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高三地理同步训练中国国土整治和开发.
高三地理国土整治和区域开发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国土整治和区域开发试题答案及解析1.(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淮河流域图(下图)。
(1)淮河是我国洪涝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8分)材料二淮河流域多年平均气温、降水资料和2000—2009年气温、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指该时间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偏差)。
材料三 21世纪初,位于苏北地区的宿迁市不断改善投资的硬环境(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软环境(政策、文化、制度等),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从而吸引了苏州市的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和电子装配等企业大量迁入。
下面是苏州和宿迁主要经济指标变化。
如表:苏州、宿迁产业结构和平均工资水平比较表表表(3)据材料一、三,分析宿迁吸引苏州企业迁入的原因,并简述企业的迁入对宿迁市区域发展的影响。
(12分)【答案】(1)(8分)①降水丰富,集中夏季(2分);②支流众多,汇水量大(2分);③流经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2分);④缺少夭然入海河道(2分)。
(2)(12分)气候变化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必须一一对应。
每点4分(气候变化2 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分),任答3点给12分。
(3)(12分)原因:①宿迁位于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农产品丰富(2分);②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且工资水平低(2分);③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培训,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2分)。
因此吸引了苏州劳动力和原料导向型企业的迁入。
对宿迁市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促进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笫二产业的转变;②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③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人们收入水平);④加快了城市化进程;⑤企业的迁入也导致工业“三废”排放大量增加,加重的环境污染。
(共5点,任答3点给6分)【解析】(1)河流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水量来源、水系特征等方面分析,这又与流域内的气候、地形、植被等密切相关。
淮河流域属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集中夏季,从图中可以看出淮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汇水量大,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缺少夭然入海河道,下游排水不畅。
05高三地理同步训练 中国国土整治和开发.
05高三地理同步训练中国国土整治和开发(时间45分钟,赋分100分)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训练指要本训练点是针对将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按照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为线索进行重组和整合的一个练习。
根据这一特征,以现在国家建设的重点、热点组成选题材料。
一、选择题我国的西部经济地带包括秦、陇、宁、青、新、渝、蜀、黔、滇、藏等省区,面积占全国57%,人口占23%,人文和自然景观都具特色。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1~17题。
1.下列各项中,对四大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牧场分布于400mm降水量线以西的地区B.牦牛和滩羊是青海的优良畜种C.新疆牧区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东向西自然景观的更替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西藏牧区的优良畜种藏羚羊濒临灭绝2.西部经济地带称为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的原因是()A.位于季风区内,雨热同期,为牧草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热资源B.畜牧业基础好,良畜良种多C.有广阔的温带草原和山地牧场,草质好,载畜量大D.多山地、盆地和平原,利于各种牲畜放牧和培育优良品种3.西部经济地带水资源季节变化的特点是()A.秋冬多,春夏少B.冬春多,夏秋少C.季节变化不明显D.夏秋多,冬春少4.冬末春初,西部经济地带受快行冷锋影响,形成灾害性天气的是()A.干旱B.阴雨连绵C.暴雨D.沙尘暴5.我国夏季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是()A.西安和拉萨B.重庆和乌鲁木齐C.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D.吐鲁番盆地和青藏高原6.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特点是()A.都位于地势第二阶梯B.都属于外流区域C.都有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D.都是重要的商品粮和长绒棉基地7.塔里木盆地太阳辐射能资源比四川盆地丰富的原因是()A.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B.盆地底部地势低平,便于吸收太阳辐射能C.塔里木盆地一年中晴天数量多,有利于接收太阳辐射D.地广人稀,人类消耗太阳辐射能很少8.当塔里木河进入丰水期时,黄土高原正值()A.昼夜长短相等B.汾河和渭河谷地开始播种C.气温逐渐升高,雨季来临D.冰坝堵塞河道,凌汛来临9.西部经济地带矿产丰富,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具有的矿产资源有A.稀土和铁矿B.镍矿和铜矿C.铅锌矿和铁矿D.钒钛矿和锑矿10.在西部经济地带中,人类活动中的不合理做法有()A.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制止破坏性开采活动B.大力种植农田防护林,合理放牧,遏制耕地、草原沙化趋势C.合理灌溉,防止土地盐碱化面积的扩大D.不断加大草原载畜量,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以提高农业产值11.从自然条件看,吐鲁番盆地能发展农业的根本原因是()A.有冰雪融水作为水源B.降水量较周围地区多C.农作物使用沿海地带品种,产量高D.人口较多,劳动力资源丰富12.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是()A.植树种草,含蓄水源,防治风沙,保护耕地和草原B.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业产值C.增加草原载畜量,提高畜牧业产值D.大规模采挖市场需求的各种中药材以提高经济效益13.与我国北疆铁路接轨的国家是()A.塔吉克斯坦B.吉尔吉斯斯坦C.哈萨克斯坦D.土库曼斯坦14.在西部地区中,因开采铁矿而兴起的城市是()A.喀什B.拉萨C.兰州D.攀枝花15.新疆的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一般具有的特点是()A.高大山体的山前丘陵地带B.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带C.盆地内部地带D.高山峡谷地带16.在西北地区,为开发优势资源而建成的新型绿洲工业城市是()A.吐鲁番、哈密、和田B.阿克苏、格尔木、阿勒泰C.伊宁、银川、敦煌D.玉门、克拉玛依、嘉峪关17.在我国长江上中游、黄河中游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的原因是()A.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B.适应该地区的民族习惯C.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D.提高该地区的大气含氧量我国中部经济地带包括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等省区,面积占全国27%,人口占全国35.7%。
高三地理专练 中国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新人教版
中国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答案正确)1.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东西半球讲,中国位于西半球B.从南北半球讲,中国位于北半球C.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D.中国位于太平洋的东岸2.关于我国领土面积的叙述,正确的是()A.达960万平方千米B.由于原苏联解体,现在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加拿大C.陆地面积几乎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D.包括我国的领海面积3.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北端在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B.最南端在曾母暗沙C.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D.最西端在青藏高原4.关于我国濒临的海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台湾东临太平洋,西临东海B.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水域C.渤海和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D.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2万多千米5.我国省级行政区中,邻省最多的省区是()A.新疆B.湖北C.四川D.内蒙古6.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邻国最多()A.新疆B.内蒙古C.西藏D.云南7.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从高纬到低纬依次排列的是()A.陕、鄂、湘、粤B.晋、豫、湘、鄂C.内蒙古、冀、赣、豫D.冀、鲁、苏、浙8.青藏高原上的冬小麦穗大粒重、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有()A、白天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C.夜间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农作物呼吸减弱,消耗的营养物质少D.开发晚,土壤养分丰富9.人口在400万以上且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有()A.壮族、土家族B.满族、苗族C.苗族、彝族D.回族、蒙古族10.秦岭—淮河—线,大致与我国多少毫米的年降水量线与一月平均气温多少度的等温线相吻合()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0℃等温线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0℃等温线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5℃等温线D.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5℃等温线11.关于上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长江入海处,大陆海岸线中间B.今后发展成为国际性的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C.杨浦地区将建成外向型的经济开发区D.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12.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阿尔泰山位于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B.塔里木盆地是天山断层陷落而成C.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为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D.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13.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A.无霜期较长,夏季气温高,日照充足B.云量少,光照强,气温口较差大C.积温低,风力强D.沙性土壤肥沃14.下列地理事项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C.地热资源丰富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15.关于柴达木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盆地位于西藏的西北部B.盆地内全部为沙漠覆盖C.盆地内有全国最大的钾肥厂D.盆地内矿产丰富,被称为“聚宝盆”16.有关台湾丰富的森林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的各种森林②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也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③樟树最为著名④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17.关于台湾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西部平原地区水稻种植普运②甘蔗和蔗糖著名于世③四季鲜果不断,享有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美称④茶叶、香蕉、菠萝驰名中外()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18.关于台湾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台湾经济与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B.在本地区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发展出口加工工业C.吸引外资,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D.台湾重工业发展迅速,出口贸易以重工业产品为主19.香港和澳门分别毗邻我国哪个经济特区()A.珠海、深圳B.深圳、珠海C.深圳、汕头D.海南、珠海20.下面关于香港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位于珠江口西侧②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③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水域,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天然海港之一④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和金融中心之一()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21.关于香港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工业原料和燃料绝大部分能自给②多属加工工业③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④主要工业部门以轻工业为主,主要产品有电子电器、成衣、钟表、玩具、塑料制品、纺织品等()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22.香港对外贸易比澳门发达,最主要的原因是()A.香港人口比澳门多B.香港有可停泊海洋巨轮的天然深水港湾C.澳门与广州间没有铁路运输D.澳门的自然资源没有香港丰富23.关于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正确的是()A.东北的居民以小米为主食B.南方居民爱吃米粉、粽子、汤圆C.藏族同胞将喝剩的奶茶洒在地上,以示对亲人的祝福D.北方人爱好的体育项目是赛马、射箭24.某地建一南北货商店,需从全国各地组织货源,正确的是()A.从山东购过苹果、大枣和柿饼B.从东北购进人参、蔗糖、木耳C.从广东购进核桃、荔枝、香蕉D.从新疆购进哈密瓜、板粟、葡萄25.下面关于土壤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红壤—富含有机质B.四川盆地—紫色土—缺磷少氮C.东北平原—黑土—富含腐殖质D.长江三角洲—水稻上—缺少有机质26.下列地区中,依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的是()A.河套平原B.宁夏平原C.河西走廊D.成都平原27.下列矿产及产地连线正确的是()A.海南石碌—优质铁矿B.湖南锡矿山—锑矿C.内蒙古白云鄂博—镍矿D.青海察尔汗—煤和石油28.综合地貌、气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成()A.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和内蒙古温带草原三大自然区B.东部季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和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垂直差异三大自然区C.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半干旱和东部季风三大自然区D.华南热带湿润、内蒙古温带草原和雅鲁藏布江三大自然区29.“导航、授时和测距全球定位系统”(GPS)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绕地球运转,接受并传递信息。
高三地理能力训练——中国地理与国土整治(二)
中国地理与国土整治(二)一、选择题:图1是我国某山脉东、西坡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1~2题1、结合图例,推断甲处岩石形成处的古地理环境是 A 、沙漠 B 、沼泽 C 、海洋 D 、苔原2、由图1得出的推断,正确的是A 、东坡有丰富的水能资源B 、山麓气温比山顶约高210C C 、该山以西绿洲农业特色突出D 、该山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A.柴达木盆地B.漠河附近地区C.台湾西部平原D.河套平原 4.Y 类型代号应为 A.134 B.421 C.143 D.2225.我国西北和东北的大部分地区热量资源条件相似,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相似 B.纬度位置相似 C.海拔高度相似 D.下垫面性质相似读右图,回答6~7题。
6.为了充分利用该山区的优势,可大力发展 A.采煤业 B.小水电站C.水田耕作业D.热带水果种植业 7.有关该山区叙述,正确的是A.有色金属丰富B.生产沼气的自然条件不好C.酸雨现象不明显D.为南北方的分界线下表为我国位于同一地形区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
据此完成A.黄土高原B.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9.乙地1月均温明显低于甲地,且冬半年雨日较长的原因是A.受海洋影响显著B.受西南季风影响C.位于高山的北坡D.受锋面影响10.甲地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发展商品性农业生产,该地适宜发展A.鲜花种植业B.乳牛业C.商品粮生产D.桑蚕生产11.甲、乙两地所处地形区的立体农业,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A.水资源B.当地有限的土地资源C.当地的劳动力资源D.现代化的农业设备二、综合题:12.(36分)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A城市的名称是________,其以西铁路线的名称是_______,该城市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___,简要分析该城市发展其生产的区位优势。
(10分)(2)该地位于________高原,简要说明该高原的植被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高三地理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同步练习题解析
高三地理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同步练习题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进行国土整治工作的难度要大些,主要取决于我国国情的特点。
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差异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西高东低,农业主要表现西林东耕B.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面积北多南少C.人口和经济主要集中于东南半壁,各种矿产资源主要集中于西北内陆D.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2.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沙危害北方大于南方B.水污染南方重于北方C.土地次生盐碱化问题南方重于北方D.水土流失干旱地区大于湿润地区3.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经济技术薄弱,国土整治难度大,主要表现()①国土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利用率低②人口过快增长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限制因素③落后的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在许多地区依然存在④交通、能源等基础部门的发展,仍然制约经济发展速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基本国情。
答案 1.B 2.A 3.D4.下列事件属于跨区域(省区)的国土整治工作是()A.黄河中下游的治理B.闽江中下游的整治C.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D.北丘洼盐碱地的治理解析回答此题要明确两点:一是跨区域(省区)的理解,二是要明确各选项内容所指的范围。
尽管四个选项中的内容都是国土整治工作的范畴,但跨越省区范围的只有黄河中下游地区。
福建的闽江、贵州的梵净山、山东禹城北丘洼,都是一个省内的范围。
答案 A5.下列关于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国各个区域之间的原有基础与发展水平相似B.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C.黄淮海平原应着重改良和治理的是红壤等酸性土壤D.西南地区需要大力加强交通运输建设解析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区域之间的原有基础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
高中地理之区域地理 第五单元 国土整治和区域开发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一全册地理试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右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B.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平坦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材料一2017年3月,美国波音公司的首个海外工厂在某某某某航空产业园区落户。这里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是中国难得的天然深水良港。
材料二根据《某某航空产业园总体规划》,该工业园以“一园两区”的方式协同布局。其中,飞机制造园区位于朱家尖岛,用于飞机完工总装、交付试飞、航空运营、科研培训等产业,某某民航机场也分布在此;某某经济开发区位于某某本岛,用于航空零部件配套制造及与之相关的企业。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筑沟淤坝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4~5题。
4.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C.等高线基本平行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5.修筑梯田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
A.形态 B.土壤类型 C.坡向 D.物质组成
(1)早期的珠三角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完成的生产环节是加工,以产业为主;1990年后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珠三角的主导产业。
(2)根据材料二,简述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特点。
(3)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高三地理专题检测——中国国土整治 同步练习
2009届高三地理专题检测——中国国土整治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
读图完成1~3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A.黄土高原B.山东丘陵C.江南丘陵D.长江中下游平原2.该地形区主要自然土壤的特点是()A.矿物质含量低B.有机质含量高C.土质疏松D.酸性较强3.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C.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D.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种植园农业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类型多样,其中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发展最为严重。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
完成4~5题。
4.“红色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是()A.风化作用和过度放牧B.风蚀作用和开山取石C.水蚀作用和滥伐森林D.沉积作用和环境污染5.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是()A.建小水电站B.开采小煤窑C.上山砍柴D.开采天然气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完成6~8题。
6.图中序号①②③地形单元与地貌类型对应正确的是()A.冲积低平原、缓斜平原、滨海平原B.缓斜平原、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C.缓斜平原、滨海平原、冲积低平原D.滨海平原、缓斜平原、冲积低平原7.该地区的中、低产田主要分布的地貌单元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8.与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相比,该地区耕地中突出的限制因素是()A.耕地面积B.水热资源C.旱涝、盐碱和风沙D.旱涝、水土流失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新增4处国际重要湿地。
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同步练习
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考案【专题测试】90分钟从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获悉,截至2004年5月31日,三峡电站累计发电214.93亿度,目前,三峡电站已有8台机组投入运行,总装机容量已达到560万千瓦,曾经桀骜不驯的千年三峡江水,从此听从人类的调遣,华夏儿女魂牵梦萦的世纪夙愿正在变为现实。
据此回答1—3题。
1.兴建三峡工程的最突出的意义为()A.防洪,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B.灌溉,为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农田提供灌溉水源C.旅游,使长江两岸地区的风景更加秀丽D.航运,改善川江航运条件2.三峡工程建设对库区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中,最难解决的是()A.中华鲟的洄游产卵问题B.农村移民开发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C.库区的泥沙淤积问题D.水库诱发地震问题3.三峡工程建设及其库区移民安置面临的最大困难分别是()A.生态环境脆弱与移民环境容量不足B.经济落后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C.移民安置任务艰巨与移民环境容量不足D.水土流失严重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被称为我国沙尘暴主要源头之一的内蒙古阿拉善盟,2003年沙尘暴天气略有减少。
据阿拉善盟气象部门预测,阿盟降水较去年有所增多,未来几年内,阿拉善沙尘暴天数有可望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据此回答4—6题。
4.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5.我国目前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是()①局部逆转,整体扩大②局部扩大,整体逆转③治理速度超过破坏速度④破坏速度超过治理速度⑤维持在平衡状态⑥自然因素起主导作用⑦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A.①④⑦B.②③⑥C.⑤⑥⑦D.②④⑦6.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B.扭转正在发展的荒漠化土地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图4、图5分别为我国某省区域图和该省土地利用状况图。
读图回答7—8题。
高三地理《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同步练习
2009届高三地理《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测试题一、选择题(2′×25=50′)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地貌景观分布图,回答1~2题。
1.关于西北地区地貌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B.该地盛行东北风C.这种地貌对土地资源造成的危害是沙漠化D.治理的措施是引水灌溉2.图示景观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和一系列“前兆”。
下列选项中不属该景观发育“前兆”的是()A.地表反射率增加B.主要动物物种丧失C.土壤紧实度下降D.植被覆盖率下降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3~4题。
3.建设图中水利枢纽的首要目标是()A.发电B.航运C.防洪D.灌溉4.有关图中区域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图中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热带季雨林为主②地处山区,多生产力低下的坡耕地③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开发程度低④地形条件复杂,旅游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时期→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
据此回答5~6题。
5.t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B.区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6.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聚的速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
据此回答7~8题。
7.导致这样的土地利用变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A.农业机械的发展B.新作物的引进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D.灌溉技术的提高8.当农业土地利用变迁到Ⅲ阶段时,甲、乙两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共同问题最可能是()A.劳动力短缺B.自然灾害频繁C.农业投入不足D.农产品生产过剩读下图,回答9~10题。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五 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五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一、高考展望本专题内容是将中国区域地理以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重新排列组合,用有关地理学的原理、规律分析阐释评价区域国土整治工作的背景、措施、区域规划和发展的方向等。
本专题内容主要是为高考试题提供背景材料,与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国家重点工程联系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1.以各种资料为背景材料,分析各农业区位的优势、不利条件,产生原因,解决措施,发展方向等成为考查的热点。
2.区域特点与区域差异的比较,根据区域的相似性,借鉴其它区域开发的成功经验,制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措施。
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各区域开发面临的问题和治理的措施、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城市新区的建设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二、考点透析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要与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治理进行比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自然原因有黄土疏松易侵蚀和崩塌;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植被稀疏,侵蚀作用较强。
人为原因有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采矿,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
产生的危害:造成河道淤积,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
降低土地生产力,造成环境恶化,使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包括水土保持和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的原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治理和开发相结合。
基本措施有:压缩农业用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
露天采矿,及时回填复垦。
目的:改善环境,提高植被的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保持水土,建立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意义:水土保持,脱贫致富。
措施: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等措施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
2、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的一般方法一般是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因素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
高三地理国土整治和区域开发试题
高三地理国土整治和区域开发试题1.“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域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这一特征A.增加了耕地保护的难度B.强化了耕地保护的力度C.反映了南北方的差异性D.体现了自然资源的整体性【答案】A【解析】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对环境包括耕地造成影响,而优质耕地需要保护,因此两种区域在空间上的复合,增加了耕地保护的难度。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图提供的信息开展探究学习。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的L湖被污染。
学生经过分析确定,污染物主要来自A.城镇B.牧区C.林区D.矿区【答案】A【解析】图中所示的L湖泊被污染,其污染物的来源可能有两个,其一是湖泊周围的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而图中显示湖泊附近是城镇分布密集区,因此城镇是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其二是进入湖泊的河流带来的,但图中水系的分布显示进入湖泊的河流流经的是林区,是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因此河流不会被污染,故造成湖泊污染的污染物不会是牧区、林区和矿区。
【2】学生对图所示牧区分布的影响因素提出四组假设。
据图探究,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气候、交通B.土壤、市场C.水源、技术D.地形、人口【答案】D【解析】从图中水系分布的密度看,牧区多分布在河流较稀疏的地区,且多在河流的中下游,说明牧区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地区,且该区域的城镇分布较少,说明人口稀少,因此影响牧区分布的原因主要是地形相对平坦、人口相对稀少。
3. 2009年,新疆建设一南(阿克苏)一北(石河子)两大棉纺基地的政策出台后,阿克苏受到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的国内知名棉纺企业的关注。
诸暨洁丽雅公司在阿克苏地区签下35亿元的大单,拟在阿克苏建立棉纺织项目产业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面是我国三大棉花产地的气候资料,其中表示石河子和阿克苏的分别是()A.①②B.②①C.②③D.①③【答案】D【2】石河子和阿克苏的气候条件的差异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阿克苏纬度低,降水比石河子多B.石河子年蒸发量比阿克苏大是因为处背风坡C.阿克苏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年日照比石河子多D.石河子地势高,无霜期比阿克苏长【答案】C【3】决定洁丽雅公司能够在阿克苏建立棉纺织项目产业链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资源【答案】C4.(13分)读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针对练习十六:中国的区域差异、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同步练习
第三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3.1 中国的区域差异、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考点一自然区域差异强化专练1.下面甲为中国自然区分布图,乙为中国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区看,A地属于,C地属于;从经济地带看,A 地属于, C地属于。
(2)甲图我国三大自然区界线附近区域生态较为脆弱。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片面追求农业生产,对A、B地区造成了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
C地区的典型植被是,该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后,会给当地带来(自然)灾害。
(3)乙图中,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是省,简要分析贫困人口集中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季风区中部地带西部地带(2)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滑坡、泥石流等(3)云南自然条件: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自然灾害频繁;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考点二经济区域差异强化专练2.下图是长江流域局部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和铁路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所表示的城市中,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城市名称是,位于西部经济地带的城市名称自西向东依次是、。
(2)c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
该城市有利于商品流通的交通条件具体表现为:①②③。
(3)从下列四个方面简述图中108°E以西地区的发展适宜采取的重大举措。
①资源:;②农业;③基础设施:;④生态环境:。
答案(1)南京攀枝花重庆(2)长江干流与汉江水运便利京广铁路纵贯南北公路和航空运输发达(3)①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工业等②建设商品粮基地,发展林业等③加强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④保护天然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考点三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强化专练3.关于我国各地区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地区:治理严重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打坝淤地,保持水土B.东北地区:森林的更新保护和荒地的开发利用C.黄淮海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D.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运输的建设答案 D考点四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强化专练4.(2007·上海地理)当今,3S(RS、GPS、GI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高考地理专题知识整理与训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开发
2010年高考地理专题知识整理与训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开发基础知识(主要的考点)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气候和地貌是决定我国自然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综合地貌气候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两大要素分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北部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三大自然区青藏高寒区东部约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2)三大自然区特点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热量是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水分成为北部地区差异的重要因素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黑土肥沃,只能种植春小麦,一年一熟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落叶阔叶林为主,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水分不足、旱作为主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水田为主,一年两熟两三熟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四季常绿,一年三熟、可种植热带作物(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内蒙古温带高原地区:基本在内蒙古高原上,宽广坦荡,距海较近属半干旱气候,草原为主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气候干旱,光照丰富、河流少、短、流量小(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夏半年受印度洋和太平洋水汽的影响,东南湿润、西北干旱,垂直分异明显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1)划分(组成省区)东部:沿海省区加北京市,暂未包括港、澳、台,共12个省级行政区西部:西北陕、甘、宁、青、新疆和西南川、云、贵、藏、重庆10个省级行政区中部:除东部、西部外的9个省级行政区(2)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经济发展水平常用国内生产总值来代表经济发展速度:由东向西变慢,差距扩大。
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潜力(3)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自然原因:东部气候润、雨热同期、地势低平有利开发,而中西部气候干旱或高寒;从地理区位上讲,东部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便于发展开放型经济,而中西部距海较远,比较闭塞社会和经济原因: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原有工业基础好,东部地区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危机感、紧迫感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 高三地理同步训练中国国土整治和开发时间 45 分钟,赋分 100 分)班级: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训练指要 本训练点是针对将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按照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为线索进行重组和整 合的一个练习。
根据这一特征,以现在国家建设的重点、热点组成选题材料。
、选择题我国的西部经济地带包括秦、陇、宁、青、新、渝、蜀、黔、滇、藏等省区,面积占全 国57%,人口占23%,人文和自然景观都具特色。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1〜17题。
1 .下列各项中,对四大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牧场分布于 400mm 降水量线以西的地区B .牦牛和滩羊是青海的优良畜种C .新疆牧区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东向西自然景观的更替为:森林、森林草 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 .西藏牧区的优良畜种藏羚羊濒临灭绝 2.西部经济地带称为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的原因是()A •位于季风区内,雨热同期,为牧草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热资源B .畜牧业基础好,良畜良种多C .有广阔的温带草原和山地牧场,草质好,载畜量大D .多山地、盆地和平原,利于各种牲畜放牧和培育优良品种 3.西部经济地带水资源季节变化的特点是()A •秋冬多,春夏少B •冬春多,夏秋少C .季节变化不明显D •夏秋多,冬春少4.冬末春初,西部经济地带受快行冷锋影响,形成灾害性天气的是()A •干旱B •阴雨连绵5.我国夏季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是()A .西安和拉萨C .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6.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特点是()A .都位于地势第二阶梯 7.塔里木盆地太阳辐射能资源比四川盆地丰富的原因是( ) A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B .盆地底部地势低平,便于吸收太阳辐射能C .暴雨D .沙尘暴B .重庆和乌鲁木齐D .吐鲁番盆地和青藏高原B .都属于外流区域C .都有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D .都是重要的商品粮和长绒棉基地C.塔里木盆地一年中晴天数量多,有利于接收太阳辐射D .地广人稀,人类消耗太阳辐射能很少8.当塔里木河进入丰水期时,黄土高原正值()B .汾河和渭河谷地开始播种A .昼夜长短相等C.气温逐渐升高,雨季来临 D •冰坝堵塞河道,凌汛来临9.西部经济地带矿产丰富,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具有的矿产资源有A .稀土和铁矿B .镍矿和铜矿C.铅锌矿和铁矿 D .钒钛矿和锑矿10.在西部经济地带中,人类活动中的不合理做法有()A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制止破坏性开采活动B .大力种植农田防护林,合理放牧,遏制耕地、草原沙化趋势C.合理灌溉,防止土地盐碱化面积的扩大D .不断加大草原载畜量,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以提高农业产值11.从自然条件看,吐鲁番盆地能发展农业的根本原因是()A .有冰雪融水作为水源B .降水量较周围地区多C.农作物使用沿海地带品种,产量高 D .人口较多,劳动力资源丰富12.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是()A .植树种草,含蓄水源,防治风沙,保护耕地和草原B .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业产值C.增加草原载畜量,提高畜牧业产值D .大规模采挖市场需求的各种中药材以提高经济效益13.与我国北疆铁路接轨的国家是(A .塔吉克斯坦)B .吉尔吉斯斯坦C.哈萨克斯坦14.在西部地区中,因开采铁矿而兴起的城市是(A .喀什B .拉萨D .土库曼斯坦)C.兰州 D .攀枝花15 .新疆的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一般具有的特点是(A .高大山体的山前丘陵地带C.盆地内部地带)B .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带D .高山峡谷地带16.在西北地区,为开发优势资源而建成的新型绿洲工业城市是()A .吐鲁番、哈密、和田B .阿克苏、格尔木、阿勒泰C.伊宁、银川、敦煌 D .玉门、克拉玛依、嘉峪关17.在我国长江上中游、黄河中游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的原因是()A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B .适应该地区的民族习惯C.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D .提高该地区的大气含氧量我国中部经济地带包括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等省区,面积占全国27%,人口占全国35.7%。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18〜25题。
18.决定山西省会太原市郊区的乳畜业、园艺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 .地形和土壤B .交通运输C.市场需求 D .劳动力19.我国在中部地区新建的工业基地是(C.重庆重工业基地20.有关东北商品粮基地和农作物的正确搭配是(A .东部山区河谷盆地的小麦D .沈阳工业基地)B .三江平原的水稻C.松辽平原的玉米 D .长白山地的人参21.地处中部地区的人口最多的省区是( )A .河北B .湖北22.下列地带最适宜发展立体农业的是()A •黄淮海平原 C .四川盆地 23.我国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是()A .河西走廊地区 C .高山峡谷地区 24.我国小浪底和三峡工程分别建在()A .珠江上游和淮河中游 C .黄河中游和长江上游 25.我国的商品棉基地中,与美国的棉花带所处纬度大体相当的是()A .南疆B .江汉平原C .珠江三角洲D .汾渭谷地26.治理黄淮海平原的低湿地模式是( )A .挖鱼塘、塘中养殖B .提倡和发展水生经济作物种植C .引水入河、晒田、种植旱地作物D .挖鱼塘筑台田,塘中养殖、台田种植27.我国“西煤东调”和“西气东输”的主要运输方式分别是( )A .公路、铁路B .铁路、管道C .海运、管道D .公路、管道 28.下列农业中属于生态农业的是( )A .印度尼西亚的种植园B .荷兰的花卉业C .美国的玉米带D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29.在我国境内沿第二欧亚陆桥地带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是()A .水稻和玉米B .高粱和黄麻C .玉米和甜菜30.下列经济区中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的是( A .环渤海经济区 C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二、非选择题31.据新华社记者报道,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二大通道, 北路通道送电能力 达 250万千瓦,中路通道现在的送电能力达 120万千瓦, 2005年后将逐年增加至 300万千 瓦,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 300万千瓦, 我国东部地区缺电情况得到明显缓解。
西电东送的三 条路线示意图如下:C .山东D .河南B .南方丘陵山区 D •青海省湟水谷地B •沿海平原地区D .黄河与长江的中下游地区B .黄河上游和海河上游 D .长江中游和黄河下游D .小麦和棉花)B .闽东南经济区 D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1)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A是 _______ 工业基地,B是_______ 工业基地,C 是_______ 工业基地。
(2)第一条送电路线(北路)输送的是火电,它是将____________ 、_______ 、内蒙古等省区的丰富________ 资源转化成电能送出,这种作法有哪些优越性?(3)第二条送电线路(中路)输送的是水电,它将_________ 水电站及建设中的________ 水电站以及隔河岩等多座水电站的电能通过变压电网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
发展水电对长江上游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之处?(4)第三条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红水河的水电,红水河(珠江支流)长度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却很丰富?(5)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形成后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有什么重要意义?32 •阅读洞庭湖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洞庭湖位于()A .长江中下游地区C.湖南省E.重庆市②该湖对长江及其支流径流的季节变化有何作用(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图可知:一个多世纪以来洞庭湖最大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湖北省D .长江中下游地区这种变化对上述作用有何影响?(3)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洞庭湖变迁的人为原因。
(4)下列措施可以缓解上述变化的有( )A •流域内加强植树造林B •实现退耕还湖C.疏通进出该湖的河道 D .人工加固加高湖堤33.下面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县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农村生活用能构成与农民纯收入与家庭消费构成资料。
读后分析回答:表某县土地利用构成表某县农村收入与家庭消费构成)某县年与年相比,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建立了与当地生态系统协调致的生态系统,试分析变化的特点。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县1996年与1976年相比,在农村生活用能构成方面突出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可持续发展方面分析1996年能源构成对生态环境带来突出的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某县农村家庭消费构成发生了变化,说明( )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B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C.家庭消费受物价水平和人口数量的影响D •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34.读“上海市略图”分析回答:司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发挥沪宁杭工业基地的经济优势,我国已建成秦山核电站,又正在建设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站和西电东送工程,将长江三峡水电站的电力输送到上海,“十五”计划期间,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上海,这些措施为改善上海城市环境和经济建设带来哪些影响?(3)试分析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的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一、1. A2.【解析】天然牧场是自然条件决定的,畜牧业基地的影响因素之一是有悠久的畜牧业传统经验,包括各地的良种良畜。
【答案】B3. D4.【解析】快行冷锋对我国北方地区影响大,本题则针对西北部地区;快行冷锋经过干旱、半干旱地区时,其大风天气对植被稀疏、地表裸露、沙尘来源丰富的地面的作用,极易诱发沙尘暴。
【答案】D5. D6. A7. C&塔里木河补给水源以高山冰川的冰雪融水为主,夏季融化量大,河流进入汛期。
【答案】C9. C 10. D11.【解析】西北部地区工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缺乏。
目前能够发展生产的是部分解决了水资源问题的地区。
【答案】A12.A 13. C 14. D15.[解析】新疆降水少,水资源缺乏。
内陆河流提供淡水水源,山前冲积扇提供耕地和丰富的地下水,是人类主要活动区,在此基础上形成人口较密集的地带和城市。
【答案】B16.D17.【解析】两流域共同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并由此造成土地肥力降低、生产力下降,生态脆弱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