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阴火”理论
李东垣“阴火”论观点临床运用浅析
创立“阴火”论。
阴火实乃内伤之火,其病因为饮食伤干扰心包。
人以胃气为本,受水谷之气以生,内伤脾胃,对证施治,往往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火与元气不两立”,提出益元阳与降阴火的辨证关系。
“阴火”乃脾胃气衰,元气不足,得以乘其土位,创制了“甘温除大热”的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
“阴火”的病因为饮食伤胃,劳倦伤脾,七情伤气。
该火因热自内生故谓之“阴火”。
《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云:“故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
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
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
”[1]由此可见,元气与阴火是有矛盾关系的。
元气升发温煦心肺,下济肝肾。
五脏之中,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肝随脾升,胆随胃降;心居上焦,肾居下焦,肾水上承,心火下降,水火既济,心肾相交;气机运行,全凭升降,而脾胃为升降之枢纽,推动了脏腑精气的循环化生。
东垣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若胃之气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他阐述了元气虽为“五脏六腑之本”,但有赖于后天脾胃的滋养。
“阴火”一论,后世有医家理解为“阴虚火旺”之意,也有认为其是“虚阳上越”,可谓见仁见智。
刘炳凡在其《脾胃论真铨》中提出,此火不是温煦机体新陈代谢的“少火”,“少火”与元气互相资生。
而离位的“阴火”,实为“食气的壮火”,故曰:“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称其为“元气之贼”[2]。
2 “阴火”的临床表现、治则及代表方剂《灵枢·五邪篇》云:“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
”胃为阳土,喜润,以通为用;脾为阴土,喜燥,以升为补。
阳有余,则胃气有余,相对而言,则脾阴不足,阳有余化为热中,热主化谷,则善饥。
清代医家叶天士,对脾胃学说进行发挥与创新,他提出“脾胃为病,最详东垣”,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脾可宗东垣甘温升发,治胃则宜甘润通降”。
李东垣指出:“故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正解“阴火”(二)
正解“阴火”(二)接前文火与元气不能两立,一胜则一负《黄帝内经》说“壮火食气”,阴火会进一步消耗正气,必须要除掉阴火,才能保存正气,所以“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
另外,从阴火形成的角度讲,中气下陷,在下焦郁而成火。
之所以形成阴火,是因为元气不足;元气足了,就不会产生阴火。
所以说“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
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肝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前面已经说过了脾胃气虚下流肝肾的问题,不再重复。
这里难理解的是阴火如何“乘其土位”。
脾主四肢,脾主肉,这里所说的土位其实是就脾说的。
阴火的发热,四肢发热,而且热发于肉间,由内而外的发热。
这是因为阴火随着血脉流经肌肉而引起的。
所以说“阴火乘其土位”。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理清李东垣的思路了:脾胃之气本应该上行于心肺,当脾胃虚衰的时候,卫气虽然不足,但仍然可以散布出去,而营气无力上行,反而下行于肝肾之间的任脉的起点处。
营气不断下流,在下焦郁积化火。
而营气在运行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由足厥阴肝经经督脉、任脉回归到手太阴肺经,所以会引动阴火。
阴火经由营气运行于十二正经和跷脉、督脉、任脉。
由于任脉、督脉和冲脉一源三歧,同处于胞中,同出于会阴,阴火也会经由冲脉而上行下行。
(默认大家都掌握营气运行的路线,有不懂的可以参看《灵枢·营气》)既然已经理解了李东垣的“阴火”,那么就好理解补中益气汤了。
下面简单分析一下补中益气汤的方义。
补中益气汤黄芪劳役病热甚者一钱甘草炙已上各五分人参去芦升麻柴胡橘皮当归身酒洗白术已上各三分上件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柤,早饭后温服。
如伤之重者,二服而愈,量轻重治之。
脾胃之气本应上行于肺,现在脾胃气虚下流,必然肺气不足,所以要用黄芪补肺气。
而肺主皮毛,肺气不足则表不固,容易自汗。
“阳加于阴谓之汗”,自汗出会进一步耗气,所以用黄芪补肺气,还能闭表,不再自汗出,防止进一步耗气。
人参、炙甘草都是甘味入脾的,可以补脾气。
阴火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脾胃虚衰,用人参、甘草补脾气,正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于“阴火”理论
关于“阴火”理论【摘要】关于“阴火”理论历代医家有不同解释。
经分析认为“阴火”是指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精神刺激三因素综合作用引起脾胃气虚而导致的内伤发热,是由于脾胃气虚,气机失常,致三焦气失机司所致,源于中焦,起于下焦,见于三焦。
【关键词】阴火;脾胃气虚;李东垣1 李东垣对“阴火”的认识李东垣在他的《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4部著作中,据统计共有40多处提到“阴火”,明确指出“阴火”为心火者2处,为肾火者5处,为脾火者3处,为胃火者1处,为肝火者1处,为肺火者1处,为经脉之火者6处,为五志化火者2处,为实火者1处,为虚火者6处等[1]。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此处“火邪”即为阴火。
因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致使脾胃气虚而生热,而劳倦过度亦可引发肾间阴火上冲。
《内外伤辨惑论》中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
”此种热不甚,病程较久,时作时休,时轻时重,遇劳加重,一般上午多见,体温通常不会很高,多呈现躁热,休息后阴火回归肾间,则又呈现表阳虚的常态。
李东垣著作中多处提到阴火产生的病理机制,如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说“人之真气衰旺皆在饮食入胃,胃和则谷气上升”;在《脾胃论》中则说“阳气虚则不能上升,而脾胃之气下流,并于肝肾”;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又说“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肝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而“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内外伤辨惑论》)。
可见这里所说的“脾胃之气”是指脾胃元气,脾胃气虚,生化无源,致使清阳无力上行,脾虚湿聚,下陷下焦阴分,郁而化火。
由此可见“阴火”为脾胃气虚清阳不升,下陷下焦阴中,郁而化火上攻所致。
《脾胃论》中说:“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
阴火论
成形 。阳之气乃 由 阴之形化 生而成 ;阴之 不足 ,焉得 阳
之有余 耶?况 阴阳互根 ,未有 阴泄 己虚 ,而元 阳能独全
者 ,此 阴 损 及 阳 , 阳损 及 阴 也 。
其 为 肾中 阴寒所 逼 乎 ? 以寒 凉 之 药进 而 毙 者 ,不 知 其
几 矣 。大法 云 :汗之则 愈 ,下 之则死 。若用 辛甘之药 滋 胃,当升 当浮 ,使 生 长 之 气 旺 。言 其 汗 者 ,非 正 发 汗
经并 行 ,合 于 四时五脏 阴阳 ,揆 度 以为 常也 ” ,“ 清气
在 下则 生飧 泄 ,浊气 在上 则 生膜胀 ” ,“ 中气 不 足 ,溲
日秉 全体 ,盈 满 光 焰 ,永 无 亏 时 。月 有 圆缺 ,朔 望 迥
便 为之 变” 。论 中提 及 两 点 ,即水 谷 之 精 气 必 须 “ 上 输 于脾 ” 、 “ 水归于肺” ,才 能 水 精 四布 ,五 经 并 行 , 维 持 脏 腑 正 常 的生 理 功 能 ,其 人 才 能 “ 阳精 所 奉 ” , 达 到长 寿 。如 谷 气 下 流 ,清 气 在 下 ,或 溲 便 为 之 变 ,
也 ,为 助阳也 。 ”《 饮食 劳倦 所伤 始 为热 中论 》云 :“ 若 饮食失节 ,寒温不适 ,则脾 胃乃伤 ,喜 怒忧恐 ,损耗元
气 ,既 脾 胃气衰 ,元气不 足 ,而心火独 盛 ,心 火者 ,阴 火也 ,起 于 下焦 ,其 系系 于心 。心不 主令 ,相 火代 之 ; 相火 ,下 焦包络之火 … …脾 胃气虚 ,则 下流于 肾 ,阴火
久 而必 天 ,如 能 阴平 阳秘 ,相火 安 宅 ,阴精 上润 ,则 无疾 而健 ,此 所谓 “ 阴精 上 奉 其 人 寿 也 ” 。此 处 所 谓 阴常 不足 ,阳常有余 ,此 “ 有余 ”便 是 相 火 上亢 ,也
李东垣的阴火论
李东垣的阴火论上述讲的这些方剂作用清虚热兼养阴血,用药规律就是滋阴清热的药物配合清透浮热的药物,如果热盛耗津严重,还要加上养阴血的药物,来清除身体的虚热,去骨蒸潮热。
身体的这种虚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也就是李东垣所说的“阴火论”,关于“阴火论”和对“阴火”的理解,更是众说纷纭,李东垣提出阴火,在他的《脾胃论》和《内外伤辩或论》中,多处提到阴火为肾火、肝火、胃火、五志化火、虚火等,所以我们如果想用某一种定义来说明阴火,难免有狭隘之处,而是要结合临床,理解阴火。
我们理解的阴火,就是由于饮食劳倦或误治之后,伤及脾胃,使脾胃元气损伤,运化失常,引动阴火,阴火就是身体不在其位没有发挥正确作用的火,比如说肝肾之火应该是在下焦温煦全身,心肺之火,在上焦以清降为主,天一生水,把上焦的阳气化为水降下来,脾胃居中为升降出入的枢纽,负责全身的气机循环,脾胃健壮,清阳一升浊阴则能降,肝随脾升,胆随胃降,各司其职,这样身体运行正常,风调雨顺,但是当脾胃虚损时,脾气不升,清阳不能升,火也降不下来,阴火不在本位开始流窜时,人体的清阳升浊阴降的规律就会被打破,所以阴火可以表现为上焦的心火,肺火,中焦的胃火,也可以表现为下焦的相火,湿热等,火在上焦,症状多见头闷头疼,口舌生疮,面部长疮,下面火不足,不能温暖肠胃,就会出现脾胃虚弱饮食不调等问题,下焦的相火,导致下焦湿热,常见妇科问题,这种阴火在治疗的时候,如果单纯用清热的方法,用药后当时见效,但会伤及脾胃元气,也容易复发。
这种脾胃虚弱,饮食劳倦或精神因素导致的阴火,患者多见发热倦怠,头疼恶寒,骨蒸劳热,阴火发热有时表现为热势较盛,四肢肌体发热,筋骨间也热,且表热如火,扪之烙手,发热多在午后,阴火发热是脾胃内伤,卫阳不足,常表现为畏寒,遇风寒则会更明显,因为中气不足,则容易少气懒言,疲劳倦怠,浑身懒洋洋的不爱动弹,这也可以说是身体存在的表证,其次患者多见肠胃不适,不思饮食,或食后胁肋胀闷,恶心不消化,伴有烦躁,身体虚热,心情郁闷,惨惨不乐。
浅析李东垣阴火理论
知, 东垣 阴火的实质 是在元气 虚弱 的情 况下 , 人体气 火失衡 ,
升降失常 。①气火 失调 : 饮食 失节 , 或饮食 失调 , 致使 中气 不 足, 而“ 火与元气不两立 , 一胜 则一负 ” 。元气不 足时 , 阴火 则 亢盛 。究其病 机 , 或 为气虚 而 阴火 上 冲, 或 为 气虚 而 虚 阳外
在 阴火产生过程 中, 既有单个病 因致病者 , 也有两种 以上 因素交互或先后致病 。如饮食劳倦 , 损 伤脾 胃, 脾 胃虚 则火邪 乘之而 生 大 热 , “ 饮食失节, 及 劳 役形 质 , 阴火 乘 于 坤 土 之 中 ’ 。或先 由喜 、 怒、 悲、 忧、 恐为 五贼所 伤 , 而后 胃气不 行 , 劳役 、 饮食 不节继之 , 则元气乃伤 。 2 . 2 病机 结合李东垣阴火形成 的原 因及病理 变化 , 从 而可
论, 结合临床实践 , 辨别 内伤 和外感 发热不 同的基础上 的一 种
的产生 , 多因情 志 内伤所致 。心为君 主之 官 , 主 血而 藏神 , 情
志所伤 , 影 响心 神 , 导致脏 腑气机 失调 , 元气 损伤 , 阴火上 升 ,
更 助 长 了心 火 暴 盛 。 “ 凡怒 、 忿、 悲、 思、 恐惧 , 皆损 元 气 。夫 阴 火之炽盛 , 由 心 生凝 滞 , 七情不安故也 。 ” _ 2 J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 0 1 4 年第3 5 卷第8 期
浅 析李 东垣 阴火 理 论
王 海明 ,郭希 勇 △ ( 1 .浙 江省奉 化 市疾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浙 江 奉化 3 1 5 5 0 0 ;2 .中华 中 医药 学会 ,北京 1 0 0 0 2 9 )
阴火概念、发生机理与治疗
推荐书籍(阴火)
《内外伤辨惑论》▪李东垣 《脾胃论》▪李东垣 《火神三书》▪郑钦安 《火郁发之》▪李士懋
谢谢
汇报人:WPS
东垣▪“甘温除大热”
元阳外越
一点真阳,为群阴阻塞,不能归根,必须荡尽群阴,乾纲复振,纳气归肾。
潜阳丹
封髓丹
西砂一两 附子八钱 龟板二钱 炙甘草五钱
黄柏一两 砂仁七钱 炙甘草三钱
伏火说
世多不识伏火之义,即不达古人用药之妙也。余试为之喻焉:如今之人将火煽红,而不覆之以灰, 虽焰,不久即灭,覆之以灰,火得伏即可久存。古人通造化之微,用一药,立一方,皆有深义。 若附子、甘草二物,附子即火也,甘草即土也。古人云:“热不过附子,甜不过甘草。”推其极也, 古人以药性之至极,即以补人身立命之至极,二物相需并用,亦寓回阳之义, 亦寓先后并补之义,
亦寓相生之义,亦寓伏火之义,不可不知。
虚阳外越
茯苓四 逆汤
通脉四 逆汤
天雄散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 炙甘草二两 干姜一两半
炙甘草二两 附子大者一枚
干姜三两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
天雄三两 白术八两 桂枝六两 龙骨三两
二加龙 骨汤
龙骨二分 炙甘草二分
牡蛎三分 桂心四分 芍药四分 大枣四枚 生姜五分 白薇三分 附子三分炮
脾胃气虚
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元气耗伤,升降失司。
《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云:“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 虚,湿气下流于肾,闷塞其下, 则闭塞气机,肾中相火不能升降出入, 失却其伴君游行于全身,辅君行事的功 能,相火郁而成火热,东垣把这种火称 为阴火。
致上僭而为病),近似实火,俱当以此法辨之,万无一失。
虚阳外越
《伤寒论》第69条:“发汗,若下后,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 之。”
“阴火论”之我见
3 结 语
2 3 肝 之 阴 火 : “ 胜 妄 行 者 ,言 心 火 旺 ,能 令 母 . 所
实 ,母者 肝木也 ,肝 木 旺 ,则挟 火 势 ,无 所 畏 惧 而妄 行也 。故脾 胃先 受 之 。 李 氏所 言 “ 之 阴火 ” 是 肝 ” 肝 木火 胜 ,妄 乘脾 胃而成 ,故 临床 症 状 如胸 胁 痛 、 口苦
舌干 、多怒 、淋溲 便 难 、转筋 、腹 中急痛 等 。治 疗 当 遵仲 景 “ 见肝 之病 ,知肝 传脾 ,当先 实脾 ” 。
2 4 肺 之 阴火 : “ 生受 病者 ,言 肺受 土 、火 、木之 . 所
2 治 疗 方 法
4 体 会
慢 性副鼻 窦炎 多 因湿 热 内生 ,郁 困脾 胃 ,运化 失
治疗 组给予 苍夷鼻 渊 汤 口服 ,处方 :苍 耳子 3 g 0,
辛夷 、丹 皮 、桑 自皮 各 1 g 5 ,荆芥 、甘 草 、藿 香 、桔
梗各 lg O ,鱼 腥 草 、 连 翘 、 玄 参 、 黄 芪 各 2 g 炙 麻 0,
( P< 0 0 . 5)。
病程 6个 月 ~2 O年 ;对 照组 3 5例 ,男 2 2例 ,女 1 3
例 ;年 龄 1 ~ 5 5 9岁 ,平均 3 . 7 5岁 ;病 程 6个 月 ~ 1 9
年 。两 组患者性 别 、年 龄 、病 程等 资 料 比较 ,差 异无 统计学意 义 ( P>0 0 ) . 5 ,具 有 可 比性 。
2 2 心 之 阴 火 : “ 而 不 至 者 ,谓 从 后 来 者 为 虚 邪 , . 至
盛 。 心 火 者 , 阴 火 也 , 起 于 上 焦 , 其 系 系 于 心 。 心 不 主 令 , 相 火 代 之 。 相 火 , 上 焦 包 络 之 火 , 元 气 之 贼
从阴火论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程度
血压控制情况
研究进展与展望
PART 05
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在从阴火论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包括新药物、新疗法等。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阴火论治的方法
PART 0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以养阴泄热为主,兼顾脏腑功能。
常用药物:生地黄、玄参、女贞子、枸杞子等养阴药,黄芩、黄连等泄热药,以及茯苓、泽泻等健脾药。
注意事项: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在养阴泄热的基础上,可联合应用活血化瘀、利水渗湿等药物,以提高疗效。
非药物治疗
日常调理
饮食调理: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01
02
运动调理: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
情志调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可进行放松训练。Fra bibliotek0304
起居调理: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注意保暖。
阴火论治的优势与局限
PART 03
优势
经验总结:根据实践案例的介绍和分析,总结阴火论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THANK YOU
汇报人:
阴火论治的理论基础
阴火论治的原理
阴火论治是一种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内阴阳失调会导致疾病,其中阴火是体内虚火的表现。
01
02
阴火论治的理论基础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等中医学理论。
阴火论治通过调节人体内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李东垣阴火论临床运用体会
李东垣阴火论临床运用体会李东垣是明代著名医学家,他在《千金要方》一书中提出了“阴阳调和, 火为正气” 的理论,也就是所谓的“阴火平衡论”。
本文将探讨李东垣阴火论在临床运用中的体会。
阴阳调和阴阳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概念,阴阳调和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阴气和阳气是协同作用的,阴气具有养生和滋润作用,阳气则具有推动和温煦作用。
阴阳失衡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李东垣阐述了阴阳的重要性,强调调和阴阳是治疗疾病的基础。
火为正气火是人体内的正气之一,它具有生命活力、保护机体和消化食物等重要作用。
李东垣认为,火气过盛或不足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调节火气的平衡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李东垣阴火论在临床运用中的体会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认为李东垣阴火论对中医临床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医治疗中,通过调和阴阳,调节火气,可以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
调节阴阳平衡中医理论认为,阴阳失衡是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李东垣提出的阴火平衡理论,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调节阴阳平衡,治疗疾病。
例如,对于阳盛病症,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来抑制阳气;对于阴虚病症,则可以采用滋阴养血的方法来增强阴气。
调节火气平衡火气过盛或者不足都会导致疾病。
如何调节火气平衡,成为治疗疾病的关键。
李东垣的阴火平衡理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例如,对于火盛病症,采取清火解毒,调理升降气机,让火气得以转化和升降;对于火弱病症,则以温补为主,帮助患者培补阳气,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考虑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也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
李东垣阴火平衡理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病情、年龄等情况,进行相应的调节和治疗。
总结李东垣阴火平衡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节阴阳平衡,调节火气平衡,考虑个体差异,可以更好地治疗疾病,维护人体健康。
关于阴火本质李东垣“阴火”理论
关于阴火本质李东垣“阴火”理论李东垣“阴火”理论探析李东垣以《黄帝内经》理论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经验,又根据他本人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体验,以脾胃立论,创脾胃学说,为内伤发热证治提供了截然不同的新途径,其首创的“甘温除热法” ,至今在临床上仍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但他的脾胃学说中提到了“阴火” 这个非常重要却又很模糊的概念。
所以,明确阴火为何物,其产生机制究竟如何,对学习脾胃学说有着重要意义。
关于阴火本质的认识有学者 [1] 通过对李东垣《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及《医学发明》4部著作的总结,发现共有43处出现“阴火” 一词,然而所指并不相同,包括心火、肾火、脾火、肺火、相火、五志之火等,因而导致后世众说纷纭。
但是,阴火既然包括上述诸火,说明诸火只是阴火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张关生 [2] 也指出,阴火是以脾虚症状为主,火热症状为次的综合症候群。
所以,若单以一脏具体之火来定义阴火,显然是不够全面的。
那么,阴火是个什么概念呢?《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云:“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
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
诸阳气根于阴血中,阴血受火邪则阴盛,阴盛则上乘阳分,而阳道不行,无生发升腾之气也。
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阴气附形质者也。
如阴气附于上,阳气升于天,则各安其分也” 。
又云:“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火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
由此观之,若脾胃虚弱,阳气不能居于阳分,而入于阴分,则成阴火,且容笔者试论之。
上述原文提到,阴盛则上乘阳分,导致阳道不行,那么,阳分之中本来存在什么呢?原文中还提到,泻阴火的方法,是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上出阴分,再以辛甘温药接其风药,散火于阳分,所以,阳分之中存在的即是来自阴分的“火” 。
结合“夫阳气走空窍者也” ,“使火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 ,可以推断阳分之中存在的“火” ,就是阳气。
而此处李东垣以“火” 来代指阳气,难道不是说明阴分中阳气已经化为火邪了吗?既然泻阴火需要让已化火的阳气上出阴分,则说明停留在阴分的阳气,便是阴火的来源。
李东垣“阴火理论”之甘温除大热,泻阴火
李东垣“阴火理论”之甘温除大热,泻阴火继而上一篇文章我们探讨了李东垣之补中益气汤,其药类法象,以人法天地。
在补中益气汤方后加减中,有一条:心烦而乱,少加黄柏以救肾水,能泻阴中之伏火。
如烦犹不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
水旺而心火自降。
气虚之病人为何会有心烦?—因肾水不足,不能制心火,心火不降,故心烦不已(肾火旺用黄柏,肾水亏用生地,肾火旺加肾水亏使肾水不足)。
另有一条,如气浮心乱,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则愈。
用朱砂安神丸亦为泻心止心火。
从此条加减中可看出李东垣的另一个理论,即阴火理论。
问:何为阴火?阴火为虚为实?阴火位于上焦、中焦、下焦?从李东垣的书中可以看出,阴火,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伐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
从此可用看出,火与元气不能两立,一胜则一负,元气盛则阴火退,元气虚则阴火进。
此处张景岳批为:火与元气不能两立,那寒与元气能否两立。
当然也是不能,由此又引入李东垣的另一个概念,即他所说的内伤初为热中,后为寒中。
热中是李东垣的主要研究领域,他的补中益气汤就是为了热中而设立,他说:补中益气汤,上一方加减,是饮食、劳倦、喜怒不节,始病得之,则可用之,若末传为寒中,则不可用。
第一个阶段是热中,此时有阴火,故名热中,用补中益气汤,第二个阶段是寒中,此时无阴火,为寒与元气不两立,此时应用四逆辈理中汤。
故而,热中即有阴火。
《黄帝内经》中云:'血并与阳,气并与阴(血偏盛与外,气偏盛于内),则为炅中(炅即是火);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喜怒'。
又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住,阴阳喜怒。
此时气有余便是火'。
后黄帝问曰:'阴虚生内热何也?'答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焦)不通,胃气热,热气熏于胸中,故曰内热'。
这两条可能是李东垣的立论基础,即使脾胃失调,寒热七情内伤,而导致气并于阴,气并于下,而致上焦不行,下焦不通,此之气有余与气机不畅,而阴火得生。
历代医家对“阴火”的认识
≯ 峁詹 璧隧学嚣 础
200 8 V o . N o. 19 5
医 文 史献
必须解决什么是 ” 阴火” 。关于什么是 “ 阴火”傅沛藩 [ , 3 ] 认为“ 阴火” 因气虚下陷 , 是 湿流下焦 , 蕴为湿热 ; 也有认 为是阳气虚衰, 阳损及阴 ; 还有认为气损及血 , 阴血亏虚 而成热等 。现代一般认为包括 3 个方面 : 一是李东垣所 说 的脾 胃气衰 、 元气不足 , 独亢于心的心火 。 二是不能下 交于肾, 而反 冲于上的离位相火。因为它不仅无温养生 气作用 , 反而因脾 胃气虚而乘土位 , 这个离位相火 , 亦是
讨。
J 李东垣对“ 阴火” 的认识
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此处“ , 火邪” 即为阴火 。 因饮 食损 胃, 伤脾 , 劳倦 致使脾 胃气虚而生热 , 而劳倦过度亦 可引发 肾间阴火上冲。 内外伤辨惑论》 《 中说 :是热也非 “ 表伤寒邪 , 皮毛间热也 , 肾间受脾 胃下流之湿气 , 乃 闭塞 其下 , 致阴火上 冲, 作蒸蒸而躁热 , 上彻头顶 , 旁彻 皮毛, 浑身躁热。” 此种 热不甚 , 病程较久 , 时作 时休 , 时轻 时
金代医家李东垣 , 其学术思想 的主要 内容为脾 胃内
伤学说 , 阴火” 而“ 理论 为其 “ 胃学说” 脾 的核心内容 。由 于李东垣在其著作 中对“ 阴火 ” 论述较简 , 成后世 医家 造 对“ 阴火” 进行探讨 , 众说纷纭 , 莫衷一是 。 通过分析历代
医家 对 阴火 的 阐释 , 笔者 对 阴火 的 内涵进 行 了初 步 的探
生方法 , 强调顺应 自然界 阴阳的消长规律 以养生 , 即要 掌握 自然界 的变化规律 ,适应性地调节人 的生活起居 、
[] 3李应均. 《 黄帝内经》 中的入天观[ . : 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
李东垣阴火理论及升阳散火治法对消渴病治疗启示
李东垣阴火理论及升阳散火治法对旖渇病治疗启示*董广通,魏军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摘 要:“阴火”致病理论是李东垣提出并运用于临床阐释病机、诊治疾病、遣方用药的重要理论学说。
其 产生机制与五脏失调密切相关。
李氏重视脾胃与元气,依据五行子母关系独创“升阳散火”治法以及特色组方用药对消渴病治疗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意义深远。
本文就阴火理论对李东垣对消渴病的治疗思路进行剖析,并通过对消渴病机的梳理,探讨脾胃与气、火及他脏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期能够 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治疗手段。
关键词:李东垣阴火消渴doi :10.11842/wst.2019.01.017 中图分类号:R255.4 文献标识码:A易水学派五大中坚(张元素、张壁、李东垣、王好 古、罗天益)尤以东垣先生为胜。
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 之一,学术上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学说。
愈病无数,对后世影响深远。
李东垣对消渴病的论治独具一 格,对临床上消渴病的施治不无裨益,笔者受其启发尝 试从阴火及子母补泻理论予以探讨发掘,以期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治疗手段。
1阴火理论阐述:火与元气不两立,阴火内生1.1阴火理论渊源关于阴火理论的起源,后世医家大都一致认为当 归之于《素问•调经论》中关于“阴虚则内热”的阐述叫 《素问•调经论》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胶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虽未明确说出“阴火”二字,但说明内伤正气而导致发热的发病机理,中气(脾胃)不足为内伤发热的基础。
“壮火 食气,气食少火,少火生气,壮火散气”,《素问•阴阳应收稿日期:2018-11-21修回日期:2018-12-22*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保健局中央保健科研课题(W2017BJ43):新诊断T2DM 肥胖与非肥胖中医证素特征与胰岛0细胞功能相关性研究,负责人:魏军平。
* * 通讯作者:魏军平,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对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的防治°象大论》也阐述了阴火与元气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
李东垣阴火理论与消渴病治疗思路
李东垣阴火理论与消渴病治疗思路【关键词】李东垣;阴火;糖尿病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学术上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学说。
他提出“阴火”病机理论,首创“甘温除热”治疗法则,遣方用药均以“升发脾胃阳气而泻阴火”为基本原则,愈病无数,对后世影响深远。
我们近读《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医籍,对书中所述之阴火理论颇有感悟,其对现代临床诸多疑难杂病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1 阴火理论阐微阴火理论虽为李东垣所创,但其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少火生气,壮火散气”理论。
阴火的产生乃饮食不节、劳役过度、精神刺激等原因损伤脾胃元气所引起。
《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曰:“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
喜、怒、忧、恐,损耗元气。
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
心火者,阴火也。
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
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
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正常情况下,脾胃健旺,元气充足。
当脾胃气虚,元气不充则相火妄动(壮火)而产生阴火。
具体而言,阴火产生之源有二:一方面,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不足,心肝肾失却阴血滋养,导致心君之火、肝肾相火亢盛,此为阴火产生的来源之一;另一方面,“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及生发之气,营血大亏;营气伏于地中,阴火炽盛,日渐煎熬,血气亏少……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
(《兰室秘藏·劳倦所伤》)脾胃气虚,升降失常,清浊相干,阳气不得宣发,郁而渐盛,消耗营血,助长热势,此为阴火之又一来源。
总之,阴火总以脾胃元气亏虚为本,而心君之火、肝肾相火的亢盛以及气机升降失调,阳气郁而化火皆为其标,标本相因为患,百病由生。
阴火的临床表现:“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盖阴火上冲,则气高喘而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
李东垣阴火理论初探
李东垣阴火理论初探标签:李东垣;阴火;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李东垣阴火理论是临床常用的理论之一,产生于金元之河北易水。
金元战乱,民众生活极不安定,因贫困而饮食失节,劳役过度,伤及脾胃之病极多,加之借用外感方法治疗内伤杂病而误治者屡见不鲜,这都促使李东垣详辨外感和内伤,提出不可以外感法治疗内伤不足之证,从而形成了阴火理论。
1 阴火概念在李东垣《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4本著作中,使用“阴火”一词共43处,其中明确指出阴火为心火有2处、肾火5处、脾火3处、胃火1处、肝火1处、肺火1处、经脉之火6处、五志化火2处、实火1处、虚火6处[1]。
如果用某一种火定义阴火,则难免以偏概全;若用阴火的临床内涵描述其概念则更有临床意义。
所以,可将李东垣所论之阴火定义为:由饮食不节、劳役过度、精神刺激而伤及脾胃,脾胃元气损伤,运化失健,脾湿下流,引动阴火,阴火上乘,表现为时时畏风寒和间而燥热的证候特点。
治疗以甘温除热法,具体包括补中升阳、升阳散火和升阳除湿。
2 阴火病因病机与证候特点2.1 病因病机《内外伤辨惑论》云:”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
”说明饮食不节、寒温不适为由胃伤及脾,劳役过度为由脾伤及胃,精神刺激(包括喜、怒、忧、恐等情绪过度,为情志内伤)均可成为阴火产生的病因。
由“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
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
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内外伤辨惑论》)可知,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劳役过度、精神刺激等导致脾胃元气损伤,运化失健,谷气下陷,脾湿下流,引动阴火,阴火上乘是阴火的基本病机。
2.2 证候特点脾胃元气损伤为病因日积月累而成,故谷气下陷一旦形成则常常有之,故阴火患者平时即乏力、喜卧、四肢无力、便溏,即“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倦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胃论》)。
郑钦安阴火论与临床应用
郑钦安阴火论与临床应用本文就郑钦安之阴火论,从临床表现三个方面,即发热、午后发热、手脚大热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就论治方面,从扶阳固本、引火归原及补土伏火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通过两则医案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郑钦安阴火论理论研究临床医案阴火一说,历代医家均有所认识与论述,但由于其依据所面对的临床基础情况不一样,其字面与内涵意义差别是很大的。
阴火一说,郑钦安并没有明确的提出来,但按照郑钦安所划分的阴阳辨病证方法,既然有阳症、阴虚,也必然有阴症、阳虚;阳症所表现出来的有阳火与阴虚之火,同样阴症所表现出来的也会有阴火与阳虚之火,特别是郑钦安对阴火证之辨识多有独到之处,这与其对三阴病本质问题认识密切相关。
现我们就郑钦安阴火论,进行系统理论与临床探讨如下。
1.郑钦安之阴火论阴火之说,郑钦安在《医理真传·坎卦解》称之为“龙雷火、无根火、阴火、虚火”等说法,他的这种说法是指出,这种阴火的发生,即“发而为病,一名元气不纳,一名元阳外越,一名真火沸腾,一名肾气不纳,一名气不归源,一名孤阳上浮,一名虚火上冲”(《同上》),既后世所说的各种虚火、虚热等称乎,均是指阴火的意义,这种意义内涵的背后,郑钦安认为皆是所指肾中之虚阳,“种种名目,皆指坎中一阳也”。
这就是说郑钦安已经明确指出,阴火产生的本质,就是肾中之虚阳向上或向外飞越的现象。
肾中之阳气,包涵在肾中之阴精之中,《内经》认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阴平阳秘”(《素问·生气通天论》),表明肾中之阴阳是相互涵抱着,阴在内,阳在外,如果阴阳之间在不能相互涵抱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情况或表现呢?郑钦安在这里例举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比喻,他说:“若虚火上炎(即我们所说的阴火上潮)等症,明系水盛。
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
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医理真传·坎卦解》)。
意思是比喻说,比如阳气如同航行在大海中的一条船,若遇到急风暴雨,天昏地暗,水势必然猛涨,则水上之船一定是随水上涨,船高是因为水涨之因素,并非是阳气无缘无故的升高。
阴火学说——精选推荐
阴火学说“阴火”学说,是李东垣创造性的学术观点。
然“阴火”究为何指?产生孰由?后世医家多所歧义。
本文对此略作考辨,权作引玉之砖。
东洹认为,脾胃乃元气之本,盖“胃者,十二经之源,水谷之海也……五脏禀受气于六腑,六腑受气于胃。
”“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
”(《脾胃论》)脾胃居中焦,主受纳腐熟,运化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
“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
”(《脾胃论》)正因为脾胃之气与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以及气机升降皆有密切联系,所以脾胃气虚所致之“阴火”,就不可能是某种单一的因素。
归纳东垣对“阴火”产生的论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气虚都热:“气虚都热”,为历代探讨“阴火”者所忽视,然而东垣于论中早已揭示。
《脾胃论阴阳升降论》:“饮食失节,妄作劳役,心生好恶,皆令元气不行,气化为火。
”而于《调理脾胃冶验》篇,更以亲身体验明述:“予病捭胃气衰,视听半失,此阴盛乘阳,加之气短精神不足,此由弦脉令虚,多言之过,皆阳气衰弱不得舒伸,伏匿于阴中耳。
”再观东垣治“阴火”之用药,“凡治此病脉数者,当用黄柏,或少如黄连,以柴胡、苍术、黄芪、甘草,更加升麻,得汗出。
则脉必下,乃火郁则发之也…。
··脎弦而数者,此阴气也,风药升阳以发火郁,则脉数峻退矣。
”(《脾胃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脾胃虚则枢机不利,阴阳失错,清气不升则见神疲倦怠、懒言少食、便溏等证,清气不升而又浊阴不降,气机郁滞,则可郁而化热。
再者,胆主疏泄,条达气机之功能,有赖于胃气助养,“胃虚则胆及小肠温热生长之气俱不足,伏留于有形血脉之中,为热病,为中风,其为病不可胜纪。
”(《脾胃论》)气虚失于生发,不能升降枢转而化热,此为“阴火”组成部分之一。
(二)气虚湿阻化热:东垣指出:“脾胃虚,则湿土之气溜子脐下,肾与膀胱受邪。
”(《脾胃论》)“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热,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生冲,作蒸蒸而操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操热。
李东垣“阴火”与朱丹溪“相火”之比较
李东垣“阴⽕”与朱丹溪“相⽕”之⽐较导读:通过对李东垣与朱丹溪主要著作中描述阴⽕与相⼤的内容进⾏研究,分别从阴⽕和相⽕理论的渊薇、病因、病机、证治⽅药4个⽅⾯进⾏⽐较,探讨两家有关阴⽕、相⽕思想的异同。
在⽣理⽅⾯,朱丹溪和李东垣都主张相⽕是⼈体⽣命活动的原动⼒,在病理⽅⾯朱丹溪所说相⽕包括在李东垣阴⽕理论之中,但李东垣认为是阴⽕间接导致了相⽕妾动,病位在脾胃,主张顾护牌胃元⽓,朱丹溪则对相⽕成因有所发挥,将相⽕妾动与君⽕不节制、耗精伤阴联系起来,认为⼈之贪欲最易引起相⽕妻动,病位在肝⾻,主张收⼼养⼼,滥阴降⽕,保护真阴。
“⽕”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时期的李东垣与朱丹溪都是擅于治“⽕”的⼤家。
李东垣创⽴阴⽕学说,主张保护脾胃元⽓,朱丹溪提出相⽕学说,主张滋阴降⽕。
笔者对于李东垣阴⽕理论与朱丹溪相⽕理论的异同,从渊薇、病因、病机、证治⽅药4个⽅⾯探讨如下。
1 李东垣阴⽕理论“阴⽕”是“⽕”理论中的⼀个重要分⽀。
⾃从李东垣对“阴⽕”进⾏了系统的研究,完善了“阴⽕”理论体系并运⽤到临床。
之后,历代医家对“阴⽕”理论极为重视。
1.1《黄帝内经》“阴虚发热”论为阴⽕理论之《素问·调经论篇》云:“夫邪之⽣,或⽣于阴,或⽣于阳。
其⽣于阳者,得之风⾬寒暑。
其⽣于阴者,得之饮⾷居处,阴阳喜怒。
”此处的“阳”指⼈的体表,⾃然界的六淫邪⽓侵犯⼈体体表⽽引发疾病;此处的“阴”指⼈的脏腑,病从内⽽来,得之于饮⾷⽆度、起居⽆常和喜怒不节[1]72-73。
《素问·调经论篇》⼜云:“帝⽈:阴虚⽣内热奈何?岐伯⽈:有所劳倦,形⽓衰少,⾕⽓不盛,上焦不⾏,下脘不通。
胃⽓热,热⽓熏胸中,故内热。
”这⾥的“阴虚”结合前⾯所⾸“⽣于阴者”来理解,此“阴”指五脏六腑,“阴虚”指的是内部脏腑受伤,乃是“有所劳倦,形⽓衰少,⾕⽓不盛”所致,由于内伤⽽导致,这类⽕热性疾病的病理因素则被称为“阴⽕”。
“上焦不⾏,下脘不通,胃⽓热,热⽓熏胸中,故内热”,突出了脾胃内伤⽽失运化,升降失常则致⽔⾕精微浊⽓郁于中焦、郁⽽化热,是“阴⽕”产⽣的主要病机,可以说《内经》这段话就是李东垣阴⽕理论的源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关于“阴火”理论历代医家有不同解释。
经分析认为“阴火”是指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精神刺激三因素综合作用引起脾胃气虚而导致的内伤发热,是由于脾胃气虚,气机失常,致三焦气失机司所致,源于中焦,起于下焦,见于三焦。
【关键词】阴火;脾胃气虚;李东垣
1 李东垣对“阴火”的认识
李东垣在他的《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4部著作中,据统计共有40多处提到“阴火”,明确指出“阴火”为心火者2处,为肾火者5处,为脾火者3处,为胃火者1处,为肝火者1处,为肺火者1处,为经脉之火者6处,为五志化火者2处,为实火者1处,为虚火者6处等[1]。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此处“火邪”即为阴火。
因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致使脾胃气虚而生热,而劳倦过度亦可引发肾间阴火上冲。
《内外伤辨惑论》中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
”此种热不甚,病程较久,时作时休,时轻时重,遇劳加重,一般上午多见,体温通常不会很高,多呈现躁热,休息后阴火回归肾间,则又呈现表阳虚的常态。
李东垣著作中多处提到阴火产生的病理机制,如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说“人之真气衰旺皆在饮食入胃,胃和则谷气上升”;在《脾胃论》中则说“阳气虚则不能上升,而脾胃之气下流,并于肝肾”;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又说“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肝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
而“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内外伤辨惑论》)。
可见这里所说的“脾胃之气”是指脾胃元气,脾胃气虚,生化无源,致使清阳无力上行,脾虚湿聚,下陷下焦阴分,郁而化火。
由此可见“阴火”为脾胃气虚清阳不升,下陷下焦阴中,郁而化火上攻所致。
《脾胃论》中说:“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
”李东垣反复引用《内经》原文明确指出阴火为内伤发热,且与脾胃气虚有很大关系,是由于饮食失节、劳倦及喜怒忧恐伤及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失健所致。
《内经》云:“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少火生气,壮火散气”,可见内伤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元气与阴火关系失调。
《脾胃论》说:“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
”可见,阴火与元气是对立统一的,元气旺盛,则阴火无以存生,这就是“气食少火,少火生气”;元气不足,则阴火妄动为害,也就是“壮火食气,壮火散气”。
阴火的存生,取决于元气,而元气盛衰与脾胃有很大关系。
李东垣言:“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这充分说明阴火源于中焦,起于下焦,系见于上焦,阴火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气虚。
2 明代医家对“阴火”的认识
赵养葵在《医贯》中说:“阴虚火旺者,此肾水干枯而火偏盛,宜补水以配火……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正此谓也,如灯烛火亦阴火也,须以膏油养之。
”此外,还说:“人身脾土中火,以甘温养其火而火自退……甘能除大热,温能除大热,此之谓也。
”由此可见,赵养葵所说的“阴火”就是阴虚火旺之火,而“脾土之火”可以温养而退之。
龚廷贤认为“阴火”为“气虚发热”,是因脾胃虚弱、阴血不足所致。
其在《寿世保元》中曰:“饮食劳倦伤脾,则不能生血,故血虚则发热,热则气耗血散。
”
3 近代医家对“阴火”的认识
近代名医蒲辅周认为“气虚发热”是虚阳外越所致,还有“气虚发热”是“肾阴不足、虚火上炎”,“阳虚外感发热”等不同认识[2]。
要正确理解“气虚发热”的机制,首先必须解决什么
是”阴火”。
关于什么是“阴火”,傅沛藩[3]认为“阴火”是因气虚下陷,湿流下焦,蕴为湿热;也有认为是阳气虚衰,阳损及阴;还有认为气损及血,阴血亏虚而成热等。
现代一般认为包括3个方面:一是李东垣所说的脾胃气衰、元气不足,独亢于心的心火。
二是不能下交于肾,而反冲于上的离位相火。
因为它不仅无温养生气作用,反而因脾胃气虚而乘土位,这个离位相火,亦是阴火。
三是下焦郁而发热的阴火。
以上内容基本是根据李东垣对“阴火”的论述而来,这种归纳和整理有利于后人对李东垣所说“阴火”的认识,无论哪一种阴火,均因脾胃气虚而起,不会因为“心火”、“相火”及“下焦郁而生热”等不同说法纠缠不清而迷失方向。
4 “阴火”内涵的初步探讨
通过分析上述医家的观点,笔者认为所谓阴火是指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精神刺激三因素综合作用导致脾胃气虚而产生的内伤发热,源于中焦,起于下焦,见于三焦。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人之一身,皆气之所撑悬也,此气在下焦为元气,在中焦为中气,在上焦为大气,区域虽分而实一气贯之”,且“人身之气化由中焦而升降”。
脾胃气衰是产生“阴火”的病理基础和根本原因,而“阴火”不单指心火、相火、包络之火中的任何一种,它是指由于脾胃气虚所致的内伤发热,它的最大特点是“与元气不两立”。
这里的“元气”不单指肾中元阳,尤指脾胃中之元气,因为先天生后天,而后天可养先天。
因“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所以李东垣归结为“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
中焦脾升胃降,生化气血,脾不升则胃不降,中焦滞塞,气血生化无源。
同时脾升胃降又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中焦滞塞,会影响到三焦阳气的升降出入,气机失常,则见“上焦不行,下脘不通”之象。
“上焦不行”则心肺之阳不能下降而郁积于胸中,出现气高而喘;心神被扰而见心烦不宁;郁火循经上冲而见头面有烧燎感、头痛;肺主卫,肺气失降,卫阳被遏故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下脘不通”则肝肾之阴不能上升,清气在下,“阴火”内生。
总之,因为中焦不能正常运行,生命中枢失健,不能主一身气机之升降,脾不能升清降浊,进而影响到三焦气机升降出入,则上焦阳气郁而化热;因脾虚清阳不升,脾湿下流于下焦,致下焦阳气郁而发热,其根本原因在于脾胃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