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pdf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及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及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语⽂论述类⽂本阅读解题技巧及专题训练(含答案)⼀、定义“论述类⽂章”是指研究各种⾃然科学现象和社会科学现象的⽂章,前者往往被叫社科⽂,后者常被称为科技说明⽂。

⼆、从考纲出发,知道考什么1.理解(1)理解⽂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指对⽂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的概念。

)(2)理解⽂中重要句⼦的含义。

(指对⽂章思想、观点、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的句⼦。

)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中的信息。

把握⽂章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组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中主要内容。

(2)分析⽂章结构,把握⽂章思路。

(指理清⾏⽂的思路,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意思。

(对语段或全篇作归纳和概括,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4)分析概括作者在⽂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中的观点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达出来的,有的则是间接表达出来的3.选材范围(1)社会科学类所谓⾃然科学类⽂章,是指研究⾃然科学及技术⽅⾯的⽂章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物学等基础学科以及天⽂学、地质学、医学、⽣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章。

(2)⾃然科学类所谓社会科学类⽂章,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的⽂章,它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语⾔学、⽂化学、⽂艺学、历史学、美学等学科的⽂章。

4.抓住命题规律,找到突破⼝从所考查的⽂本上看,选材范围上有所拓宽。

近两年,⾼考论述类⽂本涉及史学、美学、考古学、⽂艺学等,所选⽂本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典范性,结构和语⾔具有严谨的特点。

经过改造加⼯的⽂本,具备了论述类⽂本所应有的“论证阐述(或⽴论陈述)”的特征,篇幅虽⼩,“五脏俱全”,我们甚⾄可以把它看做⼀篇完整论述⽂的缩影。

所选⽂本的论点很鲜明,⼀般是在⽂本的⾸段就旗帜鲜明地点明⽂章的论点;每段还有分论点,论述层次很清晰。

作为论据,既有事实性的材料,也有理论性的论据。

论证⽅法也很灵活,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演绎推理)、对⽐论证等。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附:2019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真题及点评)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附:2019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真题及点评)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附:2019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真题及点评)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六种方法和七类陷阱1.六种方法客观选择题的选项设置,命题人一般不会照抄原文语句,而是要“换一种方法”。

正是在“换”的过程中,命题人有意地用了一些方法,改变了原意,以此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命题人设置客观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常用以下六种方法:(1)删:删减。

删减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

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

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

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5)漏:遗漏。

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

这种选项有很大的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2.七类陷阱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误选项。

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干扰类型,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一般而言,选项设置的陷阱类型主要有“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混淆是非”“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七种。

考生应掌握识破这七类陷阱的方法。

(1)以偏概全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体(或以整体代部分)、以个别代一般(或以一般代个别),以特殊代普遍等。

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2)混淆时态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主要是指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考察内容1•理解文中重要看法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挑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3•剖析文章构造,掌握文章思路;4•归纳内容重点,归纳中心思想;5•剖析归纳作者在文中的看法态度。

二、设误手段1•删:删减。

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

最常有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误解。

2•添:增添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误解。

3•调:调动。

调动词语或句子次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说法,或换用其余的词语取代,造成貌同实异。

比方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代替局部、现实取代猜想……5•漏:遗漏。

看似是保存原文词句,但联合题干来看不过重申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存心遗漏了另一方面。

这类选项有很大诱惑性,须多加留神。

6•凑:拼集。

将意义有关或没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将就而造成错误,或许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扰乱判断。

特别注意的是它的正确选项多采纳句式交换、同义词代替的方式。

三、选择题设错圈套的规律1.以偏概全有时命题者成心增删、变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扰舌唐生。

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别代广泛。

从而使考生作犯错误的判断。

重点关注:表数目多少的词语(少量,部分,几个,大多半);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全部;部分等);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略微等);表频次高低的词语(往常,老是;有时,有时等)2•混杂时态:(未然与未然)就是指成心把原文中还没有确定或还未实现的假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

重点关注:已经,以前;过去,此刻,当前;将要,还没有;以前,以后等3•因果杂乱:因果杂乱一般有两种状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二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技法指导: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技法指导: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技法指导: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方法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方法1.养成精心分析、明确方向的审题习惯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存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致命陷阱,准确审题、明晰答题方向是做对题、答准题的前提。

2.养成全文搜寻、逐段圈点的阅读习惯“重要概念的含义”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序地分布在多个段落中。

3.养成回文对照、辨同析异的做题习惯选择题的众多选项基本上都来自原文,因此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差别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4学会摘录原文、组织答案的答题方法针对涉及“重要概念”的主观题,通过找概念、找限制、找要求、找暗示等方法准确审题,然后判定问题涉及的段落区间,联系上下文,圈定关键词句,再用自己的语言将其组织起来。

5.学会分段概括、分点列举的答题方法“重要概念”的含义往往分散于文章的各个段落,这就需要一段一段地搜寻、概括,然后分点列举,形成条理清楚的答案。

方法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方法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重要句子”多为揭示文章主旨、体现行文思路、传达作者情感、蕴含丰富意味的语句。

一般情况下,这些语句都有突显其含意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性词语。

抓住了关键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

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针对结构复杂而含意(信息)较难理解(提取)的句子,可从分析其结构人手。

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进而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针对在文章中起结构作用的句子,要注意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统领句,理解句意时就要从后面的语段中梳理内容层次;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整体把握行文思路。

4.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针对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手法,才能了解作者的真正目的,进而准确解读句子的含意。

(完整版)高考论述类阅读答题技巧

(完整版)高考论述类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编写:魏峰命题特点一、看法鲜亮1、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的简单归纳( 或论题 )2、开头第一段可能就提出中心论点3、结尾回扣中心论点二、构造清楚1、分论点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2、分论点之间要注意过渡连接3、阅读文本的选择:题材重视艺术、科学、文化、现实等等4、选择题的设置:部分设题是原文的有关内容的直接变换。

部分选择题需要适量的迁徙。

许多设题不再是许多地照搬原文或略加改造的思路,不再纠葛于考察局部的、字面上语词看法内涵的细微差异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琐信息的掌握、挑选。

采纳一种有必定跨度的信息挑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变换中经常还包括了必定的因果推测意味,隐含了必定的能力迁徙要求。

这类能力迁徙能够看作是以文本的说法(中心看法)为依照,来判断、理解文本未有说起,但又与之相像的某些情况。

解题指导一、通读全文,思虑四个问题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论述道理;②作者的基本立场、看法、感情和态度是如何的;③本文依照如何的次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④行文中突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资料二、考取的突出(“五缺”)缺少整体感知和整体掌握意缺少构意,不擅长借助次剖析掌握内容重点缺少文本义,作答于主任意或盲目缺少提整合手段,有效剖析常常不足缺少作答范意,字病出三、解答一般方法第一、对比原文弄清看法掌握句意辨析.情况有三种:形赞同同(信息符合直接判断)形异意同(有所一致)形似意异(诱惑性大分外留神)第二、懂得辨志性。

能够作志性的有:序、关、指代、范,、渡。

别的有文中不一样地方频频出的同或近的。

以下的关在文本要圈划出来: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1)年月 ( 多次出 ) 、数据 ( 多个数据 ) 及其概(如多半、少许、部分、凡、凡是、全部、都、全、几乎、、等表范的)(2)重要的修限制 ( 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特别、共等表程度的 )(3)未然未然 ( 迄今止、到当前止、在所的等表的)或然必定(假如、可能、也、必定、必定等表判断的 )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防止的:(1) 因果 ( 因、所以、⋯⋯的原由是、因此、因为、进而)(2)折 ( 可是、反而、其、上 )(3)并列或 ( 也、又、不再是⋯⋯而是、不⋯⋯ )(4)分分 ( 第一、其次⋯⋯“;”等等 )(5)例子 ( 比如、如、人名 ) [型拓展 ]抓住关要注意:1、尽量落到,集中注意焦点;2、能够用符号将实用信息作好;3、如有目依据目掌握全文的中心,若没有目找出率高的,赶快弄清文章的及点;4、注意掌握全文的序,理清思路,完整文要整理出全文的中心要旨。

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解题技巧1.无中生有(于文无据)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也不能从原文信息中推断出来,即原文中并无此意,而是命题者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用来迷惑考生的。

这类选项若脱离文本,根据个人经验或常识判断,很可能会误认为正确,迷惑性较强。

解答此类题目,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能否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能否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应用体验]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信息,分析选项正误。

选项:(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T1—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原文:①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

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②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

分析:选项中的时间界定与原文表述是一致的,不存在出入;“最能彰显”与原文表述出入较大,属于“无中生有”,因此,该选项错误。

2.曲解文意选项中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误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或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或说法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揣摩概念与概念、事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关系,看选项是否有意混淆了各种关系,或者在概括转换时更换了意思。

[应用体验]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信息,分析选项正误。

选项:书法艺术美的现实根据,不包括生活中的静态事物。

原文:对于构成书法艺术美的现实根据,我国历史上的书法家、书法鉴赏家和理论家,也有很好的认识。

汉代书法家蔡邕就明确指出,书法的点画形体必须处处能引起人们对于现实中种种美的形体和动态的联想,才算得上是艺术。

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认为,书法家在创作时应该把自己从无限多样的现实世界感受到的种种形态的美,集中地体现在书法的点画形体上,并由此抒发出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即所谓“囊括万殊,裁成一相。

高考语文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简要分析】 强加因果(强行曲解原因)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绣的另外两方面 特点。(4分) (1)图案: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质_______________。 (2)针法和绣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承载的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对应文段】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 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 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 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
• 【试题】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B.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 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答案:9.(2)种类多,技法复杂,还有两种特有针法
9.(3)承载的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信息】苗绣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从启蒙开始,苗族人 就可以从苗绣里学习生活常识,认识草木动物,学习纺线耕田, 了解节日习俗,解读神话、宇宙天体等,无所不可。 【筛选归纳】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
• 【试题】因为汉朝的家庭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所以汉 朝的家庭教育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 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七、言此与言彼 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
• 【对应文段】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 呢?……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 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杭衡。(第二段)那么,藏族 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 茶……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 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2019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及答题策略

2019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及答题策略

2019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及答题策略分析近五年高考命题,语文试卷中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悄然在发生着变化。

如果说之前在语句对照的层面就能做对选项,那么现在需要在读懂的基础上对信息与说理性进行甄别。

因为考纲的要求已然发生了变化: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

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

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纲列举了论述类文本的类型,包括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

考查的内容包括文本中重要概念与句子的内涵,也包括文体的基本特征与主要表达方式;既有论点、论据与论证方法等静态知识的考查,也有说理性与逻辑性等动态分析的考查。

命题思路与试题的考查角度,倒逼我们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备考策略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教学与备考的过程中,读懂文本成为最基本的要求,不仅要读懂浅层次的概念与语句,还要分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分析中把握核心内容与说理思路。

读懂文本是前提,文本阅读要强化几种意识。

01 整体感知意识整体感知,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对文本的整体领悟,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文本要点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

它是阅读者着眼于全局,通过自己的主观认识,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语文知识和语感,对阅读材料进行宏观的理解。

“新课标”强调指出“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起到理解内容、明确主旨的作用”。

要引导学生以文章的语言表述为抓手,在阅读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将文章前后进行比照、勾连,归纳出文章大意。

这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操作过程。

整体感知的直接体现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概括准确是整体感知正确的表现,是深入解读的基础。

2019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9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9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论述类文本阅读2019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1-3题,9分,力争6分以上)[约15分钟] 一种概念、两种心态、六个步骤1.树立一种概念虽然高考试题中的社论述类文章,内容涉及广泛,思想容量大,有的文章专业性很强,但毕竟考查的是阅读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的知识。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做论述类文章阅读试题时,要牢固树立“答案就在原文中”的观念。

如“理解重要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中的“文中”即指具体的语境,有两种含义:一是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一是指具体词句的上下文。

即使“推断和想象”试题的答案也同样在原文中。

2.具备两种心态①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

只有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作出判断。

②一定要认真仔细。

论述类文章阅读的考查,往往在极细微处做文章。

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仔细,马虎大意是万万要不得的。

当然,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找不到与选项“酷似”的句子,但我们可以找到与之相关的句子,由这个相关的句子去作出推断,从而判定选项的正误。

3.明确六个步骤一般来说我们常用读(圈点勾画)、审(题干、选项)、找(筛选信息)、比(干扰项)、排、选六步法来进行解题。

(1)读(圈点勾画)——读原文,读题干,读题肢读是重要的一步,只有读懂了文章才有可能准确地筛选信息,找出正确答案,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划读原文找“概念”,将以下一些重要信息标示出来: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

②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③关联词。

④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

⑤特殊句(判断句或有判断意义的句子;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2)审(题干、选项),要求划读题干找方向(题目要求、提示)①题目要求是什么: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

高考妙招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9大陷阱与解决对策

高考妙招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9大陷阱与解决对策

高考妙招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9大陷阱与解决对策论述类文本阅读——巧用比对法,速解内容理解题内容理解题重在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从全国卷命题看,命题者所设置的选项有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直接转换,有的是对文本内容进行适度地整合或迁移。

命题人命制错误选项时,常采用“以偏概全、混淆时态、混淆是非、偷换概念、因果混乱、曲解文意、张冠李戴、武断绝对、无中生有”等9种设误手段。

此题型重在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难度一般,只要准确定位信息并仔细比对,就能快速判定对错。

一、错误选项中常见9大陷阱1.以偏概全[应用体验]原文: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选项:(2017·全国卷ⅡT1—C)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比对分析] 选项以偏概全。

将原文中的“明初”说成了“明代社会”,扩大了范围,属于以整体代部分。

2.混淆时态[应用体验]原文: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选项:(2012·山东高考T6—A)围棋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比对分析] 选项混淆时态。

删去了原文中的“极可能”,把“或然”变成了“必然”。

3.混淆是非[应用体验]原文: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单选、双选、主观题)答题技巧及模板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单选、双选、主观题)答题技巧及模板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单选、双选、主观题)答题技巧及模板现代文阅读(35分,用时40分钟)(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题型单选+双选+主观)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3小题,选择题型】,文本更倾向于议论,如学术论文等。

(12分钟,阅读6分钟,做题6分钟)1.读懂文章认真通读文章1-2遍,整体把握。

理清如下要点:文章的话题(或观点)是什么;该观点是从那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或者有那几个分论点)?文章各个段落讲什么,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各段落的观点和论据分别是什么?2.科学答题(1)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原因”“结果”“具体表现”等,还有否定词“不”。

如果题干上有关于引用的原文词句的问题,如“关于‘XX’的说明”“不能表明‘XXXXXX’的原因”等,首先需要从四个选项中做“答非所问”的筛选和排除。

(2)对题干上表示问题性质的词语“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分析和推测(推断)”要区分。

“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最简单的题目,需要的就是对照理解,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点。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较难的题目,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段落或者几个点,除了对照理解,还要概括分析。

“分析和推测(推断)”:主要考查逻辑关系,注意无中生有和因果适当。

(3)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将选项逐一在文中锁定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题目会出现一个选项在文中有多个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注意文字表述上区别越细微越要小心。

(4)勾画找到的对应文字,尤其注意文中对应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然后作比对,圈点相异处,然后仔细辨析。

(勾画圈点的文字要在旁边标上题号和选项番号)(5)注意如下词语和说法:A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B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已经、将要、正在、完成、结束、成功……C表示指代的词语:之、其、这、那、这些、那些、此、哪……D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没有、无、无非、拒绝、妨碍、防止、肯定……E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语: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

高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六种方法和七类陷阱1.六种方法客观选择题的选项设置,命题人一般不会照抄原文语句,而是要“换一种方法”。

正是在“换”的过程中,命题人有意地用了一些方法,改变了原意,以此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命题人设置客观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常用以下六种方法:(1)删:删减。

删减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

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

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

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5)漏:遗漏。

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

这种选项有很大的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2.七类陷阱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误选项。

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干扰类型,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一般而言,选项设置的陷阱类型主要有“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混淆是非”“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七种。

考生应掌握识破这七类陷阱的方法。

(1)以偏概全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体(或以整体代部分)、以个别代一般(或以一般代个别),以特殊代普遍等。

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2)混淆时态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主要是指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

“已然”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是事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论述类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

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

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文中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通常指传递重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起重要作用的名言、引文,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全文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语句(即文眼),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等。

从多年论述类文章阅读测试题来看,有时要理解的句子往往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这样我们就要通过理解喻体的意思来理解本体的意思,进而理解全句的意思。

3.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的信息论述类文章为了证明某一个观点,往往要摆出一系列证据,不少证据往往是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即新信息。

我们阅读它就是获取信息。

这个获取的过程,就是筛选的过程。

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观点,是文章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灵魂。

论述类类文章的阅读一直把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作为考查的一个重点。

不过,题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不能只盯住局部。

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结论性句子等,把握这些句子,都有助于正确的分析概括。

总的来说,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方法技巧有以下几点:1、通读原文。

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

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

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向1 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对论述类文章阅读的考查,一般选取社会科学类文章,多数为最新发表的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化学、文艺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文章,选文字数从800到1200不等,多数超过1000,考题一般为三道单选题,每小题3分。

侧重于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社科知识。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可知,考查角度多为对文章中重要信息的理解与分析,体现为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有些试题要求考生根据对文本概念的理解,分析文本以外的相关信息与文本中的重要概念内涵的契合度)、对重要语句的理解(一般是比照选项与文本信息的同与异);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主要是判断选项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得当与否);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主要考查考生快速找准论点、分析论据、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各个方面,基本上都要求考生选择错误的选项。

上述考查内容从根本上来看考查的都是考生快速准确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预计2019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应该会延续这样的命题思路和试题难度。

考生在日常的复习备考中要重点关注以下高频考点的试题训练: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完整版)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完整版)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考纲要求】分析综合能力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纲要求】分析综合能力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纲要求】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

【知识梳理】答题技巧与方法指导解答科技说明文要做到快速、准确,可以用用三遍阅读法来完成:第一遍: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争取完全读懂,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个别语句不能够读懂,可以跳过不管,一般来说,个别词语对整篇的文章理解关系不大。

读完这一遍,要基本理解文章的内容。

也许有同学认为这样阅读会浪费时间,其实是为后面作题节省了时间。

如果第一遍不读懂,在作题的过程中,你会花更多的时间。

第二遍:阅读题干和选项,要一字一句数着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

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划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

第三遍:把选项和选项有关的信息结合起来,仔细比较,每个题目中设置的干扰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

在确定选择一个选项过程,就是排除其它三个选项的过程,一定要找出排除的依据,才能做到做题准确。

基本方法如下:(1)复位验证法.在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时,如果对自己的选择没有十分的把握,可把选出的答案“复位”到原文中“验证"一下,如果语意连贯、意思准确则该项即为正确答案。

(2)事理分析法。

在论述类文章中,常会遇到事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选择关系等,要紧紧抓住表示事理之间逻辑关系的关键词语,作出正确的判断.(3)巧用选项法。

在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命题中,命题者常常在句中确定两个考查点,每个考查点按两种理解列为四个选项.遇到这种题目,可以巧妙地利用选项提供的“方便”,根据自己对某一个考查点的正确理解,排除错误的选项。

【知识梳理】筛选判断,逐步排除论述类文章阅读出的是选择题,让你判断辨别。

(论述类 文学类 实用类)文本阅读(单选、双选、主观题)答题技巧及模板

(论述类 文学类 实用类)文本阅读(单选、双选、主观题)答题技巧及模板

◆ ◆ ◆ ◆ ◆现代文阅读(35分,用时40分钟)(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题型单选+双选+主观)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3小题,选择题型】,文本更倾向于议论,如学术论文等。

(12分钟,阅读6分钟,做题6分钟) 1.读懂文章认真通读文章1-2遍,整体把握。

理清如下要点:文章的话题(或观点)是什么;该观点是从那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或者有那几个分论点)?文章各个段落讲什么,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各段落的观点和论据分别是什么?2.科学答题 (1)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 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原因”“结果”“具体表现”等,还有否定词“不”。

如果题干上有关于引用的原文词句的问题,如“关于‘XX ’的说明”“不能表明‘XXXXXX’的原因”等,首先需要从四个选项中做“答非所问”的筛选和排除。

(2)对题干上表示问题性质的词语“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分析和推测(推断)”要区分。

“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最简单的题目,需要的就是对照理解,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点。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较难的题目,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段落或者几个点,除了对照理解,还要概括分析。

“分析和推测(推断)”:主要考查逻辑关系,注意无中生有和因果适当。

(3)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将选项逐一在文中锁定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题目会出现一个选项在文中有多个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注意文字表述上区别越细微越要小心。

(4)勾画找到的对应文字,尤其注意文中对应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然后作比对,圈点相异处,然后仔细辨析。

(勾画圈点的文字要在旁边标上题号和选项番号) (5)注意如下词语和说法:A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B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已经、将要、正在、完成、结束、成功……C表示指代的词语:之、其、这、那、这些、那些、此、哪……D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没有、无、无非、拒绝、妨碍、防止、肯定……E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语: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

2019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2019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一、了解考纲,研究近三年考题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筛选整合信息是重点分析综合推断是延伸海量信息社会,怎样快速而准确获取信息是现代文小阅读命题的初衷。

既然现代文小阅读命题是围绕“准确”采集信息而进行设计的,那么我们就不要把它当作鉴赏题来做,它其实就是准确筛选(即概括)、转述和推断的文字游戏。

“论述类文本阅读”,它包括自然科学类文章(简称“自科文”)和社会科学类文章(简称“社科文”)阅读。

近三年甚至近五年,各地高考所考试题绝大部分属于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

其对应新课标全国Ⅰ卷的是第一大题1-3小题,每小题赋分是3分,总共9分。

所用文本材料通常有4-7自然段,字数1100字左右。

近三年甚至近五年新课标高考Ⅰ卷Ⅱ卷和Ⅲ并且每道题四个选项所涉及的原文内容基本上是按文本材料的先后顺序来设置的。

其中第1小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含义或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题干中常见关键词是“对……的表述(解说)是否正确”;第2小题考查对文中主要内容概括的判断,看符不符合作者在文中的看法(即观点态度),题干中常见的关键词是“理解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第3小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题干中常见的关键词是“根据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是否正确”。

三个小题都要运用到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需要单独强调一下:从2014年新课标高考Ⅱ卷开始,第1题不再考到“对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含意)理解”考点,随后2015年新课标高考Ⅰ卷和Ⅱ卷、2016年新课标高考Ⅰ卷Ⅱ卷和Ⅲ卷第1题也都没有考到该考点,这些试卷第1小题和第2小题一样,考的都是“对文中主要内容概括的判断”考点。

其中2014年新课标高考Ⅱ卷第1题题干表述为“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015-2016的新课标高考Ⅰ卷和Ⅱ卷都没有考到“对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含意)理解” ,第 1 小题和第 2 小题考的都是“对文中主要内容概括的判断” ,这种变化要引起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