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新版)

合集下载

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

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
•文言文特殊句式 整理
5.省略介词──介词“于”“以”常省略。 ①置人所罾鱼腹中 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6.省略兼语 ①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文言文特殊句式 整理
(二)依上下文关系划分 1.承前省。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2.蒙后省。如: 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对话省。如: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三种:
•文言文特殊句式 整理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宾语为代词时,宾语一般会前置。例如: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②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③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这样的否定副词主要有“不”、“毋”(“无”)、 “未”、“莫”。
•文言文特殊句式 整理
(三)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 下文来判别。例如: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孟子》) ③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④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
•文言文特殊句式 整理
(四)现代汉语中常用“被”“受”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 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①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 之战》)
•文言文特殊句式 整理
三、省略句
(一)依所省成分划分 1.省略主语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省略谓语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 战》)
3.省略动词宾语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1)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于王者也。
这些都是能趁(乘着)大王您酒酣耳热(酒醉、不清醒)之时向您 索求自己所想要的(东西)的人。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 记》)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 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 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客”与赵王谈话的用意是什 么。(2分)
c.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促织》) d.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赤壁之战》) !动词担任的定语常常后置 ,名词则不后置!
2、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 后。
类别三:中心词+之+定语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司马迁《鸿门宴》)
2、省略谓语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
a.投(之)以骨 (《狼》) b.君与(之)俱来 (《隆中对》)
(4)省略介词
如: a.林尽(于)水源 (《桃花源记》) b.急湍甚(于)箭。 c.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往往是形容词担任定语!
2、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 后。
类别四:中心词+定语
极少!
3、宾语前置。
类别一:否定句中 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常见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无、莫 常见代词:余,吾,自,汝,尔,之
a.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b.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c.臣未之闻也

(完整版)古汉语特殊句式及例句

(完整版)古汉语特殊句式及例句

古汉语特殊句式及例句一、判断句形式及例句1.判断句: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

可以分为两个系列:"……者,……也"系列和"乃、为"系列。

"……者,……也"系列:"……者,……也"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也)②百战百胜,非战之善者也。

(……,……者也)③栗者,民之所种。

(……者,……)④虢,虞之表也。

(……,……也)⑤忠义者圣贤家法。

(……者……)⑥刘备天下枭雄。

(……)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即"、"则"、"是"、"非"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④翩翩两骑来是谁?⑤审谛之,顿非前物。

二、被动句的形式及例句1、“于”字句: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为”字句: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为……所”式:①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3、“见”字句: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见……于”式: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三、省略句形式及例句。

⑴主语和谓语的省略。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承前省主语]②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

[省谓语、主语]⑵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修饰语的省略]②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

[中心词的省略]⑶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①(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

②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③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上方所列QQ群中可下载高清思维导图。

01判断句挑灯夜读,只为一战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②汝是大家子(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⑨刘备天下枭雄。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02被动句式挑灯夜读,只为一战(一)有标志的被动句:(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王建禽于秦。

(禽,通“擒”)(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

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

例如: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

(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古代汉语中有许多特殊句式,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句式,并对其进行解释和举例。

一、倒装句倒装句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特殊句式,即将谓语动词的主语和宾语的位置颠倒。

倒装句可以分为主谓倒装和宾语前置倒装两种情况。

1. 主谓倒装主谓倒装是指将谓语动词提前,主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后的句式。

这种句式常用于强调句子中的某个成分或引起注意。

例句:山高路远,行人稀少。

君子远庖厨,近世食客。

2. 宾语前置倒装宾语前置倒装是指将宾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的句式。

这种句式常用于强调句子中的宾语或引起注意。

例句:父母都是我们最亲的人,我们应该孝敬他们。

大雁南飞,预示着冬天的来临。

二、折叠句折叠句是指句子中的某个成分重复出现,形成一种折叠的结构。

这种句式常用于强调或加强句子中的内容。

例句: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就有多少河流。

山青青,水绿绿,风轻轻,云蓝蓝。

三、对偶句对偶句是指句子中的两个部分在结构上相互呼应,表达一种对立或呼应的关系。

对偶句常用于修辞或强调句子中的内容。

例句:天阴则下雨,天晴则放晴。

春日暖风吹绿柳,秋天清露滋红叶。

四、排比句排比句是指句子中的成分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一种并列的关系。

排比句常用于修辞或强调句子中的内容。

例句:天高云淡,水长船慢,人远山青。

青山绿水,古刹秋风,鸟语花香。

五、状语前置句状语前置句是指将句子中的状语提前,放在谓语动词之前的句式。

状语前置句常用于强调或突出句子中的状语。

例句:悠悠岁月,人生苦短。

急流勇退,大海湛蓝。

六、借代句借代句是指用一个词代替句子中的另一个词,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例句:狼来了!(指危险来了)兔死狐悲。

(指类似的人会有类似的遭遇)七、比拟句比拟句是指用“如”、“若”等词语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形成一种比拟的关系。

比拟句常用于修辞或强调句子中的内容。

例句: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若即若离,如影随形。

八、反问句反问句是指以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

反问句常用于修辞或强调句子中的内容。

如果你问的是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如果你问的是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如果你问的是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应该是: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等。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
2、“......,......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
3、“......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齐策》)。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比较而言,文言中存在以下几类特殊句式:1.判断句(包括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2.省略句3.被动句4.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5.固定格式。

在文言的翻译中要注意将其转化为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一、判断句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对主语直接表示判断的句子。

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一个判断词“是”来联系。

如:“鲁迅是绍兴人。

”但也有不用判断词的。

如:“鲁迅,绍兴人。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通常是借助于虚词构成一定格式来表示的,主要表示法有以下几种:1.“……者,……也”格式。

“者”“也”都是语气词,“者”表提顿,“也”表肯定。

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

“者也”可以单用,可以双用,可以合用,也可以不用。

如:“刘备者,天下枭雄也。

”(“者也”双用)“刘备者,天下枭雄。

”或“刘备,天下枭雄也。

”(“者也”单用)“刘备,天下枭雄。

”(“者也”不用)“刘备,天下枭雄者也。

”(“者也”合用)2.“……是……”格式。

“是”在文言中表判断,这种情况比较少。

先秦中几无,汉以后出现。

如:“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自言本是京城女。

”《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行》3.动词“为”表判断。

“此为何若人?”(这是怎样的人?)《墨子》4.副词“乃”“即”“则”“皆”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吾翁即汝翁。

”(我刘邦的父亲就是你项羽的父亲。

)《汉书、项籍传》“此则岳阳楼之在观也。

”《岳阳楼记》“吾村十里皆平原。

”《冯婉贞》5.否定判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以上是判断句常见的表示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但是,在一些文言句子中,有的原来有“是”字,从表面上看,这个“是”字很像是判断词,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指示代词,复指前文内容,译为“这”“此”。

翻译时,有时要另加判断词“是”。

古汉语特殊句式大全

古汉语特殊句式大全

古汉语特殊句式大全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

①灭六国者六国也。

(《六国论》)②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李将军列传》)(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五人墓碑记》)(3)用“者”或“也”表判断。

①孔子贤者。

(《孔子世家》)②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魏公子列传》)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③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

(《赤壁之战》)(5)用“乃”“诚”“即”“则”“本”“素”“亦”“皆”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魏公子列传》)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项羽本纪》)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⑤臣本布衣。

(《出师表》)⑥且相如素贱人。

(《廉颇蔺相如列传》)(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作出判断。

此亡秦之续耳。

(《鸿门宴》)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的情况才多了起来。

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魏公子列传》)(2)用“被”表被动。

①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①是以见放。

(《屈原列传》)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5)无标志被动句。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调】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 记》)
三、“关注修辞不可少 ”。 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
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 译文:从小石潭向西南望去,溪身像
北斗星一样曲折,溪流像游蛇那样流动, 可以看到它一会儿显露一会儿隐没,它的 两岸像犬牙一样交错,无法探知它的 源头。
二、“留、换、补、调要记牢”。 【留】 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中的“文惠
君”,“以资政殿学士行”中的“资政殿 学士”,“嘉祐二年”,“庐陵文天祥”等。
【换】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中的“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补】如:“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中的“樊 哙”;“果地震陇西”中的“于”。
6、介宾短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是状语,在谓语之
前。而在古代汉语中是补语,在谓语之后。
例如:投之以骨 → 以骨投之
○走出文言文翻译的迷宫: 一、“找出主干最重要”。
如 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该句中“公子”可作主语,“急”可作谓语,“人之 困”可作宾语,那么“安在” 是句子的什么成分呢?不符和现代汉语的语序,说明 句子存在特殊情况。 ②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赤壁之战》) 该句中“权”可作主语,“示”可作谓语,“群下” 可作宾语,那么“以”呢?不符合 现代汉语的习惯,说明仅靠逐字翻译是不能解决问题 的。
2、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例如:“沛公安 在?”(《鸿门宴》)(应为“沛公在安”)
3、以“是”、“之”为标志。例如:“何陋之 有?”(《陋室铭》)(应为“有何陋之”)
4、主谓倒装:主语在谓语前面 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
如: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 《晏子治东阿》 渺渺兮余怀。 《赤壁赋》——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

文言文特殊句式简析

文言文特殊句式简析

文言文特殊句式简析[相关知识梳理]古代汉语常见的特殊句式主要有四种,即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一、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但在古代汉语里,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1. 主语后用者”字表示停顿,在谓语后用也”帮助判断,构成“,者,,,也” 式。

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有时省去者”,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桃花源记》)有时省去也”,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

(〈〈柳敬亭传》)有时者”、也”都不用。

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2. 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即“,为(是),,'式。

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6.用乃”即”贝尸皆”必”耳“'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又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被动句现在被动句常用被”来表示,文言文常用介词为”或亍”来表被动,偶尔也用见”或被”,而且它们的用法也各不相同。

1. 在动词前面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

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有时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式。

如: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活板》)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变为“,为所,,'的形式。

如:否者,若属且为所虏。

(〈〈鸿门宴》)2. 用介词于”放在动词后,并引出施动者。

如: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3. 用见”表示被动,或见”与亍”配合使用,或见”与被”对举使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4. 没有任何表示被动词语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句,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

古代汉语特殊句型

古代汉语特殊句型

宾语前置句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一、动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种情况:(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古汉语特有的用法。

1、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

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2、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译文:“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这是个否定句。

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余”,放在动词“欺”的前面。

翻译的时候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古之人不欺余也”。

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

”这是个否定句。

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自”,放在动词“信”的前面。

翻译时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忌不信自”。

3、以否定性无定代词作主语的否定句。

在这类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这是否定句。

它的主语是“莫”“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

宾语“我”也是代词,现代汉语“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

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前面。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这是疑问句,“何”是疑问代词,它充当动词“操”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

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大王来操何?”②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这是疑问句,“哪里:是疑问代词,它是动词在“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

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沛公在安?”(三)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这种现象古汉语并不多见。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译文:“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句中的“句读”,“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动词是“知”、“解”。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1. 陈胜者,阳城人也。

2.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 此三者,吾遗恨也。

4.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5. 斯用兵之效也。

6.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7.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8. 梁父即楚将项燕。

9.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0. 非死,则徙尔。

1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2.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3. 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14.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15.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6.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17.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1.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2. 臣诚恐见欺于王。

3.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 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5. 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6.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7.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8. 为予群从所得。

9. 恐为操所先。

10.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11.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定语后置1.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5. 客有吹洞箫者。

6.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7. 求人可使报秦者。

8.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9.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0.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11.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2.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13.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状语后置1.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5.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7.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8.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

9.命坐于灵虚之下。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一、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介词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普通宾语前置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文言特殊句式(全)

文言特殊句式(全)
颢弟凯,尝得危疾,上遣使视之, 还,问:“公主何在?”曰:“在慈 恩寺观戏场,”上怒,叹曰:“我怪 士大夫家不欲与我家为婚,良有以 也。” 亟命召公主入宫,立之阶下, 不之视。公主惧,涕泣谢罪。上责之 曰: “岂有小郎病,不往省视,乃视 戏乎?”
( 《资治通鉴》)
⑴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⑷⑶梁此则父岳即阳楚楼将之项大燕观。也。 ⑸环滁皆山也。 ⑹此亡秦之续耳。
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 词“是”的区别)
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⑵问今是何世。 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代词
⑴甚矣,汝之不惠! ⑵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⑶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虎丘记》袁宏道 ⑷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⑸美哉,我少年中国。
2、宾语前置
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 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
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这
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 “不”“未”“毋”“无”“莫”等。
三、下面的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的是
A.齐人勿附于秦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两见权于柴桑 D.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四、下列句子有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D介词 结构后置,E句子成分的省略(即省略句)请在句后括号内 标上序号注明。是省略句的,要补出省略成分。属两种句 式的,同时写出。 ①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
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贤哉,回也! 2、君何以知燕王?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豫州今欲何至? 5、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6、会于西河外渑池 7、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8、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今以钟磬置水中。 11、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12、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1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14、父母唯其疾之忧 15、又试之鸡,果如臣言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 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 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 四、省略句 • 文言文特殊句式----省略句 所谓省略句,就是指在不影响 意思表达的前提下有意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句子。 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都有省略句。文言文中语言表 达更为简洁凝练,所以省略句出现得更加频繁。 • 翻译这种句子时,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补”——补出省 略的成分。 • 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 1、省略主语 例: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廉颇蔺 相如列传》“伐齐”前面省略主语“廉颇” • 特别提醒:有时省略的主语不是同一对象,翻译这类句子 时,要注意把省略的不同主语都补出来,表意才不至于混 乱。例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
• 2、“……,……也”表判断 • 例: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 相如列传》译:和氏璧,是天下人一起传 颂的宝贝。(和氏璧,是天下人公认的宝 贝) •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他的实际/真相)汉 贼也。《赤壁之战》译:曹操虽然自称汉 朝的丞相,其实骨子里却是一个想要夺取汉 家天下的贼。
•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传》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 ——君子的本性不是不同于一般人,只是善于利用外 物罢了。 • 3、……者,……。 • 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 “者”表示停顿,在谓语不用 “也”,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不过,这种句式 比少。如: • 1.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 ——粮食是老百姓种的。 • 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 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同游的四个人,就是庐山陵的萧圭,字君玉;长 乐的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 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例说一、判断句从表达的内容看,可分两种类型:“是非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

1.是非判断句对事物本身或肯定或否定,可分为三个系列:(1)“……者……也” 系列。

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夫将者.,国之辅也.。

(……者……也)此谋攻之法也.。

(……也)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者也)粟者.,民之所种。

(……者……)刘备天下果雄(……)(2)“乃”,“为”系列。

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则”、“即”、“是”、“惟(维)”等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翩翩两骑来是.谁?(3)副词系列。

文言判断句,还常以“非”、“素”、“必”、“皆”、“诚”、“亦”等副词来表示,译时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

又构成另一个系列: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且相如素.贱人。

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此亦.妄人也已矣。

2.因果判断句对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肯定或否定。

“因果判断”表达的意思是“……是因为……”,或“……的原因是……”例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橘柚生于江南,而民(各地的人)皆甘之于口,味同也.(是因为人们对味道的感觉相同)。

从表现的形式看,可分三种类型:“一般判断句”,“简略判断句”和“特殊判断句”。

1.一般判断句指有判断标志的判断句,以上例子都是有判断标志的句子,不另举例。

2.简略判断句简略判断句包括两类,一类是无任何上述标志的判断句,一类是省略主语的判断句。

例如:荀卿,赵人。

夫鲁,齐、晋之唇。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3.特殊判断句这种句子具有判断句的形式,但主语和谓语间不是判断关系,不是同一类别或同一事物。

一般可分为三类。

(1)谓语表示相似或比喻。

译时可加判断词“是”,也可以加比喻词“象”。

如:视其行步,窃铁也;颜色,窃铁也。

故凡不学而无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潜水)者也。

(2)谓语解释原因。

如上述“因果判断句”,不另举例。

(3)主语部分或谓语部分只突出了某一关键的词语,因而不能形成同一关系。

译时,可补充必要成分。

如:百乘,显使也(带领一百辆车的使臣是显贵的使臣)。

夫战,勇气也(打仗是凭勇气的事)。

判断句判断句是用句词或句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

依靠判断动词“是”构成判断句的形式在文言文里只是个别现象,如:“不知木兰是女郎””同是天涯沦落人”。

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句。

文言中常有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用“者”或“也”表判断。

①“.……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②“……,……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④“……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夫战,勇气也。

《左传·曹刿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环滁皆山也。

《醉翁亭记》⑤“……,……。

”“者”、“也”都不用或“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通常以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胃。

《赤壁之战》2.在主谓之间,用“乃、必、亦、即、诚、皆、则、素、悉、本””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六国论》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臣本布衣《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3.用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判断。

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赤壁之战》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代词,这样)《石钟山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斯是陋室《陋室铭》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这种句子跟白话文“……不是……”的句式相当。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需要注意: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而君幸于.赵王。

臣诚恐见.欺于.王。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楚王)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被动句而无语词标志,这要依靠对文意的整体把握。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至初五日,袁复召见……今三晋不胜泰,四世矣。

自魏襄以来,野战不胜,守城必拔,小大之战,三晋之所亡于秦者,不可胜数也。

三、疑问句1.一般的疑问句多含有表疑问的代词、副词、语气词。

例如:“大王来何.操?”“且焉.置土石?”“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独.不怜公子姊邪.?”“其.可怪也欤.?”2.习惯型短语疑问句在文言文中,又有许多与疑问、反问有关的习惯说法,下面分别介绍。

(l)“如……何”、“奈……何”、“若……何”。

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

例如:“如.太行、王屋何.”,“虞兮鹰兮奈.若何.”,“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如果所插入的宾语是“之”,就构成了“如之何”、“奈之何”、“若之何”的说法。

这种说法不但用来询问办法,还可以询问事情的可否,如果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就带有强烈的反问语气。

如:“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怎么样)?”“我...(怎么样)?”“今匈奴未臣,虽无事,欲释备,如之何之大贤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欤,人将拒我,如之何...(怎么能够)其拒人也?”(2)“……孰与……”、“……何如……”。

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例如:“吾孰与..日远?”(长安和..城北徐公美?”(我跟城北徐公比,哪一个更美?)“汝意谓长安何如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上述说法,还可有所变化。

如“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吴起)?”这个句子把所比较的内容放在句首单说。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这个句子把要比较的内容省略了,可以根据上下文补出来,像“厉害、威风”之类,也可以理解成一般性的优劣高下的比较,就译为谁和谁相比,“怎么样”。

“孰与”,“何如”又可以用来询问利弊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如:“救赵孰.与勿救?”(救赵和不救赵哪个有利?)“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如”、“孰若”、“何若’等。

(3)“不亦……乎”。

可译为“不……吗?”或“难道不……吗?”。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可乎.?”..说乎.?”“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4)“何(奚、安)以(用)……为”、“何以为”、“何……为”。

“何以……为”可译成“哪儿用得着……呢?”或“还要……干什么呢?”如:“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坞为.?”..富为.?”“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车为.?”“世方乱,安以上述形式中的宾语可以省略,于是就变成“何以为”、“奚以为”的形式。

如:“胜(白公胜)自砺剑(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读它干什么呢)?”有时“以”字又可以省略,变成“何……为”、“奚……为”的形式。

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吾英王(我是英王)……奚.跪为.(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5)“何(奚、焉)……之有”表示反问,等于说“有何……”。

例如:“宋何.罪之有..(还有什么国家呢)?”..(宋国有什么罪)?”“为主而无臣,奚.国之有上述形式还可以省去“之”字,变成“何有”的格式,它的含义常是“何难之有”、“何爱之有”等。

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虽及胡耈(指很老的人),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对于头发花白的敌人,又有什么可怜惜的呢)?”(6)“何……之为”。

这个格式的意思有“还算得上什么……”“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比如:“(袁)尚寒,求席。

(袁)熙日:‘头颅方行千里,何.席之为..(还说什么席子呢)?’” “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恶,死又益其侈,是弃君于恶也。

何.臣之为..(还算得上是臣子吗)?”(7)得无”与”无乃”。

“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如“日食饮得无..有病乎.?”“得微..往见跖邪.?”等等。

..衰乎.?”“得毋“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大概”、“恐怕”、“岂不是”、“莫非是”、“未免”等。

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后乎.?”,..不可乎.?”,“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