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经济学考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图
二名词解释1 建筑产品
是指建筑业向社会提供的具有一定功能、可供人类使用的最终产品,是经过勘探设计、建筑设、构配件制作和设备安装等一系列劳动而最终形成的。

2建筑生产
3建筑市场
狭义建筑市场是指以建筑产品为交换内容的场所;广义的建筑市场,则是指建筑产品供求关系的总和。

把建筑市场的概念进一步抽象化,理解为由建筑产品、建筑生产活动和建筑市场行为主体组成的三维空间。

4建筑产品法定使用寿命
法定使用寿命:为了避免企业为了企业的利益而任意缩短折旧年限,损害社会利益,政府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对折旧年限加以统一规定或作出一定的限制,称作法定使用寿命或法定使用年限。

(通常所说折旧年限就是法定使用寿命)5建筑产品法定技术寿命
技术寿命:建筑产品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而报废时的使用寿命,主要表现在结构破坏、构造损坏、功能退化或丧失等,使建筑产品不能再继续使用。

技术寿命表示建筑产品实际达到或建后可能达到的使用寿命
6建筑产品价格构成
建筑产品的价格构成,指形成价格的各个要素(即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利润和税金)在价格中的组成情况。

销售费用在价格中所占的比例很小,通常并不大单纯列出,而将其并入生产成本,统称成本。

这样建筑产品的价格就由成本、利润、税金构成。

7建筑生产工业化
建筑生产工业化:就是按照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使建筑生产从分散、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逐步改变为现代技术基础的先进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简称为建筑工业化。

8建筑生产社会化
生产社会化:是指分散的个体生产转变为集中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过程。

9建筑招投标制
招标投标制的概念
1.招标投标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交易方式,通常用于大宗的商品交易。

2.招标投标的特点:由唯一的买主(或卖主),邀请若干卖主(或买主)通过秘密报价进行竞争,从中选择优胜者达成交易协议,随后按协议实现标的。

3.招标可以看作是建筑产品需求者的一种购买方式;而投标则是建筑产品生产者的一种销售方式。

4.建筑工程采用招标方式决定承建者是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5.在我国,建筑工程正式采用招标投标方式于1864年出现在上海。

6.由于中国建筑营造的兴起,推动招标投标应用的进一步扩大,国内投资的重要工程亦广泛采用。

7.政府参与招标工作,是在国民党政府成立以后。

8.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尽30年时间里,招标投标制在我国被彻底否认,长期没有得到应用。

9.1981年开始在深圳等地试行招标投标制。

199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确立了法律依据。

三. 简答
1建筑产品的特点与一般的工业产品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技术经济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多样性
几乎每一个建筑产品都有它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独特的结构或构造形式,需要一套单独的设计图纸。

(1)住宅的多样性不仅表现在造型、外部装饰、色彩、结构、构造等方面,还常常表现在内部设施(如采暖、通风、卫生、炊厨设施)和内部装饰方面。

(2)低级住宅:一种生存条件
普通住宅:除具有生存的特征外,还兼有享受和发展的特征
高级住宅:具有满足人们多方面需要的功能,具有生存、享受、发展的全部特征
2.固定性
(1)建筑产品,无论其规模大小、座落何方,它的基础部分都是与大地相连的。

生产过程也是与大地不可分离的。

从整体来说,基础深埋大地,承载着上部建筑,是建筑的关键部分。

(2)有的生产资料(如机械设备)也是固定不动的。

但它是在加入生产过程或准备承担生产任务时才被固定在预定的位置上。

(3)建筑产品无论是作为生产资料还是作为消费资料,它建在哪里,就只能在哪里发挥作用。

因此选址十分重要。

3.形体庞大
建筑产品体积庞大,所消耗的材料数量十分惊人。

建筑产品的价值中,转移价值所占的比重很大。

4.价值巨大
(1)小型建筑产品价值即达十几万元、几十万元,大型建筑产品的价值则可达几千万元,几亿元,甚至高达上千亿元。

(2)建筑产品与国民经济、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尤其重要建筑产品,可直接影响国民生计。

(3)建筑产品不仅价值巨大,而且可以长期消费,因而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建筑产品的决策要持十分慎重的态度。

5.用途局限性
建筑产品是按照某一个特定的使用者的要求,在特定的地点进行建造,而建成以后,通常它只能为这个特定的使用者、在这个特定的地点、按照特定的用途使用。

建筑产品的用途局限性与它的固定性、多样性的特点有密切的联系。

6.社会性
(1)建筑产品要受到当地社会、政治、文化、风俗及历史、传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2)一些重要的有特征的建筑产品往往超越了经济范畴,成为珍贵的艺术品,代表着特定的是历史背景,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3)建筑产品是人工自然,建成后即成为人类环境的一部分。

建树产品对天然自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建筑产品的社会性还表现在它的综合经济效益方面。

(5)建筑产品社会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它具有何强的排他性。

某一空间一旦被某一建筑产品占据,则不能再建造其它主建筑产品。

2影响建筑产品寿命因素
影响建筑产品技术寿命的因素
同一类建筑产品的技术寿命总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

(1)设计和施工质量
(2)建材的质量和性能
(3)使用的方式和程度
(4)使用的环境条件
(5)维修和保养
应从建筑产品的整体,主要从主体结构来考察。

如果进一步分析建筑产品的形成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技术寿命有很大的差异。

影响建筑产品经济寿命的因素
主要是经济因素,但有些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密切相关。

(1)需求变化
以住宅为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谁拼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各种要求越来越高,虽然按照技术寿命仍能使用,却不得不改建或拆除重建。

(2)建筑环境变化
谋建筑物与周围其它建筑物相互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

这并不意味着建筑物已贬值,可能相反是升值效应促使其加速更新。

(3)技术进步
仅指呢些提高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改善使用功能、降低建造费用或使用阶段费用等与经济性直接或间接有关的技术进步。

(4)地价(地租)上涨
地价上涨一方面表现为绝对值增加;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相对值增加,即地价与该土地上建筑产品价格比值增加。

二者比较而言,后者是决定建筑产品经济寿命的主要方面。

(5)使用费用增加
包括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运行费用由包括能源费、管理费、地租、房产税等。

3评价建筑产品价值的影响因素
作为客观存在,建筑产品各种形态的价值表现出它内在的、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属性。

1.主观因素: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消费能力、消费观念、消费心理等因素。

(1)由于人的主观因素相对来说是不稳定的,在很短的时间内也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因而对建筑产品价值评价的影响不很持久,使得对建筑产品价值的评价产生不确定性。

(2)由于主观因素所存在的蝉翼,统一使用价值的建筑产品会产生不同的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个人消费同一建筑产品,消费后一位单位建筑产品所产生的效用,总是比消费前一单位建筑产品所产生的效用来得少。

原因:消费能力限制,生产能力限制
(3)在现有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的条件下取得最大效用,使每一个经济系统都希望努力达到却难以真正实现的目标。

2.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因素。

社会因素对评价各类建筑产品的价值均有影响,其影响力比较持久。

社会因素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3.地区因素:由于建筑产品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对评价其价值所产生的影响。

(1)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都存在城市和农村。

同一建筑产品在不同地区所表现出的交换价值和收益价值就有很大的差异。

(2)城市无论是自然形成还是通过城市规划有计划地建设,城市都由许多不同的功能区域构成。

(3)地区因素对建筑产品价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4.环境因素:是建树产品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建筑产品周围的商业、文化、教育、医疗设施、公共交通和一般交通条件、绿地用地和休息城所等。

(1)外部环境,是相对作为评价对象的建筑产品而言。

“外部环境”的条件如何,主要影响到建筑产品的交换价值和收益价值。

(2)与建筑产品“外部环境”有关的因素对评价建筑产品价值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

(3)环境因素和地区因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当“地区”所指的范围较小时,尤其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

5.市场因素:主要是指资金市场和土地市场。

(1)在不完全以自有资金建造建筑产品时,资金市场首先影响到建筑产品的“创造价值”。

其次,在计算建筑产品收益价值时,资金市场的利率是起决定作用的参数之一。

(2)土地公有制条件下,在土地市场中实现的不是土地所有权的转移,而是土地使用权的转移。

土地市场开放程度越高,对建筑产品价值的影响越大、越深、越久。

(3)资金市场和土地市场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市场,各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

但对评价建筑产品价值影响来说,两者具有一定的共性。

1)具有资源有限性
2)都可以进行定量计算
6.科技因素:建筑领域科学技术的人和发展都会对建筑产品的价值产生影响。

影响力较突出的有:1)新型建筑材料
2)新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理论和新的结构形式
3)新型施工机械和施工艺
4)科学地确定建筑产品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的理论和方法
(1)不同科技因素,对建筑产品价值的影响作用也不同。

(2)统一科技因素对建筑产品价值的影响往往是多方面的。

(3)不同科技因素,往往要相互结合才能实现对建筑产品价值的影响。

4咨询行业的特点
1.知识密集性:以咨询人员的专业知识为客户服务。

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

2.综合性:业务内容涉及多学科、对专业,而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学科、专业领域。

3.相对独立性:根据客户的要求为客户的利益服务,但不能要求判断和处理问题时以客户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4.实践性:项目都来自现实的社会、技术和经济问题,针对性很强。

5.单件性:项目都来自实践中为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与客户的具体要求及当时、当地的各种外在条件密切有关。

5建筑市场的特点
1.没有商业中介人,由建筑产品
的需求者和生产者直接进行交易
活动
若以D 表示需求者,S 表示供给者(生产
者),A 表示中介人,在一般市场中供给
者并不直接进行交易活动,而是通过中介
人发生交换关系,或,需求者和供给者都
是直接与中介人发生交换关系。

2.交换关系的确立在产品生产之

建筑市场中,并不以具有实物形态的建筑产品作为交换对象,而是就拟建建筑产品的质量、标准、功能、价格、交货时间、付款方式和时间等内容,由需求者和生产者达成交易条件,从而确立双方之间的交换关系。

3.交换过程很长
由于不以具有实物形态的建筑产品作为交换对象,因而无法进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场交易。

基本上都是采用分期交货、分期付款的方式,按月进行结算。

4.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由建筑产品的固定性所决定的。

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确定交换关系,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

5.竞争较为激烈
(1)建筑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远远低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不可能采用生产要素高度集中的生产方式,而是采用生产要素相对分散的生产方式。

(2)建筑产品的类型、形式、功能、质量标准等有关其实用价值的内容是由需求者决定的,也是每个竞争者必须满足和实现的,因而建筑产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首先表现为价格上的竞争。

(3)建筑产品的需求者还非常关心拟建产品投入使用的时间,建筑产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也表现为交换时间即生产周期的竞争。

6.生产者和需求者均有风险
(1)建筑产品的生产者、建筑生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1)定价风险
2)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3)需求者支付能力的风险
(2)建筑市场对需求者的风险主要由先确定交换关系,后进行生产的特点引起。

表现在:1)价格与质量的矛盾
2)价格与交货时间的矛盾
3)预付工程款的风险
四 论述
1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经济是指社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非生产部门的总体。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
其作用于地位表现在七个方面:
1.建筑业所完成的产值在社会总生产值和国内总产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1)我国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各项比例:
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例远大于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这表明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中新增加值的比例较小。

(2)经济发达国家的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战以后许多国家的建筑业成为支柱产业。

2.建筑业建造大量的生产性房屋建筑、构建物,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1)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单位都需要生产性房屋建筑(厂房、仓库)
(2)由建筑业完成的产品是其他部门的重要生产手段,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
(3)工业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也需要建筑业进行安装
(4)社会产品的扩大再生产,必须以固定资产、尤其是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为重要的前提条件。

没有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社会产品迅速地扩大再生产是不可能的
3.建筑业能够吸收国民经济各部门大量的物质产品,建筑生产可以带动许多相关部门的生产
(1)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过程.
(2)房屋工程所需建材就有76大类、2500多个规格、1800多个品种。

(3)建筑业的材料消耗占国内消耗量的比例为:钢材20-30%、水泥70%、木材40%、玻璃70%、油漆涂料50%、塑料制品25%、运输8%。

(4)建筑业与其他部门的相关性:(参考日本建设省表格)
直接消耗系数:指生产j部门单位产品所消耗的i部门产品数量。

完全消耗系数:指生产j部门单位最终产品所直接和间接消耗的i部门产品数量。

4.建筑业能容纳大量劳动力、是重要的劳动就业部门
(1)我国建筑业手工合半手工操作还占相当大的比例,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为农业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一条简单的就业途径。

(2)2001年底,我国建筑业职工人数约占全国职工总人数6.7%。

(3)经济发达国家的技术装备先进,但也能容纳大量劳动力(建筑业是技术相对落后的部门),另一方面生产力水平较高,要应用许多先进的技术,需要的组织管理人员的比例较高.
5.建筑业的生产起着改善工作环境、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作用
人一生的75%以上的时间在建筑业所创造的人工环境中度过
6.建筑业可以吸收大量的消费资金
(1)增加消费,使消费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

从而刺激生产,使经济良性循环
(2)消费结构不合理、市场存在供不应求现象时,造成对市场的冲击和压力,因其通货膨胀
(3)储蓄资金增加,这对市场是潜在的压力,却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指导生产,处理不当可引起生产萎缩
住宅建筑市场容纳社会消费资金的能力是相当巨大的
7.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建筑的萧条先于国民经济萧条的“低谷”,建筑业的复苏又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全面复苏
(社会投资总额开始明显减少时,建筑业立即呈现萧条景象)
2建筑产品消费的经济影响因素
1.建筑产品价格对建筑产品消费的影响
价格越高,需求越减;价格越低,需求越增。

这表明产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
动。

但价格变动幅度引起的需求量变动幅度因产品而异。

需求价格弹性就是反映价格
变动一定比率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它表示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建筑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表明建筑产品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小于价格变动幅
度。

2.居民收入对建筑产品消费的影响
收入水平提高,总的消费水平肯定亦随之提高,但收入变动幅度引
起的需求量变动
幅度并不是平均起作用,而是因产品而异的。

需求收入弹性就是反映
收入变动一定
比率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收入弹性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当收入水平较低时,建筑产品主要是作为生存资料,这时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小于收入的变动幅度,即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

.建筑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的联系
(1)建筑产品的价格弹性和需求弹性分别反映了价格和收入对需求的作用,二者是有
区别的,同时二者之间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2)无论是建筑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还是需求收入弹性,都受建筑产品消费与其他
消费的比例和建筑产品消费占收入比例的制约。

(3)除了价格和收入两个因素之外,建筑产品的消费还直接受到建筑产品生产和供给
情况的影响。

3建筑设计工作中的特点
建筑设计工作的特点
(1)表现为创造型的脑力劳动。

(2)建筑设计的过程是工程性、艺术性、经济性相结合的过程。

(3)建筑设计劳动量的消耗较难准确地量度。

(4)建筑设计涉及到建筑、结构、水、暖、电、声、光等许多专业领域,需要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同时又要求高度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因而正确处理个体劳动和集体劳动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5)建筑设计的成果,如模型、设计图纸、设计说明、计算书、设计概算等技术经济文件,就是建筑设计的产品,它是最终建筑产品的阶段产品。

4建筑生产的要素
建筑生产的要素
生产力:是在生产过程中由生产的各个要素相结合所形成的总体能力进行建筑生产,必须具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使它们有机地结合,才能构成生产力。

生产资料由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构成,它是生产力的中物的要素。

劳动力是生产力中人的要素。

一.劳动对象: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包括原材料和各种配套产品。

1.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生产的劳动对象,它包括未经建筑业加工的原材料和经过建筑业或其他行业加工的构件、配件两大类,而构件、配件大多是由上述原材料加工而成的。

(1)按不同作用,建筑材料可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和其他材料
1)主要材料:生产过程中一次性消耗并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和构配件
2)辅助材料: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但并不一次性消耗的材料
3)其他材料:生产过程中一次性消耗但并不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
(3)建筑材料的特性对其在建筑生产中的使用起着重要作用
1)美学性能:包括材料的色彩、纹理、质地、外观等内容
2)几何特征:材料的外形
3)材性:最重要的内容,包括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4)加工难易度:包括运输、制作、安装的难易度
2.土地:是劳动对象,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它也是生产要素之一。

有三种情况:一是种植对象,二是采掘对象,三是建筑对象。

对建筑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于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位置所需要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包括设备、工具、容器、检验手段以及厂房、生产用房等设施。

1.劳动资料的作用
(1)劳动资料作为物的要素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支配与控制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强大手段。

(2)同其他物质生产一样,劳动资料是建筑生产发展的物质前提。

(3)就劳动资料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而言,建筑生产与工业生产是一致的,但就劳动资料的形态、构成和相对作用而言,建筑生产则与工业生产有所不同。

(4)在劳动资料中,机械设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反映建筑生产劳动资料利用的指标
(1)资本装备率
建筑生产的劳动资料又可统称为有形固定资产,在价值形态上则称为固定资本。

如果K-建筑生产劳动资料的价值,即固定资本, L-劳动力的数量,
则 K/L 就是资本装备率
(2)机械设备利用率
机械设备装备率仅仅反映了机械设备的占用情况,还不能反映机械设备的实际利用情况,而后者对准确分析机械设备对建筑生产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机械设备利用率:指在一定时期内机械设备实际工作台日数与制度台日数的比率, %100⨯=报告期制度台日数
报告期实际台日数机械设备利用率 (3)机械设备完好率
机械设备完好率:指在一定时期内机械设备完好台数或台日数与总台数或总台日数的比率, %100⨯=报告期总台数
报告期完好台数机械设备完好率 %100⨯=报告期总台日数
报告期完好台日数机械设备完好率 3.建筑生产劳动资料的变化趋势
(1)按原值或净值计算,资本装备率均持续提高,反映出建筑生产机械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2)原值和净值的增长率都高于一般工业,反映了建筑业扩大再生产的速度快于一般工业。

(3)净值增长率高于原值增长率,即净原比逐渐增大,反映了建筑生产劳动资料中“新”的比例增大,“老”的比例下降,技术更新和发展的速度加快。

三.劳动力:指人的劳动能力,即生产过程中存在于劳动者阿身体和脑力的总和。

首先要分清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的区别和联系,还要分清劳动和劳动力这
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建筑业劳动的特点
(1)劳动条件艰苦:由于建筑产品具有固定性且体量巨大,因而不可避免地要在室外作业。

劳动条件比工业生产艰苦得多,重体力劳动较多,劳动环境也比较恶劣。

(2)劳动的间断性:
1)在同一建筑工程中,各工序之间必须严格按一定的顺序组织施工。

2)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相邻工种工人可以在同一工程的不同施工段或不同工程之间按照施工施工顺序依次流水进行施工。

3)由于建筑劳动主要是室外作业,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许多工种劳动的间断性就显得更为突出。

(3)劳动技能要求的不均衡性:不少工种难以分解成简单劳动,有的手工操作对劳动技能的要求较高,但有的要求不高。

(4)劳动的流动性:劳动地点不固定,引起劳动者上下班交通的不稳定,还引起劳动者生活的不稳定。

2.建筑业劳动结构的特点
劳动结构:是指在劳动力总数中各种人员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1)长期工少,短期工多:由于建筑劳动的流动性和间断性引起的。

(2)技术工少,普通工多:由建筑生产总体技术水平和劳动技能要求不均衡性决定的。

(3)老年工人少,中青年工人多:由于建筑业的劳动条件艰苦,室外、高空作业多,重体力劳动的比重较大引起的。

(4)女性工人少,男性工人多:建筑业劳动条件艰苦,与矿业或采掘业相似,不适宜于女性从事的行业。

3.建筑业的工资形式
工资的实质:社会总产品中用作个人消费的部分,也就是劳动者的劳动为自己所创造的那部分产品的价值表现。

(1)计时工资:按照劳动者工作时间的长短计算劳动报酬的工资形式,即单位时间内支付的工资相同。

计时工资简单易行,适应型较强,也是其他工资形式的基础。

(2)计件工资:在一定时间内按照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计算劳动报酬的工资形式,即单位数量、质量合格的产品支付相同工资。

1)直接计件工资:工资额=实际生产的件数×计件单价
2)间接计件工资:工资额=实际生产的件数×每件预定的生产时间×计时标准工资
3)计件工资的五种形式:无限计件工资,有限计件工资,超额计件工资,
累进计件工资,保证底限计件工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