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大自贸试验区创新举措比较分析
我国四大自贸区比较研究及启示
我国四大自贸区比较研究及启示作者:张通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年第14期摘要:上海、天津、广东、福建这四个自贸区的经济结构以及主导产业完全不同,必须分别研究四大自贸区的主导产业和政策的差异。
本文通过对自贸区的差异分析,总结出各个自贸区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并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关键词:主导产业;经济影响;启示一、引言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全球贸易竞争的加剧以及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自2013年我国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开始,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四大自贸区,除了上海之外,还有天津、福建和广东,通过比较四大自贸区的差异,来分析四大自贸区的各自发展方向。
二、我国四大自贸区的比较(1)政策引导型功能定位。
总的来说,自贸区的建设主要是围绕投资开放、贸易支持、金融开放、监管便利和税收优惠等方面展开的,但是四大自贸区创立的背景不尽相同,其政策也存在差别。
目前,上海自贸区致力于将投资开放扩大到航运、商贸和金融等更多领域,巩固金融业的优势地位,同时打造便捷高效的市场监管环境。
天津自贸区则依靠京津冀地区,提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
广东自贸区提出了增强自贸区辐射带动能力的政策,促进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福建自贸区率先提出推进与中国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政策,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促进与中国台湾地区的投资便利化。
(2)外资促进型产业构造。
我国四大自贸区地理位置不尽相同,经济基础也有所差异,因此我们通过产业结构的差异来比较四个自贸区之间的不同之处。
具体分析将以第三产业为依据,比较四个自贸区第三产业占各省市GDP的比重。
上海市的第三产业比重高达64.8%,遥遥领先其他三个地区。
天津市和广东省的第三产业比重相差不大,都接近50%。
相较于这三个地区,福建省的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仅仅占36.8%,这对于自贸区的建设发展将是很不利的。
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且地理位置好,很容易承接外来产业的转移,因此制造业的发展占了很大比重,相比之下,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就小了许多,因此才会出现比较低的比重。
2021年 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
2021年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在2021年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的出台,旨在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吸引更多国际投资和促进贸易自由化,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在2021 年,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在以下方面进行了重要调整和创新。
一、深化改革开放2021年,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开放,鼓励外资进入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
放宽外资股比限制,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更深层次的改革,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二、创新监管模式随着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的深化,2021年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监管模式,包括"单一窗口"服务、先行先试机制、贸易便利化改革、跨境电商等。
这些创新模式的出台,将更加符合国际贸易规则,提高我国的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
三、加大政策扶持2021年,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包括提供更多优惠税收政策、企业融资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和人才,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
四、优化贸易环境2021年,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优化了贸易环境,深化海关监管改革,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规则透明化等措施也将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2021年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将为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期待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在2021年的持续深化,为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合作、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的深化和优化,不仅是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抓手。
在2021年,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大自贸区总体方案对比
四大自贸区总体方案对比四大自贸区是中国在开放进行深化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广东自贸区、天津自贸区、福建自贸区和上海自贸区四个自贸区,并且提出了各自的总体方案。
下面将对四大自贸区总体方案进行对比。
广东自贸区总体方案强调了打造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目标。
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简化企业注册、市场准入、税收和人民币业务等方面的程序,大力鼓励创新创业,并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此外,广东自贸区还将建设一批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园区,以进一步提高自贸区的对外开放水平。
天津自贸区总体方案则强调了创新发展与投资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方案提出了促进国际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措施,包括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外汇管理、创新金融服务等。
同时,天津自贸区还将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提升自贸区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福建自贸区总体方案注重发展数字经济和金融服务业。
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创新、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等。
福建自贸区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和金融服务中心,加快建设集贸易、金融、航运、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开放平台。
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提出了试点全面深化的目标。
方案中指出,上海自贸区将加快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外汇管理、金融开放等重点任务,推动自贸区高质量发展。
此外,上海自贸区还将大力发展金融创新、航运物流、科技创新等产业,打造国际投融资、贸易、物流、人才等要素配置的高地。
总的来说,四大自贸区总体方案在一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异同。
在政策措施上,各自贸区都提出了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开放水平等一系列举措。
但在重点发展的产业方面存在差异,广东自贸区重点发展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海洋经济;天津自贸区则注重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福建自贸区重点发展数字经济和金融服务业;上海自贸区则以金融创新和航运物流为核心。
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效及进一步开放创新的对策建议
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效及进一步开放创新的对策建议自贸试验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实践和创新平台,是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中国自贸试验区持续推进创新开放,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结合自贸试验区的创新成效,提出进一步开放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效1. 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自贸试验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贸易便利化,降低进出口手续和成本,促进了更多外资和国内企业投资扩张。
2. 推动制度创新。
自贸试验区通过放开更多行业,试验更多改革举措,创新制度机制,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资源配置。
3. 推进金融创新。
自贸试验区开展金融创新试点,探索资本市场开放和金融业发展,推动跨境金融服务和人民币国际化。
4. 推动科技创新。
自贸试验区鼓励科技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上成效表明自贸试验区在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绩,对推动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进一步开放创新的对策建议1. 深化改革开放。
自贸试验区应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改革,打破行政壁垒,创新管理体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 优化营商环境。
自贸试验区应加大市场准入力度,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产权,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和国内资金投入。
4. 强化科技创新。
自贸试验区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建设一批创新驱动型企业和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
5. 加强国际合作。
自贸试验区应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自贸区的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
自贸试验区在取得创新成效的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进一步开放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自贸试验区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金融开放,强化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内外双循环。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在中国开展自贸试验的一种形式,是政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深化改革开放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它以“先行先试、探索创新、放宽限制、增强活力”为发展宗旨,拥有更灵活的政策、更开放的市场和更便捷的服务,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本文将分析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创新实践和案例,探究它们的优势和创新特点。
一、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创新实践1.制度创新:深化改革,建立市场导向的制度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制度创新,不断探索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鼓励市场主体创新和创造,建立市场导向的制度。
例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明确了外资准入限制,减少了审批环节,提高了投资效益。
同时,《关于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相关制度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拓宽外商投资领域,降低投资门槛,为外商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2.金融创新:实现金融开放和创新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金融创新,既有利于本地实体经济,也有利于吸引国内外资本的进入。
例如,“区块链+金融”成为自贸区金融创新的新热点。
区块链等新兴金融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自贸区还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金融业健康发展,避免金融风险。
3.改革创新:探索现代企业制度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改革促发展,探索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发挥主体作用。
例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针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如招标采购、董事会选举等,促进企业内部治理体系的完善和现代化。
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创新案例1.上海自贸区:深化改革,推动金融自由化上海自贸区是我国自贸试验的第一个试点。
它通过自由贸易的方式,推动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形成了金融自由化、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窗口。
例如,上海自贸区的首批金融试点项目包括金融衍生品和基金管理细则的再创新,改革税收政策等多项举措,这一改革开放政策让许多国际金融机构看到了来自上海的新机遇。
全国自贸区发展运行情况比较分析
全国自贸区发展运行情况比较分析自贸区是指为促进国际贸易和国内开放,以及推动投资、创新和合作的一种特殊经济区域。
自贸区通过减少贸易壁垒、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市场开放和服务贸易便利化等手段,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我国自贸区的发展是中国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建立了多个自贸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比较分析全国自贸区的发展运行情况。
一、整体发展情况比较1.自贸区数量:我国自贸区的数量不断增加。
2024年,中国首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成立,标志着我国全面启动自贸区建设。
此后,中国陆续建设了广东自贸区、天津自贸区、福建自贸区、辽宁自贸区、浙江自贸区等。
截至目前,我国自贸区总数已达到18个(包括自贸试验区)。
2.投资入区:自贸区吸引了大量的内外资金。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自贸区实际使用外资达到2400.9亿美元,实现了高速增长。
其中,上海自贸区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的投资,福建自贸区和广东自贸区则吸引了大批外商投资企业。
自贸区的投资吸引能力对于国内外资金的流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贸易增长:自贸区对外贸易增长迅速。
自贸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贸易壁垒,优化贸易结构,加强贸易便利化,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自贸区实际进出口总额达到1.63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4.7%。
这表明自贸区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创新:自贸区推进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
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政策探索和创新经验为全国深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自贸区通过简化审批程序、推动“放管服”、推进负面清单制度等,为全国的开放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不同自贸区的特点分析1.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首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一直以来扮演着自贸区发展的“排头兵”角色。
上海自贸区的特点是扩大开放、创新。
通过简化审批程序、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技术,对上海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国四大自贸区的共性分析、战略定位和政策建议
略 定 位 进 行 研 究 ,并 提 出政 策建 议 。
一
、
自贸 区 本 质 上 是 以 更 大 的 开 放 促 进 更 深 入 的 改 革
( 一 )我 国 改 革 开 放 3 7年 的 历 史 就 是 以 开 放 促 改 革 的 历 史
我 国 以 开 放 倒 逼 改 革 的 历 史 大 致 可 分 4个 阶段 : ( 1)l 9 7 8 ~ l 9 8 8年 ,5个 经 济 特 区和 1 4个 沿 海 开 放 城 市 相 继 设立 ,形 成 我 国改 革 开 放 由 点到 面 、连 线 成 片 的格 局 。 以港 、澳 、 台地 区 和 日、韩 、新 加 坡 等 国 为 目标 ,学 管 理 、学 技 术 、引 资 金 。 ( 2)
新 设 自 贸 区 ,使 中 国 自 贸 区 形 成 “ 雁 阵 ” ,展 翅 高 翔 。 四 大 自 贸 区 的 相 继 设 立 是 中 国一 次 前 所 未 有 的 自我 开 放 , 是一扇开放模式创新的窗 口, 更 是 一 场 制 度 改革 的 大戏 。
( 二 )对 自 贸 区 的 研 究 必 须 解 决 3个 问 题
1 . 何 为 自贸 区 自 贸 区 分 为 两 种 ,一 种 是 广义 的 自贸 区 ,指 两 个 或 两 个 以 上
中国四大自贸区政策分析及展望
中国四大自贸区政策分析及展望摘要: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5年4月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了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总体方案。
文章梳理了上海、广东、福建、天津四大自贸区各项政策,分析政策落实情况,并提出未来可能的政策方向。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更多资料关键词:自贸区;投资开发;贸易促进;金融开放一、沪粤闽津四大自贸区定位范围上海自贸区定位于面向全国,打造改革开放试验田,旨在投资贸易便利化、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以及法治环境规范等方面担当“领头羊”,实施范围120.72平方公里,涵盖7个片区;广东自贸区立足推动内地与港澳经济深度合作,实施范围116.2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福建自贸区立足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实施范围118.04平方公里,涵盖3个片区;天津自贸区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范围119.9平方公里,涵盖3个片区。
二、四大自贸区发展政策沪粤闽津四大自贸区建设主要围绕投资开放、贸易支持、金融开放、监管便利和税收优惠等方面展开,形成“五位一体”的制度框架。
此外,由于差别化定位,广东提出增强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功能政策,福建提出率先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政策;天津提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
(一)投资开放上海选择金融、航运、商贸、专业服务、文化以及社会服务领域扩大开放,并逐渐从服务业延伸至制造业;广东重点在金融服务、交通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科技服务等领域取得突破;福建先行选择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及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天津重点选择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制造业领域扩大对外开放。
此外,2015版自贸区负面清单缩减为122项,较2013年减少约40%。
最全!我国四大自贸区政策情况梳理
面向港澳,侧重服务贸易自由化
海关特殊监管区
陆家嘴金融片区 金桥开发片区 张江高科技片区 广州南沙新区片区 深圳前海蛇口片区 珠海横琴新区片区
实施范围120.72平方公里
实施范围116.2平方公里
(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面向东北亚,促进京津冀制造业升级
天津港片区
天津机场片区
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
实施范围119.9平方公里
20.48平方公里
37.20平方公里
60平方公里(含广州 28.2平方公里(含深
南沙保税港区7.06平 圳前海湾保税港区 28平方公里
方公里)
3.71平方公里)
30平方公里(含东疆 保税港区10平方公 里)
43.1平方公里(含天津港 保税区空港部分1平方公 里和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 1.96平方公里)
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张江高科技片区
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和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 试点以货物贸易便利化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 新,主要开展国际贸易和保税服务等业务 试点有关货物贸易便
利化和现代服务业发 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和深圳前海蛇口片区:重 展的制度创新 点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和高端制造业
平潭片区
(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面向台湾,侧重两岸经贸合作
厦门片区 实施范围118.04平方公里
制表日期:2016年7月 12日
福州片区
28.78平方公里(含上海外 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 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 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34.26平方公里 (含陆家嘴金融 贸易区、世博开 发园区)
1.在统筹评估政策成效基础上,研究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问题 2.符合条件的地区可按照政策规定申请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 政策 3.在严格执行货物进出口税收政策前提下,允许在自贸试验区海关 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保税展示交易平台 4.对设在试验区内的企业生产、加工并经“二线”销往内地的货物 照章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根据企业申请,试行对该内销 货物按其对应进口料件或按实际报验状态征收关税的政策
最全!我国四大自贸区政策情况梳理
最全!我国四大自贸区政策情况梳理自由贸易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实施与其他地区不同或有别于一般贸易规则的贸易政策,通过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放宽市场准入等措施,促进货物、服务、资金和人员的自由流动。
我国目前有四个自由贸易区,即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下面将对这四个自由贸易区的政策情况进行梳理。
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于2024年9月29日,是我国设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我国开放的试验田。
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在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金融开放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金融领域,上海自贸区实施了金融创新试点政策,比如试点建立自贸区专业性的天然资源交易市场,试点推行国际黄金交易,试点推行人民币跨境贷款等。
在贸易领域,上海自贸区放宽了市场准入,取消了一些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限制,并且探索了更为开放的外资准入制度,实行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此外,上海自贸区还开展了跨境电商试点,推动了电商的发展。
在社会事务领域,上海自贸区还推动了一系列创新政策,比如推出自贸人才签证政策,吸引了更多国际化人才的到来;推动创新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加速了新药研发进程;推动社会事务,实现了医药审批、食品审批的“秒批”等。
二、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第二个自由贸易区。
天津自贸区以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核心定位,通过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
天津自贸区在金融领域推进了金融创新试点,例如推行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探索金融资产交易等。
此外,天津自贸区还建立了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加强了金融监管。
在贸易领域,天津自贸区推进了市场准入放宽,取消了一些行政许可事项,加大了进口减免税力度,并且探索了对外贸易便利化举措。
在服务业方面,天津自贸区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服务业,推动了金融、文化、教育、医疗、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
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其他经济特区、自由贸易园区的比较
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其他经济特区、自由贸易园区的比较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推出的新型特殊经济区域,旨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与其他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园区相比,自由贸易试验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和优势。
一、政策创新自由贸易试验区允许适度放宽外商投资准入限制和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改革政策。
如2019年新设立的山东自贸区,开展了30项重点试点工作,其中包括“一超九模式”新的贸易便利化改革措施,以及金融、服务业、科技创新等多项试点。
这些新政策在较长时间内仅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内试验,成功后才可能扩大推行到全国,减少了政策风险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风险。
相比之下,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园区前期较多的是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吸引国外资本进驻,可以迅速建立起起步基地,但政策创新能力和种类较少。
二、基础设施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基础设施方面拥有一定优势。
比如,2014年设立的上海自贸区位于上海的新国际航运中心临港地区,中央政府承诺投入400亿元人民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即新建或重建600公里原有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地铁、水路等,保障园区内交通、通讯、支撑设施先进、齐全、畅达。
而自由贸易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简单,以港口、仓储为主。
如果没有更好的基础,新入驻企业或服务商难以开展业务,有较大的局限性。
而经济特区相较而言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以深圳为例,时而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窗口”,不断地引进、吸收了国外、国内先进技术、管理和经验。
三、经济模式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积极探索更多经济发展的模式,推动家电保修三包制度改革、允许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企业直接外贸、实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允许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境内外资企业合并等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样的创新模式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而自贸园区比经济特区模式更为靠近自由市场,自贸园区是利用区内较大的开放程度和便利化流程,吸引贸易、服务和制造企业入驻,属于“以贸易促投资”的思维方式。
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效及进一步开放创新的对策建议
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效及进一步开放创新的对策建议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推进开放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是我国创新开放方式和机制的重要探索区域。
自贸试验区的成立,有效推动了自贸试验区内企业的创新发展,为自由贸易、经济发展和市场开放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需要进一步进一步加强自贸试验区的创新开放,以推动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
1.行政管理创新自贸试验区试行前置审批、备案登记等方式,取代了原有的审批制度,改变了单一的行政审批为市场监管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简化了企业办事流程,为企业进一步提供了便利。
2.营商环境创新自贸试验区不断加强营商环境的改善,推行“一网通办”“跨部门采购”等制度,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入驻自贸试验区。
3.金融创新自贸试验区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并推动了跨境金融业务的便利化。
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新产品的推出,如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区块链金融等,推动了自贸试验区金融表现的优良稳定,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1.加强开放和贸易便利化自贸试验区要以开放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优化进口贸易结构来增加出口,发挥更大的开放优势。
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形成良性竞争的合作环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2.推进科技创新自贸试验区应重点推进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尤其是技术研发的投入,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逐步取得技术突破,从而优化自贸试验区产业结构。
3.拓展金融业务自贸试验区金融领域要不断的进行开放,吸引大量国内外银行入驻自贸试验区。
同时,加强跨境金融交易便利化,并适时将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新产品与成熟金融产品加以整合,形成全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4.加强人才引进自贸试验区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海外人才、优秀学者能够来到自贸试验区,促进区域内创新创业人才的积极参与,提高自贸试验区的人才素质。
总之,自贸试验区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开放,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效及进一步开放创新的对策建议
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效及进一步开放创新的对策建议【摘要】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从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效、进一步开放创新对策的必要性、推动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措施、加强国际合作以及优化创新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的创新成效仍有提升空间,进一步开放创新对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文提出了推动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国际合作,优化创新环境等。
展望了自贸试验区创新的前景,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为我国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效、进一步开放、创新对策、发展措施、国际合作、创新环境、前景、发展方向、建议1. 引言1.1 自贸试验区的重要性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对外开放和扩大贸易合作。
通过设立自贸试验区,我国可以更好地吸引和利用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和交流。
自贸试验区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只有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不断创新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优化创新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贸试验区的作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贸易壁垒的打破和市场的开放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为了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积极探索开放型经济新模式,推动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政策。
自2013年以来,中国相继设立了多个自贸试验区,通过探索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加强制度创新等途径,推动自贸试验区发展,吸引更多外资和技术进入,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还能促进国内经济结构升级和产业转型,产生了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如市场准入限制、行政审批繁琐、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合作、优化环境等措施来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水平,实现更好的发展效果。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定位及其规制创新的比较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定位及其规制创新的比较一引言自由贸易试验区已成为一国吸引外资、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就业增长的重要手段。
2013年以来,美国主导的TT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协议谈判相继启动,对中国形成围堵之势,投资和贸易转移预期增加。
中国在全球新一轮区域一体化浪潮中面临巨大挑战,倒逼中国重新审视自由贸易试验区规则。
为此,在全国范围内试水高规格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吸纳全球优质资本和要素集聚,逐步提升抗风险能力和承压能力,将创新经验渐进式复制到全国,是中国全方位开放的稳妥之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络,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并成立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自2013年以来,中国相继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成立四大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各自贸试验区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开展各具特色的制度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中国融入世界投资活动的窗口,不仅吸引跨国巨头进驻,而且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双向投资活跃;福建自贸试验区主要面向台湾,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汇鑫小额贷款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便是例证;天津自贸试验区注重京津冀协同发展,以融资租赁促进环渤海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广东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成就领先,侧重于深化“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通过规制合作,与港澳经济深度融合,互联互通。
如何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结合广东实际情况和区位优势,加强粤港澳区域合作,对接高标准投资规则,推动珠三角乃至广东经济发展,是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议题。
本文通过对比四大自贸试验区异同点及其与TTIP、TTP、TISA等国际规则的差距,探究制度改革成效对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据此找出关键影响因素,以期为自贸区战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提供政策建议。
全国自贸区发展运行情况比较分析
全国自贸区发展运行情况比较分析目录第一节自贸区行业现状及特点 (2)一、自贸区运行现状 (2)二、自贸区行业特点 (3)三、四大自贸区对比分析 (4)四、自贸区发展趋势 (6)第二节我国各自贸区分析 (6)一、上海自贸试验区 (6)二、天津自贸试验区 (8)三、福建自贸试验区 (11)四、广东自贸试验区 (13)第一节自贸区行业现状及特点一、自贸区运行现状目前我国自贸试验区包括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
数据来源:图1我国四大自贸试验区我国主要的自贸区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涵盖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实施范围从最初的28.78平方公里海关特殊监管区,扩大到120.72平方公里,增加了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张江高科技片区。
2014年,航海自贸试验区完成经营总收入约1.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2%,其中商品销售额约12.5万亿元,增长约11.5%;航运物流服务收入约1100亿元,增长约19%。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增45家对外直投达123亿美元。
他指出,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
创新外商投资审批方式,完善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外商直接投资实到181.7亿美元,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增45家,累计达到490家。
上海还推动外贸转型升级,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加快发展。
二、自贸区行业特点(一)行业定义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设立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
最早起源于于2013年8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
自由贸易试验区(Free Trade Zone 缩写FTZ):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
这种方式属一国(或地区)境内关外的贸易行为,即某一国(或地区)在其辖区内划出一块地盘作为市场对外做买卖(贸易),对该地盘的买卖活动不过多的插手干预、且对外运入的货物不收或优惠过路费(关税)。
观研天下-中国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共性分析
中国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共性分析导读:中国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共性分析。
我国设立自贸区意在倒逼经济改革、释放改革红利、加强与国际接轨。
4个自贸区的核心要义不仅是以上海自贸区试点内容为主体,而且要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
从横向来看,自贸区是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要发挥试验区、桥头堡和排头兵的作用。
我国设立自贸区意在倒逼经济改革、释放改革红利、加强与国际接轨。
4个自贸区的核心要义不仅是以上海自贸区试点内容为主体,而且要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
从横向来看,自贸区是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要发挥试验区、桥头堡和排头兵的作用。
四大自贸区都追求机制、体制、法治上的创新和突破,围绕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战略要求,把扩大开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把培育功能与政策创新相结合,把大胆试验与谨慎求证相结合,构建国际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
因此,四大自贸区都将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完善法治领域的制度保障等作为主要任务,涉及行政管理、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开放政策,具体体现在:(一)贸易便利化顾名思义,贸易便利化是自由贸易区最基本的功能,即在没有海关监管、查禁、关税干预下的货物自由进口、制造和再出口。
四大自贸区实施境内关外管理,货物进出试验区相当于进口和出口,享受关税等优惠政策。
监管上采取“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模式,实现从货物管理转变为企业管理。
一线监管集中在对人的监管,口岸单位只做必要的检验检疫等,海关从批次监管模式转向采用集中、分类、电子化监管模式,实现区内人与货物的高效快捷流动。
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在注重对接国际经贸规则背景之下,自贸区势必还将进一步推动贸易便利化,同时提升贸易开放程度。
更重要的是,还要一并推进与自由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的发展,包括航运、贸易及相关服务业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现有的贸易壁垒,推动区内要素转移和资源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四大自贸试验区创新举措比较分析
作者:黄茂兴王珍珍《光明日报》(2016年04月20日15版)
2015年4月,国务院分别批准福建、广东、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开放方案,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了2.0时代。
比较分析四大自贸试验区在创新方面的努力,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四大自贸试验区的创新举措
一是不断创新管理服务。
我国四大自贸试验区坚持问题导向和企业需求导向,不断创新管理服务,实施以简政放权为核心内容的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公布政府各部门的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责任清单。
2015年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构建了六项事中事后监管的制度举措,包括国家安全审查机制、反垄断工作机制、加强信用管理、建立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建立监管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制度等,探索通过减少审批材料、压缩审批时限、网上办理等方式进行简化优化,共计232项。
天津自贸试验区实施了“一颗印章管审批”,企业设立、贸易服务、资质资格等审批事项全部纳入自贸区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效率提高75%。
福建自贸试验区80%以上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已下放自贸试验区各片区实施,率先实现企业注册登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自2015年10月1日起,“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推广实施。
广东自贸试验区90%以上的外资项目实现了备案管理,企业注册登记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22个省直部门下放60项省一级管理权限,行政审批时间压缩了50%以上。
二是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
我国四大自贸试验区积极拓宽新型贸易业态,在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展示交易以及融资租赁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上海、广州、天津以及福州、平潭均获得跨境电商试点的资格,上海、天津获得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保税交易制度复制推广到其他三地自贸试验区。
天津自贸试验区在融资租赁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15年12月,天津自贸试验区各类租赁公司达到1500多家,集聚效应明显。
此外,各地自贸试验区积极提升航运服务能级,逐步推进以贸易便利化为中心的贸易监管方式的转变,率先实行了海关、检验检疫、边检和海事等部门的一站式查验平台,通关效率明显提升。
其中,上海货物贸易实现了海关、安检和商检等17个部门的“单一窗口”联合办公;天津自贸试验区平均通关时间由原来的1-2天缩短到2个小时,节约70%的报关成本;福建自贸试验区在对台货物贸易方面,率先简化ECFA原产地证书提交手续、单方面采信台湾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认证结果和检测结果;广东自贸试验区海关平均通关效率提高50%以上,检验检疫查验率降低90%。
三是投资管理模式更加科学。
自2015年5月8日起,我国四大自贸试验区共用同一份负面清单,相比较之前的负面清单而言,进一步减少和取消了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投资领域进一步放开。
自贸试验区中央层面投资核准事项减少了76%,境外投资项目核准除特殊情况外全部取消。
自贸试验区虹吸效应显著,入驻企业大幅度攀升,截至2015年12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2.1万家,其中外资企业4000多家;天津自贸试验区新登记市场主体1.41万户,新设外资企业657家;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立企业4.3万家,其中外资企业2131家;至2016年2月底,福建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19357户,同比增长4.2倍;注册资本3483.07亿元,同比增长6.73倍。
四是在金融领域实现了一系列开放创新。
天津、福建和广东自贸试验区立足复制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的经验,出台了一系列金融创新政策,逐步推出各类投融资便利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改革措施,金融领域开放创新逐步扩大。
天津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体系建设、
金融机构体系建设、金融业务创新以及金融生态环境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截至2015年底,各类金融机构超过110家,实现境外放款2.8亿美元,为企业节约成本约1500万美元,同时国务院进一步明确融资租赁作为天津自贸试验区金改的重点;2015年7月,福建自贸试验区启动了对台跨境人民币贷款试点,进一步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广东自贸试验区集聚各类金融和类金融企业超2万家,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226.34亿元。
2015年1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天津)、中国(福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金融改革举措,逐步完善顶层设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又迈出了新步伐,截至2015年底,共设有21家法人银行、99家分行、13家专营机构和301家支行级网点,此外还有27家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和4家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改革和服务科创中心成了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特色。
创新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差异化功能定位。
尽管我国四大自贸试验区在建设过程中结合了各自的区位优势,各具特色地提出了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对接思路,如上海自贸试验区突出强调了“四个中心”的建设以及服务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需要,天津自贸试验区突出强调了对接京津冀一体化,福建自贸试验区突出强调了对台交流合作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建设,广东自贸试验区则突出强调了粤港澳一体化和带动泛珠三角产业升级的功能定位。
但四地自贸试验区在主要任务设计、产业发展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同质化竞争,尤其是在吸引外资企业方面实际上存在着各种力量方面的“权衡”和“比拼”。
从服务国家战略定位的角度来看,四地自贸试验区一定要差异化功能定位,共同服务于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需要,更多强调彼此之间的协调发展,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要协调各方共同推进。
我国四大自贸试验区均是在原有的保税区、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综合实验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备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条件和一系列优惠措施,在建设过程中也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但如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提高效能、优化服务;如何调动多个相关职能部门互动、联动,共同推进创新发展;尤其是如何理顺自贸试验区新政策与原有政策之间的关系,协调解决好政策调整带来的难题等,需要引起重视,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实现整体推进。
要强化政策的落地实施。
四大自贸试验区都存在部分创新举措的提出仅停留在政策设计的层面上,并没有很好地根植于当地企业的需求,企业在对部分政策的落实、流程等方面了解知之甚少,甚至在碰到一些具体问题时不懂得找哪个部门来解决的情况。
因此,需要加强对新出台的创新政策的解读,特别是需要加强引入专业人士来帮助解读、推广,让更多的民众、企业家了解并加以应用。
同时,各部门要持续跟进,及时加以研判和评估分析,必要时也需要对政策实施进行纠偏,以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
如何持续推进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
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联动。
一是主动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借助国务院建立的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功能,帮助协调解决自贸试验区建设过程中跨部门、跨地区的重大问题。
二是加强四地自贸试验区之间、自贸试验区内各个片区之间的协作,通过研讨会、工作沙龙等形式,破解难题,深化合作,实现各个自贸试验区、各片区差异化联动发展,共创“1+1+1>3”模式。
三是加强四地自贸试验区中省直部门间的沟通联动,提高政府政策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度,提高政策落实效率。
四是加强高校、政府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政策前瞻、资政服务功能。
加大产业深度融合对接。
一是有序推进自贸试验区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服务链升级,引进完整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链体系,提升产业发展的活力。
二是促进自贸试验区区内区外产业联动发展,根据产业功能布局的原则,可以
考虑将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分为自贸试验区核心区域、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域以及自贸试验区功能辐射区域三个层面,加强各个区域层面的对接与联动,将创新举措由区内惠及到区外,加快自贸试验区建设经验的复制和推广。
加大国内外人才引进培育力度。
加大力度引进自贸试验区建设过程中所急需的金融、管理、航运、物流等相关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引导自贸区企业用好用活人才政策,以多样化的形式吸纳人才。
加大四地自贸试验区中高等院校、高职和中职院校开设与自贸试验区建设所需的相关专业和课程。
做好人才引进过程中的后方保障工作,使得人才能够“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加快建设务实高效的政务平台,整合行政审批平台、便民服务平台,推进行政审批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完善贸易平台建设,促进平台功能在进出口环节、运输、仓储、加工等流程的全面延伸覆盖,增强平台界面的用户体验感,提高售后服务保障能力。
加强跨境电商平台建设,实现统一监管、统一申报、统一结算、统一退税等一站式服务模式。
(黄茂兴、王珍珍,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