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案例
案例“雅虎”的网上调研5p
案例:“雅虎”的网上调研Array【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案例:“雅虎”的网上调研Yahoo!作为第一家网上搜索引擎门户网站,是最大的一家设计信息流量、广告、日常起居的大型公司,它的很多广告客户都是国际知名大企业,因为雅虎有高知名度和高访问率。
因此雅虎应该向客户提供准确的信息流量、网上用户统计信息以及更为详细的个人信息。
一网调的动因雅虎授权英国营销调研公司“大陆研究”和他的合作者—纽约一家名为“Quantime”的公司对德、法美三国的使用者进行调研。
调研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收集三国的雅虎商业用户及一般用户访问网站的数据,了解其上网动机及其主要网上行为,同时要求被访者提供E-mail地址以备再次联系。
第二阶段进行深度调研,主要是吸引督促被访者参与完成调研,确保收集到最佳信息。
二网调的优势没有时空地域的限制,反馈速度很快;因特网的交互性是调研时间大大缩短。
传统调查耗费大量人力,有的面访或入户调查又有被拒绝的尴尬,而网调中参与填写问卷的人是自动的,仅仅两周时间便接到10000多份来自三个国家的完整答卷,参与的网民便现出良好的合作态度。
三网调的主要方式1 E-MAIL问卷, E-MAIL问卷制作方便、分发迅速,能够得到被访者的充分注意。
被访问者答毕将问卷回复给调研机构,设专门的程序进行问卷准备,列出邮址和收集数据。
2 交互式电脑辅助电话访谈(CATI)系统。
访问员坐在计算机终端或个人电脑前,连通被访者电话后开始键入问题,被访者回答后计算机会根据答案自动显示下个问题。
这省略了数据的编辑及录入步骤,因为数据已被直接输入计算机内,统计工作可以随时进行,这是用纸笔统计所无法做到的。
3网络调研系统把专门为软件网络调研设计的问卷及传输软件设计成无需使用程序的方式,包括整体问卷设计、网络服务器、数据库和数据传输程序。
问卷由简易的可视问卷编辑器产生,自动传输到网络服务器上,通过网站,使用者随时在屏幕上对回答数据进行整体统计或图表统计。
yahoo的成功融资案例
yahoo的成功融资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Yahoo是美国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成立于1994年,最初是一个由两名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创建的网站目录。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Yahoo逐渐成长为一家业务多元化的公司,涉及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广告等多个领域。
在这一过程中,Yahoo进行了多轮融资,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第一轮融资发生在1995年,Yahoo获得了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这笔资金来自美国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为Yahoo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战略指导。
随后,Yahoo利用这笔资金扩大了公司规模,改善了网站的功能和用户体验,提高了用户粘性,加速了公司的发展步伐。
1996年,Yahoo进行了第二轮融资,这一次融资规模扩大到了1.3亿美元。
这笔资金使得Yahoo得以进一步扩张业务范围,在互联网门户、搜索引擎、在线广告等领域进行了大规模投资。
公司开始着力于技术创新和内容拓展,逐渐成为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
2005年,Yahoo进行了一次重大的融资活动,公司决定收购国际知名的在线广告公司Overture Services Inc.。
这笔交易包括现金和股票,并使Yahoo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广告商之一。
这次融资活动为Yahoo进军在线广告领域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也使公司的市值大幅增加。
除了融资,2017年的一宗重大事件也与Yahoo的资金有关。
当时,Yahoo将自己的互联网核心业务出售给了美国媒体巨头Verizon,交易金额高达43亿美元。
这意味着Yahoo将不再经营自己的核心业务,并将业务重心转向投资,成为Verizon的子公司。
至此,Yahoo的成功融资案例得以总结。
从最初的风险投资到后来几轮的融资和收购,资金的不断注入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通过不断的融资和投资活动,Yahoo成功地将自己打造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的互联网企业,涵盖了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在线广告等多个领域,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电子商务安全案例及其分析
电子商务安全案例及其分析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在过去几年里获得了迅猛的增长。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电子商务安全的关注和担忧。
在电子商务中,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几个关于电子商务安全的实际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案例一:Yahoo数据泄露事件2013年,Yahoo宣布遭受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数据泄露,影响了约3亿用户账户。
这次事件揭示了电子商务公司在保护用户数据方面的严重不足。
黑客通过攻击Yahoo的电子邮件服务器成功窃取了用户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安全问题及其答案等。
这个案例反映了电子商务公司在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方面面临的巨大挑战。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电子商务公司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更新和加强安全系统,以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得到充分保护。
案例二:阿里巴巴网络诈骗事件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其中一个突出的案例是阿里巴巴平台上的网络诈骗事件。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进行虚假交易,诈骗用户财产。
这个案例突出了电子商务平台存在的安全漏洞,诈骗分子通过冒充正规商家或利用平台的漏洞来进行欺诈活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阿里巴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平台审核制度,增加交易保障措施,提升用户安全意识等。
案例三:亚马逊订单信用卡信息泄露事件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也曾遭遇过严重的安全问题。
2018年,亚马逊宣布他们的一部分订单系统遭受了黑客攻击,导致数百万用户的信用卡信息泄露。
这个案例再次凸显了电子商务行业在保护用户信用卡信息方面的挑战。
为了应对此类威胁,亚马逊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包括增强系统安全性、加密关键信息、实施多因素认证等。
案例分析:通过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点关于电子商务安全的启示。
首先,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司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实施全面的安全策略,包括强化系统安全性、加密用户数据、实施多因素认证等。
案例:阿里巴巴VS雅虎
结成同盟先发制人 从雅虎控股阿里巴巴40%股份来看,在国际上享誉 盛名的雅虎和阿里巴巴无疑形成了坚强的同盟军。 这样面对未来本土中国电子商务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提供了足够高的壁垒。 而中国的本土市场开发到一定程度以后,中国的电 子商务公司走向国际化,进入国际市场是必然要发 生的事情。阿里巴巴与雅虎的结盟无疑将沉重打击 中国电子商务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信心,为其在将 来的竞争添加了一个大大的砝码。
理论分析:并购实现的效应
• 从理论上讲,并购是为了实现以下几种效应: • 1,韦斯顿协同效应:带来规模经济效益,阿里巴 巴可以和雅虎共用某些技术和设备,减少浪费。 • 2,市场份额效应:在B2B、C2C市场站著脚跟之 后,皆由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带来的额外流量, 阿里巴巴能够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 • 3,经验成本曲线效应:雅虎中国是一家继承了美 国雅虎的先进技术和技术文化的公司,并购可以 为阿里巴巴省去在该领域摸索研发的过程,减少 学习成本。 • 4,财务协同效应:并购之后,财务更加灵活。
究竟谁是狼谁是羊?
• IT资深人士信海光进一步指明这是“雅虎通 过购并控制阿里巴巴,扩大其在中国地区 的业务”。 • 雅虎即刻进入阿里巴巴所在的中国B2B(商 业对商业)、在线支付市场以及中国互联 网拍卖。
案例分析-被收购动机从雅虎中国角度看
• 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不断催生成功的业 务模式,同时,不断涌现成功的企业,如为先发者,拥有国际上成功的品牌 影响、成熟的业务模式与技术、丰富的资 源,在中国却没有出色的表现无论是做门 户还是收购3721,无论是收入还是其他合 作,都差强人意。
理论分析:并购模式
•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属于互补兼容模式。 • 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市场已经成熟,并无更大发 展空间。而雅虎中国单纯做门户和搜索,利润并 不大。单纯通过并购雅虎中国,可以实现门户、 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的协同合作,门户和搜索提 供访问量,而电子商务可以提供内容。取彼此之 长,共同发展。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推荐五篇)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推荐五篇)第一篇: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背景:2005年8月11日雅虎品牌授权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包括雅虎中国门户网站、搜索技术、通讯与广告业务以及3721网络实名服务,获得雅虎品牌在中国的无限期独家使用权,并获得雅虎10亿美元投资,组成战略联盟关系,雅虎成为阿里巴巴的股东。
对价及支付:根据雅虎公司公布的8-K修改文件可以推出,重组后阿里巴巴的股票价值确定在6.497美元,由此可以推出,雅虎公司原计划以2.5亿现金、淘宝网的股份及雅虎中国的全部权益置换阿里巴巴201617750股价值13.1亿美元,雅虎中国价值为7亿美元;通过赠股协议,阿里巴巴原股东持有重组后阿里巴巴股份452495888股,价值25.5亿美元,即阿里巴巴重组前的价值定价在25.5亿美元。
根据雅虎公司8-K修改文件的约定,阿里巴巴第一阶段重组总股权数为626410435股,雅虎公司持有201617750股,阿里巴巴原股东持有424792685股。
按雅虎公司原8-K文件约定收购全部完成后,雅虎公司和软银对阿里巴巴绝对控股按原8-K文件的约定,雅虎公司收购阿里巴巴股票201617750股,之后在二级股票市场,收购阿里巴巴股东持有的3.9亿美元的股票,按阿里巴巴股东等比例出售股票计算,按原8-K文件执行后,雅虎公司持有重组后40%的股份,因此,如果按原8-K文件执行,重组全部完成后,雅虎公司和软银合计占有阿里巴巴56.2%的股份,但若仅完成第一阶段收购计划,按原8-K文件约定,雅虎公司占阿里巴巴30.82%的股份,软银占阿里巴巴18.68%的股份,雅虎公司和软银按原8-K文件约定完成第一阶段收购后,合计占阿里巴巴49.5%的股份,并未实现绝对控股。
理论分析:市场势力理论认为:并购可以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减少竞争对手,增加企业长期获利的机会。
通过并购,企业不仅可以保持原有的势力范围,而且可以通过跨地区、跨国界的并购以开拓新的市场。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报告——以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为例学号:2016-4-16目录第1章案件回放 (1)第2章并购双方简介及并购背景 (2)2-1阿里巴巴 (2)2-2雅虎 (2)第3章并购类型分析 (3)第4章并购动因分析 (4)第5章并购效应 (6)第6章并购启示 (7)6-1合理的并购规划 (7)6-2敏锐洞察并购目标 (7)6-3强化风险意识 (8)第1章案件回放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与雅虎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已签署合作协议。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获雅虎10亿美元投资,并享有雅虎品牌及技术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雅虎获阿里巴巴40%的经济利益和35%的投票权。
阿里巴巴收购的雅虎中国资产包括:雅虎的门户、一搜、IM产品,3721以及雅虎在一拍网中的所有资产。
收购文件显示,雅虎计划用总计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业务以及从软银购得的淘宝股份,交换阿里巴巴40%普通股(完全摊薄)。
其中雅虎首次支付现金亿美元收购阿里巴巴亿股普通股,另外亿美元将在交易完成末期有条件支付。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雅虎将斥亿美元从软银子公司手中收购其所持有的淘宝网股份,并把这部分股份转让给阿里巴巴,从而淘宝网将成为阿里巴巴的全资子公司。
该收购计划将在雅虎收购阿里巴巴交易完成末期执行。
阿里巴巴获雅虎10亿美元注资后,董事会成员将发生变更,变更后包括四个董事会席位,阿里巴巴两位、雅虎一位、软银一位,具体则为阿里巴巴CEO马云、阿里巴巴CFO蔡崇信、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及软银董事长孙正义。
整合后的雅虎中国公司将全部交由阿里巴巴公司经营和管理,阿里巴巴CEO马云表示他本人将出任雅虎中国公司总经理职位,管理雅虎中国的全部业务,他同时强调,在阿里巴巴收购之后,雅虎中国并不是一个合资公司,而是雅虎将全部中国业务转交阿里巴巴来管理。
新公司业务方向:主要的目的还是围绕电子商务,搜索引擎就是电子商务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合作的主要出发点就是搜索引擎。
微软收购雅虎案例分析
微软收购雅虎案例分析
微软收购雅虎是一宗备受关注的案例,此收购案发生在2008年,微软公司提出以44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雅虎,但最终由于双方未能就价格达成一致,收购案以失败告终。
微软希望通过收购雅虎来加强其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竞争力。
雅虎是互联网早期的巨头之一,拥有丰富的用户数据和广告资源,而微软一直努力进军互联网市场,但成绩并不突出,因此希望通过收购雅虎来实现跳跃式发展。
然而,这次收购案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双方未能就价格达成一致。
微软起初提出的收购价格被认为过低,未能满足雅虎的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谈判陷入僵局,并最终宣布谈判失败。
在这个案例中,价值观、利益和谈判技巧是关键因素。
微软可能低估了雅虎的市场地位和潜在价值,从而导致提出过低的收购价格。
另外,双方在谈判中的利益并不一致,雅虎希望获得更高的价格,而微软则希望以尽可能低的价格完成收购。
谈判技巧也是一方面,双方未能在谈判中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最终导致收购失败。
这次收购案的失败对于微软来说是一个挫败,因为它错过了收购雅虎所能带来的机会。
而对于雅虎来说,尽管它在当初拒绝收购提议中表现得很强硬,但随后遭受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逆境,逐渐失去了领先地位。
最后,这个案例的分析也提供了一些经验教训。
首先,双方在
谈判中必须坚持开放、诚实、真实和平等的原则。
其次,双方在谈判前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底线,以避免谈判失败带来的损失。
此外,对于收购方来说,必须深入分析目标公司的价值和潜力,以确保提出合理的收购价格。
【企业案例】雅虎的自救之路
(讯)雅虎认为他们找到了合适的CEO人选。
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Mayer),这个上任还不满一年的金发美女正在让雅虎变得与众不同。
至少是媒体开始关注雅虎,哪怕是产品上的一次小变化,而之前,尤其是《华尔街日报》已经习惯了用“老爷车”、“生锈钢管”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它,他们早已对这家公司做了盖棺定论,任何的改变都只是徒劳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梅耶尔做得并不比她的那些前任们好多少。
除了去年第三季度因为卖掉部分阿里巴巴的股票而业绩大好之外,近两个季度的财报甚至还出现了微跌。
但让梅耶尔“与众不同”的正是她连续11次的收购。
当最近的一次收购——11亿美元拿下轻博客网站Tumblr的媒体传播才刚刚起势之时,梅耶尔又出现在了视频网站Hulu 的拍卖桌上。
而就在几个月前,媒体还在嘲笑这家卖掉阿里巴巴股票的公司彻底成了一个“空壳”。
每个人都在猜测她心目中的雅虎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这着实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看上去她是要打造一个全新的雅虎,因为她十分清楚在当前的商业模式下,雅虎的命运是注定了的,这不是任何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可以去改变的,实际上此前的几任CEO都没有勇气去承认这一点。
她唯一的机会就是未来,而她的幸运之处在于阿里巴巴的股票给了她足够的本钱。
她所选择的“产品优先”不无道理,门户网站不仅仅是个性化信息的汇聚节点(新浪网的改版正在实现这种状态),它更应该是受众社交关系的节点,而产品化显然要比其他的方式更有效率。
但这个蜕变异常艰难,这是一种观念上的改变,它绝不是在网页上放上几个分享按钮那么简单。
因此,梅耶尔的“手术刀”还拿在手里,这一定会是一场漫长的手术。
烂摊子梅耶尔接手的是怎样的一个“烂摊子”?雅虎的市值在过去十年中已经缩水了近九成,它之所以还能维持百亿美金的身价,主要是在阿里巴巴和雅虎日本上的投资。
它早已不是创业者效仿的对象,在中国,如果你以“雅虎颠覆者”的姿态出现,那只会成为VC们饭桌上的谈资。
但这家公司的战略方向一直很明确,即便是一切错误的源头——巴茨,她是那个把雅虎推到绝境的“最愚蠢的CEO(媒体语)”,但她同样清楚个性化的内容对于雅虎意味着什么。
反收购的案例
反收购的案例在当今社会,收购成为了企业发展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然而,有时候收购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对于被收购方而言。
反收购的案例时有发生,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反收购的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著名的反收购案例——雅虎拒绝微软的收购。
2008年,微软提出了对雅虎的44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但雅虎方面坚决拒绝了这一要约。
雅虎认为微软的收购要约严重低估了雅虎的价值,而且收购后可能会导致员工流失和文化冲突等问题。
最终,雅虎坚持独立发展,虽然在一段时间内面临了一些困难,但也逐渐走出了困境,证明了他们的决定是正确的。
另一个反收购案例是高通对博通的反收购。
2018年,博通提出了对高通的117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但高通方面坚决拒绝了这一要约。
高通认为这一收购可能会面临反垄断审查和国家安全审查等问题,而且收购后可能会导致技术交叉和产业整合等困难。
最终,高通坚持独立发展,而博通也放弃了收购计划。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型企业也曾经经历过反收购的案例。
例如某家创业公司在初创阶段被一家大型企业看中,提出了收购要约。
然而创业公司创始人认为自己的公司有独特的创新理念和发展空间,拒绝了收购要约,选择了自主发展。
最终,这家创业公司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证明了他们的决定是正确的。
通过这些反收购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企业并不愿意被收购,他们选择坚持独立发展,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收购并不一定是企业发展的唯一选择,有时候坚持独立发展也是一种明智的决定。
当然,每个案例背后的情况都是复杂的,企业在面临收购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综上所述,反收购的案例时有发生,有些企业选择坚持独立发展,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收购并不是企业发展的唯一选择,企业在面临收购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企业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案例1-2:雅虎为什么
雅虎为什么?生意人讲究无利不起早,如果有人无利还起早,那么一定是因为早起可以伤害对手。
去年,阿里巴巴与雅虎之间的绯闻终于以媒订落幕。
雅虎开出了高达10亿美元的聘礼。
从交易结构上看,此次婚配与较早联想收购IBM PC非常相近。
但与IBM推出PC行业不同,雅虎的动机要复杂得多。
收购完成后,阿里巴巴的股权和组织结构如图一所示。
虽然无法确知收购完成后马云团队在阿里巴巴的股权,但根据软银先后对阿里巴巴的注资额以及新董事会成员的构成,显然,马云仍将握有阿里巴巴的实际控制权。
那么,雅虎以不菲的代价换得的是什么呢?这要从近几年来网络信息服务业的竞争大势谈起。
雅虎是当之无愧的网络经济鼻祖之一,但目前在众多网络新贵面前却显得黯然失色,这一方面是资本市场热点轮换所致,而更深刻的原因在于:雅虎的多元化战略削弱了其在各个细分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新商业模式、新业务机会的发现能力,从而动摇甚至威胁它的核心竞争力。
这样一来,Google在搜索引擎市场上、Amozon在电子商务市场上以及新浪在门户平台上,威胁雅虎的龙头地位乃至取而代之就不足为奇了。
在这种形势下,雅虎不得不重新定位其在网络经济中的细分优势。
从近期雅虎的业务整合方向上看,门户依然是其未来的台柱子业务,而专业引擎、网上商城以及其他网络信息服务则推拒次席。
雅虎在重新明确其核心竞争力,也就是明确其门户主业务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如何实现其他业务的价值最大化。
阿里巴巴是土生土长的商务先驱,在2003年先后推出了淘宝网和网络电子支付平台------支付宝。
这两项举措不仅标志着,阿里巴巴模式的成熟,更重要的是,其注册会员基本上都是兼具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的用户,而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是消遣型商业模式区别于消费型商业模式的重要标志。
雅虎虽然进入内地市场非常早,并且在搜索引擎技术上拥有绝对优势,但是其多元化布局导致其在发展以及确立有效商业模式上,落在了包括百度和阿里巴巴在内的本土专业化网络企业的后面。
雅虎与微软并购案例分析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期末作业题目微软—雅虎收购案例分析目录一、案例背景 (1)二、提出问题 (2)三、相关理论 (2)(一)法律策略 (3)(二)管理策略 (3)1.修改公司章程,以抵御外来的敌意收购 (3)2.环形持股,以稳定持股结构 (3)3.白衣骑士以抬开公司股价 (3)4.以攻为守的帕克曼式防御 (3)(三)毒药丸子策略 (3)(四)股票交易策略 (4)1.股份回购 (4)2.员工持股计划 (4)四、分析问题 (4)(一)微软选择此时收购雅虎的理由 (4)1.价格便宜 (4)2.CEO转换时期,士气低落,军心不稳 (4)(二)雅虎的反收购策略 (5)1.毒丸计划 (5)2.锡降落伞计划 (5)3.拖延战术 (6)4.白衣骑士 (6)(三)微软收购雅虎失败的原因 (6)1.开价过高 (6)2.雅虎的反收购策略 (6)3.收购成本过高 (6)4.Google的干扰 (7)五、解决问题: (7)(一)制定合理的收购价 (7)1.成本法 (7)2.折现现金流法 (7)3.市场比较法 (7)4.事物期权法 (8)(二)做好应对反收购的准备 (8)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微软—雅虎收购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2008年2月1日,微软公司宣布出价446亿美元收购雅虎公司,引起IT界“地震”,虽然双方12日宣布收购谈判以失败告终,但这起收购事件依然为人们所关注,有关收购谈判几起几落,各方考量耐人寻味,IT界巨头谁最终能执掌行业牛耳,有关角力似乎并未就此结束。
这不是微软第一次试图并购雅虎,但是这一次微软很显然选对了一个很好的时机。
一方面,1月29日,“雅虎发布了一项令人失望的季度报告和一个更令人不安的前景”,导致了该公司的股票处在四年来的最低点。
从财务方面而言,是收购成本最小的时候,管理层和董事会公信力最差。
另一方面,1月31日,雅虎宣布,董事会非执行主席、前CEO特里·塞梅尔(Terry Semel)将离开董事会,董事Roy Bostock将接任。
雅虎盈利模式案例
演讲人:崔文一
研究对象简介
• 雅虎以提供内容服务、互联网服务等多种 多种业务的网络、商贸、媒体公司。其网 络每月为全球超过1.8亿用户提供多元化的 网上服务。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互联网 导航服务的网站,无论是在浏览量、网上 广告、家庭或商业用户接触面上,都占有 领先地位,是最为人熟悉及最有家合资的 互联网品牌之一。
雅虎多元、多渠道的盈利模式
• 特征:以广告和多种收费业务为主要收入 来源,以广大雅虎用户和广告商为主要的 客户源,以多种多样的增值服务、收费业 务和在线广告为利润增长点,以提供高质 量的免费服务和小众化收费业务为利润屏 障,总的来说,就是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多元化的经营、多方位多品种的服务、多 条收入来源。
的媒体拓展自身品牌。 • ③通过公司领袖个人形象的塑造来提升雅
虎形象。
运作效果
• 雅虎的广告盈利模式使得雅虎在短时间内 成为了业内的翘楚,但是单一的盈利模式 决定了它的不稳定性,当市场繁荣时能带 来很大的利益;但是当市场萧条时,它却 失去了原有的活力,而且使雅虎也面临了 很大的困境,陷入发展的泥潭。
推出多种付费业务和增值服务:
• 推出了全新收费邮箱服务; • 招聘网的付费业务; • 雅虎的在线音乐下载、即时报价、网上拍
卖、付费电影片段欣赏等; • 雅虎收费文档搜索服务等。
与宽带访问提供者结盟,销售宽带
• 2001年与SBC通信公司签署了拨号上网和 DSL协议,雅虎与SBC共同销售高速互联 网接入业务,只要是购买该服务的用户都 可以通过雅虎的门户网站上网,雅虎的互 联网接入业务在2001年第四季度达到了 700万元,在2003年达到了7000万美元。
风险资金盈利模式
• 1995年4月红杉投资雅虎近200万美元。它 是雅虎的首家风险资本投资者,在红杉的 资助下,雅虎才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收购是企业在扩张和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手段,通过收购可以快速获得市场份额、技术、人才等资源,推动企业的发展。
并不是所有的收购都能取得成功,有很多收购案例以失败告终。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收购失败的原因,并总结经验教训,帮助企业避免类似的错误,提高收购成功率。
案例一:雅虎收购附近伙伴2006年,雅虎以9.4亿美元收购了附近伙伴,这是当时雅虎最大的一笔收购。
雅虎希望通过收购附近伙伴来弥补其在搜索引擎领域的短板,进一步扩大其在线广告业务。
收购之后,雅虎并没有实现预期的业绩增长,反而导致了员工流失和业绩下滑。
最终,雅虎在2017年将附近伙伴卖给了Verizon,收购价格只有5亿美元,损失了将近一半的投资。
导致雅虎收购附近伙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战略不清晰。
雅虎希望通过收购附近伙伴来加强其搜索引擎和在线广告业务,但是缺乏有效的战略规划和执行力,导致收购后业绩下滑。
2. 兼并整合不到位。
在整合附近伙伴的过程中,雅虎没有很好地结合两家公司的资源和团队,导致了协同效应的缺失和员工流失。
3. 缺乏审慎的尽职调查。
雅虎在收购前没有对附近伙伴的财务状况、技术实力等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导致了后期业绩不达预期的情况。
案例二:微软收购诺基亚2014年,微软以71亿美元收购了手机制造商诺基亚,希望通过收购来弥补在移动设备领域的短板,进一步扩大其移动业务。
收购之后,微软并没有实现预期的业绩增长,反而导致了大量员工裁员和业务重组。
最终,微软在2016年宣布退出手机制造业,诺基亚品牌也退出了手机市场。
1.战略误判。
微软在收购诺基亚时,希望通过收购来弥补在移动设备领域的短板,但是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发生了变化,导致了收购后业绩下滑。
2. 组织文化不合。
微软和诺基亚两家公司的组织文化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了兼并整合困难,协同效应的缺失。
3. 资产减值。
收购后,由于市场需求下降和竞争加剧,导致诺基亚的品牌价值大幅减值,成为微软财务报表的一大负担。
个人隐私泄露案例分析
个人隐私泄露案例分析标题:个人隐私泄露案例分析:雅虎公司数据泄露案摘要:本文以雅虎公司数据泄露案为案例,详细分析了该事件的背景、时间和细节,并通过律师的点评对案件进行评估和分析。
这起案件发生在2012年,涉及全球最大的互联网门户之一——雅虎公司,其用户数众多,数据泄露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背景:雅虎公司成立于1994年,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
然而,在2012年9月,雅虎公司宣布遭受了一起规模庞大的数据泄露事件,该事件成为了互联网历史上最严重的个人隐私泄露案之一。
时间和细节:2012年7月~9月:黑客入侵在2012年7月至9月期间,不明身份的黑客入侵了雅虎公司的网络系统,并窃取了超过5亿名用户的个人信息,其中包括用户的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
此次入侵事件波及雅虎的所有服务,包括电子邮件、搜索引擎、广告等多个核心业务。
2012年12月:雅虎公开披露泄露事件经过对入侵活动的调查和初步评估后,雅虎公司于2012年12月17日公开披露了这次庞大的数据泄露事件。
雅虎表示,黑客入侵事件发生于数月前,许多用户的个人信息已经流失,并呼吁用户立即更改密码以防止进一步损害。
2016年:FBI指控四名嫌疑人在对该案的深入调查中,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于2016年指控了四名与这起数据泄露事件有关的嫌疑人。
他们被指控利用这些被盗信息实施了跨国电信诈骗、网络欺诈和其他违法活动。
律师的点评:这起雅虎公司的个人隐私泄露案引发了公众对数据安全的关注,并催生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和监管措施。
公司在遭受数据泄露后未能及时披露,这不仅对用户构成了隐私侵害,还导致用户信息被黑客利用进行犯罪活动。
雅虎公司可能需要面临集体诉讼,以赔偿用户造成的损失。
此案也提醒企业和个人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迫使他们采取更加严密的措施来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
结论:雅虎公司个人隐私泄露案是一个重大的数据安全事件,给用户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同时也推动了隐私保护意识的提高。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
在商业运作中,收购是一项常见的企业战略活动,旨在通过并购其他公司来扩大自己的业务规模或进入新的市场。
并非所有的收购都能够成功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下是一些收购失败的案例。
1.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失败:
在2005年,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公司合作成立了雅虎中国。
由于双方在业务战略和文化理念上存在分歧,该合作在2012年宣布结束。
阿里巴巴试图收购雅虎中国的全部股份,但最终未能达成协议,导致收购失败。
2. 全球十大收购案中的肯尼迪爆炸案:
在2000年,美国电信公司肯尼迪计划以15亿美元收购罗马尼亚的电信公司,该交易被认为有助于扩大肯尼迪在欧洲的市场份额。
在交易即将完成时,肯尼迪公司股票价格暴跌,最终导致该收购交易失败。
3. 高通收购恩智浦失败:
在2018年,美国半导体公司高通试图以490亿美元收购荷兰芯片制造商恩智浦。
收购交易面临监管机构的审查,并面临来自股东的反对。
最终,由于监管机构的反对和股东的投票否决,该收购交易被废止。
4. 微软收购诺基亚失败:
在2014年,微软宣布以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
该交易在一年后宣布失败,导致微软全面退出手机市场。
导致这一失败的因素包括技术转型失败、市场需求下降以及文化融合问题。
领导者失败案例分析三:雅虎的失败之路
谷歌、亚马逊等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日益扩大,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品 牌之一,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广告商 。
广告市场变化挑战
广告主需求变化
随着数字广告市场的快速发展, 广告主对广告投放效果和数据透 明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雅虎等传 统广告平台难以满足这些需求。
广告技术革新
实时竞价、程序化购买等广告技 术的革新,使得广告投放更加精 准、高效,对雅虎等公司的广告
创新驱动发展
鼓励创新思维,加大研发 投入,推动技术和产品升 级,以抢占市场先机。
强化组织管理与创新能力
优化组织结构
建立高效、灵活的组织结 构,明确职责划分,提升 团队协作效率。
培养创新人才
注重人才选拔和培养,打 造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的专业团队。
营造创新氛围
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性想法 和建议,为员工提供充足 的资源和支持,实现企业 内部创新。
02
战略决策失误
错过搜索引擎发展机遇
忽视搜索引擎技术重要性
在搜索引擎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雅虎未能及时把握机遇,导致 在搜索引擎市场上的份额逐渐被谷歌等竞争对手蚕食。
缺乏创新
雅虎在搜索引擎技术方面缺乏足够的创新,无法满足用户对高效 、准确搜索的需求,使得用户逐渐流失。
社交媒体战略滞后
未能预见社交媒体发展趋势
பைடு நூலகம்
培养健康企业文化氛围
树立企业价值观
明确企业使命和愿景,树立积极向上的企业价值 观,引导员工共同追求企业目标。
倡导团队精神
加强团队建设和员工沟通,培养员工之间的信任 和协作精神,形成团队合力。
关注员工福利
关注员工成长和生活质量,提供完善的福利待遇 和职业发展机会,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
信息安全案例
1、雅虎:数据泄露我最牛雅虎先后证实共超15亿用户信息遭窃,2016年陷入收购漩涡的雅虎,先后在9月份证实至少5亿用户信息在2014年被窃,涉及用户姓名、电子邮箱、电话号码、出生日期和部分登录密码。
随后12月份再次证实2013年有超过10亿条账户信息、账户密码和个人信息一并在泄露之列,而且与2014年遭窃的数据不同。
先是5亿,后是10亿,雅虎两次信息失窃已经刷新了人类大规模数据泄露的新记录,堪称数据泄露之最牛企业。
据悉泄露原因则是由于近年来雅虎只偏重业务发展而忽视了安全问题,然而弃用户信息安全于不顾的企业,恐怕最后也只能沦落到被贱卖的境地了。
2、物联网Mirai僵尸网络攻击发威10月21日,美国多个城市出现互联网瘫痪情况,包括Twitter、Shopify、Reddit等在内的大量互联网知名网站数小时无法正常访问。
其中,为上述众多网站提供域名解析服务的美国Dyn公司称,公司遭到大规模的“拒绝访问服务(DDoS)”攻击。
后据调查,这是Mirai僵尸网络发动的攻击。
Mirai僵尸网络中包含了大量可联网设备,例如监控摄像头、路由器以及智能电视等等。
由于此次攻击中有大约60万台的物联网设备参与到Mirai僵尸网络大军中,成为大规模物联网设备首次参与企业级攻击的一个关键案例。
3、Linux曝高危漏洞按住Enter键70秒可触发对于采用Cryptsetup工具通过LUKS来加密硬盘的Linux系统,攻击者只需长按Enter键70秒,便能获得initramfs shell的root权限。
利用该漏洞,攻击者可以复制、修改或销毁硬盘,甚至可以设置一个网络来泄漏数据。
如果用户使用的是基于linux的云服务,也可以远程触发该漏洞。
目前Debian、Ubuntu、Fedora等操作系统也被确认受该漏洞影响。
据悉该漏洞对于银行(自动提款机)、机场、实验室、图书馆等环境里搭载上述相关操作系统的电子设备危害最大。
漏洞代码CVE-2016-4484,漏洞类型:高危。
第12章案例:雅虎公司涉嫌拍卖亲纳粹物品案
(第九组完成)雅虎公司涉嫌拍卖亲纳粹物品案2000年4月,法国互联网用户在网上发现美国雅虎公司驻欧洲分支网站拍卖纳粹物品,其中包括宣扬种族主义的纳粹书籍、印有党卫军徽章的T恤衫、征兵广告及希特勒的水彩画等宣扬种族主义的纳粹大事记和一些有关的纪:念品,而法国雅虎公司则为法国的用户提供了相关链接。
法国巴黎的国际反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人歧视联盟、法国犹太学生联合会和国际反种族歧视叉排犹协会在法国巴黎大审法院以美国雅虎公司为第一被告、法国雅虎公司为第二被告提起了诉讼。
认为被告严重地伤害了法国人的感情和权利,违反了法国不允许展示或出售纳粹物品的有关规定,并要求美国雅虎公司在3个月内停止在法国领土上展开的亲纳粹商品的拍卖活动;法国雅虎公司则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停止对提供该商品销售的链接,双方各自支付赔偿金1法郎并负担诉讼费用。
.美国雅虎公司在诉讼过程中主要提出几点抗辩意见:其一,以英文为主要文字的雅虎网站所涉及的案件应该由美国法院管辖,而根据美国宪法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定,网站上拍卖亲纳粹物品并不在美国法律禁止之列;其二,该拍卖网站只能通过美国雅虎才能进入,而且雅虎美国站的服务器位于美国,因此法国互联网用户仅仅是通过法国雅虎所提供的链接并经由美国网站才能进入该拍卖站点;其三,雅虎公司并非拍卖活动的主办人,拍卖网站并不属于雅虎公司;其四,当今网络技术水平还不能够完全禁止法国用户参与亲纳粹物品的拍卖活动,因为技术上并不存在能够识别是否是法国浏览者而进行限制的自动检测系统;最后,即使法国法院主张管辖此案件并作出判决,该判决也必须得到美国法院的承认与执行,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法院是不会执行法国法院的判决的。
而法国雅虎公司的抗辩理由则是:第一,法国雅虎公司仅仅为法国互联网用户提供一个链接,且该链接并非直接指向该拍卖网站而是指向美国雅虎,其自身并未参与到有关拍卖活动的任何环节中;第二,法国雅虎并未向用户推荐该链接,并且用户必须预先接受法国雅虎规定的相关使用条款和声明才能使用该网站的服务。
案例11:雅虎——新经济时代的新企业——战略控制
案例10:雅虎——新经济时代的新企业雅虎公司如今已成为世界知名的网上搜索引擎公司,其网上资源令成千上万的网迷们流连忘返。
而雅虎公司的创立和成长更是令人吃惊的企业神话。
雅虎公司能够迅猛成长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风险投资的大力资助,另一方面是创业者独具慧眼的经商能力。
一、雅虎公司的诞生1994年,正在斯坦福大学读博士的华裔青年杨致远和他的朋友大卫费洛深感互联网上查询资料的不便。
虽然互联网上无所不有,但麻烦的是有时很难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或资料。
杨致远和费洛便想出一个主意,利用大学的超级电脑,形成一张网上的“导游图”,以方便使用者的资料查询。
于是他们将常用的网址做成电脑档案给朋友使用,结果大受欢迎,使他们在斯坦福的工作站每天挤得满满的,终于引起了校方抱怨。
校方认为他们影响了学校的电脑作业,要他们把机器搬离校园。
1995年网景(NEISCAPE)请这两位年轻人把他们广受欢迎的档案,移至网景的大电脑内。
有了广阔的网络资源空间后,他们开始大显身手。
不过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们广受欢迎的网站命名。
在他们做索引时,网络上已经有一些类似的网站,所以他们就打算以“另一个”(YEIANOTHER)的缩写YA来作为公司名字的开头。
恰好杨致远的名字也是以Y开头的,所以最后决定以YA开头。
他们认为网站的名字越好玩越好。
像YAMA,YAWP,YAWS等,直到他们发现了YAHOO,也就是中文说的雅虎。
雅虎是《格列佛游记》中一群野人的名字,在字典上有两个意思,这两个意思都被采用,一个意思是“欢呼高兴的声音”,另一个意思是“没有文化水准的人”。
就这样一群将在未来改变计算机网络世界的公司诞生了。
二、雅虎公司的发展这个站点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来访者,其中不乏网络淘金客。
淘金客们从巨大数量的来访者中看到了它的商业前途:又有哪些信息比在信息海洋中今昔分类的信息更为值钱呢?或许,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关于信息的信息才是重要的信息。
当时英国路透社市场部的一位副总经理正好被调往加州,以期谋求在美国新的商业机会。
113-财务管理课件-MBA-“雅虎”创造的财富神话
风险投资界经典案例----“雅虎”创造的财富神话雅虎(Yahoo!)在当今网络界和风险投资业界已成为广为流传的故事。
Yahoo!是由美籍华人杨致远和美国青年戴维所创立的搜索引擎公司。
当时,Internet网上的万维网(WWW)技术开始流行,杨、戴二人也迷上了Internet,常通宵达旦在网上漫游。
作为业余爱好,他们分别收集自己喜爱的网点,然后互相交换。
随着收集量增加,为了便于管理,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软件技术开发了一个数据库系统,将这些搜集到的信息分类整理成“杨致远和戴维的WWW网指南”,放在万维网上让“网友”们共享,并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Yahoo!”。
对新的经济增长点极为敏感的风险投资者们很快嗅到了Internet网上的商业气息。
1998年4月,美国资源的Sequoia风险投资基金给Yahoo!注入第一笔资金,雅虎公司正式成立。
1995年8月,开始了新一轮融资活动。
从1995年4月第一次投资到此时短短的4个月内,专家们对Yahoo!的估价已升至400万美元,Yahoo!身价翻了10倍。
1996年,Yahoo!开始筹备上市工作,并于当年4月正式上市,股票上市报价13美元,一开盘就飙升到24.5美元,最高冲向43美元高位,当日收盘价33美元,几乎是上市价的3倍。
Yahoo!的市值达到8.5亿美元,是一年前Sequoia估价的200倍!杨致远也在短短两年之内由一介书生变成了亿万富翁。
Yahoo!的例子,成功始于杨致远、戴维等人的创意,正是这种创意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成功,也给社会带来巨大财富。
风险投资的魅力则在于企业股票上市后的倍增效益。
通过上市变现,使这个神话般的创造财富的创业过程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由此不难看出,现代风险投资的发展中风险资本与技术创新的结合,必须借助于发达的金融资本市场的依托作用,才能得以蓬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WOT ANALYSIS Weaknesses
Current weaknesses 雅虎九月份解雇了CEO卡 罗尔· 巴茨(Carol Bartz),目 前群龙无首; 股东惊慌,即便部分股东仍 反对出售公司,但在经历了 2008年的教训后,多数董事会 成员或许会倾向于接受合理的 报价。 管理高层频频离职,自卡罗 尔-巴茨被解雇之后, 这家陷 入困境的互联网公司就不断遭 遇高管出走的冲击。虽然雅虎 临时CEO蒂姆-莫尔斯(Tim Morse)仍留在这家公司,但 是很多人已经离开了。
Strengths
SWOTgths 雅虎市值仍高达约200亿美 元。雅虎管理层暗示,雅虎的 整体价值绝对不止眼下市传的 200亿美元,包括阿里巴巴集 团股份在内的亚洲资产,已值 204亿美元。 雅虎仍然是全球访问量最高 的网站之一,该公司的搜索和 开发团队仍然是互联网内容公 司最优秀的团队之一 。 多家企业包括谷歌、微软阿 里巴巴;还有海外的贝恩资本、 银湖资本、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Hellman &;
雅虎员工士气低落,《雅虎 雇员满意度调查报告》据悉, 这份调查是在雅虎前CEO巴茨 被解雇当周进行的调查结果显 示,该公司对高层的信心比去 年明显下降。在被问及是否同 意“雅虎是一家管理有效,运 行良好的公司”时,回答“是” 的员工比例比去年下降了11个 百分点。有19%的雅虎员工表 示,如果有更好机会,计划一 年内离职;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谷歌、 facebook等竞争激烈 显示广告业务竞争加剧、使 用量趋势不明朗、单位搜索收 入面临风险 。
网页搜索 图片搜索 音乐搜索 资讯搜索
雅虎邮箱是雅虎公司一个很重要的业务,雅虎是全球最早从事 电子邮件服务的互联网企业之一。雅虎邮箱自1996年开始, 在全球范围内为用户提供电子邮箱服务。 雅虎知识堂,是在传统搜索引擎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高效 率搜索方式。以“关键词”为特征的搜索方式,在信息量爆炸 的今天,已经逐渐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不足30%的有效率 表明搜索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雅虎知识堂”此类社 区式智能化搜索产品的推出,则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网络资源 ,问题由网友提出,答案也很可能由网友提供。 目前中国成长最迅速的综合门户论坛。以新锐话题、社会民生, 时尚生活为特色,聚合了数百万用户每日在线讨论,聊天,交友 。一万多个不同类型的论坛特色版面,数百名官方任命版主吸引 了各路爱热闹、爱时尚、爱张扬,有个性的网友在这里一展风采 。雅虎论坛开放了网友自由建版的特色服务,实现版面自由管理 ,让这里成为自己的舞台。
SWOT ANALYSIS Opportunities
Current opportunities 互联网开阔活跃的发 展,如互联网广告市场以 每年超过20%的步伐扩 张; 世界巨头掀起竞购暗战 多家公司购雅虎陷僵局 谷歌被监管,如收购将 面临反垄断问题; 微软现金收购,是否还 愿意溢价?; 阿里巴巴,雅虎网站掌 握着数十万美国公民的电 子邮件账户和个人信息数 据,而美国的政界和监管 部门几乎不允许一家中国 公司收购这样一家网站。
雅虎案例分析
组员:孙珏晟 顾 家晟 苏 钦
雅虎简介 成功之道 产品业务 SWOT分析
YAHOO简介
雅虎是美国著名的互联网门户网站,20世纪末互联网奇迹的创造者之一。其服务包括 搜索引擎、电邮、新闻等,业务遍及24个国家和地区。 名字来源: Yahoo一词发明于《格列佛游记》的作者Jonathan Swift。在小说里,它 代表一个在外表和行为举止上都非常讨厌的家伙-列胡。Yahoo!的创始人杨致远和雅 虎联合创始人David Filo(大卫· 费罗)选择这个名字的原因就是他们觉得自己就是 Yahoo。 在中国的主要发展历史: 1994年 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在美国于 1994年创立了雅虎 1999年9月,中国雅虎网站开通。 2005年8月11日,雅虎投资10亿美元于阿里巴巴,同时阿里巴巴全面收购雅虎中国, 成为阿里巴巴旗下网站。 2012年5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达成股权回购协议 2012年9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以71亿美元,包括63亿美元现金、和不超过8亿美元阿 里巴巴优先股,向雅虎回购17%股份。
1. 优化搜索结果,提升用户使用感受 2. 品牌推广,获取比竞争对手更有价值的用户群 3. 提高技术实力,让客户用得放心、开心 (获取更多的商机)
只要出价高于别人,就可以随时出现在需要的位置 或者可以选择固定位置,自动竞价,免去手动竞价的烦恼
和传统广告媒体相比
分类邮件 行业杂志 电子邮件 直邮
高
雅虎搜索
搜索竞价
P4P(pay for performance),按效果付费 各商家通过竞价决定在搜索中排名的位置
雅虎搜索
客户 客户获得商机
购买搜索竞价
通过搜索引擎 得 到搜索结果
消费者
消费者获得更有价值的信 息,或Shopping
在互联网上主动 搜索
1. 提高终端客户覆盖率 2. 向广告主推广搜索产品
SWOT ANALYSIS Threats
至2001年特瑞·塞梅尔接 任CEO,几乎所有的评论家 都认为,正是塞梅尔,使这 家昔日互联网帝国偏离了正 确的轨道,在新世纪伊始便 给今日雅虎的窘境埋下了难 以挽回的伏笔; 雅虎一个很大的方向性错 误是雅虎一直把自己当成了 媒体来经营,而非一个互联 网或技术含量高的高科技公 司来经营。整个公司聚焦的 核心与运营思维上和谷歌比 较有很大的差距;
Friedman、TPG Capital、黑 石集团、私募股权公司 Kohlberg Kravis Roberts、 凯雷集团、俄罗斯互联网投资 公司DST Global,争相竞购 雅虎使得雅虎股价上涨了 28% 。 拥有阿里巴巴40%的股份按 照最新估值计算,这部分股权 的价值约为140亿美元。 雅虎的美国广告业务、移动 行业的发展也有望对该公司的 业绩起到推动作用。 雅虎旗下网站每月的独立用 户访问量约为7亿,很多都在 各自领域位居首位。
在此添加标题
雅虎成功之道
企业文化
经营INTERNET
商业眼光
全球战略
雅 虎 盈 利 来 源
第一,稳定广告业务收入。
第二,不断推出新的付费业务。
第三,大力拓展宽带业务。
产品与服务
产 品
雅虎
服
务
搜
索
通讯
雅虎通 雅虎电邮
面向客户
雅虎助手 雅虎浏览器
面向企业
3721网络实名 3721实名搜索 雅虎搜索竞价 雅虎门户广告
O
Opportunities
互联网的发展前景; 多家企业竞购导致激烈暗 战; 雅虎董事会把工作重点转向 寻找新CEO ; 股票上涨。
T
Threats 昔日互联网帝国偏离了正确 的轨道; 阿里巴巴、谷歌、微软等虎 视眈眈; 雅虎或独立或花落谁家,一 直尘埃未定,传闻不断,信息 异常活跃; 美国经济疲软。
雅 虎 主 页
由于雅虎中国被淘宝收购,所以目前雅虎中国主页的所有 广告都是由淘宝投放,因此主页广告的收入将转化为淘宝 的销售收入
雅虎美国
雅虎搜索
2006年9月28日 阿里巴巴雅虎举办“2006雅 虎搜索创意盛典三导广告片首映礼”,三位 国内著名导演——陈凯歌、冯小刚、张纪中 拍摄的三支“雅虎搜索广告片”举行了全球 首映。 “生活,因找到而快乐”是这三支雅虎 搜索广告片共同的主题,阿里巴巴集团董事 局主席马云先生表示:“未来5年雅虎将以搜 索为基础,强调互动和个性,成为国内最大 的搜索服务商。娱乐方面,雅虎还将做一系 列布局,为雅虎搜索注入更多创新、好玩的 元素。”
雅虎并购也落后一截, 多次与并购机会失之交臂;
雅虎动向不断刷新,信 息异常活跃;
thanks
互连网搜索服务
目的性
低
网络电视 广播 户外广告 被动 用户参与度 主动
雅虎当前状况的SWOT 分析
S
Strengths 雅虎自身拥有的优势如核心 业务、访问量、市值、股份、 优秀的团队; 由于外部原因带来的优势如 股票上涨;
W
Weaknesses 雅虎自身面临的危机如管理 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下降等; 经济疲软,亚洲资产变现; 多家企业的竞争激烈;
雅虎董事会近期已经调整了工 作重点,将关注寻找新的CEO, 而其中的一个目的,是防止阿里 巴巴等潜在并购方在并购谈判中 握有太多的筹码; 临时CEO临时CEO蒂姆· 莫 (Tim Morse)对公司现状和发展 “非常满意”; 雅虎日本出人意料地与谷歌达 成了合作协议,将使用后者的搜 索技术。在这一消息曝光后,雅 虎如何处置其亚洲资产再次成为 投资者和分析师关注的焦点; 雅虎有意出售其亚洲资产并且 向股东派发收益,而非向收购者 整体出售自己。这样的话该公司 最终才有资金向股东派发特别股 息或进行公司股票回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