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张即之

合集下载

书法发展史503南宋辽金书法

书法发展史503南宋辽金书法

• 赵令畤 是宗 室,苏轼在 颍州为官时, 赵为签判, 后受苏轼牵 连,坐废十 年。南渡后 袭封安定郡 王。作品 〈乔仲常画 赤壁图卷跋〉
赵令畤
孙觌
• 孙觌 字仲 益,常州 人,北宋 末为翰林 学士,曾 为钦宗草 降表。南 渡后官至 户部尚书。 作品〈平 江帖〉
米芾书风的追随者
• 由于党禁的影响,苏黄的书法受到冷落的同时, 米芾的字却备受青睐。 • 学米芾的人,大多有较好的笔性,却无十分显 赫的背景,他们和米芾一样,基本上是以书法 为毕生事业的。代表书家是刘焘、王升和米友 仁。
3、朱熹
• 字元晦,号晦庵,又号称晦翁,祖籍徽州婺源 (今属江西),福建尤溪县人。宋代理学的集大 成者,诗人、哲学家。平生不喜为官,致于理学, 著书立说。仕宦七载,立朝仅46天,任祠官达23 年,待职、无职或罢职16年,一生主要的时间在 福建武夷山、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晚年卷入当 时进行的政治斗争,其学被定为“伪学”,其人 也被定为“伪学首魁”,直到去世之时“罪名” 尚未解除。但朱熹死后不久,“党禁”解弛,朱 熹的地位开始日渐上升,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 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 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外,产生相当大的 影响。
1、,北宋时为太学 博士。南渡后历任中 书舍人、翰林学士、 参知正事。其存世作 品〈咏水仙花诗帖〉, 只用淡雅的笔墨勾勒 出凌波仙子的高洁。 其书法的萧散与诗意 融为一体,共同营造 出一种超然的优雅的 韵致。
• 字会之,江宁人 (今南京)。唯 存书迹〈深心帖〉 书于绍兴十二年 (1142年)之末。 • 前一年他用冤狱 杀害了岳飞,是 年向金纳币称臣, 高宗竟被金封为 “宋帝”。秦桧 于书此帖前三月 刚进太师魏国公。 此帖笔意在米芾 和蔡京之间。帖 末自谓“凝寒笔 冻,殊不能工 也”,

历代有代表性的墓志书法

历代有代表性的墓志书法

历代有代表性的墓志书法中国书法分为碑帖,历代以来也通常分为两派,一派学碑,一派习帖,故而形成碑学和帖学。

碑书棱角分明,遒劲朴厚;帖书倾向于圆润流丽,婉转妍美。

碑书通常有历代遗留下来的庙碑、墓碑、造像和摩崖等,它们无一不是碑刻书法的载体,除非自然、人为破坏,通常能完好地保存数千年。

这些碑刻中,除了流行的各种庙碑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即墓志铭。

自汉魏以来,中国出土的墓志成千上万,其中流传的墓志书法也十分丰富,历代以来都有代表作,精品众多,其精良拓本也成为无数习书者的范本。

01六朝墓志由于汉代几乎没有成形的墓志铭,最早的墓志当属即魏晋碑刻。

魏晋碑刻尤以北朝的魏碑最精,最具代表性。

因此,魏碑便成为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刻石的通称。

魏碑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的过渡性书法,它对后来的隋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书法家也正是从中汲取许多有益的精髓而不断革新,得以不断创新。

魏碑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体态多姿,各具风韵,其墓志书法以《元怀墓志》《张玄墓志》《崔敬邕墓志》等最为有名,开唐楷书法则的先河。

元怀墓志局部《元怀墓志》为北魏楷书刻石。

此志书刻精妙,用笔秀劲,结体宽博,布局疏朗,茂实刚劲,为北魏墓志之精品。

《张玄墓志》也叫《张黑女墓志》,为北魏楷书刻石,书法精美遒古,峻宕朴茂,结构扁方疏朗,多参隶意,行笔不拘一格,风骨内敛,自然高雅,堪称北魏书法之精品。

《崔敬邕墓志》为北魏正书石刻。

书风妍丽多姿、天真自然,不拘法度,用笔清俊劲爽,笔致圆浑,为魏碑之佼佼者,甚至被誉为“北魏志石之冠”。

《元显儁墓志》,为北魏楷书刻石,民国初年在河南洛阳姚凹村出土。

此碑笔法熟练,丰腴饱满,受南朝书法影响,书风趋于秀逸潇洒,圆润典雅,为北魏墓志中的佳品。

《元显镌墓志铭》局部《司马景和妻墓志》,与《司马昞墓志》《司马升墓志》《司马绍墓志》同出,合称“四司马墓志”,以此志最佳。

多用方笔,结体逸宕,富有韵致,为北魏墓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十三至十五)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十三至十五)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十三至十五)启功原著于铁江译释其十三臣书刷字墨淋漓,舒卷烟云势最奇。

更有神通知不尽,蜀缣游戏到乌丝。

【作者自注】米芾⑴。

宋徽宗⑵以当时各书人问米芾,芾历加评骘⑶。

问以“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 。

观此刷之一字,其笔法意趣,不难领略。

且不仅可以想象其笔尽其力,而墨在毫中,挤于纸上,浓淡轻重,亦依稀若见。

襄阳漫仕⑷不独书艺之精,即此语妙,固不在六朝人下矣。

宝晋斋帖⑸刻米临右军⑹七帖,后有米友仁⑺跋云:“此字有云烟卷舒翔动之气,非善双钩者所能得其妙,精刻石者所能形容其一二也。

”右军原帖,亦刻于宝晋斋帖中,比而观之,知小米之言不虚也。

昔东坡称米氏“清雄绝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 ,米起而自辩云:“尚有知不尽处⑻” ,遂自夸学道所得。

癫语⑼,戏语,自不待深究,其书之妙,则诚有知不能尽而言不能尽⑽者也。

【译者附注】(1) 米芾:北宋书画家,详见第八首【译者附注】⑹。

(2) 宋徽宗:赵佶(1082.05.05-1135.06.05) ,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

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哲宗于公元1100 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

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后来金军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在位25 年(1100 年 2 月23 日-1126 年 1 月18 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 岁。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 。

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

(3) 评骘:评定。

(4) 襄阳漫仕:米芾,米为襄阳人,自号漫仕。

(5) 宝晋斋帖:宋丛帖名。

米芾书斋名宝晋斋。

(6) 右军:王羲之曾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世称王右军。

(7) 米友仁:北宋书画家米芾的长子,他承继并发展米芾的山水技法,奠定" 米氏云山" 的特殊表现方式。

张即之(1186-1263),南宋书法家

张即之(1186-1263),南宋书法家

张即之(1186-1263),南宋书法家张即之(1186-1263),南宋书法家,字温夫,号樗寮,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人。

生于名门显宦家庭,为参知政事张孝伯之子,爱国词人张孝祥之侄。

以父荫铨中两浙转运使。

举进士。

历官监平江府粮科院、将作监薄、司农寺丞。

后知嘉兴,以言罢。

特授太子太傅、直秘阁致仕。

史称其博学有义行,修洁,喜校书,经史皆手定善本。

张即之是南宋后期力挽狂澜、振兴书法艺术,穷毕生之力以改变衰落书风的革新家,称雄一时。

据《宋史》记载,张即之“以能书闻天下”。

女真族虽然远在北方,与南宋政权处于敌对地位,但对于张即之的翰墨作品,却不惜用重金购求。

其书法初学欧阳询、褚遂良和颜真卿,继而转师米芾,并能“独传家学”,而以张孝祥书为主调,参以晋唐经书汉隶,加上受禅宗哲学思想的影响,故而达到了一种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与境界,自成一家体系。

这种体系是他在继承古人前辈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汲取众多营养而后大胆创新形成的。

后世书坛有人讥张即之书有意为“怪”,不合“规矩”,并斥之为书法“尚意”,追求“意趣”,表现个性。

宋初文坛领袖欧阳修便提出,书法不能专师一家,模拟古人,而贵在“得意忘形”,自成“一家之体”,否则为“书奴”。

后来,明代安世凤在《墨林快事》中亦曾云:“樗寮书,昔人斥为恶札。

今评其笔意,亦非有心为怪,唯象其胸怀,原与俗情违逆,不知有匀圆之可喜,峭拔之可骇耳。

自开天以下,千奇万异,何独字法不得任情哉!?”在这里,安氏既阐明了张即之书法的特色,又从“意趣”这一艺术的审美角度反驳了所谓“恶札”之说。

张即之作品欣赏《汪氏报本庵记》张即之《行书台慈帖页》纸本纵30.9厘米橫43.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帖结衔称“致仕”,应作于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故为张即之老年之笔。

书法精劲峭利,无衰退气象。

历代著录:《书画鉴影》。

释文:即之伏蒙台慈,宠赐宝墨、仰体记轸之厚。

即之年来衰病日侵,视听久废.两月前忽得小府癃疾,讫今未愈,不容亲具稟谢之幅。

张即之汪氏报本庵记原文解读

张即之汪氏报本庵记原文解读

张即之汪氏报本庵记原文解读
《张即之汪氏报本庵记》是明代诗人张即之创作的一篇骈文。

以下是对该文原文的解读:
原文:
“永乐九年乙酉暮春中六月戊午。

水旱之后,流民入都,民庶
洋溢,石广秦箱骈阜,市井相仍,巾屦制饰。

丰贾自朝至暮,谄媚寿宴,昏聚颐神。

乞儿类出自表,强揽新奇。

一隅斗粟,万邦赐给。

飢赖清泉,马樊碑空,防积酒囹。

家有中有女弟妹,溥工嘱至姊姓。

父病忧之,知我为人,不得迂谈。

冀望小康,吟泽欲迁。

大周替质,豪民壅刺,昼晦入边,车行休驾。


云砚廊,案牍空荐。

解读:
这里的时间是明朝永乐年间的九年六月。

在水旱之后,一些流民涌入都城,人口繁多,城市变得熙熙攘攘。

丰贾自早到晚,争相向富贵人家献媚,频繁参加寿庆宴会,整天忙于吃喝。

行乞的儿童们也在市区活动,尽力提供新奇的招揽方式赚钱。

一方面有人精打细算地缝衣服,一方面赠送物品不断。

因为粮食不足,人们靠着清泉来消除饥饿,到空碑前马樊叫卖浊酒。

有家庭中有中年女性,工艺精湛的姐姐姓氏受到大力赞扬。

父亲生病,担心姐姐,知道我善于处事,不要废话。

希望能过上富裕安定的生活,并祈求能诗篇润泽之人。

大周替身的王子豪富人士占据着边远地区,白天陷入朦胧,车辆行驶停止。

连绵的云雾弥漫着砚台和廊阁,案头上只有空着的文书。

张即之:宋书殿军亦雄强

张即之:宋书殿军亦雄强

张即之:宋书殿军亦雄强作者:雪凡来源:《中华瑰宝》2020年第10期张即之是南宋后期重要的书法家,他鼎故革新、力挽狂澜,以一己之力改变南宋衰落书风,称雄一时,有『宋书殿军』之誉。

一种艺术形式总会随着社会的兴衰而起落,书法也不例外。

南宋末年,随着国势衰微,书法艺术也人才凋零,日渐低迷。

张即之(1186—1266年)的出现犹如一颗启明星,为即将没落的南宋书坛带来一线曙光,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独传家学宗晋唐张即之,字温夫,号樗寮(音chūliáo),原籍历阳(今安徽和县),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

他的出身非同一般,一出生骨子里便已经有书法家的基因。

张氏家族为名门显宦,世代善书。

唐代著名诗人张籍不仅诗写得好,书法也非常棒,《宣和书谱》评张籍书法云“观夫字画凛然,其典雅斡旋处,当自与文章相表里”。

张即之就是张籍的八世孙,他的父亲张孝伯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亦善书法,有《辇下帖》存世。

他还有个厉害的伯父张孝祥,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被宋高宗钦点状元,官至显谟阁直学士,是南宋前期著名书法家,其书法“笔力雄健,骨相奇伟,风格飘逸,气质清劲,并能自出新意”,盛行于时,备受推崇,可惜英年早逝,在张即之出生之前就去世了。

受家庭熏陶,张即之自幼便学习书法,并能“独传家学”,继承伯父张孝祥遗风,能作擘窠大字,而且字愈大效果愈佳。

他以张孝祥书法为基,初学欧阳询、褚遂良和颜真卿,继而转师米芾,进而参悟晋唐法帖,在继承前人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而后大胆创新,在书法中参以禅宗哲学思想,最终自成一家体系,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书法风貌。

尤其在楷书方面,他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虽然不能与欧、颜、柳等大家相比肩,但在宋代尚意书风盛行、以“二王”行草为主流的书法环境中,能写好楷书继承晋唐之风的人寥寥无几,因而显得尤为突出。

小楷端严写佛经张即之以父荫官两浙转运使,后举进士,进入官场,史书说其“政绩茂著”,官至直秘阁学士,后因看不惯官场腐败,无心仕禄,50岁左右便致仕归隐,自适园池之乐。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宋_行书68种写法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宋_行书68种写法
汉字书法 宋
行书68种写法 课件模板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1.罗扬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2.王壮为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3.敬世江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4.鲁迅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5.顾少强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6.吴玉生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23.陈继世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24.禹卫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25.文徵明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26.郭沫若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27.郑板桥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28.佚名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29.佚名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46.蔡云汉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47.黄庭坚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48.任政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49.杨子实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50.佚名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51.郑板桥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52.佚名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53.王伟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38.日本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39.佚名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40.田英章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41.李旭科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42.日本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43.王壮为
汉字书法:宋_行书68种写法

张即之楷书书法研究

张即之楷书书法研究

张即之楷书书法研究一、张即之生平简介张即之,字温夫,号鄂寮道人,唐朝著名诗人张籍八世孙,原籍和州乌江,因宋室南渡,祖父迁徙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庆元六年,以父恩入仕,历任承务郎和两浙转运司进士等。

端平三年,告老还乡,设太中大夫,直秘阁学士,食邑五百户,赐金鱼袋。

咸丰二年卒于桃园乡里,卒八十一年,葬于桃源乡翠岩山,碑额题曰“张大夫赐紫金鱼袋即之墓”据《七修类稿》载:“宣德间,(张即之墓)为盗所发。

著有《桃源乡志》和《景县通史》均为见载。

参知政事,张孝伯之孙,张孝祥之侄,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张即之为人做事严谨,宝祐四年已经闲居在家,两年前张即之因王惟忠闫州失守遭余晦等人污蔑一事,让从孙娶王惟忠孤女为妻,经过张即之与常挺等人的倡议,于景定四年王惟忠得意平反改葬,据记载张即之语言逻辑清晰,又在借阅书籍时遇有残损,必修缮完整以还,这种做事风格以至于从事抄写写经工作时认真负责,又因为人忠厚老实,处事光明,以致成为一代士大夫语家法的标准,张即之虽出生于名阀世家,十五岁入仕,却不同于一般官宦弟子的迷恋仕途,在五十岁便引年告老,三十年以园林的闲暇之乐自适。

张即之作为南宋书坛的领军人物,在正史和书中皆以此语为张氏著传,承诸家之长,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成为南宋一代的一流书家,其书法成就主要是小字写经和大字楷书两类,行书和行草书其次,所以张即之的书法源流,一是来自传世家学,二是上溯魏晋下游唐宋,以禅入书。

二、张即之书法成因张即之是南宋时期书坛的领军人物,“以能书闻天下”在正史和书史中都有张即之专著,“以笔法收受有传,”张即之出身名门家,书法自古讲究家学,张氏家族中最有名的是张籍的七世孙—张孝祥。

历来评张即之的书法源流出自张孝祥之多,入《皇宋书录》记载:“张即之,字温夫。

安国之后,甚能传其家学。

”《瑾县通志》“即之幼学伯父孝祥书。

”除了上述分析,张孝祥对张即之的书风有着全面的影响。

张即之好禅悦,终年以翰墨为佛事,抄写大量佛教写经手册,还为多地匾额题款,历代书家喜爱佛教,爱好写经体不在少数,隋代智永就是典型的抄写佛经的僧人,代表作《千字文》流传百世,张即之虽不是僧人但热爱写经体,抄写数量居多的写经体,董其昌评价张即之的书法“运笔结字,不沿袭前人,一一独创。

张即之《杜甫诗卷》

张即之《杜甫诗卷》

张即之《杜甫诗卷》
张即之《杜甫诗卷》,大字楷书,墨迹,纸本,纵35.5厘米,横1464.6厘米,共一百二十八字。

书杜甫七律《紫宸殿退朝口号》和《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二首。

所书含墨饱满,着笔从容,使转颇急,时露飞白,写出了斩钉截铁的独特风格。

紫宸殿退朝口号: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趋青琐闼,晴窗检点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

晓漏追趋青琐闼,晴窗检点白云篇。

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张即之《李衎墓志铭》

张即之《李衎墓志铭》

张即之《李衎墓志铭》张即之《李衎墓志铭》(局部)卷楷书29.3×604.5cm 淳祐五年(1245)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宋两广总干李公墓誌铭。

太中大夫集英殿修撰知绍兴军府事充两浙东路安抚使陈显伯题盖。

太中大夫直祕阁致仕歷阳县开国男食邑叁百户赐紫金鱼袋张即之书。

朝请郎主管建康府崇禧观邵明仲撰。

余昔隶业上庠。

与会稽李君伯嘉游。

几十年。

暇日相过。

或樽酒觞咏湖山间。

见其丰仪秀整。

襟度洒落。

倾坐语纚纚起人意。

朋友爱之。

簪常盍。

袂常属也。

洎余叨舍级。

蒙恩解褐。

与之别又十年。

而闻伯嘉之疾且死。

死生之变。

可胜悼哉。

淳祐投闲故里。

一日会其犹子于制幕。

气貌绝类伯嘉。

固已如见元宾矣。

煺而有携刺字踵门曰友龙者。

伯嘉子也。

其思父不(下五字残损)。

其子焉当何如也。

既逾年。

友龙自越以书来曰。

友龙不孝。

先君之殁有年矣。

幽堂之铭。

未知所託。

绪言履行。

无以诏后。

是吾没吾父也。

重不孝。

惟先君之知友是望。

敢以属吾子。

余惟朋友之谊。

虽以文取诋。

固不辞也。

乃援笔而书之。

君姓李氏。

讳衎。

伯嘉其字也。

世为绍兴上虞人。

所居里曰五夫。

五夫之李闻于越尚矣。

君之曾祖。

故资政殿学士赠太傅光。

是为庄简公。

祖故宣义郎提举淮南东路茶盐公事孟坚。

(二字塬本旁写)。

父故承议郎通判饶州知言。

(二字塬本旁写)。

君生于淳熙丁未。

嘉定七年入太学。

宝庆登极恩。

用广西经略司捧表补将仕郎。

二年授迪功郎。

监镇江府丹阳县户部凌口酒库。

应辨(疑是办字)永茂陵。

循修职郎。

绍定四年。

辟差充湖广总领所準备差遣。

四月循从政郎。

六月该寿明庆寿恩。

循儒林郎。

嘉熙二年。

监华州西岳庙。

淳祐四年七月二十一日。

以疾终于正寝。

得年五十有八。

娶王氏。

子男二。

长曰伯鱼。

后君一年而卒。

次曰友龙。

葬以其年九月丙午。

塬曰上虞县永丰乡半山。

从先兆也。

友龙叙其世以告。

而行事次焉。

余素善君。

观其状有可书者。

君幼而颖悟。

于书无所不读。

读必通伦类。

解义理。

非徒常儿句读之习而已。

甫龆龀已善属文。

凡赋诗辄道惊人语。

南宋张即之《比留空山帖》流拍背后

南宋张即之《比留空山帖》流拍背后

南宋张即之《比留空山帖》流拍背后南宋时期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鼎盛时期,许多著名的书画家在这个时期涌现,其中就包括了张即之。

他是南宋知名的书法家,其作品《比留空山帖》更是被誉为千古绝丽,流传至今。

这幅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却曾经历过一段流拍的经历,背后的故事令人动容。

张即之自幼酷爱书法,得到了当时著名书法家欧阳修的指导和赏识。

在师承欧阳修后,张即之的书法艺术卓然独立,他以法度严谨、结体简练、笔力雄健而著称于世。

《比留空山帖》可谓是张即之的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极具张即之的书法特色,既有端庄宏亮之势,又有行草俊秀之姿,更是融入了张即之个人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流传至今的《比留空山帖》并非原作,而是乾隆时期如慈《竹斋藏帖》的拓本。

所谓如慈,即康熙时期苏州书商石鼓山如慈。

此后,拓片流传至南京,被唐山书画家陆铭收藏。

咸丰八年(1858年)陆铭之孙陆济商请上海绘画师李润山制作翻刻画成小字本。

这一版小本方今历史上著名的《比留空山帖》之拓本。

这也为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尽管《比留空山帖》在书法界有着极高的地位,但在国内拍卖市场上却曾经历了一段流拍的历史。

在2003年的一次拍卖会上,有一位书法爱好者将此书帖参加了拍卖。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幅被誉为千古绝丽的《比留空山帖》居然在拍卖会上流拍了。

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都为此感到不解和惋惜,为什么一件如此珍贵的书法作品居然在拍卖市场上无人问津呢?流拍的背后,其实也凸显了当时中国文化艺术市场的局限和短板。

在当时的市场上,大多数人更加倾向于购买古代名家的字画,对于张即之这样的南宋书法家的作品并不是那么重视。

也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市场宣传不够到位,不能够准确地展现这件宝贵的书法作品的价值和魅力。

更重要的是,许多人对于书法作品的鉴赏和认知水平不够,无法真正领略到张即之《比留空山帖》所蕴含的深厚艺术价值。

尽管在当时流拍了,《比留空山帖》的价值始终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

张即之楷书长卷《双松图歌》

张即之楷书长卷《双松图歌》

张即之楷书长卷《双松图歌》在中国艺术史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当中,产生了许多珍贵的艺术,但是能够保存至今,仍旧能够为世人所瞻仰的,如同凤毛麟角。

在书法上最早的真迹可以追溯到陆机的《平复帖》,最早的绘画真迹可以到展子虔的《游春图》,而后从唐入宋下至元明清,真迹越来越多,但是经典却越来愈少。

张即之《双松图歌》楷书长卷在书法史上从晋人到唐人再到宋人,书法的用处一般多为文人之间的相互唱和、或者自遣、或者笔墨唱和,总体一小字作品为主,而“二王”一脉的“帖学”特点也全部是小字,一旦以“二王”笔法写起大字来,则不伦不类的!而今人学习大字,需从宋元开始。

在宋代书法史上有这样的一件大字楷书作品,此作堪称史上最贵的楷书,此作的作者曾经在保利拍出过一件小字作品,仅百余字的作品,却拍出了6000多万的天价,一个字可以够买一辆宝马车了!张即之《双松图歌》楷书长卷他还有一件大字作品,被故宫奉为“国宝”,是后世之人学习大字楷书不可错过的经典!这就是张即之的《杜甫戏为双松图歌》!如果是北宋的书法史是由“宋四家”撑起来的话,那么南宋的书坛,却仅有一个张即之!北宋的欧阳修曾说:学书法不能专师一家,模拟古人,而贵在“得意忘形”,自成“一家之体”,否则为“书奴”。

张即之《双松图歌》楷书长卷可以说宋朝书法的尚意之风从是从欧阳修这里刮起来的!所以从宋四家开始,一直到南宋的高宗、张即之这些人都在努力地在探寻古法的基础上,写出自身的面目。

对于书法领悟不深的人看到了张即之的字,总认为有一些“江湖气”,其怪、其狂、其用笔之险、其结字的诡,很多人看不懂,但在真正有艺术感知力的人眼中,他的字是真正性灵的表达,是在超高技术体系中生发出的经典艺术品!安世凤在《墨林快事》中评价他的字:张即之《双松图歌》楷书长卷“樗寮书,昔人斥为恶札。

今评其笔意,亦非有心为怪,唯象其胸怀,原与俗情违逆,不知有匀圆之可喜,峭拔之可骇耳。

自开天以下,千奇万异,何独字法不得任情哉?”此言可谓是评价张即之书法的至论!后世学习楷书喜欢从唐楷楷书,可字形一旦变大,就写得很吃力了,而张即之这幅大字楷书,给了当代人探索大字笔法和结体的一种成功的探索!历代书坛当中有“大字难妙”一说,写大字是最难的,而张即之的大字“劲健雄肆”称雄了书坛800多年!在《宋史》当中记载:张即之《双松图歌》楷书长卷张即之以能书闻天下。

张即之《杜甫诗卷》,堪称榜书代表作

张即之《杜甫诗卷》,堪称榜书代表作

张即之《杜甫诗卷》,堪称榜书代表作
编者按:
黄简老师在讲座中,经常引用到张即之的
字例。

很多书友就此提出,希望刊发一些张即
之的书法作品。

前面我们刊载过《72岁那年,
他酒后戏书擘窠大字,声震天下!》,也就是
张即之的书画作品《双松图歌》。

今次,我们
特地找到《杜甫诗卷》全本,以飨书友。

此作为墨迹纸本,大字楷书,34.6X128.7cm,共128字,辽宁省博物馆藏。

整幅作品书杜甫七律《紫宸殿退朝口号》和《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二首。

为张即之65岁时所书,款署:淳佑十年(1250)八月下浣樗寮。

张即之行楷妙绝南宋,起笔落墨沉着从容,运行稳健,老笔纵横;笔画抑扬顿挫,使转颇急,力透纸背。

此卷轻、重、徐、疾相映成辉,点画顾盼生情,披览之下,健而不僵,顿觉奇趣横生,堪称为张即之榜书的代表佳作。


局部单字高清
全幅超清图见后。

张即之楷书七言诗横披

张即之楷书七言诗横披
说明:张廷济题签,项子京、张钟彦递藏。
禹揆宝秘项子毗秘赏印应孙审定张钟彦印项子京家珍藏项元汴印半印寄敖半印退密符半印家藏之宝半印父藏半印永保半印子京父印墨林季孙
张即之楷书七言诗横披
题签:张即之书迹。道光十六年五月,嘉兴张廷济。钤印:张叔未、廷济
题识:古渡沙平涨水痕,一蓬寒雨滴黄昏。兰枯蕙死无寻处,短些难招楚客魂。钤印:张氏、张德机鉴藏印:禹揆宝秘、项子毗秘赏印、应孙审定、张钟彦印、项子京家珍藏、项元汴印(பைடு நூலகம்印)、寄敖(半印)、退密、符(半印)、家藏之宝(半印)、父藏(半印)、永保(半印)、子京父印、墨林季孙

张即之 汪氏报本庵记卷

张即之 汪氏报本庵记卷
张即之善大书其书法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就在于他临池不辍刻苦修练一生勤奋具备了极为深厚的功力
张即之 汪氏报本庵记卷
张即之 汪氏报本庵记卷
《杜甫诗卷》,张即之大字楷书,墨迹,纸本,纵三四·六厘米,横一二八·七厘米,共一百二十八字。书杜甫七律《紫宸殿退朝口号》和《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二首。为张即之六十五岁时所书,款署“淳佑十年(一二五零)八月下浣樗寮”。
此卷雄厚挺拔,险劲清绝。起笔落墨沉着从容,运行稳健,老笔纵横;笔画抑扬顿挫,使转颇急,力透纸背。其结体不雕不琢,斩钉截铁,笔势飘逸潇洒,大气磅礴。这是件十分难得的翰墨精萃,堪称张氏大字楷书的代表佳作。历代书坛公认“大字难妙”,盖因大字在行笔与结体上,很少有人能够达到预期的理想境界。张即之善大书,其书法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就在于他临池不辍,刻苦修练,一生勤奋,具备了极为深厚的功力。
作品欣赏:
杜甫诗卷
汪氏报本庵记卷
佛遗教经
李衎墓志铭
致殿元学士尺牍
华严经残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溪庄帖
敛襟谈老氏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书杜诗卷
待漏院记卷
致尊堂太安人尺牍
台慈帖
度人经帖
张即之简介│中国历代书法

张即之《致殿元学士尺牍》

张即之《致殿元学士尺牍》

张即之《致殿元学士尺牍》
张即之《致殿元学士尺牍》册纸本(牙色印花粉笺)行书30.7×53.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即之适间伏闻从者来归喜欲起舞想见太夫人慈颜之喜可掬也野衣黄冠拥懒残煨芋之火不能亟谒已拜坠染将以南珍
释文:行李甫息肩眷轸首及尪劣顾何以称之敬须侍谢次令弟赐翰已领即之拜禀殿元学士尊亲契兄台坐染物甚佳张即之擅长行书与楷书,存世书迹中,尤以中楷书写的佛经作品,数量最多,成就也最高。

他的书学渊源,除了多少来自于伯父张孝祥的影响之外,唐人的楷法以及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三家,也都是他取法的对象。

但他由于能够自出新意,例如以秃笔写大字等,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书风,因此终能成为大家。

这件“致殿元学士”尺牍,又名“从者来归”帖,是以行草书写在牙色印花纸本上。

由信中“野衣黄冠,拥嬾残煨芋之火”等语句看来,大约是张即之晚年(淳祐五年,1245年左右,张即之时年六十岁)
退休闲居于家中时所作。

这幅尺牍结体疏秀,用笔清俊飘逸,丝毫看不出衰颓的老态。

南宋张即之《比留空山帖》流拍背后

南宋张即之《比留空山帖》流拍背后

南宋张即之《比留空山帖》流拍背后张即之,生于南宋,家庭背景显赫,但个人的仕途却并不顺遂,这反而使他在书法上倾注更多的心血和时间。

《宋史》记载“即之以能书闻天下”,可见其书法造诣深厚。

然而,在2018年嘉德秋拍中,一件颇为业内人士看好的张即之行书手札《比留空山帖》却遭流拍,其中原因究竟何在?市场现状张即之的作品最早出现在拍卖市场上,是2002年4月香港佳士得的春拍中,其纸本册页《楷书大方广佛华严经》,以无底价方式起拍,最终以约887万港元成交,创当时中国书法作品拍卖世界纪录,也使人们对张即之書法的价值有了更多的关注。

张即之留存下来的书法作品十分稀少,其墨迹在全球的馆藏仅有数十件,故能够进入拍卖市场上流通的更是凤毛麟角。

从其作品上拍数量来看,2018年张即之书法作品的上拍率相较于前几年有所增长,这其中包括了东京中央、关西美术竞卖和日本美协拍卖等日本拍卖公司的拍品。

这是由于张即之的书法在日本深受喜爱,其作品多有流出至日本,包括目前在中国拍卖的20多件拍品中,也有部分是从日本流回的。

从所有拍品的形制来看,其中有四成是册页或手卷,三成为立轴,还有部分镜心。

册页和手卷多为抄经、诗赋作品,立轴则多为大字榜书作品,这和张即之的好做榜书和抄经文的书法风格密不可分。

截至2018年11月,张即之书法市场的成交率为85%,成交价格在6000万到几万元不等,大多高于估价。

从张即之历年成交总额来看,张即之书法作品在2016年的拍卖行情达到了一个巅峰,产生这个峰值的原因为,2016年北京保利的秋拍中,拍出张即之目前成交价最高的一幅作品——楷书《华严经》残卷,此卷估价为2500万至3500万,最终以远高于估价的6325万落槌。

张即之这幅写经残卷,原藏杭州潮鸣寺,经由陈曼生、吴荣光、叶梦龙、叶应旸、潘正炜、伍元蕙、溥儒递藏,且此拍品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楷书华严经(残)第五》同出潮鸣寺,文字相接,原应同属一卷,是一部流传递藏有序的藏品,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此手卷的真实性,6000多万的价格可谓名副其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