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中药制剂配合针灸治疗中风33例
中风 是 发 病 率 、 亡 率 和 致 残 率 均 高 的 一 类 疾 死 病 。现 在 蛄 床 上 用 于 治 疗 中 风 ( 经 络 ) 有 效 中 西 中 的 针 药及 疗 { 击比较 多 . 如低 分 子 右 旋 蓿 酐 加 复 方 丹 参 比 注 射液 、 脑 路通 、 络 宁 、 维 脉 灯盏 花 、 开 灵 、 五 加 注 清 刺 射 i 氮 乃 激 光 、 疗 、 灸 理 疗 。 辅 助 用 药 , 如 营 瘦; 血 针 比 养神 经药 也 较 多 , 钱卫 比较 昂 贵 。 临床 中 如何 进 一 价 步 提 高 治 = 转 率 , 低 或 减 轻 致 残 率 , 时 又 相 对 蠹好 降 同 地 减 少 用 药 , 短 住 院 治 疗 时 何 , 轻 家 庭 及 杜 会 的 缩 减 负 担 . 是 值 得研 究 的 ~ 大 临床 课 韪 。 仍 笔 者所 在科 室 自 19 9 5年 以来 应 用 刺 五 加 注 射 渣 和 ( ) 开灵 , 两 种 药 理 研 究 功 效 较 垒 面 . 床 应 或 清 这 临 用广 泛 的 纯 中 药 制 剂 . 合 传 统 中 医 疗 法 — — 针 灸 , 配 治疗 中 风取 得 满 意 收 效 。 现将 19 年 6月 至 19 98 99年 1 间 住 院 的 中 风( 经 络 ) 者 , 为 治 疗 组 3 例 , 2月 中 患 分 3 对照 组 2 8倒 。耐 其疗 效 , 程 进 行 回 顾 性 对 比 , 结 疗 总
痉 状 及 体 征 玉 变 化。 治 疗 组 治 禽 】 8例 , 禽 率 治
5 .% . 转 l 45 好 5倒 , 转 率 4 .% , 有 效 率 选 10 好 55 总 0。
例。治疗组 中偏瘫 9例 , 一棚 肢体活动 不利 2 3例 . 双
中医治中风医案
中医治中风医案
中医治疗中风可以综合运用中医药、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等方法,针对病人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个中医治疗中风的典型医案:
病人男,65岁,患有高血压多年。
一天突然出现头晕、说话不清、右上肢无力、步态不稳等中风症状。
中医辨证分析:
该病人属于中风病类型,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肾气不足,以及脏腑功能失调。
治疗方案:
1. 中药治疗:采用活血化瘀、通络、疏肝理气、补肾壮阳的中药方剂。
主要成药包括川芎、红花、丹参、黄芪、当归、白芍等。
2. 针灸疗法:采用针刺穴位足三里、合谷、太冲、风池等,以及搔痒、拔罐等疗法,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
3.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脊柱、头部、四肢等部位,以及灵活运用拇指压、揉、拿、推、按等手法,按摩和刺激相关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畅通。
4. 康复训练:采用针对病人病情和症状的康复训练,包括进行各种功能性训练、平衡训练、手指灵活性训练等,帮助恢复患者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
疗效评估:
经过3个月的治疗,病人的头晕、说话不清、右上肢无力等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步态也比之前更加稳定。
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整体健康状况明显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中风需要根据具体病人的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与西医医生合作,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脑中风的针灸治疗方案
高血压是心脏疾病和脑中风的一个主要危 险因素。医生会建议你调整饮食以及生活 方式,或者给你开一些药来降低你的血压。
.
可以增加脑中风 危险性的疾病
LOGO
糖尿病 高血糖能增加你的危险性,因此, 你应该配合医生来加以控制。
心脏疾病 尤其是心跳不规则(心房纤 颤),心脏瓣膜病变,充血性心力衰竭, 或近期有过心脏病发作。如果你有其中一 种情况,医生会给你开一些药来稀释你的 血液,降低血胆固醇水平。
.
遇到突然中风的病人该 采取哪些措施?
LOGO
送病人入院应避免长途运送,尽量就 近就地治疗。中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一般医院都有救治的条件。长途运送有时 是非常危险的,可导致病情的骤然恶化, 使病人失去抢救的机会。
.
可以增加脑中风 危险性的疾病
LOGO
先前发作过中风或“小中风”(短暂性脑 缺血发作,TIA) 根据你发生中风最可能的 原因,医生会给你开一些特殊的药物或者 考虑手术治疗来去除颈动脉内的脂质沉积 。
Stroke 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
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临床事件。
.
小动脉疾病
.
LOGO
LOGO
.
LOGO
.
LOGO
脑血管分布的解剖学知识
颈内动脉系统供应: 大脑前3/5部分脑组织 包括:额、颞、顶、基底节
1、颈内动脉分支 (1)眼动脉; (2)后交通动脉; (3)脉络膜前动脉; (4)大脑前A; (5)大脑中A
.
LOGO
脑血管病流行病学
脑血管病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 发率高、救治费高的常见病,我国平均每年200 多万人罹患此病,其中150万人以上死亡。
脑血管病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死因,严重威胁着 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 负担。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针灸治疗中风的原理
疏通经络:通过刺激穴位,促进气血流通,改善经络不通的症状。 调和气血:调整人体内的气血平衡,缓解中风引起的各种不适。 调和阴阳:调整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身体机能,促进康复。 扶正祛邪: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身体抗病能力,促进康复。
针灸治疗中风的方法和步骤
进针:使用适当的针具,迅 速准确地将针刺入穴位。
中风的分类: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的不同,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两大类。其中,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部供血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的 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出血性中风则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出血而引发的相应症状。
中风的症状和诊断
症状:突然出现 的一侧肢体麻木、 无力、口角歪斜、 语言不清等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中风概述 2 针灸治疗中风 3 中药治疗中风 4 针灸与中药治疗中风的比较 5 针灸与中药治疗中风的案例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中风概述
中风的定义和分类
中风的定义: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 血,进而引发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推拿治疗:通过按摩和推拿手法,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康复。
中药治疗中风的疗效和注意事项
疗效:中药治疗中风可以有效改善症状,促进康复,减少后遗症
注意事项:中药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施治,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针灸与中药治疗中风的比较
疗效比较
针灸治疗中风的疗 效:针灸能够刺激 穴位,调和气血, 疏通经络,从而达 到治疗中风的效果。
中药治疗中风的典型案例
患者情况:男性,56岁,高血压病史多年 症状:左侧肢体偏瘫,语言不清 中药治疗: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治疗效果:治疗3个月后,患者肢体功能明显改善,语言清晰,生活基本自理
中医的中风治疗
中医的中风治疗中医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系统和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其中,中医治疗中风的疗效备受关注。
中风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给患者的生活和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
本文将从中医治疗中风的理论基础、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的辅助治疗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医治疗中风的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中风是由于风、痰、湿、火等因素侵袭脏腑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阻塞或破裂,从而引发脑血管功能异常,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因此,中医治疗中风的首要任务是疏通经络、理气活血、祛风化痰、清热解毒。
基于这一理论基础,中医学形成了一系列可行的治疗方法。
二、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1. 草药治疗:中医学注重整体调理,在治疗中风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不同的中药组合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熟地、川芎、黄芪、山药等,这些草药具有活血祛瘀、行气通络的功效,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恢复脑组织的功能。
2. 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疗法,在治疗中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相关的穴位,刺激局部神经和血管,达到疏通经络、理气活血的目的。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合谷、风池等,针灸疗程一般为10-15次。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中风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按摩相关部位,刺激穴位和经络,活血散瘀,调节气血循环,缓解患者症状。
常用的推拿手法有拇骨法、指压法、揉捏法等,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三、辅助治疗手段1. 中医养生:中医强调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中风。
患者可以适当增加对水果、蔬菜和全谷类的摄入,减少对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同时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作为中医治疗中风的辅助治疗手段,包括电疗、热敷、理疗等。
这些手段可以刺激神经和肌肉组织,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改善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
中风的中医治疗
中风的中医治疗中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对人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也是中老年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代俗称“脑卒中”,多为由气血不畅、脑脉痹阻、脑出血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属中风的论治范畴。
“风性善行而数变”,其变化多端而速疾,轻症神志尚清,口眼歪斜,舌强语涩,半身不遂,多愁易怒。
重者则见突然昏仆,神志不清,半身瘫痪,口歪流涎,舌强失语,并有生命危险。
中风有哪些临床症状?中医怎样防治?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就中风的中医认识展开讨论,希望能为相关病症的有效防治提出建设性的参考。
一、引发中风的原因有哪些?中风的常见病因包括内因及外因,内因为:内伤积劳,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外因则为外感风邪。
当风、火、痰浊、瘀血等病邪,上扰清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则发生中风。
1、情志所伤长期烦劳过度,精神紧张,虚火内燔,阴精暗耗,致阴阳失调,发为本病。
2、饮食不节因喜食肥甘厚味、辛辣香燥之物,饮酒过量,脾失健运,聚湿积痰,痰浊化痰,肝风起,痰上扰,可致发病,尤其是酗酒。
因此,有高血压、肥胖等高危因素的人,要戒烟限酒,少吃高肉类和动物油类食物。
3、劳累过度长期劳累,也会导致中风。
阳气者,烦劳则张,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体的阳气如果被过度的影响,就会变得躁动不安。
因操劳过度,致身体和精神不能得到滋养,而致耗气伤阴,阳亢风动。
而且,纵欲伤精,也是因为水虚,火盛于上,所以才会导致中风。
4、内伤积损身体素虚,或积劳成疾,阴虚血亏,阳盛火旺、风火易炽,年老体衰、肝肾阴虚、肝阳偏亢等原因,往往会导致阴虚阳盛,气血上涌,上扰清窍,而引发此症。
5、气虚邪中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气血痹阻,可影响血液循环。
其次,初春的天气突然变得温暖起来,正值厥阴风木主令,内应于肝,风阳暗动,也可导致中风发生。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精)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进行诊断。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找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侯诊断1.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针灸面部中风(面瘫)的治疗
针灸面部中风(面瘫)的治疗面部中风,又称“面瘫”、“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分为中枢性与周围性,周围性面瘫又分为管内损伤与管外损伤;中枢性面瘫(核上性)与周围性面瘫(核下性)的鉴别缓缓掀开大海的一角,公众号:央草的学习笔记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运动传导通路|教学大纲面神经管内损伤与管外损伤的鉴别缓缓掀开大海的一角,公众号:央草的学习笔记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运动传导通路|教学大纲分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多数表现为面部额纹变浅、眼不能闭、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等;以下介绍面部中风的针刺治疗:!针刺患侧穴位前,建议先针健侧20分钟;对侧合谷:在头面部下针之前,要先刺对侧合谷,刺合谷有麻醉作用,可减轻在头面部针刺的痛感;地仓透颊车:3寸针透刺,平补平泻;!面瘫所致的嘴歪、流涎,在针刺地仓时必须用透针,eg:地仓透颊车;But半身瘫痪所致的嘴歪、流涎,针刺地仓的方法有所不同:单刺地仓,张口进针,穿透脸颊,像“拉锯”一样行针,如此刺地仓 2-3次即可改善;太阳:眼尾与眉尾延长线交点凹陷处,直针浅刺;阳白透鱼腰:将阳白下皮肤捏起,针尖从阳白穴入,刺到眉毛中间的鱼腰;!一说阳白位于眉上1寸,以“离穴不离经”为原则,二者皆在瞳孔直上;对侧解溪:久病者,用迎随补泻--补法,随经向下斜刺;!上眼睑闭合由足阳明胃经管理,解溪为胃经母穴,久病=虚症,“虚则补其母”;对侧内庭:新病者,迎随补泻--泻法,逆经向上斜刺;人中(水沟):向上斜刺,人中沟下1/3与中1/3交界;(编者注:人中位置一说于上、中1/3交界)承浆:唇下正中凹陷,舌强不语、语言不利,下针时张口;廉泉:对着舌根方向刺入1寸--1.5寸,舌强不语;!经治疗面部回正后,需再刺人中、承浆几次,起固定作用,不然容易歪向另一侧;偏方:用新鲜的鳝鱼血涂在患侧面部,可拉着歪的脸回正;!满头大汗,并对着冷气(电风扇)吹,易患面部中风,so流汗就要透发,不要让汗水停滞在皮下,否则不要流汗;!中风后针刺治疗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一周之内效果最佳,针灸+中药对面部中风的治疗效果→“百发百中”;。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ppt
常用中药材及其功效
补气药
如人参、黄芪等,具有补气养血、 恢复元气的作用,用于治疗气虚型 中风。
活血化瘀药
如丹参、川芎等,具有活血化瘀、 通经活络的作用,用于治疗瘀血型 中风。
清热化痰药
如黄连、浙贝母等,具有清热解毒 、化痰开窍的作用,用于治疗痰热 型中风。
平肝息风药
如天麻、钩藤等,具有平肝息风、 舒筋止痉的作用,用于治疗肝风型 中风。
结论总结
针灸和中药治疗在中风康复过 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改善患 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
力。
针灸治疗可刺激大脑皮层,促 进脑组织重塑,中药治疗可改 善血液循环和神经保护,两者
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中风二级预防对于减少复发和 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针灸和中药在预防方面也具有
一定作用。
研究不足与展望
避免过量饮食,以免引起 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的 异常。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 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改 善消化和排泄。
运动康复护理
被动运动
对患者进行被动运动,如 关节活动、按摩等,以缓 解疼痛和肌肉紧张的症状 。
主动运动
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 如坐、站、行走等,有助 于恢复肌肉力量和平衡感 。
中风分类
根据症状和体征表现,中风可分为完全性中风和不完全性中 风。
中风的临床表现
完全性中风
突然出现昏迷、偏瘫、感觉障碍、失语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不完全性中风
出现单侧肢体麻木、无力、口齿不清、视力模糊等症状,病情较轻者仍可生 活自理。
中风的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
患者出现突发性的神经系统功能缺失,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中风(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的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脑功能缺陷的疾病。
传统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气血不畅所致,因此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调理气血、扶正祛邪、促进恢复等方法。
以下是一套中医护理方案,希望能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有所帮助。
一、调理气血1.中药调补:根据中风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开具一副适合的中药方剂,如补益气血的六君子汤,活血化瘀的加味四物汤等,以调理患者的气血状况,促进康复。
2.食疗调理:中风患者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有益于气血调理的食物,如红枣、黄芪、枸杞、黑芝麻等,以补充气血不足,增强机体免疫力。
二、扶正祛邪1.拔罐疗法:拔罐疗法能通过负压作用促进经络的通畅,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疏通经络,扶正祛邪。
2.灸法:灸法是通过燃烧艾绒或中药,将其热力传导到患者体表,以刺激体表经络,温通经脉,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三、促进康复1.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康复方法之一,通过针刺经脉穴位,调理气血,促进神经再生,加速康复进程。
2.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常用的手法疗法,通过按摩患者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提高患者功能恢复能力。
3.跌打损伤疗法:对于中风患者出现的肢体活动障碍和肌肉骨骼疼痛等问题,可采用跌打损伤疗法,通过特殊按摩手法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疼痛,增加关节灵活性。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中的中风护理方案主要包括调理气血、扶正祛邪、促进康复等方法。
这些方案针对中风的病因和病理机制,通过中药调补、食疗调理、拔罐疗法、灸法、针灸疗法、推拿按摩以及跌打损伤疗法等手段,起到平衡气血、加速康复的作用。
重要的是,中风患者在接受中医护理方案时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与西医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中风中医健康管理方案
中风中医健康管理方案
简介
中风(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疾病,可导致中枢神经
系统功能缺失。
中医药在预防和管理中风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疗效。
本方案旨在介绍中风中医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健康管理原则
1. 个性化治疗: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
2. 综合调理:综合运用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以及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惯。
3. 早期干预:尽早发现中风的早期症状,及时干预和治疗,以
减轻病情和预防后续并发症的发生。
4. 持续管理:建立长期的健康管理计划,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健康稳定。
健康管理策略
1. 中药治疗: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选用适当的中药方剂,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症状、修复受损组织。
2. 针灸疗法:利用针灸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消除痰湿和瘀血,以促进康复和改善症状。
3.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的手法,促进经络的通畅,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和疼痛。
4. 饮食调理: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调整饮食结构,推荐低盐、低脂、高纤维的健康饮食,并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品。
5. 生活惯改善:鼓励患者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如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等。
以上是中风中医健康管理方案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对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有所帮助。
请结合具体病例和医生的指导,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和管理。
叶天士治疗中风医案
叶天士治疗中风医案
叶天士治疗中风的医案如下:
医案一:
患者男性,年龄65岁,突发中风,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不清。
叶天士采用以下治疗方案:
1. 中药汤剂:主方用于引导阳气升发、通络舒筋,并配合个体药物调节患者体质。
包括黄芪、川芎、附子、红花、牛膝等中药。
2. 针灸疗法:针刺病灶局部,并配合针灸穴位进行治疗,以促进血液循环、调整气血平衡。
3. 物理疗法:使用按摩和温热疗法,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放松肌肉,增加肌肉力量。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半身不遂状况明显改善,言语也逐渐恢复正常。
医案二:
患者女性,年龄55岁,突发中风,表现为右侧肢体无力、面
部歪斜。
叶天士的治疗方案如下:
1. 中药汤剂:主方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为目的,选择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等中药煎煮。
2. 针灸疗法:针刺病灶局部,并选用对症的针灸穴位进行治疗,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肢体无力症状。
3. 中医推拿:通过推拿手法按揉肌肉,细微的调整骨骼和关节,促进患者的康复。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患者右侧肢体无力状况明显减轻,面部也逐渐恢复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医案仅仅是个别个案,中风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叶天士的治疗方法强调中药的应用和中医手法的治疗,在配合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等同时进行综合治疗,以提高康复效果。
中医内科的中风病诊疗指南
中医内科的中风病诊疗指南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中医内科的中风病诊疗指南,帮助医生正确诊断和治疗中风病患者。
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中医内科在其诊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诊断中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以确定诊断。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方法:1. 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患病情况、家族史和生活习惯等。
2. 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以了解病情。
3. 闻诊:倾听患者的语音、呼吸和心音等,发现异常情况。
4. 问诊: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包括头痛、肢体无力、言语困难等。
5. 辅助检查:如CT扫描、MRI、血液检查等,以进一步确认诊断。
治疗中医内科在治疗中风病时,通常采用综合疗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治疗策略:1. 中药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芎、丹参、益母草等。
2. 针灸疗法:应用针灸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康复。
3.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和推拿,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病情。
4. 康复训练:结合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和言语康复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注意事项在中医内科的中风病诊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注重细节。
2.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3.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饮食清淡、多食用蔬果,避免高脂、高盐、高糖食物。
4. 合理安排休息:患者需要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结论中医内科在中风病的诊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综合疗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康复。
然而,治疗中风病需要针对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注意日常生活的调理和康复训练的开展。
针灸推拿配合调神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体会
后, 仍遗 留程度不同的偏瘫 、 麻木 、 言语蹇
涩不利 、 口舌 歪 斜 、 呆 等 。 痴 本病是 由于气 血不 足 , 络空 虚 , 脉 风
法 治 疗 中风 后 遗症 的 临床 疗 效 。 方 法 : 收
治中风后 遗症 患者 8 6例 , 用针 灸推拿 采
法和 中 药调 神 疗 法进 行 治 疗 。 结 果 : 组 本
上来看 , 肥胖 之人 易 患 此症 , 食 肥 甘 , 恣 嗜
逆 ) 痰( 、 风痰 、 湿痰) 风 ( 、 肝风 、 风 ) 火 外 、 ( 肝火 、 心火 ) 虚 ( 、 阴虚 、 虚 ) 气 等方 面引
好烟酒 , 为形 盛气 衰 , 痰浊素蕴之体 , 复以 饮食不节 , 劳过度 , 烦 导致脾 胃虚弱 , 运化 失调 , 聚生痰 , 湿 痰瘀 化热 , 阻滞经 络 , 蒙
医认为 , 病 多 由于 血 ( 瘀 ) 气 ( 本 血 、 气
经络在外风 发病 中 的主要诱 因。从发 病 年 龄 上看 , 在 中年 以上 , 者 已步 人 多 患 “ 内伤积损 ” 时, 之 精血 渐之发 , 易 肝 加 最
痰 祛 瘀 补 阳 还 五 汤 加 味 , 药 组 成 : 草 方 甘 6 , 南 星 l g 半 夏 lg 僵 蚕 l g 牛 膝 g胆 O, O, O,
53 2 2 30广 东 东 莞 市 石 龙 人 民医 院 中 医
康 复科
中 风后 遗 症 是 指 中 风 发 病 6个 月 以
摘
要 目的 : 讨 针 灸 推 拿 配 合 调 神 疗 探
气郁化 火 , 炼 津液 , 灼 促使 痰 生 , 痰浊 壅
盛, 横窜脉络 。从 病 因学上看 , 风 的病 外 理, 诚如《 成方便 读》中的 阐述 : 夫风 之 “
中风病人中医治疗方案
一、前言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
中医学认为中风是由气血瘀阻、痰浊内阻、肝阳上亢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中风具有独特优势,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中风病人的中医治疗方案。
二、中风病因病机1. 气血瘀阻:中风患者常因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脑络瘀阻,脑窍不通,从而出现中风症状。
2. 痰浊内阻:痰浊是中风的主要病理产物,痰浊内阻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发中风。
3. 肝阳上亢:肝阳上亢可导致气血逆乱,上扰脑窍,引发中风。
4. 肾精不足:肾精不足可导致脑窍失养,脉络瘀阻,引发中风。
三、中风中医治疗方案1. 辨证论治(1)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组成:黄芪、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牛膝。
(2)痰湿瘀阻证治法:化痰祛湿,活血通络。
方药: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白术、泽泻、桂枝、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
(3)肝阳上亢证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组成: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杜仲、桑寄生、夜交藤、茯神、丹参、赤芍。
(4)肾精不足证治法:补肾填精,活血通络。
方药: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鹿角胶、龟板胶、丹参、赤芍。
2. 中药汤剂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可选用上述方剂加减。
煎药方法:将药材洗净,加水浸泡30分钟,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过滤取汁,分早晚两次温服。
3. 针灸治疗(1)体针:选取百会、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位,每次选取5-6个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2)耳针:选取脑点、皮质下、神门、心、肝、肾等穴位,每次选取3-4个穴位,采用中等刺激,留针30分钟。
4. 推拿按摩(1)头部按摩:采用指揉法、梳头法等手法,按摩头部穴位,如百会、风池、太阳等,每次按摩5-10分钟。
(2)肢体按摩:采用捏脊法、拿法、揉法等手法,按摩肢体穴位,如肩井、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每次按摩5-10分钟。
中风的针灸治疗方法
中风的针灸治疗方法(一)辨证要点中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风、火、痰、瘀为主要病因。
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
本病多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情志不遂、烦劳过度、饮食不节、外邪侵袭等因素,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扰清窍,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所致。
肝肾阴虚,气血虚弱为致病之本,风、火、痰、瘀为致病之标。
(二)中风的治法1.中经络疏通经络,醒脑调神。
取督脉、手厥阴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2.中脏腑闭证:平肝息风,醒脑开窍。
取督脉、手厥阴和十二井穴为主。
脱证:回阳固脱。
以任脉经穴为主。
(三)中风的处方1.中经络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方义:中风病位在脑,督脉入络脑,水沟为督脉要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心主血脉藏神,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气、疏通气血;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可疏通肢体经络。
沟内泉泽焦萎,(人急中经风)。
沟内泉泽交委配穴:肝阳暴亢配太冲、太溪;风痰阻络配丰隆、合谷;痰热腑实配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配气海、血海、足三里;阴虚风动配太溪、风池;上肢不遂配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配环跳、足三里、风市、阳陵泉、悬钟、太冲;病侧肢体屈曲拘挛者,肘部配曲泽、腕部配大陵、膝部配曲泉、踝部配太溪;足内翻配丘墟透照海;足外翻配太溪、中封;足下垂配解溪;口角歪斜配地仓、颊车、合谷、太冲;语言謇涩配廉泉、通里、哑门;吞咽困难配廉泉、金津、玉液。
2.中脏腑(1)闭证水沟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宫方义:闭证为肝阳暴张,气血上逆所致,故取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并泻水沟,开窍启闭;足厥阴经循行至巅顶,泻太冲降肝经逆气以平息肝阳。
脾胃为生痰之源,痰浊壅遏,气机失宣,取足阳明经络穴丰隆,以豁痰开窍;“荥主身热”,故取手厥阴经荥穴劳宫清心泄热。
(2)脱证关元神阙方义:任脉为阴脉之海,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为三焦元气所出,联系命门真阳,为阴中含阳的穴位,取之能回阳救逆。
中风病的针灸及中医治疗
中风病的针灸及中医治疗瑞典中医院近年来,中风病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风的急性期在西医院多能得到抢救、治疗。
但在功能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临床上以偏瘫、失语、以及昏迷为常见,针灸及中医的治疗则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患中风后要找中医医生针灸、吃中药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针灸治疗中风,在《内经》中已有明确记载,古代医家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本病现代针灸治疗,一般用于它的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急性期应用针灸配合抢救的报道,在50年代初也已出现.近20年来.针灸及中医治疗中风病重点在于醒脑开窍,促进患者意识、语言、吞咽、肢体运动等功能的恢复。
目前,脑出血的急性发作阶段,针灸配合中西药物抢救的有效率在60%,中风恢复期的针灸.中医治疗有效率在95%以上。
针灸治疗可直接刺激经络,促进经络功能恢复,推动气血运行,作用较为迅速。
随着各种穴位刺激法,选用体针、头针、耳针、眼针等多种治疗方法,使疗效不断获得提高,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可最终达到恢复机体功能的效果。
在中医中药治疗方面,首先要通过检查患者的症状(包括意识、语言、吞咽、肢体运动功能等)、舌象、脉象做出中医诊断,确定治疗原则,如活血化瘀、温经通络、补益气血、豁痰利湿等,再根据以上治疗原则选择适合的中药服用。
中医强调因人而异,不同的病人,由于体质、年龄等的差异,治法及用药往往不同。
因此,中医药治疗针对性较强,只要诊断明确,往往可收到满意的疗效且作用较为持久。
针灸与中医中药对中风病的治疗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可相互补充、协同发挥作用。
在此要强调提出的是,无论是针灸治疗还是中医中药治疗,明确诊断都是最关键的环节,当然,这里说的诊断不是指的中风这个病名的笼统的诊断,而是指每一个患者身体内部发生的气血阴阳的异常变化,根据这个变化,才能制定出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法。
只有诊断明确,治疗对证,效果才能好。
因此,选择正规的中医诊所治疗对患者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根据中医未病先防的原则,提醒大家要提高保健意识,积极预防中风病的发生。
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效果
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效果中风偏瘫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发病后往往会留下一定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无力、肌肉萎缩、语言障碍等。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在中风偏瘫后遗症的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补阳还五汤在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补阳还五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由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黄、野木瓜等中药组成。
这些中药植物具有温补阳气、益气养血、活血祛瘀等功效,对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所表现出的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痰浊瘀阻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而在针灸治疗中,通过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舒缓肌肉痉挛、促进神经再生等手段,也可以达到改善中风偏瘫后遗症的效果。
在临床应用中,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
下面我们将从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补阳还五汤的药理作用1. 温补阳气:人参、黄芪等中药具有温补阳气的作用,可以促进患者体内阳气的生成和运行,有助于改善因中风偏瘫后遗症引起的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
2. 益气养血:熟地黄、当归等中药能够益气养血、活血祛瘀,有助于调理患者体内气血的运行,促进神经再生和肌肉组织的修复,对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3. 活血祛瘀:补阳还五汤中的野木瓜等中药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因血栓形成、瘀阻导致的肢体麻木、抽搐等症状。
二、临床疗效通过对一定数量的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进行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后的观察发现,其疗效显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肢体无力、肌肉萎缩、抽搐、语言障碍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恢复的速度也较快,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病情轻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可以基本康复,病情重者也可以明显减轻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三、注意事项1. 在使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过程中需要选择正规的中医医院,由有执业资格的中医医师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调理,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
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优化
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优化中风(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部缺血或出血导致的突然性脑功能障碍。
中风疾病在现代医学中属于急症范畴,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能够提供更全面、综合的治疗手段,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以下是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其优化的详细介绍。
中医方面,中风病属于中风证的范畴,中医将其归类为脑病,常见风痰、瘀血两种证型。
风痰证以中风突然发作、偏瘫、言语不清、舌体红胖等为主要特征;瘀血证以发病急、面部或四肢麻木、舌质紫暗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治疗可采用清热化痰、散寒化瘀等方法,主要药物可选用通窍活络中药,如天麻、川芎、白芷、防风、丹参等,结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西医方面,中风病的治疗可采取药物治疗、手术和康复治疗等方法。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抗凝血药物和溶栓药物等药物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保护脑细胞免受进一步损伤。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治疗中风的病因,如颈动脉狭窄、动脉瘤等。
康复治疗则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和心理康复等方面,旨在通过训练和康复措施来恢复和改善患者的功能。
中西医结合方案主要是针对中风病的病因、病程和病情进行综合治疗。
具体方案如下:1.急救阶段:在发现中风症状后,需要立即就医,尽快进行急救。
急救包括确认病因、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等。
中医急救可采用清热、化痰、疏风、活血等方剂,如清脑汤、颠茄合剂等,以及经络穴位刺激。
2.中期治疗:中期治疗主要是针对中风引起的脑部功能损害进行治疗。
西医可通过药物治疗,如神经保护剂、脑血管扩张剂等,以及手术治疗,如动脉狭窄、动脉瘤的处理等。
中医可采用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等方法,如艾灸、拔罐、推拿等。
3.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中风病的重要环节,目的是恢复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能力。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和心理康复等方面。
中医可采用针灸、推拿等物理治疗手段,以及经络疗法、按摩和音乐疗法等辅助治疗手段。
总的来说,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能够提供更全面、综合的治疗手段,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中风是中老年患者常见多发疾病,同时该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中风的死亡率不断下降,但是在临床治疗中还是会出现中风后遗症,这些后遗症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所以要重视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很多疾病都会选择中医方法治疗并且取得理想效果。
本文对中风后遗症的中医针灸治疗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够让大家对此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中风的基本介绍(一)中风的病因和诱因中风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主要由血脂增高和血液粘稠度增高等疾病密切相关。
首先是动脉粥样硬化,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在中风患者中有70%及以上都患有动脉硬化,而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血脂症。
其次,高血压疾病也是中风的常见发病原因,因为超过90%的脑出血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
最后,中风的发病原因之一还有心脏病,常见的有心内膜炎疾病,该病可能会导致附壁血栓,如果心动过缓就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中风。
另外,糖尿病也与中风具有密切的联系,在中风患者中有30%左右都患有糖尿病。
所以有以上疾病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多关注自己身体变化,预防中风。
临床研究证实中风起病急,但是具体的病理过程却比较缓慢,在病理变化的过程之中,中风的诱发因素可能会加快变化过程,最终诱发中风。
如:情绪突然波动,生气、激动等。
还有过度劳累或者是用力过猛也容易突然诱发中风。
还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心脏病等疾病突然加重,也会加快中风进程。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有基础疾病患者要按时服药,保证病情稳定。
(二)中风发病的三个时期中风发病主要分为三个时期,首先发病后的两周内都是急性期,在此期间患者的病情十分不稳定,并且可能会快速变化。
在这个时期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控制病情避免恶化。
其次是发病两周后到发病六个月内,这是中风疾病的恢复期,在此期间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如果治疗及时患者的肢体障碍与语言障碍等症状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患者病情较轻就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会有明显的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15
针刺阳经起痿法
用于急性期软瘫。 治法:行气活血,通经起痿。 主穴:风池、上星、肩髃、臂臑、手三里、
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髀关、 风市、阳陵泉、足三里、解溪、申脉。
过去认为其死亡后不可再生,目前的研究结果已证实了脑中的干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 可分化成脑细胞,但是这种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尚没有从该途径治疗脑损伤的临床应用。 因此,最大程度的减少脑细胞的损伤数目,促进临近脑细胞的功能代偿仍然是目前的治 疗方法。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3
• 脑循环的特点
脑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的1/50,由于脑组织几乎无能 量的贮备,因此,需要连续地供应血和葡萄糖才能保证脑的正常代谢。正常脑血 流(CBF)平均为50-55ml/(100g·min),灰质血流比白质高3-4倍。当CBF下降至 10-20 ml/(100g·min)或灰质血流下降至正常的40%,白质降至正常的35%时,脑 组织就会出现缺血反应。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8
• 中药:应用活血化瘀类的中药静脉注射剂,如川芎注射液、化瘀通脉注射液、 等。对于神志昏迷的病人,可用清开灵注射液或口服安宫牛黄丸。对于2-3日 无大便者应用大承气汤灌肠。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9
• 针刺:针灸治疗脑梗塞,要在急性期开始,针灸越早效果会越好,但应注意对于 大面积梗塞、脑干梗塞的患者,或者血压过高的患者,应慎重。
18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7
• 方法:西药为主,应用降纤酶或华法令进行溶栓、抗凝。一般在溶栓后应及时查 纤维蛋白原,如果过高可考虑再溶一次。对于70岁以上的患者要慎重用溶栓法, 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要禁用。
• 常规应用甘露醇治疗脑水肿、支持疗法,调理血压(但不可把血压降得过低,以 免影响脑灌注压,一般收缩压在150mmHg以内,舒张压在95mmHg以内不考虑 降血压,当然要适当参考患者平素的血压情况)。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16
(2)中药治疗
①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制剂可贯穿于脑梗塞治疗的整个过程,在此基础上可辨证加药等。 ②合并肺感染:可用千金苇茎汤加味。 ③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可用三七粉冲服、白及煎服。 ④大便不通:大承气汤口服或灌肠。 ⑤尿路感染:八正散。
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17
Dr.Feng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4
若完全阻断脑血液循环6秒钟,神经元的代谢即受影响;阻断2分钟,脑细胞的 电活动停止;阻断5分钟后则开始发生脑组织损害。 • 脑的血供系统
颈内动脉系统:主要供应大脑半球 椎基底动脉:主要供应脑干、小脑。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5
二、把握时间窗,合理运用中西药
脑梗塞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复杂变化过程,我们绝不能脱离患者的具体情 况而谈其治疗。 • 急性期-西医为主,针灸中药为辅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10
• 恢复期、后遗症期-针灸中药为主,西医为辅
• 恢复期一般指两周到半年,这个时期是肢体功能等恢复的重要时机,以针灸中药 治疗为主,应当控制好血压、血糖、积极预防并发症,尽早进行功能训练。这一 时期可应用西药的脑细胞赋活剂。后遗症期指半年以上。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11
病因病机 本虚标实
风火相煽 痰湿壅盛 瘀血阻滞 气血逆乱
窍闭神匿 神不导气
本:肝肾亏虚、气血衰少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12
针灸治疗
1、 中经络 治则 :醒神开窍 疏通经络 主穴:百会 人中 内关 极泉 尺泽 足三里 配穴: 肝阳上亢:太冲 太溪 百会放血 痰热腑实: 曲池 内庭 丰隆 风痰阻络: 丰隆 合谷 气虚血瘀: 气海 三阴交 口歪: 颊车 地仓 上肢不利 : 肩髃 合谷 下肢不利: 环跳 阳陵泉 尿失禁: 关元 阴陵泉 三阴交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13
2、中脏腑 治则 :醒神开窍 启闭固脱 主穴:百会 人中 内关 配穴: 闭证:十二井穴(放血)合谷 太冲 脱 证:关元(灸)气海 神阙(隔盐灸)
肢端神经血管营养障碍: 局部火针点刺或放血 上肢:八邪 下肢:八风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14
中风单症治疗: 假性球麻痹:上神经元损伤,三主证: (言语困难、发声困难、进食困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感谢您的阅览
中风治疗: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比较一致的认识:综合性单元疗法模式。
既要遵循基本的治疗常规,又要重视个体化治疗。针灸中药被证实是治疗脑 梗塞的有效方法之一,科学的运用非常有意义。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2
一、了解脑细胞、脑循环的特点
• 脑细胞的特点
功能最为复杂、分化程度最高,代谢活跃,消耗氧和葡萄糖多,自身几乎没有能量的 储备。
急性期一般指发病至两周内。一般患者两周内病情基本稳定下来,当然这不是绝 对的,还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6
脑梗塞的3-6小时,是治疗的宝贵时期,要增分夺秒,增加脑血流,改善脑循 环。在此阶段,要抓住时间采用溶栓法,尽可能抢救半暗带的可逆的脑细胞,减 少梗塞面积。实践证明,此时溶栓对脑梗塞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认为脑梗 塞后6小时以上,一般不再考虑溶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