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合集下载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现在,大部分的中小学校建成了校园网络并与因特网连接,社会上的网吧也多了起来,学生和因特网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

但是,网络上的东西有好有坏,不少家长和教师对此十分担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把德育渗透在信息技术课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验过程中注意这个问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并注意查杀计算机病毒,以确保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持久地开展计算机教学。

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各项规则,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

当然,这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对于有的学生直接关闭电源来关闭计算机的行为,要强调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让他们了解正确的关闭计算机方法可以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也可以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

我们必须在计算机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此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中学生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多媒体教学课匕,在教师机上准备一些精美的图片,教学时播放―些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三、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但他们渴望友谊和交流,QQ等一些网上常用的聊天工具给他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他们可以从中找到倾诉的对象,找到知心的朋友。

但是网络并非一片净土,对于这些天真单纯、涉世不深的中学生,特别是一些爱幻想的女孩子来说,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一些别有用心的网友设好的陷阱里。

对此,教师要提醒学生记住,有关个人隐私的资料不在网络上发布,时刻注意对自我的保护。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计划3篇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计划3篇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计划3篇篇一信息技术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

青少年的人文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也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尤其重视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力争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

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工作目标1、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2、培养保护知识产权、信息安全与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3、密切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协作精神,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三、具体措施1、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机房内设施贵重,如果不好好爱护,很容易被损坏,使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在每一届新生进入机房前,我们都要先对他们进行机房使用制度的教育,譬如不可以随便拆卸机房设备,不准将饮料、零食等带入机房,课后有值日生打扫机房,保持机房的清洁无尘。

课堂上,我给每位学生指定专门的座位,没有特殊情况不可以随便调换,做到责任到人,这样他们就会更加珍惜爱护自己使用的计算机。

另外要培养学生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譬如,不可以将外来的可移动存储设备带入机房,避免将外来的病毒、游戏等带入机房,这是机房使用的一个安全因素,也体现了学生的道德情操。

如何引导学生遵守机房规则,正确使用计算机,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正常开展非常的重要,也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信息技术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渗透相关的德育教育3、培养保护知识产权、信息安全与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网络环境为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信息服务创造了理想空间,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巨大推动力。

德育在信息技术课中的渗透

德育在信息技术课中的渗透

德育在信息技术课中的渗透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因此大家往往只注重计算机操作方法和技能的教学与训练,而忽视了它的德育功能。

其实,信息技术课同样也可以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始终奉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教学理念,注重信息技术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要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网络道德、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立志成才。

下面谈一谈在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的具体做法: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美国教育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多么的重要。

因此,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从抓好课堂常规入手,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1.要求学生穿好脚套才能进入机房,培养他们爱护公共环境的习惯。

2.要求他们安静有序地坐到指定的座位上,做到人机对应,培养他们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3.要求他们认真填写上机登记册,按正确的方法开关机、使用机器,下课摆好键盘和凳子,培养他们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

4.要求他们规范操作,文件存放到自己的文件夹中,不随意乱动、乱删别人的文件,培养他们规范使用计算机习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道德1.结合教材,收集相关材料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看到我国计算机发展水平与国外的差距(用的操作系统、芯片都是美国的),从而产生危机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小立志为国争光。

计算机是外国人发明的,我国计算机研究起步晚,但用较短时间赶上和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

从硬件来说,从五十年代开始研制电子管计算机到七十年代末的“七五七”计算机,再到我国的银河系列计算机,制造水平迅速提高;从软件来说,WPS文字处理、北大方正排版系统、杀毒防毒软件等也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信息技术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1.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将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信息技术的使用。

我将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堂讨论,告知他们信息技术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2. 我计划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一起讨论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3. 我会辅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概念和道德规范,引导他们在信息技术领域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准则,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 我将定期组织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并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5. 我将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安全教育活动,告知学生信息技术安全的重要性,教导他们如何防范网络安全风险,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安全意识,做到安全使用信息技术。

2023信息技术德育工作计划范文(精选3篇)

2023信息技术德育工作计划范文(精选3篇)

2023信息技术德育工作计划范文(精选3篇)信息技术德育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针对学生实际,以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为核心,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教育。

有计划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

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把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德育工作的目的。

二、现状分析1、本学期将__电商1、2班整合为1个班,整合后信息部预计有15个班级(17级4个班,18级5个班,19级6个班,20级预计1个班),500多名学生。

2、20级新生部分学生在小学、初中就已养成很多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打架、旷课、迟到、随意请假、不爱劳动、厌学等,有些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德育工作任务重。

对于18、19级学生,我们在德育工作中付出了大量的辛苦和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行为习惯得到了很大改变,但我们也看到,部分学生仍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德育工作还有待加强。

17级学生本学期实习回来面临参加升学考试及就业,需要老师多进行引导。

3、信息技术部缺少班主任教师,特别是经验丰富的班主任,15个班级有6个临时聘用班主任,班主任更换较为频繁,班级需要更多责任心强的教师及班主任。

4、受新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学生返校时间延迟,进行网络授课,需要及时了解学生身心健康状态、异动情况,引导学生上好网课情况等。

三、工作目标1.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管理,及时了解学生身心健康、异动、上课等情况。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优化德育工作机制,规范德育工作过程,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3.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增强学生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工作要点(一)紧抓常规,积极配合学校管理工作。

1、认真贯彻学校德育工作要求,对班级进行整合,选聘班主任,每周按时召开班主任会议。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计划概述信息技术德育工作计划是为了推动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而制定的一项重要计划。

本计划旨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网络安全意识以及道德伦理观念,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有效学习。

一、培养信息技术素养1.课程设置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课程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操作技能、办公软件应用、网络使用与管理、信息获取与评估等。

2.实践机会给予学生充足并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项目、比赛和社区服务活动,以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促进网络安全意识1.网络安全教育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提醒学生在使用网络时要保护个人隐私、遵守网络规范,并教授如何防范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分享,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2.网络安全体验在校园内部署合法的网络攻击与防御模拟系统,组织学生进行网络攻防演练以体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实战技能。

此外,定期组织网络安全讲座和座谈会,邀请专业人士和安全公司分享实践经验,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三、弘扬信息伦理观念1.道德教育将信息伦理教育融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遵守信息伦理规范。

强调学生应当尊重他人隐私、保护知识产权、遵循网络道德和社会道德。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身边和网络上发生的违反信息伦理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反思。

帮助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滥用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并培养他们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行为。

四、建立监控与反馈机制1.监控网络行为学校应配备网络监控系统,对学生在校园网上的行为进行监控和过滤,确保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

2.及时反馈及时对学生在网络行为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指导,并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网络行为。

3.疏导与引导对于那些频繁违反网络行为规范的学生,学校应通过心理辅导、家庭教育等途径进行疏导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网络行为观念。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德育与信息技术教育密不可分,通过合理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和价值观。

利用技术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德育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德育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践意义。

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如何更好地实现德育渗透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未来,德育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创新性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关键词】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德育与信息技术教育关系、网络行为、法律法规、案例分析、意义、挑战、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通过借助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渗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在当今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注重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

德育与信息技术教育密切相关,通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素质,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渗透的方法与途径包括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加强道德引导和规范行为等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尊重他人隐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和价值观。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防止沉迷网络等不良行为。

通过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教学实践,可以更好地展示信息技术课堂中德育渗透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效果。

2. 正文2.1 德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系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的过程,而信息技术教育则是通过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计划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计划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计划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潜在的德育问题。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信息素养,制定一份信息技术德育渗透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一、背景与目标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学生们很早就开始接触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资源。

然而,网络世界中的不良信息、网络欺诈、侵犯隐私等问题也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传授技术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正确、合理、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1、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让他们明白在信息社会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2、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学会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信息技术,树立积极健康的信息价值观。

4、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渗透内容1、网络道德规范向学生介绍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如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传播虚假信息、不进行网络欺凌等。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违反网络道德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2、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教授学生如何设置安全的密码、如何识别网络陷阱、如何防范网络诈骗等知识。

同时,让学生明白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3、知识产权保护讲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相关法律法规,让学生知道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作品是侵权行为。

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鼓励他们创作原创作品。

4、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引导学生理性对待网络信息,不盲目跟风、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不良网站。

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判断能力,能够辨别真伪、善恶、美丑,树立正确的信息价值观。

5、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信息技术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分享、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成果。

三、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展示实际发生的案例,如网络犯罪、信息泄露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从中吸取教训,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摘要】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德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指出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接着提出了制定德育教育目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德育教育、设置德育课程内容等措施,以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

文章还探讨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德育教育效果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技术、维护网络秩序。

总结了德育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德育、德育渗透、教育目标、责任感、道德观念、课程内容、信息技术手段、教育效果、应用意义、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信息技术正在以迅猛的步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教育同样不可或缺。

德育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学生们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道德和伦理问题,如网络安全、信息隐私、网络欺凌等。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使用信息技术,防范网络风险,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更是必不可少。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已经成为多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制定德育教育目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设置德育课程内容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德育教育效果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将德育教育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德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学生们所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广泛和迅速,他们所面临的道德挑战也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德育工作计划五篇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德育工作计划五篇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德育工作计划一、前言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计算机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逐渐普及,很多家庭也已经购买了电脑,互联网也随之走进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很多人开始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来为自己服务,而这些人当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所以对于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健康教育和网络公德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

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办公和信息处理工具。

在微机课注重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树立远大的理想。

同时也要在钻研复杂的知识中,锻炼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

微机应用的健康教育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刚刚接触计算机,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会使他们受益终身。

二、本学期回顾初中学生主要是进行了微机应用的健康教育,给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姿势,以及用电安全和防幅射的教育。

学习操作系统和图文处理。

培养了他们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会合作、学会审美。

本学期新开设了网络知识的课程,同时对学生进行网络公德教育。

让学生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同时也为网络的健康和礼貌做出自己的贡献。

对学生进行这些安全教育、公德教育,引导他们安全用网络、科学用网络。

让计算机和网络能够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三、存在问题教学中有一些知识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一部分学生还不能很好地理解。

再有信息技术课的德育比较孤立,不能和其它学科有效结合,所以效果不是很理想。

四、改善措施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就应让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资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和其它学科相互配合,构成合力,共同促进。

初一德育工作计划校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礼貌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校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为加强班级德育工作,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一、培养目标:本学期以校园发展为主题,围绕校园德育工作安排,根据我班学生状况和特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任务,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树立团结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加强班级管理,推进班级建设。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方案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方案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方案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中明确提到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是所有信息技术老师都很关心的课题。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

关键词:信息技术就;德育渗透教育部周济部长说过,“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德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共识。

本人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也可以靠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同时,根据习惯形成的特点,既要注意从早抓起,防微杜渐,高度警惕任何不良习惯的滋长,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又要注意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坚持到底。

当然,这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关键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个性心理品质的良好反映,也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提炼教材中思想教育的素材,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循循善诱,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渗透德育教案(精选5篇)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渗透德育教案(精选5篇)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渗透德育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渗透德育教案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渗透德育一、教学目的:1、了解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

2、了解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

3、了解防范安全隐患的常用措施。

4、了解常用的安全技术:病毒防治及防火墙。

二、教材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产生这些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了解病毒防治、防火墙等安全技术。

重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及其产生的原因、防范安全隐患的常用措施。

难点:对病毒防治和防火墙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信息安全是当前阻碍信息技术进一步深入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最大的阻力,由于网络的不安全性,使得人们对网络的应用有所顾忌和保留,达不到理想的交流效果。

请同学根据自己的体验,谈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和学习的存在哪些安全问题,以及有何解决的方法?通过创设情景,提出相关问题,“QQ是我和朋友联系,和同事探讨问题的好工具。

可今天却怎么也登入不上去了,并提示密码错误,可我输入的密码肯定是对的,很着急,请大家替我想想办法。

”经过对问题的具体分析,即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安全问题。

(二)用深情的语言感化学生。

1.[设问]:同学们,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很容易受自身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生病甚至一命乌呼,其实计算机网络在安全上也是很脆弱的。

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网络脆弱的原因吗?[学生活动]:学生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各说其词。

[教师活动]:首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

然后完整阐述造成计算机网络脆弱性1.两大因素:计算机本身问题和计算机网络问题。

最后,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具体的因素。

2.[设问]:同学们,你们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碰到过这类事情呀?如果碰到过,那么你们又是怎么来解决的?[学生活动]:学生说说自己的情况,请学生代表说说碰到的一些典型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以自我推荐的方式讲述自己的解决之道(学生很得意,在学生面前露了一把,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

信息技术德育教学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德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核心,将德育教育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

2.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使学生具备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习惯,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探索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基础等。

2. 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数据库应用等。

3. 信息技术道德与法规:网络安全、知识产权、信息伦理等。

4. 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编程、网页制作、信息检索等。

四、教学措施1. 结合教材内容,将德育教育融入信息技术教学,如网络安全教育、知识产权教育等。

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信息技术知识竞赛、编程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邀请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

5.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德育渗透1.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强调团结协作。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观念。

4. 开展诚信教育,引导学生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六、考核评价1.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出勤、纪律、合作精神等。

3. 课外活动:考察学生在信息技术竞赛、编程比赛等方面的表现。

4.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

七、总结与改进1. 定期总结教学经验,分析教学效果,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

2.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信息技术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信息技术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信息技术渗透德育工作计划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生接触和使用电子设备的机会越来越多。

为了引导小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并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制定本工作计划。

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2. 通过信息技术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伦理和素养。

计划内容1. 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审查并更新信息技术课程,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

- 强调信息技术的正确使用和道德层面的问题。

- 设计与德育教育相关的课程内容和案例。

2. 信息技术教师培训- 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加强他们的德育教育意识。

- 提供教师资源和指导材料,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3. 德育教育推广活动- 开展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主题的活动,如德育主题演讲比赛、课堂德育教育评比等。

- 制作宣传材料,加强对德育教育的宣传和推广。

4. 家校共育-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宣传信息技术正确使用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 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帮助他们了解信息技术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引导他们正确指导孩子使用信息技术。

实施步骤1. 确定工作计划的责任人和时间表。

2. 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审查和更新,添加德育教育元素。

3. 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加强德育教育的宣传与指导。

4. 开展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推广活动。

5. 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信息技术使用与德育教育。

预期效果1. 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得到提升。

2. 学生的德育素养和道德观念得到加强。

3. 学校在信息技术渗透德育教育方面形成有特色的品牌。

4. 学生和家长对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有更多的认识。

信息技术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信息技术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信息技术学科德育渗透计划第一篇:信息技术学科德育渗透计划信息技术学科德育渗透计划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又一个普及的高潮。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掌握信息技术,掌握足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学期我教高一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每周每班二节课。

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课当中也渗透了德育工作的教学。

在本学期,信息技术教育德育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点的工作:一、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信息技术教育知识是科学文化知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

学好信息技术知识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应此,通过信息技术教育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不只是认为只有信息技术教育知识才重要,而且其它科学文化知识是同样重要的。

使学生把对于信息技术教育课的热情,同样也投入到其它科目是去。

二、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开设不久的新课程,应此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学习热情十分的高涨,大部份学生都十分渴望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知识。

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现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使他们知道“不会信息技术知识,不能掌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二十一世纪就会成为新的‘文盲’。

”让学生深刻的知道信息技术现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是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辅导工具。

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信息技术知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对于祖国的繁荣富强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教育课,将适时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比如教会学生使用软件Word2000,让他们具有十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做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认识得到双丰收。

四、培养学生审美观。

本学期高一年级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是电脑基本操作及创作,为此在学习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的思想及培养学生审美观、结构布避的空间思维能力。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德育渗透计划(含各单元目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德育渗透计划(含各单元目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德育渗透
计划(含各单元目标)
目标
本计划旨在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并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具体目标如下:
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
-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 研究使用计算机桌面操作系统
- 掌握常用的计算机操作技巧
第二单元:信息的表达与分享
- 研究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编辑文档
- 研究使用图片编辑软件处理图片
- 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和研究
第三单元:多媒体技术应用
- 掌握音频、视频的录制和编辑技巧
- 学会使用幻灯片软件制作演示文稿
- 研究使用影音剪辑软件进行视频剪辑
第四单元:互联网安全与文明使用
- 研究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安全注意事项
- 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和信息素养
- 研究识别和防范网络安全风险
计划安排
本计划将按照下述时间安排进行:
第一学期
- 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2周)
- 第二单元:信息的表达与分享(4周)
第二学期
- 第三单元:多媒体技术应用(6周)
- 第四单元:互联网安全与文明使用(4周)
鉴于以上目标和计划,教师将使用教材和辅助资源,结合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并培养
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与道德观念。

通过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期望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和技术能力的现代公民。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计划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计划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计划一、指导思想: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人的培育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

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很多中小学校先后建成了校园网络并与因特网连结,社会上网吧也如雨后春笋般大批浮现,学生上网人数和上网时机大大增添。

据对我校初中学生检查显示,多达50%的学生对网络特别喜爱,他们用上网代替了本来好多课余活动。

可是,网络上的东西参差不齐,让许多家长和教师不无担忧。

面对这样空幻的网络世界,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显得更为重要。

所以,我国要坚定地沿着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行进,培育“四有”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和劳动者,全面增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一定也一定重视德育教育。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在新课程系统中拥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如安在信息技术课中增强德育浸透,指引学生学会做人成为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

二、详细举措:(一)发挥教师“教育智慧”1、课前准备充足,学生得益。

课前准备是搞好教育教课的必需前提,但同时也给德育教育供给了无形的门路。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电脑的功能,更为喜爱电脑,这时进行爱惜机房的教育便瓜熟蒂落,感动心灵。

2、讲堂教课,为人师表在讲堂上,教师要擅长联合教课内容,注意剖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要素,针对学生中广泛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谆谆教导,使他们认识到养成优秀习惯的重要性。

3、课后评论,立足学生评论是对目标能否达成的透析和反应,它是多向的,是我与你、你与他之间的评论。

评论常常是一节课的压轴戏,评论过程中,更要浸透德育教育,信息社会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育至关重要。

如学生在达成电子小报任务以后,组织学生相互沟通、议论,评论作品,大家相互扬长避短,共同进步很快。

在相互评论的同时,培育了学生们赏识作品的能力,又培育了学生沟通合作能力。

(二)、联合教材,运用媒体,联系生活1、联合教材,浸透德育。

教材是讲堂教课内容的载体,在教材中发掘教育切入点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德育教育,这是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浸透的主要方式。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计划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计划

信息技术德育渗透计划信息技术德育渗透计划古邳中学信息技术德育渗透计划近年来,许多中小学校先后建成了校园网络并与因特网连接,社会上网吧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学生上网人数和上网机会大大增加。

据对我校初中学生调查显示,多达50%的学生对网络特别青睐,他们用上网取代了原来很多课余活动。

但是,网络上的东西良莠不齐,让不少家长和教师不无担心。

面临这样虚幻的网络世界,怎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显得更加重要。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成为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将德育融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一、发挥教师“教育智慧”1、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受益。

课前准备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必要前提,但同时也给德育教育提供了无形的途径。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电脑的功能,更加喜欢电脑,这时进行爱护机房的教育便水到渠成,打动心灵。

2、课堂教学,为人师表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3、课后评价,立足学生评价是对目标是否达成的透析和反馈,它是多向的,是我与你、你与他之间的评价。

评价往往是一节课的压轴戏,有的老师常因时间紧张就草草收兵,而忽视它举足轻重的地位。

评价过程中,更要渗透德育教育,信息社会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至关重要。

如学生在完成电子小报任务之后,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评价作品,有些同学提出:为什么该作品同样的内容他排版的比较工整,设计比较美观呢?该同学解释,因为他在排版电子小报的时候,主要利用了自选图形和文本框的容易定位特点,而对文章内容进行排版。

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很快。

在互相评价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们欣赏作品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能力。

二、结合教材,运用媒体,联系生活1、结合教材,渗透德育。

信息技术学科德育工作计划初中

信息技术学科德育工作计划初中

信息技术学科德育工作计划初中
一、工作目标
探讨信息技术学科能够培养青少年什么样的品质,如正直、守信用等。

设计一年各个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和活动中可以培养的品质点,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二、工作内容
1. 明确信息技术学科德育工作重点。

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明确各学期重点品质培养项目,如自律意识、解决问题意识等。

2. 优化课程设置。

在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考虑如何通过案例和实践活动灌输正面价值观。

3. 设计德育教学活动。

根据不同年级 ,设计德育教学活动,如幻灯片制作、网站制作等,培养相应品质。

4. 组织活动。

丰富课外生活,组织讨论交流和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

5. 评估工作效果。

制定相应的评估手段和标准,定期评估信息技术学科德育工作效果。

三、工作安排
上学期:重点开展自律意识和责任心培养。

其中9月份通过网站制作
活动实现;10月份通过论坛发帖活动等。

下学期:重点开展实事求是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

其中3月份通过项目分组合作等;5月通过社区服务等。

以上内容根据标题"信息技术学科德育工作计划初中"提供一个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德育工作计划的基本。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内容的完善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际,人们往往只看到它带来的快捷方便、资源无限,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中某些不利因素可能给青少年成长造成的不良影响。

计算机病毒肆虐,在互联网上传播暴力、色情内容,恶意侵犯他人隐私,充当"黑客"……,这些都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消极后果,也正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容易忽略之处。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强化德育已经迫在眉睫,如何培养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育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德育内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德育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强化德育,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

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一、培养学生爱护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

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比如,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做好登记工作,检查电脑设备是否有损坏,在介绍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正确的关机步骤,并且要让学生知道这样做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当计算机关闭结束还需要把键盘,鼠标和凳子归回到正确的位置,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此外,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
和上机指导过程中,自身应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这样言传身教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今天,计算机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计算机使用规模及范围的增长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与道德问题。

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

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事实上现在的中学生对“黑客”这一角色已经有所了解,但是他们对黑客是持着敬佩,偶像的态度,如果教师能在讲计算机病毒时把黑客这一角色引用进来,并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一角色的性质,非但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道德的教育。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教育学生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要让学生懂得: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软件难以创作却极易被复制。

为了发展和繁荣计算机软件产业,要加强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

未经软件著作人的同意,复制其软件的行为是侵
权行为,侵权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比如说我们在上初一第4课《过好打字这一关》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自觉使用正版软件、反对盗版软件。

三、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上网浏览、网上聊天、收发电子邮件等等。

但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不少学生并不真正会利用网络,他们常常会花大量时间在"聊天室"随心所欲地"侃大山",或在"游戏天地"里尝试"虚拟人生"。

更有甚者,有些学生上网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去上一些
黄色网站,有些学生设置利用学校与家长勾通的软件,在上面发布黄色信息,严重影响了学校和家长的联系。

也有不少学生在网上搞一些恶作剧,对制造混乱的黑客敬佩不已。

因此,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否则,他们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网络的破坏者。

教育的形式和渠道可以是多方面的,首先要在网络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加以正确引导,还可以针对上网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开展讨论,设立网上咨询站。

通过教育和引导,增强学生对信息的分辨力和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让学生明白网上活动也要遵守人际交往准则,既不能阻碍信息交流、传播不良信息,更不能无法纪地破坏网络安全甚至危害社会。

四、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合作精神
知识经济时代是合作取胜、协作竞争的时代。

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

此外,与人合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但是,计算机技术却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据报载,有学生因迷恋于计算机游戏、网络,缺乏与同学的交往,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至于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共同奋斗,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与合作。

比如,课堂上教师布置较复杂的自学内容,让学生小组讨论解答问题。

或在教学内容告一段落后,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
五、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任何能力的发展都与学生的意志品质有密切关系,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依赖性过强,在操作中一遇到困难就求助于教师和同学。

为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师可采用限制他们的求助次数的策略。

即要求他们在某些情况下,如已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未复习时,对问题未作深入思考时,自己没有尝试操作时等等,都不得请求别人的帮助。

虽然这样要求对学生来说,显得有些"苛刻",但只要能坚持一段时间,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就会有明显提高。

上机操作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耐心,缺乏坚持性的学生容易在出现错误时放弃努力,以至无法完成操作任务。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向学生证明继续努力的意义,使学生明白其实他们已经离成功不远;也可以发挥榜样的作用,让取得成功的学生示范操作、交流心得体会,感染身边的同学;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言语暗示训练,让学生学会在自己打算放弃尝试时暗示自己继续努力,直至顺利完成操作任务。

六、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例如通过Windows的种类及发展,介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成功之路,向学生讲解知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树立远大志向,要用知识和技能造福于人类。

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的、芯片是美国的、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版的),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立志为国争光。

又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可以介绍金山公司的WPS,指出它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适合于中国人使用的、优秀的文字处理软件。

并重点向学生介绍求伯君、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增强民族自尊,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补充,也是信息技术教学本身的重要内容。

只有持之以恒的坚持"知识与文明"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我们才能造就信息社会的有用之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