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偏瘫的最佳时机及其治疗要点
针灸治疗偏瘫穴位的效果
针灸治疗偏瘫穴位的效果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病患者逐年增长,常见的有脑梗塞、脑血栓,年龄大都在中老人群中且越来越年轻化。
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涡斜,是造成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严重者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偏瘫是心脑血管病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脑部功能,使患者出现身体一侧偏瘫,发病机制是脑部血管由于受到压力高或血脂稠等因素影响,血液流动限制,脑部缺血时间长导致脑组织受伤害,结果患者留下严重后遗症,肢体活动受限,影响生活质量,自理能力差,患者经西医治疗后,肢体活动自主能力较差,所以临床中常用中医针灸治疗,帮助患者恢复部分能力,。
一、针灸选穴原则选穴原则分为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及经验选穴原则,近部选穴是在偏瘫肢体周围进行选穴,例如面部偏瘫选择迎香、人中、地仓等,体现了“经络所在,主治所在”的规律;远部选穴是在经络循行路线上选择可以治疗本病的腧穴,例如足阳明经循行路线上的梁丘、足三里等,体现了“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规律;辩证选穴是根据患者病因病机的特点进行选穴,根据患者病程进行选穴治疗。
偏瘫属于中医“中风”范畴,在八纲辩证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分为中经络、中脏腑及恢复期,中经络没有神志上的改变,只是以半身不遂、口眼涡斜为主,中脏腑主要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中风多因劳倦内伤、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导致的脏腑功能失司,风痰夹瘀上扰头脑;病位在脑,与心肝肾有关,病机为风火痰气血。
二、针灸治疗头部穴位选择百会、四神聪、前顶、后顶、风池,运用醒脑开窍针法可以帮助患者开窍醒神;面部穴位:太阳、迎香、颧髎、地仓、颊车、人中,主要治疗患者口眼涡斜、流涎、面瘫等症状,通过刺激患者面部穴位,使面部经络疏通;上肢穴位:八风、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肩髃、肩井、臂臑,这些穴位可以帮助患者肢体活动,缓解患者活动受限的症状;腹部穴位:天枢、上脘、气海、关元,大部分为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中医治疗痿证独取阳明经,患者卧床时间久,腹部穴位可以缓解便秘情况,气海和关元治疗患者尿失禁或癃闭等病症;下肢穴位:伏兔、梁丘、足三里、丰隆、昆仑、申脉、太溪、照海、三阴交、阳陵泉;其中有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阳胆经上的腧穴,有助于下肢能力恢复。
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
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会导致偏瘫等严重后遗症。
中风后,很多患者都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来帮助他们重获健康。
在中国,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在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从中医针灸的原理、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策略以及临床效果三个方面对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进行探讨。
一、中医针灸的原理中医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施加适当的刺激来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根据中医理论,中风是由于脑脉络失调、气血不畅、阴阳失衡等引起的。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改善脏腑功能,从而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针灸疗法主要包括针刺和灸疗两种。
针刺是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插入针具,以达到调整气血的目的。
灸疗则是通过在穴位上燃烧艾草或其他草药,使热量和药效渗入人体,以促进气血的流通和调理脏腑功能。
这两种疗法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从而达到治疗中风偏瘫的目的。
二、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策略康复治疗是中风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手段。
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功能训练、心理康复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中,针灸疗法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康复手段。
在康复治疗中,针灸疗法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一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通过在特定穴位施加刺激,可以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二是缓解患者的肌肉痉挛和疼痛。
中风后,患者常常会出现肢体肌肉的痉挛和疼痛,通过针灸疗法可以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三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中风患者常常会因为疾病而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通过针灸疗法可以调整患者的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疾病。
三、临床效果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分期针刺治疗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研究
分期针刺治疗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研究王海娟【摘要】目的评价分期针刺对脑梗死偏瘫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分期针刺,B组采用常规针刺.常规针刺: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分期针刺:软瘫期在常规针刺取穴基础上加内关(双侧)、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痉挛期在常规针刺取穴基础上加天井、阳池、居髎、委中、丘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所有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前后NFI评分、ADL评分及总的临床疗效评定,评价各组疗效.结果总的临床疗效、NFI评分、ADL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期针刺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3(028)008【总页数】3页(P1636-1638)【关键词】脑梗死;偏瘫;分期针刺【作者】王海娟【作者单位】山西省孝义市中医院,孝义032300【正文语种】中文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属中医“中风”范畴,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后局灶性脑缺血坏死所致,其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脑梗死依病程进展分为软瘫期和痉挛期[1],本研究旨在评价分期针刺对偏瘫患者的疗效。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山西省孝义市中医院内科病房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患者,共6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均为30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诊断标准1.2.1 中医诊断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2]①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眼歪斜;②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③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④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⑤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亦可确诊。
偏瘫病人中医疗法的康复护理
偏瘫病人中医疗法的康复护理一、偏瘫患者一般来说,偏瘫指的是半身瘫痪。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旦任何一侧肢体失去自主正常的功能,即不能随意作出相关动作者,便可认定为偏瘫患者。
早在相关中医学古籍中,便有偏枯、偏废等与偏瘫相对应的称谓,不过,当前多称之为半身不遂。
古有“十中九瘫”的说法,意思是中风为导致偏瘫的重要原因,根据相关数据统计,除了少部分由脑外伤、颅内肿瘤等原因引发的偏瘫,绝大部分的偏瘫都是由中风造成。
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患上“富贵病”的几率也大大增加,偏瘫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而偏瘫不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不便,更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冲击,影响患者的生存欲望等,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的威胁是巨大的。
鉴于这些危害,为了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认为可以通过做好相关中医疗法的康复护理来实现。
二、偏瘫病人中医疗法的康复护理临床上,中医疗法在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且效果十分显著,常见的相关护理有精神疗法、针灸疗法、饮食疗法、运动康复训练及并发症预防等。
1、精神疗法临床上,偏瘫患者性格各异。
在得知自己病情后,绝大多数患者的情绪波动极大,但是表现方式不尽相同。
有的患者表现为急躁易怒,喜欢发脾气;有些患者表现为沉默寡言,悲伤不已,甚至抑郁、产生结束生命的念头等。
而精神疗法是通过稳定患者情绪、促使患者心情愉悦、改善患者病情的方法。
实际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可以通过与患者良好沟通,用诚恳的态度与其促膝长谈,向患者讲解病情,解答其内心的疑问和忧虑,帮助患者建立偏瘫可治愈的信心。
此外,还可以在休闲时间分享一些有趣的小故事、笑话等,让患者开怀大笑,通过收听、观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等愉悦心情,增添生活的乐趣。
2、针灸疗法临床上,针灸应用于偏瘫治疗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且患者及家属对该治疗手段的接受度较高。
针灸治疗偏瘫患者,主要是对患者的肢体直接作用,通过经络系统对穴位进行刺激,实现治疗目的。
偏瘫左手快速恢复方法2篇
偏瘫左手快速恢复方法2篇偏瘫左手快速恢复方法偏瘫是指脑卒中或外伤等致使身体一侧肌肉无力或瘫痪的一种疾病。
在恢复过程中,左手的训练尤为重要,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以下是偏瘫左手快速恢复方法。
1.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非常有效的治疗偏瘫的方法之一,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恢复。
常用的穴位有“肘髎穴”、“上肢三阴经穴”、“阳陵泉穴”等。
在进行针灸治疗时,需要选择专业的中医机构和具有相关经验的中医师进行治疗。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指通过运动康复和物理疗法等手段,促进患者肢体肌肉的恢复和活动能力的提升。
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理疗、康复训练、足底按摩等。
在进行物理治疗前,需要经过医生的评估和诊断,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食疗食疗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调理,促进患者体内代谢的改善和康复。
常见的偏瘫食疗方有薯蓣炖乌鸡、山药炖鸡腿等。
食疗既可以辅助西医治疗,又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指通过服用药物,缓解病情和促进身体恢复。
常用的药物有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改善肌肉功能的药物、降低血液黏滞度的药物等。
在进行药物治疗前,需要经过医生的评估和诊断,以避免药物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5.心理疏导偏瘫患者往往会因为肢体失去活动能力而感到沮丧和消沉。
此时,就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和恢复信心,积极有效地完成恢复训练。
总之,偏瘫左手的快速恢复需要全方位的治疗和康复,正确的治疗方法和科学的饮食习惯都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患者本人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规律的生活和恢复训练,才能顺利恢复到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状态。
偏瘫左手快速恢复方法偏瘫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通常会导致患者肌肉无力或瘫痪。
身体的一侧会失去活动能力,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如何快速恢复偏瘫的左手呢?以下是一些方法,供您参考。
1.运动康复运动康复是通过一系列的锻炼和体能训练,以弥补因偏瘫而丧失的肢体功能,从而加速恢复。
其中包括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协调训练等。
脑卒中偏瘫不同恢复阶段针灸辨证治疗
脑卒中偏瘫不同恢复阶段的针灸辨证治疗【摘要】目的:治疗脑卒中偏瘫恢复阶段的针灸辩证,并探索其治疗机理,并详细进行分期治疗。
方法:通过对历代文献研究分析和临床验证,辩证腧穴的取穴姿势和针刺体位的不同及意义,分期并经络行针灸治疗。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脑卒中偏瘫是高级中枢丧失其对随意性运动功能的控力,取而代之是代位中枢控制下从痉挛为基础的异常运动模式时偏瘫的恢复期分为6个阶段,进行分期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软瘫期(brunnstrom,ⅰ、ⅱ期)ⅰ期时间为起病数日到二星期,为完全性瘫,断联休克期,ⅱ期为起病约二星期后,此时肌张力逐渐增高,出现联合反应且轻度痉挛。
中医认为,脑为神明之府,脑卒中起病系诸邪挟风上犯脑病,蒙蔽清窍,以致神失所用,四肢经络无主,肌肉迟缓而瘫,治则以醒神开窍,疏风通络为主,故取百会、极泉、内关、涌泉及头皮针运动区以醒脑、取风池、太冲从息风,并以阳明之合谷、曲池、足三里、伏兔诸穴行气通络,以上各穴均接从电针,用疏波刺激20-30分钟,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
2痉挛期(ⅲ期)三期时间为起病后3到4周,此时肌张力明显增高,痉挛明显,出现共同运动模式。
中医认为此系邪阻脑脉,神受所扰,同时肝肾阴虚肝阳亢盛,阴不制阳所致,阴虚则四肢肌肉失孺痉挛。
治则为平肝滋阴,行气止痉,故取外关、阳陵泉、太冲、三阴交、阴陵泉以平肝阳,滋肾阴,取肩醪、臂膈、四渎、八邪、环跳、殷门、悬针调气解痉,其中三阴交,阴陵永施以提插补法,3分钟后静留针20-30分钟,其余各穴以电针疏波针刺激20-30分钟,强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不引起痉挛为度,对于痉挛剧烈者可以取天泉、郗门、伏兔、承山穴,先予密波电针强刺激30秒钟,待肢体松弛后再在其余穴位上予疏波轻刺激治疗。
3恢复期+后遗症期(ⅳ-ⅵ期)此阶段脑神渐清,静脉渐通,然久病之后肢体经筋仍失孺养,取合谷、中渚、外关、环跳、足三里、悬钟以通经气,取曲池、肩髃、阴陵泉、太冲,以畅血脉,各穴以电针20-30分钟。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一、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作用机制1. 改善血液循环:针灸能够增加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功能,提高供氧供血能力,从而改善脑组织损伤。
2. 调节神经系统:针灸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
3. 改善炎症反应:针灸可促进炎症反应的消退,减轻神经炎性损伤组织的炎症反应。
4. 缓解痉挛:针灸能够调节肌肉张力,缓解因神经、肌肉和韧带短缩所致的肢体痉挛症状。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
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在针灸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以下列举了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几项临床效果:1. 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可通过增强肌肉张力和肌肉协调性,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使患者肢体运动能力逐渐恢复。
2. 改善步态功能:中医针灸可通过调节脑神经系统,改善步态协调性,使患者行走更加稳健。
3. 缓解疼痛: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可通过刺激穴位,缓解肢体痉挛等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 提高生活质量: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使患者的生活能力逐渐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三、注意事项1. 适宜选用专业的中医针灸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效果。
2. 合理选择针灸穴位,针灸疗程周期不得过长,避免反复针灸导致身体过度疲劳。
3. 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
4. 康复训练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防止因训练不当造成患者二次伤害。
四、结论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等作用机制,可有效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然而,针灸治疗并非万能药,患者需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偏瘫的针灸治疗
医学资源 1
一、偏瘫概述
1.定义
偏瘫是指因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肿 瘤等原因所导致的以半侧 肢体运动功能 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的疾病,同 时可伴 有失语、失认、情绪低落和视物 不全等症状。
医学资源
2
2.分类
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 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 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
医学资源 10
3.毫针刺法
进针
医学资源
11
行针
行针亦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以及进 行补泻而实施的各种针刺手法。 行针的手法:基本手法(提插法和捻转法) 法等)
辅助手法(循法、刮柄法、弹柄法、摇柄法、飞法、震颤
行针的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为了促使针后得气和加强 针刺感应的操作手法。
医学资源
12
基本手法:
医学资源
13
辅助手法:
循法
医学资源
14
针刺补泻
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 针刺补泻的手法分为单式补泻手法和复式手法
医学资源
15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 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全瘫:肌力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
医学资源
3
3. 病因 偏瘫病因多样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 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脑出血患者93%有高血压病史。 3、脑血管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
中医针灸治疗偏瘫好处
中医针灸治疗偏瘫好处爷爷平时的血压和血脂就有些高,中医针灸治疗偏瘫好处是什么啊?爷爷血压高自己没有注意,在家里倒地失去意识,经过医治,是心脑血管的问题,导致半个身体不能动,说是偏瘫,爷爷是个好强的人,一下子这样病了,心情不好总是发脾气,朋友说中医的针灸治疗偏瘫的效果好,都有什么好处啊,现在就让我朋友介绍一下都有哪些好处。
1、口眼歪斜取穴主穴:听会、地仓、合谷、迎香配穴:风池、水沟、颊车、丝竹空等。
2、半身不遂取穴主穴:肩俞、曲池、外关、合谷、环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太冲。
中医针灸疗法可以疏通经络,使瘀阻的经络通畅,发挥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达到快速治疗疾病的目的。
随着对中风认识的不断加深,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思路和技术方法不断得到改善,疗效不断得到提高。
治疗时主要取患者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初病可单刺患侧,久病则刺灸双侧,初病宜泻,久病宜补。
在临床中,我们采用效果尤佳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
如我们所治的一位老人,中风初病,取上肢手三里、外关,下肢取足三里、丰隆,用电针治疗时,选用较大电流,刺激周围神经、兴奋中枢神经,使患肢产生酸麻感,并使相关肌群出现节律性收缩,即针刺中的泻法。
见效后逐次适当减小电流,即针刺中的补法。
针刺四次后,患者的手平躺时能缓慢上抬,还可下床缓慢行走。
同时,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措施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针灸配合我所特色的神经康复方法,能更有效地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同时对治疗中风后口舌歪斜、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也有显著疗效。
综上就是我朋友所了解的一些中医针灸治疗偏瘫的好处的介绍,家里有偏瘫的老人,一定不要惹老人生气,生了这种病心情不好的时候要顺着他,让他心情变好了,就不容易在发病,每发病一次所承受的风险就要大好多。
在加上针灸治疗。
照顾的好的话,会有很大的康复希望的。
治疗偏瘫的中医方法
治疗偏瘫的中医方法
中医治疗偏瘫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中药外治疗法等方法。
1. 药物治疗:中医药物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神经的再生和修复。
常用药物包括活血化瘀药如川芎、桃仁、红花等,通络软筋药如葳蕤、川续断、水蛭等,以及扶正抗邪药物如人参、黄芪等。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偏瘫的常用方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状况。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曲池、合谷等。
针灸疗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受损神经的营养供应,促进神经的再生和修复。
3. 中药外治疗法:中药外治主要是通过将中药煎煮后制成药浴,或者将中药煎煮后敷贴在患处进行治疗。
中药外治能够通过渗透作用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促进患处的修复和恢复。
除了上述方法,中医治疗偏瘫还可辅助使用理疗、推拿、拔罐、艾灸等物理疗法和按摩疗法。
但是中医治疗偏瘫的疗效会因个体的具体情况而有差异,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脑卒中偏瘫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脑部功能障碍,表现为身体一侧肌肉无力、活动受限、言语不清等症状。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康复训练等,但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治疗方式。
本文将从临床实践的角度,探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
一、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脑卒中偏瘫是由于脑部气血不畅、经络阻塞等导致的肌肉和神经功能障碍。
针灸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能够调和气血、通经络,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等作用。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进行刺激,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从而达到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目的。
二、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作用康复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和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肌肉和神经功能。
康复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帮助患者重新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肌肉无力、活动受限等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将中医针灸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临床效果:1.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中医针灸能够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和修复,帮助患者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
康复训练则可以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受损的肌肉和神经功能,最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全面恢复。
2.改善肌肉无力中医针灸可以调和气血、温经通络,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肌肉无力症状。
康复训练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运动训练,有效的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最终改善肌肉无力的症状。
3.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四、临床案例分析患者黄女士,女,50岁,因血管瘤破裂导致脑卒中后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
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分析
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40例中风导致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病例20例。
对照组只进行单纯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观察组进行针灸疗法配合康复训练,采用抗痉挛手法和患者配合运动的训练,使患者有目的有量的做运动。
在病情所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穴位进行针灸治疗:软瘫期以上肢的阴经穴、下肢的阳经穴和腧穴为主进行针灸,痉挛期以上肢阳经穴、下肢阴经穴为主,恢复期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灸这些穴位时以患者产生酸、麻、胀等感觉为有效标准。
配合康复训练,患者采俯卧位,患者俯卧位,以按摩、加压、滚动法,先对偏瘫肢体进行向心性按摩,由远及近渐渐移动及至局部皮肤发热为宜,达到缓解关节肌肉的痉挛的目的,根本上舒缓肌肉以阻止肌肉痉挛,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应对其独立做起的能力进行训练,先从健康肢体侧卧位坐起,再逐步训练从偏瘫侧卧位坐起,从需要旁人协助才能坐起到独立坐起。
之后进行平衡坐位训练,患者坐在床边,两腿自然下垂,保持平衡,待患者病情允许可下地坐到轮椅上后,进行患者站位平衡训练和迈步、上下台阶训练,上下台阶时应注意先让患病腿上,下台阶时应注意健康腿先下,建立患者的康复信心,使患者尽早进行自主运动、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练习,同时患者也要进行臂膀和手部的训练,让患者用健康肢体或健康肢体辅助患病肢体进行日常生活的自理,在训练应尽量保持正确姿势,运动时用力程度最好达到极致,肢体紧张肌肉轻度疼痛为标准,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122对照组只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具体训练方法同观察组。
13疗效标准显性:运动神经系统基本恢复或大部分恢复,患者能借助拐杖行走或者独立行走,日常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有效:神经系统功能部分恢复,还不能进行独立行走;无效:神经系统功能无恢复现象,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中风后偏瘫怎么办?试试传统康复疗法针灸
中风后偏瘫怎么办?试试传统康复疗法针灸中老年人是中风偏瘫疾病的高发人群,大多数人罹患中风偏瘫疾病后的主要表现是一侧肢体肌力衰退,活动不灵活或完全失去活动能力。
通过专家的临床研究发现,偏瘫是最常见的中风后遗症,经过专业系统化的治疗后,部分患者能够完全恢复自理能力。
一、中风偏瘫(一)中风偏瘫的概念中风属于中医学名词,而偏瘫则是中风患者最主要的症状之一。
中风偏瘫患者除了肢体活动障碍以外,部分患者通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性障碍,比如冷热不知或疼痛不觉等等,还有可会出现同侧视野缺损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患者平视前方时看不到瘫痪一侧的物品或来人,需要将头转向瘫痪一侧才能看到。
图1 中风的早期症状(二)中风疾病的先兆中风患者首先会出现剧烈的头晕感受,特别是突然出现眩晕状况,此外,中风患者还会出现强烈的头痛感,与一般的头痛感不同的是,中风患者的头痛往往是突然加重或间断性头痛慢慢转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
中风患者发病时会出现肢体麻木症状,通常表现为脸部一侧麻木或手脚麻木,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舌头麻木或一侧上下肢发麻。
中风患者会出现暂时性的吐字不清或讲话不顺畅现象,不明原因的跌跤或摔倒,精神状态受到疾病影响,引发短暂性的意识不清或智力障碍,整天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突然出现一过性视物障碍时,患者会自觉眼前昏黑亦或是出现暂时性失明。
除此之外,中风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等症状,一侧或某一肢体不由自主地抽动或颤抖,频繁出现鼻出血等症状。
(三)中风偏瘫的发病原因中风偏瘫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年龄和生活习惯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患者的年龄越大,发病率也会相应提高,患者具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加大中风的风险性,老年人是引发中风疾病的主要群体,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引发中风偏瘫?这与中风的病因息息相关。
广义上来讲,引发中风偏瘫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血管病变基础与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流动力学基础,前者主要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或高血压性细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症,后者容易导致血液成分改变,其中包含着血压因素在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郑宗昌主任医师针灸治疗瘫痪临床经验
J AC. t ,0 6 V 12 , C r Oc. 2 0 , o .2 NO.0 t 1
针刺时外周血管呈舒张反应 , 改善 了局部的血液循环 , 同时还可使炎症性 的血管通 透性降低 , 提高其屏障功 能, 可减轻并消散病灶局部的水肿及无菌性炎症 , 达到 治疗疼痛的 目的。 3 突 发性 耳聋
作者简介: 李建强( 6一 , 副教授, 1 3 )男, 9 副主任医师, 从事针灸治疗 主要
瘫痪、 脊柱相关性疾 病、 痛症 、 肥胖症等研究 。
疗程 , 提高病人的生活 自理能力、 生存质量 。他的临床 经验既有独特之处 , 又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其相关的 论文刊登于《 新中医》 《 中医)9 1( )3 】 , 【新 18 ,6 :4 上 同年 被全文翻译刊登在《 日本宫城民医杂志》 。 现代康复 医学认为 : 中风病人 中 7 %的病人在 6 O 个月 内能行走 ,4 2 %患者上下肢的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 7 %的病人 上肢 功能 障碍, 3 %的病人 上肢无 功 5 约 6 能。瘫痪肢体功能的康复 次序是先下肢后上肢 , 上肢 各个关节的次序是肩关节先于手指关节…。日本上 田 敏总结偏瘫时的姿势与动作恢复的难易关 系发现, 由 易到难的先后 次序如下 : 床上体位转换 ( 最易) 一双膝 跪 一患 足在前 的单跪 位一 患足 在前 的 单腿 跳 。 J 中风病 的神经生理病理研究显示 : 中风病偏瘫 的 运动弧是完整的, 由于反射弧的调节紊乱引起运动 障 碍, 中风后肢体肌肉痉挛是运动障碍的主要原 因。影 响肌肉痉挛的主要点近部为颈 、 脊柱 、 肩胛带 、 骨盆带 , 远端为足趾 、 踝关节 、 大拇指等。解除这些部位的肌肉 痉挛 能解除整个机体 的异常运动状态。 因此, 治疗 的 主要 问题是解 除肌 肉痉挛 , 其次是加强肌 肉的功能训 练b。越来越多的医生认为治疗 中风病应 当实行个体 】 化方案。他根据多年临床经验 , 结合现代神经生理 学 的理论 , 提出“ 整体论治 , 标本结合 , 主后次 , 先 先易后
一针见效治偏瘫
一针见效治偏瘫一针治偏瘫技术取穴:上下左右交叉取穴。
左下肢瘫,在右上肢取穴;左上肢瘫,在右下肢取穴,反之亦然。
不论病程长短,病情轻重,软瘫或是硬瘫,均是一针一穴。
部位和手法取穴时令患者仰卧床上,针刺下肢穴时,健侧下肢呈半屈曲位,大腿与小腿呈直角,由腓骨小头向后约8cm外取穴。
即由腓骨小头为起点,向股骨侧划一条水平线,此线与股骨下缘的交叉处,即股二头肌肌腱上缘处取穴。
直刺,进针约7-10cm,进针后增速捻针,弱刺激,每捻针半分钟,停1分钟,共留针15分钟。
针健侧下肢捻的同时,嘱病人患侧上肢努力扭转或抬动。
针刺上肢穴时,让患者健侧上肢略外展,掌心向上,在前臂尺侧内缘,取尺骨的中心点,以此中心点偏头侧约1.5cm外取穴,沿尺桡骨的上缘直刺,深约5-8cm。
方法同下肢穴。
治疗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再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一般治疗1-2个疗程即可。
疗效观察疗效标准:以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依据。
痊愈:病残程度为0级,上、下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行走自如,生活自理,能干轻微体力活者;显效:病残程度1-2级,能独立行走或需失扶拐杖行走;有效:病残程度3-4级,上下肢功能有改善,可独立行走,但需人随时照料;无效:治疗前后上下肢功能无明显变化者。
治疗结果自1982年以来,我们采用针刺健侧单穴治疗偏瘫156例,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本组156例均为住院病人,男97例,女59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84岁,平均年龄64岁;病程在半个月内110例,0.5——1个月20例,1——3个月10例,3——6个月10例,6个月——1年4例,1年——2年2例。
其中脑出血20例,脑血栓形成136例。
156例中痊愈82例,占52。
56%;显效62例,占39。
74%;有效10例,占6。
41%;无效2例,占1。
28%。
总有效率为98。
72%。
其中脑血栓形成136例,痊愈78例,占57。
偏瘫患者从什么时间开始针灸最好
偏瘫患者从什么时间开
始针灸最好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偏瘫患者从什么时间开始针灸最好大部分的偏瘫患者都进行过针灸,但大医院的偏瘫患者何时进行针灸都是是西医大夫同意以后才进行,大都是在西医输液无效的情况下才去针灸,其实这已经错过了针灸的最佳时机,那么偏瘫患者从什么时间开始针灸最好呢中医讲究治未病,就是在人还没有得病时就应该积极治疗以进行预防,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人不得病。
因此我们的古人提倡及早治疗,那么偏瘫患者能早到啥时侯呢,从治未病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在人还没有瘫痪前,就应该进行针灸。
也就是在血稠阶段、在动脉硬化阶段或者在高血压阶段等等。
总之,在瘫痪前进行针灸治疗是完全可以把病预防住,不至于让病人瘫倒在床的。
那么如果病人已经瘫痪了,在什么时间开始针灸最好呢,应该是在刚犯病时。
这要看当时的病情而辩证的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辨证施治。
具体穴位可以参照针灸治血稠篇及针灸治偏瘫篇,恕不赘述。
针灸分阶段和屈、伸肌取穴治疗中风偏瘫
P ASE H D ACUP UNC URE AND P I EL C O N I L XOR AND E TE OR CURI T O NT S E TI N F E X NS NG
S ROK M I L GJ T E HE P E A
HU NG Y gi,Z A a l n , I ii , t l A i j n e H NGH ni g L xa e a a L
现代医院 2 1 0 0年 1月第 1 O卷第 1 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 dm opt a 00V l 0N oe H silJn2 1 o 1 o1 a
住 院病人 ; ②均为首次中风病人 ; ③没有其他严重 内科 疾病如严重心肝 肾功能不全患者 ; T扫描脑梗死 的 ④C 直径 > m 1 c 并连续在 3个层面以上者 ; 4 ⑤年 龄在 1 8岁
[ ] 丹波元 胤. 国医籍考 [ . 2 中 M]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 人
1 5 7 5—7 7 9 6: 0 0.
[] 李 7
焘. 续资 治通鉴 长 编 [ . 印本 . 海 : M] 影 上 上海 古
[] 郑 3 [] 脱 4
樵 . 志略[ . 印本. 海 : 海古籍 出版社 , 通 M] 影 上 上 脱. 史 ・ 宋 艺文 志 [ . 印本 . 海 : 海古 籍 M] 影 上 上
1 1 一 般 资料 .
本组病例共 10例 , 部选 自广州 市 中医医 院针 2 全
灸科病房 , 随 机数 字表 随机 分 为治 疗组 和 对照 组。 按
治疗组 6 例 , 3 0 男 0例 , 3 女 O例 ; 年龄 3 6 9— 5岁 ; 程 病 最短 1 , 天 最长 3天 。对照组 6 , 3 0例 男 0例 , 3 女 O例 ;
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
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中医针灸与康复治疗结合是一种常用的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
本文将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中风偏瘫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脑组织损害,表现为一侧身体肢体无力或麻木。
目前,康复治疗是治疗中风偏瘫的主要方法,但仍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治疗周期较长,临床疗效不稳定等。
有必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针灸作为中医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中。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阳气和阴气相对平衡的状态,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代谢,达到治疗目的。
将针灸与康复治疗结合应用于中风偏瘫的治疗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二、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从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期间,我们在某医院收集了10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被纳入研究范围:1)脑血管病变导致的中风偏瘫;2)年龄在40-70岁之间;3)病程在3-6个月之内。
排除以下情况的患者:1)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者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2)对针灸治疗有明显过敏反应或者禁忌症的患者。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针刺穴位及针灸方法,并结合康复治疗进行治疗。
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物理疗法、语言疗法等。
每周治疗3次,治疗周期为3个月。
2.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等。
采用国际脑卒中量表(NIHSS)、肌力检查、Barthel指数等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并记录治疗前后的相关数据。
2.4 数据分析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采用t检验进行差异性对比,P<0.05为统计学意义。
三、预期结果1. 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肢体无力、麻木等。
四、讨论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研究样本相对较小,仅来自一个医院,且观察周期相对较短。
中风后偏瘫了,针灸护理能帮我恢复一些身体功能吗?
中风后偏瘫了,针灸护理能帮我恢复一些身体功能吗?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是突然发病,导致身体一侧的肌肉无力或瘫痪。
针灸作为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中风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中。
本文将探讨针灸护理对中风后偏瘫患者恢复身体功能的影响。
一、针灸护理的基本原理针灸是利用细针刺激人体穴位,调节气血、调和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中风后偏瘫患者,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相关穴位,改善局部肌肉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此外,针灸护理还注重整体调理。
在刺激穴位的同时,针灸还能够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放松身心,缓解焦虑和压力。
这种综合调理的方式,使得针灸在中风后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针灸护理在中风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1.选穴原则选穴原则是针灸护理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在中风后偏瘫患者的针灸护理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症状,仔细评估其体质和经络状态,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刺激。
选穴时应以经络理论为指导,注重穴位的功能与主治,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
常用的穴位包括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这些穴位有助于调节气血、舒筋活络,促进瘫痪肢体的恢复。
1.针刺方法针刺方法是针灸护理中的重要手段,针对不同的情况应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
常见的针刺方法包括体针法、耳针法、头皮针法、温针灸法等。
体针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刺激患肢的穴位,促进肌肉和关节的功能恢复。
在针刺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针刺方法和刺激强度,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1.疗程安排针灸护理的疗程安排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中风后偏瘫患者的针灸治疗应尽早开始,持续时间视病情而定。
通常建议进行多次疗程,每次疗程间隔一段时间,以便观察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疗程安排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情况,同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偏瘫
无论脑出血,脑血栓或外伤引起的一侧肢体失控都为偏瘫。
对偏瘫的治疗只要抓住时机,运用针灸健侧加诱导患侧法基本可以治愈,而且复发率极底。
然而有几项要点必须注意:1患者初发期进行输液,最好不在患侧输液,可在健侧上下肢交替进行 2.最好采用液体增温输入法,这样可避免病情突然加重 3.不提昌患者用健肢牵拉推动患肢4.掌握必须在一周内进行针灸,针灸处方可做如下安排:第一天.先刺血印堂,太阳,兑端,承浆,后让患者平卧健侧手放腹部,健侧腿曲膝立稳,取健侧手三里,足三里,曲池,阳陵,外关,合谷,三阴交,太冲八个穴位,语言不清加廉泉地仓,百会针刺得气后留针一小时,留针期间诱导病人进行肢体活动,并在患侧手足处找出敏感部位进行按压,激发患肢进行活动并进行语言诱导训练。
以后每天在留针时进行如上活动。
第二天刺血患侧手指脚趾井穴后再加以上健侧各穴。
留针时继续诱导患者段炼。
以后每天如此。
第三天刺血健侧手指脚趾再针如上健侧各穴。
第四天刺血大椎,印堂,兑端,后针如上各穴。
第五天针上各穴后刺血膻中加罐。
第六天针上穴后加灸膻中,中脘,神阙。
第七天能站立后,先针上各穴后刺血委中。
后休息三日再进行第二疗程。
第二疗程可刺血印堂,太阳,兑端一次,继用健侧各穴并加灸上
各穴,留针时进行肢体活动及肢体语言训练,出针后应进行日常生活机能训练,经上法治疗一般两三个疗程可达到自理程度,两个月可达到康复。
对偏瘫患者的针灸治疗越早越好,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大脑内部受损伤的运动神经元还没有完全硬化,也就是存在“半暗区”,新的正确的运动程序可以得到顺利的“复制”。
新的运动神经元的产生将很快代替旧的损伤组织。
相反随着时间的延长,患侧运动纤维萎缩,加之患者运动时不可避免带来的关节损伤,而在脑内损伤所引发的生理代谢和周围组织的硬化及不良程序的介入,都将对偏瘫的康复形成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