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必考题大总结
艺术概论网考试题及答案(全)
![艺术概论网考试题及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790b495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7c.png)
第一次判断题:1.雕塑是指为美化环境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的象征或象形的欣赏物和纪念物。
〔对〕2.二十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在前联出现了“承受美学〞这种新的文艺研究方法,代表人物是斯和伊塞尔。
〔错〕3.“向日葵“、“星空“是塞尚著名的作品,表达了心强烈的感情,充满对生命的爱。
〔错〕4.非戏剧性情节建立在纪实性美学的根底上,更多采用心理构造、情绪构造等方式,注重开掘人物心的情感冲突,使故事情节更接近于生活事件本身。
〔对〕5.的圆明园、颐和园,的避暑山庄,都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私家园林。
〔错〕6.“命运交响曲“是匈牙利伟大作曲家贝多芬的名作,雄浑的音乐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
〔错〕7.构成舞蹈的要素是表情、节奏、构图和韵律。
〔对〕8.艺术中的“真〞,不等于生活真实,而是化真为美的艺术真实。
〔对〕9.**的泥人是一种富有民间情趣的彩塑艺术,是享誉中外的民间艺术瑰宝。
〔对〕10.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
又称雕刻,是雕、刻、凿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
〔错〕11.艺术本质上是信仰的人们在表达信仰过程中自由创造的。
〔错〕12.原始艺术在产生的时候,人们创造它们并不是为了审美,而是出于实用性和功利目的。
〔对〕13.艺术学是研究艺术实践、艺术现象和艺术规律的专门学问,它是带有理论性和学术性的成为有系统知识的人文科学。
〔对〕14.法国画家塞尚生于1839年,生前竟然无钱举办一次个人画展,直到他逝世一年后,人们才在巴黎为他举办了回忆展,开场认识到他对西方现代美术的重要奉献。
他被尊为“西方现代美术之父〞。
〔对〕15.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欧美各国兴起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了众多的艺术流派和创作主,如存在主义文学、荒谬派戏剧、意识流小说、野兽派绘画、新浪潮电影等。
〔对〕16.戏剧性情节是特指戏剧的构造方式,一般包括开端、开展、高潮、结局。
〔错〕17.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概念,其中,“意〞就是主观情感,“象〞就是客观物象。
艺术概论的简答题汇总
![艺术概论的简答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d4f451ca76e58fafab003bc.png)
简答题1.什么是艺术风格?简述其特性。
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和整体艺术特色。
风格具有以下特性:(1)独创性;(2)稳定性;(3)多样性。
2. 简述艺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
艺术鉴赏是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它是一种积极能动和审美创造活动3. 简述艺术批评的作用和功用。
(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2)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产生影响;(3)通过批评的展开,对艺术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4)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4. 简述三种以上关于艺术起源的重要学说。
(1)摹仿说。
这是一种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摹仿,柏拉图、苏格拉底均持此说。
(2)游戏说。
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等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具有的游戏本能,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可以运用于没功利性的活动中,体现为自由的游戏。
(3)表现说。
克罗齐、柯林伍德等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情现和交流的需要。
(4)劳动说。
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人类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中。
5. 简述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1)高度的纪实性;(2)主题的创造性;(3)光与影的结合。
6. 简述三种主要的艺术作品分类方法及内容(可以选择其中三种回答)(1)根据作品存在方式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
(2)根据对作品感知方式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视听艺术。
(3)根据作品对客观世界反映方式可分为: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再现表现艺术。
(4)根据艺术作品物化形态可分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
(5)从本质上讲,根据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可以分为五种:造型艺术、实用艺术、表情艺术、文学艺术、综合艺术。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8b007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3.png)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艺术的定义是()A. 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B. 以创造性和想象力为特征的活动C. 个人对世界的独特见解D. 艺术品的制作和展示答案:A2.下列哪个不是艺术的基本要素?A. 线条B. 形状C. 颜色D. 规模答案:D3.下列哪个不属于视觉艺术的形式?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答案:C4.以下哪位艺术家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A. 杨洪基B. 莫奈C. 达芬奇D. 梵高答案:B5.对于一个艺术品的评价,最重要的因素是()A. 艺术家的名声B. 外观的美丽C. 展示的方式D. 观赏者的感受和理解答案:D第二部分:问答题1.请解释什么是艺术的审美体验。
艺术的审美体验是指观赏者对艺术作品所产生的情感和理解。
它涉及到观赏者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情绪和思考。
艺术作品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内容和表达方式,引发观赏者的情感共鸣和思维交流,从而实现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2.请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
- 绘画:通过绘制或描绘的方式,创造出平面上的形象和图案,表达艺术家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
- 雕塑:通过雕刻、铸造等方法,塑造立体的形象,展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对形态的把握。
- 音乐:借助声音、乐器和节奏等元素,创作出动听的音乐作品,唤起听者的情感和联想。
3.为什么艺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表达,传递了人类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艺术不仅是一种娱乐和审美享受,更是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和理解。
艺术作品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社会和政治背景。
它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培养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批判思维能力。
第三部分:综合题请以一幅画作为例子,描述艺术品如何影响观赏者的情感和思考。
选取梵高的《星夜》作为例子。
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星光洒满了天空,远处的小村庄散发着微弱的灯光。
艺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艺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44099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e.png)
艺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艺术家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奠基人?A. 达芬奇B. 毕加索C. 米开朗基罗D. 梵高答案:B2. 中国古代绘画中,以下哪种技法是水墨画的主要表现手法?A. 工笔B. 写意C. 点彩D. 印象答案:B3. 以下哪种艺术风格不属于巴洛克时期?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洛可可D. 哥特式答案:A4. 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代表作品是?A. 《最后的晚餐》B. 《星夜》C. 《睡莲》D. 《蒙娜丽莎》答案:C5. 以下哪种雕塑材料不是传统的雕塑材料?A. 石头B. 木头C. 玻璃D. 金属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是后现代艺术的特点?A. 强调理性和秩序B. 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C. 强调社会和政治批判D. 强调形式和技巧的完美答案:C7.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A. 马蒂斯B. 波洛克C. 达利D. 毕加索答案:B8.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是现代艺术的典型代表?A. 油画B. 雕塑C. 装置艺术D. 版画答案:C9. 以下哪种艺术流派强调了色彩和形式的自由运用?A. 立体主义B. 未来主义C. 超现实主义D. 野兽派答案:D10. 以下哪位艺术家被认为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A. 莫奈B. 蒙克C. 马蒂斯D. 毕加索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艺术的三大要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形式、内容、技巧2.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六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3. 被称为“雕塑之父”的艺术家是______。
答案:罗丹4. 现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现代艺术更强调______和______。
答案:个人表达、形式创新5. 20世纪初,______和______的兴起标志着现代艺术的诞生。
艺术概论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艺术概论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fa01b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d.png)
艺术概论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的本质特征?A. 形象性B. 情感性C. 思想性D. 实用性答案:D2. 以下哪个不属于艺术的表现手法?A. 夸张B. 对比C. 写实D. 推理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的审美功能?A. 陶冶情操B. 启迪智慧C. 娱乐消遣D. 传达思想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的认知功能?A. 反映现实B. 揭示历史C. 表达情感D. 探索未知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的审美价值?A. 独特性B. 普遍性C. 永恒性D. 时效性答案:D6.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的分类标准?A. 表现手法B. 创作方法C. 艺术形式D. 审美价值答案:D7. 以下哪个不属于艺术的种类?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管理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绘画的艺术特点?A. 色彩丰富B. 造型生动C. 空间感强D. 动态感强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雕塑的艺术特点?A. 三维空间B. 造型凝练C. 动态感强D. 表情生动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是音乐的艺术特点?A. 节奏感强B. 旋律优美C. 表现力丰富D. 视觉性强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艺术的本质特征。
答案:艺术的本质特征包括形象性、情感性和思想性。
形象性是指艺术作品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内容;情感性是指艺术作品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思想性是指艺术作品蕴含深刻的哲理和思想。
2. 请简述艺术的表现手法。
答案:艺术的表现手法包括夸张、对比、写实和推理等。
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某些特点来突出其形象;对比是通过对比两种相反或对立的元素来强调其差异;写实是尽可能真实地描绘事物;推理是通过逻辑推理来表现事物的内在联系。
3. 请简述艺术的审美功能。
答案:艺术的审美功能包括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娱乐消遣和传达思想等。
陶冶情操是指通过艺术作品来培养人们的情感和道德品质;启迪智慧是指通过艺术作品来启发人们的思考和智慧;娱乐消遣是指通过艺术作品来带给人们愉悦和放松;传达思想是指通过艺术作品来传递作者的思想观念。
艺术概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a44b7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4.png)
艺术概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孔雀舞》是我国___________族的代表性舞蹈。
()A、傣B、瑶C、彝D、苗正确答案:A2.白居易在听琵琶女的演奏后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这体现了艺术鉴赏审美效应中的()A、净化B、期待C、共鸣D、领悟正确答案:C3.艺术家的灵感是一种()A、创造力高度活跃的心理状态B、非理性的迷狂状态C、纯粹的无意识状态D、神秘的天启现象正确答案:A4.下列选项中,不是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片是()A、《林家铺子》B、《城南旧事》C、《林则徐》D、《早春二月》正确答案:C5.在影片《林则徐》中成功地塑造了林则徐这一民族英雄形象的著名演员是()A、赵丹B、崔嵬C、李默然D、孙道临正确答案:A6.《拉奥孔》是________的雕塑作品。
()A、古罗马晚期B、古罗马早期C、古希腊晚期D、古希腊早期正确答案:C7.《牡丹亭》是我国明代的著名戏曲,它的作者是__________。
()A、关汉卿B、杜甫C、马致远D、汤显祖正确答案:D8.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位于()A、柬埔寨B、缅甸C、泰国D、印度正确答案:A9.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艺术形象的雕刻形式称为()A、浑雕B、圆雕C、浮雕D、透雕正确答案:C10.青铜雕塑《思想者》的创作者是()A、马约尔B、罗丹C、菲狄亚斯D、亨利?摩尔正确答案:B11.雕像《掷铁饼者》的创作者是()A、米开朗琪罗B、米隆C、吕德正确答案:B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__________的词作。
()A、柳宗元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正确答案:C13.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格属于()A、巴罗克式B、哥特式C、洛可可式D、拜占庭式正确答案:B14.《家》、《春》、《秋》被称为“__________三部曲”。
()A、激流B、时间C、农村D、生活正确答案:A15.达利的油画《记忆的永恒》和布努艾尔导演的电影《一条安达鲁狗》等是__________流派的代表作品。
艺术概论考试重点
![艺术概论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8e040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e.png)
艺术概论一.辨析题1.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不具备形象性;P262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就是指文学作品中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往往结合在一起,达到情韵浓郁、形象传神的效果,通过语言的中介,激发读者的想象,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如经其事,从中获得审美享受;文学作品中,作家强烈的感情色彩也常常渗透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使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特征更加突出;所以观点是错误的,文学艺术具有形象性;2.艺术形象的个性化比共性更重要;P12正确;通过个性来反映共性,而不是通过共性来反映个性;个性与共性是统一的,但是这种统一具有前提;如果是抽象的理论,这就是共性;例如艺术家要塑造一个共产党人的形象,这里的共产党人就是共性,但是这是不够的,艺术家需要塑造一个具体的人物,他具有共产党人的特征也就是共性,要让这个人物形象生动地出现在受众面前;在作品里,首先看到的不是共产党人,而是艺术家塑造的这个具体人物,看到个性的显现,然后透过这个具体任务看到共产党一群人的优秀品质;对于艺术来说,先有一个独特的个性,这样形象也就塑造的越成功,艺术家是靠形象说话的,而不是靠概念;3.影视作品在改编文学经典时无法将语言文学的阅读味,想象的魅力和深蕴的情思全部影视化;P256-258正确;1.语言艺术具有间接性;文学运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读者必须通过想象才能感受到艺术形象,是“想象的艺术”,这是其他艺术无法相比的,影视作品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因而不具有想象的魅力;2.文学艺术具有情感性;语言文学既可以描绘物质世界,又可以直接展示人的内在思想、情感、情绪和愿望,往往将作者的主观感情深深蕴藏在文学形象中,而影视艺术的表现力要受到物质媒介的局限,无法将语言文学的深蕴情思全部影视化;4.艺术中的主体只有一个,即艺术家;P7错误;艺术主体是指在艺术活动中的人;艺术活动中的人进一步再分,就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艺术家,艺术家是属于创造性的主体,没有艺术家,艺术作品就无法创造出来;另一个方面是鉴赏受众,当然受众也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创造性是在鉴赏中和接受中,这些受众是接受艺术作品的接受主体;5.艺术就是技术错误;艺术是需要技术的;技术一般是用于创造物质文明,是普遍规律的体现,是知识的归纳,而艺术是借助一定物质化手段,塑造艺术形象的审美意识形态;技术强调的是拥有某项基础能力,而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强调的是美学;技术具有目的性,而艺术具有审美性,是技术基础上的提升;所以,艺术不是技术;6.表情艺术的物质实感性不突出,不擅长进行惟妙惟肖的模仿;P176正确;抒情性是音乐、舞蹈的基本属性,表情艺术长于表现而拙于再现,往往直接表现和揭示内心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再演孔雀,她也只是人的形体,不像孔雀,而艺术需要实体性模仿,例如绘画和雕塑就可以通过绘画和雕刻将孔雀惟妙惟肖地呈现在受众面前,这就是模仿;因此表情艺术难以模拟或再现客观现象,不擅长进行惟妙惟肖的模仿;7.在艺术中,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的;P3正确;黑格尔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而呈现出来;”文学创作所反映的现实是心灵化的现实,从而使艺术美区别于自然美,文学创作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现实化的心灵,从而使艺术具有形象性;例如玉石,就是感性的东西,它的光泽、体积、形状就是感性的;所有艺术品的形象都是感性的,感性的东西就是形象化的、具体的东西;但这些东西需要表现思想表现情感,这些思想感和情感就是心灵的,如果没有经过心灵,就无法表现心灵;8.艺术起源于游戏,艺术作品好玩就行;P26错误;艺术起源于游戏这种说法把人游戏看做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论断;事实上,动物的游戏可以归结为过剩精力的发泄,而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具有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文化活动,而不仅仅是娱乐游戏;而艺术作品是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不仅仅是好玩而已;9. 艺术教育对于弥合现代人感性的冲动与理性的冲动的分裂具有重大意义;P50正确;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是人实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它既可以克服感性冲动从自然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又能克服理性冲动从道德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另外,人们需要在艺术中恢复自身的全面发展,防止感性于理想的分裂,恢复心理平衡于精神和谐,通过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提高人的价值,实现人格的完善;10. 艺术起源于巫术错误;艺术的产生最初确实是与巫术有密切联系的,但艺术起源于巫术并不准确,因为原始时代的巫术活动是直接和当时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艺术的起源应当归结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二.名词解释1.艺术:借助一定物质化的手段,塑造艺术形象的审美意识形态;广义是一切种类的艺术门类之总称,狭义指初语言艺术之外的表演性门类;2.模仿说:也称“再现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现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亚里士多德是模仿说的代表人物;3.表现说:艺术既不是功利的活动,也不是道德的活动,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4.造型艺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5.散点透视: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巧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的一种构图方法;6.剧本:即一剧之本;剧本有两点重要性,第一它是指用语言文字写成的具有独立阅读价值的文学剧本,第二是剧本对之后的舞台表演具有决定性意义,是表演的依据;7.戏曲表演的程式化:是指戏曲演员的角色行当、表演动作和音乐唱腔等,都有一些特殊的固定规则;8.表情艺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9.戏剧冲突:戏剧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和动作,来展开激烈的冲突和交锋,使戏剧情节得以进展,人物性格得以展现;10.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它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汇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1.艺术主体: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艺术的主体指的是艺术创作主体,是艺术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艺术的主体指的是社会的人;12.艺术体验: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到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 13.艺术语言: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段,就是艺术语言;14.艺术形象: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艺术形象总是具体可感的,它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形象可以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15.艺术意蕴: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和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16.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它体现在“人们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三.论述题;1.论述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1综合性与独特性吸收各门艺术的多种元素,将视与听、时与空、动与静、再现与表现集一身 2情节性与主人公叙事性艺术,人物行动,人物之间关系,人物形象3文学性与表演性文学性是基础,文学剧本的创作;表演性是是中心环节,演员进行二度创作2.怎样理解艺术的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雕塑、绘画不仅再现生活,又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式是内容存在的方式和形态,形式表现内容,使内容升华;巴尔扎克像(3)艺术形象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共性存在于千差万别的个性之中,个性总是共性的不同方式的表现;阿Q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最集中地体现为艺术典型;3.如何理解影视艺术真实完备的影视画面影视画面的内容是清晰可见,是真实的,具有空间感,人们可以通过画面直观的看到形象,可以看到发丝的颤动,可以将壮阔的画面尽收眼底,是其他艺术所无法达到的;影视画面中,可以呈现几代人的生活;影视画面在物理的时间和空间感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影视画面不论是空间的自由还是时间的流畅都可以体现出来;影视画面可以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事情演绎出来;影视画面可以获得心理的时间和空间,这是以往的艺术所不能体现的;影视画面获得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新的纬度,这是影视艺术所特有的;它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展示人生,也可以从微观角度展示细致入微的感受,也可以从中观表现;影视画面是高清的、仿真的、是优质性的画面;迄今为止,影视艺术的画面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没有什么艺术可以从画面上超过影视艺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影视画面只会更好;影视艺术的真实完备的影视画面是其他艺术难以比拟的;4.论艺术作品的层次艺术作品是指艺术生产的成果或产品,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艺术作品的层次主要有三层:第一层是艺术语言,它是作品外在的形式结构,是由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所构成的层次+艺术语言的含义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第二层是艺术艺术形象,它是作品内在的结构,是艺术家的审美意像的物态化含义;第三层的艺术意蕴含义优秀的艺术作品具有巨大的普遍性和深刻的思想性,这种深藏在艺术作品中的意蕴,往往需要鉴赏者仔细品味才能领会到;5.论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问题;保守性:就是鉴赏主体审美经验中的定向期待视野,是指人们的鉴赏趣味习惯于按照某种传统的趋向进行,具体表现为鉴赏活动中人们的种种偏好与选择,以及各种不同的欣赏方式与习惯,常常具有某种定势和趋向;变异性:就是鉴赏主体审美经验的创新期待视野,是指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和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是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人们鉴赏心理中的保守性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由于人的审美心理具有前后相贯的连续性,人们在艺术鉴赏的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特定欣赏习惯经过多次反复后就会成为直觉性情感;人们鉴赏心理中的变异性也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在艺术鉴赏中,又常常追求艺术作品题材的新颖,主题的开掘,风格的独创,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等;显然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和变异性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它们表现为鉴赏主体审美经验期待视野中,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的对立统一;所以要求艺术家既要具有探索创新的精神,又要尊重广大群众的欣赏水平和接受能力;6.如何才能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1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多听音乐培养和提高耳朵的音乐感;看绘画能训练和发展眼睛的形式感;文学作品读多读熟了,也就有比较,有了鉴赏和鉴别;高尔基阅读大量书籍,成为着名作家;2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艺术修养包括对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了解,也包括对各个艺术门类和体裁的艺术特征,美学特性,和艺术语言的熟悉;例如,对于绘画的鉴赏要特别注重第一印象,对于建筑的鉴赏要伴以运动的感觉,对于工艺美术品的鉴赏需要触觉等;3了解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文化修养体现艺术修养,如果不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强烈的战斗精神,就不能对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的着名绘画作品有深刻的理解了;4有相应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艺术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艺术鉴赏也离不开社会生活;鉴赏主体总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感受,体验作品;鉴赏者的经验越丰富、越深刻,越有助于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反之,则难以接受或体会不深;郭沫若讲过读离骚,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深深感到它的伟大和不朽;5美育与艺术教育;美育与艺术教育作为一个独立或专门的领域,就是要通过培养与提高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的理解力,从而使人们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并且重视提高全社会群体的艺术鉴赏水平和鉴赏力;。
艺术概论大题总结范文
![艺术概论大题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7e297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1.png)
一、引言艺术概论作为一门研究艺术基本理论、艺术现象和艺术规律的学科,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艺术、欣赏艺术、创作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艺术概论的学习,我对艺术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以下是我对艺术概论大题的总结。
二、艺术的基本概念1. 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人类为了表达情感、传达思想、反映生活、塑造形象而创造的一种审美形态。
2. 艺术的特征: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独创性、社会性等特征。
3. 艺术的分类:艺术可分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等。
三、艺术的起源与发展1. 艺术的起源:艺术起源于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审美需求的满足。
2. 艺术的发展:艺术经历了原始艺术、古典艺术、浪漫艺术、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等阶段。
四、艺术创作与鉴赏1. 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是艺术家运用艺术手法、技巧和材料,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的过程。
2. 艺术鉴赏:艺术鉴赏是指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对作品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进行评价和欣赏的过程。
五、艺术与生活1.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艺术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2. 艺术在生活中的作用:艺术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传承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等。
六、艺术与时代1. 艺术与时代的关系:艺术是社会时代的产物,反映了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艺术在时代中的作用:艺术可以推动时代进步、引领时代潮流、传递时代精神等。
七、艺术与科学1.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艺术与科学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2. 艺术在科学中的作用:艺术可以激发科学家的想象力、创造力,为科学研究提供灵感。
八、艺术与教育1. 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艺术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艺术在教育中的作用: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情感表达能力等。
九、总结通过对艺术概论的学习,我对艺术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概论考试总结
![艺术概论考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54487401f69e314332945c.png)
填空1、低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高级: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人知道的需求,审美的需求,自己实现的需求。
2、以感知方式分类: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综合性艺术。
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设计、建筑、园林;听觉艺术包括:音乐、文学;视听综合性艺术:影视、戏曲。
3、以存在方式分类: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综合性。
空间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工艺、设计、音乐、文学建筑、园林;时间艺术:音乐、文学;时空综合性艺术: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网络。
4以表现形式分类:静态艺术,动态艺术。
静态艺术:绘画、雕塑、书法、建筑、园林、工艺、设计、摄影;动态艺术:音乐、戏剧、舞蹈、文学。
5、以媒材分类:语言艺术,音响艺术,造型艺术,语言音响造型艺术。
语言艺术:文学;音响艺术:音乐;造型艺术:雕塑、绘画、书法、建筑、园林、工艺、设计、摄影;语言音响造型艺术:戏剧、电影、电视。
6、展示心灵状态的艺术由以下具体艺术形式构成: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园林、摄影、波普艺术、设计艺术、工艺美术。
7、民间艺术的不变之宗:a生命繁衍的主题:生生不息;b观物取象的符号:阴阳合一。
8、艺术家的内涵:天赋与敏感;直觉与情感。
9、波普艺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英国伦敦,60年代中期流行于美国,并以纽约为中心。
名词解析1、艺术:是指人类早期是被当作在诸如造物、种植等生产过程中,用于完成任务所产用的“技术”来加以认识和对待的。
2、“典型”:是指在同类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景象。
在艺术形象中我们称“典型形象”,也称“典型性格”,是指艺术家用典型化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个性而又能反映一定客观存在本质的某些方面和规律,体现一定艺术价值与艺术性蕴意的艺术图式与状貌。
3、绘画艺术: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文化实体,通过点、线、面、明暗、色彩、形象、空间、构图等造型手段,在二维平面上塑造表载信号性视觉形象的艺术形式。
其所塑造的“表载信号性视觉形象”,包括表达心灵的审艺观等多元内涵。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1c3771a650e52ea5518988d.png)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一.名词解释题(共八题每题4分)1、艺术概论研究的对象:艺术概论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原理、范畴、原则和方法等。
2、“艺术学之父”:19世纪末德国人康拉德·费德勒首次提出“美≠艺术”,强调艺术研究的独立性,因而人们称其为“艺术学之父”。
3、游戏发生说:这种说法是由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来的,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艺术与游戏之间有共同点:它们都是超功利的,不能满足人们实际的物质需要;都具有假定性;都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情感。
该说法对艺术学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4、书法艺术:是以线条的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5、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感情的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6、实用艺术:所谓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
它具有物质生产与艺术创作相统一的特征,实用的、材料的、结构的特点与装饰的、美化的、观赏的特点交融在一起,既具有物质的实用功能,又具有精神的愉悦功能。
7、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
8、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
9、艺术作品的格调:格调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
10、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edf67e10b1c59eef9c7b470.png)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艺术之父:费德勒2.我国最早在艺术学方面著作的是:宗白华3.艺术本质看法有: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康德,尼采)。
模仿再现说4.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
客体:社会生活。
艺术的价值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5.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6.艺术生产理论的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
7.艺术的特征:A形象性:a,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蒙娜丽莎,韩熙载夜宴图);b,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罗丹《巴尔扎克》;c,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水浒人物,阿Q 形象)。
B主体性。
C审美性:a,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嵋秀);b,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清明上河图》,《吝啬鬼》);c,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的统一(帕提农神庙体现“美就是和谐”的理念)。
(提示:形象性与审美性重点复习)第二章,艺术的起源1.人类最早的艺术活动开始于:上万年前的冰河时期。
2.艺术起源:a“模仿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
b“游戏说”(最早康德,“希勒—斯宾赛理论,希勒《美育书简》),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具有了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文化活动。
正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人类和动物界真正区分开来。
而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社会实践,所以仍然不能解开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
c “表现说”:(美国美学家苏珊.朗阁提出符号说)。
d“巫术说”:(英国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提出;弗雷泽在他的《金枝》也提出)e“劳动说”:(希尔恩《艺术起源》;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从艺术发生学的观点来看,生产劳动显然是艺术起源的根本原因。
3.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a,在原始造型艺术中有些抽象的几何图案可能源于生产和生活;例如:一根波纹的线条两边画着许多点就表示一条蛇,附近有黑角的长菱形则表示鱼;螺旋形纹饰是由鸟纹变化而来,波浪形的曲线纹和垂幛纹是由蛙纹演变而来.......b,最早的乐器往往是用兽骨兽皮制成,最早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距今7000年的骨哨。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6b083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5.png)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强调几何形图案,崇尚人工美,被称为几何式的园林为()A、东方园林B、欧洲园林C、阿拉伯园林D、皇家园林答案:B2.宋代米芾称自己“刷”字,称蔡襄是“勒”字,黄庭坚是“描”字,苏轼是“画”字,这形象地概括了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中的()A、用笔B、用墨C、结构D、章法答案:A3.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是指艺术“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这种“寓教于乐”的思想,来自古希腊美学家()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苏格拉底答案:C4.俞平伯与朱自清以同一题材创作的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色,这充分说明了()A、艺术作品的主体性B、艺术作品的客观性C、艺术作品的审美性D、艺术作品的广阔性答案:A5.1.艺术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价值与功能,其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A、认知功能B、娱乐功能C、教育价值D、审美价值答案:D6.与“画圣”吴道子齐名的“塑圣”是指唐代雕塑家()A、戴逵B、弘仁C、石涛D、杨惠之答案:D7.主张摄影艺术应当表现摄影者的瞬间印象华人独特感受,讲究形式美和装饰性,追求在摄影作品中达到一种朦胧模糊的画意效果的摄影流派是()A、绘画主义摄影B、纪实主义摄影C、印象主义摄影D、超现实主义摄影答案:C8.工艺美术品的审美特性,集中体现为()A、自然美B、造型美C、意境美D、文化美答案:B9.综合艺术有一个共同的审美特征,就是它们必须经过二度创作,才能产生舞台形象、银幕形象或者荧屏形象。
所以综合艺术的基础是()A、文学性B、节奏性C、情节性D、瞬间性答案:A10.20世纪60年代,电影符号学于法国诞生。
其诞生的标志是克里斯蒂安·麦茨的著作()A、《电影的意义》B、《电影语言的语法》C、《想象的能指》D、《电影:语言还是言语》答案:D11.作品被苏轼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白居易答案:C12.在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表示古代将士出征前整盔束甲情景的一整套连贯的戏曲程式性动作被称为()A、走边B、起霸C、趟马D、圆场答案:B13.鲁迅先生讲过,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是因为艺术欣赏具有()A、形象性B、审美性C、主体性D、象征性答案:C14.以下艺术中属于表现艺术的是()A、建筑B、绘画C、雕塑D、戏剧答案:A15.西方现代派艺术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流派是()A、存在主义流派B、象征主义流派C、立体主义流派D、超现实主义流派答案:B16.在传统画论中,提出“以形写神”的画家是()A、东晋顾恺之B、南齐谢赫C、南唐顾宏中D、唐代赵孟頫答案:A17.浪漫乐派,是指1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音乐流派,以强调激情、情调抒发主观情感、强调表现个性为特征。
艺术概论重点总结
![艺术概论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62a5765cc7931b765ce15c2.png)
名词解释(填空):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唐代山水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主张。
“造化”:在中国古代是指自然界,或泛指一些客观事物。
这句话的意思是,画中所呈现的山水面貌,源于向自然学习的结果,画中所表现的情感与生命,源于画家内在的感受与创作激情。
2、《韩熙载夜宴图》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杰作,五代南唐宫廷画家顾闳(hong)中所画。
画面呈横幅长卷,描绘了南唐官员韩熙载举办家宴、大宴宾客的全部过程。
全画分为五段,即相互联系又独立成章。
画中人物神形兼备,风格富丽,是中国人物画中的珍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3、毕加索:西班牙人,著名现代派画家、立体派代表人物,1900年至巴黎。
他的艺术风格多变,经历过“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1908年创立“立体派”。
他的立体主义绘画早期为分析立体主义,后来发展为综合立体主义。
代表作品有《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等4、表现艺术、表现技巧表现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杂技、抒情诗、建筑、园林等技巧不同于技术,技巧包含技术,掌握了技术不一定就有技巧。
5、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艺术与艺术理论空前繁荣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曹胚的《典论。
论文》、顾凯之的《论画》、谢赫的《古画品录》。
6、“以形写神”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
形,乃指客观事物可视之形态、形象、形状、形体。
神,系指事物之内涵,精神气质和气韵。
形神在哲学范畴里系指形体和精神,在美学概念上指的是形象和神韵,讲的是神寓于形,以写形来显示形象和表现主体的精神气质。
7、世界三大戏剧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俄国戏剧导演、体验派代表人物)不莱希特(德国戏剧家、表现派代表人物)梅艳芳(中国戏剧表演家、程式化表演)8、法国米勒的代表作:19世纪浪漫主义画家的代表人物,著名作品《晚钟》、《拾穗》、《扶锄的人》9、《清明上河图》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社会风俗画,是北宋宫廷画家张泽端所画。
画面程横幅长卷,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汴梁城的繁荣景象和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
2024艺术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4艺术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ec531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d.png)
2024艺术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艺术起源于人类劳动的说法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马克思B. 恩格斯C. 达尔文D. 弗洛伊德答案:A2. 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家不包括以下哪一位?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拉斐尔D. 毕加索答案:D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A. 《哈姆雷特》B. 《奥赛罗》C. 《麦克白》D. 《罗密欧与朱丽叶》答案:D4. 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A. 艺术形式B. 艺术表现手法C. 艺术观念D. 艺术创作材料答案:C5. 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是:A. 梵高B. 莫奈C. 毕加索D. 达利答案:B6. 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是:A. 毕加索B. 马蒂斯C. 波洛克D. 达利答案:C7. 下列哪部作品是塞尚的代表作?A. 《星夜》B. 《睡莲》C. 《圣维克多山》D. 《格尔尼卡》答案:C8.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是野兽派的代表?A. 马蒂斯B. 德兰C. 毕加索D. 布拉克答案:C9.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贝多芬的交响曲?A. 《命运交响曲》B. 《田园交响曲》C. 《春之祭》D. 《英雄交响曲》答案:C10.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立体主义的代表?A. 达利B. 毕加索C. 达芬奇D. 马蒂斯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艺术流派属于现代艺术?A. 印象派B. 立体主义C. 野兽派D. 表现主义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后现代艺术的特征?A. 反传统B. 反理性C. 反艺术D. 反社会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达芬奇的代表作品?A. 《最后的晚餐》B. 《蒙娜丽莎》C. 《星夜》D. 《维特鲁威人》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A. 强调内心体验B. 强调现实主义C. 强调形式的创新D. 强调社会批判答案:ACD5. 以下哪些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A. 强调功能主义B. 强调形式的多样性C. 强调历史主义D. 强调技术的运用答案: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
艺术概论复习题
![艺术概论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59ce97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0.png)
艺术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艺术2. 审美3. 艺术流派4. 艺术风格5. 艺术批评二、简答题1. 简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2. 描述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主要阶段。
3. 论述艺术的社会功能。
4. 举例说明艺术流派与艺术风格的区别。
5. 阐述艺术批评的重要性。
三、论述题1. 论述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2. 分析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3. 探讨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趋势及其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4. 论述艺术教育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
5. 讨论艺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
四、案例分析题1. 分析某位艺术家的作品,并探讨其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
2. 选取一个艺术流派,分析其特点、历史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选取一个艺术批评家,分析其批评方法和对艺术界的贡献。
4. 选取一个艺术展览,分析其策展理念和展览效果。
5. 选取一个艺术作品,分析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五、思考题1. 你认为艺术的真正价值是什么?2. 在数字化时代,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3. 艺术是否应该具有教育功能?为什么?4. 艺术与商业的关系如何平衡?5. 艺术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应对社会问题?通过以上复习题,可以系统地回顾和巩固艺术概论的基础知识,加深对艺术本质、功能、流派、风格、批评等方面的理解,提高艺术鉴赏和分析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对艺术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要关注艺术与社会、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交叉和融合,拓宽艺术视野,培养创新思维。
艺术概论-常考题目总结
![艺术概论-常考题目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a66a00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67.png)
艺术概论-常考题目总结一、如何理解“艺术生产”?在对“艺术生产”问题的探讨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从生产实践活动角度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在美学史和艺术史上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
(1)艺术生产将创作主体的精神和审美意识渗透于生产过程,并物化为审美产品艺术生产是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统一。
它是以审美思维和审美物化为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和制作的活动,是艺术创作的精神实践与物质实践的统一。
艺术生产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涵盖了艺术思维的整个过程,但它又不能取代艺术思维的方式,艺术思维方式主要是对客体世界的认知和反映,艺术生产则主要是对客体世界的变革与创造。
(2)艺术生产要遵循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且不能完全遵循在此基础上,遵循与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属于艺术生产特有的规律。
艺术生产的规律,就是在艺术规律的规范和指导下,遵循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基本原则,按照美的规律和艺术特性的要求,创制审美产品的一般性规律。
(3)艺术生产遵循精神性与物质性、审美属性与商品属性、创造性与工艺性、个体生产与集体生产的统一。
二、如何理解艺术中的“形象大于思想”?(1)“形象大于思想”的内涵:“形象大于思想”,又称“主观思想大于客观思想”,是指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所包含的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超过了艺术家的主观认识。
(2)“形象大于思想”现象产生的原因:①艺术家的主观动机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就是由“面”到“点”,由“多”到“一”的过程,他要尽量做到以一当十,言有尽而意无穷,寓永恒于一瞬。
但艺术家的思想往往又具有局限性,无法预知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作品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②读者的审美再创造欣赏主体受欣赏客体制约的同时,又可以主动积极地突破制约,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和“再评价”。
艺术欣赏要求欣赏者能够主动积极地体验和想象,做到由一到十、由点到面、由有尽之言到无穷之意。
艺术概论-常考题目总结(二)
![艺术概论-常考题目总结(二)](https://img.taocdn.com/s3/m/d24cf53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78.png)
艺术概论-常考题目总结(二)四、为什么艺术作品能积极能动地反映生活?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
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能积极能动的反映生活,原因在于:(1)艺术创作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艺术家的创作动因,来源于对生活的实际感受和体验。
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往往与艺术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关。
(2)艺术家在创作中有选择地反映生活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积极性,还表现在艺术家创作时,经常会按照自己的愿望、理想去剪裁、重组自然和社会的样态、秩序,使之成为较之生活本身更有情趣、更有意蕴的艺术画面。
艺术家有选择地反映社会生活,艺术作品只反映生活的一角,却寄寓着艺术家深刻、丰厚的社会理想。
(3)不同艺术家对同一对象的理解和创作存在差异艺术家用独特的加工改造的手段去反映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一切都是经过艺术家加工改造过的生活。
不同的艺术家根据同一客观对象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艺术作品,这源自于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生活道路和生活经验,有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4)艺术作品对生活产生能动的反作用艺术反作用于社会生活是艺术能动性的突出表现,社会生活对艺术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作用,艺术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是第二位的。
艺术的反作用取决于社会生活的状况,主要有:①当社会生活处于平稳发展阶段,艺术的反作用不那么清晰可见;②当社会处在激烈动荡阶段,艺术的反作用就显而易见了。
五、艺术的形象性特征有哪些,应该如何看待?(1)艺术的形象性特征①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不同艺术门类中艺术形象的这种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②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艺术概论必考题大总结
![艺术概论必考题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b7121dbd15abe23482f4df0.png)
1、(1)“艺术学之父”---康德拉·费德勒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成立。
(2)在中国的艺术上对艺术学最早的倡导者是宗白华。
(3)狄索瓦和乌提兹,大力倡导普通艺术学的研究,确立了艺术学的学科地位。
2、有关艺术本质的几种看法:(艺术的本质与艺术的特征两者密不可分)(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时第一性,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柏拉图《理想国》。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把他的美学体系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基础上。
(3)“模仿说”或者“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俄)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再现了该说法。
3、“艺术生产理论”的启示: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客体是社会生活)。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从最终原因上讲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
4、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不考)、审美性。
一、形象性:(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体的统一。
《蒙娜丽莎》、《韩熙载夜宴图》等。
(2)艺术形象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巴尔扎克像》。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荷马史诗》和阿Q正传二、审美性:(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2)艺术的审美性事真、善、美的结晶。
悉尼歌剧院、《清明上河图》)(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与形式上美的统一。
(谢赫“绘画大发”)5、有关“艺术的起源”:“模仿”“游戏”“表现”“巫术”“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艺术学之父”---康德拉·费德勒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成立。
(2)在中国的艺术上对艺术学最早的倡导者是宗白华。
(3)狄索瓦和乌提兹,大力倡导普通艺术学的研究,确立了艺术学的学科地位。
2、有关艺术本质的几种看法:(艺术的本质与艺术的特征两者密不可分)(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时第一性,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柏拉图《理想国》。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把他的美学体系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基础上。
(3)“模仿说”或者“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俄)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再现了该说法。
3、“艺术生产理论”的启示: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客体是社会生活)。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从最终原因上讲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
4、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不考)、审美性。
一、形象性:(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体的统一。
《蒙娜丽莎》、《韩熙载夜宴图》等。
(2)艺术形象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巴尔扎克像》。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荷马史诗》和阿Q正传二、审美性:(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2)艺术的审美性事真、善、美的结晶。
悉尼歌剧院、《清明上河图》)(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与形式上美的统一。
(谢赫“绘画大发”)5、有关“艺术的起源”:“模仿”“游戏”“表现”“巫术”“劳动”。
(1)人类最初的艺术活动始于上万年前的冰河时期。
(2)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是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的野牛群,距今2万年史前。
(3)在澳大利亚发现距今7万年前的岩画,将人类美术向前推数万年。
(4)中国夏禹的儿子启,偷记天帝的音乐并带到人间。
一、“游戏说”:(1)19世纪由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来,后来艺术史家把这种艺术起源说法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席勒的《美育书简》对此颇有研究。
(2)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且具有了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文化活动。
二、“表现说”:(1)克罗齐《美学原理》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的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艺术归根结底是情感的表现;(2)科林伍德《艺术原理》(3)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提出符号学美学出发,进一步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成的创造,艺术品酒师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
三.“巫术说”:(1)英国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2)英国弗雷泽在《金枝》中认为人类最早期是想用巫术控制神秘的自然。
四、“劳动说”:希尔恩在《艺术的起源》中层列出专章桃林艺术与劳动的关系。
6、“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1)阿尔都塞提出“多元决定论”(是人类起源的最根本说法)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的原因造成的。
(2)在原始造型一书中,还需要提到抽象几何图形(螺旋形由鸟纹变化而来,波浪形和垂幛纹由蛙纹演变而来。
(3)距今约7000年的骨哨,均用禽兽趾骨制成。
(4)神话常被当作是文学史上最早的源头。
7、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它的多重社会功能始终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
(1)审美认知作用: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世界、认识人生。
(孔子)(2)审美教育作用: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感染,从思想上、实践上、认识上追求深刻的变化,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孔子—“礼乐相济”)、“六艺”(礼、乐、书、数、射、御)亚里士多德: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快感。
(3)审美娱乐作用: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美)马斯洛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是一种“高峰体验”。
8、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他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
(1)中国最早的使用“美育”术语的是蔡元培先生。
(2)“美育”是由18世纪德国的席勒《美育书简》中正式提出来的。
(3)近代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的是清末学着王国维。
9、文化系统中的艺术:(1)19世纪最具有影响的英国人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认为:所谓文化成文明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切综合体。
(2)20世纪最具有影响文化定义是:美国克鲁伯和克拉克洪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认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
(3)总体上讲,文化大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10、宗教艺术:(1)“变文”—以说唱的形式讲述佛教故事,宣传佛教教义。
(2)宗教艺术—相对于世俗艺术而言,指在宗教影响控制下,为宗教活动或宗教宣传服务的艺术。
(3)画圣—吴道子(唐)。
(4)古希腊柏拉图在制定“理想国”蓝图时,下令将诗人和艺术家逐出“理想国”。
11、关于艺术与科学间的关系:(1)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是广泛和深刻的,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家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变化,从而推动艺术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的革新,推动艺术形态发展。
(2)尤其是21世纪数学技术的发展,正和我们的电影、电视、动漫、游戏业等各个领域造成重大影响。
12、现代科技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第一、现代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变现在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进新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
例子: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爵士歌王》、有黑白到彩色《浮华世界》。
第二,现代科技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以数码化信息传播为技术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推动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引起人们生活习惯、学习与工作方式、思维模式的深刻转变)例子:电子游戏、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网上杂志、虚拟音乐会等。
第三、现代科技对艺术的影响有表现在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于相互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促进了科技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
(工业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则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的)。
第四、现代科技对艺术的影响更表现在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例如:系统化、控制论、信息论模糊数学等观点和方法已被运用到艺术创作和研究中。
另外,现代科技的进步既促进了艺术的发展,也对艺术产生了某些消极的影响,如大众传播媒介带来了艺术的商品化与消费化倾向,导致大众审美水平减低等不良后果,成为当代社会和当代艺术面临的问题。
13、艺术的分类:根据艺术的美学原理将艺术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艺术电视艺术)、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等。
14、关于实用艺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
15、关于建筑艺术:建筑三原则:实用、坚固、美观建筑的艺术语言:空间:是建筑的基本形式要素,主要通过创造各种内外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如北京的天坛,附会了古代“天圆地方”的说法;形体:指建筑物的总体轮廓,通过线条和形体、空间和实体的不同组合方式,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突出建筑物独特的个性色彩和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如南京中山陵;比例:指巧妙处理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筑物长宽高的比例、凹与凸的比例、虚与实得比例等,都直接影响到建筑美,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均衡,指建筑在构图上对称,包括建筑物前后、左右、上下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均衡对称给人严肃庄重的感觉,增加崇高的美感,如北京故宫;节奏:指通过建筑物的墙、柱、门、窗等构成部分由规律的变化和排列,产生一种韵律美或节奏美,如故宫的廊柱排列;色彩:给人们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和难忘的印象,如故宫的整体色彩的金碧辉煌,朱红色的围墙、白色的台基、大红色的柱子和门窗等;装饰:可以起到为建筑物增辉添彩的作用,如中国古建筑物屋顶的翘脚飞檐、饰以各种彩绘等装饰。
包豪斯:创始人是格罗比乌斯,包豪斯学派的许多重要成员二战后流亡到美国,促进了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
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悉尼市班尼朗岛上的一座风格独特的建筑,由丹麦设计师伍重设计与1957年,建成于1973年。
16、有关园林艺术:中国园林真正的精华与核心是它的文化美。
如四合院:主要是我国明清时代形成的典型的北方住宅形式,正房属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为晚辈、耳房为仆人居住,南房主要是客房,这种格局体现出封建社会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伦理观念和宗法观念。
四合院的入口一般都在东南角,取东青龙,南朱雀大吉大利之意,入口处再设置一堵影壁,这些都体现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大影响。
17、关于绘画艺术:“墨分五彩”(墨色的焦、浓、重、淡、清这五种不同的色度)“六彩”(除了上面的五种墨色,再加上宣纸的白色)。
全景式构图:是一种由高转低、远转近的回旋往复式流动空间,如五代后梁的荆浩的《匡庐图》;“分段式构图”: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可以将不同的场面集中到一起,组成一幅整体有机的画面,如五代南唐的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北宋的张择端著名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分层式空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等。
18、“六朝三杰”:东晋的顾恺之、南朝宋的陆探微和梁的张僧繇。
擅长历史画和肖像画的是阎立本。
山水画的风格:唐李思训的青绿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五代荆浩、关仝的描绘中原地代实景为主的北方山水画派,董然、巨然以描写江南景物特色为主的南方山水画派,北宋的李成、范宽的奇雄北方山水,南宋的马远、夏珪追求以少胜多的画半边山或一角水,唐曹霸、韩干擅画牛的戴嵩,黄筌、徐熙擅画花鸟,文同、苏轼、米芾为代表的文人画家等。
“元四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对传统水墨山水画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明四家”或“吴门四家”:是指明代中期在苏州从事绘画活动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以他们为首形成了明代影响最大的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