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课堂 实现教学创新论文
创设开放型课堂,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精神[论文]
创设开放型课堂,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精神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想办法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
那么,怎样才能在开放型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众所周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是创设开放型课堂的“灵丹妙药”,把封闭僵死的灌输式教学变为开放、灵动的课堂,才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精神的崭新途径。
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打破旧式的樊笼,往往重视了解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思维开发的引导。
而这都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一份卷子一个分数定乾坤。
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重任,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不能仅仅是“考试的能手”。
因此,教师首先要改变陈旧观念,认真学习程课标准,以培养综合能力人才为己任,钻研教材,重新认识教材、挖掘教材,重新组织教材,运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改变沉闷的“讲解、灌输式”教学,以主动、积极、灵动的课堂,发展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奇思异想进行创新探索,以开放的数学课堂培养创新精神。
所谓“开放型”数学课堂,就是通过教师对所授教材内容适时地删减和进行巧妙的调整,对整个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及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促使学生通过定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多向思维,对教学内容开展不同角度的探索。
通过师生的合作交流以及共同探索研究,使学生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进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要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开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和勇气,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和教材的内容敢于质疑,乐于质疑,大胆地问疑,说出自己的困惑。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面对质疑问难要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兼顾,尤其是学困生。
要创设有利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亲自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
这样既减少了学习的困难,降低了难度,还和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初中语文课堂[论文]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初中语文课堂语文是一门开放型学科,因此语文教学的思路不能封闭和限制,不应该被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限制住,构建一个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学正处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理应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实处,培养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不能仅靠教授教材知识。
语文属于语言类学科的范畴,兼具人文性,因此建设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初中语文课堂应该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社会性。
一、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初中语文新课堂建设的关键初中语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查方法还是语文试卷考试,而语文学习并不是单纯为了考试。
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要求下,没有一位老师会绕开语文考试而去教授语文,语文应试和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需要老师协调好。
如今初中语文课堂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摒弃,将语文基础知识传递给学生,布置背诵作业和书写作业记忆基础知识,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般流程。
即使一些老师在课堂上有新点子,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学生进入良好的语文学习状态,但是不会持久,一次两次地进行“花样教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没有显著作用。
因此,如何建设一个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离不开语文老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的提高。
首先应该以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为基本原则,抛弃固定僵化的模式,变革传统中单一、枯燥的教学课堂。
课堂时间的分配上,语文老师要将讲课的时间和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分配好。
一堂课中,老师不能喋喋不休,也不能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很明显,喋喋不休的老师不是一位能够掌握好分寸的好老师,如果任由学生自由活动一节课,也是很不负责任的,因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并不强;所以可以分配一部分时间由老师讲解基本语文知识,另一部分时间由学生讨论、自主学习,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创造性地学习语文。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语文教学素材的获取是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就是语文素材的发源地,仅依靠课本教材无法使语文课堂开放有活力,须向教材以外延伸。
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学生中心的互动式学习模式,旨在探索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
一、背景与意义1. 背景分析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育部门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在这种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亟待创新,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2. 意义(1)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互动式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互动式学习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促进教师成长:互动式学习模式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技能,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基于学生中心的互动式学习模式1. 模式概述基于学生中心的互动式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创设情境、分组讨论、实践操作、成果展示等环节,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模式实施步骤(1)课前准备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互动式学习活动,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
2)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提前预习,了解相关知识。
(2)课堂实施1)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进行实践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4)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课后延伸1)布置拓展作业: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具有挑战性的拓展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
2)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活动,如参观、调研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案例分析以初中数学“勾股定理”为例,进行基于学生中心的互动式学习模式实践。
推进课堂教学实践创新(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其创新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课堂教学实践创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推进课堂教学实践创新。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1. 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 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
二、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效率1. 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2. 创新教学方法。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强化教学评价。
建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依据。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教学资源1. 创设数字化课堂。
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拓展教学空间。
2. 开展网络教学。
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 丰富教学手段。
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养1. 培养教师创新意识。
通过培训、研讨等形式,提高教师对教育创新的认识,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创新的推动者。
2. 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加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组织和管理能力。
3. 强化教师职业道德。
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1. 加强家校沟通。
构建开放课堂,激发生命活力论文
构建开放课堂,激发生命活力学校是知识的海洋,课堂是孩子们自由遨游的乐园,孩子在学校读书,眼睛应越来越充满智慧的光芒,而现实情况是上学后一些孩子亮晶晶的眼睛反而变得暗淡无光,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连一个为什么也提不出来。
灿烂的夏之花没有在静美的秋天结果,问题出在哪里?曾经有人把中国的过去的课堂现状描述成:打铃赶鸭子:上课填鸭子;期中、期末烤鸭子;孩子变成板鸭子(千人一面),学生的个性、天性、灵性被扼杀,教师给学生的只是压力,不给魅力,如何把压力变成魅力?如何让课堂中跳动着智慧的火苗,展示生命的活力,让课堂变得生机勃勃,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开放的教育理念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知识化时代,学生学得知识是永无止境,我们教给学生什么?开放的课堂教学理念是不仅只在于学生在这节课学到什么,这节课孩子们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只能是从课堂的教学中让孩子们发现了新的问题,产生了探求知识的动力源泉,培养孩子们的一种勇于探求新知的创新精神,掌握正确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例如我在识字教学中,教会学生对生字敢于质疑,从而激发学生探出中国汉字的构字规律,渐渐地学生形成了带着问题去识字,从而引导孩子养成爱提问、爱思考的好习惯,例如:有个家长告诉我,我的儿子在家里,会像老师一样拿出两个形近字让父母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可见孩子们把提问题当作了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孩子爱提问题,就会总是带着求知的探求,当孩子们闪着智慧的眼神,带着自豪和自信地提出他将来也会像古人一样发明文字,多么大胆而幼稚的狂言,学生形成了见字问字、见字识字的好习惯,而且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记住这些字。
例如:“画“字,有的孩子说:“我觉得‘画’字和‘说话’的‘话’同音,所以我就记住了。
”有的说:“我觉得中间的田字像是在白纸上画上去的,所以我就记住这个字了。
”有的说:“我觉得这个字像一副画挂在窗户上,所以我就记住了这个字了。
”“我看到这个字,我就想画画”……这种不求统一答案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任思维和想象在广阔的空间翱翔和发展。
开放课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论文
开放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教学背景:《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是苏教板(国标本)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固体和液体》中的第五课,这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研究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探究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根据“活用教材而不是死教教材”这一新的教学观念,在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知识底蕴与能力基础,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度的重组:首先本课是以学生常见的土豆作为研究对象,贯穿于整堂课,引导学生探究使这沉在水中的土豆浮起来的方法。
对这部分的教学活动我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不提供任何的实验材料,根据学生脑海里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说说他们的办法;对同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多种可能性,这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第一步,当然在学生提出的多种方法中,有些可能是不合理的,它需要采用实验、逻辑推理的手段去集中探索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解释。
由此在第二个环节中教师提供学生实验所需的材料,为学生创造了“动手做”的机会,给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探究的活动中进一步地发散,并通过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等形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让彼此的发现能互相补充、完善,实现课堂信息共享。
第三个环节师生共同合作整理、归纳、小结,运用加盐、加糖、挖空以及借助漂浮物这三类方法都能使沉在水中的土豆浮起来。
真正地探寻出使土豆浮起来的本质原因,从而培养了学生在发散的基础上进行集中思维的才能和习惯。
这部分设计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课堂中,对同一个问题从多角度着眼,搜寻多种可能性,从多方面探求答案,使学生敢于发表与他人相异,而又高于他人的真知灼见。
探究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学以致用一直是科学学习的目标,用已发现的规律去实践,从而发现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已有的理论,这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课堂教学的实践创新(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实践创新。
创新课堂教学,旨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课堂教学的实践创新。
一、创新教学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创新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2. 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创新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传授,还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
二、创新教学方法1. 多元化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创新教学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讨论教学、翻转课堂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2.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已成为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项目,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实践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创新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多样化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创新教学评价应采用多样化方式,如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自我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在创新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特长和兴趣,鼓励学生发挥潜能,实现个性化发展。
四、创新教师角色1. 教师是学习引导者在创新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
一、明确改革目标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资源为支撑的多元化、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创新教学模式1. 小组合作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我校在课堂教学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我校教师通过模拟生活场景、播放视频、开展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
我校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系列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优化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教师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多元化评价我校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3. 自我评价我校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
四、加强教师培训1. 教师专业发展我校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开放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资源共享、教学互动、个性发展等目标。
本文将从开放性教学的概念、构建原则、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
一、开放性教学的概念开放性教学是指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特征,以资源共享、教学互动、个性发展为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平台,实现教学过程开放、教学资源开放、教学评价开放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二、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开放性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资源共享原则:开放性教学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
3. 教学互动原则:开放性教学应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的传递、交流和创新。
4. 个性发展原则:开放性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路径。
5. 教学评价开放原则:开放性教学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评价的公平、公正。
三、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实施策略1. 构建开放性课程体系(1)课程内容开放: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各类课程资源,形成跨学科、综合性的课程体系。
(2)课程形式开放: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途径。
(3)课程评价开放: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2. 构建开放性教学平台(1)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共享、教学互动等功能。
(2)开发移动学习应用:针对学生的移动设备,开发便捷的学习工具,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建设虚拟实验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3. 培养开放性教学师资(1)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尝试论文
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的尝试新课程实验的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控究、合作、交流。
”因此,我们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以体现课堂教学的教育性和发展性。
开放式数学课堂教育学就是对新课程的一种探索,创设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
为能逐步达到培养开放型、创造型的人才的目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实行开放式,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自己去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一、什么是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
开放式数学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于数学活动,完成几项特殊的任务。
二、开放式数学教学的尝试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过程”一词,既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又要重视知识的重视过程,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
有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才显得生气勃勃,学生才会变成课堂学习的主人,才会有感官、心理、情感上的诸多体验。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
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活动的开放度。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的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
1.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数学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而数学思维又集中表现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构建开放课堂情境,创设开放教学空间[论文]
构建开放的课堂情境,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关键词】课堂情境开放师生关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
笔者深刻体会到,建立一种符合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一、创设安全、自由的开放式课堂氛围教师要走进学生中间,通过谈话、接触、询问、交流等方法,树立一种新颖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一起平等、民主地共同研究、共同讨论、共同探索的过程。
首先。
可以改变沿袭几十年不变的传统教室布置模式。
在普遍一星期一节美术课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形式改变教室课桌位置的布置,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讨论交流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让课堂形式经常有一种新颖、开放的感觉,真正从形式上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二、给学生想象与创造的时空,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一是鼓励学生向老师提问,这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绝好办法。
二是鼓励学生有机地“插嘴”。
教学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满足学生心理的需要,在课堂上要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有机地“插嘴”。
三是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另外。
美术课程中还要努力设计一些具体的程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三、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自由创造空间,让他们画出自己的个性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
在具体的活动中应为每个学生提不同的要求,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得到成功的体验。
不同个性的学生在绘画中使用不同的绘画语言。
一般来说,活泼外向的学生更喜欢用粗犷的笔触来作画,绘画速度快,画面连惯、流畅,有较强的表现欲;而文静内向的学生,他们的画细腻、严谨,画面比较精致、紧凑,而且作画时间较长。
什么个性的学生就让他画什么样的画,这样,他们原始创作热情才会被激励。
你可以问他们画的是什么,但不要去干涉他们画什么、怎样画。
开放性教学让课生物堂变得丰富多彩论文
开放性教学让课生物堂变得丰富多彩开放性教学,是指以知识为载体以关心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从而促进学生的素质在主动探索中得到全面提高。
开放性教学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现代的教育过程是情景化的、信息化的、生活化的动态开放系统。
教育的内容来自于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是开放性教学每一部分知识都牵扯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生物课堂丰富多彩。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正确把握教学中的“开放”呢?我在开放性教学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第一、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在开发戏剧性的过程中,教师不知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指导者,是参谋,是朋友,是听众,学生不在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是知识的探索着、规律的发现者。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家长式的教师作风,做学生的亲密朋友,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要以广博的胸怀,去包容全体学生,充分保护学生的心理安全,以期待的目光、鼓励的微笑,传播给学生一种亲切、信任、有好的感情信息,使学生放飞理想的翅膀。
第二、提供开放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给教师们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教师要创性的使用教科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精神为开放性的课堂提供了一个最大的创造天地。
不再将教科书看成是神圣不可变更的,而是把鲜活的生活、沸腾的社会、可爱的大自然引入教学,让学生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亲切感和熟悉感。
在使用教科书时,不唯教科书为上,教师有权大胆地改编、调换、删补与本学科有相关的教学内容。
学是为了用,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
因此,在增删内容时要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要重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访问、劳动实践、信息技术学习等方式,拓展课堂学习内容,丰富社会阅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第三、实施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形式首先是课堂向课前开放。
开放教育模式的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开放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强调资源共享、个性化学习、跨学科合作等,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学习体验。
本文将探讨开放教育模式的实践教学,分析其实践策略、实施步骤以及面临的挑战。
二、开放教育模式的内涵开放教育模式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开放资源为基础,以个性化学习为目标,以跨学科合作为手段,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知识创新的一种教育模式。
1. 资源共享:开放教育模式强调教育资源的共享,包括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学习资源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提高学习效果。
3. 跨学科合作:打破学科界限,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4. 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三、开放教育模式的实践教学策略1. 教学设计(1)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和特长,设计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
(2)整合教育资源:将各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库。
(3)跨学科融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技能等进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 教学实施(1)线上线下结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2)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能力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3)跨学科实践:组织跨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结果性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依据,评价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四、开放教育模式的实践教学步骤1.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需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构建开放-有序语文课程论文
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摘要:开放性语文教学能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机会,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环境开放《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一节明确地提出了“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要求,并具体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
根据课程目标,精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开放。
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这里指:开放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品味社会生活中美的蕴含,并给课堂教学注入社会的热点和时代的活水;开放教学手段,我们的课堂教学向现代化、电教化、现实化方向发展;开放思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未来,面向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开放师生关系,稳定教师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等等。
要把中学语文教学的开放落到实处,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这是一个长期摸索、探讨的过程。
开放的学习环境是指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其愉快地进行思考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大胆而自由,会不断探求未知世界,进而形成创新意识。
这里所说环境包含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
首先,要重视课堂环境中主题的开放。
课堂环境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基本环境。
要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生动活泼,既有思维的训练又有感情的熏陶,就要精心设计课堂结构,探索课堂教学规律。
同时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设疑、释疑、获取、积累、运用的过程,教师要使学生有丰富的活动内容,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应该加大教学的密度,拓展学习的空间、思维的空间,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创新(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与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创新旨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创新的方法与策略。
二、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必要性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2. 提高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适应教育改革需求我国教育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
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有助于适应教育改革需求。
三、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 注重实践,提高能力(1)开展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3)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改革评价方式,激发潜能(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
(3)设立奖学金、荣誉称号等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1)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2)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3)搭建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
四、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1. 制定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方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方案。
新课程理念下构建开放语文课堂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初探【摘要】要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教学运行体系,必须注重开放。
我们要大胆地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方法如下:强化快乐识字;注重生活资源的引入;打破学科壁垒;在生活中学语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关键词】快乐识字生活资源学科壁垒现代科技手段当今,课程改革的战鼓已经重重地擂响,课程改革的帷幕已经拉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它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教学运行体系,必须注重开放。
只有开放,才有可能搞活,我们要大胆地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那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呢?探析的方面如下:一、开放的语文课堂强化快乐识字。
识字是小学生重要的语文基础功,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生学条件,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此我采用比较多样性的识字手段,让他们在开放的语文课堂中快乐识字。
1、在游戏中识字。
爱玩好功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难保持是某年龄段特点,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2、采用个性识字方法。
孩子天性好奇,好胜、富有个性化的问题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老师可设计一些求异问题,如:你怎么去记这个字?你还有不同的识记方法吗?你还有更好的识字方法吗?这些求异问题,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定有个性的识字方法层现。
3、利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才能长久维持。
而在课堂中采用生动、直观、有趣的形式来进行识字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在一些词文识字教学中我会充分利用实物,如:图片、卡片、简笔画、与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容易地领会与掌握知识。
二、开放的语文课堂应注重生活资源的引入。
语文源于生活。
叶圣陶认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根据新教材特点构建开放性教学新体系论文
根据新教材特点构建开放性教学新体系新教材编写有利于构建开放性教学体系,一是课堂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即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强调人文精神,注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重视实际,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二是教学中应突破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探索性学习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放性教学体系的建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教学思想的开放高中数学新教材的编写依据新的课程计划和新的教学大纲,体现和渗透了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育思想观念。
首先,教师具有开放的教学目标。
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要以社会、科学、学生自身发展所广泛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科学思想和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和个性特长。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为目标;其次,教师确立开放的学生观。
教师要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创设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谐的学习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而木狼指挥学生的学习活动。
进一步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和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避免单纯为了应试而随意补充已删去的内容,忽略”研究性课题”、”阅读材料”的教学。
否则,既违背了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得原本要体现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好教材变得索然无味。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内容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并且在教材中也得到具体的体现,新教材中与原教材比,新教材一改过去教科书严谨、抽象的味道,在每章均有章头图和引言,作为本章内容的导人,使学生对该章学习的内容产生悬念,发生兴趣,从而初步了解学习该章内容的必要性。
课堂教学策略创新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策略的创新与实践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教育的需求,因此,探索和实施创新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课堂教学策略的创新实践。
二、创新课堂教学策略的背景1.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1)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3)教学内容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评价方式单一,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 新时代教育需求(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4)实现教育公平。
三、创新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1. 转变教育观念(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2)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创新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2)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项目式学习: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效率。
3. 优化教学内容(1)更新教材内容,引入时代元素;(2)注重跨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 改进评价方式(1)多元化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业成绩、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2)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不断进步;(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5. 创设良好教学环境(1)优化教学设施,提高教学环境;(2)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关爱和支持。
四、创新课堂教学策略的案例分析1. 案例一:合作学习某教师在上《化学》课程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探究一个化学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开放课堂实现教学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打
破封闭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索—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应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利用小组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大胆猜想、积极思考和交流等活动方式,确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培养
其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构建开放的学习方式,这是数学课
堂教学中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一、实现课前开放,初步感知新知
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在上课时才公布上课的内容,
剥夺了学生的课前知情权,使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显得很被动。
而开放式教学却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动员和指导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必要时进行社会实践调查。
这样,在教学新知识之前,学生不再是“零”起点,在学习时能使自己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上。
预习是实现课前开放,初步感知新知的有效途径。
数学科预习方法是:初读,勾画出重要知识;再读,能读懂的知识可以读得快一些,其
它的知识读得慢一些,力求抓住重点知识语句或例题中的关键解题步骤,找出难点知识;精读,对重点知识语句与例题的关键解题步骤前后反复照应细读,并对不懂的地方作好标记或学会提出问题。
教育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敢于展开合情合理的联想,要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想要比不想好,想得不对没有关系,这是求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怎样才能知道预习的效果呢?自己尝试做做新学内容后面的练习就可以知道了。
预习可以做到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心中有数,还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试想,如果没有预习,课堂上因某些原因受到干扰,等回过头来时,跟不上大家的学习思路,于是,本节课只好选择放弃学习了。
数学是知识连贯性很强的学科,放弃了一节课的学习,将意味着什么?如果再放弃一节课的学习呢?对数学科今后的学习后果将会怎么样?预习要根据学习
内容有些知识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步入市场调查等。
课前开放,教师精心预设,为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行课中开放,促使学生自主发展
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积极性才会高。
因此,教师要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热爱、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建立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和谐的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形成较为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
还利于学生小组合作,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而且还要利用小组之间的竞争,发动学生去
发现和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课堂上,教师要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
生,着重对预习中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模糊知识和不懂的知识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将学生问题转化为有价值的提问,逐渐
引入教师的教学预设,甚至有时候是超出了教师的预设,然后学生
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解答,有时师生共同解答。
教学中,教师还要努力激活课堂,引导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实现教学知、情、意、行的融合。
如采用小制作、操作、游戏、调查、实验等活动实现教学方式的开放。
学生课堂上不断质疑、解疑,生生参与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这样的课堂,有了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课堂才会精彩生成,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不仅学
会知识,更要学会掌握学习的方法,获得可持续发展。
在开放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改变课堂提问的单向性(由教师→学生),即教师问,学生答。
开创“教师→学生”,“学生→教师”的双向提问式教学法。
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最终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达到
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师注重教会学生敢问、好问、善问。
三、实行课后开放,提供自主学习空间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就决定了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把某一内容及其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
相信学生的问题是永远存在的,我们提倡把问题带出课外,给学生
留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鼓励学生自己制订课后学习计划、学习内容等;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学着通过生活实
际来解决学习的问题。
我学习了一堂美国数学教育的典范课,教师
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我们都有跑步的体验,为什么有的人跑得快,有的人跑得慢?生1说:“老师,谁个儿高谁就跑得快,谁个儿矮谁就跑得慢。
”;生2提出问题:“老师,不对,我们班某某个子不高,但他跑得很快。
”;生3又提出问题:“我们班有两个学生,他们的个子一般高,结果一个人跑得快,一个人跑得慢。
”。
学生质疑的过程中,教师不断鼓励学生。
最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观看奥运会竞赛100米录像实况展开探究。
一个人跑得快这个问题中,主要是步距和步频两个因素,这涉及到所谓的二元函数问题,教师创设情景,利用奥运会短跑录像形象分析,引出步距和步频两个数据,最后向学生讲清了人跑得快的原因。
教师将涉及到初中二元函数问题向小学生讲清楚了,这就是一堂著名的美国数学教育的“典范”课。
这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思,我们的老师怎么想,我们的五、六年级学生在做什么?这需要教师不断创新与思考。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数学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因此,我们要实现开放教学,就要变封闭的教学内容为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变讲解式的课堂教学为问题解决式的课堂教育。
为此,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成为智慧的事业;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教育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让我们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不断探索数学开放课堂,打造数学创新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而思索和践行开放的课堂,创新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