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
什么是形式逻辑
![什么是形式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25718f1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7.png)
什么是形式逻辑什么是形式逻辑有时候,大家会描述一些说话方式或是念头“有逻辑”。
说白了逻辑,就是逻辑思维的规律性,逻辑学便是有关逻辑思维规律性的理论。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什么是形式逻辑,希望有所帮助!形式逻辑指的是传统式逻辑,范畴指演译逻辑,理论还包含梳理逻辑。
形式逻辑的基础理论是由古希腊文化杰出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先开创的'。
亚里士多德是现代文学家柏拉图的学员、亚力山大天尊的教师,于公元384年出生于北爱尔兰的一个皇室家中。
18岁时,亚里士多德被送至古罗马的柏拉图学校学习培训,自此二十年间,亚里士多德一直住校园内里,直到教师柏拉图在前347年过世。
亚里士多德的见识非常普遍,他在物理、形而上学、诗文和戏剧表演、歌曲、分子生物学、社会经济学、生物学、逻辑学、社会学及其伦理学等课程均有针对性的经典著作。
在形式逻辑层面,亚里士多德做为创始人,将他的绝大多数理论载入了《形而上学》第四卷和《工具论》的相关一部分。
亚里士多德从存在论和逻辑2个层面明确提出和创建了他的逻辑逻辑思维规律性基础理论。
在他的哲学著作《形而上学》中,他最先研究了矛盾律,而且将矛盾律当作是一切证实都必须的最基本的基本原理,因而是不用被证实也是不可以被证实的。
除基本定律以外,亚里士多德还开创了“三段论”。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第一个逻辑管理体系,它第一次促使创造性思维足以流于形式,也促使形式逻辑足以变成一门单独的课程。
亚里士多德在《前分析篇》中表明了三段论的基础观念,强调三段论是由前提和结果组成,而前提和结果又是由三个词项(即中项、大类、小项)组成。
《后分析篇》的文中,亚里士多德列举了那样的事例:假如全部B是A。
而且全部C是B。
那么全部C是A。
而在一个恰当的三段论中,当前提真正时,结果也必定是真正的;而当前提虚报时,结果也是虚报。
因而,能够见到,要是前提为真,便能够依靠三段论去逻辑推理基本上万事万物中间的联络。
也更是由于那样,亚里士多德针对三段论推崇备至。
形式逻辑三段论
![形式逻辑三段论](https://img.taocdn.com/s3/m/af67f84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9.png)
形式逻辑三段论一、什么是形式逻辑三段论1.1 形式逻辑的概念形式逻辑是逻辑学的一个主要分支,研究的是命题和论证的形式结构。
它不关心命题的内容和真假,而是关注命题之间的推理形式是否正确。
形式逻辑利用符号和规则来分析和描述逻辑关系,以确定逻辑推理的准确性。
1.2 三段论的定义三段论是一种经典的逻辑推理形式,由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
它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用来分析、评估和构建各种逻辑推理。
三段论的结构为:“所有 A 是B,所有 B 是 C,所以所有 A 是 C。
” 其中 A、B 和 C 是命题,称为主题、中项和结论。
二、三段论的形式2.1 主要形式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完整的三段论形式,其中包括四种主要形式: - AAA型:所有A 是 B,所有B 是 C,所以所有 A 是 C。
- AAI型:所有 A 是 B,有些 B 是C,所以有些 A 是 C。
- EAE型:没有 A 是 B,所有 B 是 C,所以没有 A 是 C。
- EIO型:没有 A 是 B,有些 B 是 C,所以有些 A 是 C。
2.2 扩展形式除了主要形式外,三段论还有一些扩展形式,例如: - IAI型:有些 A 是 B,所有 B 是 C,所以有些 A 是 C。
- OAO型:有些 A 是 B,有些 B 是 C,所以有些 A 是 C。
三、三段论的应用3.1 逻辑推理三段论是一种有效的逻辑推理工具,可以用来推导出新的命题。
通过确定前提的真实性和逻辑形式,可以得出结论的真实性。
这种逻辑推理的有效性在数学、科学和哲学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3.2 研究论证三段论也被用来分析和评估现实世界中的论证。
通过检查论证的前提和结论,确定论证是否成立。
如果前提为真且结论符合逻辑形式,则该论证被认为是有效的。
否则,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推敲。
3.3 反思思维方式学习和运用三段论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出更为严密和清晰的思维方式。
通过分析和构建三段论,我们可以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避免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无效的论证或推理错误。
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f1c8223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c.png)
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区别:1、定义不同形式逻辑:研究人的认识知性阶段思维规律的学说,狭义指演绎逻辑,广义还包括归纳逻辑。
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也是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的统一。
非形式逻辑:泛指能够用于分析、评估和改进出现于人际交流、广告、政治辩论、法庭辩论以及报纸、电视、因特网等大众媒体之中的非形式推理和论证的逻辑理论。
2、发展历史不同形式逻辑:已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中叶以前的形式逻辑主要是传统逻辑,19世纪中叶以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形式逻辑,通常称为数理逻辑,也称为符号逻辑。
非形式逻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北美,奠基人为拉尔夫·约翰逊和安东尼·布莱尔。
他们于1977年合著的《逻辑的自我辩护》是较早强调非形式推理的具体例子的导论性著作。
1978年由他们组织的首届国际非形式逻辑研讨会以及所编辑的《非形式逻辑通讯》(后改名为《非形式逻辑》)标志着非形式逻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诞生。
3、研究不同形式逻辑:在研究方法上,形式逻辑企图将建立在有限思维内容之上的的思维形式推广到思维的全部,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要证明这一点,不妨假设形式逻辑确实是完备的逻辑。
那么不难发现,这种自诩为人类逻辑的典范的逻辑居然不考虑人的情感与好恶,这种自认为最善于解释的逻辑竟然用“因为A理论不符合形式逻辑的甲要求,所以它是错的”这种本质上是“因为错的,所以错的”,或者说“因为不符合我,所以错了”这种神学式的言论,这种立志无所不包的逻辑至少在生活事件面前是惨白无力——就可以断定这绝不是一种可以完整反映人类思维的逻辑。
非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所使用的真实的论证。
论证是人们用于交流、传播、表达思想的重要载体,是用以说服并影响他人观点和立场的有力工具,是进行理性探讨深化认识的主要形式。
好的论证有说服力,让人无可辩驳,而糟糕的论证则苍白无力。
有的论证貌似合理,有很大的迷惑性,实则经不起推敲,在逻辑上站不住脚。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92ceb85c4a7302768e99398f.png)
形式逻辑1,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对事物及其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断定:就是肯定或否定事物及其情况Eg,鲁迅是文学家(肯定判断)上帝不存在(否定的真判断)郁金香不是植物(假判断)从语法上说语句有四种类型: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从逻辑上看,只有陈述句,即陈述事物及其情况的句子才与判断相适应,也就是,陈述句具有判断特征,而对于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则一般都不表达判断。
Eg,人会长生不老吗?——只是提出问题,并没有做出断定注:但在疑问句中,反诘疑问句,即以反问形式表达事物及其情况的仍为判断。
Eg. 难道2+2不等于4吗?命题:自然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在一般情况下,判断,命题是不作区分可以并用的。
Eg. 三角形内角和之和等于180命题形式:指由常项,和变项组成的思想表达方式。
其中常项指有固定意义的词,即逻辑联结词。
如“如果,则”,“并且”,“或者”等。
变项指没有固定意义的代词,如p,q它们可以代入任意命题。
在一个命题形式中的所有变项都取了值,则可得到一个具体命题。
Eg. 如果p则q 如果2<5则5>2.一、简单判断1)性质判断:对事物及其情况性质的断定,又称“直言判断”因素:判断主项,判断谓项,判断联项和判断量项。
判断主项:指事物及其情况的概念用“S ”表示判断谓项:表示判断的主项所反映事物的情况是否有某种性质常用“P ”表示 判断联项:联接主项和联项的概念有肯定和否定之分判断量项:表主项数量。
分为全称量项,如“所有”,“一切”,“凡”;和特称量项,如“有”,“有些”。
Eg1, 所有的偶数都是能被2整除2, 所有的金属都不是导电体重难点:a) 性质判断真假性的判断(1) (2) (3)(4) (5)(1)S, P满足(1)或(2)则SAP为真,否则为假。
(2)S,P满足(4)则SEP为真,否则为假(3)S, P满足(1),(2),(3)或(4)则SIP为真,否则为假(4)S,P满足(3),(4),(5)之一,则SOP为真,否则为假即:由上表知A真则E假,E真则A假,A假则E可真可假,E假A可真可假反对关系I真则O可真假,I假则O真,O假则I真,O真则I可真可假下反对关系A真则I必为真,I假则A假差等关系E真则O必为真,O假则E假对当关系A真则O必为假,A假则O真矛盾关系E真则I必为假,I假则E真Eg, 所有郁金香都是植物;所有郁金香都不是植物;有郁金香不是植物;有郁金香是植物2)关系判断:指凡含有多个主项而且谓项断定事物某种关系的,表示形式aRb 或Rab 其中a,b代表主项,为单独概念,R为谓项是普通概念。
什么是形式逻辑
![什么是形式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61c760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d.png)
什么是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逻辑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逻辑推理的形式结构和有效性。
与实质逻辑(材料逻辑)不同,形式逻辑不关心具体命题的真假或内容,而是关注推理过程中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是命题和推理。
命题是陈述或判断性的语句,可以是真或假。
推理是根据已知的命题通过逻辑关系得出新的命题的过程。
形式逻辑通过规则和符号系统来分析推理过程,探讨有效的思维方式。
形式逻辑的核心是推理规则和推理形式。
推理规则是逻辑思维的基本准则,用来确保逻辑推理的有效性。
常见的推理规则有三段论、假言推理、拒取推理等。
推理形式是指一类具有相同逻辑结构的推理,用符号来表示,独立于具体内容。
例如,陈述两个前提,再根据这两个前提进行推理,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一种推理形式。
形式逻辑通过符号和公式的运用来分析命题和推理。
它使用形式符号来代替自然语言中的词语,以简化命题和推理的表达。
常见的符号有∧表示合取(与)、∨表示析取(或)、→表示蕴涵(如果……则……)、¬表示非(非真为假,非假为真)等。
通过对符号和公式进行转换和推导,形式逻辑可以判断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验证推理的有效性。
形式逻辑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提供了一种抽象的思维工具,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形式逻辑的学习,可以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分析和推理问题的能力。
总结起来,形式逻辑是研究推理形式和有效性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符号和公式的运用,分析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探讨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
形式逻辑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对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非常有帮助。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2eb9b84ec850ad02de804119.png)
形式逻辑金岳霖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设计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第二章概念第三节:概念、内涵、外延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
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
例如:“人”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有语言、能思维、两足直立是人的其他特有属性。
“人”这个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这些特有属性的事物如屈原、曹操、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及其他具体的人。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反比规律“教学”、“英语教学”、和“英语交际法教学”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教学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英语教学”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比“教学”这个概念的内涵多和具体;在“英语教学”这个概念的内涵中,还有“英语”这个属性—“英语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英语人才培养活动”。
“英语交际法教学”这个概念的内涵又比“英语教学”这个概念的内涵多,在“英语交际法教学”这个概念的内涵中还有“交际法”这个属性。
这是从概念的内涵方面看。
再从外延方面看“教学”这个概念的外延却比“英语教学”这个概念的外延多,教学除了包括英语教学以外,还包括其他的教学。
“英语教学”这个概念的外延,又比“英语交际法教学”这个概念的外延多,英语教学除了包括英语交际法教学之外,还包括其他的英语教学。
由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概括出一条规律:如果一个概念a的内涵比另一个概念b的内涵多,那么,a的外延就比b的外延少;同时,如果a的内涵比b的内涵少,那么,a的外延就比b的外延多。
这就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反比规律。
根据内涵与外延的反比规律,我们就可以用逐渐增多概念的内涵的方法,来逐渐减少概念的外延,这个方法叫做概念的限制法。
我们可以用逐渐减少概念的内涵的方法,来增多概念的外延,这个方法叫做概念的扩大法。
《形式逻辑》原理教案
![《形式逻辑》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6e137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f.png)
《形式逻辑》原理教案第一章:形式逻辑导论1.1 逻辑与思维:理解逻辑的本质与作用掌握思维的基本形式与特征1.2 形式逻辑与传统逻辑:比较形式逻辑与传统逻辑的区别与联系理解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二章:命题逻辑2.1 命题与命题联结词:熟悉命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命题联结词的使用和含义2.2 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则:学习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练习使用命题逻辑进行推理和证明第三章:谓词逻辑3.1 谓词与谓词联结词:学习谓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谓词联结词的使用和含义3.2 谓词逻辑的推理规则:学习谓词逻辑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练习使用谓词逻辑进行推理和证明第四章:演绎推理4.1 演绎推理的定义与特点:理解演绎推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演绎推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4.2 演绎推理的方法:学习常见的演绎推理方法(如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练习运用演绎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第五章:形式逻辑的应用5.1 形式逻辑与语言分析:探讨形式逻辑在语言分析中的应用练习使用形式逻辑分析语言表达的合理性5.2 形式逻辑与论证评价:学习形式逻辑在论证评价中的应用练习使用形式逻辑评价论证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第六章:形式逻辑与数学6.1 数学中的逻辑结构:探讨数学中的逻辑基础,如集合论和数理逻辑理解数学定理的证明过程和逻辑推理6.2 形式逻辑在数学中的应用:学习形式逻辑在数学问题解决和证明中的应用练习使用形式逻辑解决数学问题第七章:形式逻辑与计算机科学7.1 计算机科学中的逻辑基础:了解计算机科学中的逻辑原理,如计算理论和算法逻辑掌握逻辑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和分析中的应用7.2 形式逻辑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学习形式逻辑在计算机科学问题解决和算法设计中的应用练习使用形式逻辑分析和设计计算机程序第八章:形式逻辑与哲学8.1 哲学中的逻辑研究:探讨哲学中的逻辑方法和理论,如分析哲学和模态逻辑理解哲学论证的逻辑结构和有效性8.2 形式逻辑在哲学中的应用:学习形式逻辑在哲学问题分析和论证评价中的应用练习使用形式逻辑分析哲学问题和论证第九章:形式逻辑与日常生活9.1 日常生活中的逻辑应用:探讨形式逻辑在日常决策、沟通和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理解日常逻辑错误和误区9.2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学习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练习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第十章:形式逻辑的前沿发展10.1 形式逻辑的最新研究:了解形式逻辑在现代逻辑学、认知逻辑和计算逻辑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掌握形式逻辑的前沿理论和方法10.2 形式逻辑的未来展望:探讨形式逻辑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激发学生对形式逻辑研究的兴趣和热情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形式逻辑与数学6.1 数学中的逻辑结构是形式逻辑研究的基石。
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和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446591b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e.png)
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和符号形式逻辑是一门以符号系统为基础的逻辑学分支,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概念、命题和推理等基本要素的分析,形式逻辑揭示了思维的结构和过程,并提供了一种精确而严密的推理方法。
本文将探讨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进一步了解这门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形式逻辑关注的是推理的形式结构,而不关注具体的内容。
它研究的是普遍适用的规则和定律,以便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和论证。
下面介绍几个形式逻辑中的基本概念。
1.概念概念是人类思维对现实世界中某类事物共同特征的概括和抽象。
形式逻辑通过对概念的分析,揭示事物之间的类别关系和相似性。
同时,概念还可以用符号来表示,以便更好地进行逻辑推理。
2.命题命题是陈述句或分析句,它陈述了一个事实或断言了一个真理。
形式逻辑研究命题的逻辑结构,通过对命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其真伪和推理的准确性。
3.论证论证是通过一系列的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推理的方式得出结论。
形式逻辑通过对论证过程的分析,揭示了逻辑推理的规则和方法。
合理的论证能够确保结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形式逻辑的符号系统形式逻辑使用符号系统来表达和分析逻辑结构。
这些符号代表了概念、命题和逻辑关系等要素。
下面介绍几个形式逻辑中常用的符号。
1.命题变项命题变项是指代具体命题的符号或变量。
常用的命题变项有A、B、C等。
通过使用命题变项,我们可以对具体命题进行符号化和泛化,使得逻辑分析更加简洁和通用。
2.逻辑联结词逻辑联结词用于表示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常用的逻辑联结词有合取(∧)、析取(∨)、蕴含(→)和否定(¬)等。
通过逻辑联结词的运用,我们可以准确地表达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进行有效的逻辑推理。
3.量词量词用于表示命题在一个范围内的特性,常用的量词有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等。
通过使用量词,我们可以对命题的范围和条件进行明确和准确的描述,从而推理出正确的结论。
什么是形式逻辑
![什么是形式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ac1cba3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8.png)
什么是形式逻辑,我们如何理解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逻辑学中的一种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推理的形式和结构,而不关注具体的内容。
形式逻辑涉及到命题、谓词、量词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合取、析取、条件、否定等。
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是恒真律、排中律和矛盾律,它还包括一些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如演绎法、归谬法、假设法等。
理解形式逻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形式逻辑的一种,它涉及到命题、合取、析取、条件、否定等概念。
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子,它可以是真或假,而且只有这两种可能性。
合取是指多个命题同时成立,用“∧”表示;析取是指多个命题中至少有一个成立,用“∨”表示;条件是指一个命题成立会导致另一个命题成立,用“→”表示;否定是指一个命题不成立,用“¬”表示。
命题逻辑通过对这些逻辑关系的分析,研究推理和论证的问题。
二、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形式逻辑的另一种,它涉及到谓词、量词、变量等概念。
谓词是一个描述性词语,它可以是真或假,而且可以应用于某些对象上。
量词是指描述谓词所应用的对象数量的词语,如“所有”、“存在”等。
变量是指可以代表任意对象的符号,它可以用来表示谓词中的参数。
谓词逻辑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分析,研究推理和论证的问题。
三、证明方法形式逻辑中常用的证明方法包括演绎法、归谬法、假设法等。
演绎法是指从一些已知的真命题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新的命题的方法。
归谬法是指通过证明一个命题的否定来证明该命题的方法。
假设法是指假设一个命题成立,然后通过逻辑推理来验证该命题是否成立的方法。
这些证明方法都是基于形式逻辑的规则和原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推理和论证。
四、应用领域形式逻辑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哲学、数学等。
在计算机科学中,形式逻辑被用来描述和分析程序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在人工智能中,形式逻辑被用来表示知识和推理过程。
在哲学中,形式逻辑被用来分析和理解推理和论证的过程。
形式逻辑知识点总结
![形式逻辑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5c14bd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c.png)
形式逻辑知识点总结名师整理精华知识点1、逻辑形式的组成: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的。
2、概念的种类判断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取决于其外延中分子对象数量的多少,仅仅包含一个分子对象就是单独概念,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就是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只有一个分子对象的概念;普遍概念: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的概念。
判断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取决于语句中所规定的对象的属性是整体具有还是其中的分子对象也具有。
集合概念: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非集合概念:不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正概念:也叫肯定概念。
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也叫否定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3、概念间的关系全同关系(同一关系):a b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真包罗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设a,b两个概念,a概念与b概念的全部外延没有任何部分相重合即所有的a都不是b并且所有的b也都不是a矛盾关系:a,b两个概念外延全异,并且二者外延之和等于其邻近属概念的外延反对关系:a,b两个概念,外延全异,并且二者外延之和小于其邻近属概念的外延4、界说的划定规矩:(1)界说项外延与被界说项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
违犯规则所犯错误:界说过宽:界说项的外延大于被界说项的外延。
界说过窄:界说项的外延小于被界说项的外延。
(2)被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出现在定义项中。
违犯规则所犯错误:同语反复:在定义项中直接出现了被定义项。
定义循环:在定义项中间接出现了被定义项。
(3)定义项必须用清楚确切的概念。
违犯划定规矩所出错误:界说含混;在界说项中利用了含混不清的概念。
以比喻代界说:界说项用了形象比喻。
4)定义联项不能是否定的。
违犯规则所犯错误:定义用否定联项5、划分的规则(1)划分必须是相应相称的(划分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划分母项的外延)名师整理XXX知识点划分不全:子项的外延之和小于母项的外延。
多出子项:子项的外延之和大于母项的外延。
9形式逻辑-第九章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9形式逻辑-第九章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1cfad145fad6195f312ba663.png)
(1)在论证和表达思想的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词项、 命题和推理都要严格地运用逻辑基本规律来加以检验 和规范;对所建构的每一个论证都要自觉地遵循逻辑 基本规律。这样的论证和表达思想一定是清晰的、自 洽的、有强烈的逻辑说服力量的。
(2)在解析有关逻辑智力问题中,综合应用逻辑基
第九章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一、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概述
1.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含义 形式逻辑是以思维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
因此,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就是指在各种思维形式中 普遍起作用的逻辑规则。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指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2.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根据 首先,这三条规律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一般特点,即 逻辑思维的确定性、不矛盾性和明确性;由此决定了 逻辑思维的一系列特点。 其次,这三条规律较之形式逻辑的其他规律在思维 形式中具有较广泛的适用范围
3.正确理解排中律 排中律只在传统的二值逻辑中是有效的。在多值
逻辑中讨论命题除了真、假二值外,还允许真假不定 等其他值存在。所以,对于预设中的无意义命题或问 句都加以否定,并不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五、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整体理解和应用
1.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都是关于保证思维确定 性的规律 (“A→A”和“﹁(A∧﹁A)”和“A∨﹁A” 都是等值关系)。它们分别从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去表 述思维的确定性。但同样从否定方面着手的矛盾律和 排中律又有明显的区别,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适 用范围不同、逻辑要求不同、错误形式不同和作用不 同。
三、矛盾律
1.矛盾律的基本内容和逻辑要求
矛盾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 矛盾或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而须指出其中必 有一假。因此,实际上应称“不矛盾律” 。
形式逻辑复习资料
![形式逻辑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e6f1c2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2.png)
形式逻辑复习资料第一篇:形式逻辑复习资料1、指出在下述案例中使用了什么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并写出该方法的特点和逻辑公式。
有两块土质、品种、耕种技术都相同的油菜田,其中一块利用蜜蜂帮助授粉,另外一块没有利用蜜蜂帮助授粉。
结果有蜜蜂帮助授粉的田比没有蜜蜂帮助授粉的田油菜籽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37.5%。
因此,蜜蜂授粉是油菜增产的原因。
答:求异法。
特点:同中求异。
求异法的逻辑公式如下:场合相关因素被研究现象(1)正面场合 ABCDa(2)反面场合 BCD无a 所以,A与a之间有因果联系。
2、简述概念和语词的联系和区别。
(一)概念与语词的联系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表现形式。
(二)概念与语词的区别(1)概念都要用语词表达,但有些语词不表达概念。
(2)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达。
(3)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第一单元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2、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B)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 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D、把“命题”概括为“推理”。
3、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D)A、交叉关系;B、全同关系;C、真包含关系;D、全异关系。
4、“所有的执法者都是公正的”和“有些执法者不是公正的”这两个命题间具有(C)A、反对关系;B、下反对关系;C、矛盾关系;D、差等关系。
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民”这个概念属于:(A)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单独概念D、负概念6、“红”与“白”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D)A、属种关系;B、交叉关系;C、矛盾关系;D、反对关系。
7、下列对概念的限制中,正确的是(B)A、把“民法”限制为“法律”; B、把“犯罪”限制为“故意犯罪”; C、把“法院”限制为“法官”; D、把“中国”限制为“北京”。
什么是形式逻辑
![什么是形式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856db20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6.png)
什么是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一种研究逻辑推理规则和推理形式的分支学科。
它关注的是逻辑结构以及逻辑推理的形式,而不仅仅关注具体的逻辑内容。
形式逻辑在哲学、数学、认知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形式逻辑研究的是逻辑形式的抽象推理规则。
逻辑形式是指推理过程中的结构和方式,与具体内容无关。
形式逻辑所关注的是推理过程中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这种推理可以独立于具体领域的语言、概念和事实。
形式逻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奠基人,他在《篇章》中提出了分类学和明确的推理规则。
形式逻辑经过漫长的发展,衍生出了许多分支和体系,如谓词逻辑、命题逻辑、模态逻辑等。
形式逻辑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使用符号和符号系统进行推理和分析。
符号在形式逻辑中代表逻辑结构和关系的抽象表示。
通过对符号的组合和转换,可以揭示给定前提下的推理过程和结论。
形式逻辑的分析结果可以用符号和结构来表示,这种抽象化的表达方式使得推理过程简洁且易于理解。
形式逻辑的研究内容包括逻辑连接词、命题、谓词、量词等。
逻辑连接词是指用于连接命题的词语,如“而且”、“或者”、“如果...那么...”等。
命题是具有真值可判断的陈述句,可以用符号表示,如P、Q等。
谓词是指可以作用于一个或多个个体,产生命题的语句,如“是红色的”、“是大的”等。
量词则表示谓词所涉及个体的范围和数量,如“对于每一个”、“存在一个”。
形式逻辑的推理规则主要包括假言推理、双重否定、构造演算等。
假言推理是以假设的形式进行推理,根据前提和假设的逻辑关系得出结论。
双重否定则通过否定命题的否定形式,得出与原命题等价的结论。
构造演算则是通过逻辑连接词的组合和转换推导出新的命题。
形式逻辑在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哲学中,形式逻辑用于分析和评估论证和观点的有效性。
在数学中,形式逻辑是数理逻辑的基础,用于证明定理和推导数学结论。
在计算机科学中,形式逻辑是设计和验证软件系统的重要工具。
形式逻辑的研究对于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a37d671ffc4ffe473368ab12.png)
四、定义的规则下定义须遵守四条规则,不然就要犯逻辑错误。
(一)定义(实质定义)不得用被定义概念(见教材)。
如果违反这一规则,则是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
这有两种情形,一是定义项直接包含被定义项,如:炸弹就是能炸的弹。
逻辑学就是研究逻辑的科学。
民歌就是民间流传的歌谣。
教师就是教书的人。
工业就是生产工业品的行业。
二是定义项间接包含被定义项,如:辩证法是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宇宙观—形而上学是同辩证法根本对立的宇宙观。
以上是对实质定义而言的,如果从词语定义的角度看,上面的例证也不无可取之处,比如我们常说“顾名思义”其实往往就是词语定义。
所以,一定要注意二者的区别。
(二)给正概念下定义不得用负概念或否定形式。
因为下定义是揭示事物具有某种属性,而否定形式是说不具有某种属性。
这也分两种类型,一是定义项是负概念,如:人是非低级动物。
生动就是不死板的性质。
第二种是定义联想用了否定形式,如:形式逻辑不是辩证逻辑。
学校不是公共娱乐场所。
当然,如果是给负概念下定义,可以使用负概念,如:无机物是不含炭的化合物。
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三)定义不得使用含混的概念或语词。
定义的作用是明确概念,如果使用了含混的概念下定义,则达不到如此的效果。
这包含两种情况,一是使用模糊词语,如:生命就是内在关系对外在关系的不断适应。
(斯宾塞)文学就是人的生存意识的艺术表现。
二是使用比喻性词语,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数学是智力体操。
逻辑是思维的语法。
下定义要揭示的是“是”,而比喻提供的是“似”,二者相去甚远。
(四)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全同的。
前面在讲概念间关系时已指出,定义中的定义项和被定义项是全同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出被定义项的准确内涵,不然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如:商品是劳动的产品。
三角形是平面几何图形。
形式逻辑是关于思维的科学。
人是二足无毛的动物。
这是定义概念大于被定义概念,即“定义过宽”。
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
![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ef03af2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3.png)
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形式逻辑是一种研究推理和论证的方法,它通过规定一些基本规律来确保推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是排中律、非矛盾律和归谬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个基本规律及其在形式逻辑中的应用。
一、排中律排中律是形式逻辑中的一个基本规律,它指出一个命题要么为真,要么为假,不存在中间状态。
排中律的表述方式是“对于任何命题P,P要么为真,要么为假”。
排中律的应用使我们能够通过分析命题的真值来进行推理和论证。
在形式逻辑中,排中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推理中,我们可以通过排中律来判断一个论断是否成立。
如果一个论断的否定与已知的真实命题相矛盾,那么这个论断就是真实的。
同时,排中律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反证法的证明,即通过假设命题的否定,推导出与已知命题相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的真实性。
二、非矛盾律非矛盾律是形式逻辑中的另一个基本规律,它指出一个命题与其否定不能同时成立。
非矛盾律的表述方式是“对于任何命题P,P与非P不能同时成立”。
非矛盾律的应用使我们能够排除命题的矛盾性,确保推理和论证的准确性。
在形式逻辑中,非矛盾律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在推理中,我们可以通过非矛盾律来判断一个论断是否成立。
如果一个论断与已知的真实命题相矛盾,那么这个论断就是错误的。
同时,非矛盾律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逆否命题的推理,即通过否定命题的逆否命题,推导出与已知命题相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的真实性。
三、归谬法归谬法是形式逻辑中的第三个基本规律,它指出如果一个论证的前提与结论都为真,那么这个论证就是有效的。
归谬法的表述方式是“如果前提为真,结论为真,那么论证有效”。
归谬法的应用使我们能够判断一个论证的有效性,从而评估其推理的合理性。
在形式逻辑中,归谬法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通过归谬法,我们可以判断一个论证是否具有说服力,是否能够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如果一个论证的前提与结论都为真,那么这个论证就是有效的。
根据归谬法,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论证的前提和结论,评估论证的合理性,并得出结论的真实性。
形式逻辑读书笔记
![形式逻辑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44a59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4.png)
形式逻辑读书笔记
在形式逻辑的阅读过程中,我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点内容:
1、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形式逻辑是研究推理的规则和结构的科学,它不关注推理的前提和结论是否符合现实世界的实际情况,只关注推理的形式是否正确。
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包括命题、变量、量词、联结词、真值表等。
2、形式逻辑的公理和定理:形式逻辑的公理和定理是形式化语言中的规则和公式,它们是形式逻辑的基础。
形式逻辑的公理和定理包括重写规则、消解规则、普遍性定理、存在性定理等。
3、形式逻辑的应用:形式逻辑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哲学、语言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中,形式逻辑用于设计和验证计算机程序的正确性;在人工智能中,形式逻辑用于构建专家系统和知识表示;在哲学中,形式逻辑用于分析和评估哲学论证的合理性;在语言学中,形式逻辑用于研究语言的结构和语义。
4、形式逻辑的局限性:虽然形式逻辑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例如,形式逻辑无法处理一些非形式化的推理,如隐含前提的推理和反讽等;另外,形式逻辑也难以处理一些复杂的语义现象,如含糊性和歧义性等。
总的来说,阅读形式逻辑的书籍让我对推理的结构和规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形式逻辑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同时,我也认识到形式逻辑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
索和完善。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2648686caf1ffc4ffe47ac7d.png)
形式逻辑一.形式逻辑1.概述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涉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它以概念、判断、推理是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要素。
概念的两个方面是外延和内涵,外延是指概念包含事物的范围大小,内涵是指概念的含义、性质;判断从质上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从量上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推理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概念构成判断,判断构成推理,从总体上说人的思维就是由这三大要素决定的。
它要求思维满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理由充足律。
这四条规律要求思维必须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一贯性和论证性。
2.具体展开任何具体思维都有它的内容,也有它的形式。
任何具体思维,都涉及一些特定的对象。
例如,数学中的具体思维,就涉及数量与图形这些特定对象;物理学中的具体思维,就涉及声、光、电、力……这些特定的对象;政治经济学中的具体思维,就涉及生产关系、商品、价值……这些特定的对象。
各个不同领域中的具体思维所涉及的对象是不相同的。
但是,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思维中,又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因素。
例如,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思维中,都要应用“所有……都是……”、“如果……那么……”这些思维因素。
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思维都需要应用的共同思维因素,就是具体思维的形式,或者说,就是思维形式。
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思维所涉及的特殊对象,就是具体思维的内容,或者说,就是思维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几个例子具体地加以说明。
(1)所有商品都是有价值的。
(2)所有金属都是有光泽的。
(3)所有帝国主义都是要侵略的。
上面是三个判断。
判断(1)是属于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具体思维,它涉及“商品”和“有价值的”这些特殊的对象。
判断(2)是属于物理学领域的具体思维,它涉及“金属”与“有光泽的”这些特殊对象。
判断(3)是属于政治领域的具体思维,它涉及“帝国主义”与“要侵略的”这些特殊的对象。
这三个判断所涉及的特殊对象,就分别地是这三个判断的思维内容。
我们用“S”与“P”来分别地代表“所有”后面的“……”与“都是”后面的“……”。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209a3f43852458fb770b565e.png)
形式逻辑注意:形式逻辑,注重推理的过程、程序,不注重内容。
一、充分条件1、公式:若A则B,A——>B,其逆(向)否(定)命题:非B则非A,非B——>非A2、例子:如果太阳从西边升起,我就去复习。
可以推出:我未去复习,则太阳未从西方升起。
3、注意:在上个例子里面,如果太阳未从西边升起,是不能必然(百分百)推出我未去复习的的。
也就是说,如果太阳未从西边升起,则我可能没去复习,也可能去复习。
二、直言命题1、六种表现形式:(1)所有。
是。
所有。
非。
如:所有三角形都是180度的;所有乌鸦都不是白色的(2)有的。
是。
有的。
非。
如:有的车子是(不是)德国生产的(3)某个。
是。
某个。
非。
如:这个皮包是(不是)我的(4)注意:在逻辑里,“有的”,范围包括了某个、有的以及所有。
2、直言命题之间的矛盾关系(技巧:在原命题前加“并非”,然后再简化。
)(1)所有。
是。
矛盾关系有的。
非。
(2)有的。
是。
矛盾关系所有。
非。
(3)某个。
是。
矛盾关系某个。
非。
三、选言命题1、两种表现形式:(1)或命题:(至少一个成立,可以全部成立)他或者是小偷,或者是记者【1】他是小偷,不是记者【2】他不是小偷,他是记者【3】他是小偷,也是记者(2)要么命题:(最多成立一个)他要么出国留学,要么在当地工作【1】他出国留学,不在当地工作【2】他不出国留学,他要当地工作2、或命题的矛盾命题:他或者是小偷,或者是记着矛盾命题他不是小偷,且不是记者3、要么命题的矛盾命题:他要么留学,要么工作矛盾命题他既要留学,也要工作他不要留学,也不工作四、联言命题1、表达形式:(全部成立才能成立)她既白又美2、否定命题:她或者不白,或者不美五、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混起来,但必须分清楚,所以放在首位介绍)1、公式:只有A才B,B——>A其逆(向)否(定)命题:非A——>非B2、表现形式:只有(要)。
才(就)。
;。
是。
的必要条件/ 基础/ 前提3、例子:只要你努力,就会成功公式:成功——>你努力逆否命题:不努力,就不能成功注意:在这个命题里,只要你努力,不能百分百推出就会成功。
形式逻辑知识点总结
![形式逻辑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8d9e63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c.png)
形式逻辑知识点总结1.逻辑形式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组成。
2.概念的种类根据外延中分子对象的数量来判断,单独概念指只有一个分子对象的概念,而普遍概念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的概念。
集合概念是指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非集合概念则不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
正概念即肯定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负概念即否定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
3.概念间的关系有全同关系(同一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真包含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4.定义的规则包括定义项外延与被定义项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被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出现在定义项中,定义项必须用清楚确切的概念,定义联项不能是否定的。
5.划分的规则包括划分必须是相应相称的,划分的子项互相排斥,每次划分的根据必须相同。
需要注意划分和分解的区别。
6.遵守限制的规则是必须的。
7、概括的规则:每次概括必须由种概念推演到属概念,不能概括哲学范畴。
8、性质判断的组成: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组成。
主项代表对象的概念(S),谓项代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P),联项代表主项和谓项之间的联系,量项代表主项数量的概念。
9、性质判断的种类:决定性质判断种类的词项是量项和联项。
全称肯定判断(SAP或A判断)、全称否定判断(SEP或E判断)、特称肯定判断(SIP或I判断)、特称否定判断(SOP或O判断)、单称肯定判断(SaP或a判断)和单称否定判断(SeP或e判断)。
注意:特称量项“有的”和日常语言中的“有的”含义不完全相同。
10、同一素材的性质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有矛盾关系的A和O,以及E和I判断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一个真则另一个必假,一个假则另一个必真。
有反对关系的A和E判断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其中一个判断为真则另一个判断一定为假,如果其中一个为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
有下反对关系的I和O判断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
其中一个判断为真则另一个判断真假不定,如果其中一个判断为假则另一个判断一定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涉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概念、判断、推理是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要素。
概念的两个方面是外延和内涵,外延是指概念包含事物的范围大小,内涵是指概念的含义、性质;判断从质上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从量上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推理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概念构成判断,判断构成推理,从总体上说人的思维就是由这三大要素决定的。
它要求思维满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理由充足律。
这四条规律要求思维必须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一贯性和论证性。
二、什么是概念?请解释概念“高富帅”。
你用的是何种定义方法?它的内涵、外延是什么?这又是一个什么概念?
概念就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性质定义。
内涵:它形容男人在身材,财富,相貌上的完美无缺。
这样的男人往往会博得众多女性的青睐,在恋爱、婚姻中获得成功。
外延:凡是能护到两个粉木耳以上的都可以算高帅富,比如说流氓地痞、帅哥、运动男等。
三、“所有科学家都是知识分子出身的。
”从“质”和“量”的角度划分,这是一个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真判断吗?请用字母写出他的逻辑形式,并写出与它具有矛盾关系的另一个判断。
1从“质”的角度看,都是知识分子出身的所以是“肯定判断”;从“量”的角度看,所有的科学家所以是“全称判断”。
总结起来“所有的科学家都是知识分子出身的”是全称的肯定判断。
2是假判断
3所有S是P,缩写为(SAP)
4有的科学家不是知识分子出身的。
(SOP)
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一个什么条件的假言判断?为什么?
这个是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
因为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是指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
所谓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是指:如果不存在前件所断定的事物情况,就不会有后件所判定的事物情况,即前件所断定的事物情况的存在,对于后件所断定的事物情况的存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在在有新中国的情况下就一定会有共产党。
而且必要条件的联结词通常是“没有┈没有┈”。
五、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有何区别?
演绎推理:由反映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得出有关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一种推理。
归纳推理:前提是一些关于个别事物或现象的命题,而结论则是关于该类事物或现象的普遍性命题。
首先,从思维运动过程过程的方向来看,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知识的前提推出一个特殊性的知识的结论,即从一般过渡到特殊;而归纳推理则是从一些特殊性的知识的前提推出一个一般性的知识的结论,即从特殊过渡到一般。
其次,从前提与结论联系的性质来看,演绎推理的结论不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即其前提真而结论假是不可能的。
一个演绎推理只要前提真实并且推理形式正确,那么,其结论就必然真实。
而归纳推理的结论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只具有或然性,即前提真而结论假是有可能的,也就是说,即使其前提都真也并不能保证结论是必然真实的。
六、阅读以下材料,请以此为中心完成一个二级标题的论文写作大纲。
网上书面家庭作业的利与弊
一、网上书面家庭作业的含义
二、网上书面家庭作业的积极影响
(一)减轻学生负担,丰富学生课外生活
(二)方便老师对学生情况的掌握,减轻老师批改作业任务量
(三)加强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与了解
(四)方便学校的统一管理
三、网上书面家庭作业的消极影响
(一)学生可能有更多的时间玩电脑,耽误学生的学习
(二)老师不能够彻底的了解学生的知识盲点
(三)网上家庭作业加重了家长的负担
四、网上书面家庭作业有效实施的方法
(一)教育部对升学考试难度的降低是方案实施的前提。
(二)老师的遵守对方案实施有重要影响。
(三)家长的监督是方案实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