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合集下载

《一剪梅·舟过吴江》原文及翻译赏析

《一剪梅·舟过吴江》原文及翻译赏析

《一剪梅·舟过吴江》原文及翻译赏析《一剪梅·舟过吴江》原文及翻译赏析1一剪梅·舟过吴江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渡一作:度。

桥一作: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赏析吴江指滨临太湖东岸的吴江县。

这首词主要写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倦懒思归之心情。

起笔点题,指出时序,点出“春愁”的主旨。

“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连绵不断。

“待酒浇”,是急欲要排解愁绪,表现了他愁绪之浓。

词人的愁绪因何而发,这片春愁缘何而生。

接着便点出这个命题。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上片这五句,用跳动的白描笔墨,具体描绘了“舟过吴江”的情景。

这“江”,就是流经吴江县的吴淞江,即吴江。

一个“摇”字,刻画出他的船正逐浪起伏地向前划动,带出了乘舟的主人公的动荡漂泊之感。

一个“招”字,描写出江岸边酒楼上悬挂的酒招子正在迎风飘摆、招徕顾客,也透露了他的视线为酒楼所吸引并希望借酒浇愁的心理。

这两句都着笔于景物的动态。

句中特别点出了吴江的两个引人注目的地名,表现他的船已经驶过了秋娘渡和泰娘桥,以突出一个“过”字。

这个渡口和桥都是用唐代著名歌女的名字命名的,船经此处,很容易使人产生联想。

作者偏偏挑出这两个地名,这里透露出他触景生情,急欲思归和闺中人团聚,漂泊思归,偏偏又逢上恼人的天气。

作者用“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并连用两个“又”字。

表示出他对这“不解人意”的风雨的恼意。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首句点出“归家”的情思,“何日”道出飘泊的厌倦和归家的迫切。

想象归家后的温暖生活,思归的心情更加急切。

“何日归家”四字,一直管着后面的三件事:洗客袍、调笙和烧香。

“客袍”,旅途穿的衣服。

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烧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这里是白描,词人想像归家之后的情景:结束旅途的劳顿,换去客袍;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娇妻调弄起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水调歌头·沧浪亭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沧浪亭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沧浪亭原文翻译及赏析水调歌头·沧浪亭原文翻译及赏析水调歌头·沧浪亭原文翻译及赏析1水调歌头·沧浪亭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翻译/译文太湖岸边的景物一片凄凉,明净的湖水环接着洞庭山,浩渺湖泊不见鱼龙的踪影,它们被锁在弥漫的烟雾里。

正想起范蠡和张翰的时候,忽然有一只小船载着鲈鱼,迅速驶来,撇开重重波浪。

傍晚,暴风雨突扑面而来,只好沿着小洲弯处回航。

胸怀着干一番事业的大志,如今正当身强力壮的年华,耻于投闲置散隐居水乡。

为什么壮年时就面容憔悴,容颜变得衰老,白发苍苍?真想在寒冷的潭水中垂钓,但是又担心鸥鸟猜疑妒忌,使鱼儿都不肯游近钓丝旁。

还是划着小舟穿过芦荻去,默默地观看湖面浪涌涛荡。

注释1.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2.沧浪亭:位于苏州市三元坊,是一处始建于北宋的中国汉族古典园林建筑,始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是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代园林。

其名取意于屈原《渔父》所载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精神。

3.淡伫洞庭山:意为湖水环接着洞庭山。

淡伫:安静地伫立;洞庭山:太湖中的岛屿,有东洞庭、西洞庭之分。

4.渺弥:湖水充盈弥漫无际。

5.陶朱:春秋越国范蠡,辅佐勾践灭吴后,鉴于勾践难于共富贵,遂弃官从商。

6.张翰:字季鹰,吴今江苏苏州人。

西晋文学家。

齐王司马囧执政,任为大司马东曹掾,在洛。

知囧将败,又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李清照《武陵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原文翻译及赏析李清照《武陵春》原文翻译及赏析女词人李清照中年寡居时所作,它的艺术成就之高,在诗词史上已经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拟。

以下小编带来李清照《武陵春》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收藏。

武陵春·春晚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

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

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

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

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赏析】历来写愁之作颇多:或直抒胸臆,“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邶风·泉水》);或巧用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或融愁于景,“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晏殊《蝶恋花》);……这些都饶有趣味,各具特色。

李清照的《武林春》,同样写愁,却能自铸新辞,以其委婉纤曲的艺术手法,巧妙地表达了深沉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而成为后人盛传的抒愁佳篇。

此词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

当时北国沦陷,丈夫亡故,词人只身流寓浙江金华。

这首词表达的就是这种国破家亡的满腔忧愁。

词虽仅在末尾出现一个“愁”字,而“愁”实在是贯穿全篇的主题线索。

整首词写得极其含蓄委婉,又起伏变化,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黄了翁《蓼园词话》),充分体现了婉约词派的特色,耐人品味。

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意不过风吹落花而已,然仔细想来,“风住”,则在此之前曾是风狂雨骤之时,词人定被风雨锁在室内,其忧闷愁苦之情已可想而知(同时为下文“也拟泛轻舟”作伏笔)。

“尘香”,则天已转晴,落花成泥,透露出对美好景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花已尽”既补说“尘香”的原因,又将“愁”意推向更深一屋,大有“落花流水春去也”之意。

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原文译文赏析

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原文译文赏析

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原文|译文|赏析《满江红·豫章滕王阁》中上片前三句颇有气势,写出了词人登临滕王高阁时的兴致。

下片三句,写凭栏所见壮观之景也表现了词人心潮的激荡。

全文抒发了岁月易老、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愁恨。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满江红·豫章滕王阁》原文宋代:吴潜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

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

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

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索。

天正远,伤飘泊。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

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译文及注释译文万里西风助我登上滕王阁,楚江波涛惊起,云层翻腾。

远远望去好像船从树梢上驶过去,有时水鸟雀沙边飞落。

晚上阴雨遮天,与唐时无异。

秋天来临、气蓑悲伤,自叹十年官场浮沉,多次落职乡居。

唉,算了算了,不去说它了。

天地之大,却没有我落脚之地。

注释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宋以来始填此词调。

豫章: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万里”三句:暗用王勃故事。

写自己登临高阁时的兴致。

传说王勃往道南昌,水神以风助之,一夕行四百余里。

正槛(jiàn)外:门外正是。

楚山:指西山又名南昌山(今湖北省西部)。

古时南昌属楚地,故称西山为楚山。

楚江:指赣江。

作:起。

木末(mùmò):树梢。

一作“林杪”。

紧:深,浓。

秋意已深。

休休莫莫:罢休,罢了。

乾坤:指天地。

着(zhuó):安放。

断送:逗引。

角:号角。

赏析上片重在写景。

“万里”用得极有气势,“吹”极为生动,写出了登临高阁时的兴致。

这里引用了王勃的故事。

传说他往南昌途中,水神曾助以神风,使他一夕行四百余里,民谚谓“时来风送滕王阁”。

这个故事更表现了作者的兴致,还自然地将目前的登临与王勃当年联结了起来。

“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

”“槛外”写出了当时居高临下凭栏四望的感觉。

楚山,指西山。

《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赏析及译文注释

《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赏析及译文注释

《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赏析及译文注释《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是由欧阳修所创作的,词作为作者的精神产品,多少会流露出作者的性格与风度。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宋朝:欧阳修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

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

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幺花十八。

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

《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古诗简介《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

此词写的是歌舞酒宴的传统题材,游宴中透露出对颍州山水依依不舍的深情。

全词意脉相连,含蕴深远,语言质朴,遣辞精准,通俗易懂,拿捏得当,从容不迫,体现出雍容和婉的风度。

《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翻译/译文西湖阔,烟波浩渺波连波,东西南北望,不见岸堤坡。

丝竹篁管声悲咽,随风荡湖面。

绿裙罗带伴娇飞,舞罢双双垂。

尊前美酒入红唇,染就香腮红云。

贪看歌舞人入迷,酒盈金杯,不知滑欲坠,欢乐极时宜生悲,想起日后各南北。

面对美景与歌舞,不禁惆怅盈腹肺。

《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注释①玉楼春:词牌名。

又称“木兰花”“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②西湖:指颍州城西北的西湖。

③丝簧:泛指乐器。

丝,琴瑟之类;簧,笙筝之类。

④琉璃滑:喻美酒甘甜爽口。

琉璃,本指绿色或金黄色的釉料,此指绿色的酒。

⑤六幺:又名“绿腰”,唐宋时期的歌舞曲名。

花十八:《六幺》曲子中的一叠。

《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赏析/鉴赏《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创作背景这首词当作于皇祐二年(1050)七月,当时欧阳修任颍州太守,又被安排为应天府南京留守司事,即将离开颍州。

《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整体赏析此词写的是歌舞酒宴的传统题材,题材亦不出花间传统,但艳丽不靡,通篇体现了一种艺术美感,游宴中透露出对颍州山水依依不舍的深情。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临江仙》原文及赏析1原文:月黑星移灯屡闪,依稀打过初更。

清游如此太多情。

豆花凉帖地,知雨咽虫声。

渐逼疏蓬风淅淅,几家茅屋都扃。

茨茹荷叶认零星。

不知潮欲落,渔梦悄然生。

诗词赏析:此词首两句点明时刻,以下写景,呈现出一片朦胧夜色。

荒村人静,遂觉茨菇荷叶,凡舟中所能辨识者莫不饶有诗趣。

“渔梦”语双关,可解作静极欲眠,亦可释为隐遁之想。

“凉帖地”之“凉”字,“咽虫声”之“咽”字,均可见作者体物炼字之工。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2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赏析】黄昏送别,孤帆远征。

回头重重烟柳,淡云暮烟。

待到酒醒人静,只见狐枕残灯,淮月朦胧。

晨风轻浪,离愁更浓。

这首词抒写了离别之痛,相思之苦。

风格柔丽,抒情宛转。

语言美,意境尤美。

沈雄《古今词话》:《尊前集》有徐昌图《临江仙》、《河传》二首,俱唐音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写江行夜泊之景。

“暮天”二句晚霞如绮,远雁一绳。

“轻浪”二句风起深宵,微波拍舵,淰淰有声,状水窗风景宛然,千载后犹相见客中情味也。

昌图爵里无考,选词家有列入唐词末者。

《柳塘词话》卷二沈雄云:有以徐昌图之《临江仙》为仙侣,而牛希济之《临江仙》为南吕者,其宫调自别,亦可也。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3原文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翻译庭院很深很深,不知有多少层深,云雾缭绕的楼阁门窗经常关闭。

骋目四望,只见柳梢返青和梅枝吐蕊的景象越来越分明了。

在古秣陵城的周围,树木渐绿,宣告春已归来,但我却无家可归,看来要老死建康城了。

忆往昔多少回吟赏风月,饮酒作诗,那是多么幸福啊,而如今却人已老去,什么事也做不成了!还有谁会怜悯你的憔悴与衰败?元宵试灯也好,踏雪赏景也好,都没有这份心情了。

古诗采桑子·扁舟去作江南客翻译赏析

古诗采桑子·扁舟去作江南客翻译赏析

古诗采桑子·扁舟去作江南客翻译赏析《采桑子·扁舟去作江南客》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朱敦儒。

其古诗全文如下: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

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相映汀洲冷,枫叶芦根。

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前言】《采桑子·彭浪矶》是宋代作家朱敦儒怀念中原故土的一首词。

整首词于清婉中含沉重的伤时感乱之情,流丽而有沉郁之致。

全篇清婉而又沉郁,有慷慨悲歌之新境界。

【注释】①彭浪矶:在江西省彭泽县长江南岸。

②扁舟:小舟。

③汀洲:水中或水边的平地。

【翻译】乘舟避难江南,就像失群的大雁,孤独的浮云。

穿梭在连绵的烟尘之中,回国中原已泪满斤。

碧山对着水边的平地有丝丝凉意,看着枫树叶和芦苇根。

太阳落山了水波平静了怨恨离开了家乡。

【赏析】这是一首寓家国之痛于自然景物之中的山水词。

靖康乱起,惊破清歌,以“山水郎”自居的词人朱敦儒,名士风流的生活也告结束。

他跋山涉水,辗转流徙,避乱南国。

一路上但见烽烟弥漫,百姓流离失所。

残酷的现实,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写下了许多词篇,描绘出祖国山水风景之美,寄托着无限的国破家亡之痛。

周必大《二老堂诗话》说:“靖康离乱,避地自江西走二广。

”船沿江北上,在旅途中,他用泪水写下了这首语言明白如画,却寓意极深的小词。

上片抒情。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

”词人以旅雁孤云自比,虽在战乱中来到江南作客,但仍无时忘怀那“万里烟尘”的中原,不禁泪洒“满巾”。

下片写景,描写江南山水。

眼前波平如镜,孤山犹如美人的发髻,倒映水中,又象美人临镜梳妆。

苏轼曾有《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水中央……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孤)前年嫁彭郎(浪)。

”面对画家和诗人称赏的如画的佳景,词人触景生情:“愁损辞乡去国人。

”作者寄情于山水美景的怀国之心,跃然纸上。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古诗绿头鸭·玉人家翻译赏析

古诗绿头鸭·玉人家翻译赏析

古诗绿头鸭·玉人家翻译赏析《绿头鸭·玉人家》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贺铸。

其古诗全文如下:玉人家,画楼珠箔临津。

托微风、彩箫流怨,断肠马上曾闻。

宴堂开、艳妆丛里,调琴思,认歌颦。

麝蜡烟浓,玉莲漏短,更衣不待酒初醺。

绣屏掩、枕鸳相就,香气渐暾暾。

回廊影,疏钟淡月,几许消魂。

翠钗分。

银笺封泪,舞鞋从此生尘。

任兰舟载将离恨,转南浦,背西昏。

记取明年,蔷薇谢后,佳期应未误行云。

凤城远、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

青门外,只凭芳草,寻访郎君。

【前言】《绿头鸭·玉人家》是北宋词人贺铸《东山词》中的一首,此词为怀念京都艳姬而作,上片回忆与一女子相识相爱的经过,笔致细腻;下片写分别后的相思之情,情致深婉。

作品描写了作者和艳姬之间的恋情,整首词叙事完整,有始有末,从相遇到相识,到相恋,再离别,篇幅虽短,但曲折波澜,写柔情蜜意而不露骨。

【注释】①绿头鸭,词牌名之一,又称为《跨金鸾》、《鸭头绿》、《陇头泉》等。

一百三十九字,前片六平韵,后片五平韵。

亦有于首句起韵者。

变格改用入声韵。

平仄两体,此为平韵,139字,上片六平韵,下片五平韵。

②玉人:容颜如玉的歌女,或指对钟爱女子的昵称。

③珠箔:即珠帘,装饰华美的帘子。

津:渡口。

④琴思:琴曲中的情思。

思,读去声。

⑤漏短:时间短暂。

漏,计算时间的仪器。

⑥醺:喝醉。

⑦枕鸳:即鸳枕,绣有鸳鸯的枕头。

⑧暾暾:香味浓烈的意思。

⑨疏钟:夜深人静之时。

⑩翠钗:翠色的头钗,即碧玉钗。

⑪昏:日落时的余光。

⑫凤城:京城。

传说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吹箫引来凤凰落在京城,称丹凤城。

后来凤城就成为京城的代称。

⑬楚梅:楚地的梅花。

⑭此处化用陆凯赠友人范哗的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⑮青门:泛指京城城门。

因汉代长安东南门是青色,俗称青门。

⑯郎君:作者自指。

【翻译】美人之家,就在渡口边那挂着珠帘的画楼。

箫声随轻风传送幽怨,断肠人在马上听得分明。

在宴席上,在歌女丛中,从琴声和愁容一眼就把她相认。

武陵春·春晚李清照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武陵春·春晚李清照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武陵春·春晚|李清照|注释|翻译|赏析|讲解【作品简介】《武陵春;春晚》由李清照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首词写于作者晚年避难金华期间,时在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年)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

是时国破家亡,夫伤物散,作者亦流离失所,无依无靠,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

通观全词,处处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对故国故人的忧思。

上片极言眼前暮春的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新颖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多。

“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是李清照词作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

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武陵春;春晚(1)》作者: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2),日晚倦梳头(3)。

物是人非事事休(4),欲语泪先流(5)。

闻说双溪春尚好(6),也拟泛轻舟(7)。

只恐双溪舴艋舟(8),载不动、许多愁(9)。

【注释】(1)《诗词杂俎本漱玉词》、《类编草堂诗余》、《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文体明辨》、《古今名媛汇诗》、《词的》、《啸余集》、《古今女史》、《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城县志》、《花镜隽声》、《见山亭古今词选》、《诗余神髓》、《古今图书集成》、《同情词集选》题作“春晚”,《彤管遗编》、《彤管摘奇》、《名媛玑隽》题作“暮春”,《词学筌蹄》题作“春暮”,《词汇》题作“春晓”,《词鹄》调作“武陵春第二体”。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至正本《草堂诗余》前集上如梦令后接引此阕,不注撰人。

玩意境颇似李作,姑存之。

”(案明成化本、荆聚本、陈钟秀本、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此首俱无撰人,与至正本同),《古今断肠词选》卷二又误以此首为马洪所作。

”案:此首乃绍兴五年李清照在金华时所作。

[1]亦见汪本、沈本。

汪本、沈本及《类编草堂诗余》卷一题作“春晚”。

《词学筌蹄》题作“春暮”。

古诗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翻译赏析

古诗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翻译赏析

古诗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翻译赏析《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作者为宋朝诗人郑文宝。

其古诗全文如下: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前言】《柳枝词》是北宋郑文宝所创作,一说为北宋张耒所作,诗题作《绝句》。

该诗诗写离恨,用了反衬手法寄寓了作者离别时的不舍。

该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注释】①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

②画舸:即画船。

③半酣:半醉。

【翻译】一艘艘画船系着杨柳树枝停靠在岸边,岸边的杨柳树随风摇摆。

诗人看着岸上的行人在附近的酒家饮酒送别还没喝到一半,船家却已经载着朋友起锚远走了。

不管烟波浩渺,也不管雨打风吹,无情的画船带着行人离去了,将越走越远,满载着离恨去遥远的江南。

【赏析】郑文宝的《柳枝词》是写离恨,用了反衬手法,“画舸”“春潭”等美景寄寓离别时的不舍。

同时,诗人还描绘了一个生活画面:“酒半酣”酒只半酣,船却起锚,多么的不舍和无奈啊!三四句,字面上是说行人“不管烟波与风雨”,依然远去,实际上是借对友人的毫无道理的埋怨进一步抒发自己依依不舍的真挚情谊。

这首诗抒写离情别恨。

“亭亭”句是说一只漂亮的画船系在岸边的柳树上,句中没有正面写柳,但“系”字和诗题相照应,已暗示了所系之处。

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为“柳”谐“留”音,寓有惜别之意。

刘禹锡《杨柳枝词》其八说:“长安陌上无穷柳,惟有垂杨管别离”。

因此,本诗第一句所展示的系舟杨柳岸的画面,恰是一幅春江送别图。

我们可以想见,在船将发未发之际,送行者和行人依依话别,作最后一刻的流连。

珍重彼此的友谊,珍重这别离的时刻,送行的人殷勤劝酒,“直到行人酒半酣”,这里含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意思。

同时也表明,行人所以喝得半醉,一来是朋友情重,二来是为了排遣离忧。

语言很含蓄,意思却很明白。

三四句是说,不管烟波浩渺,也不管雨打风吹,无情的画船带着行人离去了,将越走越远,满载着离恨去遥远的江南。

秦观《江城子》宋词精选赏析及注释翻译

秦观《江城子》宋词精选赏析及注释翻译

秦观《江城子》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秦观《江城子》宋词精选赏析及注释翻译导读:这首愁情词由春愁离愁写起,再写失恋之愁和叹老嗟卑之愁,省略或者说是虚化了具体时空背景,仿佛将词人一生所经历之愁都凝聚浓缩在一首词中了,很富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①。

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释]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即韶光。

译文1:早春的西城外,杨柳如丝般的轻柔,牵动游人离别的忧愁,扑簌簌的泪难收。

还记得当日多情,曾为情郎一系归舟。

碧野红桥边的踏青泛舟已成过去,如今感伤人不见,江水空自流。

美好的时光不会为少年停留,离恨悠悠绵长,简直是无止无休!柳絮飘飞的落花时节,我又登上了江楼。

即便是眼前浩浩的春江都变做泪水,也流不尽我这无尽的离愁!译文2:春风拂动,西域的杨柳百般柔美,让人不免想起曾经的温柔,以及无可奈何的离别,继而泪水夺眶,身不由己. 还记得当年在这柳树下为归来的你系上船绳,绿的田野,红的桥,一切都历历在目,可惜再也找不到你的影子.只有这里的水依旧流淌.年少的人啊,浪费了多少美好时光,只知道无缘无故的哀叹惆怅. 在柳絮漫天,花落缤纷的时候,登上高楼远眺,远处的一江春水流淌不息,如果用泪水可以排解忧愁,恐怕我需要流的,不止这一江春水……[赏析]这首愁情词虚化了具体时空背景,由春愁、离恨写起,再写失恋之愁和叹老嗟卑之愁,仿佛将词人一生所经历之愁都浓缩在一首词中了,很富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将愁恨之泪化作春江,尤末句,其却仍“流不尽,许多愁”!极尽夸张之能事。

此喻在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比喻基础上,又翻出一层新意,表达出想排遣忧愁而不可能的无限烦恼。

词之上片由“西城杨柳弄春柔”的描写,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由“韶华不为少年留”的感叹,到“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的描写,进一步抒发愁情别恨。

《蝶恋花 梦入江南烟水路》原文及翻译赏析

《蝶恋花 梦入江南烟水路》原文及翻译赏析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原文及翻译赏析《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原文及翻译赏析1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古诗简介《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

这是一首闺怨词,抒写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和离愁别绪。

全词语言朴实,清新温婉,意境含蓄优美,情景交融,通篇不见一个“愁”字,却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主人公的愁怨,将主人公的一片痴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在手法上,此词运用白描写情态动作,生动传神,真挚感人,体现了小晏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

翻译/译文梦中走向了烟水迷蒙的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心上人相遇。

梦境里黯然销魂无处诉说,醒后惆怅不已全因梦中消魂误。

想诉说我的相思提笔给你写信,但是雁去鱼沉,到头来这封信也没能寄出。

无可奈何缓缓弹筝抒发离情别绪,移破了筝柱也难把怨情抒。

注释⑴消魂:魂魄消灭。

多以名悲伤愁苦之状。

江淹《别赋》有“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⑵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哀伤。

消魂:一作“佳期”。

⑶尺素:书写用之尺长素绢,借指简短书信。

素:白绢。

古人为书,多写于白绢上。

⑷浮雁沉鱼:古代诗文中常以鸿雁和鱼作为传递书信的使者。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

”又《汉书·苏武传》有“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因合称书信为鱼雁,亦有以鳞代鱼,以鸿作雁者。

另亦指传书信者。

⑸终了:纵了,即使写成。

无凭据:不可靠,靠不住。

⑹移破:犹云移尽或移遍也。

破:唐宋大曲术语。

大曲十余遍,分散序、中序、破三大段。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破,犹尽也,遍也,煞也。

赏析/鉴赏此词上片写梦里相思。

下片写醒后遣怀。

全词语言清畅,而抒情有递进、有顿挫,故沉挚有力。

《清平乐-留人不住》晏几道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清平乐-留人不住》晏几道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清平乐-留人不住》晏几道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清平乐·留人不住》是北宋词人晏几道所著。

此词写离别,然而所写景物却是碧涛春水、青青杨柳、晓莺啼鸣。

用春天美好的景物写离别,并把枝枝叶叶都赋予离情。

作品原文:清平乐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作品注释:①留人不住:郑文宝《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此处翻用其意。

②兰舟:木兰舟,以木兰树所造之船。

此处泛指船只。

③锦书:书信的美称。

前秦苏若兰织锦为字成回文诗,寄给丈夫窦滔。

后世泛称情书为锦书。

④云雨:隐喻男女交合之欢。

⑤无凭:靠不住。

作品译文:想留住情郎却无济于事,他酒醉后登上画船,扬帆而去。

碧波荡漾的春江中,那船儿一定乘风疾驶,黄莺啼晓之声,会充满他的耳际。

渡口空空荡荡只剩下杨柳郁郁青青,枝枝叶叶都满含着别意离情。

从此后休要寄锦书再诉衷情,画楼里的欢娱不过是一场春梦,那山盟海誓毕竟空口无凭。

创作背景:晏殊的去世,门祚的式微,晏几道的境况也起了很大的变化。

加上他孤高耿介、不愿阿附权势的个性,以致生活的道路不很顺利。

身世的坎坷和世情的冷暖,使小晏在耿介特立的个性之外,又具有情深一往、善感任真的品格。

所以他的词虽不离伤春悲秋、别怨离愁、相思情苦的内容,但是于情文之间缭绕着一股郁勃而深挚的情思,可以激动人心。

这首词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作品鉴赏:此词是一首离情词。

当是托为妓女送别情之作。

送者有意,而别者无情,从送者的角度来写,写尽其痴人痴情。

“留人不住”四个字将送者、行者双方不同的情态描绘了出来:一个是再三挽留,一个是去意已决,毫无留恋之情。

“醉解兰舟去”,恋人喝醉了,一解开船缆就决绝地走了。

“留”而“不住”,又为末两句的怨语做了铺垫。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二句紧承“醉解兰舟去”,写的是春晨江景,也是女子揣想情人一路上所经的风光。

诗词鉴赏「江南」: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诗词鉴赏「江南」: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诗词鉴赏「江南」: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江南】诗词
亭亭画舸系春潭,
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
载将离恨过江南。

——宋·郑文宝《柳枝词》
赏析:
临行之人的交通工具静泊于水边,离别之时的殷切挽留仍在继续,直到行人已半酣告醉才肯放行;“画舸”无情行驶在风波无常的旅途之中,载着“离恨”,飘悠长逝于长江以南。

这首诗写离别,这里的主词却是“画舸”,是完全有别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记录具体的赠别活动的诗的,更像是在描写赠别这一普遍行为本身,所以视角冷静疏离。

于是“行人”、“画舸”、“烟波”、“风雨”都没有丝毫感情的表达,只是“不管”,直到最后拈出“离恨”二字,才“不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将所有的漠然,都化作了款款深情。

而最后的这离恨,是送行之人的?是诗人的?还是你我的?不得而知,在视界融合的情况下,仅仅是怅望那无情“画舸”渐渐消失于长江以南。

整首诗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抒情主体,只是相对客观地写了诸多无情之物以及由它们所串连起来的画面,诗人以无情写“离恨”,整首诗刚柔并济,非一味柔靡之人所能为。

你对江南的印象是什么呢?。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的意思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的意思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的意思“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出自宋朝诗人郑文宝的作品《柳枝词》,其古诗全文如下: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释】①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

②画舸:即画船。

③半酣:半醉。

【翻译】一艘艘画船系着杨柳树枝停靠在岸边,岸边的杨柳树随风摇摆。

诗人看着岸上的行人在附近的酒家饮酒送别还没喝到一半,船家却已经载着朋友起锚远走了。

不管烟波浩渺,也不管雨打风吹,无情的画船带着行人离去了,将越走越远,满载着离恨去遥远的江南。

【赏析】郑文宝的《柳枝词》是写离恨,用了反衬手法,“画舸”“春潭”等美景寄寓离别时的不舍。

同时,诗人还描绘了一个生活画面:“酒半酣”酒只半酣,船却起锚,多么的不舍和无奈啊!三四句,字面上是说行人“不管烟波与风雨”,依然远去,实际上是借对友人的毫无道理的埋怨进一步抒发自己依依不舍的真挚情谊。

这首诗抒写离情别恨。

“亭亭”句是说一只漂亮的画船系在岸边的柳树上,句中没有正面写柳,但“系”字和诗题相照应,已暗示了所系之处。

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为“柳”谐“留”音,寓有惜别之意。

刘禹锡《杨柳枝词》其八说:“长安陌上无穷柳,惟有垂杨管别离”。

因此,本诗第一句所展示的系舟杨柳岸的画面,恰是一幅春江送别图。

我们可以想见,在船将发未发之际,送行者和行人依依话别,作最后一刻的流连。

珍重彼此的友谊,珍重这别离的时刻,送行的人殷勤劝酒,“直到行人酒半酣”,这里含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意思。

同时也表明,行人所以喝得半醉,一来是朋友情重,二来是为了排遣离忧。

语言很含蓄,意思却很明白。

三四句是说,不管烟波浩渺,也不管雨打风吹,无情的画船带着行人离去了,将越走越远,满载着离恨去遥远的江南。

这里不说人有情而怨别,却怪画船无情,真是无理而妙。

“不管”两个字,包含了送行者相留不住的怨情,也表现了行人欲留不能,不得不走的无奈,像是友人对行者的埋怨,又像是行者的自怨自艾,写得情意盎然。

《蝶恋花·别范南伯》原文翻译及赏析

《蝶恋花·别范南伯》原文翻译及赏析

《蝶恋花·别范南伯》原文翻译及赏析《蝶恋花·别范南伯》原文翻译及赏析《蝶恋花·别范南伯》原文翻译及赏析1蝶恋花·别范南伯离恨做成春夜雨。

添得春江,划地东流去。

弱柳系船都不住。

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芳草渡。

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

后夜独怜回首处。

乱山遮隔无重数。

古诗简介《蝶恋花·别范南伯》是南宋词人杨炎正所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的上片从夜雨话别写到春江水涨,登舟启程,表达了临别时的依依难舍之情;下片设想别后,彼此天各一方,被无重数的乱山遮隔,相见无由,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此词融情入景,化故为新;幽畅婉曲,情思绵绵。

翻译/译文酿成这一夜春雨,是我们的离恨别情。

把一江春水,都添得岸满潮平。

汇同江水一股脑儿,向东方汹涌奔腾。

纤弱的嫩柳,怎能挽住船的航行。

船走了,令人难以忍受,是摇橹传来的欸乃之声。

您到达南徐,渡口的芳草一片青青。

如果您升起春游的豪兴,一准要漫步当年同游的小径。

别后会孤独难耐,免不了要回望送别的长亭。

乱山像屏障挡住您的视线,看到的只有数不尽的山峰。

注释1.蝶恋花: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名,本称《鹊踏枝》,晏殊改为《蝶恋花》,又称《江如练》《西笑令》《桃源行》《明月生南浦》《桐花凤》《黄金缕》《卷珠帘》《风栖梧》《一箩金》《望长安》《细雨吹池招》《细雨鸣春沼》《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

双调,上片五句,押四仄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5]2.范南伯:范南伯,名如山,字南伯,河北邢台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随其父自中原起义南归,为辛弃疾的妻兄。

[1]3.刬(chǎn)地:越是,越发。

4.都不住:都系不住。

5.听鸣舻(lú):舻,同橹。

鸣舻,划船时橹摇动所发出的声音。

6.南徐:指江苏镇江。

东晋时侨置徐州于京口,后曰南徐。

创作背景此词具体创作时间未知。

范南伯是辛弃疾的妻兄,杨炎正是辛弃疾的知交,他们常在一起议论国事,唱和赠答,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送沈子福之江东》的唐诗原文翻译及鉴赏

《送沈子福之江东》的唐诗原文翻译及鉴赏

《送沈子福之江东》的唐诗原文翻译及鉴赏《送沈子福之江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①渡头:渡口。

②罟师:指渔夫。

罟,打鱼用的网。

【翻译】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

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

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

【鉴赏】王维的送别诗,几乎首首都有新意。

这一首艺术构思新巧缜密,想象大胆丰富,比喻自然贴切,感情深切浓郁。

首二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

杨柳渡头是实写春景、既为下面的别后相思伏笔,又渲染送行的环境气氛。

在杨柳依依的渡口,在春光烂漫的时候,与朋友分手,心情尤为抑郁。

这是以美景反衬离情。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杨柳”的意象又暗示离别。

“行客稀”,表现别后渡头岑寂之景。

行客越来越稀少了,只有诗人仍立在渡口,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友人远去。

这又是采用了反衬手法。

“罟师荡桨”句再添一笔:连渔人也都摇着船桨,向着近水的曲岸边荡去准备归家了。

诗人却忘了归家,他的身心都被离去的友人带走了。

今人刘拜山云:“行客、罟师本属局外,却被牵入局中,借彼之漠不关心,形己之深情独往。

烘染无痕,妙不着力。

”(《千首唐人绝句》。

后两句,描写友人已乘船远去,诗人眺望大江两岸,桃红柳绿,碧草如毡,春光怡人,此时,他突发奇想,感到心中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如同眼前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追随友人归去。

这两句诗,巧妙地同时运用比喻、象征、拟人、幻想等多种手法,将春色写得有情有意。

而春色的浓郁、无所不在,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惜别之情的深厚浩茫、缠绵悱恻、超越时空。

相思之情是抽象无形的`,诗人以春色来比喻,它也就变得生动具体,使人可见可触可感了。

江南江北一片春色伴送友人归去的意象,新鲜独创,创造出一个深邃阔远的意境。

柳永《临江仙引·上国》鉴赏

柳永《临江仙引·上国》鉴赏

柳永《临江仙引·上国》鉴赏柳永《临江仙引·上国》鉴赏《临江仙引·上国》宋代:柳永上国。

去客。

停飞盖、促离筵。

长安古道绵绵。

见岸花啼露,对堤柳愁烟。

物情人意,向此触目,无处不凄然。

醉拥征骖犹伫立,盈盈泪眼相看。

况绣帏人静,更山馆春寒。

今宵怎向漏永,顿成两处孤眠。

《临江仙引·上国》译文我在华州,但现在要离开了。

停下车驾,匆促地参加送别的筵席。

只见河岸边带露珠的花朵似乎正在悲哀的哭泣,对面长堤上茂密的柳林也仿佛被忧愁笼罩。

面对此景,触目伤怀,那物的情状、人的情绪无处不凄凉悲伤。

醉意蒙蒙中仍持握缰绳骑马伫立,饱含离情眼泪的双眼,彼此相看,不忍离去。

更何况这一离别,将是彩绣帏帐中人孤寂,山中馆驿春夜寒。

今宵将怎样面对这漫漫长夜,一下子分居两处,独自而眠。

《临江仙引·上国》注释临江仙引:词牌名,柳永据《临江仙》作引曲,《乐章集》注“南吕调”。

双调七十四字,上片十句两仄韵、四平韵,下片六句三平韵。

上国:泛指京都以西地区,此处指华州。

去客:指离开陕西的人。

飞盖:车盖。

车行时盖衣因风而飞动,故称。

此处代指车驾。

促离筵(yán):匆促的离别筵席。

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岸花啼露:岸边的花上还带着朝露。

啼:啼哭。

烟:薄薄的雾气。

触目:目光所及。

征骖(cān):驾车远行的马。

绣帏:指闺阁。

山馆:山野驿馆。

怎:怎奈。

向:语助词。

漏永:指夜长。

漏,滴漏,是古代的计时器。

《临江仙引·上国》赏析词的上片写离别之后的情景。

“上国”二句,点明主题,写离别之情。

开端两句都是二字短句,接下来的第三句虽为六字,却需三字停顿一下,叙事的句子语势富有节奏却十分急促,化了词人的行色匆匆,又与下句“长安古道绵绵”形成鲜明的对比。

行色匆匆说明词人与亲人离别的时候也是短暂的,道途“绵绵”则又意味着难以再次相聚。

词的开端即通过叙事与写景为全词铺设了浓重的悲剧氛围。

“岸花啼露”、“堤柳愁烟”是描绘离别之景,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出自宋代郑文宝的《柳枝词》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赏析郑文宝的《柳枝词》是写离恨,
用了反衬手法,“画舸”“春潭”等美景寄寓离别时的不舍。

同时,人还描绘了一个生活画面:“酒半酣”酒只半酣,船却起锚,多幺的不舍和无奈啊!三四句,字面上是说行人“不管烟波与风雨”,依然远去,实际上是借对友人的毫无道
理的埋怨进一步抒发自己依依不舍的真挚情谊。

这首诗抒写离情别恨。

“亭亭”句是说一只漂亮的画船系在岸边的柳树上,句中没有正面写柳,但“系”字和诗题相照应,已暗示了所系之处。

古代有折柳
赠别的风俗,因为“柳”谐“留”音,寓有惜别之意。

刘禹锡《杨柳枝词》其八说:“长安陌上无穷柳,惟有垂杨管别离”。

因此,本诗第一句所展示的系舟
杨柳岸的画面,恰是一幅春江送别图。

我们可以想见,在船将发未发之际,送行者和行人依依话别,作最后一刻的流连。

珍重彼此的友谊,珍重这别离的时刻,送行的人殷勤劝酒,“直到行人酒半酣”,这里含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意思。

同时也表明,行人所以
喝得半醉,一来是朋友情重,二来是为了排遣离忧。

语言很含蓄,意思却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