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总论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本科)电子教案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本科)电子教案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本科)电子教案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知识产权法的定义、特征和调整对象。

2. 掌握知识产权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 了解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法律法规。

教学内容:1. 知识产权法的定义与特征2. 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3. 知识产权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4. 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框架5. 我国知识产权法的主要法律法规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知识产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讲解知识产权法的定义与特征3. 分析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4. 介绍知识产权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5. 梳理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法律法规6. 案例分析:知识产权法实际案例讨论第二章:著作权法教学目标:1. 理解著作权法的定义、特征和调整对象。

2. 掌握著作权的主体、客体和保护期限。

3. 熟悉著作权权的行使和限制。

4. 了解著作权法的国际保护。

教学内容:1. 著作权法的定义与特征2. 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3.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4. 著作权权的行使和限制5. 著作权法的国际保护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著作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讲解著作权法的定义与特征3. 分析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4. 介绍著作权的保护期限5. 讨论著作权权的行使和限制6. 了解著作权法的国际保护7. 案例分析:著作权法实际案例讨论第三章:专利法教学目标:1. 理解专利法的定义、特征和调整对象。

2. 掌握专利权的种类、条件和申请程序。

3. 熟悉专利权的行使和限制。

4. 了解专利法的国际保护。

教学内容:1. 专利法的定义与特征2. 专利权的种类和条件3. 专利申请程序4. 专利权的行使和限制5. 专利法的国际保护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专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讲解专利法的定义与特征3. 分析专利权的种类和条件4. 介绍专利申请程序5. 讨论专利权的行使和限制6. 了解专利法的国际保护7. 案例分析:专利法实际案例讨论第四章:商标法教学目标:1. 理解商标法的定义、特征和调整对象。

知识产权法电子教案

知识产权法电子教案

知识产权法电子教案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述1.1 知识产权法的定义与特征1.2 知识产权法的发展历程1.3 知识产权法的作用与意义1.4 知识产权法与国际保护第二章:专利法2.1 专利法的定义与特征2.2 专利权的客体与主体2.3 专利权的授予条件2.4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与期限2.5 专利权的实施与许可第三章:著作权法3.1 著作权法的定义与特征3.2 著作权的客体与主体3.3 著作权的取得与保护期限3.4 著作权的保护范围与限制3.5 著作权的实施与许可第四章:商标法4.1 商标法的定义与特征4.2 商标权的客体与主体4.3 商标权的取得条件4.4 商标权的保护范围与期限4.5 商标权的实施与许可第五章:反不正当竞争法5.1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定义与特征5.2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5.3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范围与期限5.4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与监管5.5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国际合作与借鉴第六章:知识产权法的实施与监管6.1 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与权限6.2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查处6.3 知识产权争议的解决途径6.4 知识产权法律诉讼程序6.5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发展第七章:知识产权合同法7.1 知识产权合同的定义与特征7.2 知识产权合同的种类与内容7.3 知识产权合同的效力与履行7.4 知识产权合同的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7.5 知识产权合同的国际规范与实践第八章:知识产权侵权责任法8.1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定义与特征8.2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8.3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8.4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与赔偿标准8.5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调解与仲裁第九章:知识产权法与国际贸易9.1 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9.2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必要性9.3 主要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规范9.4 我国参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实践与挑战9.5 知识产权国际贸易中的争端解决机制第十章:知识产权法教育与普及10.1 知识产权法教育的意义与目标10.2 知识产权法教育的内容与方法10.3 知识产权法普及的途径与手段10.4 知识产权法教育与普及的现状与问题10.5 知识产权法教育与普及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知识产权法概述难点解析:理解知识产权法的发展脉络,掌握知识产权法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对个人、企业与国家的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法电子教案

知识产权法电子教案

知识产权法电子教案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述1.1 知识产权法的定义与特征1.2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1.3 知识产权法的作用与意义1.4 知识产权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第二章:专利法2.1 专利法的定义与特征2.2 专利权的客体与主体2.3 专利权的授权条件2.4 专利权的保护与限制第三章:著作权法3.1 著作权法的定义与特征3.2 著作权的客体与主体3.3 著作权的内容与行使3.4 著作权的保护与限制第四章:商标法4.1 商标法的定义与特征4.2 商标权的客体与主体4.3 商标注册的条件与程序4.4 商标权的保护与限制第五章:反不正当竞争法5.1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定义与特征5.2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5.3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措施5.4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第六章:知识产权的管理6.1 知识产权管理的概念与内容6.2 知识产权内部管理6.3 知识产权外部管理6.4 知识产权管理的意义与方法第七章:知识产权的评估7.1 知识产权评估的概念与特征7.2 知识产权评估的方法与程序7.3 知识产权评估的价值确定7.4 知识产权评估的作用与意义第八章:知识产权的交易8.1 知识产权交易的概念与特征8.2 知识产权交易的方式与程序8.3 知识产权交易的市场与平台8.4 知识产权交易的风险与防范第九章:知识产权侵权责任9.1 知识产权侵权的概念与特征9.2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责任构成9.3 知识产权侵权的民事责任9.4 知识产权侵权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第十章:知识产权诉讼10.1 知识产权诉讼的概念与特征10.2 知识产权诉讼的程序与规则10.3 知识产权诉讼的证据与鉴定10.4 知识产权诉讼的执行与调解第十一章: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11.1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概述11.2 主要的国际知识产权公约与条约11.3 中国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中的立场与实践11.4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二章:知识产权战略12.1 知识产权战略的概念与意义12.2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12.3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构建与运用12.4 知识产权战略的评价与调整第十三章: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13.1 技术转移的概念与特征13.2 知识产权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13.3 技术转移的程序与方式13.4 技术转移中的风险与管理第十四章:知识产权与信息网络传播14.1 信息网络传播与知识产权的关系14.2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挑战14.3 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的行为与责任14.4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适用与制度创新第十五章:知识产权法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知识产权法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5.2 知识产权法面临的新挑战与问题15.3 知识产权法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5.4 应对未来发展的策略与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特征、原则,以及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的管理、评估、交易、侵权责任、诉讼、国际保护、战略、技术转移、信息网络传播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本科)电子教案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本科)电子教案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本科)电子教案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述1.1 知识产权法的定义与特征1.2 知识产权法的发展历程1.3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1.4 知识产权法的作用与意义第二章:知识产权的种类2.1 著作权2.2 专利权2.3 商标权2.4 商业秘密权2.5 其他知识产权第三章:知识产权的取得与保护3.1 知识产权的取得条件3.2 知识产权的申请与审批程序3.3 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3.4 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3.5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第四章:著作权法4.1 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4.2 著作权的主体与客体4.3 著作权的权利内容与行使4.4 著作权的限制与例外4.5 著作权的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第五章:专利法5.1 专利法的保护对象与标准5.2 专利权的主体与客体5.3 专利申请与审批程序5.4 专利权的权利内容与限制5.5 专利权的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第六章:商标法6.1 商标权的保护对象与要素6.2 商标注册的条件与程序6.3 商标权的权利内容与限制6.4 商标权的续展与转让6.5 商标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第七章:反不正当竞争法7.1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概念与原则7.2 商业秘密的保护与侵权行为7.3 虚假宣传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7.4 竞争对手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法律责任7.5 网络环境下的不正当竞争问题第八章:知识产权合同法8.1 知识产权合同的种类与内容8.2 技术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条件8.3 技术转让合同与许可合同的履行与管理8.4 知识产权担保与融资租赁合同8.5 知识产权合同的争议解决方式第九章:知识产权侵权责任法9.1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9.2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9.3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9.4 知识产权侵权的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9.5 知识产权侵权的刑事责任与执行问题第十章:知识产权法的综合应用10.1 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途径10.2 知识产权法律援助与维权策略10.3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TRIPS协议10.4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趋势10.5 知识产权法在实践中的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知识产权法概述难点解析: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的理解与应用,知识产权法的作用与意义的深入阐述。

知识产权法学教案

知识产权法学教案

《知识产权法学》教案第一编知识产权法总论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第一节知识产权的定义、分类、范围一、知识产权的定义(一)几种方式我国民法理论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称之为智力成果权,该术语最早出现于规范性的法律文件是在《民法通则》。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对于知识产权的概念,主要有如下几种表述方式:1.列举式这是国内外通常的做法,如传统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或者将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统称为知识产权。

2.下定义这是国内教科书和学者最常用的方式。

具体的定义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如“智力成果说”,以郑成思教授为代表,“知识产权指的是人们可以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又如刘春田教授认为“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劳动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张玉敏教授则认为“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支配创造性智力成果、商业标记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3.完全列举知识产权包含的内容这是国际知识产权组织习惯采用的方式,后面在讲到知识产权范围的时候我们将详细介绍。

(二)本教材采用的定义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二、知识产权的分类(一)传统分类:工业产权和著作权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著作权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被称为版权(二)智力成果类与商业标识类该分类将商标权、商号权独立出来,而将专利权著作权等都视为智力成果类的知识产权(三)人身性质类与财产性质类依知识产权是否有财产性内容将其进行分类,前者是知识产权人享有的人身权利或精神权利,后者是财产权利或经济权利。

从权利比重来看,财产类的知识产权远远大于人身性质类。

(四)其他分类三、知识产权的范围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揭示知识产权的外延。

正确认识知识产权的范围,有助于大家更具体、更感性地理解什么是知识产权。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产权的内涵在不断变化,外涵也日益扩大。

知识产权法电子教案

知识产权法电子教案

知识产权法电子教案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述1.1 知识产权法的定义与特征1.2 知识产权法的起源与发展1.3 知识产权法的地位与作用1.4 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第二章:知识产权的权利与义务2.1 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与权利客体2.2 知识产权的权利内容与权利限制2.3 知识产权的取得与保护期限2.4 知识产权的权利冲突与解决方式第三章:著作权法3.1 著作权法的定义与特征3.2 著作权的权利内容与权利限制3.3 著作权的取得与保护期限3.4 著作权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第四章:专利法4.1 专利法的定义与特征4.2 专利权的权利内容与权利限制4.3 专利权的取得与保护期限4.4 专利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第五章:商标法5.1 商标法的定义与特征5.2 商标权的权利内容与权利限制5.3 商标权的取得与保护期限5.4 商标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第六章:知识产权法的实施与执法6.1 知识产权法的执法机构与执法程序6.2 知识产权侵权的证据收集与使用6.3 知识产权法的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6.4 知识产权法的国际保护与国际合作第七章:知识产权许可与交易7.1 知识产权许可的形式与条件7.2 知识产权许可的谈判与签订7.3 知识产权交易的类型与流程7.4 知识产权许可与交易的税务与法律风险第八章:知识产权争议的解决8.1 知识产权争议的解决方式与选择8.2 知识产权仲裁与诉讼的程序与规则8.3 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差异8.4 国际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机制与实践第九章:知识产权法的遵守与伦理9.1 知识产权法律意识与伦理观念的培养9.2 企业与个人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社会责任9.3 知识产权滥用与不正当竞争的防范9.4 知识产权法中的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第十章:知识产权法的未来发展10.1 知识产权法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0.2 知识产权法的新领域与新问题10.3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法的适应与变革10.4 知识产权法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与完善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知识产权法的定义与特征:理解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包括知识产权的种类、特点和保护范围。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本科)电子教案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本科)电子教案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本科)电子教案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述1.1 知识产权法的定义与特征1.2 知识产权法的主体与客体1.3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与体系1.4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与功能第二章:著作权法2.1 著作权法的概念与特征2.2 著作权的权利内容与行使2.3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与限制2.4 著作权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第三章:专利法3.1 专利法的概念与特征3.2 专利权的权利内容与行使3.3 专利申请的条件与程序3.4 专利权的保护与限制第四章:商标法4.1 商标法的概念与特征4.2 商标权的权利内容与行使4.3 商标注册的条件与程序4.4 商标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第五章:知识产权合同法5.1 知识产权合同法的概念与特征5.2 知识产权合同的类型与内容5.3 知识产权合同的生效与履行5.4 知识产权合同的违约责任与解除第六章:知识产权侵权责任6.1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概念与特征6.2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定6.3 知识产权侵权的抗辩事由与归责原则6.4 知识产权侵权的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第七章: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7.1 知识产权管理的概念与目标7.2 知识产权管理的主体与职责7.3 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与措施7.4 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途径与机制第八章:国际知识产权法8.1 国际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与特征8.2 国际知识产权法的渊源与体系8.3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条约与协定8.4 国际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机制第九章: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9.1 著作权法案例分析9.2 专利法案例分析9.3 商标法案例分析9.4 知识产权合同法案例分析第十章:知识产权法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0.1 知识产权法的全球化与发展趋势10.2 知识产权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10.3 知识产权法的改革与完善10.4 知识产权法在开放教育中的作用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知识产权法的定义与特征:理解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和特性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

知识产权法教案

知识产权法教案

知识产权法教案第一编知识产权法总论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知识产权概念的来源和知识产权的范围,掌握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明确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

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二、知识产权的范围第二节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和特征一、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二、知识产权的特征第二章知识产权法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明确知识产权法的功能和中国知识产权法的渊源,了解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执法体系和法律服务机制。

第一节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和功能一、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二、知识产权法的功能第二节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一、中国知识产权法的渊源二、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三、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体系四、中国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组织第二编商标法第一章商标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商标的概念,明确商标与相邻标记的区别,明确商标的分类,掌握商标的功能。

第一节商标的概念一、商标是表彰商品或者服务的一种标志二、商标是一种识别性标志三、商标是由经营者使用的一种标志四、商标是由显著之文字、图形或者组合所构成的标志第二节商标与相邻标记一、商标与商品装潢二、商标与商号三、商标与原产地名称四、商标与商务标语第三节商标的种类一、按照商标使用对象所做的分类二、按照商标构成要素所做的分类三、几类特殊的商标第四节商标的功能一、区别功能二、表明商品服务来源的功能三、表明质量的功能四、广告功能五、财产功能第二章商标保护制度的沿革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商标的起源和发展,明确商标保护的历史发展和我国商标立法的概况。

第一节商标与商标保护的历史一、商标的起源和发展二、商标保护的历史第二节中国商标制度的沿革一、1949年前的商标立法二、1949年后的商标立法第三章商标权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商标权的概念、法律特征和内容,掌握商标权的取得,商标权取得的原则、方式,掌握商标权的终止。

第一节商标权的概念和内容一、商标权的概念二、商标权的法律特征三、商标权的内容第二节商标权的取得和终止一、商标权的取得二、商标权的终止第四章商标注册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商标注册的概念,商标注册的原则和条件。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本科)电子教案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本科)电子教案

一、课程介绍1.1 课程名称: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本科)1.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1.3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知识产权法律素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产权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 适用对象: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本科生二、教学内容2.1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2.2 知识产权的种类2.3 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与保护期限2.4 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与权利内容2.5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理。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知识产权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产权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知识产权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4.1 教材:《知识产权法教程》4.2 课件: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的课件4.3 案例库:收集各类知识产权案例,用于案例分析教学4.4 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五、教学评价5.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案例分析报告等5.2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方式,测试学生对知识产权法知识的掌握程度5.3 实践环节评价:对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实践活动参与度、实践成果等5.4 综合评价:结合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实践环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安排6.1 学时:共计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6.2 授课方式: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采用翻转课堂模式6.3 授课时间:每学期16周,每周2学时6.4 实践教学安排:在第16周进行,为期2天七、教学进程7.1 第1-8周: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知识产权的种类7.2 第9-16周: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与保护期限、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与权利内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7.3 第16周:实践教学环节八、教学注意事项8.1 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素养,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产权法教案

知识产权法教案

《知识产权法》教案第一编总论第一章知识产权总论【授课班级】 12级法学1、2班【课时安排】共 4 课时【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要求】了解知识产权的一般概念和法律特征,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历史与现状,理解知识产权法基本原则,掌握知识产权与其他民事财产权利的区别。

【重点】1、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2、知识产权的分类、性质;3、知识产权与其他民事财产权利的关系。

【难点】1、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架;2、知识产权与其他民事权利的区别。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讲练结合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录像带、挂图、幻灯片等)【教学过程】课程导入:1、卷二组成及分值:民法()、民诉()、仲裁()、商法()其中:民法总论(10)合同法(25)物权法(20)知识产权法(14)侵权法(11)婚姻家庭法(5)2、教材学习内容安排3、本章学习内容:321(三个关键词、两个难点、一个学术观点争议)一、知识产权(一)知识产权定义(的理解):国际上一般从两个方面入手:列举法——两个重要国际公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WIPO)——1967年由现已成为联合国16个专门机构之一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签订。

我国政府于1980年3月3日递交加入申请书,自1980年6月3日正式成为成员国。

№2规定知识产权范围:A、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B、关于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录音和广播的权利;C、关于人类在一切领域内的发明的权利;D、关于科学发现享有的权利;E、关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的权利;F、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G、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H、其他一切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

№16规定:“对本公约不得作任何保留”。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1991年底,由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于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通过。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本科)电子教案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本科)电子教案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本科)电子教案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述1.1 知识产权法的定义与特征1.2 知识产权法的发展历程1.3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1.4 知识产权法的法律体系与地位第二章:著作权法2.1 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2.2 著作权的主体与客体2.3 著作权的取得与保护期限2.4 著作权的内容与行使2.5 著作权的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第三章:专利法3.1 专利法的保护对象3.2 专利的主体与客体3.3 专利的申请与授权3.4 专利的权利与限制3.5 专利的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第四章:商标法4.1 商标法的保护对象4.2 商标的主体与客体4.3 商标的注册与审查4.4 商标的权利与限制4.5 商标的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第五章: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5.1 反不正当竞争法5.2 商业秘密法5.3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法5.4 植物新品种权法5.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六章:知识产权合同法律制度6.1 知识产权合同的定义与特征6.2 知识产权合同的种类6.3 知识产权合同的主要条款6.4 知识产权合同的效力与履行6.5 知识产权合同的违约责任与解除第七章:知识产权侵权责任法律制度7.1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认定7.2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形式7.3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7.4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特殊情形7.5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法律适用第八章: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法律制度8.1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机构与职责8.2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程序与方式8.3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强制措施8.4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救济途径8.5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典型案例分析第九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法律制度9.1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机构与管辖9.2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程序与证据9.3 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的法律适用9.4 知识产权刑事诉讼的法律适用9.5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典型案例分析第十章: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10.1 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概述10.2 国际知识产权条约与协定10.3 国际知识产权争议的解决途径10.4 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协调与发展10.5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挑战重点解析本文档为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本科)电子教案,共分为十个章节。

知识产权法总论电子教案

知识产权法总论电子教案
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 正式译文 (3)时事新闻 (4)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下列各项,哪些为著作权的客体? ❖地图 ❖法院公告 ❖某律师在法庭上的辩护词 ❖时事报道 ❖新闻评论 ❖某报社记者对爆炸案件做的新闻报道 ❖《著作权法》的官方英文版译文 ❖高教授利用业余时间翻译的《德国民法典》 ❖某政治家发表的不以物质载体固定的即兴演说 ❖犯人在执行死刑前所作的激昂陈词 ❖刘某创作的色情小说
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特殊规定:权利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发表后
第50年的12月31日。
1、一般作品的著作财产权(与发表权)保护期 (1)公民作品
适用“一般原则” a 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b 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
50年的12月31日。 (2)法人作品、职务作品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其他情况:著作权归作者享有,单位可以优先使用。
(四)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
2、委托作品 合同约定;无约定的,归受托人享有。
3、合作作品 合作作者共同享有。
4、美术作品 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 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12、汇编权 将作品或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
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13、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四节 著作权限制
法定许 可使用
合理 使用
强制许 可使用
❖【案例分析】
原告程某、李某为演员,两人合作创作、表演了一 批喜剧小品,其中有5个小品在某电视台节日晚会 上演出。被告凯歌音像出版社未经程、李二人许可 ,擅自把前述5个小品制成录像带、VCD公开销售。 程、李经交涉无果,将凯歌音像出版社告上法庭, 要求法院责令被告立即停止制作、发行、销售涉案 录像制品,并登报赔礼道歉。在诉讼中,被告辩称 :他们出版发行的小品录像带、VCD盘取材于某电 视台晚会节目的录像。而晚会是电视台投资、组织 、拍摄的电视节目,五个小品均属于电视节目,其 著作权属于某电视台。程、李二人作为表演者,不 享有著作权,只享有署名权。因此两原告不具备诉 讼主体资格。

知识产权法学教案

知识产权法学教案

《知识产权法学》教案第一编知识产权法总论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第一节知识产权的定义、分类、范围一、知识产权的定义(一)几种方式我国民法理论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称之为智力成果权,该术语最早出现于规范性的法律文件是在《民法通则》。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对于知识产权的概念,主要有如下几种表述方式:1.列举式这是国内外通常的做法,如传统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或者将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统称为知识产权。

2.下定义这是国内教科书和学者最常用的方式。

具体的定义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如“智力成果说”,以郑成思教授为代表,“知识产权指的是人们可以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又如刘春田教授认为“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劳动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张玉敏教授则认为“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支配创造性智力成果、商业标记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3.完全列举知识产权包含的内容这是国际知识产权组织习惯采用的方式,后面在讲到知识产权范围的时候我们将详细介绍。

(二)本教材采用的定义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二、知识产权的分类(一)传统分类:工业产权和著作权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著作权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被称为版权(二)智力成果类与商业标识类该分类将商标权、商号权独立出来,而将专利权著作权等都视为智力成果类的知识产权(三)人身性质类与财产性质类依知识产权是否有财产性内容将其进行分类,前者是知识产权人享有的人身权利或精神权利,后者是财产权利或经济权利。

从权利比重来看,财产类的知识产权远远大于人身性质类。

(四)其他分类三、知识产权的范围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揭示知识产权的外延。

正确认识知识产权的范围,有助于大家更具体、更感性地理解什么是知识产权。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产权的内涵在不断变化,外涵也日益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知识产 权的保护
知识产权 的民事保护
知识产权 的行政保护
知识产权 的刑事保护
第一章 著作权法
LOGO LOGO
导论 著作权概述
一、著作权的概念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相关主体 依法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 在我国,著作权即版权。
二、著作权的特征(与专利权、商标权相比较)
2、完整主体与不完整主体 完整主体:就是依法享有著作财产权与著作人身
权之全部的人。 不完整主体:就是依法享有著作财产权或者著
作人身权之部分的人。
(三)原始主体——作者的认定
1、自然人作为作者 创作作品的公民为作者。 《作者推定原则》
2、法人或其他组织(单位)被视为作者 在法人或其他组织主持下,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一)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限 我国《著作权法》将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分为两
种:(1)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 权的保护期不受时间限制;(2)发表权的保护期 与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相同。 (二)著作财产权(与发表权)的保护期限 一般原则:作者终生+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
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特殊规定:权利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发表后
第50年的12月31日。
1、一般作品的著作财产权(与发表权)保护期 (1)公民作品
适用“一般原则” a 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b 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
50年的12月31日。 (2)法人作品、职务作品
三、作品的种类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 (四)美术、摄影作品
(五)电影、电视、录像作品
(六)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
(七)地图 、示意图等图形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四、著作权法不予保护的对象
(1)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2)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
(3)限制
4、保护作品完整权
(1)定义 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2)内容 作品的完整性,包括: a 表现形式 b 内容、情节和主题思想 c 具有独特含义的标题 d 外包装
❖二、著作财产权
(一)著作财产权的概念和性质 著作财产权,是指著作权人享有的自
己使用或者授权他人使用作品而获取物 质利益的权利。
原始主体
第二节 著作权主体
概念及分类
继受主体
特殊作品
一、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及分类
(一)著作权主体的概念 著作权主体,也称著作权人,是指对文学、艺术 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权的人。根据我国《著作 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主体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 他组织。
(二)著作权主体的分类 1、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 原始主体:在作品创作完成时,直接享有著作权 成为著作权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称原始(第一)著作权人 继受主体: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律规定 的其他方式取得全部或一部分著作 权的人。称为继受著作权人。
著作财产权的性质明显不同于著作人 身权,它可以转让、继承或放弃。
❖(二)著作财产权的内容
1、复制权 (1)定义
以一定的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 的权利。 (2)内容 a 自己复制或者许可他人复制其作品 b 获得物质利益 (3)复制方式 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 录、翻拍等
2、发行权 (1)定义
知识产权法总论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智力活动创 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 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也称为无形财 产权、智力成果权、智慧财产权。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
❖知识产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二、知识产权的对象
❖ 知识产权的对象就是知识。
12、汇编权 将作品或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
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13、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四节 著作权限制
法定许 可使用
合理 使用
强制许 可使用
❖【案例分析】
原告程某、李某为演员,两人合作创作、表演了一 批喜剧小品,其中有5个小品在某电视台节日晚会 上演出。被告凯歌音像出版社未经程、李二人许可 ,擅自把前述5个小品制成录像带、VCD公开销售。 程、李经交涉无果,将凯歌音像出版社告上法庭, 要求法院责令被告立即停止制作、发行、销售涉案 录像制品,并登报赔礼道歉。在诉讼中,被告辩称 :他们出版发行的小品录像带、VCD盘取材于某电 视台晚会节目的录像。而晚会是电视台投资、组织 、拍摄的电视节目,五个小品均属于电视节目,其 著作权属于某电视台。程、李二人作为表演者,不 享有著作权,只享有署名权。因此两原告不具备诉 讼主体资格。
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2)内容
a 作者有权要求确认其作者身份 b 作者有权决定在作品上署名的方式 c 作者有权禁止他人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 d 作者有权禁止自己的名字被署到他人的
作品上
3、修改权
(1)定义 自己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2)内容 a 自己修改作品的权利; b 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c 禁止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d 承认他人对自己作品所作的修改的 权利
放映权与广播权
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十款规定:“放映 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 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 品等的权利。”
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十一款规定:“广 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 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 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 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第三节 著作权 的内容
概念和特点
一、著作人身权
内容
二、著作财产权
概念和性质 内容
❖一、著作人身权
(一)著作人身权的概念和特点 (二)著作人身权的内容
1、发表权
(1)定义 发表权是依法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
以及如何公之于众的权利。 (2)特征
发表权是一次性权利; 发表权可以转让。
2、署名权 (1)定义
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 正式译文 (3)时事新闻 (4)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下列各项,哪些为著作权的客体? ❖地图 ❖法院公告 ❖某律师在法庭上的辩护词 ❖时事报道 ❖新闻评论 ❖某报社记者对爆炸案件做的新闻报道 ❖《著作权法》的官方英文版译文 ❖高教授利用业余时间翻译的《德国民法典》 ❖某政治家发表的不以物质载体固定的即兴演说 ❖犯人在执行死刑前所作的激昂陈词 ❖刘某创作的色情小说
❖第五节 著作权的取得和期限
一、著作权的取得方式
(一)注册取得制度 注册取得,是指以登记注册作为取得著作权的条
件,作品只有登记注册后方能产生著作权。 (二)自动取得制度
著作权自动取得,是指当作品创作完成时,作者 因进行了创作而自动取得作品的著作权,不再需要 履行其他任何手续。
我国《著作权法》采取自动取得制度。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其他情况:著作权归作者享有,单位可以优先使用。
(四)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
2、委托作品 合同约定;无约定的,归受托人享有。
3、合作作品 合作作者共同享有。
4、美术作品 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 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通过出售、赠与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作 品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2)“发行”的条件 a 发行者必须是著作权人或者经著作
权人授权委托的人; b 必须将作品向公众散发。
3、出租权 (1)定义
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 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 软件的权利。 (2)客体(适用对象)
a 电影作品 b 电视、录像、多媒体等作品 c 计算机软件
a 假名作品:如果作者所签署的假名为公众所 知,其作品为作者身份明确的作品,适用“一般原 则”;如果作者签署的假名不为公众所知,其作品 为作者身份不明确的作品,适用“特殊规定”。
适用“特殊规定” 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发表后第50年的12
月31日。 “但书”规定: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
表的,法律不再保护。
2、特殊作品的著作财产权(与发表权)保护期 (1)计算机软件
a 公民的计算机软件:适用“一般规定” b 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软件:适用“特殊规定”
还有“但书”规定 (2)假名作品、匿名作品
改编者不得改变原作的基本内容,不 得对原作进行歪曲和篡改。
10、摄制权 (1)定义 以摄制电影或者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 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2)内容 著作权人可以自己摄制,也可以授权 他人摄制并获得报酬。
11、翻译权 (1)定义 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 语言文字的权利。 (2)特点 翻译权是一种系列权。
【问题】 1、程、李二人享有哪些权利? 2、电视台享有哪些权利? 3、凯歌音像出版社有没有侵犯程、李某的权 利?为什么?
程、李——创作了小品 作 者——著作权
著作权
著作人身权 著作财产权
发表权 署名权 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权
复制权 发行权 出租权 展览权 表演权 放映权 广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 改编权 摄制权 翻译权 汇编权 其他权利
意志,并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来承担责任
(四)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
1、雇佣作品(职务作品) ❖ 著作权归属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位)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 权归单位享有,单位给予作者奖励:
(1)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 ,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 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