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LEC法)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1.评价目的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3.1危险源识别准备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2危险源的识别(1)危险源的识别范围。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
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⑥曾经发生和行业内容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和情况;⑦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可依据的有关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2)危险源识别方法。
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
3.3危险源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
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
分级的标准见表1:表1 风险分级③LEC法。
本评价采用D=LEC方法进行评估。
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
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在生产、储存、运输等各个领域,危险源无处不在。
为了有效地控制风险,需要对其进行辨识和评价。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识别危险源、如何运用LEC评价法对危险源进行评估,以及如何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预防事故的第一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源类型及辨识要点:(1)化学危险品:涉及有毒、易燃、易爆、腐蚀性等物质。
应关注化学品的存放和使用,以及废弃物的处理。
(2)机械设备:包括旋转机械、压力容器、电梯等。
应检查设备的维护状况、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3)电气设施:涉及电源、电线、变压器等。
应关注设备的绝缘性能、接地措施以及安全距离。
(4)作业环境:如高温、低温、噪音、振动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危险。
应对工作环境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需关注以下要素:物质特性、能量等级、作业环境、操作过程等。
同时,为了确保辨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应组织专业的安全人员进行评估。
2.LEC评价法定义LEC评价法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通过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或接触有害物质的频率(E)以及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对危险源进行综合评价。
LEC评价法的原理是:对于每个危险源,根据其可能导致的事故及其后果严重程度,赋予相应的分值,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风险值。
3.LEC评价法应用运用LEC评价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的步骤如下:(1)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详细分析,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严重程度(C)。
(2)根据危险源类型和具体情况,确定相关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或接触有害物质的频率(E)。
(3)将L、E、C三个因素相乘,得到风险值D。
根据风险值大小,将危险源分为可接受风险、合理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三个等级。
(4)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改造设备、改善作业环境、加强安全管理等。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1.评价目的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3.1危险源识别准备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2危险源的识别(1)危险源的识别范围。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
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⑥曾经发生和行业内容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和情况;⑦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可依据的有关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2)危险源识别方法。
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
3.3危险源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
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
分级的标准见表1:表1 风险分级③LEC法。
本评价采用D=LEC方法进行评估。
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二篇)
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1.1最大限度地识别出各部门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的危险源,并及时更新。
1.2最大限度地识别出供方/相关方在与本公司进行活动或提供产品、服务时可望施加影响的危险源,并及时更新。
1.3评价出不可接受风险,确保其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为确定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2.1各部门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涉及的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及更新。
2.2供方/相关方在与本公司进行活动或提供产品、服务时产生的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及更新。
定义或术语3.1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2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3.3头脑风暴法:又叫畅谈法、集思法等。
它是采用会议的方式,引导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广开言路,激发灵感,在自己的头脑中掀起风暴,毫无顾忌、畅所欲言的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4.1企业管理处在公司网站上发布《危险源清单》及更新信息。
4.2各部门负责对各自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具体辨识和评价,确定不可接受危险源,并进行控制,并向企业管理处上报本部门危险源更新信息及《不可接受风险清单》。
危险源辨识5.1.1危险源的分类5.1.2危险源辨识的范围a.各部门工作场所内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如:施工过程、设计活动、办公室水磨石地面墩地(有滑倒危险)等;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供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c.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公司还是由外界所提供)。
5.1.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a.询问和交流;b.现场观察;c.查阅有关记录;d.获取外部信息;e.工作任务分析;f.安全检查表;g.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5.2危险源辨识的分工5.2.1企业管理处在以往体系运行识别控制的基础上,在公司网站上发布《危险源清单》。
5.2.2各部门根据各自的活动或承揽的工程项目,在《危险源清单》基础上进行具体辨识。
辨识时,要考虑在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情况下的危险源。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一、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概述在现代社会中,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需要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的辨识和评价。
本文将从理论层面对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二、危险源辨识方法1.1 危险源的定义与分类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事物或现象。
根据其性质和危害程度,危险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物理危险源:如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化学品等,可能导致人员受伤或死亡。
(2)生物危险源:如病原微生物、有毒植物等,可能导致人员感染疾病或中毒。
(3)心理危险源:如工作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等,可能导致人员心理健康受损。
1.2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根据危险源的特性,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辨识:(1)经验法:通过从业者的经验和知识,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进行预测和识别。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但缺点是可能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辨识失误。
(2)观察法:通过对现场环境、设备设施等进行观察,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观可靠,但缺点是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且可能漏检某些危险源。
(3)分析法: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科学严谨,但缺点是需要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
1.3 危险源辨识的难点在实际工作中,危险源辨识面临着诸多难点,如信息不完整、技术水平有限等。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三、危险源评价方法2.1 危险源评价的目的与意义危险源评价是对危险源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
通过危险源评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危险源的特点和危害程度,从而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2.2 危险源评价的方法根据危险源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评价:(1)定性评价:通过对比不同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对其进行定性描述。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方法(LEC法)
1、风险性以下式表示:D=L*E*C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财、物在这种危险环境中发生事故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D---风险值 2、三个主要因素的评价方法如表1、表2、表3所示。
表1
分数值 10 6 3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3、评价标准 D值≥70的为重要危险源,评价时要注意D值与风险等级相对应。
连续发生 每周一次、或多次发生 每月一次发生
表3
分数值 100 40 15 后果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分数值 7 3 1 后果 重伤、致残、财产损失3-10万元 严重、致伤、财产损失0.5-3万元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财产损失 0.5万元以下
灾难、数人死亡、财产损失20万元 以上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财产损失 10-20万元
表4
D值 危险程度
D---危险等级划分
风险等级
大于320 160-320 70-160 20-70 小于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或高度关注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不可容许风险(Ⅰ) 重大风险(Ⅱ) 中度风险(Ⅲ) 可容许风险(Ⅳ) 可忽略风险(Ⅴ)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相当可能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可能但不经常02极不可能分数值频繁程度分数值频繁程度10连续发生每月一次发生05分数值后果分数值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危险程度风险等级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不可容许风险160320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重大风险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或高度关注中度风险药大后勤集团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方法lec法1风险性以下式表示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1.评价目的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3.1危险源识别准备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2危险源的识别(1)危险源的识别范围。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
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⑥曾经发生和行业内容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和情况;⑦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可依据的有关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2)危险源识别方法。
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
3.3危险源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
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
分级的标准见表1:表1 风险分级③LEC法。
本评价采用D=LEC方法进行评估。
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
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是一种常用于工业领域的风险评估方法。
在工业环境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源,如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机械运行故障等,这些危险源可能会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损害和威胁。
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业环境中潜在的危险源进行鉴定和识别的过程。
通过对工作场所的巡查、调查和分析,可以确定存在的危险源,并对其进行描述和分类。
危险源的辨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危险源:如高温、高压、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的因素。
2. 化学危险源:如有毒物质、易燃易爆物质等可能导致人员中毒或火灾爆炸的因素。
3. 生物危险源:如有害微生物、病毒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因素。
4. 人为因素:如不安全行为、操作错误等员工行为的因素。
LEC评价法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对危险源进行定量的风险分析和评价。
LEC评价法通过对危险源的可能性(L)和严重程度(E)进行评估,并考虑控制措施的有效性(C),综合评估出风险等级(Risk Level)。
风险等级可以用来指导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措施,以降低风险。
LEC评价法的步骤如下:1. 风险识别:对危险源进行鉴定和识别,确定可能导致的伤害和损害。
2. 评估可能性:评估危险源发生的可能性,可以参考历史数据、统计数据和相关经验。
3. 评估严重程度:评估危险源导致的伤害和损害的严重程度,可以考虑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环境破坏等因素。
4. 评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评估已经采取的控制措施对危险源的控制效果,可以考虑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人防护等方面的因素。
5. 综合评估风险等级:根据可能性、严重程度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综合评估出风险等级,可以采用矩阵图、分类判据等方式表示。
LEC评价法的优点在于结果定量化,能够通过数字化的风险等级指导决策和管理措施的制定。
同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控制措施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最为有效和经济的控制措施。
然而,LEC评价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评估因素的选择和权重的确定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依靠专业知识和经验。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
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
分级的标准见表1:表1 风险分级②事故的后果与可能性的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风险级别见表2:表2 事故后果与可能性综合评价结果③LEC法。
本评价采用D=LEC方法进行评估。
该方法是美国的K.J.格雷厄姆(Kenneth j.Graham)和G.F.金尼(GilbeF.Kj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任务条件的危险性作因变量,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及危险严重程度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
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解情况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办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按经验将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或图上,查出其危险性的一种评价方法。
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这一方法的具体表述是,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L——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E——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C——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
用公式来表示,则为D=LEC 式中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确定了上述3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的分值(L,E,C 的取值分别见表3、表4、表5),并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危险性D的分值。
据此,要确定其危险性程度时,则按表6所表示的分值进行危险等级的划分或评定。
表5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注:D=LEC由经验可知,危险性分值在20以下的环境属低危险性,一般可以被人们接受,这样的危险性比骑自行车通过拥挤的马路去上班之类的日常生活的危险性还要低。
当危险性分值在20~70时,则需要加以注意。
同样,根据经验,当危险性分值为70~160的情况时则有明显的危险,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范本(二篇)
危险源辨识及LEC评价法范本第一部分:危险源辨识一、引言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环境、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识别出可能导致事故和健康危害的各类潜在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为了采取控制措施,预防和减少危害的发生。
本章节将介绍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步骤。
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 检查法:通过对工作环境、工作设备、工作条件进行检查,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 调查法:通过询问、观察和记录,了解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3. 理论分析法:通过对工作过程和环境进行理论分析,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三、危险源辨识的步骤1. 制定危险源辨识计划:明确辨识的范围和目标,确定辨识的方法和步骤。
2. 收集相关资料:收集与工作环境、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条件相关的资料,包括工作规程、流程图、设备说明书等。
3. 进行工作现场的检查和调查:对工作环境、工作设备、工作条件进行检查和调查,记录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4. 对危险源进行评估和分类: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和分类。
5.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危险源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风险管控、安全操作规程等。
6. 完成危险源辨识报告:汇总辨识的结果,编写危险源辨识报告,包括危险源清单、评估结果和控制措施等。
四、危险源辨识的注意事项1. 全面性:对工作环境、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避免遗漏重要的危险源。
2. 科学性: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危险源辨识,避免主观臆断和随意判断。
3. 参与性:广泛征求员工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危险源辨识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4. 实施时机:危险源辨识应在工作环境、工作设备、工作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事故和职业健康问题时进行。
第二部分:LEC评价法范本一、引言LEC(Loss Event Classification)评价法是一种用于评估事故风险的方法,通过对事故损失事件的分类和评估,识别出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关键风险。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
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
分级的标准见表1:表1 风险分级②事故的后果与可能性的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风险级别见表2:表2 事故后果与可能性综合评价结果③LEC法。
本评价采用D=LEC方法进行评估。
该方法是美国的K.J.格雷厄姆(Kenneth j.Graham)和G.F.金尼(GilbeF.Kj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任务条件的危险性作因变量,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及危险严重程度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
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解情况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办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按经验将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或图上,查出其危险性的一种评价方法。
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这一方法的具体表述是,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L——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E——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C——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
用公式来表示,则为D=LEC 式中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确定了上述3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的分值(L,E,C 的取值分别见表3、表4、表5),并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危险性D的分值。
据此,要确定其危险性程度时,则按表6所表示的分值进行危险等级的划分或评定。
表5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注:D=LEC由经验可知,危险性分值在20以下的环境属低危险性,一般可以被人们接受,这样的危险性比骑自行车通过拥挤的马路去上班之类的日常生活的危险性还要低。
当危险性分值在20~70时,则需要加以注意。
同样,根据经验,当危险性分值为70~160的情况时则有明显的危险,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
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
分级的标准见表1:表1 风险分级②事故的后果与可能性的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风险级别见表2:表2 事故后果与可能性综合评价结果③LEC法。
本评价采用D=LEC方法进行评估。
该方法是美国的K.J.格雷厄姆(Kenneth j.Graham)和G.F.金尼(GilbeF.Kj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任务条件的危险性作因变量,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及危险严重程度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
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解情况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办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按经验将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或图上,查出其危险性的一种评价方法。
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这一方法的具体表述是,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L——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E——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C——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
用公式来表示,则为D=LEC 式中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确定了上述3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的分值(L,E,C 的取值分别见表3、表4、表5),并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危险性D的分值。
据此,要确定其危险性程度时,则按表6所表示的分值进行危险等级的划分或评定。
表5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注:D=LEC由经验可知,危险性分值在20以下的环境属低危险性,一般可以被人们接受,这样的危险性比骑自行车通过拥挤的马路去上班之类的日常生活的危险性还要低。
当危险性分值在20~70时,则需要加以注意。
同样,根据经验,当危险性分值为70~160的情况时则有明显的危险,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1.评价目的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效劳中影响职业健康平安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限制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效劳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限制的筹划与更新.3.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限制根本步骤图3.1 危险源识别准备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平安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3.2 危险源的识别〔1〕危险源的识别范围.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限制和影响因素上, 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就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⑥曾经发生和行业内容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和情况;* * ⑦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可依据的有关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方法的规定?.〔2〕危险源识别方法.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平安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3.3危险源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法.①风险分级.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 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分级的标准见表1:表1风险分级②事故的后果与可能性的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风险级别见表:表2事故后果与可能性综合评价结果③LEC法.本评价采用D=LEC方法进行评估.该方法是美国的KJ格雷厄姆(Kenneth j.Graham)和G.F.金尼(GilbeF.Kj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比照为根底,将作业任务条件的危险性作因变量,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及危险严重程度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解情况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方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按经验将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或图上,查出其危险性的一种评价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这一方法的具体表述是,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业条件,K.J. 格雷厄姆和6尼金尼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L——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E——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C ——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用公式来表示,那么为D=LEC式中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确定了上述3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的分值〔L,E,C的取值分别见表3、表4、表5〕,并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危险性D 的分值.据此,要确定其危险性程度时,那么按表6所表示的分值进行危险等级的划分或评定.表3发生事故可能性〔L〕表4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表5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表6危险等级划分〔D〕注:由经验可知,危险性分值在20以下的环境属低危险性,一般可以被人们接受,这样的危险性比骑自行车通过拥挤的马路去上班之类的日常生活的危险性还要低.当危险性分值在20〜70时,那么需要加以注意.同样,根据经验,当危险性分值为70~160的情况时那么有明显的危险,需要采取举措进行整改.危险性分值在160〜320的作业条件属高度危险的作业条件,必须立即采取举措进行整改.当危险性分值在320以上时,那么表示该作业条件极其危险,应该立即停止作业直到作业条件得到改善为止.风险评价要联系实际,参照以往的经验和限制效果,既要评价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更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发生的可能性,不要考虑与需要采取举措的水平相适应.制定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优先选用直接判断法,也可以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等方法. 对下述情况可直接定为较高级别的风险:①不符合职业健康平安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②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③曾经发生过事故, 现今未采取防范、限制举措的:④直接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限制举措的.重大危险源确实定.当发生如下情况时可确定为重大危险源:① 违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②风险评价定为1级2级风险的危险源对应风险评价结果和上述要求,可得表7 :表7风险限制举措表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平安举措和平安治理方案.制定风险限制的原那么:应优先选择消除风险的举措,其次是降低风险〔如采用技术和治理或增设平安晓行监控、报警、连锁、防护或隔离举措、风险限制举措方案应在实施前予以评审,应针对以下内容:①计划的限制举措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②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③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正确的解决方案;④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方案的预防举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⑤方案的限制举措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变电运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法
变电运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法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力转换和分发场所,其运行涉及到高压电、危险化学品等多种危险源,一旦出现事故,将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甚至会引起重大事故。
因此,对于变电站来说,风险评价和危险源辨识是非常重要的,以便有效地识别潜在的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变电站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介绍一种具体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在变电站内对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环境损害的能量源、状况、系统、设备和行为进行识别、评估和记录的过程。
下面是变电站危险源识别的方法:1. 查阅技术文献与标准。
变电站运行必须符合国家关于电力安全的相关法规、标准和技术文献,通过这些规定可以梳理出所有的可能产生危险的环节以及关键控制点。
2. 实地勘查。
危险源辨识的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实地勘查,通过观察、测量、拍照和记录等方式识别潜在危险源。
3. 专家访谈。
采用专家访谈的方式,可以了解到变电站特定设备和子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特别是那些比较难以预测或者难以识别的故障。
4. 现场分析。
利用故障诊断和分析方法对变电站进行分析,可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可以识别出变电站内所有可能的危险源。
危险源识别的结果可以通过危险源清单的方式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风险评价。
二、风险评价危险源识别结束后,需要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一种量化和分析变电站内各危险源水平和可能性的过程,是识别和相关控制危险源的重要手段。
1. 风险定义风险是指某种活动或事件发生对个人或财产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
风险评价的目的就是通过对风险的定量和分析来判断其严重性和可接受程度。
2. 风险评价方法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定性风险评价、半定量风险评价和定量风险评价。
(1)定性风险评价定性风险评价是通过审查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来确定风险水平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是用决策树和事件树来表示和模拟各种风险。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1.评价目的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3.1危险源识别准备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2危险源的识别(1)危险源的识别范围。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
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⑥曾经发生和行业内容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和情况;⑦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可依据的有关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2)危险源识别方法。
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
3.3危险源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
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
分级的标准见表1:表1 风险分级③LEC法。
本评价采用D=LEC方法进行评估。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1.评价目的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3.1危险源识别准备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2危险源的识别(1)危险源的识别范围。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
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⑥曾经发生和行业内容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和情况;⑦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可依据的有关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2)危险源识别方法。
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
3.3危险源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
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
分级的标准见表1:表1 风险分级③LEC法。
本评价采用D=LEC方法进行评估。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1.评价目的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3.1危险源识别准备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2危险源的识别(1)危险源的识别范围。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
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⑥曾经发生和行业内容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和情况;⑦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可依据的有关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2)危险源识别方法。
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
3.3危险源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
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
分级的标准见表1:表1 风险分级③LEC法。
本评价采用D=LEC方法进行评估。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1.评价目的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3.1危险源识别准备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2危险源的识别(1)危险源的识别范围。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
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⑥曾经发生和行业内容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和情况;⑦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可依据的有关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2)危险源识别方法。
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
3.3危险源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
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
分级的标准见表1:表1 风险分级③LEC法。
本评价采用D=LEC方法进行评估。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1.评价目的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3.1危险源识别准备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2危险源的识别(1)危险源的识别范围。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
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⑥曾经发生和行业内容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和情况;⑦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可依据的有关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2)危险源识别方法。
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
3.3危险源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
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
分级的标准见表1:表1 风险分级③LEC法。
本评价采用D=LEC方法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员伤害
D 1 6 15 45
2
0
填表:
审核:
批准:
判别依据栏:A,违反法律法规;B,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措施;C,严重违规、重大隐患或企业主观确定;D,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LEC)法。若判别依据为A、B、C或C值≥40、风险级别为五级、四级,“不可容许风险”填“1”否则填“0”。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1
0
摇测绝缘的方法不当或选择的摇表量程不 对
人员、设备伤害
3
定期工作 未按要求进行事故照明切换
人员伤害
未按要求对站用变进行倒换
设备伤害
D 123 3
1
0
D 123 3
1
0
D 123 3
1
0
避雷器记录不全或没有按规定记录
设备伤害
D 121 1
1
0
未按要求对主变进行倒换
设备伤害
未按要求测量直流电池的单瓶电压
变电运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填表日期:2015年3月18日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危害因素)
表计指示有误或无指示 信号指示不对应或无指示 无声光信号或光字信号不全 保护拒动或误动 自动装置拒动或误动 检查核对不到位 检查核对有误 汇报有误 事故性质判断错误 原因分析错误 区间(故障点)判断错误 故障点未隔离
1 事故处理
未达到对应岗位所具技术水平
判 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 别依
误判断误处理扩大事故
D
误判断误处理扩大事故
D
误判断或延迟处理
D
误判断扩大事故
D
误判断扩大事故
D
误判断延长处理时间扩大事故 D
误判断误处理扩大事故
D
误判断误处理扩大事故
D
误处理扩大事故
D
误处理扩大事故
D
误处理扩大事故
D
扩大事故
D
误判断误处理延长处理时间扩 大事故
D
设备故障扩大
D
编号:0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 不可容
L E C D 风险级别
许风险
0 6 3 3.6
1
0
0 6 3 3.6
1
0
0 6 7 8.4
1
0
0 6 7 8.4
1
0
0 6 1 0.6
1
0
0 6 3 3.6
1
0
设备室及通道等处应有足够照明和防滑措 施
摔伤
D 0 6 1 0.6
1
0
翻越安全遮栏
设备伤害
工作票签发人对运行方式不清楚,或无计 划性工作
设备停电事故
D 121 1
1
0
D 121 1
1
0
D 0 6 40 48
2
0
值班许可人对运行方式和生产安排不清楚 设备停电事故
D 1 6 15 45
2
0
4 工作票管理 未按规定审票
影响人身和设备运行安全
D 1 6 7 21
2
0
工作任务与内容不一致
人身、设备伤害
填表日期:2015年3月18日 判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危害因素)
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 别依
据
大雪天气巡视户外设备时,巡视通道未能 保持平整和畅通
人员伤害
D
工作场所噪音等级未达标
人员耳呜
D
2
设备巡视 在巡视SF6开关时,浓度超出规定的报警
时,巡视设备人员未立即撤离现场
人员伤害
D
编号:03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 不可容
2
0
巡检过程中忽视告警标志、告警信号
设备事故
D 0 1 15 3
1
0
误碰带电体
触电
D 1 6 15 90
3
0
进入蓄电池室未禁止烟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火灾
D 0 6 15 18
1
0
未能及时发现漏雨点
设备损坏、人身伤害
D 0 6 7 8.4
1
0
未能及时发现架空线上悬挂物
短路停电
D 113 3
1
0
雷雨天气巡视户外设备时,未穿绝缘靴,靠 近避雷器,避雷针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填表日期:2015年3月18日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危害因素)
工作期间着装不规范 工作期间未戴安全帽 精神状态不佳、走错间隔 误碰或误动设备 未带手电 不能及时准确的发现缺陷或隐患
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
判 依
人身伤害
D
被坠物砸伤
D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D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D
摔伤
2
0
6 1 7 42
2
0
0 6 7 8.4
1
0
气温巨降
人身冻伤
D 0 6 1 0.6
1
0
命令下达错误
误处理扩大事故
D 1 6 15 90
3
0
命令执行错误
误处理扩大事故
D 1 6 15 90
3
0
执行错误命令
误处理扩大事故
D 1 6 15 90
3
0
违章指挥
人身设备损坏扩大事故
D 1 6 15 45
2
0
越级指挥
扩大事故
D 1 6 15 45
2
0
两个及以上电源解列
系统振荡
D 0 6 1 1.2
1
0
不符合并列条件的两个及以上电源并列 非同期扩大事故
D 0 6 15 18
2
0
不符合并列条件的两台主变并列
保护误动扩大事故
D 0 6 1 1.2
1
0
误分合开关
扩大事故
D 0 6 1 1.2
1
0
填表:
审核:
批准:
判别依据栏:A,违反法律法规;B,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措施;C,严重违规、重大隐患或企业主观确定;D,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LEC)法。若判别依据为A、B、C或C值≥40、风险级别为五级、四级,“不可容许风险”填“1”否则填“0”。
D
编号:01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 不可容
L E C D 风险级别
0 6 3 3.6
1
许风险 0
0 6 3 3.6
1
0
0 6 3 3.6
1
0
0 6 3 3.6
1
0
0 6 3 3.6
1
0
1 6 3 18
1
0
1 6 3 18
1
0
1 6 3 18
1
0
1 6 7 42
2
0
1 6 7 42
2
0
1 6 7 42
D 1 6 7 21
2
0
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不完备
人身、设备伤害
D 1 6 7 21
2
0
工作票错误
人身、设备伤害
D 1 6 7 21
2
0
填表:
审核:
批准:
判别依据栏:A,违反法律法规;B,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措施;C,严重违规、重大隐患或企业主观确定;D,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LEC)法。若判别依据为A、B、C或C值≥40、风险级别为五级、四级,“不可容许风险”填“1”否则填“0”。
L E C D 风险级别
许风险
1 6 7 42
2
0
163 9
1
0
1 6 15 45
2
0
巡视设备时,在变压器防爆膜附近停留 人员伤害
D 1 6 15 45
2
0
未按要求试验中央音响
出现故障不发音响
D 123 3
1
0
未按要求摇测备用电机和主变的绝缘
当变更运行方式时不能将备用 的主变投运
D
1 2 15 15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触电
触摸高温设备
烫伤
2 设备巡视 漏巡
设备事故
雷雨天气巡检高压设备或线路未采取相关 保护措施
人员触电
D 0 6 15 3
1
0
D 0 6 3 3.6
1
0
D 0 6 1 1.2
1
0
D 1 3 15 45
2
0
发现重大缺陷未及时处理
设备故障、事故范围扩大
D 161 3
1
0
发现有违章未制止
设备事故
D 1 6 15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