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小学优质课件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课件.ppt

中小学优质课件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课件.ppt

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四、长征的意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结合课本P63 “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寻找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的路线?
吴起镇
005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达陕北
过草地 爬雪山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
力会师
飞夺泸定桥 (打乱敌人的 四渡赤水 追剿计划 ) 遵义会议
瑞金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湘江战役 冲破四道封锁线 (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
领导人执行错误路线, 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
致使红军面临全军覆 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
没的危险。
常委。
遵义会议后
会议产生的影响
红军胜利完成长征,转 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
到了抗日的前沿阵地, 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
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局 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面。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 关的转折点。
初期的路线:瑞金
冲破四 道封锁
时间:1935年1月
线
强渡 乌江
遵义 会议
军 二、遵义会议 主要内容:解决…取消…肯定…。确定…确立…。

意义: 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党历史上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远 征
后期路线
四渡 赤水
三、长征的胜利 :
巧渡 金沙江
强渡 大渡河
飞夺 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两次
1935年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在吴起镇与 陕北红军会师
3.增选毛泽东为 3.。。。是中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政治局常委。
共产党历史上生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33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33张PPT)

A、四渡赤水
B、渡过乌江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4、红军长征中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哪一事件后__C___
A、四渡赤水
B、渡过乌江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5、红军长征结束时胜利会师的三大主力是:①红一方面
军 ②红二方面军 ③红三方面军④红四方面军___B__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
遵义会议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红军红过军草地过穿草的草地鞋

吴起镇
1935年10月
00中5央红军到 达陕北
过草地 爬雪山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
力会师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长征的胜利
(1)陕北会师: 时间: 1935年10月 军队: 党中央、红一方面军、陕北红军 (2)三大主力会师: 时间: 1936年10月 军队: 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朱 德 、 周 恩 来 、 秦 邦 宪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 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3、缺少粮食给养。
请思考
我们纪念长征,最重要的是弘扬 长征精神,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 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共33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共33张PPT)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 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 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 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活动:我是小导游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打乱了敌人 的追剿计划!
红 军四 渡赤 水
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
红军由22名突击队员冒 着枪林弹雨,在火力的掩护下 一边铺桥一边战斗,终于占领 了对面桥头,为主力开辟了前 进的道路。
飞夺泸定桥
第一篇 大兵压境突围败
——长征原因
思考:对比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 至
第四次
第五次
中国工农红军五次“反围剿”情况简表
时间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1930年 至
1933年
19331934年
(国)10万(共)4万 (国)20万(共)3万 (国)30万(共)3万 (国)50万(共)7万
点 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开 始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最终建立新中国
1.后期路线:
过草地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达
陕北
天险腊 子口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
会师
D 爬雪山
C 飞夺泸定桥 强渡乌江
强渡大渡河
A 四渡赤水河
突破湘江
B 巧渡金沙江
遵义会议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 央红军开始长征

长征故事课件ppt

长征故事课件ppt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在湖北黄安七里坪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军事战略 方针,即以游击战为主,同时进行必要的运动战。
在此方针指导下,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地区多次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激战,取得了多 次胜利。
红四方面军的贡献和影响
红四方面军的成立和发展,为红军的壮 大提供了重要的力量支持。
红四方面军的游击战争和运动战,丰富 了红军的军事战略思想,为后来的长征
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过程和决策
会师前的形势
在长征初期,红军各部队相互分 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
会师决策的形成
为了更好地协同作战,中央决定红 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师 。
会师经过
在历经千辛万苦后,红一、红二方 面军先在甘肃会师,不久后红四方 面军也抵达会宁,实现了红军三大 主力的历史性会师。
长征的意义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它不仅保存了红军 的实力,为抗日战争和后续的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更体现 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坚韧不拔、英勇奋斗的精神,成为激励 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长征的历程和影响
长征的历程
长征历时两年,途经14个省份,跨越了近万里的路程。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种种 困难,如恶劣的自然环境、敌人的围追堵截等,最终胜利完成战略转移。
THANKS
感谢观看
长征的影响
长征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军事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长征的 故事也传遍了全国,激励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长征成为中国共 产党和人民军队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象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长征的起点:红四方面军的成立
红四方面军的背景和成立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等人在 井冈山地区创建了工农革命军,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 崭新道路。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PPT课件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PPT课件

1935年6月 红一、红四方面军
懋功会师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陕北红军 吴起会师
1936年7月 红二、六军团、红四方面军 甘孜会师
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 会宁会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0年10月2日
4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后期:胜利会师
意义: 2020年10月2日 长征是宣言书、宣传书、播种机 2
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纠正“左倾”错误
主要内容 改组中央领导机构 成立了三人军事领导小组
意义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020年10月2日
3
红军会师情况
时 间 会师部队
会师地点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7
浙江省义教第四册社会第24章第二节课件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2003年5月22日
2020年10月2日
1
红军长征
背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时间地点: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
初期
突破四道封锁线,损失过半 改向贵阳,强渡乌江,攻克遵义
四渡赤水河 强渡金沙江 经过 中期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夹金山)
过草地(毛儿盖)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课件

长征精神精神艰苦奋斗的 精神,是坚定的信念和追 求崇高理想的精神。
谈谈红军长征给你的启示:
1、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 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2、学会正确处理外因与内因问题,要善于从内因即自身寻找 问题,这样一个人才会成熟、长大。
005
过草地
爬雪山
吴起镇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达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封的将帅中,中将 以上的共254人,其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
红 军 长 征
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时间: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瑞金(1934.10) →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遵义会议(1935.1)
经过: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雪山→草地
长征的过程
(3)强渡乌江。蒋介石调集重兵,在红军通往湘西的道路上, 布置新的防线。若红军继续西进,无异虎口投食。
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弃湘西、取贵州的主张,得到多数 人赞同。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城。
(4)遵义战役。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战役 是遵义战役。1935年2月26日至28日,中央红军在贵州遵义地区击 溃、歼灭敌人两个师又8个团。也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占领的最大城市。
一、反“围剿”
面对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 感到惶恐不按。蒋介石为了消除“心腹之患”,便大举 “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
时间
领导人 红军对策
第一次(1930.11—1931.1)
避敌主力
第二次 (1931.3—5)
毛泽东 诱敌深入
第三次 (1931.7—9) 第四次 (1933.2—3)
集中优势 周恩来 朱德 各个击破

遵义会议-课件(PPT演示)

遵义会议-课件(PPT演示)
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遵义
会议
• 1933年初,日军大举入侵华北,中华民族危 机日益严重,然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 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 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 领导的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3 年9 月,蒋介石 调集约50 万兵力,围攻中 央革命根据地。由于王明 等“左”倾冒险主义的错 误领导,实行进攻中的冒 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 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红军苦战一年也未能打破 敌人的“围剿”。1934 年 10 月,红一方面军主力部 队被迫撤出根据地,开始 长征。
会后,常委进行分 工:由张闻天代替博 古负总责,毛泽东、 周恩来负责军事。在 行军途中,又成立了 由毛泽东、周恩来、 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 事指挥小组,负责长 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
至此,遵义会议以后的中央组织整顿工作 大体完成。
遵义会议历史意义
•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 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 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遵义会议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 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
惨痛的教训
•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红军和根据地损 失了90%,国名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 了100%。 • 长征初期,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依靠与共 产国际有关系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 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在强渡湘江 之后,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锐减到3万多人。
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根据毛泽东建 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 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 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在遵义召开了著名 的遵义会议。Leabharlann 谢谢!2016/10/10

第四讲 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第四讲  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第四讲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正当红军反“围剿”斗争胜利发展的时候,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开始在各革命根据地推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坚持正确主张的领导人受到排挤和打击。

1933年初,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全面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主张,导致红一方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大规模的战略转移。

中国革命又一次受到严重挫折。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军事领导,开始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领导红一方面军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实现同红四方面军的会师,并进行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最后胜利到达陕北。

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红军长征称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并载入史册。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形势和“左”倾错误的危害长期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一直企图把中国东北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并以此为基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1931年9月18日,根据不平等条约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

这一事件史称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大举进攻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许多城市和村镇很快掀起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

在中国东北,从1931年l0月开始,相继兴起为数众多的抗日义勇军。

其中黑龙江省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马占山统率驻军于当年11月所进行的嫩江桥抗战,是一次有重要影响的较大规模抵抗。

义勇军的斗争,给日军以相当大的打击,从而开始了中国人民武装抵抗日本侵略的艰苦历程。

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日军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相继侵占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整个东北地区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932年1月28日,日军又发动对上海闸北地区的进攻,国民政府第十九路军将士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指挥下,进行了英勇的淞沪抗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长征
背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时间地点: 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 突破四道封锁线,损失过半 初期 改向贵阳,强渡乌江,攻克遵义 四渡赤水河 强渡金沙江 经过 中期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夹金山) 过草地(毛儿盖) 后期:胜利会师 意义: 长征是宣言书、宣传书、播种机
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主要内容 纠正“左倾”错误 改组中央领导机构 成立了三人军事领导小组
意义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会师情况时 间 Nhomakorabea会师部队
红一、红四方面军
会师地点
懋功会师 吴起会师
1935年6月
1935年10月 红一方面军、陕北红军
1936年7月 红二、六军团、红四方面军 甘孜会师
1936年10月 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
会宁会师
同学们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