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育教育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育教育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bbdef9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d.png)
美育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育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育教育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审美能力是指通过欣赏、鉴赏和创作艺术作品等方式,对美感进行感知、理解和评判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审美能力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修养,更是一种能力,对人们的心智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加强美育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欣赏音乐、观看绘画、品味文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存在,并提升他们对美的敏感度。
此外,学校还可以举办各类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美的渴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二、开展多样化的艺术活动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学校应该开展多样化的艺术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音乐厅、剧院等文化场馆,让他们近距离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艺术家、文化人士来校园进行交流和讲座,让学生与专业人士接触,了解更多艺术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通过参与和竞争来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和审美能力。
三、注重美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为了将美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学校应该将艺术元素融入到各个学科中去。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和欣赏,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之美;在数学课上,可以通过学习几何图形、计算音符时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音乐感。
通过将美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融合,不仅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效果,更能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的转变要想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
同时,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纳入到日常教学中去,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5205831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9.png)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引言小学语文教学不仅需要传授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审美能力正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培养小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培养小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意义审美能力是人的基本素养之一,对于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其次,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审美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到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还涉及到对美的创造和表达。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年龄阶段,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例如,在教授古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古诗中的画面和意境呈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美。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故事讲述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的魅力。
2.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美。
例如,在教授《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景,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美的存在,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审美创造力是审美能力的最高表现之一。
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e1c73e8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f.png)
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生中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他们审美意识的关键。
观察是审美体验的前提条件。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等活动,让他们近距离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和作品,激发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老师可以组织一些观察艺术作品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细节和美感,从而提高他们对艺术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其次,通过艺术创作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艺术创作是审美意识的最高级形式,也是培养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小学生的艺术课上,老师可以组织各种创作活动,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构图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此外,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还需要注重审美教育的渗透和融入。
在学校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艺术元素,使学生在其他学科中体验美的魅力。
例如,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讲解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诗意与美感;在数学课上,通过介绍对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在音乐课上,让学生欣赏一些经典音乐作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通过这种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可以丰富小学生的审美经验,拓宽他们的审美领域。
另外,与家庭和社会的合作也是提高小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艺术环境和艺术经验。
父母可以带孩子参观艺术展览,一起欣赏音乐会,讨论艺术作品,把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
同时,学校和社区也可以与艺术机构、美术馆等合作,举办各种艺术活动,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资源和学习机会。
通过与家庭和社会的合作,可以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05ad6c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8.png)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研究要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审美能力,以及如何发展它。
一、审美能力是什么?审美能力是指个体对于艺术、美学领域中的事物、现象和规律进行感性认识和理性判断的能力。
这种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通过培养和学习来逐渐发展。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他们的个人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1.创造情境创造情境是指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创造一种特定的氛围,让学生进入到艺术、美学的感受中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在课程设计中融入一些有趣的情境,如在美术课上给学生布置一些拍摄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观察、拍摄美丽的事物和景色,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在更深层次上去接触美学。
2.摆脱“美”与“丑”的框架孩子们往往会把物品划分为“美”的和“丑”的,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孩子们的认识会变得更加细致和深刻,但对于美与丑的界定却往往会囿于主观感官的体验和经验。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等方式,引导孩子去发现物品中的美,释放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我,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美感。
3.培养学生认识的多样性在教学中,要注意开展多元化的艺术教育,使学生在欣赏和创造美术作品时,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感受和情感。
这样,学生将有机会从感性认知转向理性思考,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
4.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去,让他们充分体验美术课所带来的乐趣。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善于在特定的情境中采取合适的美术表现方式,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结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综合性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注重创造情境、摆脱“美”与“丑”的框架、培养认识多样性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美术课老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自身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浅谈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1)
![浅谈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1)](https://img.taocdn.com/s3/m/52304c30a5e9856a56126023.png)
浅谈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艺术鉴赏力,亦称审美能力,它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审美鉴赏力的提高,有助于以美的规律和美的理想去改变世界,发展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
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像力、创造力等。
一.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准备为取得高级的享受而放弃低级的享受。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由低到高。
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人们衣食无忧,产生高级的精神需要和审美追求,而由于当前人们对审美认识的提高,所以就必须要求下一代也具备良好的审美观。
人们常说从小就要养成好的习惯长大才能有好的作为,从小培养审美习惯也是审美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柏拉图强调从小培养青少年养成爱美的习惯是很重要的。
他说: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少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感受他们的好影响,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入美于心灵的习惯。
”有审美的想法还必须有审美培养所必须的场合、环境,艺术教育就应该不断地创设一个又一个艺术审美环境,家长应引导学生参与审美体验,使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对艺术作品进行直接的感知。
三.如何培养小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说,审美能力是有意识的教育和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的结果。
从儿童到成年的转变,是心理成熟和审美理解力增强的表现,而这种转变又不是自动进行的,教育是促成这种转变的”。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类在培养小学生审美发展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家庭。
审美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从细节上培养父母是小孩的第一任老师,小时侯对事物的印象才是最深刻的。
比如学习音乐、美术等,并不是要孩子成为音乐家、画家,但是让孩子学习音乐,特别是学会欣赏音乐,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丰富和美化孩子的精神生活,给孩子送去欢乐。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4a96362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3.png)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导语:美术课是小学生在学校中接触艺术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色彩是美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在小学美术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不同的色彩,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绘画作品或者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学生亲身感受色彩的变化和表现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色彩进行创作,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色彩表达出来。
二、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艺术作品观察和欣赏艺术作品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美术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建筑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者艺术展览,让他们亲身体验艺术作品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三、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创作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小学美术课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和机会。
可以通过教授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媒介进行创作,如绘画、雕塑、拼贴等,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锻炼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培养学生对艺术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艺术与文化密不可分,了解和认知艺术文化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
在小学美术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艺术史、名家作品和艺术流派等内容,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的艺术形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文化,通过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审美能力。
通过对艺术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高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情感体验艺术修养和情感体验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
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2ec3b55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b.png)
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小学美术课程作为第一步,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要想培养学生的良好审美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利用一些明星作品或者名人作品,或者带领学生前往美术馆、画廊等文化场所,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艺术,进而了解并探究艺术中包含的内涵。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创作,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独立思考并展示自己的独特创意,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
二、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不仅是美术创作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心观察不同自然物象、人物肖像、还原生活场景或动漫人物等作品,帮助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进而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想象力和判断力。
此外,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让学生重视色彩在艺术中的作用,通过学习、比较不同颜色和颜色的搭配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同时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提高学生的艺术融入能力,就要进行多角度的文化艺术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讲解绘画技法的同时,将重点放在艺术文化知识的传授上,如古代人物肖像、民俗风情、历史建筑等,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四、关注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创新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鼓励学生在使用不同材料和技法的过程中进行尝试和改进。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教学中要给予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度,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掘自己的潜能。
总的来说,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期和坚持的过程。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9ff9d3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e.png)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教学在小学阶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培养兴趣、提供艺术素材、创设艺术氛围、激发创造力。
一、培养兴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是培养他们审美能力的第一步。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1. 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教室中布置一些与美术相关的装饰品,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
2. 引导学生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
3. 讲解艺术作品:通过讲解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
二、提供艺术素材提供艺术素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之一。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丰富的画材: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画笔、颜料、纸张等画材,满足他们的创作需求,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
2. 提供经典艺术作品:给学生展示一些著名的艺术作品,让他们了解到不同艺术流派的特点和魅力。
3. 提供创作主题:为学生提供一些创作主题,引导他们进行自由创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创设艺术氛围创设艺术氛围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做法:1. 组织美术活动:定期组织一些美术活动,如艺术展览、美术比赛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增加他们对美术的体验和感受。
2. 墙面展示:在教室的墙面上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3. 艺术观摩:组织学生去参观一些艺术机构,如美术馆、画廊等,让他们接触到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开阔他们的视野。
四、激发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培养他们审美能力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1. 开展创意绘画:组织学生进行创意绘画活动,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尝试新的创作方式。
2. 探索不同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如素描、水彩画、立体造型等,让他们体验到不同艺术形式的乐趣。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7b72f89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1.png)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一、提供多样化的艺术体验和教育要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艺术体验和教育。
学校可以开设各种艺术类课程,如音乐、美术、舞蹈和戏剧等,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形式的艺术表达。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和音乐会等文化场所,使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美妙,并对各种艺术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培养观察力和感知力观察力和感知力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基础。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认识事物、感知事物的关键时期,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引导孩子们注重观察和感知身边的事物。
可以通过陪孩子们欣赏自然风景、艺术作品和民间手工艺品等方式,让他们学会观察和发现事物的美。
三、倡导文化熏陶和艺术熏陶文化熏陶和艺术熏陶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家长和老师可以给孩子们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诗歌和名著等,让他们领略文学之美。
此外,还可以组织孩子们参加一些艺术培训班,如乐器、舞蹈或绘画等,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是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核心。
小学生正处于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
可以鼓励孩子们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他们尽情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同时,还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艺术启发的题材,如观看一些艺术片或展览,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思维方式。
五、意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最后,关键要让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识到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只有大力推进审美教育,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0ca4f4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0.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审美能力也变得日益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 从美术教育入手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基本途径。
美术教育要注重学生的感受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尝试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想法,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美的氛围和美的精神,发展出自己的审美能力。
在具体实践中,美术教育可以通过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欣赏艺术品,去参观美术馆,去感受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背后的意义。
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艺术活动,如画画比赛、艺术展览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美的魅力。
2. 多媒体教育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多媒体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多媒体教育将图片、音乐、视频等数字化媒体相结合,给学生带来丰富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从而激发其审美能力。
在多媒体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数字媒体,如电影、纪录片、音乐视频等,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和风格。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艺术作品的构成、造型和风格等要素,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例如,让学生分析电影的拍摄手法、镜头运用等,或者分析一幅油画的构图和色调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和美的本质。
3. 通过阅读培养审美能力阅读是一种很重要的审美体验,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体验到文字和绘画所传递给他们的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文学作品、传记等文本,教会他们品味作品中的美,欣赏作品中的语言、表现手法和意境,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同样地,阅读绘本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性的绘本,引导学生欣赏绘画的构图、色彩以及材料的运用等方面。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解析绘本中创作的意图,增强他们的审美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05a0e7d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7.png)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个体对美的感受、判断和欣赏的能力,它不仅仅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还涉及到日常生活中对漂亮事物的辨别与喜好。
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对于其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审美环境首先,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教育者应该创设一个良好的审美学习环境。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可以成为培养孩子审美能力的场所。
学校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场所,让他们接触到各类艺术作品,感受到美的力量。
家庭可以在孩子的房间、书桌上摆放一些美观的物品,或者共同观看一些优秀的电影、电视剧,从而培养孩子对美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
社会方面,可以积极组织或参与一些艺术活动,例如参加美术展览、音乐会等,让孩子全方位地感受到美的魅力。
二、引导多元审美体验其次,要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引导他们进行多元的审美体验。
多元的审美体验可以包括音乐、绘画、舞蹈、戏剧等多个艺术领域。
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要注重开设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课程,让孩子可以亲身体验不同艺术形式带来的美感。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也应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艺术活动,例如参与剧本朗读、合唱团或舞蹈队的表演等,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表现能力。
三、教育美的观察和思考除了创设良好的审美环境和引导多元审美体验外,教育者还应该帮助小学生培养对美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进行美术学习时,可以通过观察艺术家的作品,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其中的细节和表现手法,从而培养他们对美的品味。
同时,教育者还可以结合生活、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美的存在和表现方式。
例如,在花草树木繁茂的季节,教育者可以带领学生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同时引导他们发现和思考美在哪里。
四、鼓励创造性表达最后,要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需要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表达。
创造性表达是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通过绘画、写作、舞蹈创作等方式进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aa2be44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7.png)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内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学会用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待人和事,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人生态度,激发学生内心的美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不难发现教材中蕴藏着很多丰富新颖的艺术形象,再加上优雅的词汇搭配,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美好的意境,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创设多样化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所提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情怀。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行了探究,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能力;教学研究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的学习主要以基础性知识为主,在语文教材中蕴藏着很多精美名篇、优雅诗句、精选散文等内容,能够从中欣赏到语句的优雅和美妙,都是一些值得深思的文章,这些内容的学习,除了让学生能够学习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文字的描述能够揣摩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脑海中呈现出精彩的画面,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感受力,可以说感受力是审美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整个审美过程中最初的定位,有了感受力才能慢慢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也是想象力和鉴赏力的前提和基础,通往审美境界的有效途径。
每个人对美有着不同的理解,美萦绕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无处不在,同样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体现出各式各样的美,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美、抓住美、感受美。
每个人的审美感受能力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去挖掘学生的潜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根据学生的心理、情感态度等创设有利条件。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不同模式的情境,可以采用线条、色彩、形状、声音等这些外在形式,将直观、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搭配上语言文字的渲染,增强审美的强度和力度,使学生沉浸在艺术美的氛围之中,通过视觉、听觉等方面来感受美,提高学生对美的敏感度、灵活性。
小学生的美育教育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小学生的美育教育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92ffc81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7.png)
小学生的美育教育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美育教育在小学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美育教育,小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本文将从教育的角度探讨如何进行小学生的美育教育。
一、为什么进行美育教育美育教育对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美育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审美情趣。
通过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绘画等,小学生可以培养对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
其次,美育教育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和创作,小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美育教育可以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艺术鉴赏活动需要小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二、如何进行美育教育1. 课堂教育在小学的日常课堂教育中,可以融入美育元素。
教师可以结合学科内容,设计一些与艺术相关的活动,如观看音乐会、欣赏绘画作品、学习舞蹈等。
通过这些活动,小学生可以在学科学习的同时,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2. 课外活动除了课堂教育,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小学生的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艺术活动,如艺术展览、演出、比赛等。
同时,可以鼓励小学生参加社区或社团组织的艺术培训班,如绘画班、舞蹈班等。
通过这些活动,小学生可以亲身参与艺术创作和表演,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三、培养小学生的美育教育思维1. 培养观察力观察是鉴赏艺术作品的重要能力。
可以通过给小学生提供各种艺术作品,引导他们观察画面的细节、形状、色彩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2. 提高思考力艺术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需要通过思考来理解。
小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思考,探究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3. 培养表达能力艺术鉴赏与表达密切相关。
小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写作、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
四、家庭与学校合作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对于小学生的美育教育至关重要。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研究》开题报告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c913b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0.png)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研究》开题报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教育中也愈发重要,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据此,本文对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探讨了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1.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自新课改提出以来,我国教育目标就逐渐转向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更将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从近年来我国教育实际发展趋势分析,大部分小学教师,以及多数教育机构依然是以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将美术作为副科而完全忽视,因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缺失的。
由此可以发现,多数教育工作者没有正确认识到美术教育的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忽视了美术教育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
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同时对学生各方面能力水平的提升也有一定积极作用,而美学素养,也是学生综合素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天性比较活泼,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会有厌烦心理,很难安下心来学习。
借助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更加主动地学习,还能够激发出学生对美学的兴趣,并逐渐延伸到学习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
而这些兴趣将会更好地激发出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的教学也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审美能力培养和其他科目的知识能力培养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美学方法,如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要要求学生能够将美学的理念融入生活,能够以审美的目光看待生活,在生活中发觉美的踪迹。
审美能力培养能够加深学生对美学的理解和认识,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无处不在的美,进而产生对美的渴求与美学的兴趣,构成一个良性循环。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5108fd6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6.png)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美术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美术教育对于其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
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美术教育可以让孩子们在审美方面得到锻炼,同时也帮助孩子们增强对美的感知和认识。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同时,还可以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进步。
美术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启蒙非常有意义,对于孩子们的美感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美术教育不仅可以教会孩子们如何欣赏艺术品,更重要的是可以调动孩子们内心的情感和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同时,美术教育也可以促使孩子们形成独特的审美趣味,培养孩子们热爱美、创造美的品质。
这些品质不仅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审美水平,更可以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
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美术教育可以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和鉴赏艺术作品。
孩子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除了美的感性体验,还有对于艺术作品的认知和理解。
此时,需要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风格和色彩,其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学生可以更深刻的领会艺术作品的魅力,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其次,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美术教育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欣赏和鉴赏艺术品,还可以学会如何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作品。
学生可以通过手工制作和绘画等方式,展示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和表达。
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表现方式。
在探索的同时,还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让自己的艺术作品达到更高的艺术品位。
最后,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学生可以感知不同文化的色彩和风格,了解各种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6cbbeef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6.png)
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艺术和审美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和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和策略,帮助小学生在审美方面的发展。
一、创设艺术氛围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学校和家庭都可以创设艺术氛围。
在学校,可以举办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学生接触到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参与到艺术创作中,例如画画、写诗等。
在家庭,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欣赏音乐、观看电影、参观美术馆等,增加孩子对艺术的接触和了解。
二、注重审美教育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可以注重审美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可以通过讲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作品。
同时,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艺术活动中,例如学生合唱团、舞蹈队等,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还可以定期举办美术比赛、朗诵比赛等,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
三、培养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艺术作品等,学会发现美,感受美。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摄影等活动,培养他们对细节的敏感和观察力。
同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艺术作品进行比较和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四、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是艺术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学校可以提供创作空间和机会,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例如绘画、写作等。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故事编排等活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多媒体与艺术结合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多媒体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可以为小学生培养审美能力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艺术作品,例如利用电子白板展示美术作品、利用音频和视频进行艺术欣赏。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https://img.taocdn.com/s3/m/7d88b77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a.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当代社会,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成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已经成为教育界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一、注重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首要途径。
通过学习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学生能够感知艺术的美,培养对美的敏感度。
学校应设置完善的艺术课程体系,提供广泛的艺术教育资源,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体验各种艺术形式,从而拓展他们的审美视野。
二、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学生需要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校可以组织文化艺术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去参观音乐会、美术展览、戏剧演出等,近距离接触专业水平的文化作品。
此外,通过阅读文学经典和接触文化多样性,学生能够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他们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感知事物的美。
同时,学生的审美情趣也需要表达能力的支撑,通过绘画、写作、表演等形式,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审美体验进行表达,进一步提升审美能力。
四、营造美的环境氛围学校和家庭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学校可以打造美丽的校园环境,鼓励学生参与美化活动,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
家庭可以提供各种艺术类书籍和音像资料,让孩子在家中享受艺术的氛围,从小培养对美的感知和喜好。
五、引导学生欣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美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过程中,应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美的引导。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通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欣赏,能够加深对传统美的理解和认同。
同时,学生也需要接触现代艺术的创新成果,了解时代的潮流和变化,培养对现代美的欣赏能力。
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需要给予他们表达自我的机会。
学校可以开展艺术创作比赛、文学写作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创作,展示他们的个性和独特的审美观。
小学美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
![小学美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f511b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f.png)
小学美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导言:美术是小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一个重要科目,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审美能力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分析美术教育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发展。
一、审美意识的培养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人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是人们对美感和美的理解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接触到各种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美术课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名家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到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从而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美术教育还可以通过学习艺术知识,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学生不仅学习绘画、造型等技巧,还学习艺术史、美术理论等知识,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深入理解,学生的审美意识得以提高,对美的理解也变得更加深刻。
除了审美意识的培养外,小学美术教育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人们对美的表现形式进行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不仅通过绘画、雕塑等创作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还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研究和解读,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学生也需要学习如何对艺术作品进行理解和分析,这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解读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表现技巧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并提高他们对美的分析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提高自己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品味,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美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外,小学美术教育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表达能力等,这些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发展
![小学生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2b8808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e.png)
小学生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发展艺术在小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艺术修养,还能促进他们的审美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从小学生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培养途径以及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小学生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的发展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艺术修养可以让孩子们增长知识、提高情感表达能力并塑造良好的品格。
由于艺术在培养想象力、发展创造力方面的独特作用,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无限潜能和创造力,使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培养孩子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学校应该提供全面、系统的艺术教育课程,使学生在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培养。
开设各种类型的艺术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还能够拓宽他们的审美眼界。
其次,家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不同类型的艺术活动。
可以带他们参观博物馆、美术馆,观看音乐会、舞蹈演出等,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之美。
此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进行绘画、音乐演奏等创作活动,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鼓励,从而培养出孩子们独特的艺术才能。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与学校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的艺术家或老师来授课,引导学生学习不同艺术形式的技巧和理论知识。
举办各种展览活动,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创作的动力。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艺术比赛,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除此之外,互联网和新媒体也为小学生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通过网络平台,孩子们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艺术知识和技巧,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交流和互动。
同时,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他们可以了解到更多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拓宽他们的美感和审美视野。
最后,学生们自身的努力和积极参与也是培养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标签:小学美术;美学教育;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一直是当前教育的重点,为的是帮助学生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如何真正提高审美能力,更加高效地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念。
如何在小学美术当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直是当前教育界所关注的重点,所以在探索小学美术教育当中审美能力的策略一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和探讨。
一、注重审美眼光的传授。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注重有关审美和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培养审美眼光和审美能力,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审美知识,从而潜移默化形成审美意识,帮助学生产生审美理念还有美学思想,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分辨美,对美形成一定的标准,美术教学本身跟别的教学有所区别,该课程动手性强适合拥有自身的特点还有属性,是学生审美观念形成的初始阶段,教师们注重于在日常教学当中选择线条、画面、色彩等帮助学生理解美学还有各种美的概念,帮助学生的审美形成一定的体系。
教师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激发他们有关审美的兴趣,这种教学实际上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美术是一种视觉观感非常强的学科,能够让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可以从视觉形象中下手,让美术教育变得更加的生活化,艺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处处可见,夜晚的树、街边的花、教师的凳子,这些都是可以入画的素材,可以使用速写的形式表达。
教师可以直观地使用各种模型帮助学生置于一定的文化情境当中,教育学生正确感知美及表现美。
二、鉴赏名作提升审美境界
在教育学生鉴赏名作的时候首先应该展示的是一些对称的画作,比如蒙特里安的经典作品,被选成凯迪拉克的标志,在讲解的时候很多男生会对此产生兴趣,因为这个例子非常巧妙地将艺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
并且蒙特里安的作品有一种韵律美存在其中,非常的规整,符合大众的审美眼光。
普通大众很多时候对于艺术的审美仍然只停留在一幅画到底画得像不像这个层次,对于抽象派画作都会觉得非常的难以理解,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学生年纪尚小,也不能完全理解抽象画作,所以教育学生认识抽象画作作为入门是不恰当的,应该先教育学生欣赏一些简单的画作,蒙特里安的作品非常好理解,仅仅是线和面的组合,但是足够有韵律美存在,是美术入门审美的佳作。
名家作品之所以杰出,是因为不同因素构成的画面感给人的感觉并不相同,热门的冷军大师将人物画得栩栩如生,但是席勒对于某些人物的刻画虽然抽象但是并没有失去神韵,艺术作品中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形象美等多种美学概念,
能够让学生在感知理解艺术创作中得到审美情趣的流露及关于审美理想的追求,鉴赏就是教导学生获得审美的一种重要途径,只有看过的作品足够多才能有资格去评判,只欣赏一种画便夸上天和井底之蛙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教导学生鉴赏名作,让学生在欣赏之中感受到汲取美学经验和提高美学能力的好处。
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鉴赏和评价的能力,教育学生学会欣赏名作中的特殊之处。
三、加强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学生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美,及这种美对于自己的审美观念产生特别的情绪,这在小学美术的教育当中不能忽视。
要想让学生对于美学产生独到的观念,需要让学生去画画,去发散自己的思维还有天性,教育学生通过绘画,去感知线条的魅力和色彩的混合。
教师带领着学生走进这个多彩的世界去感知、去體会,让学生尽情欣赏和发现,教师的点拨还能对学生的心灵带来冲击,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
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主动作画,无论使用颜料与否都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很多教师现在还被一种观念困住,那就是对于画作模仿的像与不像作为评分标准,事实上这样是不正确的,画得的初衷就是为了展现出自己眼中的一切,学生画足够像可以说是认真描出来的,但是很多学生画得不像,就是因为他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
不能因此去评断一幅画作的好坏,很多人对于画作的审美观念不一样,所以在这件事上产生分歧也是非常正常。
结语:美术教学任重而道远,对于学生的审美培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对于自身的美学培养也不能耽误,尤其是对于名家名著的了解绝对不能少,这不仅仅是扩充自己的知识库更是提高自身审美的能力,我们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于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审美教育的观念,还要教育学生不能做井底之蛙,对于审美要有一套自己的独特体系,让学生做到真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