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温度的观测

合集下载

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2)

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2)

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简介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从而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以及水的温度计量。

通过实验的操作过程,学生将学会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并能正确读取和记录水的温度。

实验材料•温度计•水•容器•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温度计、水和容器。

2.将温度计放置在室温下一段时间,以使其适应室温。

3.使用容器装满水,注意水的数量要适中,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

4.将温度计的温度计头部分放入水中,确保温度计头部完全浸入水中。

5.等待数秒钟,直到温度计上的温度读数保持稳定。

温度计的温度读数是水的温度。

6.记录测得的水温,并将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7.可以重复以上步骤,对不同的水样测量温度并记录。

实验注意事项1.使用温度计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将温度计摔坏或破损。

2.在读取温度时,要注意眼睛与温度计的距离,以避免近视度数较深的人读取不准确。

3.在记录温度时,应该及时写下数字,以避免记忆犹豫导致的数据错误。

4.涉及到热水时,要小心烫伤,尤其是对于小孩子来说,需要有成人的指导和监督。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实验测量得到的水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的温度,也可以用于其他实验或日常生活中的需求。

通过实验记录表格,可以更好地比较不同水样的温度,观察其差异。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会了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并通过实验记录表格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水样的温度,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拓展实验1.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温度差异。

可以准备不同大小、不同材质的容器,分别装满水并测量温度,观察不同容器中水的温度是否有差异。

2.研究水温和环境温度的关系。

可以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进行比较,观察水温与环境温度是否存在相关性。

参考资料无。

热学分组实验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热学分组实验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试管、水、温度计、秒表、海波、蜡等。

设计实验:1.参照图组装好实验器材。

2.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

3.待温度升至40℃左右,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待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4.把海波换成蜡的碎块再做一次上述实验。

物态变化: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注意事项:1.探究过程中,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直接加热,目的是让固体受热均匀。

2.调节实验装置:顺序从下到上。

3.严禁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4.在用描点法作熔化图象时,应将所得点用用平滑曲线相连。

5.海波熔化时间太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

可以通过增加水的质量、增加海波质量或调小酒精灯火焰,来延长海波熔化的时间。

问题探究:1.在做实验时,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要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再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呢?提示:这种加热方式叫作“水浴加热”,目的是:(1)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2)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缓慢,从而使其慢慢熔化,便于观察温度变化的规律。

2.比较图甲和图乙,会发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有什么不同?提示: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即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3.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有什么特点?提示: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逐渐变软、变稀,最后全部变成液态,此过程中吸热,温度逐渐升高;非晶体凝固过程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全部变成固态,此过程中放热,温度逐渐降低。

练习: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示数为℃,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精选

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精选

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精选本文档旨在为小学科学3-6年级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实验精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实验能力。

3年级实验精选实验一:测量温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了解温度的概念和如何使用温度计。

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了解温度的概念和如何使用温度计。

实验材料:温度计、水、冰块、杯子、温水、热水。

温度计、水、冰块、杯子、温水、热水。

实验步骤:1. 将温度计置于室温下,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2. 将温度计放入冰水中,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3. 将温度计放入温水中,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4. 将温度计放入热水中,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实验结果:记录每次测量的温度读数,并观察不同物体的温度差异。

记录每次测量的温度读数,并观察不同物体的温度差异。

实验结论: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温度较低时,温度计的读数较低;温度较高时,温度计的读数较高。

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温度较低时,温度计的读数较低;温度较高时,温度计的读数较高。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了解长度的概念和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了解长度的概念和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实验材料:尺子、书、铅笔、橡皮、手表等物体。

尺子、书、铅笔、橡皮、手表等物体。

实验步骤:1. 选择一个物体,使用尺子测量其长度,并记录结果。

2. 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

实验结果:记录每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并观察不同物体的长度差异。

记录每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并观察不同物体的长度差异。

实验结论:尺子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不同物体的长度有所差异。

尺子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不同物体的长度有所差异。

4年级实验精选实验三:水的沸腾温度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了解水的沸腾温度。

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了解水的沸腾温度。

实验材料:水、烧杯、温度计、火源。

水、烧杯、温度计、火源。

实验步骤:1.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温度的测量》教案

《温度的测量》教案

《温度的测量》教案《温度的测量》教案《温度的测量》教案1学习目标: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主要环节(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应用---课堂小结预习内容:预习教材。

重难点、问题预测及对策:【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资源及优化组合: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参考书P46)全班: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若干(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师生互动: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2、师:书P45展示了一些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4、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5、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P45的插图和方法。

(学生阅读)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介绍完了之后,请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归纳:(1)――上端比较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

(2)(5)――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

(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

(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

小学四年级温度数学教案:工程测量中的温度控制

小学四年级温度数学教案:工程测量中的温度控制

小学四年级温度数学教案:工程测量中的温度控制温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理量,无论是在家里看电视、生活中的烹饪、还是工作场所中的环境控制,对温度的了解都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在工程测量领域,温度的控制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因为温度的变化会对工程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小学四年级温度数学教案,主要涉及工程测量中的温度控制。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让小学四年级学生了解温度在工程测量中的作用,学习如何控制温度对于保证测量精度的关键性。

二、实验材料热水器、温度计、器皿、玻璃管、电子秤。

三、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工作将玻璃管的一侧塞上棉花,另一侧塞上温度计,清洗好器皿和电子秤并备好热水器和水。

2、测量温度将器皿放入热水器中加热,待水温达到一定温度后再将器皿取出来,放到桌上。

将温度计插入到玻璃管内,并将玻璃管插入到器皿中,使温度计底部正好接触到热水中。

记录温度计读数。

3、控制温度在第2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试着让温度降低,或者升高。

比如,可以调节热水器的温度,改变器皿内的水量,或者直接加入冰块等方法,让温度发生明显的变化,再记录温度计读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数据和结论。

1、温度的变化会对测量精度产生较大的影响。

如果温度变化不可控,则测量数据的精度和稳定性都会受到影响。

2、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控制水量、调整热水器温度等方式进行控制。

这就需要我们对温度的控制有一定的了解和技巧。

3、在实际工程测量中,温度的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高精度测量拍摄、工作温度要求严格的环境,甚至包括一些微生物实验等方面,对温度的控制要求尤其严格。

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仪表和测量方法,以及合适的控制手段,来确保温度的精确控制和管理。

五、安全注意事项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热水的温度,避免烫伤手部,同时要小心使用电器和测量仪器等设备,做好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师生的安全。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温度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

实验2:用温度计测水温

实验2:用温度计测水温
2014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核:实验二
考查
项目
实验过程及要求
扣分标准
备注
器材检查10分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10分)
未进行检查就进行实验的记0分




80

1、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并记录(10分)
量程记错扣5分;分度值记错扣5分
2、用温度计正确测水温,并记录结果(45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烧杯壁或烧杯底接触记录结果的扣10分,玻璃泡没有完全浸入水中就开始测量的扣10分,浸入时间明显不足就记录结果的扣10分,读数时视线不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的扣15分
3、擦干温度计,装入盒中(10分)
温度计没有擦干就放入盒中的扣5分,没有放入盒中的扣5分
4、实验结论(15分)
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
正确15分。①无单位的扣5分;②测量结果错误的扣10分。
实际温度
温水
冷水
实验
习惯
10分
实验后能整理好器材(3分)能注意桌面整洁(3分)能将废物倒放在指定地点(2分)实验时不大声喧哗(2分)
器材未整理好的扣3分,桌面不整洁的扣3分,随意丢废弃物的扣2分,实验时大声喧哗的扣2分
“用温度计测水温”实验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实验2 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解析版)

实验2 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解析版)

实验2 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2023中考预测与复习建议:本题属于热学板块,本实验2022年版课标相较于2011年版课标做了修改,2011年版课标名称“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本实验应回归教材,熟悉实验操作过程,以全面扎实掌握基础考点、理解实验操作过程,会分析、解释过程和数据为重点,同时实验会和大气压、热传递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有一定的可拓展性,预测2023年中考仍然将会以基础题型的形式出现,最多设置2分稍微难点的分值,但是平时复习时,应该提高要求,做到复习全面、细致、重难点突出,尤其是突出核心素养能力考查,同时复习阶段应提高考查频次来体现其核心地位。

)基础考点梳理1.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2. 实验器材及其组装(1)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小孔的纸板、温度计、秒表、火柴、水. 其中属于测量仪器的有温度计和秒表.(2)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自下而上.(3)烧杯底部垫石棉网的目的:使烧杯受热均匀(4)硬纸板的作用:①减少热量损失,缩短加热时间;①防止热水溅出伤人;纸板上留小孔的目的:中央孔是用来固定温度计;边沿的孔是为了保持烧杯内与外界大气压相同,如果没有小孔,会使里面气压增大,测出的水的沸点偏高3. 实验过程(1)沸点的判断:加热一段时间后,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温度计示数不变),此时的温度为水的沸点(2)水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中变小,未到液面就消失了;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变大,到液面破裂.如图1所示.4. 实验数据处理(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2)分析温度-时间图像或表格数据判断水的沸点、加热时间、总结结论.5. 实验结论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6. 实验评价(1)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上部出现小水珠、烧杯上方产生“白气”的原因: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撤去酒精灯后水不能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石棉网和烧杯底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烧杯内的水能继续吸收热量(3)实验操作正确但得出水的沸点不是100 ①的原因:a.当地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低于100 ①;b.当烧杯内的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沸点高于100 ①,如加热时用硬纸板遮着烧杯口(4)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a.减少水的质量;b.提高水的初温;c.在烧杯口盖上带孔的硬纸板(5)水蒸气烫伤较沸水更严重的原因:水蒸气液化放出热量(6)当水停止沸腾时,给烧瓶浇冷水或从瓶中向外抽气,水会重新沸腾的原因:瓶内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7. 知识拓展(1)酒精灯给水加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的.(2)水在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大(3)热量的相关计算(Q=cmΔt)典型例题赏析2.物理学习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甲装置的某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容器壁.(2)改正错误后,实验中观察到_是否有大量的气泡由小变大__的现象时可判断水沸腾了.要点1. 水沸腾前后气泡特点:①沸腾前:气泡少,上升过程中遇冷收缩变小(气泡内水蒸气遇冷液化)①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变小,气泡变大.(3)在水温升高到85 ①后,每隔1 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下表中.①分析可知:水在沸腾前,_持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_;水在沸腾过程中,_持续吸热,温度不变.①本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98__①,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低于(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4)为了探究水沸腾时需要吸热,接下来的操作是将石棉网去掉,观察水是否会继续沸腾.(5)(结论评估)(2022临沂改编)实验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沸腾一小会儿,这说明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这种判断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其中“水还能沸腾一小会儿”的原因可能是石棉网的余温高于水的沸点,会继续对水进行加热.要点2. 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水还在持续吸热,即可能有其他装置继续给水供热.(6)(2022陕西改编)等水温降至85 ①以下后,另一位同学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①(现象解释)第一次实验结束后,烧杯中的水面降低了,原因是水温升高,蒸发加快(选填“加快”或“减慢”).①(绘制图像)图乙是第一次实验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在同一坐标系中大致画出第二次实验水从85 ①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要点3. 水的初温和质量对实验的影响:①水的质量较少:从相同温度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更短.①水的初温较高:相同质量的水,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更短(7)(实验改进)(2022临沂改编)学习小组实验后统计了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到水沸腾共用时22 min,请提出一条减少加热时间的合理化建议:减少水量,提高水温(8)(生活实践)(2022益阳)做完实验后学习小组又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得到的图像如图丙.如果要喝一杯奶茶(牛奶与茶水的质量之比约为1①2),结合图丙,方案B 的冷却效果更好.方案A.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 min,然后加冷牛奶方案B.先将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 min要点4. 降温情况分析:分析图像,水和环境的温度差越大,水放出热量越快.2.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用到的器材如下: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停表等。

物理化学实验(温度)

物理化学实验(温度)

一、温度计和恒温装置
(1)水银-玻璃温度计的种类和使用范围 ▲ 一般条件:由-5℃~105℃,150℃ ,250℃ ,360℃等, 每格1℃或0.5℃; ▲ 量热学用:由9~15℃,12~18℃,15~21℃ ,18~24℃, 20~30℃ 等,每格0.01℃或0.002; ▲ 测温差的贝克曼温度计:有升高和降低两种; ▲ 分段温度计:从-10~200℃分为21支,每支温度范围10℃, 分格0.1℃。另外有 -40 ~ 400℃,每隔50℃ 一支,分格0.1℃; ▲ 测量冰点降用:-50~50℃,分格0.01℃。
2铠装热电偶的结构铠装热电偶具有能弯曲耐高压热响应时间快和坚固耐用等许多优点它和工业用装配式热电偶一样作为测量温度的变送器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同时亦可作为装配式热铠装热电偶结构一温度计和恒温装置一支典型的热电偶是由两根经过适当退火的不同金属丝所组成将两根金属丝的一端焊在一起构成测量端热端另一端称为参考端或冷端与导线相连参考端通过导线与电压测量仪电位差计相连后就可以进行热电势测量
一、温度计和恒温装置
双金属感温元件是由膨胀系数不同的两种金属片牢固结 合在一起而制成,一端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当温度变 化时,由于两种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而使双金属片的曲率 发生变化,自由 端产生位移,经传
动放大机构带动指 针指示温度值。为 了满足不同用途的 要求,双金属元件 制成各种不同的形 状,如右图所示。
一、温度计和恒温装置
▴ 辐射 在透明物质中,由于附近热体的辐射所产生的误差。 ▴ 其它因素 温度计刻度、毛细管粗细不均匀等诸多因素。
一、温度计和恒温装置
(三) 热电偶温度计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A和B串接成一个闭合回路, 当两个接点温度不同时,回路里将产生一个与温差有关 的电势——温差电势,形成电流,此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该导体对称为热电偶。

实验 2-19 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测量和研究

实验 2-19 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测量和研究

实验 2-19 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测量和研究温度是一个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基本物理量,自然界中的一切过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

因此,温度的测量和控制在科研及生产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要进行可靠的温度测量,首先就需要选择正确的温度仪表,也就是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最早开发、应用最广的一类传感器。

本实验将通过测量几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随温度变化的特征物理量,来了解这些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实验目的】1. 了解四种温度传感器(NTC 热敏电阻、PTC 热敏电阻、PN 结二极管、AD590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原理。

2. 掌握上述几种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并比较它们的性能特点。

3. 学会用最小二乘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线性分析。

【实验器材】WT-1A 温度传感器特性和半导体制冷温控实验仪,数字万用表,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一) 热敏电阻NTC 的温度特性NTC 热敏电阻通常由Mg 、Mn 、Ni 、Cr 、Co 、Fe 、Cu 等金属氧化物中的2~3种均匀混合物压制后,在600℃~1500℃温度下烧结而成,由这类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成的热敏电阻,具有很大的负温度系数,在一定的温度的范围内,NTC 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关系满足下列经验公式11( )0B T T R R e-= (2-19-1)式中R 为该热敏电阻在热力学温度T 时的电阻值,R 0为热敏电阻处于热力学温度T 0时的阻值,B 是材料的常数,它不仅与材料性质有关,而且与温度有关,在一个不太大的温度范围内,B 是常数。

由(2-19-1)式可得,NTC 热敏电阻在热力学温度T 0时的电阻温度系数α02001d d T T R BR T T α=⎛⎫==- ⎪⎝⎭ (2-19-2) 由式(2-19-2)可知,NTC 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与热力学温度的平方有关,在不同的温度下,α值不相同。

对(2-19-1)式两边取对数,得0011l n l n R B R T T ⎛⎫=-+ ⎪⎝⎭(2-19-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l n R 与011T T -成线性关系,可以用作图法或最小二乘法求得斜率B 的值,并由(2-19-2)式求得某一温度时NTC 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α。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记录:三年级上册全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记录:三年级上册全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记录:三年级上册全实验一:测量温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了解温度的概念,并研究使用温度计。

实验材料- 温度计- 水- 冰块- 热水实验步骤1. 用温度计测量室内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2. 将温度计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水的温度。

3. 将温度计放入冰块中,观察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4. 将温度计放入热水中,观察并记录热水的温度。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记录的温度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物体的温度是不同的。

室内温度较为温暖,水的温度较低,冰块的温度更低,热水的温度较高。

实验结论温度是用来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我们可以通过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实验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并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 水- 热水- 冰块实验步骤1. 将一杯水放在室温下,观察水的状态,并记录下来。

2. 将一杯水加热至热水,观察水的状态,并记录下来。

3. 将一杯水放入冰箱冷冻,观察水的状态,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在室温下,水处于液态。

加热水后,水变为蒸汽,呈现气态。

冷冻水后,水变成冰块,呈现固态。

实验结论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三态变化,即液态、气态和固态。

温度升高时,水会从液态变为气态;温度降低时,水会从液态变为固态。

实验三:观察物体的浮沉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了解浮力的作用。

实验材料- 不同物体(例如木块、铁块、纸片)- 水实验步骤1. 将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木块的浮沉情况,并记录下来。

2. 将铁块放入水中,观察铁块的浮沉情况,并记录下来。

3. 将纸片放入水中,观察纸片的浮沉情况,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铁块沉在水底,纸片也浮在水面上。

实验结论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密度较大的物体会沉在水底,密度较小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浮力是使物体浮起的力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继续记录后续实验的内容)。

幼儿园气候变化探究:科学实验与观察计划

幼儿园气候变化探究:科学实验与观察计划

幼儿园气候变化探究:科学实验与观察计划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而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对于这一重要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至关重要。

为了让幼儿在早期就对气候变化有所认识,我们需要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来引导他们,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和意识。

下面就是一份针对幼儿园气候变化探究的科学实验和观察计划。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对气候变化有所认识,引导他们关注环境变化并培养环保意识。

实验材料:1. 温度计2. 冰块3. 水杯4. 太阳能灯实验步骤:1. 温度变化观察实验步骤一:老师将温度计插入一杯水中,让幼儿观察并记录水的温度。

步骤二:老师将一块冰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水的温度变化。

步骤三:将水杯放置在太阳能灯下,观察并记录水的温度变化。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观察和记录,幼儿可以发现,在加入冰块或者暴露在阳光下的情况下,水的温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引导幼儿思考气候变化对温度的影响。

2. 天气观察实验步骤一:老师在每日晨间引导幼儿观察天气情况,包括晴天、阴天、多云、下雨等。

步骤二:老师带领幼儿记录每日的天气情况。

步骤三:老师鼓励幼儿分析天气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实验结果:通过每日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幼儿可以了解不同天气现象的出现频率,并通过老师的引导对气候变化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3. 植物生长观察实验步骤一:在教室窗台放置几盆植物。

步骤二: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生长的情况,包括生长速度、植物健康状况等。

步骤三: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气候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植物生长的情况,幼儿可以发现气候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从而引导他们关注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

总结回顾:幼儿园阶段的气候变化探究实验和观察计划,可以通过简单而有趣的实验,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气候变化的概念,从而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兴趣。

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幼儿可以从日常的实验中感受到气候变化对于温度、天气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引导他们积极关注环境变化,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为未来的环境保护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

农业气象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太阳辐射及光照强度的观测实验目的:1.了解辐射表、多探头照度计的构造原理;掌握太阳总辐射、净辐射和光照强度的观测方法。

2.掌握太阳辐射传感器、多探头照度计测定太阳总辐射、净辐射和光照强度的原理和方法。

仪器、设备:TBQ-2天空辐射表、TBB-1净辐射表、太阳辐射电流表、ZDS-10F系列多探头自动换档数字式照度计、导线设备参数:TBB-1净辐射表灵敏度:9.124um/wm2〔白天〕、9.11um/wm2〔夜晚〕太阳辐射电流表:辐射瞬时值〔瓦/平方米〕=显示值×1000/灵敏度系数实验原理及步骤:一、太阳总辐射、净辐射的观测(一)TBQ-2天空辐射表原理及安装构造原理:μm的太阳总辐射,也可用来测量入射到斜面上的太阳辐射,如感应面向下可测量反射辐射,如加遮光环可测量散射辐射。

因此,它可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利用、气象、农业、建筑材料老化及大气污染等部门做太阳辐射能量的测量。

TBB-1净辐射表用来测量太阳辐射及地面辐射的净差值。

它的测量范围为0.3~3μm的短波辐射和3~50μm的地球辐射。

TBQ-2天空辐射表的工作原理:该表为热电效应原理,感应元件采用绕线电镀式多接点热电堆,其外表涂有高吸收率的黑色涂层。

热接点在感应面上,而冷结点那么位于机体内,冷热接点产生温差电势。

在线性范围内,输出信号及太阳辐照度成正比。

为减小温度的影响那么配有温度补偿线路,为了防止环境对其性能的影响,那么用双层石英玻璃罩,罩是经过精细的光学冷加工磨制而成的。

2.TBQ-2天空辐射表的安装及使用:该表应安装在四周空旷,感应面以上没有任何障碍物的地方。

然后将辐射表电缆插头正对北方,调整好水平位置,将其牢结实定,再将总辐射表输出电缆及记录器相连接,即可观测。

最好将电缆结实地固定在安装架上,以减少断裂或在有风天发生间歇中断现象。

〔二〕TBB-1净辐射表原理及安装1.TBB-1净辐射表构造原理:TBB-1净辐射表用来测量太阳辐射及地面辐射的净差值。

实验二最高和最低温度的测定

实验二最高和最低温度的测定

实验二、最高和最低气温的测定
1、最高温度计(水银):
测定某一段时间内(一天)最高温度。

(1)原理:水银球颈部插入一段玻璃管或者将底部管口紧缩,当温度升高时,水银膨胀,越过狭小颈部而上升,但温度下降时,球部水银紧缩,因颈部狭小,管内水银不能随之下降,停留在管内。

(2)使用方法:轻轻向下甩动,调整,不能来回颠覆;水平横置。

(3)测定内容:记录每日最高温度(午后13-14h),然后归零;
记录1周;
记录当天天气情况。

2、最低温度计(酒精):
测定某一段时间内(一天)最低温度。

(1)原理:球底内置酒精,酒精柱内置2cm黑色玻璃棒呈哑铃状。

当温度下降时,酒精收缩,因酒精柱顶的表面张力作用(表现为液体表面自动缩小),指标随之往回移动,向酒精球底部后退。

当温度升高时,酒精膨胀,酒精柱经过游标周围缓缓上升而指标停留在原处。

指标离酒精球较远之一端为表示在某一时段间隔内的最低温度。

(2)使用方法:表面倾斜,使游标回到酒精柱的顶端;水平横置。

(3)测定内容:记录每日最低温度(凌晨6-8h),然后归零;
记录1周;
记录当天天气情况。

3、日平均气温:
(1)2、8、14、20h的平均值
(2)(最高气温+最低气温)/2
4、气温日较差:一日之中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

实验2温度的观测

实验2温度的观测

实验二、温度的观测温标: 气温是衡量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表示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的大小。

我们通常用摄氏温标(t )来表示,也有用华氏温标(F ,欧美习惯用此温标)表示的,理论研究工作中常用绝对温度(T )表示,其换算关系为: t = 5×( F─32 ) /9 , t = T ─ 273.15一、 测量气温常用的仪器 (1)玻璃温度计:感应部分是一个充满液体的玻璃球或柱,与感应部分相连的示度部分是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玻璃毛细管,测温液体通常用水银、酒精或甲苯等。

由于玻璃球内液体的热胀系数远大于玻璃,毛细管中的液柱会随温度变化而升降。

常用的玻璃温度计有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和干湿球温度表。

a ) 最高温度表:是专门用来测定一定时间间隔的最高温度的,它的构造是在球部底处置一根玻璃针,直伸到毛细管口,使毛细管口变狭。

温度上升时,水银膨胀,压力增大,迫使水银挤过狭管上升。

温度下降时,因无足够压力使水银挤过狭管回到球部,水银柱就在狭管处断裂,于是狭管以上这段水银柱的顶端,就保持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温度表曾感受到的最高温度示度上,因而可测得最高温度。

b ) 最低温度表:是专门用来测定一定时间间隔的最低温度的,它用酒精作测温液,在毛细管内放一枚游标,温度上升时,酒精膨胀可越过游标上升,而游标本身由于顶端对管壁有足够的摩擦力,能维持在原处不动。

温度下降时,酒精柱收缩到与游标顶端相接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触时,由于酒精液面的表面张力比游标对管壁的摩擦力要大,使游标不致突破酒精柱顶而借液面的表面张力带动游标下滑。

也就是说,游标只能降低,不能升高。

所以,游标离球部较远一端的示度,就是一定时间间隔内曾经出现过的最低温度。

c ) 干湿球温度表:也就是普通的温度表,它的测温液体为水银,用普通的温度表可以测定任一时刻的气温变化。

d) 阿斯曼通风干湿球温度表是德国人R·阿斯曼1887年所创,两支棒状温度表放置在防辐射性能极好的通风管道内,机械或电动通风速度为2.5米/秒。

小学科学教案三年级《观测温度》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案三年级《观测温度》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案三年级《观测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的基本概念,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温度的含义。

2. 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

3. 能够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温度。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

2. 教具:温度计、水杯、冷热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温度的概念,如夏天的热、冬天的冷等。

- 让学生使用自己的话解释温度是什么。

2. 温度计的使用(10分钟)- 给学生展示温度计,并解释如何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 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测量教室内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 观察物体的温度(15分钟)- 要求学生带来自己的水杯,并用水杯装满冷水。

- 让学生用温度计分别测量教室内的冷水和室温,并记录下来。

- 让学生用手触摸冷水和室温的杯壁,比较它们的温度差异。

4. 温度变化的实验(20分钟)- 给学生准备热水,并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

- 让学生将温度计放入水杯中,测量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温度。

- 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温度的变化情况。

5. 总结(10分钟)- 让学生回答问题:温度是什么?如何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结果,并总结温度变化的规律。

- 激发学生的思考:温度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四、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温度。

2. 引导学生做更多与温度变化相关的实验,探索温度变化的原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研究态度。

2. 查阅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总结,评估他们对温度概念的理解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幼儿园观察温度教案

幼儿园观察温度教案

幼儿园观察温度教案教案背景幼儿园阶段是儿童认知和学习的关键时期,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幼儿园这一特殊的阶段特点,为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其中,温度观察能够帮助幼儿了解并掌握温度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并掌握温度的概念2.能够利用温度计测量温度3.能够通过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来推测温度变化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温度概念讲师介绍温度的概念,并提出探索温度的问题,引导幼儿对此产生兴趣。

第二步:温度计的使用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室内温度。

在教室中不同的位置测量温度,记录在黑板上。

要求学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了解温度的高低及其变化规律。

第三步:探讨温度的变化让幼儿观察外面的天气和阳光的位置,用自己的话描绘这一时刻的天气情况。

问孩子们今天会有多热,让孩子们尽可能地给出自己的回答,以此激发孩子们去思考温度与周围环境变化的关系。

第四步:关于昼夜温度的探究利用测量得到的温度信息,让幼儿观察和推测昼夜温度的变化规律。

比如让孩子们预测白天与晚上温度的差异及其原因。

然后再协助孩子们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并讨论其原因。

此步骤可通过实践、探究来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昼夜温度的变化规律。

第五步:总结与思考在教师引导下,让幼儿们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1.温度是什么?2.如何观察温度的变化?3.调查得出昼夜温度变化规律,并总结昼夜温度变化的可能原因总结通过这个教案的学习,幼儿们能够掌握测量温度的基本方法,并通过观察周围环境、实践探究等多种活动感受温度的变化;能够相对准确地描述室内和室外的温度;理解并掌握昼夜温度变化规律,培养了幼儿的探究学习习惯和科学素养,有利于幼儿对真实世界的探究。

技能训练2 土壤温度观测.

技能训练2 土壤温度观测.
温度:若一天观测4次,把每次观测 各深度温度值相加除以4,即得各深度日平均温度值;若 一天观测3次,其统计方法是: • 日平均地面温度=[1/2(当日地面最低温度+前一日20 时地面温度)+8时地面温度+14时地面温度+20时地面温 度]÷ 4。 • ⑵5cm、10cm深土壤温度日平均值:5cm、10cm深 土壤温度日平均值=(2×8时土壤温度+14时土壤温度+20 时土壤温度)÷4 • ⑶15cm、20cm深土壤温度日平均值:15cm、20cm 深土壤温度日平均值=(8时土壤温度+14时土壤温度+20时 土壤温度) ÷3 •
技能训练2 土温的观测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
技能训练2
地温的测量
地温是地表温度和不同深度的土壤温 度的统称,测量地温的仪器主要有玻璃液 体地温表和铂电阻地温传感器。
用于地温观测的温度表
1.地面温度表 地面温度表(又称0厘米温度表),地面最高 和最低温度表的构造和原理,与测定气温用的温度 表基本相同。
用于地温观测的温度表
作业
1.到标本园观测土壤温度,并进行统计。 2.总结温度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曲管地温表
5,10,15,20厘米曲管地温表的构造和原理亦基 本同上,只是表身下部伸长、长度不一,并且在感 应部分上端弯折,与表身成 135°夹角。
用于地温观测的温度表
3.直管地温表 40,80,160,320厘米直管地温 表是装在带有铜底帽的管形保护框 内,保护框中部有一长孔,使温度 表刻度部位显露,便于读数。保护 框的顶端连接在一根木棒(或三节 棒)上,木棒长度依深度而定。整 个木棒和地温表(保护框)又放在 一根硬橡胶套管内。木棒顶端有一 个金属盖,恰好盖住硬橡胶套管。 木棒上几处缠有绒圈,金属盖内装 有毡垫,以阻滞管内空气对流和管 内外空气交换,也可防止降水等物 落入。

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说明

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说明

《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4节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包括温度的初步概念;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摄氏温度的意义、单位、符号和读写;实验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和使用区别。

对于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学生感知较深而又不可更进一步延伸,但对于实验用的温度计是学生在今后诸多实验中都要用到它,例如,观察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探究物质的比热等现象,学会温度计的使用对今后其它测量仪器的学习很有帮助,也是今后继续学习热学知识的基础,并在生活、生产的应用方面,以及地理和化学科的学习中都有一定的益处。

温度的测量作为预备性知识和学生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所以温度计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材以实验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表达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有关温度的内容,对这部分知识并不陌生。

每天各种媒体上都有天气预报,尤其因为今年夏天的高温天气,有关方面的报道特别多,稍加留意就能知道,而且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学过温度计的使用。

但各媒体上关于温度的读法有很多错误,所以,教学时要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读、写方法,及时纠错。

温度计是实验室和生活中都常用到测量工具,学生对它会用,但不规范,不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也不知道不同的温度计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

三、设计思路通过多媒体和实验创设生成问题情景,引出疑问激发求知欲望,创设互动交流合作学习的氛围,实现问题教学解决疑问。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引”和“导”的作用,留给了学生阅读、实践(实验)、分析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真正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突出体现课堂教学的“三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改理念。

四、教学方法通过自学、交流,合作研讨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观察细管中液柱的上升与下降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热胀冷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从而引出现实生活中的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温度的观测
温标: 气温是衡量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表示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的大小。

我们通常用摄氏温标(t )来表示,也有用华氏温标(F ,欧美习惯用此温标)表示的,理论研究工作中常用绝对温度(T )表示,其换算关系为: t = 5×( F─32 ) /9 , t = T ─ 273.15
一、 测量气温常用的仪器 (1)玻璃温度计:
感应部分是一个充满液体的玻璃球或柱,与感应部分相连的示度部分是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玻璃毛细管,测温液体通常用水银、酒精或甲苯等。

由于玻璃球内液体的热胀系数远大于玻璃,毛细管中的液柱会随温度变化而升降。

常用的玻璃温度计有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和干湿球温度表。

a ) 最高温度表:是专门用来测定一定时间间隔的最高温度的,它的构造是在球部底处置一根玻璃针,直伸到毛细管口,使毛细管口变狭。

温度上升时,水银膨胀,压力增大,迫使水银挤过狭管上升。

温度下降时,因无足够压力使水银挤过狭管回到球部,水银柱就在狭管处断
裂,于是狭管以上这段水银柱的顶端,就保持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温度表曾感受到的最高温度示度上,因而可测得最高温度。

b ) 最低温度表:是专门用来测定一定时间间隔的最低温度的,它用酒精作测温液,在毛细管内放一枚游标,温度上升时,酒精膨胀可越过游标上升,而游标本身由于顶端对管壁有足够的摩擦力,能维持在原处不动。

温度下降时,酒精柱收缩到与游标顶端相接
最高温度表
最低温度表
触时,由于酒精液面的表面张力比游标对管壁的摩擦力要大,使游标不致突破酒精柱顶而借液面的表面张力带动游标下滑。

也就是说,游标只能降低,不能升高。

所以,游标离球部较远一端的示度,就是一定时间间隔内曾经出现过的最低温度。

c ) 干湿球温度表:也就是普通的温度表,它的测温液体为水银,用普通的温度表可以测定任一时刻的气温变化。

d) 阿斯曼通风干湿球温度表是德国人R·阿斯曼1887年所创,两支棒状温度表放置在防辐射性能极好的通风管道内,机械或电动通风速度为2.5米/秒。

仪器测量精度高,使用方便,常用作野外测量气温和湿度。

(2) 金属温度计:
是能够自动记录气温连续变化的仪器。

感应元件是双金属片,由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的两片金属焊接成,将其一端固定,另一端随温度变化
而发生位移,位移量与气温接近线性关系。

自记系统由自记钟,自记笔组成,自记笔与放大杠杆相连并受感应元件操纵。

不足之处:精度不高。

二、气温观测
地面气温一般指距地面1.50±0.05米处的大气温度。

测量时,为了防止太阳辐射对观测值的影响,测温仪器必须放在百叶箱或防辐射罩内,并且还要满足
测量元件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百叶箱分大小两种:小百叶箱内部高537毫米、宽460毫米、深290毫米。

安置干湿球、最高、最低温度表和毛发湿度表;大百叶箱内部高612毫米、宽 460毫米、深460毫米。

安置温度计和温度计。

百叶箱内外各部分均涂刷白色油漆。

百叶箱的安装:应水平地固定在一个特制的支架上。

支架应牢固地埋入地下,顶端约高出地面125厘米;埋入地下的部分,要涂防腐油。

架子可用木材或角铁制成。

百叶箱装在架子上,用角铁和螺丝寄固定。

多强风的地方,还须在四个箱角上铁丝纤绳。

箱门朝正北。

在小百叶箱的底板中心,安装一个温度表支架,干湿球温度表垂直悬挂在支架两侧的环内,球部向下,干球在东,湿球在西,球部中心距地面1.5米高。

湿球温度 表球部包扎
干湿球温度表
金属温度计
一条纱布,纱布的下部浸到一个带盖的水杯内。

杯口距湿球球部约3厘米,杯中盛蒸馏水,供湿润湿球纱布用。

湿球包扎纱布时,要把湿球温度表从百叶箱内拿出,先把手洗干净后,再用清洁的水将温度表的感应部分洗净,然后将长约10厘米的新纱布在蒸馏水中浸湿,使上端服贴无绉折地包卷在水银球上(包卷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圆周的1/4);包好后,用纱线把高出球部上面的纱布扎紧,再把球部下面的纱布紧靠着球部扎好(不要扎得过紧),并剪掉多作的纱线。

最高和最低温度表水平放在架下,感应球向东。

最高温度在上,最低温度表在下。

维护:百叶箱要经常保持洁白,视具体情况每一至三年要重新油漆一次;内外箱壁每月至少定期擦洗一次。

寒冷季节可用干毛刷刷拭干净。

清洗百叶箱的时间以晴天上午为宜。

在进行箱内清洁工作和洗涤百叶箱之前,应将仪器全部放入备份百叶箱;清洗完毕,待百叶箱干燥之后,再将仪器放回。

清洗百叶箱不能影响观测和记录。

冬季在巡视观测场时,要小心用毛刷把百叶箱顶、箱内和壁缝中的雪和雾淞扫除干净。

百叶箱中不许存放多余的物品。

箱内靠近箱门外的顶板处的顶板上,可安装照明用的电灯(不得超过25瓦),读数时打开,观测后随即关上,以免影响温度,也可以用手电筒照明。

三、观测要求
平均温度:02,08,14,20(四次的平均温度值为一日的平均温度)
T02= (当日最低气温+前一日20时气温)÷2
正点观测:
百叶箱内观测顺序:干球-湿球-最低-最高。

视线与液面平行,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最高温度在20时观测调节,最低温度在08时观测,地面最低温度表白天收回,夜间20时调节放出。

注意保持仪器清洁.
四、地温的观测
(1)地表温度:
测定地温用的仪器有:地面温度表、地面最低温度表、地面最高温度表。

这三支温度表与测定气温的干球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表相同,只是由于地面温度变化范围较宽,它们的测量范围也较大。

并被安装在观测场的南边的地表面,球部一半埋于土中,一半露于外面,三支地温表并排放在地段中央偏东的地面上;由北向南为地面温度表、地面最低温度表、地面最高温度表。

它们相互的距离为5-6厘米。

在观测地面温度表时,不得将表取离地面读数(被水淹时例外)。

地在温度表被雪覆盖,巡视时应将其放置在雪面上,读数时若球部
又被雪盖,仍照常读数。

在高温季节里,8时观测后将地面最低温度表收回,放在阴蔽处(收回前的读数记在20时栏),20时观测前再放回原处(遇雷雨天气应及时将表放回原处)。

冰雹季节,冰雹时地面温度表和曲管地温表,应加盖网罩,以免仪器损坏,冰雹停后立即拿掉。

(2)表层土温
仪器:曲管地温表
曲管地温表是测量浅层地温的仪器。

其温度表球部附近的管子弯曲成135o角。

玻璃套管下部(自球部到温标的起点)用石棉灰充填。

安置曲管地温表的地段应选在观测场的南边,地段面积为4×6平方米的裸地,要经常除草,并使土壤保持松软状态。

如果下雨后,地段表面形成一层硬皮,应及时耙松,并注意地段表面不应高出或低于观测场整个地面。

由于浅层土壤温度变化比较剧烈,因此深度每增加5厘米,安置一支曲管地温表。

曲管地温表安置在地面温度表的西边,自东向西按5、10、15、20厘米深度顺次排列,每支表相隔10厘米。

5厘米深的曲管地温表与地面最低温度表头部,相距20 厘米。

安置曲管地温表时,动作应十分轻缓,以免损坏仪器,先在地段中央东西线上挖一条长40厘米,宽25-30厘米的斜沟,沟的北壁垂直,但不是正好东西向,而是偏北与东西约成30o角,使得温度表的露出地面部分正好在东西一条线上。

小沟挖好后,用尺沿沟壁,量出地温表深度(指球部中央离地面深度)各作一个水平洞穴,洞的大小比温度表的球部稍大,然后将地温表放入坑内,并使球部牢牢地嵌入北壁小洞里,使温度表的表身与地面成45o角,等所有温度表都安装好后,再在沟内填满土,填土应与整个地段一样齐平。

每支地温表露出地面部分,应用两根木棒做成支架支柱(不能用铁支架),为了检查地温表安装的深度,在安装前就预先应用红漆在地温表上做出深度标记。

为了保护地温场地不被践踏,在温度表的北部安装两块木质踏板。

在观测曲管地温表时,应特别注意视线与水银柱顶保持垂直,否则将产生较大的误差。

五、器差订正和仪器的调节
(1)值=读数值+器差(订正值)
(2)最高温度表的调节
(3)最低温度表的调节
(4)温度计的调节
气象学实验报告
院(系):
年级:
姓名:
学号:
华南农业大学
2016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2、温度的观测
一、问答题
1 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和最低温度表的构造原理有何不同?
2 最高温度表和最低温度表的调节方法如何?
3最低温度测土温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 日平均气温是如何测量的?
二、观测题
(1)气温观测记录表:
(2)地温观测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