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部可疑交易报告流程
XX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流程

XX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流程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是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交易时所遵循的监管要求。
这些报告旨在防止洗钱、资金流动性和其他非法金融活动,并帮助金融机构监测其客户的交易活动。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流程。
一、大额交易报告流程:1.定义大额交易:金融机构通常需要事先规定什么样的交易被视为大额交易。
这通常是以交易金额或其他相关因素为基础的。
金融机构可以使用内部规则或根据当地监管机构的规定来制定大额交易的定义。
2.识别大额交易:金融机构需要监控其客户的交易活动,以发现大额交易。
此过程通常由合规部门或反洗钱部门负责。
他们会使用风险评估模型以及监控系统来识别可能的大额交易。
4.大额交易报告:一旦确认了大额交易的合法性,金融机构需要向当地监管机构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这些报告包括交易的详细信息、交易金额、交易双方的身份和其他相关信息。
报告通常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否则可能会面临罚款或其他财务处罚。
二、可疑交易报告流程:1.识别可疑交易:金融机构需要时刻监控其客户的交易活动,以发现可能的可疑交易。
可疑交易通常与洗钱、资金流动性或其他非法活动相关。
这也是由合规部门或反洗钱部门负责的工作。
2.分析可疑交易:一旦被识别为可疑交易,金融机构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这可能涉及比较交易与客户的正常活动模式之间的差异、跨境交易的频率和金额等因素。
金融机构可能会使用反洗钱软件或其他技术工具来帮助分析工作。
3.确认可疑交易:一旦经过分析确认了交易确实是可疑的,金融机构需要将其报告给内部合规部门或反洗钱部门。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报告程序。
5.监测报告后续:监管机构会对收到的可疑交易报告进行审核,并根据其内部政策和程序做出进一步的行动。
可能会要求金融机构提供额外的信息或与金融机构合作进行调查。
监管机构还会将不同金融机构提交的可疑交易报告进行比对,以识别可能的模式和趋势。
总之,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流程对金融机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银行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实施细则

xx银行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本行从事洗钱活动,规范本行本外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xx银行反洗钱工作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我行反洗钱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xx银行总行各管理部门及各分行、直属支行(部)(以下简称各级机构)应当设立专门岗位从事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上报工作,明确专人负责。
第三条各级机构应当对辖内网点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各级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对报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情况予以保密,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外,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第五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各级机构本、外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工作。
第二章岗位设置第六条反洗钱系统的操作用户分为三个岗位:总行报送岗、网点审核岗、网点补录岗。
如果人员发生变动,各级机构应及时在反洗钱系统中进行维护,若涉及跨机构的人员调动,应在及时通知总行报送岗协助机构完成人员信息维护。
第七条各级机构应根据要求设置不同的反洗钱岗位,指定专人负责本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信息补录、分析和报告工作。
各级机构反洗钱工作人员设置遵循相互制约、方便分工的原则。
第八条总行报送岗人员由总行反洗钱工作牵头部门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工作职责主要有:(一)督导各营业网点反洗钱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补录;(二)负责全行反洗钱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向反洗钱监测中心的报送;(三)对反洗钱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错误报文及需要补正的报文回执,及时联系网点补录岗人员进行修改;(四)负责全行反洗钱黑、白名单的维护及管理工作;(五)负责反洗钱数据报送的其他操作;(六)负责对全行上报的大额可疑数据纠错删除申请进行审核上报人民银行反洗钱检测分析中心或退回;(七)其他反洗钱工作。
农村商业银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实施办法

农村商业银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实施办法**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反洗钱工作,提高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大额交易指交易主体通过**农村商业银行以各种结算方式发生的规定金额以上的交易行为。
可疑交易指客户的身份、行为,交易的资金来源、金额、频率、流向、性质等有异常特征的交易行为。
恐怖融资交易,指与恐怖融资组织、恐怖分子或恐怖活动有关的交易行为。
第三条我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实行统一系统、分级负责、集中上报、强化识别、严格保密的原则。
第四条我行在总行财务会计部设立专门的反洗钱岗位,在各营业网点由包点稽核员负责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工作。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农村商业银行辖内营业部、各支行、分理处(以下简称“各营业网点”)。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六条根据省联社在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过程中承担相应职责的规定,我行的主要职责是:(一)负责本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工作。
(二)负责通过反洗钱系统做好大额交易数据补录和可疑交易识别、分析工作。
(三)负责通过省联社向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交重点可疑交易报告。
(四)负责辖内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统计、分析、查询和分析工作。
(五)负责按照人民银行和上级机构要求做好与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有关的其他工作。
第二章大额交易报告第七条各营业网点应当报告下列大额交易:(一)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
(二)非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外币等值20万美元以上(含20万美元)的款项划转。
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可疑交易报告制度(Suspicious Transaction Report,简称STR)是指金融机构在发现有可能涉嫌洗钱或恐怖分子资金等非法活动的交易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便加强监测和打击非法活动。
目前,多数国家的金融机构都有类似的制度,以保护金融行业免受洗钱、走私和恐怖主义的威胁。
以下是几个关于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案例:1、花旗银行(Citibank)洗钱案2004年,美国当局发现花旗银行在2001至2004年间未能充分监测和报告涉嫌洗钱的交易。
花旗银行最终同意支付4.5亿美元的罚款,并于2006年将其洗钱防范程序改进为全球最佳实践标准。
2、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违反洗钱法规案2017年,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罚款德意志银行6,340万英镑,因该银行未能打击洗钱、首肯贿赂和制裁违规行为。
此前,德意志银行曾在全球多个国家中的逾20个案件中违反洗钱法规。
3、汇丰银行(HSBC)违反反洗钱法规案2012年,HSBC同意支付18亿美元罚款,以解决当局对其在2006至2010年间违反洗钱、制裁和毒品贩卖追踪方面指控的调查。
该公司曾因未能报告可疑交易而受到质疑,包括服务于走私贩子、伊朗和叙利亚石油企业等。
上述案例说明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重要性。
这些案例表明,金融机构必须积极监测和报告可疑交易,以避免财务损失和声誉受损。
在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监管下,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教育培训和技术投入,以提高识别可疑交易的水平和能力。
同时,政府和监管部门应该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确保金融机构严格遵守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并且对违反相关规定的金融机构给予严厉的惩罚。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遏制洗钱、走私和恐怖分子活动的蔓延,保护金融行业的安全稳定。
除了金融行业,其他行业也应该加强防范非法活动的措施。
比如,房地产、拍卖、汽车等行业也应该注重可疑交易的监测和报告,以避免这些行业成为洗钱、走私的渠道。
如何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如何提交可疑交易报告营业网点:1、从核心业务系统进入:P 数据报送;2、在数据报送栏下有三个子项:A、反洗钱黑名单维护B、反洗钱大额交易查询C、反洗钱可疑交易维护进入:C 反洗钱可疑交易维护3、该模块的“功能选项”有5个选项:增加、查询结果集、查询交易集、修改、删除,选择“增加”可疑交易;在“往来账标志”栏里有两个选项:1、往账 2、来账;在“核心流水号”里面输入可疑交易的核心流水号,然后按F10提交,页面显示自动联动交易查询交易集,选中所需的记录按F10提交;对页面显示的付款人账号、收款人账号、交易金额等进行核对,无误后选择可疑交易特征(可疑交易特征有1101-1119共19个选项),选择可疑程度:01 一般可疑02 重点可疑;在“采取措施”栏输入措施后,按F10提交。
经授权提交后,进入:P 数据报送栏下的 C 反洗钱可疑交易维护,在“功能选项”中选择“查询结果集”,查询所提交易是否成功,信息是否正确。
县级法人单位反洗钱报告员:存在可疑报告,要下网点去仔细核对和调查在内网输入网址为:http://10.0.156.70:8080/uniserv ;然后进入“反洗钱管理”中的“报送数据维护”,对“可疑交易客户信息”、“可疑交易账户信息”、“可疑交易详细信息”进行仔细核对。
对发现有“校验结果”错误的及时查找原因,并通知营业网点修改核心业务系统的客户信息。
若经核对未发现“可疑交易客户信息”、“可疑交易账户信息”、“可疑交易详细信息”有错误信息,则进入“反洗钱管理”中的“数据上报管理”,点击“数据上报”,在“数据产生日期”中输入前一天的日期,比如今天为12月9日,则输入“20071208”;在“业务类型”中五个选项:N-正常报文、R-重发报文、A-补报报文、C-纠错报文、D-删除报文。
对前一天的交易第一次上报选“N-正常报文”。
“可疑交易特征栏”在从1101-1119中选择可疑的特征,最多可选5项;在“可疑程度”栏中有三个选项:01-一般可疑、02-重点可疑、03-重点可疑且同时报告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
商业银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行支付交易的监督管理,防止违法犯罪分子利用银行从事洗钱活动、进行恐怖融资,维护金融安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开户管理及可疑交易报告后续控制措施的通知》《法人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行各部门、支行(包括营业部,。
第三条各部门、支行应依照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接受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总行反洗钱管理部门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路径和方式提交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大额交易和可疑交第二章大额交易报告第五条各部门、支行应报告下列大额交易:(一)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 5 万元以上(含 5、外币等值 1 万美元以上(含 1 万美元)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二)非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200万元以上(含外币等值 20 万美元以上(含 20 万美元)的款项划转; (三)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 50万元以上(等值 10 万美元以上(含 10 万美元)的境内款项划转; (四)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 20 万元等值 1 万美元以上(含 1 万美元)的跨境款项划转。
累计交易金额以客户为单位,按资金收入或者支出单边累计计算并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条 对同时符合两项以上大额交易标准的交易,各 部门、支行应分别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第七条 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大额交易,如未发现交易或行为可疑的,可以不报告: (一)定期存款到期后,不直接提取或者划转,而是本金或者本金加全部或者部分利息续存入在本行开立的同一户名下的另一账户; 活期存款的本金或者本金加全部或者部分利息转为在本行开立的同一户名下的另一账户内的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的本金或者本金加全部或者部分利息转为在本行开立的同一户名下的另一账户内的活期存款;(二)自然人实盘外汇买卖交易过程中不同外币币种间的转换;(三)交易一方为各级党的机关、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人民政协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但不包含其下属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四)本行同业拆借、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的债券交易;(五)本行在黄金交易所进行的黄金交易;(六)本行内部调拨资金;(七)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转贷业务项下的交易;(八)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下的债务掉期交易;(九)本行办理的税收、错账冲正、利息支付;(十)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情形。
银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实施细则

银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实施细则(节选)第一章总则第三条本细则下列用语的含义:“大额交易报告”是指我行对规定金额以上的资金交易依法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包括大额现金交易报告和大额转账交易报告。
“可疑交易报告”是指我行按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怀疑或者有理由怀疑某项资金属于犯罪活动的收益或与恐怖分子筹资有关而按照要求,将资金交易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
“重点可疑交易报告”是指对已提交的所有可疑交易报告涉及的交易进行重点全面的分析、识别后,有合理理由认为交易或者客户可能与洗钱、恐怖主义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可疑交易。
“短期”是指10个工作日以内,含10个工作日。
“长期”是指1年以上。
“大量”是指交易金额单笔或者累计低于但接近大额交易标准的。
“频繁”是指交易行为营业日每天发生3次以上,或者营业日每天发生持续3天以上。
“以上”包括本数。
“T+1”天是指交易发生后的第二天。
“T+2”天是指交易发生后的第三天。
第二章组织及管理第四条总行合规和风险管理部反洗钱合规专员、情报专员负责对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数据报送的监督和检查,以确保我行能及时按相关规定做好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报送工作。
第五条总行职能部门、各支行反洗钱管理员、各营业网点反洗钱信息报告员是执行落实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岗位责任人,应每天登录反洗钱系统进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数据处理。
“镇级信用社审批”用户由各支行反洗钱专职管理员担任,“市联社审批”用户由各支行反洗钱兼职管理员担任。
第六条为确保各类反洗钱数据按时上报,各单位必须确保每天人员到位、工作到位,保证反洗钱日常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工作正常、准确无误、有序开展。
第七条客户经理应加强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提高客户识别责任意识,对在面向市场开发、拓展客户过程发现的异常或可疑的客户(存款客户或贷款客户),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向所在支行的反洗钱专职管理员反馈。
第八条审计员在反洗钱常规检查或专职管理项检查中,应对客户身份识别、大额和可疑交易进行重点检查,发现异常或可疑的客户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向所在支行的反洗钱专职管理员反馈。
银行营业部可疑交易报告流程

银行营业部可疑交易报告流程一、可疑交易特征发现1、软件筛选营业部反洗钱指定人员公司把《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第十二条规定的可疑交易特征中的6条进行软件筛选,各营业部一般在交易日的弟二天下午可通过软件平台查询筛选结果。
注:软件筛选特征明细(一)客户资金账户原因不明地频繁出现接近于大额现金交易标准的现金收付,明显逃避大额现金交易监测。
(二)没有交易或者交易量较小的客户,要求将大量资金划转到他人账户,且没有明显的交易目的或者用途。
(三)客户的证券账户长期闲置不用,而资金账户却频繁发生大额资金收付。
(四)长期闲置的账户原因不明地突然启用,并在短期内发生大量证券交易。
(五)开户后短期内大量买卖证券,然后迅速销户。
(六)客户频繁办理基金份额的转托管且无合理理由。
2、营业部工作流程中发现的可疑特征、客户服务人员等营业部工作人员在从事金融服务等工作中发现的可疑交易和行为,应当填写附件1或2,书面报告营业部反洗钱指定人员,通过人工录入进行报告,报告应采用书面方式。
注:工作流程中特称发现明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一)与洗钱高风险国家和地区有业务联系。
(二)客户要求基金份额非交易过户且不能提供合法证明文件。
(三)客户要求变更其信息资料但提供的相关文件资料有伪造、变造嫌疑。
(四)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发现其他交易的金额、频率、流向、性质等有异常情形,经分析认为涉嫌洗钱的。
《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金融机构怀疑客户、资金、交易或者试图进行的交易与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犯罪以及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从事恐怖融资活动的人相关联的,无论所涉及资金金额或者财产价值大小,都应当提交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报告。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一)客户拒绝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
(二)客户无正当理由拒绝更新客户基本信息的。
(三)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怀疑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的。
报送可疑交易报告

报送可疑交易报告1. 引言可疑交易报告是指金融机构在发现涉嫌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活动的交易时,按照相关监管要求对该交易进行报告的行为。
报送可疑交易报告是金融机构执行反洗钱职责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维护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在这份文档中,我们将介绍报送可疑交易报告的基本概念、关键步骤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这将有助于金融机构员工了解如何正确地发现、报告和处理可疑交易。
2. 可疑交易报告的基本概念可疑交易报告是金融机构根据反洗钱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嫌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活动的交易进行报告的行为。
可疑交易报告主要目的是协助相关监管机构加强对非法金融活动的监管,防止洗钱和恐怖融资等犯罪行为。
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金融机构在发现以下情况时应当主动报送可疑交易报告:•交易金额异常巨大或与客户经营业务不符;•客户行为急剧变化,与以往交易习惯明显不符;•客户提供虚假身份信息或拒绝提供真实信息;•客户出现异常资金往来,涉及高危地区或重点关注国家;•客户涉及未经批准的行业或业务。
3. 报送可疑交易报告的关键步骤3.1 识别可疑交易金融机构的员工应当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及时识别可疑交易。
这包括对客户的交易行为进行风险评估,检测交易中的异常情况。
金融机构可以引入先进的风险监测系统,以帮助员工发现可疑交易。
3.2 收集必要信息在报送可疑交易报告之前,金融机构需要收集相关的交易信息和客户资料。
这包括交易的时间、金额、涉及的账户、涉及的客户等。
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客户身份认证体系,确保收集到的信息真实有效。
3.3 分析和评估可疑交易金融机构的反洗钱部门需要对可疑交易进行分析和评估。
他们需要查看交易的背景信息,了解交易的目的和动机,判断该交易是否涉嫌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活动。
分析和评估的结果将决定是否需要报送可疑交易报告。
3.4 编写和报送可疑交易报告通过以上步骤的分析和评估,金融机构员工需要编写可疑交易报告。
报告应该包括交易的基本信息、报送机构的联系方式以及相关的背景信息和分析结果。
银行可疑交易报告操作规程

银行可疑交易报告操作规程银行可疑交易报告操作规程一、概述为做好反洗钱工作,保障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金融安全,银行必须建立可疑交易报告机制。
本操作规程旨在明确银行内部可疑交易报告的流程和要求,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报告对象的定义1. 可疑交易:指涉及洗钱、恐怖融资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交易,或与客户的经济背景、资金来源等存在风险的交易。
2. 可疑交易对象:包括银行内部员工、客户、外部机构等可能涉及可疑交易的实体。
三、报告人员的责任1. 客户经理:负责日常客户交易监控,如发现可疑交易,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配合调查机构提供所需的信息和协助。
2. 内部监察部门:负责监督整个银行的交易活动,发现可疑交易后,应立即向反洗钱部门报告,并配合调查机构提供所需的信息和协助。
3. 反洗钱部门:负责建立银行反洗钱制度和机制,收集、分析、报告可疑交易信息,并配合相关部门对可疑交易进行调查。
四、报告程序和要求1. 发现可疑交易:一旦发现可疑交易,报告人员应立即书面报告给上级,并在24小时内向反洗钱部门报告,如果情况紧急,应当口头报告。
2. 报告内容: 可疑交易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交易对象的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常用电话号码等;- 交易时间、地点、金额等具体交易信息;- 可疑交易背景和原因的简要说明;- 报告人员的联系方式。
3. 报告机构:银行的反洗钱部门负责接收并处理可疑交易报告,如需调查,应及时报告给相关执法机构。
4. 保密要求:对于可疑交易报告的内容和源头信息要严格保密,仅在需要的情况下提供给执法机构或监管部门。
五、报告的后续处理1. 反洗钱部门应及时对可疑交易进行分析,并按照相关规定决定是否立案调查,如果决定调查,应向执法机构报案。
2. 执法机构接受反洗钱部门的报案后,应根据情况展开调查,并及时将调查结果反馈给反洗钱部门。
3. 如果调查结果证明涉嫌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制裁,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银行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流程操作规程

XX 银行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流程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XXXXXX-XXXX编制部门:合规管理部审核:批准:版次号:生效日期:年月日目录0修改记录 (2)1目的和范围 (3)2定义 (4)3基本规定 (4)4职责与权限 (5)4.1支行会计主管岗 (5)4.2合规管理部反洗钱管理岗 (6)5操作流程 (6)5.1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流程 (6)6规章制度索引 (7)6.1外部法律法规 (7)6.2相关制度文件 (7)7附录 (7)8记录 (8)记录一:反洗钱工作情况统计表 (9)0修改记录1目的和范围为规范XX 银行(以下简称“本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行为,防止洗钱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特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适用于总行和支行相关反洗钱管理部门、岗位及全辖支行。
2定义1)大额交易,是指达到大额交易规定金额的交易;2)可疑交易,是指交易的金额、频率、流向、用途、性质等有异常情形的交易;3基本规定1)大额交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交易20万元以上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b)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银行账户之间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200万元以上的款项划转;c)自然人银行账户之间,以及自然人与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银行账户之间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50万元以上的款项划转;d)交易一方为自然人、单笔或者当日累计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跨境交易。
2)可疑交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短期内资金分散转入、集中转出或者集中转入、分散转出,与客户身份、财务状况、经营业务明显不符;b)短期内相同收付款人之间频繁发生资金收付,且交易金额接近大额交易标准;c)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短期内频繁收取与其经营业务明显无关的汇款,或者自然人客户短期内频繁收取法人、其他组织的汇款;d)长期闲置的账户原因不明地突然启用或者平常资金流量小的账户突然有异常资金流入,且短期内出现大量资金收付;e)与来自于贩毒、走私、恐怖活动、赌博严重地区或者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的客户之间的资金往来活动在短期内明显增多,或者频繁发生大量资金收付;f)没有正常原因的多头开户、销户,且销户前发生大量资金收付;g)提前偿还贷款,与其财务状况明显不符;h)客户用于境外投资的购汇人民币资金大部分为现金或者从非同名银行账户转入;i)客户要求进行本外币间的掉期业务,而其资金的来源和用途可疑;j)客户经常存入境外开立的旅行支票或者外币汇票存款,与其经营状况不符;k)外商投资企业以外币现金方式进行投资或者在收到投资款后,在短期内将资金迅速转到境外,与其生产经营支付需求不符;l)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投入资本金数额超过批准金额或者借入的直接外债,从无关联企业的第三国汇入;m)证券经营机构指令银行划出与证券交易、清算无关的资金,与其实际经营情况不符;n)证券经营机构通过银行频繁大量拆借外汇资金;o)保险机构通过银行频繁大量对同一家投保人发生赔付或者办理退保;p)自然人银行账户频繁进行现金收付且情形可疑,或者一次性大额存取现金且情形可疑;q)居民自然人频繁收到境外汇入的外汇后,要求银行开具旅行支票、汇票或者非居民自然人频繁存入外币现钞并要求银行开具旅行支票、汇票带出或者频繁订购、兑现大量旅行支票、汇票;r)多个境内居民接受一个离岸账户汇款,其资金的划转和结汇均由一人或者少数人操作。
可疑情况报告流程

可疑情况报告流程概述可疑情况报告是指组织内部员工或外部用户发现的一些异常问题或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报告将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解决。
本文档将介绍可疑情况报告的流程,包括报告的提交、审核和处理等过程。
报告提交1.报告来源:可疑情况报告可以来自组织内部的员工,也可以来自外部用户。
组织应提供多样化的报告渠道,如邮件、在线表单、热线电话等,以方便报告人员的提交。
2.报告内容:报告应包含以下基本信息:–可疑情况的描述:报告人应详细描述发生的可疑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人员等相关细节。
–相关证据:报告人应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如截图、录音等,以便审核人员判断问题的真实性。
–联系方式:报告人应提供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审核人员与其进一步沟通和了解情况。
报告审核1.报告接收:组织内部应设立专门的审核团队或分配专人负责接收和处理这些报告。
接收到报告后,应及时进行初步的审核,确认报告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报告分类:根据报告的内容和紧急程度,审核人员将报告进行分类。
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级别:紧急报告、一般报告和意见建议。
紧急报告为最高级别,涉及重大安全隐患或紧急事件;一般报告为次高级别,涉及一般安全问题;意见建议为最低级别,仅为提出改进建议。
3.报告评估:审核人员对报告进行综合评估,确定问题的紧急性和处理的优先级。
根据实际情况,审核人员可以与报告人再次联系,进一步了解细节或要求提供补充证据。
4.报告处理:审核人员根据报告的分类和评估结果,将报告转发给相应的处理部门或责任人。
同时,审核人员还需对报告的处理进行跟踪和监督,以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报告处理1.接收报告:处理部门或责任人接收到报告后,应立即确认报告的处理责任人,并指定处理的时间节点和具体措施。
2.调查核实:处理责任人应对报告中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调查核实,确保问题的真实性,并尽快找出问题的根源。
3.解决问题:处理责任人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按计划执行。
可疑交易报告编写

可疑交易报告编写1. 引言可疑交易报告(Suspicious Transaction Report,STR)是由金融机构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对怀疑存在违法或违规行为的客户或交易进行报告的一种制度。
本文将介绍可疑交易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和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和范例。
2. 可疑交易报告编写基本要求在编写可疑交易报告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2.1 准确性报告中的信息应当准确无误地反映出交易的实际情况。
所有涉及的数据、细节和描述都应当经过核实,并且在报告中做到客观描述,避免主观臆断。
2.2 完整性可疑交易报告应当全面详尽地描述相关交易的各个方面,包括交易的类型、金额、时间、地点、参与方等。
确保报告中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相关部门或机构能够对此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调查。
2.3 时效性报告应当及时编写并提交给相关部门或机构。
及时性是保证可疑交易得到及时处置和调查的重要条件。
2.4 内容规范性报告中的内容应当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遵循行业标准和格式。
报告的结构清晰,各个部分之间应当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3. 可疑交易报告编写流程编写可疑交易报告的流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收集信息首先,从各个渠道和系统中收集与可疑交易相关的信息,包括客户信息、交易记录、资金流向等。
确保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和材料以支持报告的编写。
3.2 分析与评估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可疑交易进行分析和评估。
结合内部风险评估模型和规则,对交易进行风险评估,并判断是否达到了提交可疑交易报告的标准。
3.3 编写报告在编写报告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模板进行。
报告应当包括交易的基本信息、涉及的客户信息、交易时间、金额、地点等,并提供详细的分析和评估结果。
3.4 审核与审批报告完成后,需要进行内部审核和审批流程。
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并对报告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3.5 提交报告最后,将审核通过的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机构。
确保报告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提交,并保留相应的备份和记录。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明确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有关执行问题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明确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有关执行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10.02.10•【文号】银发[2010]48号•【施行日期】2010.02.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明确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有关执行问题的通知(银发[2010]48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进一步提高可疑交易报告工作的有效性,指导反洗钱工作人员准确理解执行反洗钱监管规定,现就明确部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金融机构在执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中遇到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金融机构全面开展可疑交易报告工作的问题一是金融机构应逐步建立以客户为监测单位的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流程,有效整合可疑交易监测分析与客户尽职调查两项工作。
既要在客户尽职调查工作中采取合理手段识别可疑交易线索,又要在交易数据的筛选、审查、分析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客户尽职调查的工作成果,提高监测分析工作的有效性。
二是金融机构应将可疑交易监测工作贯穿于金融业务办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合理有效的操作流程,引导本单位金融从业人员随时随地注意客户、资金和交易是否与洗钱、恐怖融资等违法犯罪活动有关。
三是反洗钱监测工作应覆盖各项金融业务。
可疑交易监测分析的对象不能仅局限于会计数据,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要全面关注各种情况。
对于进行中的交易或者客户准备开展的交易,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发现或有合理理由怀疑其涉及洗钱、恐怖融资的,应当按照规定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二、关于纳入可疑交易报告范围的异常交易的合理处理问题《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2号发布)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所列举的异常交易(以下简称异常交易),是引导我国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经验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有效识别可疑交易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操作规程

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XXXXXX-XXXX编制部门:审核:批准:版次号:A/0生效日期:年月日目录0修改记录 (4)1目的 (5)2适用范围 (5)3定义、缩写和分类 (5)4职责与权限 (5)4.1总行法律与合规部案例审批岗(总行审批岗) (5)4.2总行法律与合规部上报管理岗(总行上报岗) (6)4.3总行法律与合规部信息维护岗(总行信息岗) (6)4.4总行业务运营管理部系统管理岗(总行管理岗) (6)4.5分行合规部案例审批岗(分行审批岗) (6)4.6支行案例审核岗(支行审核岗) (6)4.7支行案例编辑岗(支行编辑岗) (7)4.8支行交易补录岗(支行补录岗) (7)4.9不相容岗位 (7)5基本规定 (7)6操作流程 (11)6.1大额交易报告操作流程 (11)6.2一般可疑交易报告 (14)6.3重点可疑交易报告 (17)7检查监督 (19)8合规文件索引 (20)8.1外部合规文件 (20)8.2内部合规文件 (20)8.3相关体系文件 (20)9附录 (20)10记录表单 (20)11附录一:《大额交易报告要素内容》 (21)12附录二:《可疑交易报告要素内容》 (22)0 修改记录1 目的本文件规定了XX银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操作流程和控制要点,旨在规范反洗钱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工作,进一步明确各岗位职责,加强风险控制,降低风险。
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XX银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操作,包括反洗钱监测系统用户设置、审批工作流等活动。
3定义、缩写和分类(1)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收益,通过各种手段隐瞒或掩饰起来,并使之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和过程;(2)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依照法律法规采取相关措施的行为;(3)反洗钱监测系统(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是指根据《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关于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的规定,通过参数化定义,自动筛选符合客观标准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的信息监控与报告系统。
可疑交易工作流程

景德镇市城市信用社对公为规范储蓄网点反洗钱工作,加强网点对大额可疑交易的管理和上报,使反洗钱工作落到实处,现将具体操作要求通知如下:(一)认真落实账户信息实名制度在办理本外币储蓄账户、结算账户的开户(包括批量处理业务)、变更账户信息等业务时,要严格按照实名制要求做好对客户实名证件的验证、登记工作,严禁开立匿名、虚假账户;代理人办理的,还需验证代理人的身份证件;办理5万元(不含)以上的现金存取款等需要对身份进行识别的业务时,应按规定核对客户身份证件。
客户办理人民币银行业务时出示的身份证件是居民身份证的,应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进行核查。
已配备身份证鉴别设备的网点,在联网核查识别前应对身份证真伪进行验证。
发现证件存在疑问的(包括但不限于客户身份证件联网核查存有瑕疵、证件失效、客户与其持有的身份证件不符),应查实后方可办理后续业务。
(二)认真落实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在办理本外币开户、大额现金类汇兑业务(含转账)、代理保险、基金等业务时除需按照规定对客户进行身份识别外,还需留存客户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或影印件。
在确认客户已与我行建立了业务关系,并且已保存客户有效身份证件前提下,在为该客户办理开户业务时经查验原保存的身份证件仍为有效的,不再保存其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或影印件。
应严格按照《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邮政储蓄业务制度》和《中国邮政储蓄会计制度》等制度要求做好各类业务档案的保管工作。
客户身份资料、通过邮储蓄营业机构柜台、自助终端进行的各类业务交易记录档案应自业务关系结束之日起或交易记账之日起至少保存15年;(三)客户信息录入应完整登记客户信息时,除姓名、身份证号码等进行登记外,还应做好国籍、职业、住所地或工作单位地址、联系方式、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等信息的登记工作。
客户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应登记客户的经常居住地。
重点可疑交易报告

重点可疑交易报告重点可疑交易报告是一种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机制,在金融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重点可疑交易报告的定义、意义、流程和重要性进行深入探讨。
一、重点可疑交易报告的定义重点可疑交易报告是指金融机构所发现的一种可疑交易,这种交易存在违反法规或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可能涉及到洗钱、恐怖融资等违法行为。
二、重点可疑交易报告的意义重点可疑交易报告的核心是防止洗钱和反恐怖融资。
洗钱是指不合法的资金在金融体系中进行透明化的过程,恐怖融资则指为了实现恐怖主义、暴力行为而进行的资金筹集过程。
这两种行为都严重威胁到金融行业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因此,重点可疑交易报告是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的重要手段。
三、重点可疑交易报告的流程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过程中,会发现一些不合规或可疑的交易情况,此时需要进行重点可疑交易报告的提交。
具体的流程如下:1.识别可疑交易:金融机构需要设定交易监测规则和自动监控系统,及时识别出可疑交易,包括金额超过某个限额、频繁提现等情况。
2.内部审核:识别出可疑交易后,需要进行内部审核,验证交易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3.提交报告:内部审核通过后,金融机构需要及时向洗钱监察机构提交重点可疑交易报告,说明交易的基本情况、涉嫌的违法行为、相关人员信息等。
4.监管机构审查:监管机构会对收到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进行审查和分析,根据情况作出进一步处理。
四、重点可疑交易报告的重要性重点可疑交易报告是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的核心。
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切实遏制犯罪行为:重点可疑交易报告能够及时发现并遏制洗钱和恐怖融资等犯罪行为,有效维护金融行业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2.增强金融机构的信誉:金融机构认真执行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能够树立起良好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形象,提升金融机构在客户和社会中的信誉。
3.确保合规经营: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规定了金融机构在业务操作中的规则,通过学习和遵循这些规则,能够使机构更好地进行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数据查询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数据查询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08.05.22•【文号】银办发[2008]130号•【施行日期】2008.05.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数据查询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2008年5月22日银办发[2008]130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为规范联网查询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数据工作,总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数据查询操作规程(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分支机构应参照本规程制定配套管理制度,合规开展查询工作,确保可疑交易报告数据的保密、安全和合法使用。
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报告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数据查询操作规程(试行)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数据查询操作规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通过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以下称系统)查询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数据(以下称数据)工作,加强数据管理,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称分支机构)。
第三条本规程所指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提供查询的各类反洗钱数据;(二)由应用程序、服务器端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组成的软件系统;(三)由查询客户终端、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硬件设备组成的硬件平台。
第二章接入管理第四条系统的部署与运行基于人民银行内联网。
分支机构查询终端架设在本机构反洗钱处办公环境,通过人民银行内联网单点接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业部可疑交易报告流程
一、可疑交易特征发现
1、软件筛选
公司把《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第十二条规定的可疑交易特征中的6条进行软件筛选,各营业部一般在交易日的弟二天下午可通过软件平台查询筛选结果。
? 注:软件筛选特征明细
(一)客户资金账户原因不明地频繁出现接近于大额现金交易标准的现金收付,明显逃避大额现金交易监测。
? (二)没有交易或者交易量较小的客户,要求将大量资金划转到他人账户,且没有明显的交易目的或者用途。
? (三)客户的证券账户长期闲置不用,而资金账户却频繁发生大额资金收付。
? (四)长期闲置的账户原因不明地突然启用,并在短期内发生大量证券交易。
(五)开户后短期内大量买卖证券,然后迅速销户。
(六)客户频繁办理基金份额的转托管且无合理理由。
2、营业部工作流程中发现的可疑特征
营业部工作人员在从事金融服务等工作中发现的可疑交易和行为,应当填写附件1或2,书面报告营业部反洗钱指定人员,通过人工录入进行报告,报告应采用书面方式。
注:工作流程中特称发现明细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一)与洗钱高风险国家和地区有业务联系。
(二)客户要求基金份额非交易过户且不能提供合法证明文件。
(三)客户要求变更其信息资料但提供的相关文件资料有伪造、变造嫌疑。
(四)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发现其他交易的金额、频率、流向、性质等有异常情形,经分析认为涉嫌洗钱的。
《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
金融机构怀疑客户、资金、交易或者试图进行的交易与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犯罪以及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从事恐怖融资活动的人相关联的,无论所涉及资金金额或者财产价值大小,都应当提交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报告。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
(一)客户拒绝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
(二)客户无正当理由拒绝更新客户基本信息的。
(三)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怀疑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的。
(四)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时发现的其他可疑行为。
二、尽职调查
营业部反洗钱指定人员应对通过软件和人工发现的可疑特征进行尽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客户身份是否真实,是否存在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
(二)客户职业,主要观察客户职业与客户资产、交易是否存在明显差异。
(三)结合身份情况,对照交易记录、资产状况,了解其交易性质和交易目的。
尽职调查一般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尽职调查应留有书面资料及相应附件(附件1、2)。
三、营业部内部分析和审核
营业部对可疑交易进行报告应该经过分析和审核,经审核后营业部才能对可疑交易进
行报告。
四、在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送平台进行录入上报
营业部应在可疑交易发生五个工作日内进行录入,录入时请参考证券期货业可疑交易数据字典。
其中重点可疑应形成书面报告,报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营业部在软件中修改报送标记,进行报送。
附件1:营业部可疑交易分析表(自然人)编号:
附件:张时间:年月日附件2:营业部可疑交易分析表(机构)编号:
附件:张时间: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