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电图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常见心电图解读PPT课件

常见心电图解读PPT课件
2020/4/19
2020/4/19
2020/4/19
室早的Lown氏分级
• 0级:无室早 • 1级:偶发室早(<30次/分;<6次/分) • 2级:频发室早(>30次/分;>6次/分) • 3级:多源性、多形性室早 • 4级:4A级:成对室早(连发室早),4B级:成串室早(
连续3个以上的室早) • 5级:R on T室早
CAST(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的 警示意义
• 1.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至心律失常作用,尤其是I类药物。 • 2.并不是所有的心律失常都需要治疗,对有些心律失常的
治疗结果是得不偿失。 • 3.强行治疗后的心律失常现象减少,并不意味着病情好转
,反而可能会对预后不利。 • 4.对急性心肌梗死时预防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予以否定
常见心电图解读
心内科 高刻
历史溯源
2020/4/19
content
• 正常心电图
• 临床常见的异常电电图
心电图定义
心电图指的是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 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 着心电图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 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 形(简称ECG)。
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 过程的客观指标。
波相融合而不易辨认,称为房早未下传。
2020/4/19
心房扑动
特征:
①P波消失,代之以规律的大小相等,形态一 致的锯齿状扑动波(F波)
②在Ⅱ,Ⅲ,aVF或V1导联最明显,心房率通 常为250-350次/分钟。
③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 率是否恒定,大多QRS波群形态正常。
2020/4/19

心电图常见(共36张PPT)

心电图常见(共36张PPT)
2. 分析P波 ⑴肯定有P波:①p波的形态,确定是窦性还是
房性。② p波的频率,确定系心动过速﹑过缓或停搏。
③ p波的节律,如节律不整,应观察是否与呼吸有关,或
与P-P间插的QRS波群有关。 ⑵如找不到P波:①P波是否隐藏在QRS波群﹑ST
段或T波中,此时可用压迫颈动脉窦﹑屏气等方法减慢心 率,使P波显露。②是否有f波或F波。③少数严重心脏
60~100次/分。③ P-R间期为~0.20s ④ 变过程。
心房颤动的主要危害①心室搏动极不匀齐而引起心悸、乏力等症状②心房失去协调一致的收缩,使心室充盈度及心输出量明显减少,可
塞的冠状动脉及时再通,大大缩短各期的进程,可不呈现上述 典型心肌梗死的演变过程。此外,若梗死范围局限、多部位梗 死或梗死区位于心电图常规导联记录的盲区,也可产生不典型
的心肌梗死图形。
变异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为主要因素)多引起暂时性的ST段抬高,并常伴有高耸T波和对应导联的ST段压低,这是急性心肌缺血的 表现,如果ST段持续的抬高,提示可能发生心肌梗死。 早期(超急性期) 急性心肌梗死数分钟后,首先出现短暂的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心电图上产生高大的T波,随后ST段上斜型抬高,个别 出现QRS波群振幅增高,但尚未出现异常Q波。 冠状动脉血流量相对或绝对减少,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心肌消耗其糖原储备进行无氧代谢时,称为心肌缺血。 每次发作在30s之内能自行停止者,称为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此期坏死型Q波、损伤型ST段抬高和缺血型T波倒置可同时并存。 心电图表现为:①窦性P波后均伴有QRS波群② P-R间期人延长.若P-R间期﹥(老年人P-R间期﹥)或与过去的心电图相比,心率无明 显改变而P-R间期延长超过。 感染或脑血管意外时,可出现短暂的、无典型演变过程的Q波或QS波; 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是:①规律出现的P波在Ⅰ、Ⅱ、aVF、V4~V6导联上直立,在aVR导联倒置。 窦性搏动和室性期前收缩之间联律间期,有固定关系,说明窦性心搏与室内异位节律点的冲动的释放有关。 早期(超急性期) 急性心肌梗死数分钟后,首先出现短暂的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心电图上产生高大的T波,随后ST段上斜型抬高,个别 出现QRS波群振幅增高,但尚未出现异常Q波。 冠状动脉血流量相对或绝对减少,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心肌消耗其糖原储备进行无氧代谢时,称为心肌缺血。

《各种心电图表现》课件

《各种心电图表现》课件
参数如频率、感知灵敏度等也会影响心电图表现。了解起搏器对心电图的影响有助于正确解读心电图,指导临床治疗。
05
心电图的解读和临床应用
心电图的解读方法
波形识别
正确识别心电图中的P波、QRS 波群、T波和U波,了解其形态
、幅度和时限等特征。
节律分析
判断心电信号的节奏和规律, 识别窦性心律、房性心律、室 性心律等不同节律类型。
QRS波群
代表心脏的电信号,反映心室的除极过程 。
T波
代表心脏的电信号,反映心室的复极过程 。
正常心电图的测量和分析
心电图的测量
包括心率、心律、PR间期、QT间 期等指标的测量。
心电图的分析
通过观察心电图的波形、节律、 振幅等指标,判断心脏的功能和 状态。
正常心电图的实例展示
• 展示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和特点,帮助学员了解正常心电图 的表现。
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 影响主要表现为心律失 常和传导阻滞。
电解质紊乱可引起心律 失常和传导阻滞,如低 钾血症可导致房性或室 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 等心律失常;高钾血症 可引起心脏传导阻滞, 严重时可导致心脏停搏 。
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某些药物可影响心电图表现, 如洋地黄类药物、抗心律失常 药物等。
病情监测
对于已经确诊的心脏疾病患者,心电 图可用于监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 果。
手术指导
在心脏介入手术中,心电图可帮助医 生实时监测心脏电生理变化,指导手 术操作。
预后评估
心电图的异常表现可以预测心脏疾病 患者的预后,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
心电图的局限性
假阳性结果

临床心电图分析ppt课件

临床心电图分析ppt课件

单极胸导联的电极位置和意义
导联
V1 V2 V3 V4 V5 V6 V7 V8 V9 V3R V4 R V5R
正极
胸骨右缘4肋间 胸骨左缘4肋间 V2与V4连线中点 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 左肩胛下线与V4同一水平 左脊柱旁线与V4同一水平 右侧 右侧 与V3、V4、V5对称 右侧
delta波
室性
其前多无相关 P波
P’, 形态异于窦P 正常, 延长(干扰) 室上性 正常 不完全
P’-R间期
—— 宽大畸形 与QRS主波相 反 完全
QRS波群 T波 代偿间歇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1)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房性或房室交界性早搏; (2)QRS呈室上型,心律绝对整齐(同导联RR间距 相差<0.01秒); (3)频率160~220次/min 。 临床特点:突发、突止, 节律规整,QRS一般正常,也可增宽变形, 常无器质性心脏病。
胸前导联系统(chest leads)
包括: V1、V2、V3、V4、V5、V6 反映心脏水平面(横面)情况
标准双极肢体导联的意义
导联 Ⅰ Ⅱ Ⅲ 代表意义 心脏左外侧壁的电位变化 心脏下壁的电位变化 心脏下壁的电位变化
加压单极肢导联的电极位置和意义
导联 aVR 代表意义 心室腔内的电位变化
aVL aVF
1)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呈室上型;
2) 逆行P’波(I、II、aVF倒置,aVR直立)可出 现在QRS波 之前(P’-R<0.12s), 也可出现在 QRS波之后 (R-P’<0.20s),或埋藏于QRS波之 中;
3) 代偿间歇多数完全。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识别和治疗培训课件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识别和治疗培训课件
心电图特点: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振幅 、时限规则的F波,心室节律通常规则。 QRS波正常。
治疗:伴有室率快或心输出量下降的房扑 ,需要同步电复律或使用西地兰等抗心律 失常药治疗。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识别和
治疗
37
心房颤动
多发性心房内微折返产生不规则、快速(350~ 600次/分)的颤动波,不规则下传心室。 心电图特征:1、P波消失,呈现时限、形态、振 幅均绝对不规则的f波2、心室率极不规则3、QRS 波群形态通常正常 治疗:主要是控制心室率。可以使用西地兰等抗 心律失常药以减慢过快的心室率。对血液动力学 不稳定血压低的患者则需立即行同步电复律。
对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使用异搏定或同步 电击复律来作进一步治疗。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识别和
治疗
28
期前收缩——交界性早搏
房室交界性早搏指冲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 可向前或逆向传导。 心电图特征:1、QRS波提前出现,形态多正常 2、逆行P波 3、完全性代偿期间 治疗:非频发性交界性早搏不需要治疗。对于频 发性交界性早搏则可以使用奎尼丁、地戈辛、普 鲁卡因胺等药物治疗。
落,下传的QRS波群正常。)
治疗:是一种严重的阻滞,可能发展为完全性传
导阻滞,应密切监测其发展趋势。如果出现心室
率过慢导致低血压,可使用阿托品加快窦性起搏
率。为保证足够的心室搏动频率可装人工起搏器

QRS波
P波
P波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识别和
治疗
43
Ⅲ°(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传导阻滞时,全部心房冲动均不能下传至 心室,阻滞部位较高时,心室起搏点常位于希氏 束-浦肯野系统近端。
P波的形态、时间和电压
临床常见心电图的识别和

心电图课件医学幻灯片

心电图课件医学幻灯片

心电图技术的发展和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心电图技术也在不断演进。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便携、 智能的心电图设备和更准确、快速的数据分析与解读。
心电图课件医学幻灯片
心电图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本课件将介绍 心电图的定义、基本原理以及心电图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意义。
心电图的采集过程和设备
1
贴电极
将电极粘贴在患者胸部和四肢,确保准12导联或特殊
导联进行心电图记录。
3
心电图设备
使用心电图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
常见的心电图波形和数据解读
窦性心律
正常心电图的基本波形,代表健 康的心脏电活动。
房颤
心房不规则而快速地收缩,常见 的心律失常。
室速
心室快速收缩,可能是严重的心 律失常。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和意义
心脏疾病筛查
心电图可以用于检测心脏疾病及其风险因 素,帮助早期发现和预防。
疾病诊断
心电图可以提供诊断心脏疾病的线索,如 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疗效监测
心电图可以评估治疗效果,指导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常见心电图异常和疾病诊断
1
QT间期延长
心电图异常,可能是某些遗传性疾病的表现之一。
2
ST段抬高或压低
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常见心电图表现。
3
心室肥大
心室壁增厚,常见于高血压和心肌肥厚等疾病。
心电图的注意事项和误诊因素
• 患者安静舒适,避免肌肉颤动和呼吸运动的干扰。 • 电极粘贴牢固,确保良好的电极接触。 • 设备校准和操作正确,避免信号干扰和误诊。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 课件
汇报人: 2023-12-22
• 心电图基本知识 • 心电图的解读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心电图基本知识
心电图概述
心电图是心脏电活动的记录
01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信号检测和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技术。
心脏电活动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
02
心脏电活动是心脏功能的基础,心电图能够反映心脏电活动的
传导阻滞
3 包括窦房传导阻滞、房室
传导阻滞等,可引起心脏 停搏和心衰。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初步诊断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心 脏是否存在异常。
疗效评估
对于治疗后的心脏病患者,心电 图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如心肌缺 血的改善情况等。
病情监测
对于已经确诊的心脏病患者,心 电图可以监测病情变化,如心肌 缺血的发作等。
诊断辅助
心电图可以辅助其他检查手段, 如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进一步明确诊断。
Part
03
总结与展望
总结
01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涵盖了心 电图的基本概念、原理、正常心 电图的波形特征以及异常心电图 的分析等内容。
02
通过本次学习,学员们可以掌握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实践 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电图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未来,我们将继续学习和 掌握新的心电图技术和知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为患者提供更 加优质的服务。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电压计
电压计用于测量心电信号的幅度 ,并将幅度转换为可记录的波形 。

常见心电图的识别 ppt课件

常见心电图的识别  ppt课件

可行性
• ST段:为QRS综合波之后位于基线上的一个平 段,其后4出现向上或向下转折的一个波为T波
ppt课件
19
正常心电图图解 意义 原理
可行性
• T波: 由心室复极化形成,正常情况下,T 波的方4向大多和QRS主波方向一致
ppt课件
20
正常心电图图解 意义 原理
可行性
• Q肌-除T间极期4和:复从极Q全波过起程点所至需T时波间终,了正,常代为表0心.3室2 ~0.44sec
11
意义
原理
可行性
• 纵坐标代表电压:每1小格=0.1mV • 横坐标4表示时间:每1小格=0.04sec
每1大格=0.2sec
ppt课件
12
心率的检测 意义 原理
可行性
4
R-R间距为0.6sec,心率=60÷0.6=100次/min
ppt课件
13
心率估算法 意义
• 一个RR间期的大格原数 理(0.04x5)
宽大畸形的QRS波
4
ppt课件
33
心房扑动 意义
•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原、理形态、间距可一行致性的f波 • 频率为250-350次/分 • 固定比例下传时,心律规则;反之,心律不规则
4
ppt课件
34
心房颤动 意义
• P波波,消频失率,为代35之0以-60大0小次原、/分形理,态R、-R间间距期不绝可一对行致不性的规f 则
常见心电图的识别
ppt课件
1
主要内容 意义 原理 • 认识正常心电图
可行性
• 识别常见的异常心电图
4
ppt课件
2
心电图 意义 利用心电图机从原体理表记录心可脏行每性一心

《心电图教学》ppt课件

《心电图教学》ppt课件

处理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无 需特殊处理;二度房室传 导阻滞需根据病因和症状 进行治疗;三度房室传导 阻滞需安装起搏器。
室内传导阻滞
定义
类型
心电图表现
处理
室内传导阻滞是指心室内传 导系统发生障碍,导致心室
激动顺序异常。
根据阻滞部位可分为左束支 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
和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
左束支传导阻滞表现为QRS 波群增宽、V1导联呈rS波或 宽而有切迹的R波;右束支传 导阻滞表现为QRS波群增宽、 V1导联呈rsR'型或M型;不
预激综合征患者易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 速或心房颤动,需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 电复律或射频消融术等治疗方法。
05
心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
1 2
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可提示急性冠脉 综合征。
早期诊断意义 及时识别并干预,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
P波时间
正常人P波时间一般小于 0.12秒。
P波振幅
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一般 小于0.25mV,胸导联一 般小于0.2mV。
QRS波群形态及意义
QRS波群时间
正常成年人QRS时间一般不超过0.11秒,多 数在0.06~0.10秒。
QRS波群形态
正常人V1、V2导联多呈rS型,V1的R波一般 不超过1.0mV。V5、V6导联QRS波群可呈qR、
窦性心律的起源未变,但节律不 整
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
P波形态发生周期性变化,但P波 仍在同一导联中
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期前收缩
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心 房任何部位的心房激动
房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快 速心房激动,频率多为

《心电图讲解》PPT课件

《心电图讲解》PPT课件

.
4
标准导联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胸导联
.
5
标Ⅰ导联:左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正极 (黄色),右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负极(红色)
标Ⅱ导联:左下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正极(绿色) ,右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负极(红色)
标Ⅲ导联:左下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正极, 左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窦房传导阻滞

传导障碍:
房室传导阻滞 房内传导阻滞
室内传导阻滞
激动传导异常
传导途径异常: 预激综合症
.
28
.
29
窦性心律
① P波规律出现,Ⅱ、avF、V5导联直 立、avR导联倒置
②P-R间期为≧0.12s
.
30
窦性心动过速
特点:
1.频率:成人>100次/min
1岁以内>150次/min 1-6岁>120次/min
2. 其他波形值在正常范围内
.
31
10mm/mV 25mm/秒

此心电图P-P间期为0.48s,心率为125次/分
.
32
窦性心动过缓 • 特点: 1. 频率:<60次/min
2. 其他波形值在正常范围内
.
33
.
34
窦性心律不齐
• 特点:
1. 同一导联P-P间隔之差>0.12s 2. 其他波形值在正常范围内
.
54
期前收缩相关的常见概念
➢ 偶发早搏:< 5次/min或<30次/h ➢ 频发早搏:≥5次/min或≥30次/h
➢ 二联律:1个窦性激动+1个早搏, 连续3次或 以上

心电图临床应用PPT课件

心电图临床应用PPT课件
其他生理干扰
如呼吸、运动等对心电图的影响,需嘱咐患 者保持静止并平稳呼吸。
04
心电图的临床案例分析
案例一: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信号的产生 和传导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心 脏跳动的节律和频率发生改变。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包括:早 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颤 等。这些表现可以通过心电图进
行诊断和监测。
心律失常可能是由于心脏疾病、 内分泌失调、药物作用等多种原 因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
行针对性的治疗。
案例二: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肌肉因缺血缺 氧而产生的病变,是冠心病的一
种表现。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包括:ST 段压低、T波倒置、异常Q波等。 这些表现提示心肌缺血的存在,
根据心电图上的电压和电轴偏移 ,判断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右
心室肥厚或心肌缺血等异常。
心电图的异常波形分析
窦性心律失常
分析P波形态,判断是否 存在窦性心动过缓、窦 性心动过速或窦性停搏
等异常。
房性心律失常
观察P波变化,判断是否 存在房性早搏、房颤或
房扑等异常。
室性心律失常
分析QRS波形态,判断 是否存在室性早搏、室
需要及时治疗。
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 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需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案例三: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包括:异常Q波、ST段弓背抬 高、T波倒置等。这些表现提示心肌梗死的存在,需 要及时治疗。
心肌梗死是指心脏肌肉因缺血缺氧而坏死,是一种严 重的心脏疾病。
THANKS
感谢观看
心电图临床应用ppt 课件
目录
• 心电图基础知识 •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 心电图的解读与判读 • 心电图的临床案例分析 •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前景与展望

《心电图》ppt课件

《心电图》ppt课件

心肌缺血
心电图可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 心肌缺血表现。
心律失常
冠心病患者易发室性心动过速、房颤 等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
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包括ST段抬高、病 理性Q波等。
瓣膜性心脏病对心电图影响分析
1 2
二尖瓣狭窄
心电图可出现“二尖瓣型P波”,提示左心房扩 大。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电图改变不明显,但长期关闭不全可导致左心 室肥大。
《心电图》ppt课件
目录
• 心电图基本概念与原理 •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分析 • 异常心电图诊断与鉴别诊断 • 常见心脏疾病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
目录
• 药物对心电图影响及注意事项 • 心电图检查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01
心电图基本概念与原理
心电图定义及作用
心电图定义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 术。
心电图作用
心电图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之一,应用广泛。用于记录人体正常心脏的电活动,帮 助诊断心律失常,帮助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诊断心脏 扩大、肥厚,判断药物或电解质情况对心脏的影响等。
心脏电生理基础
01
心肌细胞的电活动
02
心脏传导系统
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存在稳定的静息电位,当受到刺激时,会发生 一系列的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
结合患者病史、症状等综合分析,给出 诊断意见。
对于复杂或疑难病例,建议及时与上级 医师或心电图专家会诊。
THANKS
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形 态和振幅因导联不同而异。正常 成人QRS波群时间为0.06~0.10
秒,最宽不超过0.11秒。
T波
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T波形态钝圆,占时较长,从基 线开始缓慢上升,然后较快下降, 形成前肢较长、后肢较短的波形。

常规心电图解读PPT课件

常规心电图解读PPT课件

心脏瓣膜病与心肌病
膜病如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 等,以及心肌病如扩张型、肥厚型等,在心电图 上可表现为P波、QRS波群的异常以及ST-T改变 等。
详细描述:需结合患者病史、心脏超声等检查综 合分析,以明确心脏瓣膜病或心肌病的诊断。
肺源性心脏病与甲亢性心脏病
室性心律失常
心室电信号异常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室性 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表现为QRS波群 畸形、增宽或连续出现。
正常节律
正常心脏电信号由窦房结控制,呈现规律 性的P波和QRS波群,频率在60-100次/ 分钟之间。
房性心律失常
心房的电信号异常引起的心律失常,如房 性早搏、房颤等,表现为P波形态异常或 消失,代之以f波或F波。
心房肌细胞异常兴奋,导致心房扑动。
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肌细胞异常兴奋,导致心房持续 快速收缩。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
心室肌细胞异常兴奋,导致心室 提前收缩。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肌细胞异常兴奋,导致心室持 续快速收缩。
心室扑动
心室肌细胞异常兴奋,导致心室扑 动。
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结变性与纤维化,导 致心脏起搏功能下降,心 率减慢。
心电图是心脏电活动的记录,能够反 映心脏的电活动变化,对于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诊 断具有重要意义。
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需要综合 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和 其他辅助检查结果,以提高诊断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心律失常的诊断与鉴别诊 断、心肌缺血的诊断与定位、心肌梗 死的诊断与分期等。
01
总结词:心电图表现
02
详细描述:电解质紊乱如低 钾血症、高钾血症等,以及 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 等,可导致心电图出现异常 表现,如ST段和T波改变、心

心电图ppt课件完整版

心电图ppt课件完整版
心房颤动
心房活动呈现快速、无序的颤 动波,心房率通常在350-600
次/分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
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无保护机制的期前收缩
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3个以上、频率大于100次/分的室性搏动,心室率通常 在100-250次/分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时心室活动呈现相对规律的扑动波,心室颤动时心室活动 呈现极不规则的颤动波,两者均属于致命性心律失常
关注患者病史和症状
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其他检查结 果,综合判断和处理心律失常。
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分享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多练多看多思考
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 理解和分析心电图。
通过大量的实践和观察,培养对心电图的 敏感度和分析能力,同时不断思考和总结 经验教训。
学会与患者沟通
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利用辅助工具
使用心电图测量尺、计算器等辅助工具,提 高测量和计算的准确性。
复杂心律失常识别和处理策略
了解心律失常的分类和特点
熟悉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和临 床意义。
掌握心律失常的识别技巧
通过观察P波、QRS波群、R-R间期 等关键信息,识别心律失常的类型。
学习心律失常的处理策略
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 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低钾血症时,细胞外液K+浓度降低, 静息电位增大,与阈电位的距离增大 ,心肌细胞兴奋性降低。同时,低钾 血症还可导致心肌细胞传导性升高和 自律性降低,从而引起心律失常。临 床上常见的低钾血症导致的心律失常 有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等。
钙离子在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过 程中起重要作用。高钙血症时,细胞 内Ca2+浓度升高,可导致心肌细胞 收缩力增强和传导性降低;低钙血症 时,细胞内Ca2+浓度降低,可导致 心肌细胞收缩力减弱和传导性升高。 这两种情况均可引起心律失常。

临床常见心电图分析ppt课件

临床常见心电图分析ppt课件

完整最新ppt
3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1.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在发热、运动之后心率亦无明显增加,注射 阿托品后心率不能增至90次/分,并伴有窦性停搏及/或窦房阻滞等;
• 2.心房应激性增加,出现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如阵发性房性心动过 速、心房扑动或纤颤等;
• 3.上述的心动过缓与心动过速可交替出现。
• RV1+SV5<1.2mV(12mm) • RV5+SV1<男4.0mV(40mm),女3.5mV(35mm)
各肢导QRS各波电压代数和绝对值应>0.5mV(5mm)
各胸导QRS各波电压代数和绝对值应>0.8mV(8mm)
完整最新ppt
14
(以上数值以走纸25mm/s,标准电压1mV=10mm为准)
0.12~0.20秒。
(以上数值以走纸25mm/s完,整标最新准pp电t 压1mV=10mm为准)
13
四、正常心电图特点
• 三、QRS波群
• 时间:QRS时间<0.11秒(0.06~0.10秒);Q波时间 <0.04秒。
• 电压:Q波电压<同导联R波的1/4(aVR导联除外)R 波电压:
• Ⅰ导<1.5mV(15mm) aVR导<0.5mV(5mm) • Ⅱ导<2.5mV(25mm) V1导<1.0mV(10mm) • aVL导<1.2mV(12mm) V5导<2.5mV(25mm) • aVF导<2.0mV(20mm)
9
双极、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完整最新ppt
10
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
完整最新ppt
11
胸前导联

心电图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201Xppt课件

心电图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201Xppt课件

FT
ppt精选版
40
• (2)预激综合征
• QRS时限一般>0.11s,QRS前必须有P 波,P-R<0.12s,QRS波起始处有δ波。 但马海氏预激征(Mahaim)P-R≥0.12s 。
• (3)心室肥大
• 心室肥大,左室肥大时QRS可延长,一
般在0.10s~0.11s。V5导联室壁激动时间
或R峰时间(VATV5)>0.05s,V1导联
2.方向 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
3.时间 正常P波的宽度时限<0.11s。
4.电压 肢导联<0.25mV,胸导联<0.20mV。 当P波电压过高或时限过宽时为P波异常。
FT
ppt精选版
4
P波异常
• 1、P波增宽 • P波时限≥0.11s为增宽。P波时限
≥0.12s,称房内阻滞。
FT
ppt精选版
5
P波增宽的临床意义:
• (1)左房肥大
• 可由“风心”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狭 窄伴闭锁不全引起。
• 也可见于部分引起左房长期负荷过重 的“先心”、左心衰竭等。
• 宽P波称二尖瓣P波,其时限≥0.12s ,呈M形或双峰样,峰间距≥0.04s, 部分可呈圆顶形。Ⅱ、V1-V3导联较 明显。
室壁激动时间或R峰时间(VATV1)>
0.03s。 FT
ppt精选版
41
• (4)心肌炎、心肌病等心肌受损病变 QRS时限也可增宽。
• (5)其它:室内差异传导、室性异位搏 动QRS均增宽,明显高血钾及奎尼丁、 普鲁卡因酰安等药物作用时QRS可增宽 。
• 室内传导阻滞是指
• QRS时限增宽≥0.12s,分完全性左束支 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不定型室 内传导阻滞三种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治疗:一般无须治疗,当出 现症状性低血压时可用阿托品 或拟交感类药物
.
16
窦性停搏
窦房结放电故障导致心房去极化缺乏和
周期性心室心搏停止
频率 = 75 bpm
PR 间期 = 180 毫秒(0.18 秒)
2.8 秒停搏
.
17
1、临床意义:迷走神经过度兴奋、 高钾、心肌梗死、心肌炎、药物 中毒、病窦综合症 。
(3)引起频繁晕厥者安装心脏起
搏器。
.
37
III0AVB
1、临床意义:见于急性心梗下壁、 右室)、药物反应或中毒、心脏瓣膜 病、老年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 2、治疗: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安装心脏起搏器
.
38
8
束支
LBB (左后束支)
LBB (左前束支)
RBB( 右束支)
.
9
正常的窦房结节律
心房率:60-100 bpm
PR 间期:120-200 毫秒(0.12-0.20 秒)
QRS 间期:60-100 毫秒(0.06-0.10 秒)
QT 间期:360-440 毫秒(0.36-0.44 秒)
.
10
窦性心动过速
些症状和体征(黑朦、晕厥、低血压
等),此时可用阿托品提高心率,药
物治疗无效或严重窦缓伴晕厥者应植
入心脏起搏器
.
14
窦性心律不齐
包括: P波间隔不匀齐,P-P间隔相互差异 在0.12s以上。 PR 间期在0.12~0.20s之内。
.
பைடு நூலகம்
15
1、临床意义:可在正常成人及 儿童中出现;颅高压、急性 心梗、使用吗啡或洋地黄药物
源,位于右心
房的上腔静脉
入口处、界嵴
上方的心外膜
下1厘米,呈
扁椭圆形。
.
5
结间 束
结间束是心房内
联系窦房结与房
室结的特殊传导
纤维。
结间束分为前结
间束、中结间束
后结间束。
.
6
房室结
房室结是心房 与心室之间激 动传导的连接 部。
.
7
房室束
房室束又称希氏 束,
是心房与心室间
正常传导激动的
唯一途径。
.
常见心电图及其临床意义之二
张掖市人民医院 王霞
.
1
一心电图基础知识
.
2
心脏各腔形态结构
.
3
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传导系统是由特
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
成,产生并维持心脏
正常的节律,保证心
房、心室收缩和舒张
的协调。
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
房结、结间束、房室
结、希氏束、束支、
蒲肯野氏纤维。
.
4
窦房结
窦房结是正常
心脏兴奋的起
脏病引起,大多数不会引起血流
动力学异常。
2、处理:心电监护、建立静脉
通道,给予心律平、可达龙或异
搏定静脉推注。
.
25
室性心动过速
.
26
.
27
1、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死、严重
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严重心
脏病或心脏病晚期。为急危重情况

2、处理:须紧急治疗--建立监护、
可达龙150mg缓慢静注,或利多卡
.
21
室性早搏
.
22
1、临床意义:见于非器质性心脏病 者-紧张、刺激、代谢紊乱;非器质 性心脏病者-各种心脏病。 2、处理:明确病因;病因治疗;药 物-频发及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者可 用I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
.
2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24
1、临床意义:多为旁道或房室
结双径路引起,少数由器质性心
.
34
房室传导阻滞
1、I0AVB
见于正常人或药物影响(B受体阻滞 剂、钙拮抗剂)、高钾血症、迷走 神经兴奋,心脏病等。
2、处理:病因治疗即可。
.
35
II0AVB
.
36
1、临床意义:见于急性心梗下 壁、右室)、药物反应或中毒、 心脏瓣膜病。
2、处理:(1)食道-心房调搏评价
AVN功能;(2)药物:阿托品;
因50-75mg入壶,继之持续静脉滴
注,必要时同步直流电复律。
.
28
尖端扭转室速由Q-T间期延长引
起(药物或电解质紊乱),大多
很快进展为室颤,应紧急同步直
流电复律,同时应用硫酸镁、小
剂量肾上腺素、补钾。慎用可达
龙。
.
29
室扑、室颤
.
30
1、临床意义:多见于急性心梗、严 重电解质紊乱等,为心脏停跳前表 现。 2、处理:紧急心前区捶击、尽快非 同步直流电复律,同时建立静脉通 道,给予可达龙、肾上腺素、利多 卡因,开始心肺复苏。
12
窦性心动过缓
窦房结频率持续缓慢,参数包括:
P波频率在60 bpm以下
PR 间期在0.12s以上
.
13
1、临床意义:迷走神经刺激、运动员、 低温、睡眠、电解质紊乱(高钾)、 甲状腺功能减退、下壁心梗、病窦综 合症、某些药物(B-受体阻滞剂或非 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地高辛。
2、处理:一般无须治疗,除非引起了一
2、处理(1)阿托品试验、食道-心房 调博评价窦房结功能;(2)药物 :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3) 心脏起搏器植入。
.
18
房性早搏及交界性早搏
.
19
.
20
1、临床意义(1)焦虑、电解质紊 乱;(2)甲亢;(3)心肌炎、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2、处理:(1)心脏彩超等明确 病因;(2)病因治疗;(3)症 状明显者B受体阻滞剂或心律平 (心衰者禁用)。
窦房结频率持续超过 100bpm,
–P波形态正常
–PR 间期 在0.12~0.20s以内
.
11
临床意义及处理
1、临床意义:疼痛、发热、焦 虑、缺氧、休克、贫血、脱水、 某些药物影响
先心病、肺栓塞、心肌炎、
2、处理:主要是针对潜在病因
进行治疗,必要时可用B-受体阻
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
.
.
31
房扑、房颤
.
32
房颤
.
33
1、临床意义:(1)多见于器质性
心脏病者,凡是可以引起心房扩大
的疾病均可引起房颤,常见病有肺
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2)甲亢
(3)无原因房颤-孤立性房颤。
2、处理:(1)明确病因;(2)转
律—可达龙,电复律;(3)控制心
室率、同时抗凝(房颤〉24h者必须
抗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