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金融风险及规避措施
论中国金融风险现状及防范对策
论中国金融风险的现状及防范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金融市场也相应的扩大了市场经营规模和本身的业务经营种类。
中国金融风险的防控主要需要注意在金融衍生产品和金融市场的操作中的监控程度,如果相应的放松了金融市场的监控,则会造成金融产品的风险无限放大,降低金融资本的时间与空间的利益产生的价值,增加违约风险,从而造成资本的缩水。
作者在文中主要研究了中国金融风险的主要发展措施,对金融风险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防范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金融风险;金融现状;防范对策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一、中国金融风险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呆坏账水平高近几年,我国的金融机构不断的进行改革,各项制度也逐步完善,虽然出现不良贷款的比率逐渐降低,可是呆坏账的现象仍然存在。
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为了能够完成指标,只能采取扩大信贷投放的途径来尽量的回收有利贷款,降低不良贷款的占有率,这种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那些不良贷款所带来的风险,所以,我国金融机构的呆坏账水平仍然较高。
(二)信贷投放过快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仍然过快,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资本与经常账户的双顺差,数量巨大的外资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我国,所以央行只能采取投入大量基础货币与外资进行对冲的方式,来降低压力。
而从贷款角度来分析,可以看出基础设施建设与一些大型工程建设方面的投资比重较大,而这类项目的投资周期较长,银行所要面临的风险较高。
一旦出现不良贷款,银行为了缓解当前压力,就不得不投放更多的信贷,通过一些有利贷款来降低不良贷款的占有率,但在这种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以及风险控制能力较差的情况下,过快的信贷投放不利于金融机构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流动性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金融系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流动性问题。
银行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就需要有稳定的流动资金,可是从我国现阶段的主要资金来源上看,其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引言金融风险是指在金融交易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面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来管理和减轻风险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金融风险的分类及防范措施。
1. 市场风险防范措施市场风险是指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包括股票、债券、商品等资产价格的变动。
为了能够有效管理市场风险,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分散投资:通过将投资组合广泛分散于不同的资产类别和行业,从而降低集中风险。
•设置止损点:设定止损点以控制损失,一旦资产价格达到止损点,自动平仓离场。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定期对持有的投资组合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2. 信用风险防范措施信用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中,由债务人无法按时足额履约或违约而导致的损失风险。
为了减轻信用风险的影响,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严格的信用审查:对借款人进行全面的信用调查和评估,了解其还款能力和信用记录。
•多样化债务组合:将债务分散在不同的借款人之间,减少单一借款人违约带来的风险。
•保险和担保: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或购买信用保险,以降低违约风险。
•监控和追踪:及时监控借款人的还款情况,一旦违约,及时采取法律手段追踪债权。
3. 操作风险防范措施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操作失误、系统故障、欺诈等因素导致的金融损失风险。
为了减轻操作风险的影响,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流程、审计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明确员工的责任和权限。
•培训与教育: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风险意识和操作技能。
•监测与报告:建立风险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潜在的操作风险。
•系统安全保护: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防止黑客入侵和数据泄露。
4. 流动性风险防范措施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无法迅速偿还债务或转变资产为现金的风险。
为了管理流动性风险,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流动性管理策略:制定流动性管理策略,明确流动性管理的目标和方法。
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重点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重点风险及其防范措施作者:汪彬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年第5期金融领域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领域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最容易受到外部事件冲击引发国内发生系统性风险的重大领域。
与实体经济、制造业领域的显性风险相比,金融领域的风险更加隐蔽、难度大及不可控。
尤其随着技术手段更新迭代、资本市场千变万化,金融衍生品转换升级,虚拟的金融市场更加让人难以捉摸与把握,进而导致金融领域潜在的风险更加难以观察及测量。
2019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
”因此,结合当前金融领域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全面、准确地分析把握金融领域的薄弱点和可能出现的风险点,有效地防范金融领域风险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是当前中央经济工作的重点。
一、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主要风险(一)金融杠杆率过高,债务偿还压力大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
”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潜在主要风险是由于过度运用杠杆造成的高杠杆问题。
一是地方政府运用高杠杆造成地方债务积累及隐性债务风险加大。
二是微观经济主体的高杠杆,尤其是国有企业存在高负债率的问题。
据有关数据统计,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约30万亿,约占GDP的40%。
中国政府和居民的债务占GDP的50%左右;但企业部门债务率超过160%,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5%,而国企资产负债率为65.7%。
政府负债成本很高,据wind数据库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地方政府广口径显性债务合计存量接近25万亿,每年应付利息超过1万亿;隐性债务规模估算规模或在25万亿~35万亿之间,以30万亿的地方隐性债务估算每年应付利息约2.7万亿。
金融风险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不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容易产生违规操作和道德风险。
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部分金融机构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导致风险控制不力。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金融机构员工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容易产生操作失 误和违规行为。
监管力度不够: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导致部分金 融机构存在违规行为。
02
金融体系稳定性受到威胁
添加标题
金融机构破产倒闭:金融风险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引发连锁反 应,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添加标题
金融市场波动:金融风险可能导致金融市场波动,影响市场信心和投资 者情绪,进而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
添加标题
信用危机:金融风险可能导致信用危机,使得借贷双方信任受损,影响 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包括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检查和评估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防止市场操纵和欺诈行为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合作,共同应对金融风险
应对金融风险的策略
05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定义:风险预 警机制是一种 通过收集和分 析相关信息, 预测和评估潜 在金融风险并 及时采取应对
措施的机制
作用:帮助金 融机构及时发 现潜在风险, 采取有效措施 降低损失,保 障金融体系稳
定运行
建立步骤:建 立信息收集系 统、分析评估 风险、制定应 对措施、实施
预警提示
注意事项:确 保信息来源可 靠、分析方法 科学、应对措 施针对性强、 预警提示及时
有效
制定应急预案
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国际金融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金融体制也得到进一步完善,但金融风险也较突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金融业审慎经营和监管,不断提高风险管理与化解水平,维护国家金融的安全。
它是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预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风险。
这些市场因素对金融参预者造成的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通过对其竞争者,供应商或者消费者所造成的间接影响。
它是由于借款人或者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无法偿付或者无法按期偿付)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几乎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涉及信用风险问题:除了传统的金融债务和支付风险外,近年来随着网络金融市场(如网上银行,网络超市等)的日益壮大,网络金融信用风险问题也变得突出起来。
信用风险仍然是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贷款和投资是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活动。
贷款和投资活动要求金融机构对借款人和投资对象的信用水平做出判断。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金融机构的这些判断并非总是正确的,借款人和投资对象的信用水平也可能会因各种原于是下降。
因此,金融机构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就是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即信用风险。
在经营过程中,如果金融机构不能及时界定发生问题的金融资产、未能建立专项准备金注销不良资产,并且未及时住手计提利息收入,这些都将给金融机构带来严重的问题。
除银行类金融机构面临很高的信用风险外,近几年我国证券类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也日益突出,相当部份证券公司的资产质量低下。
所以,信用风险仍然是目前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它是金融参预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可能损失的风险。
当金融参预者无法通过变现资产,或者无法减轻资产作为现金等价物来偿付债务时,流动性风险就会发生。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负债方和资产方。
由负债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源于商业银行很难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变现资产或者被迫以较高成本融入资金来满足负债持有人即时提取现金的需求;资产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是指表外业务的贷款承诺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利率水平逐步由市场的资金供给和需求决定。
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金融风险防范措施金融风险是指在金融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对金融机构、市场和经济体系造成损失或威胁。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保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本文将从监管政策、风险评估、资本充足性、流动性管理和风险传导等方面详细介绍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一、监管政策1. 强化监管机构职能:建立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遵守法律法规,履行风险管理职责。
2.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与金融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义务,规范市场行为,并及时修订适应市场变化的法规。
3. 加强信息披露:要求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公开披露相关信息,提高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对风险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二、风险评估1. 建立风险评估体系: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包括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
2. 引入压力测试:金融机构应进行定期的压力测试,模拟不同情景下的市场波动和经济衰退对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3. 加强监测与预警:建立健全的监测与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金融风险,防止其扩大化和传染化。
三、资本充足性1. 设立资本充足率要求:要求金融机构按照一定比例保持足够的资本充足率,以抵御潜在损失,并确保其业务持续稳健发展。
2. 强化内部控制: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包括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合规等方面,确保业务操作符合规范,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 引入风险加权资本:采用风险加权资本的方法,根据不同的风险水平确定资本要求,以更准确地反映金融机构的风险承受能力。
四、流动性管理1. 建立流动性管理框架:金融机构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流动性管理框架,包括制定流动性政策、设定流动性指标、建立应急流动性储备等。
2. 加强监测与应对:监测和评估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资产结构、增加融资渠道等,保证其在市场压力下能够满足支付和债务偿还需求。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未来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强化宏观审慎管理
未来我国金融监管将更 加注重宏观审慎管理, 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 测和预警,确保金融稳 定和安全。
加强微观审慎监管
未来我国金融监管将更 加注重对金融机构和业 务的微观审慎监管,加 强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
制的监督和指导。
推进金融科技创新
逐步完善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 我国逐步放开金融市场,引入了更 多的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金融监 管体系也逐步完善。
深化改革阶段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 监管体系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加强 了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应对。
02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金融监管目标不够明确
缺乏明确、全面的金融监管目标
许多国家在金融监管中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设立专门的消费者保 护机构,加强对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和行为监管。
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完善监管体系
我国应建立综合、全面、高效的 金融监管体系,实现各监管机构 之间的协调配合,减少监管重叠
和空白。
加强风险防控
我国应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建立 风险预警机制,提前识别和防范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存在的问 题及应对措施
汇报人: 2023-12-08
contents
目录
•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 应对措施 • 国际经验与启示 • 结论与展望
01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金融监管的背景与意义
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01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新兴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出现给监管
带来了挑战。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措施方案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措施方案引言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交易或金融机构面临的可能损失的潜在危险。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金融风险不可避免地存在。
然而,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和有效的措施,我们可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一些重要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方案。
1.加强监管和监督有效的监管和监督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
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并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督,确保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金融活动的监管,并要求金融机构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2.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对于准确识别和量化金融风险至关重要。
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部门,并引入专业的风险评估工具和模型。
同时,政府和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对风险评估的指导和监督,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信息的透明度是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保障。
金融机构应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频率,向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同时,政府和监管机构也应制定相应的信息披露标准和规范,确保市场参与者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做出明智的决策。
4.加强资本充足性监管资本充足性是金融机构承担风险的重要指标。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性监管,要求金融机构保持足够的资本储备,以应对潜在的损失。
同时,金融机构也应自觉加强资本管理,确保资本充足,并通过稳健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风险。
5.加强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的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风险管理也在不断创新。
金融机构应积极引入新的技术和工具,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政府和监管机构也应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创新和应用。
6.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在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中,金融风险也呈现出跨境化和连锁化的特点。
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合作,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分享风险信息和经验教训。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跨境金融风险,提高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金融危机的风险和防范措施分析
金融危机的风险和防范措施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越来越引人注目,如同在过去的十年中,金融危机成为世界范围内热点话题。
虽然每个国家在金融体系方面都在不断地改进,但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一直存在,并且会导致风险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理解金融危机的风险和防范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从风险的角度来看,金融危机可能会导致以下三种风险,分别是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
市场风险指的是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损失,如股票和债券市场的下跌。
在金融危机期间,这种风险最为严重,因为整个市场都在承受重压。
如果投资者没有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信用风险是指金融中介机构不履行合约义务导致投资者损失的风险。
例如,在金融危机期间,银行可能会出现破产的情况,而投资者的存款可能因此丧失。
因此,了解银行的信用评级及其历史记录成为了预防措施的一部分。
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无法满足投资者需求而导致损失的风险。
如同在金融危机期间,许多投资者试图将资金提取出来,但是如果金融机构无法满足这些赎回请求,投资者将遭受巨大的损失。
因此,拥有流动性良好的投资组合成为了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其次,从防范措施的角度来看,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加强监管。
在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监管机构一直在改进规章制度,以加强监管工作并提高金融机构的透明度。
严格的监管措施可以保护投资者免受金融机构的欺诈和虚假宣传。
第二个方面是扩大金融教育。
投资者缺乏金融知识是导致金融风险的一个因素。
因此,扩大金融教育和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金融市场,并作出正确的决策。
第三个方面是规避过度负债。
金融市场的过度负债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因此控制金融机构的杠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政府和监管机构通过限制金融机构的杠杆比率来规避过度负债。
第四个方面是优化金融体系。
为了使金融市场更加稳定,需要优化金融体系。
这可能包括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以及改进金融机构的运营和管理方式等。
浅析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
一
机制将趋于 灵活 , 有管制的浮动利 率将 向开放 的市场利 率转变 。 必将 使金融机构面临 比较明显 的市场利率风 险。
( 流动 【 五) 生风险 这是指存款 人按照正当理 由要求提款 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不 能支付的风 险。一是现 金支付能力不 足, 二是不能满足企业 、 单位 等
持 内外政策 的平 衡 , 了采用传统 的财 政 、 币和外汇政 策外 . 除 货 还可 以考虑选 择其他 一些政 策工具 用于政 策组合 。 ( )加强中国外汇储备管理 二
中国外汇储备 已高达 1 万亿美元 , . 6 如何管理及运作 中国增长 过 快外汇储 备 , 为社会关注 的焦 点问题 。 已成 以往我们将部分PE储备 I , 投资于美 国的 C O 和 MB 产品 ,这些产 品被视 为高收 益和低风 险 D S
存款者转账支付需求 。 严重的流动『 生风险会触发银行 信用风险, 即存 款者挤提存款而银 行无法支付 的风险 。居 民储蓄余额的稳定增长掩
盖了银行流动性 问题 ,因为高额储蓄增长使 银行在资金方面有 回旋
、
金 融 风 险 成 因的 分 析
( 我国金融 市场对 外开放面 临的风险 一) 随着我国经济 的迅 速发 展 , 国金融 企业积累了大量 资本 . 我 在这 种情况下 , 金融企业界 出现 了一股走出去 的热潮 , 大多数金 融企业对
机构也没有完全公正 的履行评级标准 。 ( 建 立和 完善金融法律 框架及保障体系 三) 我国将进一 步完善金融业 内部 的法律体 系 ,理顺银行业和征 券
债业务 , 如果加大直接融资比例 , 势必造成居民储蓄存款被分流用来购 买股票 , 容易造成银行资金周转困难 , 进而引发挤兑风险 。 ( 资产风 险 四)
金融行业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金融行业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变革,金融风险也日益加剧,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投资者的利益保护,金融机构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本文将以金融行业为背景,探讨金融风险的种类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信用风险的防范措施信用风险是金融风险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类型。
为了避免信用违约以及相关损失的发生,金融机构需要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严格的信贷评估: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对借款人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财务状况、还款能力和信用历史等方面的考察,以确保借款人具备偿还能力。
2. 分散投资组合:金融机构应建立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将资金分散投向不同行业和地区,以降低信用集中风险。
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散投资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债券和资产来分散信用风险。
3. 风险管理控制:金融机构应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包括制定明确的信贷政策和流程、建立风险监控和预警机制等,以提高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水平。
二、市场风险的防范措施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股票等资产价格波动引起的风险。
金融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防范市场风险:1. 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及时了解市场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组合以应对市场风险。
2. 合理的资产配置:金融机构应根据市场情况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资产,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以达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3. 建立风险管理控制系统:金融机构应建立风险管理控制系统,包括风险测量和监控、风险限额控制、利率敏感性测算等,以便及时控制市场风险。
三、操作风险的防范措施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失误、系统故障、欺诈等原因引起的风险。
为了降低操作风险,金融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与权限,确保操作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2. 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金融机构应制定和执行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流程,包括操作流程、审批流程、审核流程等,在每个环节确保操作的规范化和监督。
我国交叉性金融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我国交叉性金融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加,金融市场也日益与国际市场接轨,交叉性金融风险也日益显现。
交叉性金融风险主要是指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易活动中,因受到时间、汇率、利率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资产负债不匹配、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
本文分析了我国交叉性金融风险的成因,并探讨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成因1. 开放度增加我国的金融业比较封闭,2001年之前,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经营方式和机构设置都较为单一和简单,金融市场业务较为清晰和透明。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逐渐开放,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各领域之间的交叉经营也日益普遍,导致金融市场关联度增强,对其交叉性风险的防范亟需加强。
2. 市场环境变化金融市场的环境是交叉性风险的基础,市场环境变化会直接促成金融交叉性风险的出现。
如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政治形势等的变化均有可能引起交叉性风险。
3. 金融机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导致金融交叉性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机制不健全使得机构缺乏完善的财务信息报告制度、缺乏完整的资产负债表、缺乏合理的审计制度等,从而导致了信息不对称、内部控制弱化,机构的经营风险加大,金融交叉性风险逐渐增加。
4. 监管 deficiencies监管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监管 deficiencies、实施不到位,也是金融交叉性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监管 deficiencies 包括行政管理、监管缺失、监管制度缺失和法律制度缺陷等。
这些因素会使金融机构的经营和管理活动失控,引发金融交叉性风险的发生。
二、防范措施1. 加强市场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应全面认识市场风险,加强市场风险管理。
市场风险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如强化市场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市场风险度量、分析和评价,优化市场风险报告体系,加强市场风险公开和信息披露等。
2. 健全外汇市场和外汇风险管理外汇市场是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发展需要稳健、多元、有序的外汇市场。
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近年来,发生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造成全球性的经济萧条,给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金融危机的发生主要是金融业存在的金融风险造成的。
因此,在我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非常必要。
一、金融风险的含义和基本特征金融风险是指金融资本在经营及交易过程中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即投资人预期收益及实际收益的偏差。
金融风险的存在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危害巨大,它不但能使个别金融机构蒙受巨额损失,而且还可能破坏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引发社会动荡。
对此,以前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东南亚金融风波等都作了充分演示。
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工程,但由于处在特定的转型时期,新的机制远未健全,法律规范尚不完善,加之长期计划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个别市场主体在利益驱动下利用市场监管和法律调控的疏漏,频繁地进行违规操作,使中国金融业的风险隐患日渐凸现。
金融风险是以货币信用混乱为特征的风险,它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风险,具有一定的特征。
正确地认识金融风险的特征,对于建立和完善金融风险的防范机制,加强金融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地说,金融风险最基本的特征主要有:(一)客观性只要有金融活动存在,金融风险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
所谓无风险的金融活动在现实金融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二)隐蔽性金融风险往往并非在金融危机爆发时才存在,金融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损失很可能因信用特点而一直为其表面所掩盖着。
这是由于:其一,因信用有借有还、存款此存彼取、货款此还彼借,导致许多损失或不利因素为这种信用循环所掩盖;其二,可能由通货膨胀、借新还旧、贷款还息等形式来掩盖银行事实上的金融损失;第三,因银行垄断和政府干预或政府特权,使一些本已显现的金融风险,被人为的行政压抑所掩盖。
尽管隐蔽性可以在短暂时期内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些缓冲和弥补的机会,但是它终究不是金融防范和控制的有效机制。
(三)扩散性金融风险不同于其他风险的一个最显著特征是,金融机构的风险损失或失败,不仅影响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突出的是导致众多的储蓄者和投资者的损失或失败,从而引起社会的动荡。
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
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国有企业是供国家服务的企业,起到了国家经济的关键作用,但是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性,也面临着很大的金融风险。
这些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及战略风险等等。
如何防范这些风险对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流动性风险:国有企业很容易面临流动性风险,因为其在进行资本开支等方面的决策时,通常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然而,这种投资可能会导致企业的流动性不足,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下行的时候。
因此,国有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和市场情况,制定正确的资金流程,并加强内部管理以降低流动性风险。
信用风险:国有企业的信用风险是广泛存在的,这是因为许多企业处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应该加强对信用风险的分析与把控,对参与合同的供应商、客户和其他在商业交易中合作的机构进行调查和评估。
同时,建立并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规避不必要的信用风险,并及时应对风险事件。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国有企业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风险。
市场变化往往会导致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尤其是在国有企业这样的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
国有企业应该关注市场趋势和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切实提高业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
政治风险:国有企业还面临着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主要包括政府政策变化和政治形势的不可预见性。
为防范政治风险,国有企业应该关注国家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势,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适应政策调整。
战略风险:国有企业的战略风险主要体现在选定的发展战略是否正确,是否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等方面。
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自身资源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并关注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变化和调整。
总之,在国有企业遇到各种风险时,需要有有效的防范措施,如加强内部管理、建立流程控制制度、评估风险分布、制定应对策略、加强业务质量管控、提升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关注政策变化和形势波动等等。
作为国家经济生命线的国有企业,必须关注所有潜在和现实的金融风险,并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来确保其稳健、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下国有建筑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
新时代下国有建筑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有建筑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建筑企业也面临着各种金融风险。
本文将首先分析新时代下国有建筑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然后探讨针对这些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新时代下国有建筑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1.市场风险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建筑企业面临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市场需求不确定、价格波动、市场竞争激烈等,这些因素都会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2.信用风险在与客户和供应商的业务往来中,国有建筑企业常常面临着信用风险。
一旦客户或供应商出现经营风险或资金链断裂,企业的信用风险将迅速暴露。
3.政策风险国有建筑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受到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影响较大,政策风险是企业面临的另一大风险。
政策的变化可能导致企业的经营策略需要调整,这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4.资金风险国有建筑企业由于项目资金需求大、项目周期长、资金回笼周期长等特点,常常面临着资金风险。
资金链断裂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按时履行合同,进而影响企业声誉和市场地位。
5.汇率风险国有建筑企业在国内外都有业务往来,因此面临着汇率风险。
汇率的波动可能导致企业在跨国业务中出现货币损失,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
6.利率风险利率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资金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和财务状况。
尤其是国有建筑企业通常需要进行大额融资,因此利率的波动对企业的影响尤为显著。
二、新时代下国有建筑企业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1. 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国有建筑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风险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等,从内部抓好风险防控,规范企业运作,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2. 多元化经营国有建筑企业应该在业务范围和市场布局上进行多元化,降低单一项目和单一区域的风险。
同时,可将业务拓展至海外市场,分散汇率风险和市场风险。
金融风险的预防措施
金融风险的预防措施金融风险的预防措施1. 介绍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活动中可能导致损失的潜在风险。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金融风险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金融风险的各个方面,探讨相关的预防措施,并分享个人对这些措施的观点和理解。
2. 市场风险的预防措施市场风险是金融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为预防市场风险,投资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分散投资: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市场,行业和资产类别,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
- 资产配置: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资产。
通过配置一定比例的固定收益和股票,以实现风险和回报的平衡。
- 定期审查投资组合:定期审查投资组合的表现,并根据市场环境对其进行调整。
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可以有效应对市场风险。
个人观点和理解:市场风险是无法完全控制的,但通过分散投资和定期调整投资组合,可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从而有效预防市场风险。
3. 信用风险的预防措施信用风险是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所导致的风险。
为预防信用风险,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信用评级: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级,评估其还款能力和风险等级。
根据评级结果,制定相应的放款规则和借款利率,以降低信用风险。
- 多样化借款组合:将资金分散借给多个借款人和借款项目,降低单一借款人违约的风险。
- 监测还款情况:定期监测借款人的还款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逾期风险。
通过提醒借款人和加大催收力度等方式,促使其按时还款。
个人观点和理解:信用风险在借贷活动中是常见的,但通过信用评级和分散借款组合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信用风险的影响。
4. 操作风险的预防措施操作风险是由内部操作失误、欺诈或系统故障等原因引发的风险。
为预防操作风险,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明确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以防止内部操作失误和欺诈。
- 加强员工培训和监管: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风险意识,加强对员工操作行为的监管和管理,减少操作风险的发生。
如何防止金融风险
如何防止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现代社会中极为常见的问题,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有一定的金融管理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金融风险主要涉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
一个良好的金融管理系统是避免和规避金融风险的重要保障。
1.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金融风险控制首要目的是规避风险,企业和个人在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要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以帮助其监测和管理风险。
首先应该建立文件、记录和流程等,以便迅即适应日常工作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其次应该建立风险披露的记录和管理体系,以便在发生重大风险时及时公开信息,减少对公司和个人信用度、声誉、市场影响和合法利益的影响。
2.量化管理量化管理建立在对潜在风险的定量控制之上。
财务管理理论的核心概念就是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的基本方法往往是建立合理的预算和成本控制体系,协助管理人员正确掌握经营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
3.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该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监测和管理体系。
企业应定期检查各级管理部门的工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和评估机制,确保组织架构体系良好,任务和职责分配明确。
自上而下树立对内控的高度重视,确保企业的财务稳健,自身形象良好。
4.合理定价和预算控制企业在市场运作中应该定期评估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和销售定价等关键要素,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和价格体系。
同时,企业也应该建立科学的预算制度,管理预算收支的各个环节。
5.推广金融知识普及金融知识普及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和规避风险非常重要。
投资人应该在正式开始投资前,提高能力水平,增强金融安全意识和管理能力。
投资产品应选择质量信誉好的金融机构或有资质的金融顾问。
同时,银行机构应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加强对金融知识的传播,不断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
要想有效地防止金融风险,则需要从制度、机制和人员教育上做出巨大努力。
而在华盛顿三门峡论坛上,包括至少联合国、美国和中国在内的重要经济财政组织提出,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金融监管,提高金融合规性,规范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行为等举措都是很有必要和重要的。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我国经济安全1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问题,是中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金融监管,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稳定。
然而,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从而更好地化解金融风险,保障我国经济安全。
存在以下6个问题:1. 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这些产品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风险。
例如,一些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如CDS、场外期权等,其风险不易被投资者察觉和评估,容易引发市场波动和风险传染。
2.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不足一些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存在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例如,一些银行在放贷时,没有充分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影响了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3. 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会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带来风险。
例如,股票市场的波动会影响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导致证券公司的收入和资产质量受到影响。
4.非法金融活动泛滥带来的风险非法金融活动在我国一些地区蔓延,给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带来了巨大威胁。
洗钱、偷税漏税、非法集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
如范冰冰偷税漏税,各网红偷税漏税,这都给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带来了不良影响。
5.金融监管不力带来的风险如2015年的中国股市崩盘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金融风险事件。
在短短几个月内,中国股市经历了一轮疯狂的牛市,然后突然崩盘。
这次崩盘揭示了中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监管不力的问题。
6.金融衍生品市场泡沫带来的风险以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为代表,金融衍生品市场泡沫成为引发全球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
过度的杠杆化交易和不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导致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我国金融市场也深受其影响。
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益驱动。
金融市场中的各方利益驱动使得一些机构和个人忽视风险,追求高收益。
中国该怎样避风险
中国该怎样避风险在当前全球化时代,风险和挑战无处不在。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也面临着许多风险。
为了保持国家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避免潜在的风险。
首先,中国应加强监管和法律制度建设,以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加强监管可以有效地减少金融风险和市场不公正的行为。
此外,完善法律制度可以提供保护投资者和企业的法律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并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其次,中国应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以应对技术风险和产业危机。
通过鼓励创新和投资研发,中国可以提高自身在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并适应全球经济的快速变化。
此外,中国还应推动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和高科技领域的转型,以减少对低附加值产业的依赖,提高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另外,中国应加强国际合作,以应对全球性风险和挑战。
无论是气候变化、经济危机还是公共卫生事件,都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中国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并分享经验,以降低全球性风险对中国的影响。
此外,中国还应继续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中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环境风险。
减少污染、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都是中国可采取的行动,以减少环境风险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
最后,中国应注重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稳定。
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医疗水平和教育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等,可以有效地减少社会风险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
通过照顾人民的福祉,中国可以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减小风险并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总之,中国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避免潜在的风险。
加强监管和法律制度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强国际合作、继续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注重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稳定,这些都是中国可以采取的行动,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并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风险是多样的。
在全球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不仅面临着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还有更广泛的社会风险和环境风险。
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在如今快节奏、高风险的金融市场中,金融风险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策略,旨在帮助个人和企业更好地应对金融市场的挑战。
一、多元化投资组合多元化投资组合是风险分散的关键之一。
通过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和地区市场,可以降低特定投资所承担的风险。
例如,一个投资者可以同时购买股票、债券、房地产和大宗商品等不同类别的资产,以平衡不同资产的波动性和回报率。
此外,投资于不同地区市场也可以减少特定地区金融风险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
二、风险管理和监控系统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监控系统是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基础。
该系统应该能够识别、测量和监控各种金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同时,应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以确保在风险暴露出现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三、加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金融机构遏制风险的重要手段。
它包括制定和执行适当的控制措施,以保护机构的资产和利益免受潜在的风险影响。
内部控制的关键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严格的审查和监控程序,以及适当的内部审计和合规性检查等。
四、定期评估和测试定期评估和测试金融风险是确保金融机构能够及时应对变化市场环境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评估和测试风险敞口和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金融机构可以及时发现风险暴露,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有助于确保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措施始终保持有效和适应性。
五、完善监管制度加强金融监管制度是保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的重要保障。
监管机构应定期审查和监控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实践,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和透明度。
此外,监管机构还应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披露,以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市场信息,增强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六、教育培训与风险意识提升教育培训和风险意识提升是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提高其对风险管理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同时,也应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金融风险知识,提高广大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金融风险及规避措施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07级工业工程龙宇晨金融作为现代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是经济信息的中心,堪称国家的“经济国防” 。
如今,金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对外国际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自上世纪以来继原材料、产品市场竞争之后的第三次竞争焦点,因而,金融体系健全性及金融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就显得至关重要。
但由于金融所特有的货币信用经济属性,决定着其中的不确定性与投机因素比其他任何一种资源配置机制都来得大,即金融风险是伴随金融制度建立与发展过程的客观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并予以有效地防范与化解,是确保金融安全的关键,关系到金融制度及金融市场的效率。
实际上,由于金融几乎是贯穿于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所以,以风险控制为基调的金融安全,已成为当今一国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志。
这也正是从亚洲开始并漫及到全球的金融动荡所深刻说明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骄人增长业绩,但金融体制改革明显的"滞后"于经济增长。
因体制摩擦、政策失误及微观信用基础薄弱等因素积累、形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日益突出。
与中央计划经济制度下政府行政指令分配资源截然不同,在市场经济制度中,一个健康运作良好的金融体系通过高效率分配资本、提高投资回报率,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脆弱不稳定的金融体系往往导致金融危机频发,引起经济衰退、失业攀升,甚至触发严重社会与政治危机。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必要从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度,深入分析当前中国金融风险之现状。
风险一:金融结构失衡与融资形式畸形发展使风险集中于银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长期处于绝对支配地位。
一方面,居民除了将钱存入银行外,缺乏其他有效投资渠道,加之教育、医疗和社保等改革带来的谨慎性预期,使得边际储蓄率不断提高,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对外源资金依赖程度大,在直接融资不发达的情况下,不得不主要依赖银行贷款。
风险二: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相互传感放大在渐进改革过程中,财政与金融之间风险隔离机制一直没有建立。
一方面,金融风险向财政转移。
由于缺乏制度性规范,央行资金运用存在明显的财政化倾向,巨额再贷款难以收回。
另一方面,财政风险转化为金融风险。
1998年以来,债务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偏高。
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中西部地区县乡财政普遍困难,存在大量隐性债务。
风险三:非正规金融规模庞大成为金融安全隐患多年来,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十分困难,被迫寻求非正规金融渠道。
目前中国非正规金融的规模据估计已接近正规金融的1/3。
风险四:机制转化中金融机构的风险突出首先,银行业风险集中,资产质量总体堪忧。
我国银行业竞争不足,公司治理薄弱,业务创新能力差,财务风险普遍存在。
其次,证券业隐含巨大金融风险。
证券公司收入结构不合理,资产质量不高,流动性明显不足,累积风险严重,一批证券公司已处于严重资不抵债局面;普遍存在违法受益“私人化”,违法成本“社会化”的制度性错位激励,总体道德风险严重。
再次,保险公司风险不容忽视。
保险行业整体诚信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对分支机构的经营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
不计成本地抢占市场份额,恶性竞争严重。
风险五:资本项目管制有效性严重弱化资本项目管制有效性严重弱化导致大规模的不正常资本流动。
第一,假外资的寻租性流入。
自2001年以来,资本净流入迅猛增长。
从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看,有相当部分流入的外资具有明显的“内资外资化 倾向,带有明显的“政策寻租 的特征。
还有大量违规资本伪装成经常项目收支跨境流动。
第二,资本外逃严重,外逃渠道多样化。
资本大规模非正常流动,增加了人民币的汇率风险,影响了我国的经济金融安全。
风险六:人民币汇率机制缺陷导致国民福利损失人民币汇率机制的缺陷导致中国传统的开放模式和开放政策呈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并进一步引发诸多突出问题:第一,汇率形成机制的扭曲导致激励型外资政策,激化国内发展模式的矛盾。
第二,低汇价助推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频繁引发国际经济摩擦。
第三,汇率形成机制扭曲导致低价值链增值模式,危及中国的资源、能源安全。
第四,汇率机制的长期扭曲导致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增大国家宏观经济运行风险。
第五,日益庞大、超过合理需要的外汇储备,造成巨大的国民福利损失。
风险七:利率风险日益凸显利率市场化是一柄双刃剑,利率风险其实是在利率逐步市场化过程中同一问题的两面。
其一,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管制仍然比较严格,商业银行不能自主调整利率,面临着较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
其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率波动会不断加剧,而金融机构管理利率风险的能力不足,也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风险八:房地产业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截至2004年,中国的银行业的17万亿元信贷资产中约有一半是以房地产贷款或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形式存在的。
房地产行业隐藏的风险不容小视,主要表现为: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银行资金占其资产的比率在70%以上,高负债经营隐含财务风险突出;假按揭在个人住房贷款中问题严重;基层银行发放房地产贷款操作风险明显;土地开发贷款有较大信用风险;新法律法规可能限制贷款抵押品的执行,法律风险增大;等等。
特别是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存在几乎等同于金融风险,很可能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风险九:金融开放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指本国金融活动越来越依赖于国际资本,本国金融市场逐步为外资所主导,本国的资产定价权、证券服务业、投资收益等等大多为国际投资者和外国金融服务机构所控制或支配的一种现象。
直接表现为我国金融资产定价权的丧失;股市并没有真正与国际接轨,不仅谈不上优化资源配置,就是融资功能也急剧萎缩;大批国内优质企业被迫海外上市,国内投资者望“洋”兴叹;在我国未掌握资产定价权的前提下,国内商业银行竞相大规模向外资转让股权,导致国民财富流失;我们在高价引进外资的同时以低价向发达国家提供资金。
这可能是我们对外开放中的最大风险。
综上所述,中国在未来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正急剧升高。
用量化的金融稳定指标来看,目前是中国宏观金融状态在过去20年来,最不稳定的时刻(注:宏观金融指标与金融部门稳定指标是两个不同类的指标)。
以年度数据来看,我们构建的宏观金融稳定指标有二个方面:用变量的水平(level)来衡量,以下简称水平指标;用变量的波动(volatility)来衡量,以下简称波动指标。
综合这二个指标来看(上方的曲线为波动指标),88年和94年是过去二个水平指标高点,同时,波动指标也在88年和94年达到局部的高点。
这是中国宏观金融相对不稳定的二个年份。
要强调的是金融稳定的研判必须同时考虑水平和波动指标。
例如,90-93年其间,虽然水平指标急速拉高,但是波动指标相对平稳。
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中国在这其间有金融稳定的立即威胁。
同样地,在02-05年间,水平指标亦急速上升。
但是由于波动指标呈现缓慢下滑的趋势,我们也不认为在这其间存在着金融稳定的忧虑。
然而,自05年后,水平和波动指标同步快速俱增,双双达到历史新高。
从88年和94的经验来看,宏观金融的不稳定局面已经到来。
在未来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急剧升高。
然而,量化指标的讯号,套用人民银行的定义,那就是:当前的宏观金融不稳定性,若不采取立即对策,将会导致:宏观经济“不”健康运行,货币与财政政策“不”稳健有效,金融生态环境“难以”改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不”能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关键功能,而且在受到内外因素冲击时,金融体系在整体上“无法”平稳进行。
面对严峻的金融形势,我国应对上述各种主要金融风险隐患应予以高度重视,在继续充分发挥我国特有优势的同时,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规避与化解。
第一,加快企业与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理顺银企关系,活化银行资产。
1998年财政部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国际标准,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但最根本的还是应当加快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按《商业银行法》规定,切实落实分业经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强化约束机制等改革措施;在对银行信贷资产按风险标准分类并予以有效管理,加大对不良资产存量进行重组与清理的同时,还应积极推进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理顺银企关系。
经过改革至少能够解除目前困扰银企关系的信息约束问题,使银行与产业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上具有竞争意识的企业实体,从资产营运效益出发,银行努力寻找值得贷款的企业,企业也可自由选择能够给予贷款的银行,在这种基于效益基础上的相互寻求对象的过程中使信息畅通,以求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第二,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
对于问题较多的信托投资公司,在清理的基础上坚决与各级政府部门脱钩,杜绝经营资金的财政化;基于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金融机构问题关注较多,国际金融动荡尚未平息,为了避免引起过大的波动及对信心的消极影响,对信托投资公司的清理应慎重,主要应按金融信托的应有原则积极进行改组,尽量实行平衡过渡。
对于证券经营机构,应尽快建立健全有关证券业财务会计制度,完善有关会计帐户体系结构,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对证券投资清算资金的监督作用。
第三,提高银行信贷政策与资本市场政策对非国有经济的支持力度,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一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应以收益与风险的衡量为主要标准,扩大对发展前景较好的非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建议随着各家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的成立,真正将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支持列入各行的年度贷款计划中,作为中央银行起引导作用的“指导性贷款规模”中也应明确列出对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支持意见。
二是向非国有经济开放证券融资市场,特别是对于进入基础产业、高科技、制造业的非国有企业,允许并引导其根据现代股份制企业制度改制上市,进行股权融资,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持续发展的资本。
与此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非国有企业,也应允许按一定程序与要求发行债券融资,经过市场自律组织的审查,也可上市交易,以改善企业资本结构。
第四,在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加强金融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当今世界已不可避免地朝着全球化方向迈进,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对外开放政策是我国顺应历史潮流的要求,也是确保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
20年的对外开放实践,外资流入已不同于当初纯粹工业资本的引进,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地以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为内容的金融资本开始流入中国,这无论对保持海外工商资本持续投资我国并保障其稳定性,还是对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都是必要的。
但是,金融资本相比工商业资本的流入,附带着更大的风险因素。
因此,今后在继续吸引科技含量高的工业资本流入的同时,应当视经济现实需要,加快金融监管标准与体制的建设,在总量控制的原则下,积极稳妥地吸引金融资本的流入,并重点从外汇管理制度与行业、企业准入的程度上予以严格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