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论风病

合集下载

论《内经》五藏风

论《内经》五藏风
( 辑 马 虹 ) 编

学 术 探 讨

论《 内经》 五藏风
周 昱 畅 周 昱 上 赵 国 惠 吴 航 , , ,
(. 1 成都 中医药大 学基础 医学院 2 0 0 9级硕 士研 究生 , 四川 成都 6 0 7 ; . 1 0 5 2 大连 海 王星辰 医药有 限公 司长春 分公 司, 吉林 长春 10 0 ) 3 0 0
须 建立在 中 医学 的认 识 论 和方 法 论 体 系 的基 础 上 ,
驭繁 的指 导作 用 , 取得 了显著 的成 效 , 进 了中医 并 促
临床 医学 的发 展 与提 高 , 有 实 际 意 义 。这也 是 中 具 医脏 象学 说不 能被西 医解 剖生 理学 取代 的原 因。生 理功 能构 相是 从整 体 功 能 上进 行 的逻 辑划 分 , 出 超 了形 态学 划分 的范 畴 , 中 医学 整体 观 念 的具 体 运 是
机体 免疫 等功 能 ; 系 主要 涵 盖 了植 物神 经 及神 经 肝
调 节等 功能 ; 系涵盖 了血液 循环 及 中枢神经 功能 ; 心 肾系 主要涵 盖 了 泌 尿 、 殖 系 统 及 内分 泌 等 功 能 。 生 这 种划 分方法 立 足 于诸 多 生理 功 能 外在 表 现 的“ 相 关 性 ” 从 “ 诸 内必形诸 外 ” , 有 逆推 出 “ 诸 外必 根诸 有 内” 从 外在 的 “ ” 相 ) 测 内在 的 “ 质 ” 解 剖 , 象 ( 推 形 ( 器官 ) 。然 而 , 由于机 体 生 理功 能 的 复杂 性 , 节 的 调 多态性 , 得 内在 的解 剖 器官 与 外 在 的功 能 表 象 使 关系错 综 复杂 , 通过 生 理 功 能构 相 划 分 的 系统 与 内

中风病_《中医内科学》

中风病_《中医内科学》

医学PPT
4
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以“ 内风”立论。
刘河间主“ 心火暴甚”; 李东垣主“ 正气自虚”; 朱丹溪主“ 湿痰生热”; 张景岳倡“ 非风”之说,提出“ 内伤积损”的论 点;
叶天士创立“ 肝阳化风”之说; 王清任创立“ 气虚血瘀”之说。
医学PPT
5
三、范围
中风类同西医脑血管疾病:
暂脑缺短血发作
脑血管病
缺血性
脑梗塞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出血性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医学PPT
6
【病因病机】 1、正气虚弱,内伤积损 <正气虚弱>
年老 气虚 脑脉瘀滞不通
体弱 虚
脑脉失养 中风
久病 阴血亏虚 风痰瘀血上扰
医学PPT
7
<劳倦内伤>
(1)慢性
房劳 肾精暗耗 脏腑损伤 气血逆乱
忧思 心血亏损 气血不足
中风
本 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 标 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
医学PPT
11
【诊 断】 一、诊断依据
1、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甚则神 志恍惚、迷蒙、神昏、昏愦为主症。
2.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 体麻木等先兆。
3.年龄多在40岁以上,常嗜好烟酒、膏粱厚味及素有肝 阳上亢,痰湿素盛等,每因恼怒、劳累、酗酒、受凉等因素 诱发。
肝郁化火 烁津成痰 挟风
医学PPT
10
病因:生活失节、情志过激、年龄体质、久病失调。 诱因: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 病机: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
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

中风文献

中风文献

中风文献中风病长期以来由于在病因学上有着不同的理论,从而导致在治疗上的不一致。

《内经》对本病虽有记述,但较分散而不系统,名称又不统一,以致后世理解不一,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述,治疗方法也各异,有主张以祛风为法,有推崇活血为主,又有力主清热泻火或化痰等等,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理论和分治方法,所以冉雪峰先生在《辨证中风问题之解决》一书中提出:“中风病在中医学理上,实为一大疑问,只缘名义乖错,遂令事实混淆,举凡昏瞀卒仆,斜不遂等证,统谓之中风。

”现在我们试图通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对脑的论述和中风病理论的不同认识看中医学理论和治疗发展的一些变化。

1 中医有关脑的认识中医现存的第一部理论经典《黄帝内经》对脑的解剖,脑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等问题都进行了论述,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与中风病的关系,但其理论内容也常涉及中风病的一些病理及临床表现。

解剖方面《内经》已观察到脑位于人体之首,寄居于头颅骨内,由髓汇聚而成。

《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

”指出了脑上抵颅盖,下至风府穴,这一部位实际上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风府穴以下脊骨内之髓,称脊髓,脊髓经顶后髓孔上通于脑,合称脑脊髓,明代李蓇在《医学入门》中更明确指出:“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也。

”此外《内经》还观察到神经系统“椎体交叉”的客观事实,如《灵枢·经筋》云:“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上交。

”清代医家王清任发《内经》之旨,更加明确指出:“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有左右交叉之义。

”生理功能方面1.2.1 有统领诸神之用《内经》首先提出了脑总统诸神,其所谓“头者精明之府”,意指脑为精髓和神明汇聚,总统神、魂、魄、意、志诸神。

1.2.2 主十二官脑为元神之府,主司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上连于脑,下络五脏六腑。

《内经》云:“心主十二官。

黄帝内经关于风湿的句子

黄帝内经关于风湿的句子

黄帝内经关于风湿的句子1.风者,百病之始生也。

2.邪风所胜,则为风痹。

3.风痹者,其痛不可胜言也。

4.风湿相搏,循经而下,名曰风湿。

5.风湿者,身尽苦楚也。

6.风虽藏于肝,邪入为风湿,害之病。

7.寒湿相搏,名曰寒湿。

8.风寒湿气相搏,名曰风寒湿。

9.病有所同,而病名不同,风湿与寒湿名异而为一类也。

10.风寒里深入肌肉则重,风湿里深入骨骼则久。

11.风寒与湿气袭人,多在六经所聚之处发病。

12.风湿循经,入络脉,避骨髓,不可问也。

13.风、湿之留于肌肉者,身痛不能动,名曰拘挛。

14.拘挛后,病者一身肌肉拘急,筋脉不利,名曰痹。

15.痹之始发,常为留舍。

16.高气变化,人之喜怒,五藏六府,皆有所闻,或为病也。

17.病雨湿者,初温而后冷,故上痹属阳明,下痹属少阳。

18.上下中皆痛者,以其风湿并痹也。

19.痛而胀者,阳气气结成湿也。

20.病不治而止,名曰痛风之病。

21.风湿病是由于邪气入侵人体而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和肌肉活动受限。

22.黄帝内经中提出了风湿病的“蓄积”理论,认为风湿病是由于湿邪在体内蓄积所致。

23.风湿病可以导致关节的变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4.黄帝内经中也提到了风湿病的预防措施,如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受湿、保持适度的运动等。

25.风湿病的治疗应该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中药、针灸、艾灸等治疗方法。

26.黄帝内经中对于风湿病治疗的原则是“祛风、除湿、活络、通脉”。

27.风湿病的病因主要与外邪入侵、体质虚弱、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

28.风湿病发作时可以出现全身关节酸痛、肌肉麻木、运动受限等症状。

29.黄帝内经中强调对风湿病的治疗要因人而异,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0.风湿病可以通过中药内服和外用、针灸、艾灸等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31.黄帝内经中提到了一些风湿病的经验方药,如桂枝茯苓丸、温肾扶正汤等。

32.风湿病的预后与病情的轻重、治疗的及时性和合理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内经》内风理论及其对后世影响

《内经》内风理论及其对后世影响

《内经》内风理论及其对后世影响吴建林(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山东济南250355)【摘要】本文分析了《内经》对风气内动病机理论的相关论述及理论涵义,并阐释了对后世内风理论的影响。

认为“内风”证候的产生多责之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肝气血阴阳失调、肝木失其条达冲和之性,动而为风。

临床上可分为血虚生风、阴虚风动、热极生风、肝阳化风四类,病变部位主要涉及肝脏,亦与肾脏有密切联系。

风气内动常出现头痛、头晕、目眩、颈项强直、肢体麻木、肢体抽搐等症状。

治法则因产生“内风”的原因不同而有差别,但不外柔肝育阴、滋阴养血熄风、平肝降逆、清热等,方药则与治法相应。

风气内动是以震颤、抽搐、麻木、眩晕、摇摆不定等类“风”变化的一种病理状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故肝为风木之脏,“风气通于肝”,说明内风的产生与肝的关系密切。

因此,风气内动又称为“肝风内动”。

“其形成的原因很多,传统认识一般概括为四种:热邪炽盛、燔灼肝经之热极生风;阴虚阳亢,风阳上扰之肝阳化风;阴液亏虚、筋脉失养之阴虚风动;血液亏少而致筋脉失养之血虚生风等[1]。

“内风”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之后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发展了《内经》关于“内风”的有关理论,并为后世“内风”病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内风”学说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现代内风理论体系的雏形。

1《内经》对风气内动理论的阐释“内风”一词,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中五藏六府之俞,亦为藏府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

”指的是入房时汗出,感受风邪,即为内风[2]。

《黄帝内经》中所提到的“内风”实指外来风邪,与现在说的“内风”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黄帝内经》之后的许多医籍也通常沿用此说法,如晋代医家皇甫谧、元代医家滑寿均持相同观点。

医著《读素问钞·病能》中就“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一句,指出:“内耗其精,外开腠理,风因内袭,曰内风”。

《黄帝内经》之病机十九条解

《黄帝内经》之病机十九条解

《黄帝内经》之病机十九条解简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凡病风而致颤抖、眩晕等病,是肝的原因。

诸冷收引,皆属于肾。

凡病冷而致经脉拘急,是肾的原因。

诸气膹(fen)郁,皆属于肺。

凡病气而致烦满郁闷,是肺的原因。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凡病湿而致浮肿胀满,是正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凡病风而致颤抖、眩晕等病,是肝的原因。

诸冷收引,皆属于肾。

凡病冷而致经脉拘急,是肾的原因。

诸气膹(fen)郁,皆属于肺。

凡病气而致烦满郁闷,是肺的原因。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凡病湿而致浮肿胀满,是脾的原因。

诸热瞀(mao)瘛(chi),皆属于火。

凡热病而致视物昏花、肢体抽搐,是火的原因。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凡疼痛、瘙痒、仺疡,是心的原因。

诸尽固泄,皆属于下。

凡厥逆、二便不通或失禁,病在下焦。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凡患喘逆呕吐,病在上焦。

诸禁鼓粟,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凡口噤不开、冷战、口齿叩击,是火的原因。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凡痉病,颈项强急,是湿的原因。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凡气逆上冲,是火的原因。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凡胀满腹大,是火的原因。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凡躁动不安、发狂而举动***,是火的原因。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凡忽然发生强直的症状,是风的原因。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凡病而有声如肠叫,在叩诊时如敲鼓声,是热的原因。

诸病胕肿疼酸恐惧,皆属于火。

凡浮肿、疼痛、酸楚、恐惧不安,是火的原因。

诸转反戾(li),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凡转筋挛急,排除的水液浑浊,是热的原因。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冷。

凡排出的水液清亮、严冷,是冷的原因。

诸呕吐酸,暴住下迫,皆属于热。

凡呕吐酸水,或忽然急泄而有窘迫的感觉,是热引起的。

《黄帝内经》中至真要大论七十四中有关病机的描叙如上。

虽说前人总结的并不是十分全面,但是在治疗很多疑难病症的时候,用前人的这些观点往考虑,你会豁然开朗。

综合以上十九条病机于临床,可以说明如下几个种别的症状的诊断标准:一、五脏病机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卷四十 疠风门] 叙疠风为病

[卷四十 疠风门] 叙疠风为病

[卷四十\疠风门] 叙疠风为病内经曰风气与太阳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疠者有荣卫热腑其气不清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卷四十\疠风门] 疠风治法内经云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间故汗出百日旺注泄卫气之怫热刺骨髓汗出百日泄荣气之怫热凡一百日须眉生而止针怫热屏退阴气内复故多汗出须眉生也灵枢云疠风者数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勿食他食以犯其病[卷四十\疠风门] 论疠风属肺生虫属木皆血热之病病机云内经云脉风成为疠俗云癞病也先桦皮散从少至多服五七日灸承浆穴七壮灸疮轻再灸疮愈三灸之后服二圣散泄热祛血中之风邪戒房室三年病愈药灸同止述类象形此治肺风之法也然此疾非止肺脏有之以其病发于鼻俗呼为肺风也鼻肿准赤胀大而为疮乃血随气化也气既不施则血为之聚血既聚则使肉烂而生虫也生虫者厥阴主之厥阴为风木主生五虫盖三焦相火热甚而制金金衰故木来克侮宜泻火热利风之剂虫自不生也故此疾血热明矣当以药缓疏泄之煎局方升麻汤下钱氏泻青丸余病各随经治按疠风皮毛血脉先受病二者属荣卫所主故言肺风至于内坏生虫又阳明厥阴所属故其用药皆疏泄肺气祛逐血分之邪热其灸承桨一穴乃阳明任脉之会所以宣通血脉以散风也[卷四十\疠风门] 论癞风宜汗宜下宜出血子和书云内经论癞针二百日眉毛再生针同发汗也但无药者用针一汗可抵千针故高供奉尝采萍治瘫痪风出汗张主薄病癞十余年戴人曰足有汗者可治之当发汗其汗出当臭其涎当腥乃置燠室中以三圣散吐之汗出周身如卧水中其汗果臭痰皆腥如鱼涎足心微有汗次以舟车丸浚川散下五七行如此数次乃瘳又一人病风面黑爬搔不已眉毛脱落到其面大出血如墨刺三次血变色每刺自额至颐排针上下俱刺每隔日一刺至二十余日方已按此论内经用针同发汗至于出血亦同汗也但疠证在经在表故宜针宜汗有恶血留滞故宜出血或于肿上或于委中皆可也又肠胃有秽恶虫积故宜下大抵皆宣泄表里血气邪热之毒也[卷四十\疠风门] 论疠风所因三因之经所载疠风即风论所谓恶疾是也虽名曰风未必皆因风大率多嗜欲劳动气血热发汗泄不避邪风冷湿使淫气与卫气相干致肌肉皮肤疡溃鼻梁塌坏千金所谓自作不仁极猥之业虽有悔言而无悔心良得其情然亦有传染者原其所因皆不内外涉外所因而成也治之须推其所因凡因风寒湿热兼劳役饮食与夫传染颖然不同若例以泻风药治之则失矣按此云虽名曰风未必皆因风此论固善盖此疾多由嗜欲饮食积毒之所致因其病证秽恶可畏又不可不谓之风也若夫传染之说世或有之虽因其一家血脉饮食居处气味之相传者本无内热积毒亦不能染也[卷四十\疠风门] 论大风有上下之分丹溪云大风病是受得天地间杀物之风古人谓之疠风以其酷烈暴悍可畏尔人得之者须分在上在下夫在上者以醉仙散取臭涎恶血于齿缝中出在下者以通天再造散取恶物陈虫于谷道中出所出虽有上下道路之异然皆不外乎阳明一经治此病者须知此意看其疙瘩与疮上先见者上体多者在上也下先见者下体多者在下也上下同得者在上后在下也阳明经胃与大肠也无物不受此风之入人也气受之则在上多血受之则在下多血气俱受者甚重自非医者有神病者有铁心罕有免者夫或从上或从下以渐而来者皆可治病患见其病势之缓多忽之虽按此法施治病已全然脱体若不能绝味绝色后必发再发则终于不救矣某曾治五人矣中间唯一妇人得免以其贫甚无物可吃也余四人三两年后皆再发孙真人曰吾尝治四五百人终无一人免于死非孙真人之不能治也盖无一人能守禁忌耳此一妇治本病外又是千余帖加减四物汤半年之上方得月经行而十分安全谨按疠风古方谓之大风恶疾以其疮痍荼毒脓汁淋漓眉须堕落手足指脱顽痹痛痒鼻塌眼烂齿豁唇揭病势之可畏耳若专以房劳嗜欲饮食积毒之所致何为遽至于是故丹溪先生亦谓之受得杀毒之风也盖其风毒之伤与夫内毒所致人皆安得而知之及其病证显露方始归咎于此其于外受之风内积之毒岂可得而分治之也故内经刺肌肉刺骨髓以泄荣卫之怫热灵枢以锐针刺肿上按出恶气恶血子和用汗吐下出血之法河间用疏风泄热之剂俱不分病之所因随其病之所在以调之也至于丹溪分在上在下气血受病多少其用药取涎下毒虽皆前人之法亦可谓深得病情而善用其法者矣学人宜细观之若夫用药之外守禁忌谨调养清心寡欲独淡内观又在乎人而不在乎医也孙真人戒之深矣其可忽乎[卷四十\疠风门] 驱风之剂局方桦皮散治肺脏风毒遍身疮疥及瘾疹瘙痒治之成疮又治面上风刺及粉刺桦皮(四两烧灰)荆芥穗(二两)甘草(炙半两)杏仁(二两去皮尖用水一碗于银铫子内熬候水减半取出放令干)枳壳(四两去穣用炭火烧存性取出于湿纸上令冷)上除杏仁外余药为末将杏仁另研令细次入诸药细合匀瓷盒内放之按此太阴阳明经药出厥阴例家珍凌霄散治疠风蝉蜕地龙(炒)白僵蚕全蝎(各七个)凌霄花(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酒调下于浴室内常在汤中住一时许服药效元戎治风疾癞病遍身生疮天麻(七钱半)荆芥(二钱半)薄荷(二钱半)白花蛇(四两酒浸)上为末好酒二升蜜四两石器中熬成膏子每服一盏温服日三煎饼压下急于暖处令汗出十日效按此以上二方厥阴例药也子和治风疥癣及癞浮萍(一两)荆芥川芎甘草麻黄(各半两)或加芍药当归上为末每服一两水一碗入葱白豆豉同煎至一半无时服汗出为度宝鉴换肌散治大风疾年深久不愈以至面毛脱落鼻梁崩坏不致逾月取效如神白花蛇黑花蛇(各三两并酒浸一夕)地龙(去土三两)当归细辛白芷天麻(各一两)蔓荆子威灵仙木贼荆芥穗甘菊花苦参紫参沙参沙苑蒺藜不灰木赤芍炙甘草九节菖蒲天门冬寒风草何首乌胡麻子(炒)草乌头(去皮脐)苍术(泔浸去皮)川芎木鳖子(以上各二两)上同为细末每服五钱温酒调下食后酒多为妙按此出少阴诸风例药也[卷四十\疠风门] 去风养血之剂易老祛风丸治疥癞经曰脉风成病即癞也黄枳壳防风芍药甘草熟地黄生地黄地骨皮枸杞子上九味木杵臼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白汤下五十丸按此出少阴诸风例药也东坡四神丹医未有专此四味者久服可愈大风疾羌活玄参熟地黄当归按此出少阴肾气例药也[卷四十\疠风门] 破血泻热补气之剂补气泻营汤治库使病疠风满面连颈极痒眉毛已脱须用热水沃之稍缓每昼夜须数次或砭刺亦缓予记内经云疠者荣卫热治者以锐针刺其肿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如以药治当破恶血去热升阳去痒泻荣运辛温散之甘温补之行阳明经泻心火补肺气乃治之正也升麻连翘(各六钱)苏木当归黄连黄全蝎地龙(各三分)生地黄黄芩(生各四分)人参(二分)甘草(一分半)桔梗(半钱)桃仁(三个)麝香(少许)胡桐泪(一分)蠓虫(去翅足炒三个)水蛭(炒令烟尽三个)白豆蔻(二分)上件除连翘另锉胡桐泪研白豆蔻为细末二味另放麝香蠓虫水蛭三味为细末另放都作一服水二盏煎入酒一盏至一盏六分入连翘煎去滓再入豆蔻二味并麝香等三味再熬至七分稍热服早饭后忌酒面及生冷硬物[卷四十\疠风门] 取涎之剂宝鉴醉仙散治大风疾遍身瘾疹瘙痒麻木胡麻子牛蒡子枸杞子蔓荆子(各一两同炒)白蒺藜苦参栝蒌根防风(各半两)上为细末每十五钱末入轻粉一钱拌匀每服一钱茶调下晨午夕各一服后五七日先于牙缝内出臭黄涎浑身疼痛昏闷如醉次后利下脓血恶臭气病根乃去按丹溪方轻粉二钱药八味各半两前四味为粗末炒紫色为度云须量人大小虚实与之证候重而急者须先以再造散下之候补养得还复与此药服此药须断盐酱醋诸般鱼肉椒料果实煨烧炙爆等止可淡粥及煮熟时菜亦须淡食茄亦不可食惟诸般蛇以淡酒蒸熟食之可以助药[卷四十\疠风门] 攻下之剂。

《黄帝内经》素问 ● 风论篇第四十二

《黄帝内经》素问 ● 风论篇第四十二

《黄帝内经》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导读:【原文】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原文】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颤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内气与阳明入胃。

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胀而有疡;卫气有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疠者,有荣气热腐,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

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饮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道风;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外在腠理,则为泄风。

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译文】黄帝问道:风邪侵犯人体,或引起寒热病,或成为热中病,或成为寒中病,或引起疠风病,或引起偏枯病,或成为其他风病。

由于病变表现不同,所以病名也不一样,甚至侵入到五脏六腑,我不知如何解释,愿听你谈谈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风邪侵犯人体常常留滞于皮肤之中,使腠理开合失常,经脉不能通调于内,卫气不能发泄于外;然而风邪来去迅速,变化多端,若使腠理开张则阳气外泄而洒淅恶寒,若使腠理闭塞则阳气内郁而身热烦闷,恶寒则引起饮食减少,发热则会使肌肉消瘦,所以使人振寒而不能饮食,这种病称为寒热病。

内经所论风病的用药原则

内经所论风病的用药原则

内经所论风病的用药原则
内经所论风病的用药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辨证选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辨证施治,选择适宜的药物。

根据内经理论,风病可分为风寒、风热、风湿等不同类型,针对不同证候选用相应的药物。

2. 寒热互补:在用药时要遵循寒热互补的原则。

寒性病证宜用温热药物,热性病证宜用清凉药物。

如风寒感冒可用辛散发散之品,风热感冒则宜用寒凉解表之药。

3. 治标与治本并重:内经强调治疗风病既要治标,又要治本。

治标即缓解症状,治本即根治疾病。

如风邪引起的头痛,可用辛散发散之药缓解,同时也要调理脾胃,增强体质,以消除病因。

4. 调整阴阳平衡:内经认为风病是由外邪侵袭而引起的,导致人体阴阳失调。

因此,在用药治疗时,要考虑药物的性质和作用,以平衡阴阳,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

5. 合理搭配药物:内经强调药物的合理搭配,避免药物之间相互抵消或产生副作用。

同时,还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的用药,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之,内经所论风病的用药原则是辨证选药,寒热互补,治标与治本并重,调整阴阳平衡,合理搭配药物,以达到治愈疾病、平衡阴阳、恢复健康的目的。

《内经》所论风病的用药原则 -回复

《内经》所论风病的用药原则 -回复

《内经》所论风病的用药原则-回复《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是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著作。

其对于风病的研究也颇具深度,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风病用药的原则。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内经》所论风病的用药原则。

第一步,了解风病的概念和病因。

风病是中医学中的一类常见病症,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寒热错杂、头痛身疼、肢体麻木、肌肉拘挛等。

《内经》认为,风病的病因主要是人体正气受到外邪的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疾病。

第二步,探究风病的病机。

《内经》认为,风病的发生与人体正气的抵抗力、外邪的侵袭以及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都有密切关系。

正气强盛、五脏运转正常的人体,对外邪的抵抗力较强,不易患上风病。

而正气虚弱、五脏功能失调的人,易受外邪侵袭,从而患上风病。

第三步,总结《内经》关于风病用药的原则。

根据《内经》所述,治疗风病的用药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风解表:风病的主要特征是寒热错杂,所以在用药上,要首先解表,以解除病人的寒热症状。

常用的解表药物有羌活、藁本、防风等。

2. 散寒温经:风病往往伴随着寒邪的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因此,《内经》提倡在治疗风病时,要运用散寒药物,以温经通络、活血化瘀。

常用的散寒温经药物有独活、附子、肉桂等。

3. 理血化瘀:风病有时会导致气血不通,从而引起身体各处疼痛、肌肉麻木等症状。

因此,《内经》主张,在治疗风病时,要运用活血化瘀药物,以调理气血,化解疼痛。

常用的理血化瘀药物有当归、川芎、红花等。

4. 舒肝解郁:风病还会影响人体心情,导致情绪不稳、抑郁等症状。

《内经》认为,治疗风病时,要调理肝气、舒解郁闷,以达到舒心神的效果。

常用的舒肝解郁药物包括柴胡、香附、郁金等。

5. 强身健脾:病后康复关键在于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脾胃功能。

《内经》提倡在治疗风病时,要使用药物来强身健脾,促进康复。

常用的强身健脾药物有黄芪、参、白术等。

第四步,针对风病用药原则的具体应用案例分析。

以风湿性关节炎为例,该病具有寒湿的特征,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

《内经》分析病机的方法

《内经》分析病机的方法

《内经》分析病机的方法《内经》的各个篇章中都蕴含了丰富的病机理论,《内经》以邪正盛衰、阴阳失调、升降失调阐释病变的基本机理,提出了着名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以及“百病皆生于气”的学术论断。

《素问·至真要大论》是《内经》中唯一明确提出“病机”的篇章,该篇中对临床常见症状的病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中“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则明确指出了《内经》分析病机的方法。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分析病机,首先要做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找寻主病之因。

而主病之因找寻的主要方法是:以疾病表现之象为对象,根据藏象理论中有关五脏、六气的特性,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分类归属、辨别判断。

探求其发生的六气之因、五脏之位等,即找出病象与病因、病位的所属关系。

在病因方面,《内经》用六气加以概括,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

”而六气各自的特性特点又不同,所致疾病的表现也各异,因此,根据六气的特性对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进行分析,就可以探求病变发生的原因,从而指导治疗。

如火性炎上,有上冲之势,故病象若见有逆而冲上之象的则认为大多是火盛之因,如呕吐、呃逆、哕、咳喘、气上冲胸等,病机十九条以“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概之。

当然,这里的六气既指外邪,也包括内在机体失调所导致的病理变化,病变是外邪所致,还是内生六气所为,还需细辨。

在病位方面,《内经》认为五脏是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总概括,而五脏又分属五行,各有其特殊的功能特点,故虽然病变之象千差万别,但总能根据五脏之性来分别归属判断,确定五脏之病位,进而治疗。

如肾位居北方,五行属水,其性为寒,而寒又主收引、凝敛,故病变之象见有躯体蜷缩、肢体不伸、关节拘挛者,大多归属于肾,正所谓病机十九条中的“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当然,这里的五脏指的是五脏系统,包括各自所主的腑、体、窍、华、经脉等,各自的功能所主也不单一,判断某脏的哪个系统层次、哪方面功能异常,还需根据具体的病变表现加以分析。

内风性论(一)

内风性论(一)

内风性论(一)【关键词】内风肝风内动内风,又称肝风、肝风内动、风气内动1],是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所导致的风自内生。

《黄帝内经》中虽有中风、脏腑之风,但均为外来风邪所致,而未提及内风理论。

首载“内风”之论者为《备急千金要方?风眩第四》载徐嗣伯论曰:“夫风眩之病,起于心气不定,胸上蓄实,故有高风面热之所为也;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闷瞀,故谓之风眩,大人曰癫,小儿则为痫,其实是一。

”至金元时期,内风学说开始日渐兴盛。

及至现代,随着各种检测仪器的日益先进,对疾病认识的日益深入,内风理论从产生的机理到临床应用都得到了更多的拓展,并日臻完善。

1内风与肝风邪有外风与内风之分。

外风是自然界流动之气发生变化而生成的风邪,为外感六淫之一,也是六淫中最重要的病邪;内风主要是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所导致的风自内生,亦即机体内部的气机运行失常。

风为木气,肝在五行中属木,同气相求,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故肝为风木之脏,且“风气通于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内风的产生与肝的关系甚为密切。

对此,历代医家亦有共识,如《类证治裁》云:“风依于木,木郁则化风。

”《柳宝诒医论医案》云:“木性化风,风木不和,则上越而为肝风之病。

”《缪松心医案》云:“肝气郁勃化风……肝阳亢逆,化风内动。

”《评选静香楼医案》云:“肝不柔而风动。

”因此,内风的产生多责之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肝的气血阴阳失调、肝木失其条达冲和之性,动而为风。

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易升易动,与风性相类,周学海《医学随笔》认为“肝者,贯阴阳……握升降之机也”。

故“内风”又称为“肝风内动”。

2内风产生的机理内风来源于肝,其产生的机理有两方面。

一是机体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类病理表现1],其产生当责之于肝之物质功能失常所致的阴阳变动。

因阴阳为六气之本,六气为阴阳之化,阴进阳退则寒生,阳进阴退则热长,阴阳往复之间则风气乃成。

阴阳协调,和风以生;阴阳出入之机不相顺接,阴阳不和,阳气升降乖戾,和风也一转而为贼风,乘机妄动于内。

中医论“风”——百病皆生于风

中医论“风”——百病皆生于风

中医论“风”——百病皆生于风俗语:百病皆生于风。

《内经》专有“风论”篇,《难经》把中风列为伤寒之首,其云:伤寒有五,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

临床所见,不管是外感,还是内伤,以风邪致病为多见。

因此,学中医需识风。

一、何为风?风为自然现象,气流动即是风,从繁体字来看,风字里面有个虫子。

风动而虫生,春风一流动,自然界的动植物就会繁衍生殖。

推之,风动则情生,情生而见万种态。

因此,“风情万种”由此而来。

《素问》云:“八风发邪气”。

风来自八个方向。

论“风”我们常言“风气”,风与气,其名异,其实则同。

在体外曰风,在体内则曰气。

凡寒、暑、湿、风等邪气伤人,先伤卫气,而皆因风而侵入人体;再者,风能夹寒、夹湿、夹火,其为患最烈。

体内之风即是气,气行不常,善行而数变,其病即为风证。

故善治者,当先识风与气。

风在自然之中流动,人亦生于天地之间。

因此,风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风之和者,如春风能生万物;风之疾者,如秋风能扫万物。

生命离不开气的运动,若气机流动和畅,则血脉通利、经络舒畅、脏腑协调,此为气能养人;若气流过疾,则上犯高巅,中催脏腑,下损筋骨,善行数变,为患极大,是为风邪,成百病之长。

风邪无孔不入,最易伤人。

风气旺而百病易生。

《内经》开篇即提到:“虚邪贼风。

”贼风是指从孔隙透入的,不易察觉而可能致病的风。

《诸病源候论》论贼风候:“贼风者,谓冬至之日,有疾风从南方来,名曰虚风。

此风至能伤害于人,故言贼风也。

其伤人也,但痛不可得按抑,不可得转动,痛处体卒无热。

伤风冷则骨解深痛,按之乃应骨痛也。

但觉身内索索冷,欲得热物熨痛处,即小宽;时有汗。

久不去,重遇冷气相搏,乃结成瘰癧及偏枯;遇风热气相搏,乃变附骨疽也。

”张介宾注:“贼者,伤害之名。

凡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贼风邪气。

”俗语说:不怕狂风一片,就怕贼风一线!伤风不醒变成痨。

年前有篇热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中“岳父”起初就是吹了过堂风而得病的。

看来贼风伤人不浅。

因此,善诊者需重视辨风及治风,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防风,因为防风即是防病。

《黄帝内经--风论》

《黄帝内经--风论》

《黄帝内经--风论》
《黄帝内经--风论》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学著作,它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以及对于人的身体和健康的理解方式的独特性。

首先,通过《黄帝内经--风论》这本书,我们能够充分理解“风”这个概念在中医中的作用。

中医认为风是导致人体疾病的一种因素,同时也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手段。

风因其具有轻扬、迅速、波动等特点,具有快速扩散、进出无常、容易引发感冒等表现。

《黄帝内经--风论》中对于风的阐释,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凸显出了中医对于风对于人体的各种影响。

例如:唾沫涕泪、肢体疼痛、寒热等。

同时,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风的作用,本书也探究了风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如五行、经络、气血等,有利于人们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风的属性及其作用规律。

其次,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对于风的作用有了更广泛的认识,同样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医学的独特性。

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察、个体化治疗,通过刺激人的自身能力进行调整和治疗,以达到变得更加健康的目标。

相较于西方医学,中医学达到健康的根本方式在于调和人体实质,使人体的气血运转畅通,从而达到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这种治疗方式和思路在现代社会中也得到了
人们的重视,因为它是重视个体的治疗思路和方法的人体医学。

总之,《黄帝内经--风论》这本书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医和中医观念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它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医的重要性、独特性以及治疗的效果和目标指向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它是中医的重要著作,同时也符合了现代人们追求健康的理念,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一下。

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风论》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风论》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风论》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风论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

其病各异,其名不同。

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

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䐜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

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府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

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饮酒中风,则为漏风。

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

新沐中风,则为首风。

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

外在腠理,则为泄风。

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帝曰: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岐伯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

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

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堕,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痝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䐜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

《黄帝内经》素问 ●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 ●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译文)【原文】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译文】黄帝问道:自然界有八风,人的经脉病变又有五风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歧伯答说:自然界的八风是外部的致病邪气,他侵犯经脉,产生经脉的风病,风邪还会继续经脉而侵害五脏,使五脏发生病变。

一年的四个季节,有相克的关系,如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冬胜春,某个季节出现了克制它的季节气候,这就是所谓四时相胜。

【原文】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

【译文】东风生于春季,病多发生在肝,肝的经气输注于颈项。

南风生于夏季,病多发生于心,心的经气输注于胸胁。

西风生于秋季,病多发生在肺,肺的经气输注于肩背。

北风生于冬季,病多发生在肾,肾的经气输注于腰股。

长夏季节和中央的方位属于土,病多发生在脾,脾的经气输注于脊。

所以春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头部:夏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心:秋季邪气伤人,多病在肩背:冬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四肢。

【原文】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译文】春天多发生鼽衄,夏天多发生在胸胁方面的疾患,长夏季多发生冬泄等里寒证,秋天多发生风疟,冬天多发生痹厥。

若冬天不进行按等扰动阳气的活动,来年春天就不会发生鼽衄和颈项部位的疾病,夏天就不会发生胸胁的疾患,长夏季节就不会发生洞泄一类的里寒病,秋天就不会发生风疟病,冬天也不会发生痺厥、飨泄、汗出过多等病症。

【原文】夫精者身之本也。

《内经》论治中风

《内经》论治中风

《内经》论治中风丁自娟【摘要】中风一病,在<内经>中有诸多论述,对后世中风的辨证论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中医经典<内经>为对象,就中风的病名、先兆、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逐一探讨.【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0(019)001【总页数】2页(P111-112)【关键词】中风;内经;辨证论治【作者】丁自娟【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海县中医医院,宁海,315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中风病病势急,病情多变,病死率高,后遗症重,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患病率冠诸病之首。

在本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中医药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和优势,因而为历代医学所重视。

《内经》对本病的认识较为详尽,在中风的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均有诸多论述,为后世辨治本病奠定了理论基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风一病,源于《内经》,书中根据中风发病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有不同的记载,如卒中昏迷期有“仆击”、“煎厥”、“大厥”、“薄厥”之称;半身不遂期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风”之称。

《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

《灵枢·九宫八风》:“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

《灵枢·刺节真邪篇》谓“虚邪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

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所指“击仆偏枯”,即属本病。

《灵枢·热病篇》谓“偏枯,身偏不用而痛……痱之为病也,身无病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

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

”记述了中风病的症状,抽象的病理推测及预后的判断。

又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等。

但《内经》中有关“薄厥”、“大厥”的记载半数并不属于“中风”的范围,“中风”病与其他疾病概念混淆。

《内经》论偏枯

《内经》论偏枯

《内经》论偏枯《内经》论偏枯偏枯,又称为偏风,即肢体偏废、半身不能随意活动之证。

属于《内经》风证的范畴,在诸多篇章中均有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风论》、《素问·热论》、《素问·大奇论》等。

值得注意的是,《内经》所指偏枯,不能等同于西医学的心脑血管病所致的偏瘫,亦包括其他外在因素而致的脑或脊髓疾患所引起的半身不遂。

病因病机偏枯之证,属于风证之一,探究其病因,《内经》中有外风、内风之分。

后世医家自金元始,皆将内风作为偏枯的主要病因,皆不提外风所致的偏枯。

虽然诸多医家对内风的认识丰富了偏枯病因病机部分的内容,但也不应忽略《内经》所提出的外风致病之说。

外因:风邪侵犯人体,从皮毛而入,或偏中脏腑之背腧穴,导致营卫气血虚衰,筋骨失于濡养而发为偏枯。

正如《素问·风论》所云:“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张志聪注云:“风邪偏客于形身而为偏风也。

门户者,血气之门户也……如各入其门户而中其血气者,则为偏枯,谓偏入于形身之事也。

”内因:若情志太过、饮食不节,引发热郁气滞,痰热生风,风火痰热内盛或素体肝肾阴虚之人,阳亢生风,气血上逆皆可发为偏枯。

正如张介宾所云:“人于中年之后,多有此证,其衰可知。

经云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正以阴虚为言也。

”亦有阳虚不能布化精微,筋脉失养所致者;或因心胃两虚,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而发病者。

分类外风偏枯:《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灵枢·九宫八风》亦云:“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

”张介宾注云:“虚邪若中于半身,其入深而重者,则荣卫衰,真气去,乃发为偏枯,若邪之浅者,亦当为半身偏痛也。

……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是谓之虚……邪风,非时不正之风也。

击仆,为风所击而仆倒也。

浅说风为百病之长

浅说风为百病之长

浅说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长”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

”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

”《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

”外感六淫,风淫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邪气。

印会河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基础理论》释为:“风邪为六淫病邪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所以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诸家对于“风为百病之长”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为风邪为外感六淫之首;风邪为外邪致病的先导;风邪常与他邪兼夹为患;风邪所致病证变化多端。

这些认识的共同之处在于认为“风为百病之长”中的“风”指的是外感六淫之风邪。

笔者认为此种观点似有不妥之处,“百病”应当包括一切外感与内伤杂病,《内经》既然明言“风为百病之长”,那么“风”也理应为“外感病之长”和“内伤杂病之长”,如此“风”就不应该单指外感六淫之风邪,还应包括内风。

“外风为外感病之长”“内风为内伤杂病之长”合而言之即“风为百病之长”。

外风为外感病之长外风主要指外感六淫之风邪,是由四时气候变化失常,风气太过或者不及而成。

风本为春季之主气,但四时皆可见之,四时风气太过或者不及,或者非其时而有其气,皆可侵入机体而成外感病证。

外风致病极为广泛,外可伤及肌表经络,内可损及肠腑筋节,临床常见以下病证。

风邪袭表肌表为人体一身之藩篱,风邪入侵,首犯肌表,导致卫气失和,玄府启闭失常,营卫失调。

若单纯风邪为患,可见汗出恶风,鼻鸣干呕等症,方选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若兼夹寒邪,则可见恶寒无汗,肢节疼痛等症,方选麻黄汤,发汗解表,祛风散寒;若兼夹热邪,则可见微恶风寒,咳嗽,身热不甚等症,宜用桑菊饮,辛凉祛风解表;若兼夹湿邪,则常见恶寒发热,肢体酸痛等症,宜用九味羌活汤,发汗散风祛湿。

风邪犯肺风邪入里,侵袭肺系,肺气失宣,咽喉鼻窍不利。

若风寒偏甚,常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稀,鼻塞流涕等症,可用止嗽散,疏风宣肺,化痰止咳;若风热偏甚,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等症,方用银翘散,疏风透表,清热解毒;若风燥偏甚,可依据燥邪的温凉之性,分别选用桑杏汤或杏苏散,疏风润燥。

从中风论治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在古代的临床应用讲课文档

从中风论治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在古代的临床应用讲课文档

恼怒 内风 外风 痰
半身不遂
症状
四、诸风掉眩,未必属肝
——古代医家的补充
1、朱丹溪
(2) “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
治疗上主张“中风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 养血行血”的治疗原则。多用二陈汤和胃化痰,标 本兼治,且与四物汤通用,化痰不伤阴,养血不滋 腻。
第二十二页,共30页。
四、诸风掉眩,未必属肝
认为“无论贼风邪气从外来者,必先有肝风为之内应” 。
即痰火食气从内发者,亦必有肝风为之始基。并对中风的虚实有
一定的论证,曰:“邪气所触者,风自外来,其气多实。肝病所
发者,风从内出,其气多虚。”
第七页,共30页。
三、诸风掉眩,大多属肝
2、尤怡
——古代医家的继承
(2) 急救:“立中风八法,以应仓促之变”
第四页,共30页。
三、诸风掉眩,大多属肝
——古代医家的继承
1、刘河间
(1)“心火暴甚,肾水虚衰” 从火热立论,“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
即中风的病因为“五志过极”,其病机为“心火暴甚,肾水 虚衰”,表现为风。
第五页,共30页。
三、诸风掉眩,大多属肝
——古代医家的继承
1、刘河间
(2)疗以寒药 主张降心火、益肾水,使用寒凉药除怫热,开结滞,散风壅,

阳亢证
肝阳化风
0.1
气脱证
血燥生风
血虚生风
阴虚生风
0.05
0
突然昏倒
口眼歪斜
语言不利
第十六页,共30页。
半身不遂 症状
贡献度
0.3 0.25
0.2 0.15
0.1 0.05
0
突然昏倒
中风的病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风
《素问·评热病论》云:“劳风法在肺下……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咳出青黄涕,其 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劳风是因劳而虚,因虚受风,风邪犯肺 化热引起的恶风振寒、咳吐脓痰而兼喘促的病证。巢元方《风,即麻风病。《风论》云:“疠者,有营气热胕(腐),其气不清,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 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素问·长刺节论》又云:“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
《内经》论风病
中医认为,风邪为百病之长,是外感病邪的先导。风邪具有“善行而数变”的特点,所谓“无常方”,即无常 规。风邪客于人体,无处不及,或在皮肤,或在经脉,或在脏腑,为病变化多端。笔者在此简要总结《内 经》中风病的理论如下。
五脏风
《素问·风论》(简称《风论》)云:“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 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指口舌极焦燥), 善怒嚇,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咽)干, 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 诊在鼻上,其色黄。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 其色黑。”
风痱是指中风入深而致肢体不能随意运动,并兼神志不清的病证。《灵枢·热病》所谓“痱之为病也,身 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
偏枯与风痱,均有肢体不能随意运动之症,然偏枯是半身不遂,其神志清楚,病邪较浅;风痱则是四肢 不收,其神志欠清,甚则语言不利,病邪较深。
《楼氏纲目》云:“其偏枯,身偏痛,而言不变,志不乱者,邪在分腠之间,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腑是 也。痱病无痛,手足不收,而言喑志乱者,邪入于里,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脏是也。”
内风
《风论》云:“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入房则内耗其精,汗出则外泄其气,气精两虚,风邪乘虚而 入,是为内风。此“内风”是由精气内虚,风邪外入所致,它与后世所说的“肝风内动”完全有别。
漏风与泄风
《风论》云:“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因饮酒之后而被风邪乘虚入中者,名曰漏风,亦称酒风,表现为“多 汗,喘息,恶风,口干善渴,不能劳事”。《风论》又云:“外在腠理,则为泄风。”因风邪侵犯腠理,使毛 孔疏张,肌表不固,乃至“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而)寒”。漏 风与泄风症状基本相似,病因稍有差异。
可见,五脏风病各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如肺风咳嗽短气,心风舌焦语言不利,肝风善怒,脾风四肢倦怠, 肾风面部浮肿等。然不论其何脏风病,均有“多汗恶风”之症,这是风病突出的症状特点。
脑风
《风论》云:“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邪侵入风府穴,循督脉而上入于脑,出现头巅疼痛之疾, 便是脑风。此外尚有一种“首风”,由于沐浴汗出,风邪乘虚侵入头部、皮毛,《风论》所谓“新沐中风,则 为首风”。症见头面多汗恶风,头痛不能外出。证与脑风相类。
偏风与风痱
偏风又名偏枯,即半身不遂。张景岳谓:“偏枯者,半身不遂,风之类也。”偏风或由风邪侵入人体之一 侧,致使营卫虚衰,肢体失养所致,《灵枢·刺节真邪》所谓:“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 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或为风中五脏六腑之俞穴,阻塞经脉气血所致,《风论》所谓“风 中五藏六府之俞,亦为藏府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疠风是由风邪客于皮肤肌肉,内侵血脉之中,郁而化热,使血败肉腐,皮肤溃疡,鼻柱败坏的病证。高 士宗《素问直解》谓:“大风,疠风也。风邪客于脉而不去,皮肤疡溃,名曰疠风。故病大风,内则骨节重, 外则须眉堕,名曰大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