【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宝玉摔玉,选自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雨村断案,选自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梦游幻境,选自第五回描写贾宝玉第一次梦游太虚幻境;由此可排除AD;元妃省亲,选自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黛玉葬花,共读西厢,均选自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但共读西厢情节在黛玉葬花之前,由此排除B。

故选C。

三、【广东省潮州市池湖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曹雪芹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

妙玉忙接了进去。

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

”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题演练卷(二)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题演练卷(二)含答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题演练卷班级:姓名:(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认为《红楼梦》是康、雍、乾三朝的社会生活、社会矛盾、历史趋向的一个艺术的总概括和总反映。

《红楼梦》里写了两种毁灭,一种是新生事物的毁灭,这就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毁灭;另一种是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的毁灭。

前者的毁灭是新的生命由于它还未成熟,经不起狂风恶浪的摧折而毁灭,但它健壮的根系和茁壮的幼芽仍在适宜的土壤里保存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它会继续生长,最终长成大树;而后一种毁灭,是腐朽加腐烂,是生命的尽头,最终是化为粪壤,永远成为过去、不可能再生。

所以这两种毁灭,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意义。

前者反映的是历史前进的客观趋势,后者反映的是由荣、宁二府象征的那种腐朽势力的必然死亡。

曹雪芹的笔是非常狡狯的,他一再声称此书“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

表面上说得非常好听,都是对封建皇帝和朝廷的歌功颂德,但一开头他就写了一桩贪赃枉法的人命案,同时带出了炙手可热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由此开头,也就开始了他对封建社会的大揭露,大批判。

贪赃枉法的贪官贾雨村,是全靠贾府一手提拔起来的,他枉断了薛蟠所犯的人命案以后,还直接向贾府和王子腾报告,这说明一切横行不法的事,都与“四大家族”有关。

通过对这个具体的“贾”府的描写,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具体情况,而且“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这就是封建社会政治势力的一张关系网。

所以“葫芦僧乱判”一案,实际上是对封建社会、封建官场的一个总揭露和总批判。

当然《红楼梦》最最动人之处,是贾宝玉、林黛玉的生死不渝的爱情和他们的爱情悲剧,《红楼梦》是以宝、黛的爱情悲剧来贯通全局的。

2023学年高考高中生必备名著阅读《红楼梦》试题汇编第十九组

2023学年高考高中生必备名著阅读《红楼梦》试题汇编第十九组

2023学年高考高中生必备名著阅读《红楼梦》试题汇编第十九组一、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四凤由饭厅门入,端了碗普洱茶。

冲(犹豫地)爸爸。

朴(知道他又有新花样)嗯,你?冲我现在想跟爸爸商量一件很重要的事。

朴什么?冲(低下头)我想把我的学费的一部分分出来。

朴哦。

冲(鼓起勇气)把我的学费拿出一部分送给——[四凤端茶,放朴面前。

朴四凤,——(向冲)你先等一等。

——(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四煎好了。

朴为什么不拿来?四(看繁漪,不说话)。

繁(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跟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朴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繁(快说)倒了。

我叫四凤倒了。

朴(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四药罐里还有一点。

朴(低而缓地)倒了来。

繁(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朴(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冲爸,妈不愿意,你何必这样强迫呢?朴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那儿。

(向繁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

(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繁(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朴(不高兴地)不。

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繁(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朴(忽然严厉地)喝了药,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繁(声颤)我不想喝。

朴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冲(反抗地)爸!朴(怒视)去![冲只好把药端到繁漪面前。

朴说,请母亲喝。

冲(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朴(高声地)我要你说。

萍(低头,至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冲(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繁(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朴(冷峻地)繁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繁(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

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朴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名著阅读之《红楼梦》-2020年高考语文最新模拟试题精编之名著阅读(解析版)

名著阅读之《红楼梦》-2020年高考语文最新模拟试题精编之名著阅读(解析版)

名著阅读之《红楼梦》最新模拟试题汇编(解析版)1.(2020·北京清华附中高三一模)《红楼梦》中第五回“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是谁的判词?请结合小说情节解说前两句判词的含义,再说一说后两句判词暗示的人物结局。

【答案】这是探春的判词。

探春有才,知书识礼有治家才能且有高远的志气,曾在凤姐生病时很好地改革治理大观园;探春虽贵为贾府三小姐,却是庶出之女,生长于贾府日渐衰败之时,没有施展才华的运气。

“清明”两句暗示她的结局是远嫁。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对大纲规定的名著名篇有熟悉程度,特别注意情节、人物、主题的把握,还要注意一些细节。

做题时要仔细。

这是探春的判词,在贾府的众多女儿中,探春是一个聪明、敏感、精细、漂亮的姑娘,其时最吸引读者的,还是她在大观园一番兴利除弊所表现出的机敏、干练、精明、果决的才干。

这正是体现她“精明”的事件。

探春是一个英气勃勃的巾帼女儿,并曾言“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

”这是体现她“志自高”的地方。

可是她却仍逃不出薄命司的命运,因为她是庶出,且生于贾府日渐衰败之时,这是“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探春远嫁海外,清明时节亲人涕送江边;“千里东风一梦遥”:比喻远嫁海外,归程无期。

这就暗示探春的结局是“远嫁”。

【点睛】高中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赏析能力相对强得多,初次接触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就有较高的起点,较广的视野。

因此,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高中学生可以对原著进行精读。

精读要求“循文入义”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旨,文循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入“文会、意会、情理、神会”的境界。

即要求学生做到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表达方式、总体布局、熟悉文学作品的大意,记忆其中重要的部分,又要让学生能抓着中心,细心揣摩某些精彩段落,做好读书笔记。

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二学生学业负担重,因此有些名著名篇可以采用泛读的方法。

2023北京各区高三语文一模《红楼梦》有关题目汇编及参考答案

2023北京各区高三语文一模《红楼梦》有关题目汇编及参考答案

2023北京各区高三语文一模《红楼梦》有关题目汇编及参考答案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一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共10分)(1)下面是《红楼梦》中与梦相关的情节。

请在横线处填入作品中人物的名字。

(4分)①梦幻识通灵②梦游太虚幻境③学诗,梦中得佳句④醉卧芍药裀,香梦沉酣(2)请从以上情节中任选一个,概述该情节的内容,并分析它在表现主题、刻画人物、情节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6分)丰台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19.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0分)长篇小说注重叙事节奏。

《红楼梦》在家族兴衰与宝黛爱情两条主线上,形成六大叙事高潮:元妃省亲、宝玉挨打、祭宗祠开夜宴、抄检大观园、黛死钗嫁、贾府抄家。

请从中任选一个高潮事件,完成下面题目。

(1)请简要概述该高潮事件的内容,不超过60字。

(4分)(2)请简要说明该事件成为“高潮”的理由。

(6分)石景山区2023年高三统一练习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共10分)(1)《红楼梦》中多处描写生日宴会。

脂砚斋有批语:“一部书中若一个一个只管写过生日,复成何文哉?故起用宝钗,盛用阿凤,终用贾母,各有妙文,各有妙景。

”请梳理相关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4分)(2)《红楼梦》生日宴上多有不相宜之处,但又有相宜之理。

请选择一个人物,分析生日宴事件,并结合作品其他相关情节,分析人物行为的“相宜之理”。

(6分)房山区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测试试卷1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共5分)《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作者写到众人夜宴掣花签的娱乐,其中有如下情节:黛玉一掷,是个十八点,便该湘云掣。

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

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

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

”黛玉笑道:“‘夜深..’两个字。

”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都笑了。

..’两个字改‘石凉湘云笑指那自行船与黛玉看,又说:“快坐上那船家去罢,别多话了。

《红楼梦》高考各种题型的相关试题汇总含阅读和答案解析

《红楼梦》高考各种题型的相关试题汇总含阅读和答案解析

《红楼梦》高考各种题型的相关试题汇总(含阅读和答案解析)目录《红楼梦》自我检测一:选择题部分 (1)《红楼梦》自我检测二:文段阅读部分 (9)参考答案 (24)《红楼梦》导读 (31)一、作者信息 (31)二、名著信息 (31)三、内容概括 (32)四、主题提示 (35)五、人物形象 (36)金陵十二金钗判词及解读 (37)1.薛宝钗 (37)2.林黛玉 (38)3.贾元春 (38)4.贾探春 (38)5.史湘云 (39)6.妙玉 (39)7.贾迎春 (40)8.贾惜春 (40)9.王熙凤 (41)10.巧姐 (41)11.李纨 (42)12.秦可卿 (42)《红楼梦》自我检测一:选择题部分1.关于《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中,晴雯性格温柔和顺,处事细心周到,人人称赞;袭人性情急躁直率,待人爱憎分明,受人怨谤。

二人性格迥异,却都走向悲剧结局,令人唏噓。

B.黛玉是诗社中的佼佼者,“温柔敦厚”是姐妹们对其诗风的赞誉。

C.《红楼梦》中写史湘云有金麒麟、薛宝钗有金锁,是为了说明她们有显赫的家世,从而反衬出林黛玉出身的贫寒。

D.《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来自社会底层,农村生活孕育了她精于世故又朴实善良的复杂性格。

2.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中长着“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是王熙凤,该人最擅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宝黛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B.《红楼梦》中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贾元春、精明的贾迎春、懦弱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C.“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之手。

D.《红楼梦》中表明贾府收入主要书回的情节在第二十五回“乌庄头交租” 一事上,表明贾府“排场费用,又不肯讲究省俭”的主要情节是“可卿丧仪”和“元春省亲”两件事。

高考语文《红楼梦》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红楼梦》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红楼梦》专题练习题(含答案)红楼梦(节选)曹雪芹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疾,今秋又遇贾母高兴,多游玩了两次,未免过劳了神,近日又复嗽起来,觉得比往常又重,所以总不出门,只在自己房中将养。

有时闷了,又盼个姊妹来说些闲话排遣,及至宝钗等来望候他,说不得三五句话又厌烦了。

众人都体谅他病中,且素日形体娇弱,禁不得一些委屈,所以他接待不周,礼数粗忽,也都不苛责。

这日宝钗来望他,因说起这病症来。

宝钗道:“这里走的几个太医虽都还好,只是你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不如再请一个高明的人来瞧一瞧,治好了岂不好?每年间闹一春一夏,又不老又不小,成什么?不是个常法。

”黛玉道:“不中用。

我知道我这样病是不能好的了。

且别说病,只论好的日子我是怎么形景,就可知了。

”宝钗点头道:“可正是这话。

古人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

”黛玉叹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

今年比往年反觉又重了些似的。

”说话之间,已咳嗽了两三次。

宝钗道:“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

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

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

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

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

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

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

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

若不是从前日看出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

你方才说叫我吃燕窝粥的话,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

北京高考语文名著阅读《红楼梦》模拟训练题

北京高考语文名著阅读《红楼梦》模拟训练题

《红楼梦》模拟训练题一.阅读《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节选内容,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红楼梦》直接出现“雪”的回目共有三处,分别是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和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请概述这三回中与“雪”相关的情景,并选择其中一回,说明“雪”在情节发展或人物塑造方面的作用。

二.《红楼梦》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充分体现了贾府内外的种种矛盾。

请从元妃省亲、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这三个事件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的相关内容,简要说明该事件能体现哪两种矛盾。

三.有评论者认为,贾宝玉的叛逆性表现在他对少女们的同情、尊重和一往情深。

请从原著中分别举出三个具体情节,加以印证。

四.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鲁迅评价《红楼梦》时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呼吸领会之者,唯宝玉而已”。

你认为宝玉“领会”到了什么?请结合一处情节简要分析。

五.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宋人知雪,以雪构建了大宋独特的雪文化;雪芹喜雪,以雪为《红楼梦》锦上添花。

《红楼梦》书中,曹公或以雪营造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或直书雪中雅事,烘托人物形象;或以雪入诗,展示丰富寓意……请选择以上一个角度,概述与雪有关的内容,并加以分析。

六.《红楼梦》中,空空道人担心石头上的故事“世人不爱看”,因为故事写的不过是“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

“小才微善”的意思是,有点小才情、小长处。

你是否同意用“小才微善”来评价宝钗、探春和王熙凤呢?请从三人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说明理由。

七.在《红楼梦》第二回中,冷子兴曾转述过贾宝玉的“男女观”:“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你是否同意宝玉的上述见解?请从《红楼梦》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简要说明。

八.脂砚斋在评价《红楼梦》人物时说“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

意思是说有缺陷的美人,才是真正的美人,活的美人。

《红楼梦》高考模拟题汇编

《红楼梦》高考模拟题汇编

《红楼梦》高考模拟题汇编一、简答题1.(2020·北京模拟)阅读下面《红楼梦》节选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4分)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ㄚ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文段中“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请根据上下文,并结合《红楼梦》的故事背景简要分析。

(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惊”“想”是心理描写;而“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有神态描写、语言描写;从性格来看,黛玉和宝玉二人对对方都有熟悉之感,但黛玉只是“惊”“心下想道”,这表现出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小心谨慎和含蓄内敛,而宝玉却把内心所想表述出来,这表现出宝玉的坦直率真。

结合故事的背景分析,两人初会就产生了一种互相熟识的心灵感应,很明显与第一回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有关,这也给两人的关系蒙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答案:①宝玉张口“胡说”,随后又用“算是旧相识”来化解,这与黛玉的暗自吃惊形成对比,展现出宝玉个性的率真。

②宝玉话中的“见过”与黛玉心中的“眼熟”彼此呼应,这种心有灵犀与《红楼梦》“木石前盟”的故事背景正相暗合。

2.(2020·北京模拟)有人说:“《红楼梦》虽写富贵人家,其人情事理却是人人固有的人性与人生。

”请结合《红楼梦》中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单选题1.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

他创作的《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

B.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创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祝福》选自《彷徨》。

C.《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他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代表作还有《太阳照样上升》、《百年孤独》、《丧钟为谁而鸣》等。

D.“四大名著”除《红楼梦》外,其他作品分别为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明代吴承恩《西游记》。

2.根据《红楼梦》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展开做了必要的交代。

这五回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比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广阔的社会背景。

B.贾瑞来找凤姐,凤姐假意殷勤,约他晚上在西边穿堂儿见面。

贾瑞按约定钻入穿堂,凤姐命人关上穿堂东西门,贾瑞被冻一晚而归,回来后还被贾代儒打了一顿。

C.姑苏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

后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

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他的女儿英莲被拐走。

一日,他听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D.宁府的焦大曾跟着宁国公贾演出兵打仗,因对宁国公有救命之恩,府中上下人等对他倒也另眼相看。

焦大喝醉了酒,无人不骂,把宁府内见不得人的事也抖搂出来,贾蓉忍无可忍,令人将他捆了。

众小厮用土和马粪塞了焦大的嘴。

3.《红楼梦》判词中“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指的()A.晴雯B.袭人C.黛玉D.宝钗4.下列各项中关于《红楼梦》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贾琏偷娶尤二姐,凤姐和颜悦色劝她搬入大观园,却一面派丫头对她百般虐待,一面唆使尤二姐的前夫张华状告贾琏在国孝、家孝期背旨瞒亲。

B.绣春囊事件发生后,王夫人亲自带人夜查大观园,将司棋、晴雯、四儿、芳官一起打发出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红楼梦》 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红楼梦》 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红楼梦》阅读练习题精选第1-20回一、选择题1、“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盘,眼如水杏。

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写的是()A、林黛玉B、贾宝玉C、薛宝钗D、贾元春2、《红楼梦》第三回“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描写的是()。

A、林黛玉B、王熙凤C、薛宝钗D、晴雯3、“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写的是()A、贾珠B、贾蓉C、贾琏D、贾宝玉4、《红楼梦》第一回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

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也偿还得过他了。

”中的“他”是谁的前世。

()A、林黛玉B、贾宝玉C、神瑛侍者D、秦可卿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1)这首诗名是()A、终身误B、枉凝眉C、恨无常D、好事终(2)“阆苑仙葩”指的是()A、薛宝钗B、秦可卿C、林黛玉D、妙玉(3)“美玉无瑕”指的是()A、贾元春B、薛宝钗C、秦钟D、贾宝玉二、填空题1、曹雪芹名____。

《红楼梦》原名《情僧录》,曹雪芹在悼红轩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将它题为《______》。

2、《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异常迷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红楼梦》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相当完整的人间世界,一个绝妙的艺术天地。

然而,《红楼梦》又是一部很难读懂的小说。

事实上,作者在写作缘起中有诗:“________,_________。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诗不仅成了本书自身命运的预言,同时也提示读者作品中寄寓着极为深邃的意味。

3、《红楼梦》中有许多谶语,预示着书中人物的命运,写出下列的诗句分别预示着谁的命运。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红楼梦》模拟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红楼梦》模拟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红楼梦》模拟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下列哪位作家?A. 曹雪芹B. 鲁迅C. 巴金D. 矛盾答案:A. 曹雪芹2. 《红楼梦》的故事背景主要设定在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C. 南京D. 杭州答案:A. 北京3.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妹妹叫什么名字?A. 林黛玉B. 贾迎春C. 贾元春D. 贾宝玉答案:A. 林黛玉二、填空题1. 《红楼梦》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主要围绕着贾宝玉和______两位主人公展开。

答案:林黛玉2. 贾宝玉的父亲是______,母亲是______。

答案:贾政、王夫人3.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有一个忠诚的朋友叫______。

答案:贾宝玉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这一角色。

答案:贾宝玉是贾政和王夫人的儿子,贾家的少爷。

他聪明机智,性格豁达,善于诗词,但对世俗的事物不感兴趣。

他对封建礼教持批判态度,与家族中的其他成员有所不同。

他深爱林黛玉,但命运却使他们无法在一起。

2. 请简要描述一下《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这一角色。

答案:王熙凤是贾宝玉的表妹,贾家的侄女。

她聪明伶俐,心机深沉,善于理财和管理家务。

她在贾家发挥着重要作用,支撑着家族的繁荣。

然而,她的野心和权谋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段落,回答问题。

"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的一个著名情节。

黛玉看到大观园中的花儿凋零,感慨万千,决定为花儿举行一个葬礼。

她用自己的素手挖了一个小坑,将花瓣埋入其中,并为花儿们吟诗一首,以示哀悼。

这一情节表现了黛玉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她内心的寂寞和无奈。

1. 黛玉葬花的情节表现了她对什么的感受?答案:生命无常、寂寞和无奈。

2. 黛玉葬花的情节在整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黛玉葬花的情节展示了她独特的性格和思想,同时也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

五、作文题请以“我眼中的《红楼梦》”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024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汇编:红楼梦

2024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汇编:红楼梦

2024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汇编红楼梦一、名著阅读1.(2024北京门头沟高三一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中有不少与“作诗”相关的情节,如“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等,哪个情节让你印象深刻?请简单介绍情节,并说明理由。

2.(2024北京门头沟高三一模)有人评价《红楼梦》中小说人物所写之诗是“按头制帽”。

请从下列诗句中选择一联..,谈谈你的理解。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林黛玉)“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薛宝钗)3.(2024北京石景山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写人突破了传统叙事文学类型化的写法,塑造人物往往“正邪两赋”、善恶相兼,充分表现出人性的丰富和复杂。

(1)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判断甲、乙是《红楼梦》中的哪两个人物,将人物的名字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选文一【甲】一肚子没好气,满心里要把开门的踢几脚,及开了门,并不看真是谁,还只当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便抬腿踢在肋上。

【乙】“嗳哟”了一声。

【甲】还骂道:“下流东西们!我素日担待你们得了意,一点儿也不怕,越发拿我取笑儿了。

”选文二【甲】笑道:“你今儿还记着呢!”【乙】道:“一百年还记着呢!比不得你,拿着我的话当耳旁风,夜里说了,早起就忘了。

”【甲】见他娇嗔满面,情不可禁,便向枕边拿起一根玉簪来,一跌两段,说道:“我再不听你说,就同这个一样。

”【甲】【乙】(2)下列表述不符合“正邪两赋”说法的一项是()A.《红楼梦》的价值⋯⋯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鲁迅)B.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

(《红楼梦》第二回)C.所谓“人各有当”也。

此方是至理至情,最恨近之野史中,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何不近情理之如是耶?(脂砚斋)D.其暴虐浮躁,顽劣憨痴,种种异常。

高中语文《红楼梦》名著阅读高考模拟题汇编(部分有答案)

高中语文《红楼梦》名著阅读高考模拟题汇编(部分有答案)

《红楼梦》名著阅读高考模拟题汇编《红楼梦》是高中必读名著,是近年来的高考热点。

了解高考怎么考,对阅读可以起到风向标作用。

许多高考题,设计十分巧妙,简直可以当做导读来用。

近年来一些优秀的阅读题汇编如下,按照难易程度排序,你能答对几道题呢?1.2008年江苏卷《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请说说“金玉良姻”“木石前盟”的含义。

【参考答案】“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

“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2.2011年江苏卷《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参考答案】袭人;蒋玉菡、贾宝玉。

3.2012年江苏卷“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

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

”这首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的什么地方?【参考答案】黛玉辞世;宝玉、宝钗成亲;潇湘馆。

4.2013年江苏高考《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

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参考答案】惜春、迎春;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

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

5.2014年江苏高考《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

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与“葬诗魂”的依据。

【参考答案】“葬花魂”的依据:小说中有黛玉葬花的重要情节;表达女性精神在一个时代的毁灭。

“葬诗魂”的依据:小说中多有黛玉吟诗的情节;表达对诗意消亡的哀悼。

北京高考语文名著阅读《红楼梦》专题模拟训练

北京高考语文名著阅读《红楼梦》专题模拟训练

名著阅读《红楼梦》一.《红楼梦》中,王熙凤和贾探春都曾“理家”,但做事风格不同,“理家”的特点也不同。

(1)请在表格②②处各填入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出她们理家的另一个特点。

(2)针对②②处的理家特点,举例说明她们的具体举措及此举引发的结果。

参考答案:(1)人治为主民主协商(2)王熙凤恩威并用具体举措:在13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她按花名册分派任务,什么职责、如何行使,脱岗渎职、如何惩治,说得明明白白;她当着宁府的人摔了来领东西的本府家人,“杀鸡给猴看”;她当众责打了宁府中负责迎送亲友的迟到家人,并“革了他一个月的钱粮”,杀一儆百。

她考虑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上有三层公婆,中有无数的叔伯、妯娌、姐妹,下有那么多的仆妇、管家、丫鬟、小厮,她用笼络手段来维持荣府的下人,用讨好的态度争取上层人物贾母、王夫人等的支持。

结果:秩序井然,尊卑分明。

贾探春兴利除弊举措:在56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因为去赖家做客学到了经验,便在大观园里试点,实行承包责任制。

结果:贾探春这样做,其实是感受到了家族经济状况的日趋衰落,因此她的改革集中在开源和节流两方面。

通过对大观园的承包,可以增加收入;通过裁革—些重复性的支出,可以节约成本。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

题干要求概括出王熙凤和贾探春理家的另一个特点。

王熙凤理家除了“恩威并施”之外,还有一个特点“人治为主”。

《红楼梦》原著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王熙凤一到宁国府,传齐家人媳妇,订下规矩,坚决执行。

她说道“既托了我……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治”。

她按花名册分派任务,什么职责、如何行使,脱岗渎职、如何惩治,说得明明白白;她当着宁府的人摔了来领东西的本府家人,“杀鸡给猴看”﹔她当众责打了宁府中负责迎送亲友的迟到家人,并“革了他一个月的钱粮”,杀一儆百。

可见她以一己之力,管理严格。

名著阅读《红楼梦》各地模拟题(一)

名著阅读《红楼梦》各地模拟题(一)

各地模拟试题一、(2020山东烟台高一下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可巧这日非正经日期,亲友来的少,里面不过几位近亲堂客,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并合族中的内眷陪坐。

闻人报:“大爷进来了。

”唬的众婆娘唿的一声,往后藏之不迭,独凤姐款款站了起来。

贾珍此时也有些病症在身,二则过于悲痛了,因拄个拐踱了进来。

邢夫人等因说道:“你身上不好,又连日事多,该歇歇才是,又进来做什么?”贾珍一面扶拐,作挣着要蹲身跪下请安道乏。

邢夫人等忙叫宝玉搀住,命人挪椅子来与他坐。

贾珍断不肯坐,因勉强陪笑道:“侄儿进来有一件事要求二位婶子并大妹妹。

”邢夫人等忙问:“什么事?”贾珍忙笑道:“婶子自然知道,如今孙子媳妇没了,侄儿媳妇偏又病倒,我看里头着实不成个体统。

怎么屈尊大妹妹一个月,在这里料理料理,我就放心了。

”邢夫人笑道:“原来为这个。

你大妹妹现在你二婶子家,只和你二婶子说就是了。

”王夫人忙道:“他一个小孩子家,何曾经过这样事,倘或料理不清,反叫人笑话,倒是再烦别人好。

”贾珍笑道:“婶子的意思侄儿猜着了,是怕大妹妹劳苦了。

若说料理不开——我包管必料理的开——便是错一点儿,别人看着还是不错的。

从小儿大妹妹顽笑着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又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

我想了这几日,除了大妹妹再无人了。

婶子不看侄儿、侄儿媳妇的分上,只看死了的分上罢!”说着滚下泪来。

王夫人心中怕的是凤姐儿未经过丧事,怕他料理不清,惹人耻笑。

今见贾珍苦苦的说到这步田地,心中已活了几分,却又眼看着凤姐出神。

那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虽然当家妥当,也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恐人还不服,巴不得遇见这事。

今见贾珍如此一来,他心中早已欢喜。

先见王夫人不允,后见贾珍说的情真,王夫人有活动之意,便向王夫人道:“大哥哥说的这么恳切,太太就依了罢。

”王夫人悄悄的道:“你可能么?”凤姐道:“有什么不能的。

外面的大事已经大哥哥料理清了,不过是里头照管照管,便是我有不知道的,问问太太就是了。

《红楼梦》高考模考真题汇编

《红楼梦》高考模考真题汇编

《红楼梦》题型汇总一、(2022·上海·秋季高考)学校组织“《红楼梦》演出季”活动,某学生小组改编“宝玉挨打”的情节参加演出,他们力求台词符合原著中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以下台词最恰当的一项是()A.黛玉对宝玉说:早就对你说过,你真是执迷不悟啊!B.宝钗对宝玉说:这次活该你挨打,就是自食其果!C.贾母对贾政说:你想想,你父亲是怎么管教你的?D.王夫人对贾政说:我现在就死给你看,一了百了!【答案】C二、(2022·上海市嘉定区一模)按要求完成题目。

下面是《红楼梦》中重要故事情节,选项中对这些故事情节发生先后次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梦游幻境②元妃省亲③黛玉焚稿④宝玉摔玉⑤黛玉葬花⑥宝玉出家⑦共读西厢⑧抄检贾府⑨香菱扶正⑩雨村断案A.①④⑩②⑤⑦⑧③⑨⑥B.④⑩①②⑤⑦⑧③⑥⑨C.④⑩①②⑦⑤③⑧⑥⑨D.①④⑩②⑦⑤③⑧⑨⑥【答案】C三、(2022·上海徐汇一模)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选择。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拟在《红楼梦》剧中编入能体现“差序格局”典型场景的几出戏。

下列是编剧助理小徐打算选编的场景,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A.雨村判案B.元妃省亲C.探春理家D.香菱学诗【答案】D四、(2022·上海虹口·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虚拟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概念:虚拟经济、虚拟社区、虚拟教育等,我们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各种形态的虚拟。

重读《红楼梦》,我们会发现它具有众多的虚拟现实特质,而这正是这部伟大作品历久弥新的原因和意义所在。

②在《红楼梦》第十一回中,家境清寒的贾府远亲贾瑞痴迷于凤姐的美色,试图勾引,结果被凤姐毒设相思局,整得死去活来。

在他病入膏肓之际,有个跛足道人给他一面名叫“风月宝鉴”的镜子,说是照背面可以保命,但是千万不能照正面。

贾瑞拿起镜子,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

他又惊又吓,大骂道士,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在里面招手叫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名著阅读高考模拟题汇编
《红楼梦》是高中必读名著,是近年来的高考热点。

了解高考怎么考,对阅读可以起到风向标作用。

许多高考题,设计十分巧妙,简直可以当做导读来用。

近年来一些优秀的阅读题汇编如下,按照难易程度排序,你能答对几道题呢?
1.2008年江苏卷
《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请说说“金玉良姻”“木石前盟”的含义。

【参考答案】“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

“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2.2011年江苏卷
《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
【参考答案】袭人;蒋玉菡、贾宝玉。

3.2012年江苏卷
“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

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

”这首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的什么地方?
【参考答案】黛玉辞世;宝玉、宝钗成亲;潇湘馆。

4.2013年江苏高考
《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

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
【参考答案】惜春、迎春;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

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

5.2014年江苏高考
《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

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与“葬诗魂”的依据。

【参考答案】“葬花魂”的依据:小说中有黛玉葬花的重要情节;表达女性精神在一个时代的毁灭。

“葬诗魂”的依据:小说中多有黛玉吟诗的情节;表达对诗意消亡的哀悼。

6.2015年江苏高考
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鸳鸯说:“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

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

”鸳鸯她们要取笑的“女篾片”指谁?
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她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刘姥姥。

朴实善良,善解人意;老于世故,精明狡黠;幽默风趣,性格诙谐;顺从讨好,偶有反抗。

7.2017年北京高考
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

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8.2018年北京高考
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

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

150-200字。

9.2020年东城一模
《红楼梦》中一些主要人物进入回目,作者往往在其名字前加一个字,来概括或凸显其品性,即所谓“一字评”,如“敏探春”“酸凤姐”“贤袭人”“勇晴雯”“慧紫鹃”等。

请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一字评”的理解。

10.2020西城一模
《红楼梦》第四十回描写贾府女眷在大观园吃酒行令,黛玉无意间引用了闺阁禁书《牡丹亭》《西厢记》中的句子。

当时,“宝钗听了,回头看着他。

黛玉只顾怕罚,也不理论”。

第四十二回中,宝钗往贾母处问安,还特意约黛玉到蘅芜苑,对黛玉说:
“……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

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

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

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

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

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

……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综合此处文字中的信息,宝钗这一形象有哪些突出的特点?(4分)
11.2020朝阳一模
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警幻仙子命仙女们为贾宝玉演唱的《红楼梦》十二支曲,预示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运。

其中有一句曲词:“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这句曲词中涉及了小说中哪几个人物?暗示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和命运?请根据原著进行简要分析。

12.2020丰台一模
阅读下面《红楼梦》节选文字,根据要求完成20题。

(5分)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
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
文段中,薛宝钗在现场,但作者没有描写她的反应,请推想薛宝钗会有怎样的反应,并根据人物性格和原着相关内容简要说说理由。

13.2020海淀二模
《红楼梦》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讲述了贾府上下在上元节制灯谜、猜谜语的故事。

其中“更香”(古代用于计时的一种香)的谜面有这样四句诗: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在曹雪芹的构思里,每个谜语都象征着制谜人的性格,暗示了其命运。

“更香”这个谜语在小说中是谁出的,不同版本存在争议,一说是薛宝钗,一说是林黛玉。

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