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23af4f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1.png)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探究科学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让他们在科学学习活动中,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促进其科学知识、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等方面有全面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编排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通过主题单元的方式,把观察实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贯穿其中。
每个主题单元下设若干个课题,每个课题就是一个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设计了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欲望。
三、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程有浓厚的兴趣,愿意进行探究活动,但他们的探究能力有待提高,在探究活动中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在学习习惯上,需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实验习惯和记录习惯。
四、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有23个课题,涉及植物生长、生物链、光的传播、物体的运动、热的现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物体运动》和《光和影》两个单元属于相对较难的内容,需要重点讲解和指导。
五、教学措施1. 重视探究活动的设计。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探究活动来达成。
因此,在每个课题的教学中,要重视探究活动的设计,注重通过引导学生亲历完整的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2. 重视实验操作和材料准备。
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因此,每个课题都需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好实验需要的材料,让学生明确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以便在实验过程中能顺利操作。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d3a4478f242336c1eb95e18.png)
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任务与目标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二、教材内容的基本分析(含重点、难点等)及删补意见:(一)、全册内容情况:新编《科学》五年级是在四年级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作为上一线索的延续,本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生物与环境”、“在阳光下”、“材料”、“健康生活”等单元,(二)、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1、生物与环境单元:着重引导学生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2、在阳光下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的知识;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的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能与同学愉快合作开展“讲太阳的故事”的主题活动,通过讲“关于太阳的故事”,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
完整版)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完整版)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acd32d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1c.png)
完整版)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一、指导思想:本教学计划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二、学情分析:本班五年级学生22人,男生12人,女生10人。
经过两年的研究,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
但是,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因此,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研究态度。
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难度较大,需要更多的练和巩固。
三、教材分析:本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2课。
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原理。
学生将通过观察两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
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本单元将引领学生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培养对生命的珍爱,研究植物和动物不同的生殖方式,了解生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与生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第三单元生物的进化:本单元将引领学生讨论生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讨论、撰写科学短文、模型制作等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动,带着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第四单元地表缓慢变化:本单元将引领学生逐步感悟到各种自然力量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地表变化是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地表变化奥秘的兴趣,意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适时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世界,欣赏自然美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4b278f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9.png)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第1篇:冀教版五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第二学期一、指导思想: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42人,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
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三、教材分析:本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2课。
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简单的原理。
学生在研究简单机械中观察两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即可。
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本单元将在学生已有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相关资料.观察、比较并描述相关的现象等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来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培养对生命的珍爱.学习植物和动物不同的生殖方式.了解生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与生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第三单元生物的进化本单元继续引领学生带着许许多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1 / 3 题.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讨论、撰写科学短文、模型制作等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动.讨论生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
第四单元地表缓慢变化本单元将引领学生尝试提出有根据的假设.通过相应的模拟实验.逐步使学生感悟到各种自然力量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地表变化是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冀人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冀人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6c4aa5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6.png)
冀人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他们对科学现象充满好奇,思维活跃,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在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科学表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1.教材结构冀人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材由多个单元组成,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领域。
每个单元围绕特定主题展开,包含若干课。
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叙述、图片展示、实验探究等。
2.主题内容“生物的繁衍”单元,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繁殖方式和过程,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生物繁殖的奥秘。
“物质的变化”单元,介绍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变化的条件和特点。
学生将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物质的变化,了解变化的本质。
“地球的运动与变化”单元,探讨地球的自转、公转以及地球表面的变化。
学生将通过模拟实验和观察,了解地球运动对自然现象的影响。
“机械与工具”单元,介绍简单机械和工具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将通过实验和制作,了解机械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3.教材特点强调探究式学习:教材通过问题引导、实验探究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各个单元之间相互联系,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对自然世界的整体认识。
贴近生活实际: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科学,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的繁殖方式和过程。
掌握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理解地球的运动与变化对自然现象的影响。
认识简单机械和工具的原理和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操作,收集和分析数据。
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
提高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
培养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设想与措施1.教学设想以探究为核心:设计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冀人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冀人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58c69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7.png)
冀人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内容概要物质科学:介绍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包括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密度等。
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感受物质世界的奥秘,培养对物质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生物科学: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生物体的基本特征、生长环境及其适应性。
内容涵盖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结构、生长过程、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地球科学: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壳运动、天气变化等,让学生认识到地球科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科学探究技能: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包括观察、实验、记录、推理、交流等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与社会: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包括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等议题,让学生认识到科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1. 介绍本册科学教材的基本情况,包括教材版本、适用年级、主要内容等本册科学教材以“探究自然,理解生活”为主题内容涵盖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
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实验,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奥秘,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科学:介绍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包括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溶解、物质的浮沉等。
生命科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生命过程以及生物多样性,包括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种类与习性、人体的奥秘等。
地球科学:介绍地球的结构、地球的演变以及地球与人类的关系,包括地球的运动、地球的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
此外本册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 简述科学课程在五年级阶段的重要性,以及本册教材在全年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冀人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简述科学课程在五年级阶段的重要性,以及本册教材在全年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段落五年级阶段是学生知识积累与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课程的学习在这一阶段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d6ca62844769eae009ed71.png)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
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
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
注重突出科学、环境、社会、技术(STSE)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
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
教材围绕“生物与环境”这一组统一概念组织“生命世界”和地球宇宙“中的相关内容。
包括六个单元:巧妙的用力、生命的延续、生物的进化、地表的缓慢变化、矿产资源、工具与技术。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
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
关心科学持新事物及STSE之间的联系。
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
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STSE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措施:a)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b)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
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
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c)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冀教版2017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冀教版2017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52b453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b.png)
冀教版2017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1、整体概述:由“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五个单元组成的。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1)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本大院从我们的身体切入到人体生理的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体的胜利的奥秘,从而了解肌肉和骨骼,人体消化、呼吸和血液循环、脑与神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搜集资料,了解人体的奥秘,懂的卫生习惯,意识到要珍爱生命,关爱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第三单元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本单元通过通过研究种子、花的结构和果实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植物的生殖器官有一个完整认识过程。
(4)第四单元春夏星空:本单元使学生秋冬星空观察的持续,主要研究春夏季星空,知道春夏季星空主要星座,并对四季星空变化规律进行总结,从而形成统整的认识。
(5)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集中收集有关简单的机械方面的科学知识,使学生对物质世中的“运动与力”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体验并意识到到物质运动与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3、材料清单:(1)第一单元试管,烧杯、碘酒、滴管、漏斗(2)第二单元:放大镜(3)第三单元:植物标本(4)第四单元:星空图(5)第五单元小车、测力计、木板、简单机械盒三、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826de63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b.png)
冀教版五班级下册科学教学方案五班级下册科学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冀教版五班级下册科学系统地讲解了动物和植物的生长与爱护、物体的重量、运动的方式、声音和光的传播,以及人体健康等内容,培育同学的观看、试验和解决问题的力量,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学问与技能目标:(1) 了解动物和植物的生长与爱护原理。
(2) 了解物体的重量和重力概念。
(3) 了解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
(4) 了解声音和光的传播特点。
(5) 了解人体的常见疾病和健康保健学问。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培育同学的观看、试验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第1页/共5页(2) 培育同学的合作学习与探究精神。
(3) 培育同学的综合思维力量。
三、教学内容1. 动物与植物的生长与爱护(1) 动物和植物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 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3) 动物和植物的爱护方法。
2. 物体的重量与重力(1) 了解物体的重量概念和计量方法。
(2) 探究物体受重力作用的状况。
3. 运动的方式(1) 了解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
(2) 了解滑行、旋转和摇摆运动的特点。
(3) 探究物体的匀速和变速运动。
4. 声音和光的传播(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特点。
(2) 了解光的传播特点。
5. 人体的健康(1) 了解人体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2) 了解健康饮食和熬炼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老师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同学介绍科学学问,解答同学的问题。
2.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试验或生活场景,让同学亲身体验现象,加深对学问的理解和记忆。
3. 教材分析法:依据教材的有关内容,引导同学进行问题分析和争辩,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
4. 示范法:老师通过实例的演示和解释,加深同学对学问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 情境激发: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起同学的爱好和古怪心。
2. 导入内容:以问题、小故事等方式引导同学进入课堂,引起同学的思考和争辩。
第3页/共5页3. 学问讲解:通过老师讲解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问传授给同学。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f6545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9.png)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冀教版)第一章:物体与材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基本特征,能够辨别不同种类的物体。
2. 让学生认识不同材料的特性,能够举例说明不同材料的使用场景。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体的基本特征2. 材料的分类及特性3. 材料的运用三、教学重点1. 物体的基本特征2. 材料的特性及运用四、教学难点1. 材料的特性及运用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不同物体的特征,了解不同材料的运用。
2. 实验法: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材料的认识和运用。
第二章:力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能够辨别力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能够运用力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2. 力的作用效果3. 力的运用三、教学重点1. 力的概念2. 力的作用效果四、教学难点1. 力的作用效果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力的作用效果,了解力的运用。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力的认识和运用。
第三章:热现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现象的基本概念,能够辨别热现象的表现。
2. 让学生掌握热传递的原理,能够运用热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现象的基本概念3. 热现象的运用三、教学重点1. 热现象的基本概念2. 热传递的原理四、教学难点1. 热传递的原理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热现象的表现,了解热传递的原理。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掌握热传递的原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热现象的认识和运用。
第四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能够辨别不同声音的特征。
2. 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传播原理,能够运用声音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新版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版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b9183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7.png)
对于五年级下册的科学教案,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分析。
一、教材概述新版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是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编写的,全书共分为六个单元,包括《身边的水》、《身边的空气》、《身边的材料》、《身边的物体运动》、《身边的能量》、《生命活动》。
每个单元都涵盖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让孩子们了解自然科学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五年级下册的科学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自然界中的物质和现象,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发现能力;2.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发展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3.通过实验、观察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的科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的特性和用途;2.空气的组成、特性和用途;3.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4.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5.各种能量的转化和利用;6.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过程。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发现科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3.情景演示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和现象,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4.游戏法: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爱。
五、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估,包括平时测验、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综合实践等。
通过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综上所述,五年级下册的科学教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需要教师用心设计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科学知识,成为未来的科技人才。
五年级下册科学冀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31a9e4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2.png)
五年级下册科学冀教版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科学冀教版作为小学生的科学教材,在五年级下册中,涵盖了多个知识领域,如生活中的现象、实验探究、物质和能源等。
本文将围绕五年级下册科学冀教版的内容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科学知识。
一、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现象,比如冰块溶化、物体的燃烧以及声音的传播等。
通过五年级下册科学冀教版的学习,学生们将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例如,当冰块溶化时,学生们可以学习到固体与液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和热量传导的知识。
通过实验探究,他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条件下冰块的溶化速度,从而了解温度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探究在五年级下册科学冀教版中,实验探究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们可以亲自动手,观察事物的变化,进一步了解科学原理。
比如,学生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质量等,从中学习到如何正确使用计量工具以及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此外,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们还能培养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实验探究的习惯。
三、物质和能源物质和能源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年级下册科学冀教版中,学生们将学习到各种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的组成。
例如,他们将了解到空气是一种物质,了解到纯净水与杂质水的区别等。
此外,学生们还将学习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
如何合理使用能源、保护环境将是他们学习的重点之一。
四、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科学冀教版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五年级下册科学冀教版,学生们将了解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的危害。
他们将学习到如何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以及节约能源。
通过小组活动和实践操作,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形成环保的习惯。
总结起来,五年级下册科学冀教版作为小学生的科学教材,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实验探究、物质和能源以及环境保护等内容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观察和实验能力,并增强环保意识。
新版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版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9e361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b.png)
新版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本部分将对小学科学教学大纲进行介绍,包括其目的和重要性,以及对学生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教学大纲具有以下目的和重要性:指导目标:教学大纲明确了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研究目标。
学标准:教学大纲为教师提供了统一的教学标准,确保教学内容和质量的统一性。
指导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帮助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做出科学的安排。
促进学科发展:教学大纲推动科学学科的发展,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新的科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教学大纲对学生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目标明确:教学大纲为学生设定了明确的研究目标,帮助他们知道自己需要达到什么水平。
知识系统化:教学大纲将科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的框架。
实践操作导向:教学大纲强调实践操作,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提供教学依据:教学大纲为教师提供了教学依据和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通过教学大纲的指导,学生能够在科学研究中更加明确、系统地研究相关知识,并且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在科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下面是具体教学目标:知识方面:掌握科学五年级下册的全部内容,包括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和重点概念。
理解和记忆课本中的科学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理解相关现象。
技能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态度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
通过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学生将具备扎实的科学基础,并培养出积极的研究态度和科学思维能力,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新版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中,详细介绍了每个单元的主题、核心概念、研究要点和教学活动。
2023年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2023年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424c82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b.png)
2023年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2023年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是由“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
在“沉和浮”单元里,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在“热”单元里,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在“时间的测量”单元里,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
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在“地球的运动”单元里,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二、主要材料清单“沉和浮”单元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热”单元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时间的测量”单元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地球的运动”单元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五年级下册冀教版科学书
![五年级下册冀教版科学书](https://img.taocdn.com/s3/m/6e7ffa9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9.png)
五年级下册冀教版科学书五年级下册冀教版科学书一、前言作为一名小学生,科学是我们必须学习的科目之一。
冀教版科学书是我们学校的教材,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五年级下册冀教版科学书。
二、文化本书的文化贯穿全书,主要涉及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如健康、生态、食品等。
在每个单元的内容后面,都附有一些精彩的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三、内容概述本书一共有七个单元,分别是“身体的健康”、“动物和人的保护”、“食品杂志社”、“植物的种植”、“天文探究”、“水资源保护”、“环境整治”。
四、单元介绍1. 身体的健康本单元涉及到了人体的五官、机体和骨骼肌肉等方面,让我们能够从身体结构的角度更全面地认识我们的身体。
2. 动物和人的保护本单元从珍爱动物、保护动物角度出发,让我们意识到动物是人类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引导我们我们如何为保护它们尽自己的力量。
3. 食品杂志社本单元将食品毒素和防腐剂等食品安全问题作为重点发掘,让我们对于食品的种类、成分、分类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学会防止改变人体的不健康事物。
4. 植物的种植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我们的植物种植兴趣,并且能够为我们了解植物知识、培养绿植入门的能力。
5. 天文探究本单元涉及到对恒星运行、月球运转、日食等方面的研究,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文学。
6. 水资源保护本单元从水资源的角度去讲述了水危机、水污染等问题,引导我们保护水资源,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水对我们的生存的重要性。
7. 环境整治本单元通过整治环境的方式让我们了解到个人消费从而引起的污染和更好地学习进行环保行动。
五、总结在学习本书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系统地学到科学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己和周围的环境。
希望大家在学习本书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究,积极动手实践,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4b724ccc175527072208f8.png)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本册教材的特点1、寓教学于活动之中.探究性实验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根据各教学目标、内容、资源的不同.为学生创设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机会.如观察、实验、设计与制作、收集资料;又如搭建充分展现学生的看法和建议的学习活动平台:保护矿产资源的建议书、耕地问题辩论会、克隆人的讨论会、改进工具的建议.这些活动还延续到课外.学生课后仍然保持浓厚地探究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年龄特点.开展专题研究.以往的教材中因为学生年龄小.没有按排专题研究.而从五年级开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探究能力有所提高.在上册课本中增加了三个专题研究(生物的生活环境、关于山地的研究、做个环保小卫士).这一学期开展“我的机器” 一项专题研究和五项(齿轮的作用、自行车某组成部分研究报告、同种植物个体间差异、蘑菇石形成的原因实验报告、设计机器人)小探究小调查活动.“我的机器”专题研究提出了多个参考选题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选题设计研究计划、实施探究活动、撰写研究报告等等.也可以不完全依照教材的样子.而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做专题研究有很多好处:有利于学生系统地研究某项内容.培养了他们深入研究事物的能力.学会了写研究报告等等.注重了学生动手能力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3、介绍科学家、了解科技前沿的新技术.通过讲介科学家的故事.如阿基米德、布朗、威尔莫特、弗朗西斯、雷第、米勒、达尔文、李四光.使学生产生对科学家的敬畏之情;本册增设学习科技前沿方面的新技术知识内容.如试管婴儿、克隆技术、生产机器人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的繁殖技术.让学生感受现代科技给人类社会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内容、概念上不必要求学生精确把握、但又不能出错.比如炼铁的过程、结合简图来讲解将原料输送到高温炉中炼出生铁就可以了.其他什么温度、添加剂等就不细讲.因为小学阶段是启蒙教育.主要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爱好.这一点我们小学科学老师要特别注意.4、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本册教材中二、三、四、五单元与环境有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因此.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活动.从小帮助学生发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环境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重视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是很重要的.二、本册总目标1、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掌握知识技能.能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滑轮、斜面、齿轮等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通过观察、分析资料发现动物、植物有着多种繁殖方式;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迸化做出有根据的假设;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地球表面的变化;设计、制作能完成一定任务的工具 (包括简单机器、"机器人等).2、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爱好.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思.能始终保持对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的兴趣以及对未解之谜和生物技术的好奇.并积极关注相关研究的迸展;感受生命延续过程的复杂多样.进一步树立珍爱生命、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能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学会并初步形成分工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3、通过科学实验和列举大量事例并会用语言描述科学现象.能通过收集资料、亲历科学实验列举简单机械的的运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举例说明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发现生物的许多特征是遗传的.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分析实例找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能描述温度、风、流水、植物对地表改变的作用.能说出岩石主要是由各种矿物组成的.4、培养学生敢于发表建议和看法的理性思维.能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并能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技术的运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利弊;能提出保护环境、保护矿产资源的建议;能讲述科学家 (如达尔文)的故事.关注工具发明和使用的发展史;能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三、内容概述及教学建议本册围绕 "作用与平衡"统整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内容等教学内容.共设计6个单元、22个课题和1个专题研究活动.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控制实验、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等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1、"巧妙的用力"是本册书的第一个单元.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简单的原理.通过学生的探究过程和对实验现象观察的分析.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怎样才能省力”-----抓住使用工具可以省时、省力、提高效率为学习主线;学生要问:为什么简单机械可以省力?不要急于帮助分析.因为.没有具体研究各种简单机械的结构和特征.待到学生研究到与问题相对应的一课时组织学生解决.“撬棍的学问”----“把重物抬起来”和“杠杆平衡”两个活动可以设计为完整的探究活动.“轮子的妙用”----通过杠杆来切入认识轮轴;用拔河比赛的形式研究各种滑轮的特点;让学生设计新“轮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斜坡的学问”----把书中的教学内容做一下调整.先讲活动三“斜面的应用”事例.再来研究斜面的作用.然后再用斜面知识分析前面提到的事例.“自行车”----学生分四个大组.每个组分别研究自行车的一个机械部分(动力、传动、工作、控制);每个组让学生自己带一抬自行车到现场进行研究.这个单元主要采用对比的实验方法.运用实物让学生实际操作进行探究活动.2、"生命的延续"单元引领学生探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及平衡关系.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相关资料.观察、比较并描述相关的现象等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了解生物不同的生殖方式.找出生物间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特征.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珍爱生命.关注与繁殖、遗传和变异有关的生物技术新成果.“小鸟和小猫”----课件出示水螅、小鸟、小猫繁殖过程.然后结合书中图示.说一说鱼、青蛙、牛是怎样产生下一代的.小组展开讨论:产生下一代的方式有哪些?科学探究目标:3.能通过比较找出各种动物的生殖方式的不同.(举两个实例说出动物生殖方式的不同)“落地生根”----在校园内.组织学生分小组选择一种繁殖方式的植物培植.做好观察记录.两周后集中汇报.“相似与差异”----课前开展小调查:自己和家人在舌、额头、耳垂、手指四方面的特征;堂上开展找“朋友”活动.不用豌豆荚改用几头大蒜比较差异.“克隆羊----多莉”------最好运用克隆羊课件讲解.这个单元对有关的比较前沿的生物技术尽可能的多介绍一下.使学生心理产生一种对科技的信赖和向往;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效果很好.3、"生物的进化"单元通过指导学生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讨论、撰写科学短文、模型制作等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讨论生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着重引导学生的学法指导.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对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进行研究.提出假设.寻找科学证据.首先让学生分析讨论长颈鹿的有关进化过程资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不对教师不做评价.然后是通过达尔文的故事了解“进化论”.4、"地表缓慢变化"单元继续组织学生探究风化、侵蚀、冲刷、搬运等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给地球表面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从而体会自然界物质、能量之间相互作用与平衡的方式及关系.树立保护自然界的意识.学习“山脉的变化”、“ 沙洲的形成”、“ 溶洞里的钟乳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得出结论;学习“人类改变地表”这课.有针对性地放一些人类活动改变地表的视频或动画.选择一些话题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充分让学生发表建议和看法.教师不参与评判或下结论.5、"矿产资源"单元通过对矿物、金属、煤、石油等的研究.引导学生了解矿产资源、保护矿产资源.“常见矿物”---引导学生提出想了解矿石标本什么?怎样研究?.再试着自己的想法(方法)进行研究并汇报结果.“金属的来历”---重点放在模拟开采“矿”的实验活动.STSE目标:能举3个以上实例说明常见金属的用途.“煤与石油”、“ 矿产资源”---教育学生明白对矿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科技创新之路.6、"工具与技术"单元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从常用的工具入手.引领学生运用本册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探究日常生活中人们是如何运用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工具、机器、机器人的.同时人们又是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和技术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相互促迸、相互作用的关系.本册重点是 "作用与平衡"中的"平衡".通过研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以及地球与宇宙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向学生初步渗透自然界的物体无不在相互作用之中.物体间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又可以产生一次新的平衡现象.因此.自然界的物质永远都处在相互作用之中.四、本册中的实验 (一)撬棍的学问实验目的:研究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 实验步骤:1. 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2.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3. 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 实验记录:阻力点 动力点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钩码(个)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个)方法1 4 1 4 1 方法2 4 1 2 2 方法3 4 1 1 4 方法4 4 2 4 2 方法5 4 2 2 4 方法6 4 2 1 8 实验结论: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 (二)、天平的使用 实验题目:怎样使用天平 实验器材:天平 操作步骤:1、取出天平放在桌面上.在盘中各放上一张大小相同的纸.旋转调节螺丝使指针指向0位.2、在左侧盘中纸上放上所要称的物体.3、用镊子夹出砝码放右侧盘的纸上.4、增减砝码的数量.直至天平平衡.(还可以使用游码调节)5、计算砝码及游码总量并记录.6、依次取下天平盘中的砝码和物体.整理好天平.将天平和砝码放回盒中.(三)、滑轮实验 1. 定滑轮实验:实验材料:支架 滑轮 绳 钩码 测力计 记录表 实验过程:1.组装定滑轮装置.2.用测力计垂直提起一个钩码.读出、记录拉力的读数.3.通过定滑轮用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记录拉力的读数. 实验记录:用测力计垂直(向上)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5牛.通过定滑轮用测力计(向下)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5牛.实验结论: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注意:做定滑轮能不能省力的实验时.要用钩码.最好不用弹簧称.2.动滑轮实验实验材料:支架滑轮绳钩码测力计记录表实验过程:1.组装动滑轮装置.2.用测力计垂直提起一个钩码.读出、记录拉力的读数.3.通过动滑轮用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记录拉力的读数.实验记录:用测力计垂直(向上)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5牛.通过动滑轮用测力计(向上)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3牛.实验结论: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注意:A、实验时手应垂直上提.B、可设法减小动滑轮阻力.C、尽力加大重物的重量.可以使省力接近一半.3.滑轮组实验实验材料:支架滑轮绳钩码测力计记录表实验过程:1.组装滑轮组装置.2.用测力计垂直提起一个钩码.读出、记录拉力的读数.3.通过滑轮组用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记录拉力的读数.实验记录:用测力计垂直(向上)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5牛.通过滑轮组用测力计(向下)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3牛.实验结论:滑轮组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注意:A、可设法减少滑轮组的阻力.B、测力时.弹簧称可垂直向下.斜向一方.也可向侧面水平拉出.上列各个方向.都不会影响测试结果.C、实验时.弹簧秤应倒用.即挂钩在上.提环在下.(四)斜坡实验实验1:验证斜面有省力作用.实验材料:测力计重物木块木板实验步骤、记录: 实验结论:使用斜面可以省力.实验2:证明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实验材料:测力计 重物 木块 木板 实验步骤和记录:实验结论: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五)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实验 实验目的:证明温度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实验材料:玻璃、酒精灯、火柴、试管夹、护目镜、一盆冷水 实验步骤:1.取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3.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4.重复以上过程3次.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前 玻璃片完好 第一次 有两条裂缝 第二次 有三条裂缝 第三次 玻璃裂开 实验结论:温度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注意:将玻璃放入冷水中时要小心.不要被破碎的玻璃伤着.(六)沙洲的形成实验实验目的:证明洪水对土壤、沙石有搬运作用.实验材料:喷壶沙土各种大小的石子两个托盘报纸实验步骤:1.按书中62页装置摆放好实验用品.2.用喷水壶模拟“下雨”.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实验现象:泥沙被“雨水”冲走了一些.实验结论:洪水对土壤沙石有搬运作用.(七)鹅卵石的形成实验实验目的:证明岩石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河水的冲刷以及岩石间的相互磨擦碰撞.形成鹅卵石.实验材料:2至3块有棱角的小砖块沙水玻璃瓶.实验步骤:1.找到2-3块有棱角的小砖块.将其形状记录在下表中.2.将小砖块放入玻璃瓶中.并加入适量沙和水.拧紧瓶盖.3.每位同学依次快速用力摇动玻璃瓶1分钟.观察摇动后小砖块的变化.并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实验记录:小砖块的形状放入玻璃瓶前棱角明显第一位同学摇动结果棱角变小些第二位同学摇动结果棱角变得更小第三位同学摇动结果棱角被磨圆实验结论:岩石在被河水搬运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河水的冲刷.以及岩石间的相互磨擦碰撞.棱角被逐渐磨去.体积逐渐变小.成为圆圆的鹅卵石.(八)钟乳石的形成实验实验目的:证明钟乳石或石笋是山洞里的石灰水滴落形成的.实验材料:曲别针线绳两只烧杯或玻璃瓶一个碟子苏打晶体蒸馏水实验步骤:1.分别向两只烧杯中注入半杯蒸馏水.然后逐渐倒入尽可能多的苏打晶体.直至溶液不能再溶解晶体体为止.2.将线绳打一个结.并将线绳放在溶液中浸泡.然后把线绳两端分别浸在两个烧杯中.把碟子放在两只烧杯中间.用曲别针把线绳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3.坚持观察4天.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实验记录:浸泡后打结的绳子不断渗出水来.滴在碟子里.碟子里的蒸馏水不断蒸发.碟子中就留下一些晶体沉淀.一滴、两滴……水不断地出现.不断地挥发.碟子中的晶体愈积愈多.终于生成了钟乳石.实验结论:钟乳石或石笋是山洞里德石灰水滴落形成的(九)煤的燃烧实验目的:煤的分离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带玻璃管的试管塞、棉花、煤.操作步骤:1、在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纯净煤.在试管口放点棉花.用带玻璃管的试管塞将试管口塞住.2、在酒精灯上加热试管.直到试管里的煤发红.3、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现象:(1)当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能够产生蓝色的火焰.说明有煤气产生;(2)试管里的棉花上有黑色的粘稠状的油状物产生.说明有煤焦油产生(3)试管里的煤燃烧后产生了黑色的炭状物.说明产生了焦炭.实验结论:煤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煤气、煤焦油、焦炭.(十)金属的性质实验。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d3a4478f242336c1eb95e18.png)
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任务与目标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二、教材内容的基本分析(含重点、难点等)及删补意见:(一)、全册内容情况:新编《科学》五年级是在四年级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作为上一线索的延续,本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生物与环境”、“在阳光下”、“材料”、“健康生活”等单元,(二)、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1、生物与环境单元:着重引导学生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2、在阳光下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的知识;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的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能与同学愉快合作开展“讲太阳的故事”的主题活动,通过讲“关于太阳的故事”,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一、本册教材的特点1、寓教学于活动之中,探究性实验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
根据各教学目标、内容、资源的不同,为学生创设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机会。
如观察、实验、设计与制作、收集资料;又如搭建充分展现学生的看法和建议的学习活动平台:保护矿产资源的建议书、耕地问题辩论会、克隆人的讨论会、改进工具的建议。
这些活动还延续到课外,学生课后仍然保持浓厚地探究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年龄特点,开展专题研究。
以往的教材中因为学生年龄小,没有按排专题研究,而从五年级开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探究能力有所提高,在上册课本中增加了三个专题研究(生物的生活环境、关于山地的研究、做个环保小卫士)。
这一学期开展“我的机器” 一项专题研究和五项(齿轮的作用、自行车某组成部分研究报告、同种植物个体间差异、蘑菇石形成的原因实验报告、设计机器人)小探究小调查活动。
“我的机器”专题研究提出了多个参考选题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选题设计研究计划、实施探究活动、撰写研究报告等等。
也可以不完全依照教材的样子,而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这样做专题研究有很多好处:有利于学生系统地研究某项内容,培养了他们深入研究事物的能力,学会了写研究报告等等,注重了学生动手能力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介绍科学家、了解科技前沿的新技术。
通过讲介科学家的故事,如阿基米德、布朗、威尔莫特、弗朗西斯、雷第、米勒、达尔文、李四光,使学生产生对科学家的敬畏之情;本册增设学习科技前沿方面的新技术知识内容,如试管婴儿、克隆技术、生产机器人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的繁殖技术,让学生感受现代科技给人类社会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内容、概念上不必要求学生精确把握、但又不能出错,比如炼铁的过程、结合简图来讲解将原料输送到高温炉中炼出生铁就可以了,其他什么温度、添加剂等就不细讲。
因为小学阶段是启蒙教育,主要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爱好,这一点我们小学科学老师要特别注意。
4、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本册教材中二、三、四、五单元与环境有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因此,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活动,从小帮助学生发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环境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重视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二、本册总目标1、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掌握知识技能。
能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滑轮、斜面、齿轮等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通过观察、分析资料发现动物、植物有着多种繁殖方式;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迸化做出有根据的假设;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地球表面的变化;设计、制作能完成一定任务的工具(包括简单机器、"机器人等)。
2、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爱好,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思。
能始终保持对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的兴趣以及对未解之谜和生物技术的好奇,并积极关注相关研究的迸展;感受生命延续过程的复杂多样,进一步树立珍爱生命、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能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学会并初步形成分工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3、通过科学实验和列举大量事例并会用语言描述科学现象。
能通过收集资料、亲历科学实验列举简单机械的的运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举例说明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发现生物的许多特征是遗传的,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分析实例找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能描述温度、风、流水、植物对地表改变的作用,能说出岩石主要是由各种矿物组成的。
4、培养学生敢于发表建议和看法的理性思维。
能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并能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技术的运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利弊;能提出保护环境、保护矿产资源的建议;能讲述科学家(如达尔文)的故事,关注工具发明和使用的发展史;能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三、内容概述及教学建议本册围绕"作用与平衡"统整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内容等教学内容,共设计6个单元、22个课题和1个专题研究活动。
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
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控制实验、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等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1、"巧妙的用力"是本册书的第一个单元。
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简单的原理,通过学生的探究过程和对实验现象观察的分析,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
“怎样才能省力”-----抓住使用工具可以省时、省力、提高效率为学习主线;学生要问:为什么简单机械可以省力?不要急于帮助分析,因为,没有具体研究各种简单机械的结构和特征,待到学生研究到与问题相对应的一课时组织学生解决。
“撬棍的学问”----“把重物抬起来”和“杠杆平衡”两个活动可以设计为完整的探究活动。
“轮子的妙用”----通过杠杆来切入认识轮轴;用拔河比赛的形式研究各种滑轮的特点;让学生设计新“轮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斜坡的学问”----把书中的教学内容做一下调整,先讲活动三“斜面的应用”事例,再来研究斜面的作用,然后再用斜面知识分析前面提到的事例。
“自行车”----学生分四个大组,每个组分别研究自行车的一个机械部分(动力、传动、工作、控制);每个组让学生自己带一抬自行车到现场进行研究。
这个单元主要采用对比的实验方法,运用实物让学生实际操作进行探究活动。
2、"生命的延续"单元引领学生探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及平衡关系,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相关资料,观察、比较并描述相关的现象等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了解生物不同的生殖方式,找出生物间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特征,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珍爱生命,关注与繁殖、遗传和变异有关的生物技术新成果。
“小鸟和小猫”----课件出示水螅、小鸟、小猫繁殖过程,然后结合书中图示,说一说鱼、青蛙、牛是怎样产生下一代的,小组展开讨论:产生下一代的方式有哪些?科学探究目标:3.能通过比较找出各种动物的生殖方式的不同。
(举两个实例说出动物生殖方式的不同)“落地生根”----在校园内,组织学生分小组选择一种繁殖方式的植物培植,做好观察记录,两周后集中汇报。
“相似与差异”----课前开展小调查:自己和家人在舌、额头、耳垂、手指四方面的特征;堂上开展找“朋友”活动,不用豌豆荚改用几头大蒜比较差异。
“克隆羊----多莉”------最好运用克隆羊课件讲解。
这个单元对有关的比较前沿的生物技术尽可能的多介绍一下,使学生心理产生一种对科技的信赖和向往;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效果很好。
3、"生物的进化"单元通过指导学生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讨论、撰写科学短文、模型制作等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讨论生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
着重引导学生的学法指导,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对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进行研究,提出假设,寻找科学证据。
首先让学生分析讨论长颈鹿的有关进化过程资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不对教师不做评价,然后是通过达尔文的故事了解“进化论”。
4、"地表缓慢变化"单元继续组织学生探究风化、侵蚀、冲刷、搬运等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给地球表面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从而体会自然界物质、能量之间相互作用与平衡的方式及关系,树立保护自然界的意识。
学习“山脉的变化”、“沙洲的形成”、“溶洞里的钟乳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得出结论;学习“人类改变地表”这课,有针对性地放一些人类活动改变地表的视频或动画,选择一些话题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充分让学生发表建议和看法,教师不参与评判或下结论。
5、"矿产资源"单元通过对矿物、金属、煤、石油等的研究,引导学生了解矿产资源、保护矿产资源。
“常见矿物”---引导学生提出想了解矿石标本什么?怎样研究?,再试着自己的想法(方法)进行研究并汇报结果。
“金属的来历”---重点放在模拟开采“矿”的实验活动。
STSE目标:能举3个以上实例说明常见金属的用途。
“煤与石油”、“矿产资源”---教育学生明白对矿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科技创新之路。
6 "工具与技术"单元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从常用的工具入手,引领学生运用本册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探究日常生活中人们是如何运用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工具、机器、机器人的,同时人们又是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和技术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相互促迸、相互作用的关系。
本册重点是"作用与平衡"中的"平衡",通过研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以及地球与宇宙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向学生初步渗透自然界的物体无不在相互作用之中,物体间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又可以产生一次新的平衡现象。
因此,自然界的物质永远都处在相互作用之中。
四、本册中的实验(一)撬棍的学问实验目的:研究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L-D-D-a才实验步骤:□1.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2.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保持平衡,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3.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
实验记录:实验结论: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x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x钩码数(二八天平的使用实验题目:怎样使用天平实验器材:天平操作步骤:1、取出天平放在桌面上,在盘中各放上一张大小相同的纸,旋转调节螺丝使指针指向0位。
2、在左侧盘中纸上放上所要称的物体。
3、用镊子夹出砝码放右侧盘的纸上。
4、增减砝码的数量,直至天平平衡。
(还可以使用游码调节)5、计算砝码及游码总量并记录。
6依次取下天平盘中的砝码和物体。
整理好天平。
将天平和砝码放回盒中(三八滑轮实验1.定滑轮实验:实验材料:支架滑轮绳钩码测力计记录表实验过程:1.组装定滑轮装置。
2.用测力计垂直提起一个钩码,读出、记录拉力的读数3.通过定滑轮用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记录拉力的读数实验记录:用测力计垂直(向上)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5牛,通过定滑轮用测力计(向下)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5牛。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