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的针灸治疗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偏瘫穴位的效果

针灸治疗偏瘫穴位的效果

针灸治疗偏瘫穴位的效果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病患者逐年增长,常见的有脑梗塞、脑血栓,年龄大都在中老人群中且越来越年轻化。

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涡斜,是造成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严重者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偏瘫是心脑血管病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脑部功能,使患者出现身体一侧偏瘫,发病机制是脑部血管由于受到压力高或血脂稠等因素影响,血液流动限制,脑部缺血时间长导致脑组织受伤害,结果患者留下严重后遗症,肢体活动受限,影响生活质量,自理能力差,患者经西医治疗后,肢体活动自主能力较差,所以临床中常用中医针灸治疗,帮助患者恢复部分能力,。

一、针灸选穴原则选穴原则分为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及经验选穴原则,近部选穴是在偏瘫肢体周围进行选穴,例如面部偏瘫选择迎香、人中、地仓等,体现了“经络所在,主治所在”的规律;远部选穴是在经络循行路线上选择可以治疗本病的腧穴,例如足阳明经循行路线上的梁丘、足三里等,体现了“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规律;辩证选穴是根据患者病因病机的特点进行选穴,根据患者病程进行选穴治疗。

偏瘫属于中医“中风”范畴,在八纲辩证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分为中经络、中脏腑及恢复期,中经络没有神志上的改变,只是以半身不遂、口眼涡斜为主,中脏腑主要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中风多因劳倦内伤、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导致的脏腑功能失司,风痰夹瘀上扰头脑;病位在脑,与心肝肾有关,病机为风火痰气血。

二、针灸治疗头部穴位选择百会、四神聪、前顶、后顶、风池,运用醒脑开窍针法可以帮助患者开窍醒神;面部穴位:太阳、迎香、颧髎、地仓、颊车、人中,主要治疗患者口眼涡斜、流涎、面瘫等症状,通过刺激患者面部穴位,使面部经络疏通;上肢穴位:八风、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肩髃、肩井、臂臑,这些穴位可以帮助患者肢体活动,缓解患者活动受限的症状;腹部穴位:天枢、上脘、气海、关元,大部分为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中医治疗痿证独取阳明经,患者卧床时间久,腹部穴位可以缓解便秘情况,气海和关元治疗患者尿失禁或癃闭等病症;下肢穴位:伏兔、梁丘、足三里、丰隆、昆仑、申脉、太溪、照海、三阴交、阳陵泉;其中有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阳胆经上的腧穴,有助于下肢能力恢复。

针灸治疗对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对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瘀则在耳中胀痛,听力下降的同时兼有气滞血瘀的临床症状 ;脾气虚
弱主 要 以听力 下降兼少 气懒言 、食少纳呆 等症状 ;肝肾 阴虚则 多 以老 年人 常见 ,可 有耳鸣 ,并伴有腰 膝酸软等 临床症状 。临床治疗 过程 中
[ 5 】 褚 建, 刘勇 均, 张丽 .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分泌 性 中耳炎 3 8 例 临 床观 察
所得 结果相一致 。
本研 究显示 ,所 有患者按 中医辨证分 型 ,以风热上壅型最多 ,其 次 为痰 浊积 聚型 ,而肝 肾 阴虚 型最 少 。西医组 治疗 总有 效率7 3 . 0 8 % 而 观 察组 治 疗 总有 效率 为8 4 . 6 2 %。两 组 比较 ,观察 组 明 显优 于 西
认 为本病是 因外邪 侵袭 或正气 不足 ,使 邪客于 耳部所 致… 。本病 无 明
显 的季节性 ,一年 四季 均可发 生。本病 的中医治疗 主要为疏 散外邪和 补养 正气为主 ,临床证 实 已取得 良好 的治疗 效果 。根据患者 的临床症 状本病 可分为 风热上壅 、痰浊积 聚 、气滞 血瘀 、脾 气虚弱及肝 肾阴虚
医, 2 0 0 4 , 2 4 ( 3 ) : 8 4 — 8 6 .
分泌性 中耳炎 属 中医 “ 耳 闭病 ”的范 畴。西 医将本病 的病 因归结
于 咽鼓管的 功能障碍 同时合并有 中耳细菌 感染及 中耳免疫系 统功能 下 降所 致 。由于咽鼓管功 能 障碍使 得侵入 中耳 的细 菌无法及 时排 除,而 留置 于 中耳 ,同时 因中耳免疫 系统功能 下降 ,导致 本病 的发 生 。中医
f J 1 . 江苏 中医药, 2 0 1 2 , 9 ( 4 4 ) : 4 5 — 4 6 .
针灸治疗对偏瘫患者 的疗效观察

偏瘫针灸PPT课件

偏瘫针灸PPT课件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具有 健脾和胃、调中益气 的作 用,常用于治疗 下肢不遂、步履蹒跚 等症状。
针灸治疗偏瘫的操作方法
针刺法
使用毫针刺入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来 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目的。根据病情
需要,可采用提插、捻转等手法。
电针法
将针刺入穴位后,连接电针仪,通过 微电流刺激穴位,以增强刺激效果。 根据病情需要,可调整电流强度和频
针灸治疗偏瘫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身体内 03 的气血流通,以达到缓解症状、促进康复的目的

偏瘫的病因和病理
01 脑部损伤
如脑卒中、脑外伤等,导致大脑控制运动的相关 区域受损,引发偏瘫。
02 神经系统疾病
如脊髓灰质炎、多发性硬化症等,影响神经传导 ,导致肌肉运动障碍。
03 肌肉骨骼疾病
如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等,肌肉功能异常, 导致运动障碍。
率。
艾灸法
将艾条点燃后,对准穴位进行熏烤, 通过温热刺激来温通经脉、散寒祛湿 。根据需要,可采用悬灸或隔姜灸等 方法。
穴位注射法
将药物注射到穴位内,通过药物对穴 位的刺激作用来达到治疗目的。常用 的药物有维生素B12、当归注射液等 。
针灸治疗偏瘫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前应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消毒,防止感染;治疗后应注意保 暖,避免受寒;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护 理过程,提高患者的自我 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
循序渐进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 步增加康复训练的难度和 强度,以逐步提高患者的 身体功能。
综合治疗
结合针灸、推拿、理疗等 多种治疗方法,综合施治 ,以提高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偏瘫的康复护理实践

偏瘫左手快速恢复方法2篇

偏瘫左手快速恢复方法2篇

偏瘫左手快速恢复方法2篇偏瘫左手快速恢复方法偏瘫是指脑卒中或外伤等致使身体一侧肌肉无力或瘫痪的一种疾病。

在恢复过程中,左手的训练尤为重要,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以下是偏瘫左手快速恢复方法。

1.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非常有效的治疗偏瘫的方法之一,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恢复。

常用的穴位有“肘髎穴”、“上肢三阴经穴”、“阳陵泉穴”等。

在进行针灸治疗时,需要选择专业的中医机构和具有相关经验的中医师进行治疗。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指通过运动康复和物理疗法等手段,促进患者肢体肌肉的恢复和活动能力的提升。

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理疗、康复训练、足底按摩等。

在进行物理治疗前,需要经过医生的评估和诊断,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食疗食疗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调理,促进患者体内代谢的改善和康复。

常见的偏瘫食疗方有薯蓣炖乌鸡、山药炖鸡腿等。

食疗既可以辅助西医治疗,又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指通过服用药物,缓解病情和促进身体恢复。

常用的药物有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改善肌肉功能的药物、降低血液黏滞度的药物等。

在进行药物治疗前,需要经过医生的评估和诊断,以避免药物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5.心理疏导偏瘫患者往往会因为肢体失去活动能力而感到沮丧和消沉。

此时,就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和恢复信心,积极有效地完成恢复训练。

总之,偏瘫左手的快速恢复需要全方位的治疗和康复,正确的治疗方法和科学的饮食习惯都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患者本人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规律的生活和恢复训练,才能顺利恢复到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状态。

偏瘫左手快速恢复方法偏瘫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通常会导致患者肌肉无力或瘫痪。

身体的一侧会失去活动能力,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如何快速恢复偏瘫的左手呢?以下是一些方法,供您参考。

1.运动康复运动康复是通过一系列的锻炼和体能训练,以弥补因偏瘫而丧失的肢体功能,从而加速恢复。

其中包括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协调训练等。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一、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作用机制1. 改善血液循环:针灸能够增加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功能,提高供氧供血能力,从而改善脑组织损伤。

2. 调节神经系统:针灸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

3. 改善炎症反应:针灸可促进炎症反应的消退,减轻神经炎性损伤组织的炎症反应。

4. 缓解痉挛:针灸能够调节肌肉张力,缓解因神经、肌肉和韧带短缩所致的肢体痉挛症状。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

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在针灸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以下列举了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几项临床效果:1. 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可通过增强肌肉张力和肌肉协调性,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使患者肢体运动能力逐渐恢复。

2. 改善步态功能:中医针灸可通过调节脑神经系统,改善步态协调性,使患者行走更加稳健。

3. 缓解疼痛: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可通过刺激穴位,缓解肢体痉挛等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 提高生活质量: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使患者的生活能力逐渐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三、注意事项1. 适宜选用专业的中医针灸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效果。

2. 合理选择针灸穴位,针灸疗程周期不得过长,避免反复针灸导致身体过度疲劳。

3. 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

4. 康复训练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防止因训练不当造成患者二次伤害。

四、结论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等作用机制,可有效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然而,针灸治疗并非万能药,患者需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偏瘫偏瘫针灸穴位

偏瘫偏瘫针灸穴位

偏瘫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

针刺疗法对偏瘫治疗效果较好,不但在脑血管病的恢复期可以普遍应用,对部分病例还可早期治疗。

(1)体针的常用穴位头面部:百会、上星、印堂、迎香、太阳、下关、地仓、人中、翳风、风池等穴。

上肢:曲池、手三里、外关、内关、合谷、少泽、后溪等穴。

下肢:环跳、秩边、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承山、三阴交、昆仑、涌泉等穴。

每次取穴不宜过多,可轮流使用。

一般选用1~2个主穴,再选若干配穴。

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休息5~7天,可再行第2疗程,并可用电针。

(2)头针:是治疗脑血管病偏瘫的一种特殊针刺疗法。

主要是根据神经解剖大脑皮层功能的理论,运用针刺疗法,在头皮上划出皮层功能相应的刺激区,在这些刺激区进行针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脑血管病引起的瘫痪、麻木、失语等症。

脑梗塞病人以早期治疗为佳;脑出血病人一般待病情稳定后开始。

取穴:对侧运动区为主;感觉障碍取对侧感觉区;运动性失语取对侧面运区;感觉性失语取对侧语言三区;命名性失语取对侧语言二区。

方法:根据上述原则选好刺激区位置,用快速进针,达到头皮下或肌层,斜向捻转至要求的区域长度,进行快速持续捻针,每分钟要求捻转200次以上,一般2~3分钟即达到适应刺激量和刺激强度,患者相应的肢体有热、麻、胀、抽、出汗等感觉,休息5分钟,再捻转2~3分钟,再休息5~10分钟起针。

每日1次,一般10~15天为1疗程,中间可休息一周左右,再作第2 疗程。

注意:针刺部位要选择准确,针刺前应用75%酒精棉球严格消毒。

针刺入后局部剧痛可捻转2分钟,若仍剧痛难忍,可将针退至皮下,适当地调整一下进针方向,可避免疼痛。

起针时用干棉球压迫针孔1~2分钟,以防出血。

如病人晕针,立即起针,应给予适当处理。

中医针灸治疗偏瘫好处

中医针灸治疗偏瘫好处

中医针灸治疗偏瘫好处爷爷平时的血压和血脂就有些高,中医针灸治疗偏瘫好处是什么啊?爷爷血压高自己没有注意,在家里倒地失去意识,经过医治,是心脑血管的问题,导致半个身体不能动,说是偏瘫,爷爷是个好强的人,一下子这样病了,心情不好总是发脾气,朋友说中医的针灸治疗偏瘫的效果好,都有什么好处啊,现在就让我朋友介绍一下都有哪些好处。

1、口眼歪斜取穴主穴:听会、地仓、合谷、迎香配穴:风池、水沟、颊车、丝竹空等。

2、半身不遂取穴主穴:肩俞、曲池、外关、合谷、环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太冲。

中医针灸疗法可以疏通经络,使瘀阻的经络通畅,发挥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达到快速治疗疾病的目的。

随着对中风认识的不断加深,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思路和技术方法不断得到改善,疗效不断得到提高。

治疗时主要取患者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初病可单刺患侧,久病则刺灸双侧,初病宜泻,久病宜补。

在临床中,我们采用效果尤佳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

如我们所治的一位老人,中风初病,取上肢手三里、外关,下肢取足三里、丰隆,用电针治疗时,选用较大电流,刺激周围神经、兴奋中枢神经,使患肢产生酸麻感,并使相关肌群出现节律性收缩,即针刺中的泻法。

见效后逐次适当减小电流,即针刺中的补法。

针刺四次后,患者的手平躺时能缓慢上抬,还可下床缓慢行走。

同时,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措施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针灸配合我所特色的神经康复方法,能更有效地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同时对治疗中风后口舌歪斜、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也有显著疗效。

综上就是我朋友所了解的一些中医针灸治疗偏瘫的好处的介绍,家里有偏瘫的老人,一定不要惹老人生气,生了这种病心情不好的时候要顺着他,让他心情变好了,就不容易在发病,每发病一次所承受的风险就要大好多。

在加上针灸治疗。

照顾的好的话,会有很大的康复希望的。

治疗偏瘫的中医方法

治疗偏瘫的中医方法

治疗偏瘫的中医方法
中医治疗偏瘫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中药外治疗法等方法。

1. 药物治疗:中医药物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神经的再生和修复。

常用药物包括活血化瘀药如川芎、桃仁、红花等,通络软筋药如葳蕤、川续断、水蛭等,以及扶正抗邪药物如人参、黄芪等。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偏瘫的常用方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状况。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曲池、合谷等。

针灸疗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受损神经的营养供应,促进神经的再生和修复。

3. 中药外治疗法:中药外治主要是通过将中药煎煮后制成药浴,或者将中药煎煮后敷贴在患处进行治疗。

中药外治能够通过渗透作用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促进患处的修复和恢复。

除了上述方法,中医治疗偏瘫还可辅助使用理疗、推拿、拔罐、艾灸等物理疗法和按摩疗法。

但是中医治疗偏瘫的疗效会因个体的具体情况而有差异,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脑卒中偏瘫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脑部功能障碍,表现为身体一侧肌肉无力、活动受限、言语不清等症状。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康复训练等,但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治疗方式。

本文将从临床实践的角度,探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一、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脑卒中偏瘫是由于脑部气血不畅、经络阻塞等导致的肌肉和神经功能障碍。

针灸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能够调和气血、通经络,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等作用。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进行刺激,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从而达到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目的。

二、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作用康复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和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肌肉和神经功能。

康复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帮助患者重新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肌肉无力、活动受限等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将中医针灸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临床效果:1.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中医针灸能够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和修复,帮助患者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

康复训练则可以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受损的肌肉和神经功能,最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全面恢复。

2.改善肌肉无力中医针灸可以调和气血、温经通络,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肌肉无力症状。

康复训练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运动训练,有效的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最终改善肌肉无力的症状。

3.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四、临床案例分析患者黄女士,女,50岁,因血管瘤破裂导致脑卒中后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

中风偏瘫的针灸治疗及体会总结课件

中风偏瘫的针灸治疗及体会总结课件
中风偏瘫的针灸治疗 及体会
目录
• 概念 • 病因病机 • 辩证 • 治疗 • 体会
概念
• 中风(apoplexy)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 事,伴口角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 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喎、半身不遂为临床主 症的疾病。 • 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 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 中。 • 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留有后遗症 。
体会
一、浅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电针法的运用; 二、浅谈治疗中风偏瘫穴位注射法的运用; 三、浅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头针的运用; 四、浅谈中风痉挛性偏瘫针灸治疗的体会。
二、浅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 电针法的运用
概述
定义:脉冲电针仪是用输出脉冲电流,通 过毫针等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以治疗疾病 的一种仪器。
• 电针法是毫针与电生理效应的结合,可以 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手法捻针的工作量, 已经成为临床普遍使用的治疗方法。
电针选穴
• 电针的选穴方法除了按经络辨证、脏腑辨 证取穴外,通常还可用神经干通过和肌肉 神经运导线夹夹于毫针针柄上,通常电 针治疗大都选择2个穴位为一对,形成电流回路。 一般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身体的同侧,在胸 、背部的穴位上使用电针时,更不可将2个电极跨 接在身体两侧,避免电流回路经过心脏。通电时 应注意逐渐加大电流强度,以免给患者造成突然 的刺激。
刺激参数
• 电针仪输出的是脉冲电,所谓脉冲电是指在 极短时间内出现的电压或电流的突然变化, 即电量的突然变化构成了电的脉冲。一般电 针仪器输出的基本波形称之为双向尖脉冲。 • 电针刺激参数包括波形、波幅、波宽、频率 和持续时间等,集中体现为刺激量问题。电 针的刺激量如同针刺手法和药物剂量一样, 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治疗
• 言语謇涩:廉泉、通里、哑门。 • 口眼歪斜:地仓,分别向颊车、下关、 颧髎方向施以透刺,配承浆、迎香。 • 吞咽困难:人迎、大椎、风池、风府、 廉泉、翳风、照海、太溪、涌泉。

针灸疗法治疗偏瘫的方法及机制

针灸疗法治疗偏瘫的方法及机制
结果
里、 外关环跳 、 阳陵泉、 足三里等穴位 ; 操作方法: 一般每天 1次,O次为一疗程 , 1 休息 3~ 5 d即可开始第 2个疗 程。
笔 者 所 在科 6 偏瘫 患 者 行 针 灸疗 法 , 得 了 满 意 的效 果 。 结 论 0例 取 针 灸 疗 法 对 脑 血 管 意 外 后 偏 瘫 有 良 好
风、 、 、 火 痰 瘀是其 妄 动 ; 志 过 极 , 阳 上 亢 , 动 心 火 , 火 相 肝 五 肝 引 风
煽 , 血上 冲; 食不 节, 食厚 味, 浊 内生 ; 气 饮 恣 痰 气机 失调 , 气
滞 而 血 运 不 畅 , 气 虚推 动 无 力 , 或 日久 血 瘀 。 当风 、 、 浊 、 火 痰
方面的治疗有 着丰富 的经验 。针灸 具有操 作简便 、 济 、 经 疗
效 明 显 等优 点 , 临床 上 广 泛 应 用 。20 在 0 8年 8月 至 20 09年 1 月 笔 者所 在 科 对 6 0例 偏 瘫 患 者 行 针 灸 疗 法 , 得 了满 意 的 取 效果, 现报 告 如 下 。
抑制状态 , 增加脑供血及代谢 , 高皮 层细胞 的电活 动, 提 促进 脑功能恢复 ;3 降低 血脂 : () 针刺有 降低低密度 脂蛋 白, 升高
高密 度 脂 蛋 白的作 用 ;4 改 善 血 循 环 : () 微循 环 的 改 善 有 助 于 肢 体 功 能恢 复 , 与 肌 力关 节功 能 的 恢 复 呈 正 比 ;5 针刺 能 它 ()
2 4i一2 2 4 .
5d 即可开始第 2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 针刺 后常 现热 、 、 麻 抽搐 等反应 , 以热感
为 最 多 见 , 分患 者 虽 无 针 感 , 可 取 得 较满 意 的疗 效 。 部 也

《扶正补土温针灸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

《扶正补土温针灸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

《扶正补土温针灸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一、引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后果之一便是偏瘫。

在中医理论中,偏瘫多属于气虚血瘀型,治疗上需以扶正补土、温针灸法为主。

本文旨在探讨扶正补土温针灸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气虚血瘀型)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中医认为,脑卒中后偏瘫的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治疗上应以扶正补土、温通经络为主。

扶正补土法是通过补益气血、调和脏腑功能,以恢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温针灸法则通过刺激穴位,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达到治疗目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这两种方法在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中的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偏瘫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扶正补土温针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为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等进行评估。

四、研究结果1. 神经功能评估:治疗组在接受扶正补土温针灸法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2. 运动功能评估: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偏瘫侧肢体的运动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生活质量评估: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尤其在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五、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扶正补土温针灸法在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气虚血瘀型)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扶正补土法通过补益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有助于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温针灸法则通过刺激穴位,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偏瘫侧肢体的运动功能。

此外,扶正补土温针灸法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在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临床应用中,扶正补土温针灸法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医生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制定合适的针灸方案和药物配方,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一针见效治偏瘫

一针见效治偏瘫

一针见效治偏瘫一针治偏瘫技术取穴:上下左右交叉取穴。

左下肢瘫,在右上肢取穴;左上肢瘫,在右下肢取穴,反之亦然。

不论病程长短,病情轻重,软瘫或是硬瘫,均是一针一穴。

部位和手法取穴时令患者仰卧床上,针刺下肢穴时,健侧下肢呈半屈曲位,大腿与小腿呈直角,由腓骨小头向后约8cm外取穴。

即由腓骨小头为起点,向股骨侧划一条水平线,此线与股骨下缘的交叉处,即股二头肌肌腱上缘处取穴。

直刺,进针约7-10cm,进针后增速捻针,弱刺激,每捻针半分钟,停1分钟,共留针15分钟。

针健侧下肢捻的同时,嘱病人患侧上肢努力扭转或抬动。

针刺上肢穴时,让患者健侧上肢略外展,掌心向上,在前臂尺侧内缘,取尺骨的中心点,以此中心点偏头侧约1.5cm外取穴,沿尺桡骨的上缘直刺,深约5-8cm。

方法同下肢穴。

治疗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再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一般治疗1-2个疗程即可。

疗效观察疗效标准:以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依据。

痊愈:病残程度为0级,上、下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行走自如,生活自理,能干轻微体力活者;显效:病残程度1-2级,能独立行走或需失扶拐杖行走;有效:病残程度3-4级,上下肢功能有改善,可独立行走,但需人随时照料;无效:治疗前后上下肢功能无明显变化者。

治疗结果自1982年以来,我们采用针刺健侧单穴治疗偏瘫156例,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本组156例均为住院病人,男97例,女59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84岁,平均年龄64岁;病程在半个月内110例,0.5——1个月20例,1——3个月10例,3——6个月10例,6个月——1年4例,1年——2年2例。

其中脑出血20例,脑血栓形成136例。

156例中痊愈82例,占52。

56%;显效62例,占39。

74%;有效10例,占6。

41%;无效2例,占1。

28%。

总有效率为98。

72%。

其中脑血栓形成136例,痊愈78例,占57。

偏瘫康复中针灸疗法的临床观察

偏瘫康复中针灸疗法的临床观察

为八脉交会穴 , 有醒 神开窍 的作 用 , 为治 中风的要穴之 一。头针通 过一定 的传递 方 式直 接兴 奋 中抠 神经 系统是 其治疗 中
风偏 瘫 的 主 要机 制 。 “ 会 ” 运 感 区 百 足
炼, 偏瘫 侧 肢体 就 会 发生 挛 缩 、 硬 、 僵 畸
形 , 响 日常 生 活 , 患 者 带 来 极 大 的 痛 影 给 苦 。2 0 07年 1 2 1 0~ 0 1年 7月 在 偏 瘫 患 者 康 复 中辅 助 针 灸 疗 法 , 得 了满 意 的临 床 取
予 中 医针 灸 疗 法 。 治 疗 前 对 患 者 进 行 评
估 , 疗后 评 价 日常 生 活 能 力 。 结 果 : 治 治
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 < . 5 。 结 论 : 瘫 患 者 针 灸 疗 法 配 合 00 ) 偏 康复训练预后效果明显 , 日常 生活 能力 提
高。 关键词 偏瘫 康复 针 灸 疗 法
偏瘫患者肢体肌 电活动水平低下 , 针 灸 能显著升 高瘫肢肌 电的幅度 , 而改善 从 其低下 的运 动功能 , 患肢恢 复功能 。穴 使
取“ 四神 聪 ” 脑 开 窍 , 沟 属 督 脉 穴 、 醒 水 督
不能急于求 成。③ 日常生活 中鼓励 患 者 自己做事 , 如进餐 、 梳洗 、 洗澡 、 穿上衣 、 穿 下衣 、 用厕 等 , 高独 立生 活 能力。④保 提 持乐观 的心态 和平稳 的情 绪 , 规律作 息 ,
偏 瘫 是 急 性 脑 血 管 病 的一 个 常 见 症 状 , 入 恢 复 期 后 , 不 及 时 进 行 康 复 锻 进 如
组基础上加 针灸疗 法 : ①取穴 : 以偏 瘫 侧 的肢体为 主 , 精神 差 、 目光呆 滞者 先取 四

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30例

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30例
特 色 疗 法 中国民间疗珐
CHI NA ’ NATUR P S O ATHY De 20 10 c .Vol 1 No 1 8 2
用外 关 ; 手太 阳经 循 环部 位疼 痛加 用 肩贞 、 后溪 ; 太 阴 手 经循 环 部位 疼痛 加 用 肩前 、 缺 ; 证 、 证 加 关 元 、 列 虚 寒 足 三里 温 和灸 。毫 针平 补平 泻 法 , 沟 穴刺激 强 度 以患者 水 眼 眶含 泪为度 ; 泉 、 极 内关 、 阴交 穴 针感 以麻 或触 电感 三
剂 , 续 服用 3 连 O天 。 ( ) 医 采 用 内 科 常 规 治 疗 , 本 2西 基
本 研究 表 明 : 于偏 瘫后 肩痛 针灸 加 中西 药 比单 纯 对 中西药 治疗 具有 更好 效 果 。针灸 作 为有效 的治 疗方 法 , 在 中风病 早期 介 入可 降低 或杜 绝 肩痛 发生 , 缩短 治疗 周
岁, 均 5 平 1岁 ; 程 最 短 1 病 4天 , 长 1 1天 ; 出 血 1 最 5 脑 8
两 组 患者疗 效 比较 : 组 3 A 0例 , 秀 4例 , 优 良好 1 O 例, 般 1 一 4例 , 2例 , 良率 4 . ; 差 优 6 7 B组 3 0例 , 优秀 1 2例 , 良好 l 6例 , 般 2例 , 0例 , 良率 9 . 。 一 差 优 33

状 明显减 轻 , 活 动 时有 少 许 不适 ; 般 : 状 减 轻 , 但 一 症 活 动受 限 , 静止 时亦 有 不适 ; : 疗 前 后 无 变 化 , 症 状 差 治 或
加重 。
般 资 料
经 C 或 MRI 诊 , 2 0 T 确 于 0 4年 起 因 脑 血 管 意 外 在
治 疗 结 果

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

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

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中医针灸与康复治疗结合是一种常用的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

本文将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中风偏瘫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脑组织损害,表现为一侧身体肢体无力或麻木。

目前,康复治疗是治疗中风偏瘫的主要方法,但仍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治疗周期较长,临床疗效不稳定等。

有必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针灸作为中医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中。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阳气和阴气相对平衡的状态,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代谢,达到治疗目的。

将针灸与康复治疗结合应用于中风偏瘫的治疗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二、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从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期间,我们在某医院收集了10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被纳入研究范围:1)脑血管病变导致的中风偏瘫;2)年龄在40-70岁之间;3)病程在3-6个月之内。

排除以下情况的患者:1)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者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2)对针灸治疗有明显过敏反应或者禁忌症的患者。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针刺穴位及针灸方法,并结合康复治疗进行治疗。

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物理疗法、语言疗法等。

每周治疗3次,治疗周期为3个月。

2.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等。

采用国际脑卒中量表(NIHSS)、肌力检查、Barthel指数等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并记录治疗前后的相关数据。

2.4 数据分析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采用t检验进行差异性对比,P<0.05为统计学意义。

三、预期结果1. 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肢体无力、麻木等。

四、讨论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研究样本相对较小,仅来自一个医院,且观察周期相对较短。

偏瘫患者针灸治疗心得体会

偏瘫患者针灸治疗心得体会

偏瘫患者针灸治疗心得体会标题:偏瘫患者针灸治疗心得体会正文:我是一名偏瘫患者,在接受传统医学治疗的过程中,我开始尝试针灸治疗。

在此之前,我对针灸并没有太多了解,只是听说过一些关于针灸的功效和效果。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我意识到针灸对改善偏瘫症状有着显著的效果,并给我带来了许多积极的体验和感受。

首先,针灸治疗帮助我恢复了一定的肌肉活动能力。

由于偏瘫的原因,我以前几乎无法活动受影响的肢体,导致肌肉的萎缩和功能的丧失。

然而,通过针灸治疗,我逐渐感觉到肌肉的活动范围在扩大,受控制的肢体开始有了一些灵活度。

其次,针灸治疗改善了我的血液循环。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经常感到肢体末端的冷和麻木,这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

然而,我在针灸治疗后发现,受感觉减退的肢体温度开始有所上升,麻木感也有所减轻。

这使我感到很欣慰,因为它意味着我的血液循环逐渐得到改善,身体的康复也在逐渐加快。

此外,针灸治疗还减轻了我对疼痛的感知。

作为偏瘫患者,我常常感到肌肉和关节的疼痛,对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然而,在针灸治疗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的疼痛感明显减轻了。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因为疼痛是我康复过程中最困扰我的问题之一。

针灸治疗不仅改善了我的身体状况,也对我的心理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康复的过程中,我经常感到沮丧和焦虑,对康复的希望也开始逐渐减弱。

然而,通过针灸治疗,我经历了一种身心放松的感觉,这让我能够更好地面对康复的挑战。

针灸治疗的一些穴位还被认为可以调节情绪,我也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了一定的安抚和舒缓。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和有益的康复方法。

通过针灸,我在肌肉活动能力、血液循环、疼痛感知以及心理健康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我深深体会到了针灸的细腻和独特,对我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针灸治疗并不是一种短期的疗法,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因此,我会继续保持对针灸治疗的信心,并积极配合医师的指导,希望能够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瘫的针灸治疗
医学资源 1
一、偏瘫概述
1.定义
偏瘫是指因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肿 瘤等原因所导致的以半侧 肢体运动功能 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的疾病,同 时可伴 有失语、失认、情绪低落和视物 不全等症状。
医学资源
2
2.分类
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 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 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
医学资源 10
3.毫针刺法
进针
医学资源
11
行针
行针亦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以及进 行补泻而实施的各种针刺手法。 行针的手法:基本手法(提插法和捻转法) 法等)
辅助手法(循法、刮柄法、弹柄法、摇柄法、飞法、震颤
行针的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为了促使针后得气和加强 针刺感应的操作手法。
医学资源
12
基本手法:
医学资源
13
辅助手法:
循法
医学资源
14
针刺补泻
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 针刺补泻的手法分为单式补泻手法和复式手法
医学资源
15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 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全瘫:肌力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
医学资源
3
3. 病因 偏瘫病因多样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 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脑出血患者93%有高血压病史。 3、脑血管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
医学资源
8
2.针刺练习
针刺练习主要是对指力和手法的锻炼。 练习方法有3种:
1.纸垫练针法:
医学资源
9
2.棉团练针法:
3.实体练针法:通过前面的练习,掌握了一定 的指力和手法后,可以在自己或他人的身上 进行练习。最后做到进针无痛、针身不弯、刺入顺利、行针自
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指感敏锐、针感出现快。
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 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 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医学资源
16
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 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 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医学资源
20
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并施以适当补泻手法后, 即可出针,或留置15~30分钟。但对一些特殊病 症,如慢性、顽固性、痉挛性疾病,可适当延长 留针时间。某些急腹症、破伤风角弓反张者,必 要时可留针数小时。而对老人、小儿患者和昏厥、 休克、虚脱患者,不宜久留针,以免引起意外情 况或贻误病情。 术者留针时需注意,首先排除不适于留针的患者, 如不能合作的儿童、惧针者、初诊者、体质过于 虚弱者;其次排除不宜留针的部位,如眼区、喉 部、胸部等;再次排除不适宜留针的病情,如尿 频、尿急、咳喘、腹泻等病症。对需要留针、可 以留针者,在留针期间,应时刻注意患者的面色 和表情,防止晕针等意外发生。
医学资源
5
②弛缓性偏瘫:表现为一侧上下肢随意运动障碍伴有明显的肌张力低下, 随意肌麻痹明显面不随意肌则可不出现麻痹,如胃肠运动、膀胱肌等 均不发生障碍。
③痉挛性偏瘫:一般的是由弛缓性偏瘫移行而来,其特点是明显的肌张力 增高。上肢的伸肌群及下肢的屈肌群瘫痪明显,肌张力显著增高,故 上肢表现为屈曲,下肢伸直,手指呈屈曲状态,被动伸直手有僵硬抵 抗感。 ④轻偏瘫:在偏瘫极轻微的情况下,如进行性偏瘫的早期,或一过性发作 性偏瘫的发作间隙期,瘫痪轻微,如不仔细检查易于遗漏。
医学资源
19
留针与出针
留针 当毫针刺入腧穴,行针得气并施以或补或泻手法后,将针留置在穴内, 称为留针。
留针是毫针刺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通过留针,可以加强针刺感应和延长刺激作用,还可以起到候气与调 气的目的。针刺得气后留针与否以及留针时间长短,应视患者体质、 病情、腧穴位置等而定。
(3进1退)
医学资源
18
透心凉: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下1/3(地 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再将针紧提至 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 将针紧提至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 泻法,将针缓慢地按至下1/3,如此反复操 作3次,将针紧提至上1/3即可留针。在操 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泻法, 即为透天凉法,多用于治疗热痹、急性痈 肿等热性疾病。 (1进2退1进)
医学资源
6
二、针灸概述
1.毫针结构
针尖:针的前段锋锐部分,又称针芒。
针身:针尖与针柄之间的部分,又称针体,是毫针刺入腧穴内相应深度 的部分。
针根:针体与针柄连接的部分。
针柄:针根至针尾之间,常以铜丝或铝丝紧密缠绕的部分,是术者持针、 运针的操作部位,也是温针灸法装置艾绒之处。
医学资源
7
针尾:针柄的末端,一般用金属丝缠绕呈圆 筒状,又称针顶。
呼吸补泻: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 出针为泻法。
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 为泻法。
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根据病情留针或立即出针。
以上各种手法,临床上可以相互配合应用。
医学资源
17
复式手法
烧山火: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上1/3 (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 刺入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 然后将针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行 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1/3,如 此反复操作3次,即将针紧按至地部留针。 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 补法,即为烧山火法,多用于治疗冷痹 顽麻、虚寒性疾病等。
4、心脏病,如:心内膜炎,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心动过缓则可能引起 脑供血不足。
5、代谢病中糖尿病与中风关系最密切,有30-40%中风患者患有糖尿病。
医学资源
4
4.症状
偏瘫的症状:
偏瘫痉挛性,偏瘫步态,口角歪斜,无法说话,口角下垂,手指歪斜, 下肢拖曳步态 ,下肢中枢性瘫痪 主要为一侧上下肢的运动障碍。在临床上有四种表现形式: ①意识障碍性偏瘫:表现为突然发生意识障碍,并伴有偏瘫,常有头及 眼各一侧偏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